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统应用操作实践作业指导书_第1页
ERP系统应用操作实践作业指导书_第2页
ERP系统应用操作实践作业指导书_第3页
ERP系统应用操作实践作业指导书_第4页
ERP系统应用操作实践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RP系统应用操作实践作业指导书TOC\o"1-2"\h\u25434第一章ERP系统概述 4280951.1ERP系统简介 4118901.2ERP系统的主要功能 4303701.2.1生产管理 4167381.2.2采购管理 4288361.2.3销售管理 420591.2.4库存管理 459541.2.5财务管理 4231801.2.6人力资源管理 5108291.2.7客户关系管理 5268461.2.8报表与分析 529600第二章ERP系统安装与配置 5205212.1系统安装准备 550132.1.1硬件要求 540702.1.2软件要求 546412.1.3环境搭建 613022.2系统安装过程 6250152.2.1安装数据库 610332.2.2安装应用服务器 6108512.2.3安装ERP系统 6116652.3系统配置 699282.3.1系统参数配置 6170412.3.2用户权限配置 6270972.3.3数据导入与初始化 74426第三章用户管理与权限设置 7234293.1用户管理 7127633.1.1用户创建与维护 7275743.1.2用户权限控制 7132453.2权限设置 7139033.2.1权限类型 7113473.2.2权限设置原则 8266373.3角色管理 8222083.3.1角色创建与维护 8295563.3.2角色权限分配 814240第四章基础数据录入与维护 8241184.1数据录入 829044.1.1录入准备 8293604.1.2录入流程 9153874.1.3录入注意事项 9159874.2数据维护 9176174.2.1维护目的 9199564.2.2维护内容 9206144.2.3维护流程 9222274.3数据导入与导出 987184.3.1数据导入 9198134.3.2数据导出 1028155第五章采购管理 1018795.1采购订单管理 10248615.1.1订单创建 10237205.1.2订单审批 1082265.1.3订单跟踪 103405.2供应商管理 10125585.2.1供应商信息录入 10259495.2.2供应商评价 1114475.2.3供应商维护 1156565.3采购入库管理 11220225.3.1入库验收 11130335.3.2入库单审批 11135475.3.3库存管理 11227365.3.4出库管理 1121391第六章销售管理 11172736.1销售订单管理 11227786.1.1销售订单创建 1160586.1.2销售订单审核 1244026.1.3销售订单跟踪 12108206.2客户管理 1268466.2.1客户信息录入 12287266.2.2客户信息查询与修改 12115926.2.3客户信用管理 12263846.3销售出库管理 13108666.3.1销售出库单创建 137866.3.2销售出库单审核 13291976.3.3销售出库单跟踪 1322263第七章库存管理 13320887.1库存查询 1327587.1.1查询目的 1384387.1.2查询范围 1388117.1.3查询操作 1350397.1.4注意事项 14230217.2库存盘点 1421177.2.1盘点目的 14195767.2.2盘点范围 14232647.2.3盘点操作 1411747.2.4注意事项 1458507.3库存预警 14182497.3.1预警目的 14327607.3.2预警范围 14145697.3.3预警操作 14251647.3.4注意事项 1512782第八章财务管理 15180108.1应收账款管理 1528308.1.1功能概述 15213048.1.2操作流程 1590528.1.3注意事项 15140068.2应付账款管理 15144108.2.1功能概述 15276098.2.2操作流程 1699098.2.3注意事项 16149018.3财务报表 1695798.3.1功能概述 16237698.3.2操作流程 16196588.3.3注意事项 1630198第九章生产管理 1772719.1生产计划管理 17236559.1.1生产计划概述 17304319.1.2制定生产计划 17314229.1.3调整生产计划 1733929.1.4生产计划的执行与监控 17295789.2生产任务管理 17160469.2.1生产任务概述 1774039.2.2生产任务下达 18220589.2.3生产任务跟踪 18137499.2.4生产任务监控 1881109.3生产进度跟踪 1822189.3.1生产进度概述 18222569.3.2生产进度跟踪方法 1857879.3.3生产进度跟踪内容 18178129.3.4生产进度跟踪要求 1826218第十章系统维护与优化 192139610.1系统备份与恢复 192106010.1.1备份策略 19924210.1.2备份操作 19910510.1.3数据恢复 192719010.2系统升级与维护 19700910.2.1系统升级 191536010.2.2系统维护 191316510.3功能优化与故障排查 20824610.3.1功能优化 2098910.3.2故障排查 20第一章ERP系统概述1.1ERP系统简介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一种集成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的管理信息系统。