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 课程教案_第1页
地基基础 课程教案_第2页
地基基础 课程教案_第3页
地基基础 课程教案_第4页
地基基础 课程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教学设计(教案)

笫1次课

课程名称《地基基础工程》任课教师林萍云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教学对象建筑工程技术计划学时2学时

教学单元绪论

教学章节绪论

教学目标掌握地基和基础的基本概念,熟悉地基和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地基和基础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地基和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其时间安排

引入本科目提出课程考核方式和考核要求

课程,提出课通过指出土广泛覆盖于地球表面,在水利水电、道路了解新的课程。

程考核方式交通、港口、建筑、地下结构等工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

和考核要求用等问题引入课程目的。

(5分钟)提问:土的工程用途有几种?

先让同学们讨论,后给出解答

作为建筑材料修建构筑物

作为建筑物地基支撑建筑物

土的工程用作为建(构)筑物的场地环境

途和有关问让同学们带着答案来了解几个案例。通过案例讲授,

题(15分钟)观看PPT,了解与土有关的工程问题:使学生了解到

2009年上海楼房倒塌事故:倾覆主要原因是,楼房北身边一些有关

侧在短期内堆土高达10米,南侧正在开挖4.6米深的地下士力学的知识,

车库基坑,两侧压力差导使土体产生水平位移,过大的水激发学生的求

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导致房屋倾倒。知欲。

比萨斜塔

总结出三大工程问题:强度问题、变形问题、渗透问

一、地基和基础的基本概念

1.土的概念

土是地壳岩石经受强烈风化所形成的松散堆积产物,是

各种矿物颗粒的集合体。它是由固体颗粒、水、和空气三

部分组成的三相体。

[土一岩石风化的产物|

地基和基础

的基本概念

(重点讲解

20分钟)互动式提问,引

出新的理论内

2.地基的概念

任何建筑物都是建造在一定

的土层或岩层上的。通常把

直接承受上部建筑物荷载作

用且应力发生变化的那部分

地层称为地基。

持力层、下卧层:

持力层:当建筑物地基由多层土组成时,直接与基础底面

接触的土层称为持力层,

下卧层:持力层以下的其它土层称为下卧层。

软弱下卧层:强度低于持力层的下卧层。

提问:什么是天然地基?什么是人工地基?

3.基础的概念

建筑物最底下的一部分,由

砖石、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等建

筑材料建造,将上部结构荷载扩

散并传递给地基。如图。

埋深:基础应埋入地下一定深度。基础底面到室外设启发式提问,难

计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点剖析

提问:如何依据埋深划分基础?

浅基础:埋深不大(一般小于5m),只需经挖槽、排

水等普通施工程序就可建造的基础;

深基础:若上部结构荷载较大或土质软弱,需将基础

高层建筑与埋置于深处的良好土层,并需借助特殊施工方法建造的基

基础关系(难础;

点讲解5分提问:高层建筑与基础关系?

钟)深基础具有很高的承载力,广泛用于高层建筑和特殊

的工业建筑。高层建筑优点:可以有效利用资源和节省市政

设施费用等;

比较:深基础耗料多,施工困难,遇水塌方的概率高,

因此在设计上优先考虑浅基础。

二、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

地基基础设(1)地基的承载力要求

计的基本要要求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不超过地基承载力,以保证在荷

求(难点讲解载作用下地基不发生剪切破坏或失稳。

8分钟)(2)地基的变形要求

要求建筑物地基的变形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允许值;

(3)基础结构本身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

保证建筑物安全正常的使用,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三、地基与基础的重要性

基础工程:地基与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统称为基础工程。

基础工程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1)使用上:属地下隐蔽工程,一旦失事难以发现,补救

困难,并会危及整个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损失巨大,

2)技术上:在地下或水下施工,难度大,其勘察、设计和

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物的安危、经济和正常

使用。

3)经济上:所占比例很大,一般高层建筑中占总造价的

25%,工期占总工期的25%〜30%

讨论:基础工程失败的例子以及相应的治理措施

比萨斜塔

特朗斯康谷仓(TransconaGrainElevator)

