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1北京初三(上)期中化学汇编:水的净化_第1页
2019-2021北京初三(上)期中化学汇编:水的净化_第2页
2019-2021北京初三(上)期中化学汇编:水的净化_第3页
2019-2021北京初三(上)期中化学汇编:水的净化_第4页
2019-2021北京初三(上)期中化学汇编:水的净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019-2021北京初三(上)期中化学汇编水的净化一、单选题1.(2021·北京大兴·九年级期中)生活中常用于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A.加肥皂水 B.沉降 C.加热煮沸 D.过滤2.(2021·北京通州·九年级期中)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自来水是干净、卫生的纯净物C.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D.提高水的利用率可以节约水资源3.(2021·北京通州·九年级期中)面条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下列烹制面条的主要操作中,属于过滤的是A.炸酱 B.煮面C.捞面 D.拌面4.(2020·北京丰台·九年级期中)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水和酒精闻气味B鉴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C鉴别白糖水和食盐水观察颜色D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A.A B.B C.C D.D5.(2020·北京丰台·九年级期中)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过滤 B.倾倒液体C.称量固体 D.取固体粉末6.(2020·北京延庆·九年级期中)下图做法中,没有利用过滤原理的是A.晾衣服 B.装纱窗C.捞饺子 D.沥茶水7.(2020·北京丰台·九年级期中)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A.用淘米水浇花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二、科普阅读题8.(2020·北京密云·九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都需要水,关于它的传闻有很多。传闻1:自来水中有余氯,不能饮用。自来水从自来水厂到用户家可能需要经过几十公里的管道,为了保证水质,必须在水里加入一些消毒剂以防止细菌滋生。最常用的消毒剂就是氯气,此外还有氯胺和二氧化氯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余氯标准推算,如果氯全部来自于饮用水,则自来水中氯的允许含量为5mg/L。而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厂出厂水中余氯不得高于4mg/L。由于传输损失,管网末端用户处的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为维持消毒效果,国家规定管网末端自来水中余氯下限为0.05mg/L。传闻2:煮过很多次的“千滚水”有毒。有研究对多次煮沸水中亚硝酸盐情况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的数据如表1所示。表1不同煮沸次数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mg/L)水样类型亚硝酸盐含量(mg/L)一次沸水0.0008二次沸水0.0020三次沸水0.0028人体长时间摄入超标的亚硝酸盐,会增加患癌症的可能性。但是在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到,即使三次煮沸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比我国天然矿泉水中亚硝酸盐标准(0.1mg/L)还低不少。从饮用水健康的角度来看,相比对开水中亚硝酸盐的忧虑,我们更应该注意如果不将水煮开,或者密封、储存方法不当,饮用水中可能存在细菌污染的隐患。传闻3:常喝“富氧水”能够抗衰老。富氧水原是医学界为了研究生物细胞厌氧性和好氧性的研究用水,是通过人为地往纯净水里充入更多的氧气制成的。对于富氧水对健康的影响,学术界存在争议。有研究认为若水中氧含量过高或常喝富氧水会加速氧化,使人体衰老。无论是吸氧还是喝氧,对健康人都是弊多利少。人们在“喝氧”的问题上应采取慎重态度,勿作非明智的选择。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为保证水质,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包括_____。(2)判断传闻1真假,并说明理由:_____。(3)依据文中数据,煮沸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4)传闻3的资料中,反映出的氧气性质有_____。(说明1点即可)(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如果自来水中含氯的允许含量应为0.05mg/L≤Cl%≤4mg/LB因为多次煮沸的水中含有亚硝酸盐,所以有毒而不能饮用C“富氧水”中富含氧气,适合多喝三、填空题9.(2021·北京大兴·九年级期中)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1)沉降、过滤的目的是___。(2)X的名称为___。(3)净化后得到的水为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四、实验题10.(2021·北京大兴·九年级期中)根据下图所示仪器回答问题。(1)C的名称为___。(2)量取一定量的液体需要的仪器有___(填序号,下同)。(3)过滤操作除用到滤纸外,还需要的仪器有___。

参考答案1.C【详解】A:加肥皂水是区别软水和硬水的方法,不能降低水的硬度。A错。B:沉降是净水的简单方式不能降低水的硬度。B错。C:日常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降低水的硬度。C正确。D:过滤是净水的简单方式不能降低水的硬度。D错。综上所述:选择C。2.B【详解】A、加热煮沸能将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钙镁化合物,从而降低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B、自来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C、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不符合题意;D、提高水的利用率可以节约水资源,不符合题意。故选B。3.C【详解】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捞面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属于过滤操作。故选:C。4.C【详解】A.水是无味的液体,酒精有特殊的香味,闻气味可以鉴别两者,能达到目的,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硬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浮渣,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现象不同,可以鉴别,能达到目的,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白糖水和食盐水都是无色的液体,观察颜色无法鉴别,不能达到目的,故选项C符合题意;D.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没有现象,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会产生气泡,现象不同,可以用加入二氧化锰的方法鉴别两者,能达到目的,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鉴别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5.D【详解】A、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液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粉末状药品取用“一横、二送、三直立”,用药匙取用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6.A【分析】过滤用于分离水溶液中有不溶于水的固体,在过滤的过程中,固体颗粒直径大于滤纸的孔隙,不能透过滤纸,留在了滤纸上。【详解】A、晾衣服利用的是水分在阳光照射时温度升高和空气流动的作用下加快水分的蒸发,没有用到过滤的原理,A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装纱窗,纱窗孔隙小,比纱窗孔隙大的物质挡在外面,利用到了过滤的原理,B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捞饺子,饺子大小比漏勺的孔隙大,留在了漏勺中,利用到了过滤的原理,C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沥茶水,茶叶大小比茶漏的孔隙大,留在了茶漏中,利用到了过滤的原理,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7.C【详解】A、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故A正确;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可以节约用水,故B正确;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不利于节约用水,故C错误;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D正确,故选C。8.

氯气、氯胺、二氧化氯

假,因为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厂出厂水中余氯不得高于4mg/L。由于传输损失,管网末端用户处的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

煮沸的次数越多,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越多

氧化性

BC【详解】(1)由资料可知,为保证水质,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包括氯气、氯胺和二氧化氯;(2)传闻1是假的,因为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厂出厂水中余氯不得高于4mg/L。由于传输损失,管网末端用户处的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3)由表中数据可知,煮沸的次数越多,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越多;(4)传闻3的资料中,有研究认为若水中氧含量过高或常喝富氧水会加速氧化,使人体衰老,故反映出的氧气性质有氧化性;(5)A、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厂出厂水中余氯不得高于4mg/L。为维持消毒效果,国家规定管网末端自来水中余氯下限为0.05mg/L,故自来水中含氯的允许含量应为0.05mg/L≤Cl%≤4mg/L,不符合题意;B、在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到,即使三次煮沸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比我国天然矿泉水中亚硝酸盐标准(0.1mg/L)还低不少,故多次煮沸的水中虽然含有亚硝酸盐,但是含量很低,可以饮用,符合题意;C、“富氧水”中富含氧气,但是存在争议,可能会加速氧化,使人体衰老,故不能多喝,符合题意。故选BC。9.(1)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2)吸附(3)混合物【解析】(1)沉降、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2)天然水通过沉降和过滤得到含有可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的水,活性炭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