它通过整合企业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ERP系统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ERP系统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将企业的生产、采购、销售、库存、财务等业务环节进行集成,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1.2ERP系统的主要功能1.2.1生产管理生产管理模块是ERP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任务的分配、生产进度的跟踪以及生产成本的控制。通过生产管理模块,企业可以实时掌握生产状况,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1.2.2采购管理采购管理模块负责企业采购计划的制定、供应商的选择、采购订单的以及采购成本的核算。通过采购管理模块,企业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优化采购流程,保证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1.2.3销售管理销售管理模块主要负责企业销售合同的签订、销售订单的处理、销售收入的核算以及客户关系的维护。通过销售管理模块,企业可以提升销售业绩,优化客户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1.2.4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模块负责企业库存物资的入库、出库、盘点以及库存预警。通过库存管理模块,企业可以实时掌握库存状况,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1.2.5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模块是ERP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企业财务报表的、财务预算的制定以及财务分析。通过财务管理模块,企业可以规范财务管理,提高财务透明度,保证企业财务稳健。1.2.6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负责企业员工信息的管理、薪酬福利的核算以及员工培训。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企业可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员工满意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1.2.7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模块负责企业客户信息的收集、客户需求的跟踪以及客户满意度调查。通过客户关系管理模块,企业可以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忠诚度。1.2.8报表与分析报表与分析模块负责企业各类报表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通过报表与分析模块,企业可以实时掌握经营状况,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第二章ERP系统安装与配置2.1系统安装准备在开始安装ERP系统之前,需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1硬件要求为保证ERP系统的稳定运行,需满足以下硬件要求:(1)服务器:建议采用高功能服务器,具备足够的CPU、内存和硬盘空间;(2)客户端:需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硬件配置应满足操作系统最低要求;(3)网络:保证网络稳定,带宽不低于10Mbps。2.1.2软件要求以下软件需在安装ERP系统前准备:(1)操作系统:服务器端需安装WindowsServer操作系统,客户端需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2)数据库: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系统,如MySQL、Oracle或SQLServer等;(3)应用服务器:根据所选数据库系统,选择相应的应用服务器,如Tomcat、WebLogic等;(4)开发工具:如Java开发工具包(JDK)、VisualStudio等。2.1.3环境搭建在安装ERP系统前,需搭建以下环境:(1)配置数据库:安装并配置所选数据库系统,创建数据库和用户;(2)配置应用服务器:安装并配置应用服务器,保证应用服务器能够正常启动;(3)配置网络:保证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网络连接正常。2.2系统安装过程在完成准备工作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ERP系统的安装:2.2.1安装数据库根据所选数据库系统,按照官方文档进行安装和配置。