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田水利工程操作规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12/21/wKhkGWerKkeACPjWAALXYO_CbT4692.jpg)
![三农田水利工程操作规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12/21/wKhkGWerKkeACPjWAALXYO_CbT46922.jpg)
![三农田水利工程操作规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12/21/wKhkGWerKkeACPjWAALXYO_CbT46923.jpg)
![三农田水利工程操作规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12/21/wKhkGWerKkeACPjWAALXYO_CbT46924.jpg)
![三农田水利工程操作规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12/21/wKhkGWerKkeACPjWAALXYO_CbT469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田水利工程操作规程TOC\o"1-2"\h\u12057第一章概述 4281131.1工程背景与目标 4288301.1.1工程背景 4256051.1.2工程目标 4113551.1.3工程设计 4271161.1.4工程规划 513041第二章工程准备 5170001.1.5招投标程序 5177581.1.6招投标要求 655351.1.7勘察内容 645761.1.8勘察方法 6114531.1.9施工方案编制原则 6269401.1.10施工方案内容 76319第三章土建工程施工 7304521.1.11施工准备 710131.1.12施工方法 7236641.1.13质量控制 7122171.1.14施工准备 8200041.1.15施工方法 8242571.1.16质量控制 828751.1.17施工准备 8176741.1.18施工方法 829001.1.19质量控制 82306第四章水利设施施工 9233671.1.20施工准备 929991.1施工前应充分了解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明确水闸的位置、结构形式、规模及施工要求。 9105231.2根据设计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960171.3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人力及施工图纸等。 9165231.3.1施工方法 9207152.1土方开挖 912252.1.1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土方开挖,保证开挖尺寸、高程准确。 9255692.1.2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地下管线、构筑物及周围环境。 965102.2基础处理 9305872.2.1基础处理应根据地质条件、水闸结构形式及施工要求进行。 9152732.2.2基础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基础承载力和稳定性。 912342.3混凝土浇筑 956792.3.1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进行。 9209282.3.2浇筑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质量,避免产生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9280352.4金属结构安装 957672.4.1金属结构安装应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进行。 9121642.4.2安装过程中,应保证金属结构的位置、尺寸、高程准确,连接牢固。 9198773.1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保证工程质量。 921493.2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对施工材料、设备、工艺等进行检查,保证施工质量。 9264733.2.1施工准备 10288011.1了解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明确水泵站的位置、结构形式、规模及施工要求。 1099831.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04191.3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人力及施工图纸等。 10238211.3.1施工方法 1060762.1土方开挖 1051492.1.1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土方开挖,保证开挖尺寸、高程准确。 1082212.1.2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地下管线、构筑物及周围环境。 1095712.2基础处理 10214232.2.1基础处理应根据地质条件、水泵站结构形式及施工要求进行。 1083522.2.2基础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基础承载力和稳定性。 10152962.3混凝土浇筑 1020972.3.1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进行。 1077732.3.2浇筑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质量,避免产生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10108932.4机组安装 1057122.4.1机组安装应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进行。 10278402.4.2安装过程中,应保证机组的位置、尺寸、高程准确,连接牢固。 10318013.1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保证工程质量。 10137293.2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对施工材料、设备、工艺等进行检查,保证施工质量。 10126443.2.1施工准备 10265821.1了解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明确渠道的位置、结构形式、规模及施工要求。 1087711.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022771.3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人力及施工图纸等。 11178421.3.1施工方法 11260832.1土方开挖 11182922.1.1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土方开挖,保证开挖尺寸、高程准确。 11190742.1.2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地下管线、构筑物及周围环境。 