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规范手册TOC\o"1-2"\h\u9990第一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概述 2243841.1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233661.1.1安全生产的定义 217011.1.2安全生产的基本要素 3153021.1.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的社会意义 3302041.1.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的必要性 3161881.1.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的紧迫性 311714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与组织管理 4116641.1.6责任制的确立 434431.1.7责任制的落实 4193511.1.8组织机构的设立 4175861.1.9组织机构的职责 561471.1.10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 557851.1.1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 521483第三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5185971.1.12宪法规定 673171.1.13法律 686641.1.14行政法规 621831.1.15部门规章 6174101.1.16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 626031.1.17法律法规实施 6144231.1.18法律法规监督 711401第四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745441.1.19工程设计阶段 789351.1.20工程施工阶段 7231641.1.21设备安装 8108301.1.22设备调试 8286911.1.23施工现场管理 8297611.1.24施工现场安全防护 8183521.1.25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培训 919501第五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现场管理 998041.1.26现场安全管理人员 9300421.1.27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9295381.1.28现场安全检查 10280051.1.29隐患排查 10168901.1.30应急预案的制定 10244601.1.31应急预案的落实 1019278第六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培训与教育 10141631.1.32安全培训内容 11121181.1.33安全培训方法 11300221.1.34安全教育 11130551.1.35安全管理 11161051.1.36评估方法 12125101.1.37评估指标 1211031第七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处理 12226741.1.38报告 1257231.1.39调查 12312951.1.40处理 13263761.1.41责任追究 13181101.1.42预防 14100111.1.43整改措施 1429304第八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投入与保障 14189911.1.44安全生产投入来源 14225451.1.45安全生产投入使用 14266321.1.46组织保障 15248931.1.47制度保障 15144651.1.48技术保障 15285401.1.49人员保障 15173791.1.50直接效益 1629691.1.51间接效益 164840第九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监管与评估 1666741.1.52监管原则 169841.1.53监管体系构成 16224221.1.54定量评估方法 17322691.1.55定性评估方法 17213201.1.56安全生产监管结果应用 17124521.1.57安全生产评估结果应用 177320第十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案例分析 17151221.1.58背景 18116041.1.59原因 18203341.1.60处理 1863181.1.61案例背景 1881181.1.62优秀做法 18199611.1.63经验总结 18302241.1.64教训总结 19第一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概述1.1安全生产基本概念1.1.1安全生产的定义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和作业过程中,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的发生,保证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活动。安全生产包括预防、控制风险、消除隐患、救援和调查处理等方面。1.1.2安全生产的基本要素(1)安全观念: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将安全放在首位,始终关注安全风险,提高安全意识。(2)安全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明确各级职责,规范生产作业行为。(3)安全管理: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措施得到有效执行。(4)安全技术: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降低风险,提高安全生产水平。(5)安全培训:加强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技能。(6)安全投入:加大安全投入,保障安全生产所需的资金、技术、设备和人员。第二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重要性1.1.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的社会意义(1)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安全生产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3)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有助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1.1.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的必要性(1)法律法规要求: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各类生产活动必须保证安全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不例外。(2)现实情况需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如不加强安全生产,可能导致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3)预防发生: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有利于预防和控制的发生,减轻损失。(4)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有助于提高整体安全生产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1.1.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的紧迫性(1)频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损失。(2)安全意识薄弱: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3)技术水平落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相对落后,安全隐患较多。(4)管理不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亟待加强。、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与组织管理第一节安全生产责任制1.1.6责任制的确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责任制旨在明确各参建主体、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责任制应包括以下内容:(1)各级及有关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责任;(2)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3)项目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1.1.7责任制的落实(1)各级及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政策措施,保证责任到人;(2)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主体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保证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3)项目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认真履行职责,保证施工安全。第二节安全生产组织机构1.1.8组织机构的设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应包括以下部门:(1)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协调和监督;(2)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的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负责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监督,保证安全生产措施的执行。1.1.9组织机构的职责(1)安全生产委员会: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制定安全生产政策,审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处理安全;(3)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监督,发觉问题及时整改,保证安全生产措施的有效实施。第三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1.10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生产责任制;(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安全生产培训制度;(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5)安全报告和处理制度;(6)安全生产奖励与惩罚制度。1.1.1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1)各级和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保证制度落实到位;(2)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主体应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保证施工安全;(3)项目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认真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定,保证个人和他人的生命安全。第三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第一节法律法规概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等。这些法律法规旨在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预防和减少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1.1.12宪法规定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安全生产,预防和减少。这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立法依据。1.1.13法律我国《安全生产法》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明确了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制度和责任。《建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环境保护法》等也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密切相关。