保证数据库安装成功,并创建相应的数据库和用户。2.2.2安装应用服务器根据所选应用服务器,按照官方文档进行安装和配置。保证应用服务器安装成功,并能够正常启动。2.2.3安装ERP系统(1)ERP系统安装包,解压至指定目录;(2)运行安装向导,根据提示完成安装过程;(3)安装完成后,启动ERP系统,检查系统是否正常运行。2.3系统配置在ERP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进行以下配置:2.3.1系统参数配置(1)登录ERP系统,进入系统设置模块;(2)配置系统参数,包括公司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3)设置系统登录密码,保证系统安全。2.3.2用户权限配置(1)进入用户管理模块,添加系统管理员;(2)为管理员分配相应的权限,保证其能够管理整个系统;(3)为其他用户分配权限,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权限控制。2.3.3数据导入与初始化(1)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导入相关数据;(2)进行数据初始化,保证数据准确性;(3)检查数据导入和初始化结果,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第三章用户管理与权限设置3.1用户管理3.1.1用户创建与维护在ERP系统中,用户管理是保证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系统管理员需进行用户的创建与维护工作。具体操作如下:(1)登录ERP系统,进入“系统管理”模块。(2)选择“用户管理”选项,进入用户列表页面。(3)“新增用户”按钮,填写用户基本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真实姓名、联系方式等。(4)为用户分配角色,确定其在系统中的权限范围。(5)保存用户信息,完成用户创建。(6)对已创建的用户,管理员可以进行修改、禁用、删除等操作。3.1.2用户权限控制为保证系统数据安全,ERP系统需对用户权限进行严格控制。管理员需根据用户职责、岗位等因素,为用户分配相应的权限。具体操作如下:(1)在用户列表页面,选择需要设置权限的用户。(2)“权限设置”按钮,进入权限设置页面。(3)勾选用户所需权限,包括模块访问权限、数据操作权限等。(4)保存权限设置,完成用户权限控制。3.2权限设置3.2.1权限类型ERP系统中的权限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模块访问权限:控制用户能否访问特定模块。(2)数据操作权限:控制用户对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3)数据查看权限:控制用户对数据的查看范围。(4)系统设置权限:控制用户对系统设置的修改权限。3.2.2权限设置原则在进行权限设置时,管理员需遵循以下原则:(1)最小权限原则:为用户分配必要的权限,避免过度授权。(2)分权制衡原则:合理分配权限,实现相互制约,防止滥用职权。(3)动态调整原则:根据用户职责变化,及时调整权限。3.3角色管理3.3.1角色创建与维护角色管理是ERP系统中用户权限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员需根据企业组织架构和业务需求,创建和维护角色。具体操作如下:(1)登录ERP系统,进入“系统管理”模块。(2)选择“角色管理”选项,进入角色列表页面。(3)“新增角色”按钮,填写角色名称、描述等信息。(4)为角色分配权限,确定其在系统中的权限范围。(5)保存角色信息,完成角色创建。(6)对已创建的角色,管理员可以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3.3.2角色权限分配角色权限分配是保证角色具备相应功能的基础。管理员需根据角色职责,为其分配权限。具体操作如下:(1)在角色列表页面,选择需要设置权限的角色。(2)“权限设置”按钮,进入权限设置页面。(3)勾选角色所需权限,包括模块访问权限、数据操作权限等。(4)保存权限设置,完成角色权限分配。第四章基础数据录入与维护4.1数据录入4.1.1录入准备在开始数据录入之前,操作人员需保证已具备以下条件:(1)已登录ERP系统,并切换至相应的操作模块。(2)已阅读并理解相关数据录入规范及要求。(3)已准备好待录入的数据资料,如纸质文档、电子表格等。4.1.2录入流程(1)根据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录入界面。(2)按照数据字段顺序,逐项录入相关信息。(3)在录入过程中,注意核对数据准确性,避免输入错误。(4)录入完成后,进行数据保存操作。4.1.3录入注意事项(1)保证录入数据符合系统要求,如字段长度、数据格式等。(2)对于涉及金额、数量等关键数据,进行二次核对。(3)在录入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解决。4.2数据维护4.2.1维护目的数据维护旨在保证ERP系统中的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为业务运营提供可靠支持。4.2.2维护内容(1)定期检查数据准确性,发觉并修正错误。