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脏腑学说关键性问题
脏腑的概念
脏腑学说的形成背景及特点
各脏腑的生理病理
脏腑—内脏的总称。脏腑脏:心、肝、脾、肺、肾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脏腑学说的形成古代解剖学的认识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脏腑学说的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五脏与六腑、形体、官窍、精神情志五脏与自然环境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脏腑的分类及其生理特点脏化生和贮藏精气腑奇恒之腑受盛和传化水谷形态似腑,功能似脏《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中医脏腑与西医脏器虽然名称相同,但其涵义并不完全一致。中医某一脏腑的功能可以包含西医数个脏器的功能;而西医某一脏器的功能,又可分散在中医的数个脏腑之中。中医的脏腑不单只是一个解剖学单位,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概念。中医对脏腑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反复的实践、观察、抽象而来;而西医对脏器的认识则主要以反复的解剖、实验、总结为依据。
第一节五脏一、心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心与形、窍、液、志的关系
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包裹。部位形态
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全身血脉心气1、主血脉(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脉管通畅心气充沛血液充盈A.B.C.血脉心主血脉功能的临床观察面色舌色脉象胸部的感觉心主血脉功能正常1.面色红润2.舌色淡红滋润有光泽3.脉象和缓而有力4.胸部感觉舒畅心主血脉功能异常心气虚(阳虚或暴脱)、心血虚、心阴虚、心火亢盛、心脉瘀阻2、藏神神广义:人体整个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狭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藏神—
是指心有统帅全身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痫病大发作(癫痫)肝风挟痰上蒙心窍心藏神功能失调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心)四肢抽搐(肝)口吐涎沫(脾)口中如作猪羊叫声(肺)二便失禁(肾)“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异常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狂躁谵语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嗜睡、意识朦胧甚至昏迷、不省人事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生理:心的气血充沛,脉道通利→
面部红润而有光泽病理:心的气血不足→
面色淡白;心的血脉瘀阻→面色青紫或晦暗
(三)心与形窍志液的关系2、在窍为舌舌
---司味觉;协助吞咽、发音。生理:心气通于舌→舌能知五味,活动自如。病理:心火上炎→舌生疮糜烂心神失灵→舌强语謇3、在液为汗汗---是体内津液通过阳气的气化,从皮肤汗孔(玄府)排出的液体。生理:心神调控汗液的分泌和排泄。病理:心阴血不足→盗汗。4、在志为喜生理:心气血调和→喜乐有度病理:过喜→心气弛缓,心神涣散:注意力难集中,甚至神志狂乱暴喜→心气暴脱:胸痛,冷汗淋漓,神志模糊,脉微欲绝。二、肺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证候
肺与形、窍、液、志的关系
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
又称“华盖”。部位形态(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肺主气主呼吸之气主一身之气对全身气机的调节气的生成1、主气司呼吸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地呼浊吸清,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肺主气司呼吸功能异常呼吸不畅,呼吸异常,咳嗽气喘,气虚、甚至呼吸停止生命告终。宣发
---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功能。肃降
---指肺气具有向下通降和肃清呼吸道异物的功能。2、主宣发与肃降肺气肃降宣发A.呼出体内的浊气B.将津液上输头面诸窍,外达皮毛C.宣散卫气,将津液化为汗液,并调节其排泄A.吸入自然界清气B.将津液向下布散,代谢后成为尿液C.肃降呼吸道异物3、主行水水谷津液脾胃肾(膀胱)外达皮毛,汗、呼气肺尿脾宣发肃降肺为水之上源
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汗液的输布和排泄。《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肺失宣降失于宣散失于肃降无汗,皮肤水肿小便不利,水肿治肺以利水,“提壶揭盖”法4、朝百脉朝百脉
---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吸清,呼浊,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送全身。实质:助心行血。病理:肺气壅塞→血脉瘀滞→心悸胸闷,唇青舌紫等。唇青舌紫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
---指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生理:肺输布精气,充养皮肤病理:肺气亏虚→皮肤疏松,易感外邪;或皮肤憔悴、毫毛枯萎。(三)肺与形窍志液的关系2、在窍为鼻鼻
---司嗅觉、通气。生理:肺之精气上通于鼻→嗅觉灵敏,通气畅顺。病理:肺失宣肃→鼻塞流涕,嗅觉失灵。3、在液为涕涕---鼻粘膜的分泌液。生理:肺之精气化涕,润泽鼻腔。病理:肺阴不足→鼻干肺寒→鼻流清涕肺热→鼻流黄浊涕4、在志为忧(悲)生理:肺气充足,宣降有度→悲忧适度病理:肺气不足→易悲善忧悲忧过度→肺气消耗:呼吸气短,声低懒言,倦怠乏力。