11162682.2基础处理 11177912.2.1基础处理应根据地质条件、渠道结构形式及施工要求进行。 1195642.2.2基础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基础承载力和稳定性。 1135412.3防渗处理 11257712.3.1防渗处理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保证渠道的防渗效果。 11302282.3.2防渗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11276582.4渠道衬砌 1119902.4.1渠道衬砌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保证渠道的稳定性和输水能力。 1118362.4.2衬砌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11283763.1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保证工程质量。 11115643.2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对施工材料、设备、工艺等进行检查,保证施工质量。 1123894第五章管道安装工程 11270963.2.1材料要求 1146073.2.2材料选择原则 116313.2.3施工准备 12165043.2.4管道铺设流程 12147603.2.5管道连接 12205263.2.6管道检查 1229513第六章电气设备安装 12202583.2.7选型原则 13165203.2.8选型内容 1382423.2.9安装准备 13239493.2.10安装步骤 13267873.2.11调试准备 14136603.2.12调试内容 1479223.2.13调试步骤 1426080第七章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 14279593.2.14选型原则 14197773.2.15选型内容 15275543.2.16安装准备 1571293.2.17安装流程 15292053.2.18调试准备 1551783.2.19调试流程 1530766第八章工程验收与交付 166003.2.20概述 16169533.2.21验收标准 1697673.2.22验收准备 1650213.2.23验收程序 17132293.2.24验收结果处理 17157653.2.25交付条件 17141443.2.26交付程序 17171593.2.27交付后的维护与管理 1714476第九章工程维护与管理 17173733.2.28维护原则 18314833.2.29维护内容 18134043.2.30维护方法 18282173.2.31应急处理原则 18184513.2.32应急处理内容 18143053.2.33应急处理方法 18300353.2.34安全管理原则 19183333.2.35安全管理内容 19238863.2.36安全管理方法 1912607第十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916173.2.37基本原则 1993693.2.38具体措施 191853.2.39基本原则 20228153.2.40具体措施 2052603.2.41基本原则 20132103.2.42具体措施 20第一章概述1.1工程背景与目标1.1.1工程背景农田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建设标准,为我国农田水利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1.1.2工程目标(1)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通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田的抗旱、排涝能力,降低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为我国粮食生产提供有力保障。(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应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为特色农业、绿色农业、设施农业等提供基础设施支持。(3)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工程措施,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应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二节工程设计与规划1.1.3工程设计(1)设计原则(1)遵循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美观性原则,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2)充分考虑工程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工程与环境的和谐共生。(3)注重技术创新,采用先进、实用的工程技术,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2)设计内容(1)工程总体布局。根据工程目标和任务,确定工程规模、布局和结构。(2)工程设计方案。包括农田水利设施、水源及输水工程、排水工程、灌溉工程、水保工程等。(3)工程预算。根据工程设计方案,编制工程预算,保证工程投资的合理性。1.1.4工程规划(1)规划原则(1)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工程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相协调。(2)注重区域差异,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针对性的规划方案。(3)充分考虑工程建设的长期性和动态性,保证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2)规划内容(1)工程规划目标。明确工程规划的目标、任务和期限。(2)工程规划布局。确定工程规划的区域范围、空间布局和重点工程。(3)工程规划实施。制定工程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程建设的时序、投资来源和政策措施。第二章工程准备第一节工程招投标1.1.5招投标程序(1)招标公告发布: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发布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招标公告,明确招标项目的名称、内容、规模、资质要求、投标截止时间等事项。(2)资格审查:对投标单位进行资质审查,保证投标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业绩和信誉。(3)招标文件领取:投标单位在规定时间内领取招标文件,了解项目需求、技术标准、投标条件等。(4)投标文件编制:投标单位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包括投标报价、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等。(5)投标文件递交:投标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将投标文件递交至招标单位。(6)开标、评标:招标单位组织开标、评标,按照评标办法确定中标单位。