(2)对数据进行分析,发觉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3)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对数据结构进行调整。4.2.3维护流程(1)制定数据维护计划,明确维护内容、周期和责任人。(2)按照计划执行数据维护工作,保证数据质量。(3)对维护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4)记录维护日志,以便后续跟踪和查询。4.3数据导入与导出4.3.1数据导入数据导入是指将外部数据文件导入ERP系统,以满足业务需求。具体操作如下:(1)选择合适的数据导入工具,如Excel、CSV等。(2)按照系统要求,设置数据字段对应关系。(3)将外部数据文件导入系统,并进行数据校验。(4)导入成功后,检查数据完整性,保证业务正常运行。4.3.2数据导出数据导出是指将ERP系统中的数据导出至外部文件,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备份等操作。具体操作如下:(1)选择需要导出的数据范围和字段。(2)设置导出格式,如Excel、CSV等。(3)执行导出操作,并将导出文件保存至指定位置。(4)对导出文件进行校验,保证数据准确性。第五章采购管理5.1采购订单管理5.1.1订单创建在ERP系统中,采购订单的创建是采购管理流程的首要环节。操作人员需根据生产计划或销售预测,准确填写采购订单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物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交货日期等。在创建订单时,系统将自动匹配供应商信息,以便于后续的订单跟踪和管理。5.1.2订单审批采购订单创建后,需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审批流程可根据企业内部管理规定进行设置,保证采购活动的合规性。审批通过后,订单将进入执行阶段。5.1.3订单跟踪在订单执行过程中,操作人员需实时关注订单状态,包括供应商确认、发货、到货等环节。通过ERP系统,操作人员可以轻松查询订单进度,保证采购活动顺利进行。5.2供应商管理5.2.1供应商信息录入在ERP系统中,供应商信息是采购活动的基础数据。操作人员需准确录入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联系方式、银行账户等,以便于后续的采购订单创建和付款操作。5.2.2供应商评价为了保证采购质量,企业应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价。操作人员可在ERP系统中录入供应商的评价指标,如交货准时率、产品质量等,并根据评价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5.2.3供应商维护采购活动的进行,供应商信息可能会发生变化。操作人员需定期维护供应商信息,保证其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企业还应关注供应商的动态,如经营状况、信誉度等,以便及时调整采购策略。5.3采购入库管理5.3.1入库验收采购物料到达企业后,操作人员需进行入库验收。验收合格后,物料将进入仓库管理系统。在ERP系统中,操作人员需填写入库单,详细记录物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验收结果等信息。5.3.2入库单审批入库单创建后,需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审批通过后,物料将正式进入仓库库存,等待后续的领用或销售。5.3.3库存管理在ERP系统中,库存管理功能可以帮助企业实时掌握库存情况。操作人员可查询库存数量、库存预警等信息,保证库存合理,避免物料积压或短缺。5.3.4出库管理当企业内部或其他部门需要领用物料时,操作人员需在ERP系统中创建出库单,详细记录领用部门、物料名称、数量等信息。出库单审批通过后,物料将按照指定数量从仓库中发出。第六章销售管理6.1销售订单管理6.1.1销售订单创建(1)登录ERP系统,进入销售管理模块。(2)“销售订单”菜单,进入销售订单创建界面。(3)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客户名称、订单类型、订单日期等基本信息。(4)在商品列表中,选择所需销售的商品,并输入销售数量、销售单价等信息。(5)确认订单信息无误后,“保存”按钮,完成销售订单创建。6.1.2销售订单审核(1)在销售管理模块中,“待审核销售订单”菜单。(2)查看待审核销售订单列表,选择需要审核的订单。(3)查看订单详情,确认订单信息无误。(4)“审核”按钮,完成销售订单审核。6.1.3销售订单跟踪(1)在销售管理模块中,“销售订单跟踪”菜单。(2)输入订单号或客户名称,查询相关销售订单。(3)查看订单状态,了解订单进展情况。6.2客户管理6.2.1客户信息录入(1)登录ERP系统,进入客户管理模块。(2)“客户信息”菜单,进入客户信息录入界面。(3)输入客户名称、联系方式、地址等基本信息。(4)根据客户类型,选择相应的客户分类。(5)确认信息无误后,“保存”按钮,完成客户信息录入。6.2.2客户信息查询与修改(1)在客户管理模块中,“客户查询”菜单。(2)输入客户名称或联系方式,查询相关客户信息。(3)查看客户详细信息,如需修改,“编辑”按钮。(4)修改客户信息后,“保存”按钮,完成客户信息更新。6.2.3客户信用管理(1)在客户管理模块中,“客户信用”菜单。