肺脏病变肺的阴阳气血失调肺气虚肺阴虚肺病常见症:咳嗽、气喘、胸痛、咯血等。A.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动则益甚,痰液清稀,声音低怯,面色淡白或恍白,神疲体倦。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B.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口咽干燥,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甚则痰中带血,声音嘶哑。C.舌淡苔白或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D.脉虚或细数三、脾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证候
脾的生理特性
脾与形、窍、液、志的关系
中医学中的“脾”作为解剖学单位是指西医解剖学中的脾和胰,但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又远非脾和胰所能概括。部位形态
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胃的左方。1、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主运化(1)运化食物(2)运化水液(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运化食物食物胃精微全身脾主运化上输于肺,肺之宣发肃降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2)运化水液运化食物功能失调腹胀、食欲不振(纳呆)、便溏或完谷不化、倦怠、消瘦多余的水液脾主运化肺、肾体外运化水液功能失调湿、痰、水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生湿、脾虚水肿、脾为生痰之源浮肿臌胀2、主统血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原理:脾气的固摄作用(气摄血)脾不统血各种出血。以气虚不能摄血的肌衄以及下部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等称为脾不统血。肌衄
脾的病变脾的阴阳气血失调脾气虚脾阳虚脾阴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脾病常见症:腹胀纳少,食后尤甚,便溏肢倦,食少懒言,面色萎黄A.或浮肿、或消瘦B.或腹痛喜暖喜按,肢冷尿少,或肢体困重,或浮肿,或带下清稀。C.或口干舌燥,或干呕呃逆。D.或脘腹坠胀,或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痢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混浊如米泔。E.便血,尿血,肌衄,鼻衄,齿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F.舌白、舌淡胖苔白滑或舌红少苔、无苔G.脉缓弱或沉迟无力或细数或细弱(二)脾的生理特性1、脾气主升含义:是指脾气的运动以上升为主。生理:①升清:上输水谷精微至心肺、头目,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②升举内脏: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内脏下垂。病理:脾不升清→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腹胀,泄泻。脾气下陷(中气下陷)→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2、喜燥恶湿生理:脾体干燥有利于脾气升运。病理:湿邪容易困遏脾气。治疗:“治湿不治脾,非其治也。”1、在体合肉,主四肢生理:脾化生精气以养肌肉。脾气健运→肌肉丰满壮实,四肢运动有力。病理:脾气虚→肌肉消瘦萎软,四肢失用。(三)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足痿软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生理:脾之精气通于口→食欲、口味正常;口唇红润光泽。病理:脾失健运→食欲不振,口淡乏味或口味甜腻,嗜异味;口唇淡白无华。3、在志为思生理:脾气健旺→思维敏捷病理:思虑过度→脾气郁结,运化失常: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头目眩晕。4、在液为涎涎
---为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有润泽口腔,保护口腔粘膜的作用。生理:脾气和调→口腔润泽、吞咽顺畅。病理:脾气不和(不摄)→涎液化生异常增多→口角流涎四、肝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证候
肝的生理特性
肝与形、窍、液、志的关系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部位形态1、主疏泄:肝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2.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3.调畅情志4.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肝主疏泄(一)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肝主疏泄气机调畅血、津液运行正常肝失疏泄胸胁、少腹胀痛(肝气郁结)或胸胁刺痛或为癥积(瘀血)或梅核气(痰),臌胀(水饮)疏肝理气+(活血、化痰、利水)(2)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肝主疏泄脾胃运化(脾升胃降)前提促进胆汁的分泌排泄《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肝主疏泄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肝失疏泄胁下胀痛,口苦,纳食不化,甚至出现黄疸。目黄(3)调畅情志肝主疏泄气血正常运行情志活动正常肝失疏泄情志活动异常肝郁:郁郁寡欢,性情抑郁,沉默寡言,喜太息。肝气上逆:急躁易怒(4)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肝主疏泄肾主闭藏男子精液、女子经血的正常排泄2、主藏血