地基与基础苏州虎丘塔

的重要性(讲广州海丰4座楼连续倒塌

解25分钟)长石线、老渐河特大桥

陇海铁路濡河铁路大桥倒塌

讨论:基础工程成功的例子

本学科发展上海龙华寺庙、金贸大厦

简史(讲解赵州桥、江阴长江大桥

10分钟)四、本学科发展简史

本学科是人类长期生产实践的产物,其发展可分为以

归纳总结(2下几个阶段:

分钟)第一阶段:十八世纪中叶以前为感性认识阶段。人类总结回顾本节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应用。课内容。

第二阶段:十八世纪中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为理论形

成阶段。

第三阶段: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学科形成。

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程教学设计(教案)

第2次课

课程名称《地基基础工程》任课教师林萍云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教学对象建筑工程技术计划学时2学时

教学单元第一章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教学章节第1节土的组成及其结构与构造(一)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其时间安排

土是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粒径的颗粒在原地

残留或经过不同搬运方式,在不同环境中形成的堆积物。

提问:什么是土的结构?

土的组成有哪些?

1土的组成

土粒的大小、相关矿物成分以及大小搭配情况对土的

物理力学性质有明显影响

土的物理性质概述

土中固体颗粒的大小、成分及三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和

比例关系,反映出土的不同性质

风化(物理:搬运

化学)作用沉积大小、形状和

/岩石破碎

成分都不相同

化学成分改变的松散颗粒集

合体(土)

「固相

土/液相

I气相

一、土的固体颗粒

1.土的粒组

(1)粒径:土的主体是大小不同的颗粒,颗粒的大小以

直径(mm)表示,简称粒径。

从物质组成来看,土由作为主骨架的矿物或岩石颗粒

(土粒)、空隙中的水溶液及空隙内的气体组成,其中,

土颗粒是土的主体,但空隙水及其含量对(细粒)土的性

质影响重大。

(-)土的结构:是指土颗粒本身的特点和颗粒间相

互关系的综合特征,具体来说是指:

(1)土颗粒本身的特点:土颗粒大小、形状和摩圆度

及表面性质(粗糙度)等。

(2)土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特点:粒间排列及其连结

性质。

据此可把土的结构分为两大基本类型:单粒(散粒)

结构和集合体(团聚)结构。

土的构造:指整个上层(土体)构成上的不均匀性特

征的总合。

(二)单粒结构特征

单粒结构(散粒结构):是碎石(卵石)、砾石类土

和砂上等无粘性土的基本结构形式。

单粒结构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主要在于其松密程度。

当土粒堆积过程缓慢,并且被反复推移。如海、湖岸

边激浪的冲击推移作用,所沉积的砂层常呈紧密的单粒结

构。砂粒浑圆光滑者排列将更紧密,孔隙小,孔隙率也小,

土粒位置较稳定。因此,具有坚固的土粒骨架,静荷载对

它几乎没有压缩作用。

1)具有单粒结构的碎石土和砂土,虽然孔隙比较小,

而孔隙大,透水性强,土粒间一般没有内聚力,但土粒相

互依靠支承,内摩擦力大,并且受压力时土体积变化较小。

2)再者,由于这类土的透水性强,孔隙水很容易排出,

在荷载作用下压密过程很快。因此,即使原来比较疏松,

当建筑物结构封顶,地基沉降也告完成。

3)所以,对于具有单粒结构的上体,一般情况(静

荷载作用)下可以不必担心它的强度和变形问题。

(三)集合体结构特征

集合体结构,也称团聚结构或絮凝结构。这类结构为

粘性土所特有。

由于粘性土组成颗粒细小,表面能大,颗粒带电,沉

积过程中粒间引力大于重力,并形成结合水膜连结,使之

在水中不能以单个颗粒沉积下来,而是凝聚成较复杂的集

合体进行沉积。这些粘粒集合体呈团状,常称为团聚体,

构成粘性土结构的基本单元。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通过课件、视频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教研室主