(2)查看客户信用等级、信用额度等信息。(3)根据客户信用状况,调整信用等级或信用额度。(4)“保存”按钮,完成客户信用管理。6.3销售出库管理6.3.1销售出库单创建(1)登录ERP系统,进入销售管理模块。(2)“销售出库单”菜单,进入销售出库单创建界面。(3)选择相应的销售订单,自动销售出库单。(4)确认商品名称、数量、出库日期等信息无误。(5)“保存”按钮,完成销售出库单创建。6.3.2销售出库单审核(1)在销售管理模块中,“待审核销售出库单”菜单。(2)查看待审核销售出库单列表,选择需要审核的单据。(3)查看出库单详情,确认信息无误。(4)“审核”按钮,完成销售出库单审核。6.3.3销售出库单跟踪(1)在销售管理模块中,“销售出库单跟踪”菜单。(2)输入出库单号或销售订单号,查询相关出库单。(3)查看出库单状态,了解出库进展情况。第七章库存管理7.1库存查询7.1.1查询目的库存查询是库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时掌握库存状况,保证库存数据的准确性,为生产、销售等环节提供数据支持。7.1.2查询范围库存查询范围包括原材料、在产品、成品等各类型库存物资。7.1.3查询操作(1)登录ERP系统,进入库存管理模块;(2)选择“库存查询”功能,输入查询条件,如物资编码、名称、规格型号等;(3)系统将展示查询结果,包括库存数量、库存地点、库存状态等信息;(4)如需打印查询结果,可“打印”按钮导出。7.1.4注意事项查询库存时,应保证输入的查询条件准确无误,以免影响查询结果。7.2库存盘点7.2.1盘点目的库存盘点是为了保证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及时发觉库存异常,为企业管理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支持。7.2.2盘点范围库存盘点范围包括原材料、在产品、成品等各类型库存物资。7.2.3盘点操作(1)登录ERP系统,进入库存管理模块;(2)选择“库存盘点”功能,输入盘点日期、盘点范围等;(3)系统将盘点任务,分配给相关责任人;(4)责任人根据盘点任务,逐项核对库存数量,记录盘点结果;(5)盘点完成后,将盘点结果提交至系统,由系统自动计算盘点差异;(6)针对盘点差异,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7.2.4注意事项(1)盘点过程中,应保证库存物资不受影响,避免发生误盘、漏盘等现象;(2)盘点责任人应对盘点结果负责,保证数据真实、准确;(3)盘点完成后,应及时处理盘点差异,保证库存数据与实际相符。7.3库存预警7.3.1预警目的库存预警是为了提前发觉库存异常,保证库存物资的合理配置,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企业效益。7.3.2预警范围库存预警范围包括原材料、在产品、成品等各类型库存物资。7.3.3预警操作(1)登录ERP系统,进入库存管理模块;(2)选择“库存预警”功能,设置预警条件,如库存上限、库存下限等;(3)系统将根据预警条件,实时监控库存情况,发觉异常时发出预警提示;(4)针对预警提示,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保证库存物资的合理配置。7.3.4注意事项(1)预警条件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避免过于宽松或过于严格;(2)预警提示应及时处理,避免库存异常导致生产、销售等环节受到影响;(3)定期对预警系统进行检查,保证预警功能的正常运行。第八章财务管理8.1应收账款管理8.1.1功能概述应收账款管理是ERP系统财务管理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企业销售业务中的应收账款核算和管理工作。通过对销售订单、销售发票、收款等业务数据的处理,实现对应收账款的实时监控和管理。8.1.2操作流程(1)销售订单录入:销售部门根据客户需求,创建销售订单,并录入相关信息,如订单号、客户名称、商品名称、数量、金额等。(2)销售发票:根据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并录入相关信息,如发票号、开票日期、金额等。(3)收款录入:财务部门根据实际收款情况,录入收款信息,如收款日期、金额、收款方式等。(4)应收账款核算:系统自动根据销售发票和收款信息进行应收账款的核算,应收账款余额表。(5)催款管理:财务部门根据应收账款余额表,对逾期未付的账款进行催款管理。8.1.3注意事项(1)保证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和收款信息的准确无误。(2)及时处理催款事项,避免逾期账款对企业资金链造成影响。8.2应付账款管理8.2.1功能概述应付账款管理是ERP系统财务管理模块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企业采购业务中的应付账款核算和管理工作。通过对采购订单、采购发票、付款等业务数据的处理,实现对应付账款的实时监控和管理。8.2.2操作流程(1)采购订单录入:采购部门根据供应商报价,创建采购订单,并录入相关信息,如订单号、供应商名称、商品名称、数量、金额等。(2)采购发票:根据采购订单,采购发票,并录入相关信息,如发票号、开票日期、金额等。(3)付款录入:财务部门根据实际付款情况,录入付款信息,如付款日期、金额、付款方式等。