1.1.14行政法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行政法规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进行了具体规定,明确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许可等方面的内容。1.1.15部门规章各部门根据自身职责,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如《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进行了细化。1.1.16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等,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进行了具体规定。第二节法律法规实施与监督1.1.17法律法规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实施,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法治原则,保证法律法规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领域的全面贯彻实施。(2)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安全生产源头管理。(3)坚持责任到人,明确各级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4)坚持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在安全生产中的积极作用。1.1.18法律法规监督(1)监督:各级应当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2)部门监督:各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查处违法行为。(3)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监督,发挥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作用。(4)企业自律: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内部监督,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保证安全生产。通过上述措施,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督,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第四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第一节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技术规范1.1.19工程设计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安全生产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候环境、工程结构、施工工艺等因素。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进行设计,保证工程设计符合安全生产要求。(1)地质灾害防治: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措施,避免因地质灾害引发安全。(2)施工安全防护:设计单位应在设计文件中明确施工安全防护措施,包括脚手架、安全网、防护栏杆等。(3)施工用电:设计单位应合理布置施工用电设施,保证施工用电安全可靠。1.1.20工程施工阶段(1)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保证施工安全。(2)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环境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安全。(3)施工工艺:施工单位应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安全风险。(4)施工人员培训: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第二节设备安装与调试安全生产技术规范1.1.21设备安装(1)设备选型:应根据工程需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保证设备质量。(2)安装环境:设备安装前,应检查安装环境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如温度、湿度、电压等。(3)安装过程:设备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装规程进行,保证设备安装稳固、可靠。(4)安全防护:设备安装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安全帽、使用安全带等。1.1.22设备调试(1)调试方案:设备调试前,应根据设备特点和工程需求,制定合理的调试方案。(2)调试过程:设备调试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调试方案进行,保证设备运行稳定、可靠。(3)安全防护:设备调试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隔离调试区域等。第三节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技术规范1.1.23施工现场管理(1)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施工单位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有序进行。(3)安全生产投入:施工单位应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用于购置安全生产设施、设备、培训等。1.1.24施工现场安全防护(1)施工现场环境:施工单位应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环境,保证施工现场安全、卫生。(2)安全防护设施: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特点,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杆等。(3)安全警示标志: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1.1.25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培训(1)培训计划:施工单位应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培训计划,保证施工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2)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3)培训效果: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效果评估,保证培训效果。第五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现场管理第一节现场安全管理要求1.1.26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现场安全管理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其主要职责包括:(1)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3)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查,保证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位;(4)及时发觉并制止现场安全隐患,对重大安全隐患及时上报;(5)参与调查处理,总结教训,预防类似的再次发生。1.1.27现场安全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2)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措施等;(3)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考核;(4)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和意识。第二节现场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1.1.28现场安全检查现场安全检查是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的全面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2)检查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的安全状况;(3)检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和作业环境;(4)检查施工现场应急处理能力和应急预案的制定情况。1.1.29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是发觉和消除施工现场潜在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排查,发觉可能导致的安全隐患;(2)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排查,保证安全风险可控;(3)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条件进行排查,保证符合安全生产要求;(4)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进行排查,预防外部因素对施工现场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第三节现场应急预案1.1.30应急预案的制定(1)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2)明确应急预案的组织体系、应急响应流程和应急资源配备;(3)制定应急预案的操作规程,保证应急预案的实用性;(4)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现场应急处理能力。1.1.31应急预案的落实(1)将应急预案纳入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保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2)对应急预案进行动态调整,及时更新应急预案内容;(3)加强现场作业人员对应急预案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应急响应能力;(4)建立应急预案的监督与检查机制,保证应急预案的落实。第六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培训与教育第一节安全培训内容与方法1.1.32安全培训内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培训内容应涵盖以下方面:(1)安全法律法规及政策:培训对象应熟悉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标准。(2)安全基础知识:包括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原理、分类、处理程序等。(3)安全操作技能:针对不同工种和岗位,培训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保证作业人员具备安全作业能力。(4)应急处置与救援:培训对象应掌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程序、救援方法及注意事项。(5)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培训对象应了解职业健康知识,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1.1.33安全培训方法(1)理论培训:通过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培训对象掌握安全理论知识。(2)实践操作培训:通过模拟演练、实际操作等方式,使培训对象熟练掌握安全操作技能。(3)互动式培训:采用讨论、问答、小组活动等形式,激发培训对象的学习兴趣,提高培训效果。(4)网络培训: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远程培训,提高培训覆盖面。第二节安全教育与管理1.1.34安全教育(1)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制度,明确安全教育责任。(2)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3)结合实际案例,对员工进行安全警示教育。(4)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员工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1.1.35安全管理(1)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2)加强安全检查,保证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3)建立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和整改。