1.1.6招投标要求(1)招投标过程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2)招投标文件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含有虚假信息。(3)招投标过程中,各相关单位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保证投标单位商业秘密安全。第二节工程现场勘察1.1.7勘察内容(1)工程地形地貌:了解项目区地形地貌,分析其对工程布局、施工方案的影响。(2)水文地质条件:调查项目区水文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3)土壤条件:了解项目区土壤类型、分布规律,为施工措施提供参考。(4)环境影响:评估项目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制定环境保护措施。(5)施工条件:调查项目区交通、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情况,为施工创造条件。1.1.8勘察方法(1)地形地貌勘察:采用地形图、卫星遥感影像等资料,结合现场踏勘,了解项目区地形地貌。(2)水文地质勘察:通过实地调查、钻探、取样等手段,获取项目区水文地质数据。(3)土壤条件勘察:采用土壤取样、分析等方法,了解项目区土壤性质。(4)环境影响评估:通过现场调查、走访、资料收集等手段,评估项目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5)施工条件调查:实地调查项目区基础设施情况,为施工提供依据。第三节工程施工方案制定1.1.9施工方案编制原则(1)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2)充分考虑工程特点,保证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效益。(3)注重环境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4)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1.1.10施工方案内容(1)施工总体布局:明确工程总体布局,包括施工区、料场、临时设施等。(2)施工方法:根据工程特点和项目区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3)施工顺序: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保证工程顺利进行。(4)施工进度安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保证工程按时完成。(5)质量保证措施:制定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质量。(6)安全防护措施:制定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7)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8)人力资源配置:合理配置施工人员,保证施工顺利进行。(9)设备、材料供应计划:制定设备、材料供应计划,保障施工需求。(10)工程投资控制:加强投资控制,保证工程投资效益。第三章土建工程施工第一节土方工程1.1.11施工准备(1)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对施工场地进行实地踏勘,明确工程范围和施工条件。(2)准备施工所需的技术资料、图纸、规范等文件。(3)检查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4)准备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材料、人员等资源。1.1.12施工方法(1)土方挖掘:按照设计高程和边界,采用机械或人工挖掘方法进行施工。(2)土方运输:采用自卸汽车、拖拉机等运输工具进行土方运输。(3)土方回填:根据设计要求,对挖掘后的基坑进行回填,分层压实。(4)土方平整: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满足施工要求。1.1.13质量控制(1)按照设计要求,对土方工程进行质量检测,保证符合规范要求。(2)对挖掘、运输、回填等环节进行严格监控,保证施工安全。(3)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第二节基础工程1.1.14施工准备(1)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对基础工程进行详细规划。(2)准备基础工程所需的技术资料、图纸、规范等文件。(3)检查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4)准备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材料、人员等资源。1.1.15施工方法(1)基础坑挖掘:按照设计要求,采用机械或人工挖掘方法进行施工。(2)基础垫层施工:对基础坑进行垫层施工,保证基础稳定。(3)基础混凝土浇筑: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4)基础模板及钢筋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模板及钢筋施工。1.1.16质量控制(1)按照设计要求,对基础工程进行质量检测,保证符合规范要求。(2)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监控,保证施工安全。(3)对基础工程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第三节结构工程1.1.17施工准备(1)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对结构工程进行详细规划。(2)准备结构工程所需的技术资料、图纸、规范等文件。(3)检查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4)准备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材料、人员等资源。1.1.18施工方法(1)混凝土浇筑: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2)钢筋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施工。(3)模板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模板施工。(4)混凝土养护: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养护,保证强度达到设计要求。1.1.19质量控制(1)按照设计要求,对结构工程进行质量检测,保证符合规范要求。(2)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监控,保证施工安全。(3)对结构工程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第四章水利设施施工第一节水闸施工1.1.20施工准备1.1施工前应充分了解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明确水闸的位置、结构形式、规模及施工要求。1.2根据设计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3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人力及施工图纸等。