(4)应付账款核算:系统自动根据采购发票和付款信息进行应付账款的核算,应付账款余额表。(5)应付账款分析:财务部门根据应付账款余额表,分析企业应付账款的结构和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8.2.3注意事项(1)保证采购订单、采购发票和付款信息的准确无误。(2)合理控制应付账款规模,避免企业资金链紧张。8.3财务报表8.3.1功能概述财务报表是ERP系统财务管理模块的核心功能,主要负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报表。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汇总、分析和展示,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8.3.2操作流程(1)数据准备:财务部门根据会计制度规定,整理和收集财务数据,包括收入、成本、费用、资产、负债等。(2)报表:系统根据财务数据,自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3)报表分析:财务部门对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如财务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等。(4)报表输出:将财务报表以打印、导出等形式输出,供企业管理层参考。8.3.3注意事项(1)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避免报表分析失误。(2)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第九章生产管理9.1生产计划管理9.1.1生产计划概述生产计划是ERP系统生产管理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保证生产活动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要求进行。生产计划管理包括制定生产计划、调整生产计划以及生产计划的执行与监控。9.1.2制定生产计划(1)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确定生产任务和目标。(2)根据生产任务,分析现有资源和生产能力,进行生产能力的平衡。(3)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包括生产批次、生产时间、生产线安排等。(4)将生产计划分解为具体的生产任务,分配到各相关部门和岗位。9.1.3调整生产计划(1)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保证生产进度与市场需求相适应。(2)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如物料供应、设备状况、人力资源等。(3)调整生产计划后,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岗位,保证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9.1.4生产计划的执行与监控(1)各相关部门和岗位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活动。(2)对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发觉问题及时解决。(3)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生产计划管理水平。9.2生产任务管理9.2.1生产任务概述生产任务管理是ERP系统生产管理模块的核心内容,其主要任务是对生产任务进行下达、跟踪和监控,保证生产任务按时完成。9.2.2生产任务下达(1)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生产任务清单。(2)明确生产任务的具体要求,如生产数量、生产时间、质量标准等。(3)将生产任务下达给相关部门和岗位。9.2.3生产任务跟踪(1)对生产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实时跟踪,掌握生产进度。(2)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协调和解决。(3)对生产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和汇总。9.2.4生产任务监控(1)对生产任务执行情况进行监控,保证生产任务按计划进行。(2)对生产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生产任务的执行效果。(3)对生产任务监控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9.3生产进度跟踪9.3.1生产进度概述生产进度跟踪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保证生产活动按照既定的生产计划进行,提高生产效率。9.3.2生产进度跟踪方法(1)对生产计划进行分解,明确各阶段的生产任务和时间节点。(2)通过实时数据采集,掌握生产进度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