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肝有“血之府库”之称。《素问.五脏生成篇》:“故人卧血归于肝”。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肝不藏血出血:吐血、衄血、咯血或月经过多、崩漏等。血虚: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月经量少,甚至闭经。衄血
肝的病变肝的阴阳气血失调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不足肝血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病常见症:胸胁少腹胀痛窜痛,烦躁易怒,头晕胀痛,肢体震颤,手足抽搐,以及目疾,月经不调,睾丸胀痛等。A.胸胁少腹胀闷窜痛,胸闷喜太息,烦躁易怒,月经不调等。B.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胁肋灼痛,便秘尿黄,或耳内流脓,或吐血衄血。C.眩晕耳鸣,胁痛目涩,面部烘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或手足蠕动。D.
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夜寐多梦,视力减退或夜盲。或肢体麻木,关节拘急,屈伸不利,手足震颤,肌肉瞤动;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E.
眩晕耳鸣,急躁易怒,头目胀痛,面红目赤,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重足轻。F.舌淡苔薄白,或舌红少津,或舌红苔黄。G.脉弦,或弦数或弦细或弦细数。(二)肝的生理特性1、肝为刚脏含义:是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特性。病理:肝病的病势较为急重,如抽搐、惊厥、中风等症。2、肝主升发含义:是指肝升生阳气的作用。
“喜条达而恶抑郁”病理:肝多见肝气抑郁的病变。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筋---即筋膜,包括肌腱、韧带。爪---即爪甲,包括指甲,趾甲,为筋之延续。生理:肝之气血养筋;肝血充足→筋膜柔韧有力
病理:肝血不足→筋膜拘紧,关节屈伸不利;或筋膜萎弱,肢体运动无力。(三)肝与形窍志液的关系2、在窍为目生理:肝之精气上通于目→视觉灵敏、视物清晰。病理:肝之阴血不足→两目干涩,视物不清。肝火上炎→目赤肿痛3、在志为怒生理:肝气舒畅、条达→怒而不过病理:肝气升泄太过→急躁易怒暴怒
→
肝气上逆:头痛、吐血,中风等。郁怒不解→
肝气郁结:心情抑郁,闷闷不乐。4、在液为泪泪
---泪腺的分泌液,具有濡润、保护眼睛的功能。
生理:肝气血调和→泪液分泌正常,目有所养。病理:肝血不足→泪液分泌减少:两目干涩肝经湿热→泪液分泌异常:迎风流泪、目眵增多。
五、肾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证候
肾与形、窍、液、志的关系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部位形态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素问.六节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精广义:泛指一切精微物质(气血津液、水谷精微等)。狭义:指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一)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肾所藏之精先天之精后天之精不断培育充养活力资助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人出生后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和脏腑代谢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早衰,性功能下降,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少、经闭,不孕。肾中精气不足
肾藏精,精化气,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肾中精气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肾精肾气肾阴肾阳滋润、濡养全身脏腑,抑制气化,减少产热。温煦、推动全身脏腑,促进气化,增加产热。肾阴虚烦躁不安,潮热盗汗,失眠多梦,遗精早泄,咽干颧红,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肾阳虚精神不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阳萎,妇女宫寒不孕,或五更泄泻,或浮肿尿少。2、主水指肾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津液代谢的功能。《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水谷津液脾胃肾肺尿脾宣发肃降膀胱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主宰整个水液代谢。升清降浊肾主水功能失调小便清长,尿频,夜尿多,或浮肿,尿少。3、肾主纳气
肾有帮助肺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肾主纳气功能失调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气短。(肾不纳气)
肾的病变肾的阴阳气血失调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肾病常见症:腰膝酸软而痛,耳鸣耳聋,发白早脱,齿牙动摇,阳萎遗精,精少不育,女子经少经闭,以及水肿,二便异常等。A.腰膝酸痛,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阳萎,妇女宫寒不孕,或五更泄泻,或浮肿尿少。B.腰膝酸痛,失眠多梦,阳强易举,遗精早泄,潮热盗汗,咽干颧红,溲黄便干。C.痿软,成人精少,经闭,发脱齿摇,健忘耳聋,动作迟缓,足痿无力,精神呆钝,性功能下降。小儿生长发育迟缓。D.