1.3.1施工方法2.1土方开挖2.1.1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土方开挖,保证开挖尺寸、高程准确。2.1.2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地下管线、构筑物及周围环境。2.2基础处理2.2.1基础处理应根据地质条件、水闸结构形式及施工要求进行。2.2.2基础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基础承载力和稳定性。2.3混凝土浇筑2.3.1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进行。2.3.2浇筑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质量,避免产生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2.4金属结构安装2.4.1金属结构安装应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进行。2.4.2安装过程中,应保证金属结构的位置、尺寸、高程准确,连接牢固。三、施工质量控制3.1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保证工程质量。3.2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对施工材料、设备、工艺等进行检查,保证施工质量。第二节水泵站施工3.2.1施工准备1.1了解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明确水泵站的位置、结构形式、规模及施工要求。1.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3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人力及施工图纸等。1.3.1施工方法2.1土方开挖2.1.1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土方开挖,保证开挖尺寸、高程准确。2.1.2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地下管线、构筑物及周围环境。2.2基础处理2.2.1基础处理应根据地质条件、水泵站结构形式及施工要求进行。2.2.2基础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基础承载力和稳定性。2.3混凝土浇筑2.3.1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进行。2.3.2浇筑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质量,避免产生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2.4机组安装2.4.1机组安装应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进行。2.4.2安装过程中,应保证机组的位置、尺寸、高程准确,连接牢固。三、施工质量控制3.1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保证工程质量。3.2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对施工材料、设备、工艺等进行检查,保证施工质量。第三节渠道施工3.2.1施工准备1.1了解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明确渠道的位置、结构形式、规模及施工要求。1.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3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人力及施工图纸等。1.3.1施工方法2.1土方开挖2.1.1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土方开挖,保证开挖尺寸、高程准确。2.1.2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地下管线、构筑物及周围环境。2.2基础处理2.2.1基础处理应根据地质条件、渠道结构形式及施工要求进行。2.2.2基础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基础承载力和稳定性。2.3防渗处理2.3.1防渗处理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保证渠道的防渗效果。2.3.2防渗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2.4渠道衬砌2.4.1渠道衬砌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保证渠道的稳定性和输水能力。2.4.2衬砌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三、施工质量控制3.1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保证工程质量。3.2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对施工材料、设备、工艺等进行检查,保证施工质量。第五章管道安装工程第一节管道材料选择3.2.1材料要求(1)管道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能够承受设计压力、温度和环境因素的影响。(2)管道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定,具备产品质量合格证明。(3)管道材料应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包括管材、管件、阀门等。3.2.2材料选择原则(1)根据工程规模、用途和输送介质,选择合适的管道材质和规格。(2)考虑管道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合理选择管道材料。(3)优先选用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管道材料。第二节管道铺设3.2.3施工准备(1)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熟悉管道铺设的路线、深度、坡度和接口位置。(2)准备好管道铺设所需的工具、设备和技术人员。(3)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清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3.2.4管道铺设流程(1)按照设计要求,挖掘管道沟槽,并保证沟槽的宽度、深度和坡度符合规定。(2)在沟槽底部铺设砂垫层,保证管道稳定性。(3)将管道按照设计要求铺设于沟槽内,保持管道的直线度和坡度。(4)在管道铺设过程中,对管道进行检查,保证无破损、变形等问题。(5)铺设完成后,对管道进行回填,并分层夯实。第三节管道连接与检查3.2.5管道连接(1)管道连接方式有焊接、法兰连接、承插连接等,应根据管道材质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2)管道连接过程中,保证连接部位密封严密,防止泄漏。(3)连接完成后,对连接部位进行检查,保证连接质量。3.2.6管道检查(1)管道安装过程中,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处理。