(4)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第三节安全培训效果评估1.1.36评估方法(1)理论测试:通过考试、问答等方式,评估培训对象对安全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培训对象在实际操作中的安全技能水平。(3)培训反馈:收集培训对象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培训效果的意见和建议。1.1.37评估指标(1)培训覆盖率:评估培训对象的参与程度。(2)培训合格率:评估培训对象的培训效果。(3)安全发生率:评估培训对安全的预防效果。(4)培训满意度:评估培训对象对培训工作的满意度。第七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处理第一节报告与调查1.1.38报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生产,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以下程序报告:(1)及时向项目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情况;(2)在发生后1小时内,向当地人民报告;(3)如遇特别重大,应立即报告国务院有关部门。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名称;(2)的性质、类型、等级;(3)造成的伤亡、损失情况;(4)发生的原因、初步判断;(5)已采取的紧急措施及救援情况。1.1.39调查(1)调查的组织调查由发生地人民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特别重大的调查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2)调查的内容(1)发生的经过、原因和性质;(2)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3)责任的划分;(4)处理和责任追究的意见。(3)调查的程序(1)成立调查组;(2)调查组开展调查,收集相关证据;(3)调查组提出调查报告;(4)调查报告报批。第二节处理与责任追究1.1.40处理(1)发生后,项目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组织救援,救治伤员;(2)采取措施,防止扩大;(3)及时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4)开展调查。(2)处理的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保证人员安全;(2)依法依规,严肃处理;(3)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4)总结教训,预防。1.1.41责任追究(1)责任的划分根据调查报告,明确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责任主体。(2)追究责任的方式(1)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罚;(2)对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3)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节预防与整改措施1.1.42预防(1)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2)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3)强化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4)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5)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觉和整改安全隐患。1.1.43整改措施(1)对发生单位,依法进行处罚,督促其整改;(2)对发生地人民,依法进行问责,督促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3)对调查中发觉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保证整改到位;(4)建立警示教育制度,定期组织案例分析,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第八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投入与保障第一节安全生产投入来源与使用1.1.44安全生产投入来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投入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财政资金:国家根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通过财政预算安排相应的安全生产投入资金,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2)地方资金:地方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财政预算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投入。(3)企业自筹资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自行筹集安全生产投入资金。(4)社会捐赠:社会各界人士和企事业单位,为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捐赠一定数量的安全生产投入资金。1.1.45安全生产投入使用(1)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生产管理费用:包括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资、安全生产培训、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宣传等费用。(2)安全生产设施投入:包括安全防护设施、监测监控设备、应急处理设备等费用。(3)安全生产技术研发投入: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开发费用。(4)安全生产处理费用:包括调查、处理、赔偿等费用。(2)安全生产投入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规性原则:保证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使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2)效益最大化原则:合理分配和使用安全生产投入资金,保证投入产出比最大化。(3)预防为主原则:注重安全生产投入的预防性,降低安全生产风险。第二节安全生产保障措施1.1.46组织保障(1)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组织体系,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职责。(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员工。1.1.47制度保障(1)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2)加强安全生产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1.1.48技术保障(1)积极引进和推广安全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水平。(2)加强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保证设施设备正常运行。1.1.49人员保障(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和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2)增加安全生产投入,提高员工安全生产待遇,激发员工安全生产积极性。第三节安全生产投入效益分析1.1.50直接效益(1)安全生产投入有助于降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安全发生率,减少损失。(2)安全生产投入可以提升项目质量,提高项目效益。1.1.51间接效益(1)安全生产投入有助于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2)安全生产投入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3)安全生产投入有助于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九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监管与评估第一节安全生产监管体系1.1.52监管原则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安全生产的预防工作,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2)综合治理,源头控制:对安全生产问题进行全面梳理,从源头上加强控制。(3)明确责任,严格考核:明确各级部门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考核机制。(4)社会参与,共建共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实现安全生产共建共治。1.1.53监管体系构成(1)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的领导。(2)企业自律: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3)社会监督:发挥社会组织、公众和媒体等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推动安全生产监管。(4)信息化监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效能。第二节安全生产评估方法1.1.54定量评估方法(1)指标体系法:通过构建安全生产指标体系,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量化评估。(2)数据挖掘法: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安全生产数据进行挖掘,发觉潜在安全隐患。(3)概率风险评估法:运用概率论原理,对安全生产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1.1.55定性评估方法(1)专家评估法:邀请安全生产领域专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评估。(2)实地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现状。(3)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安全生产案例,总结安全生产经验教训。第三节安全生产监管与评估结果应用1.1.56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的管理与运行
- COPD相关知识课件
- a级乐理知识课件
- 山东省泰安市泰安实验中学2025年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分析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山东省滨州市十二校联考高三下学期返校热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 武汉商学院《生产性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据库系统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2025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安徽省定远县民族私立中学高三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物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一模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5 年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实施方案
- 邢台2025年河北邢台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10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Python程序设计》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空压机行业发展战略研究及投资潜力预测评估报告
- 院科两级人员紧急替代程序与替代方案
- 《金属加工基础(第二版)》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模拟卷(二)(原卷版+解析版)
- 2024年新疆伊犁州直检察机关招聘聘用制书记员笔试真题
- 口腔四手操作培训
- 医院检验科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