腰膝酸软,听力减退,小便频数而清,余沥不尽,遗尿失禁,滑精早泄,胎动易滑。E.
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息益甚,自汗神疲声音低怯,腰膝酸软。F.舌淡或胖苔白,或舌红少津。G.脉沉弱或沉细或细数。1、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生理:肾精生髓以充养骨骼、牙齿,头发。髓聚而成脑,故脑称“髓海”。肾精充足→骨髓充盛,骨骼健壮;髓海充满,思维敏捷;头发润泽。病理:肾精不足→骨髓空虚,小儿牙齿生长迟缓,骨骼发育不良或成人牙齿早脱、骨脆易折;思维迟钝,痴呆;头发变白、枯萎脱落。(三)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2、在窍为耳及二阴耳---主司听觉。生理:肾中精气上通于耳→听觉灵敏、聪慧。病理:肾精亏损→耳鸣、耳聋。二阴---指前阴(外生殖器)和后阴(肛门),主司二便。生理:肾中精气充足→
二阴得养,二便通调。病理:肾中精气不足→尿频,尿失禁,或尿少、尿闭;大便秘结,大便失禁,久泄脱肛。
3、在液为唾唾
---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由舌下分泌而出,能滋润口腔,滋养肾精。
病理:肾精不足→唾液分泌减少:口燥咽干,吞咽梗阻。久唾多唾→耗伤肾精4、在志为恐生理:肾精充足,蛰藏有度→恐而不过、有所节制。病理:肾精不足,蛰藏失司→惶恐易惊恐惧过度→肾气下陷:二便失禁,或遗精。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第二节六腑
一、胆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又属于奇恒之府。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肝主疏泄胆功能失调胁下胀满疼痛、食欲减退,腹胀、便溏;胆汁外溢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黄疸等。二、胃
胃又称胃脘,位于中焦,与脾“以膜相连”。生理功能1.主受纳水谷又称“太仓”、“水谷之海”。2.主腐熟水谷胃功能失调口臭,脘腹胀闷或疼痛,大便秘结;或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等。1、主通降指胃气宜保持通畅下降。2、喜润恶燥指胃当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黑龙江省废物垃圾处理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5年度文化旅游项目融资租赁合同
- 2025年文化旅游区综合开发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系统集成与装修承揽合同
- 定金合同范本
- 2025年全元素化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乡村振兴产业基地经济效益分析
- 2025年去油精炼剂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19-2025年中国单晶硅片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电动工具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DB36T 1393-2021 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通则
- 档案三合一制度培训
- Unit 1 I go to school by bus. Period 4(说课稿)-2023-2024学年教科版(广州)英语二年级下册
- 《市场营销学》讲稿
- 学校安全隐患报告和举报奖惩制度
- 福建师范大学《广告作品赏析》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消渴病中医护理
- 医院医疗项目收费管理制度
- 建筑师负责制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师标准服务内容与流程
- 湖北省石首楚源“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可研报告
- 医学教材 《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