(2)检查管道的安装质量,包括管道的直线度、坡度、接口质量等。(3)对管道系统进行试压试验,检查管道的耐压功能。(4)对管道系统进行冲洗、消毒,保证管道清洁、卫生。(5)检查管道系统的运行状况,发觉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第六章电气设备安装第一节电气设备选型3.2.7选型原则(1)根据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用途和负荷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2)优先选用技术成熟、功能稳定、安全可靠的电气设备。(3)考虑设备的运行成本、维护成本及使用寿命。(4)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保证设备符合环保、节能、减排等要求。3.2.8选型内容(1)变压器:根据工程负荷和供电距离,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容量和类型。(2)电缆:根据负荷电流、电压等级和敷设条件,选择合适的电缆型号和规格。(3)配电柜: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配电柜类型和配置。(4)电动机:根据工程负荷和运行条件,选择合适的电动机类型和容量。(5)控制设备:根据工程自动化程度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设备。(6)保护和监测设备:根据工程安全需求和运行维护要求,选择合适的保护和监测设备。第二节电气设备安装3.2.9安装准备(1)确认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及安装位置。(2)检查设备外观,保证无损坏、锈蚀等现象。(3)准备安装工具、仪器和材料。3.2.10安装步骤(1)变压器安装: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变压器基础施工、设备就位和接线。(2)电缆敷设: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电缆敷设、固定和接线。(3)配电柜安装: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配电柜基础施工、设备就位和接线。(4)电动机安装: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电动机基础施工、设备就位和接线。(5)控制设备安装: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控制设备安装和接线。(6)保护和监测设备安装: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保护和监测设备安装和接线。第三节电气设备调试3.2.11调试准备(1)确认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及安装位置。(2)检查设备外观,保证无损坏、锈蚀等现象。(3)准备调试工具、仪器和材料。3.2.12调试内容(1)变压器调试:检查变压器接线是否正确,测量绕组绝缘电阻、直流电阻等参数,保证变压器正常运行。(2)电缆调试:检查电缆接线是否正确,测量电缆绝缘电阻、直流电阻等参数,保证电缆正常运行。(3)配电柜调试:检查配电柜内设备接线是否正确,测量绝缘电阻、交流耐压等参数,保证配电柜正常运行。(4)电动机调试:检查电动机接线是否正确,测量绝缘电阻、启动电流等参数,保证电动机正常运行。(5)控制设备调试:检查控制设备接线是否正确,测试控制功能,保证控制设备正常运行。(6)保护和监测设备调试:检查保护和监测设备接线是否正确,测试保护功能和监测参数,保证保护和监测设备正常运行。3.2.13调试步骤(1)按照调试大纲,逐步进行设备调试。(2)记录调试数据,分析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问题。(3)在设备正常运行后,进行系统联调,保证整个电气系统运行稳定。第七章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第一节自动化设备选型3.2.14选型原则(1)符合农田水利工程实际需求:根据工程规模、功能要求及现场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自动化设备。(2)先进性:优先选择技术成熟、功能稳定的自动化设备。(3)安全可靠性:保证设备在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降低故障率。(4)经济性: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提高投资效益。3.2.15选型内容(1)自动化传感器:包括温度、湿度、压力、液位等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农田水利工程的各项参数。(2)自动化执行器:包括电磁阀、电动调节阀等,用于实现自动化控制。(3)控制系统:包括PLC、DCS等,用于对自动化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4)通信设备: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设备,用于实现数据传输。第二节自动化设备安装3.2.16安装准备(1)根据设计图纸,明确自动化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数量。(2)准备相应的安装工具和设备。(3)检查自动化设备的外观,确认无损坏。3.2.17安装流程(1)安装自动化传感器:将传感器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保证其能够准确检测到所需参数。(2)安装自动化执行器:将执行器与管道、阀门等连接,保证其正常运行。(3)安装控制系统:将控制系统安装在控制室内,连接电源、通信线路等。(4)安装通信设备:将通信设备安装在合适的位置,连接通信线路。(5)检查设备安装是否牢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第三节自动化系统调试3.2.18调试准备(1)检查自动化设备安装是否到位,连接是否正确。(2)准备调试工具和设备。(3)确认调试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3.2.19调试流程(1)检查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响应:通过模拟信号输入,观察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响应是否正常。(2)检查控制系统的运行:通过输入不同的控制指令,观察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3)检查通信设备的数据传输: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验证通信设备的传输功能。(4)检查系统整体功能:在实际运行环境下,观察系统各项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5)对发觉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系统稳定可靠。通过以上调试流程,保证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正常运行,提高工程管理效率。第八章工程验收与交付第一节工程验收标准3.2.20概述工程验收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满足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需求。工程验收标准应依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设计文件执行。3.2.21验收标准(1)工程质量标准: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工程实体质量应达到优良等级。(2)工程施工标准:施工过程中,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建筑市场管理规定,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3)工程安全标准:工程安全设施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保证工程运行安全。(4)工程环境保护标准: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二节工程验收流程3.2.22验收准备(1)工程资料准备:包括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施工记录、质量检测报告等。(2)组织验收人员:成立验收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3.2.23验收程序(1)初步验收:在工程主体完成后,由施工单位组织进行初步验收,对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2)中间验收:在工程关键部位完成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进行中间验收,对工程关键部位的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检查。(3)竣工验收:在工程全部完成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进行竣工验收,对工程整体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3.2.24验收结果处理(1)验收合格:验收小组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认为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均符合验收标准,可颁发验收合格证书。(2)验收不合格:验收小组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认为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应提出整改意见,待整改完成后重新进行验收。第三节工程交付使用3.2.25交付条件(1)工程质量合格:工程经过验收合格,具备交付使用条件。(2)工程资料齐全:包括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施工记录、质量检测报告等。(3)工程设施完善:包括水电气供应、通信、环保等设施正常运行。3.2.26交付程序(1)交接手续:建设单位与使用单位签订工程交接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2)交付使用:使用单位按照交接协议接收工程,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维护和使用。3.2.27交付后的维护与管理(1)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工程维护管理制度,保证工程正常运行。(2)使用单位应定期对工程进行检查、维护,发觉问题及时处理。(3)使用单位应加强工程安全防护,保证工程安全运行。第九章工程维护与管理第一节工程日常维护3.2.28维护原则(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2)强化日常巡查,及时发觉并处理工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3)制定完善的维护计划,保证工程维护工作的有序进行。3.2.29维护内容(1)巡查工程设施,检查工程结构、设备、管道等是否存在破损、变形、泄漏等情况。(2)清理工程范围内的杂草、垃圾等,保持工程环境整洁。(3)定期检查工程设备的工作状态,发觉问题及时处理。(4)检查工程安全防护设施,保证其安全可靠。(5)对工程关键部位进行重点检查,保证工程运行安全。3.2.30维护方法(1)建立健全工程维护管理制度,明确维护责任和标准。(2)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维护工作效率。(3)对维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维护技能。(4)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工程维护的智能化。第二节工程应急处理3.2.31应急处理原则(1)快速响应,保证工程安全运行。(2)科学决策,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3)统一指挥,协同作战,保证应急处理工作有序进行。3.2.32应急处理内容(1)对工程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处置,包括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2)对工程设备故障进行及时修复,保证工程正常运行。(3)对工程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制定防范措施。(4)对工程进行调查和处理,查找原因,预防类似的发生。3.2.33应急处理方法(1)建立健全应急处理预案,明确应急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寒假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 2025年橡塑改性弹性体项目合作计划书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 志愿书和申请书
- 申请继续留任的申请书
-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书
- 电梯安装与维修工理论过关检测练习题大全附答案
- 小学三年级数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竞赛练习例题大全附答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计算质量测试训练题带答案
- 党史大学生创业项目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4单元教材分析
- JTS-215-2018码头结构施工规范
- 大酒店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文件
- 财务实习生合同
- 2024年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基本知识
- (正式版)SHT 3075-2024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材料选用规范
- 重庆市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A卷)(附真题答案)
- 出租房房东消防培训
- 2024年度-小学语文教师经验交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