教学反思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任签字

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课程教学设计(教案)

第1次课

课程名称《地基基础工程》任课教师林萍云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教学对象建筑工程技术计划学时2学时

教学单元第一章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教学章节第1节土的组成及其结构与构造(二)

掌握激励理论的内容,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理论分析企业中存在的问

教学目标

题。

教学重点理论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其时间安排

土是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粒径的颗粒在原地

残留或经过不同搬运方式,在不同环境中形成的堆积物。

提问:什么是土的构造?

“土”一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其不同的涵义。就土

木工程领域而言,土是指覆盖在地表的没有胶结或弱胶结

的颗粒堆积物。土与岩石的区分仅在于颗粒间胶结的强弱。

物理风化一一指岩石经受风、霜、雨、雪的侵蚀,温

度、湿度的变化、不均匀膨胀与收缩,使岩石产生裂隙,

崩解为碎块。这种风化仅改变颗粒大小与形状,不改变原

来矿物成分。生成的土呈松散状态,无粘性土。总结回顾本节

化学风化一一指岩石碎屑与空气、水和各种水溶液相课内容。

接触,经氧化、碳化和水化作用,改变原来矿物成分,形

成新的矿物(次生矿物)。生成的土为细粒土,粘性土。

生物风化——由动物、植物和人类对岩体的破坏。

整财通用足由静如苗原一『物

所组成.分与田岩的第

H财般饺尔・吸用水的拢力霸.

杵质比较d无AH・

Lk的大小

及普想成

土内侧号由用■塘逖弟

变化内,土的/鲂舄凶的

发纥变化

次生丁代

丽if联啾号风什"皮的新if锄

•,它的成公'I亢全不用■

粕般细.f1国活法.有校强的哂

;犯叨.HWI.

对集合体结构,根据其颗粒组成、连结特点及性状的

差异性,可分为蜂窝状结构和絮状结构两种类型。

1.蜂窝状结构

蜂窝状结构是由较粗粘粒和粉粒的单个颗粒之间以面

一点、边一点或边一边受异性电引力和分子引力相连结组

合而成的疏松多孔结构。亦称为聚粒结构。见图2-10。

2.絮状结构

絮状结构主要是由更小粘粒连结形成的,是上述蜂窝

状的若干聚粒之间,以面一边或边一边连结组合而成的更

疏松、孔隙体积更大的结构。亦称为聚粒絮凝结构或二级

蜂窝状结构。如图2-11。

课堂小结

通过了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地基和基础的基本概念,

以及了解了一些典型的基础工程案例对于接下来整门课的

学习起到了一个铺垫作用。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通过课件、视频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教研室主

教学反思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任签字

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课程教学设计(教案)

第3次曲

课程名称《地基基础工程》任课教帅林萍云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教学对象建筑工程技术计划学时2学时

教学单元第一章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教学章节第1节土的组成及其结构与构造(三)

掌握激励理论的内容,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理论分析企业中存在的问

教学目标

题。

教学重点理论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其时间安排

自然界中的各类土一般都是两个以上粒组的混合,其

性质则与优势粒组有关。

与优势粒组对应,就有漂石或块石土、卵石或碎

石土、圆砾土或角砾土、砂土、粉土及黏土等名称,

一、土的固体颗粒

2.土的颗粒级配

土粒的大小、相关矿物成分以及大小搭配情况对土的

物理力学性质有明显影响

工程上将各种不同的土粒按其粒径范围,划分为若干

粒组,为了表示土粒的大小及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

粒组的相对含量(即各粒组占土粒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

称为土的颗粒级配

试验方法;

筛分法:适用于0.075nmiWdW60nlm

用一套孔径不同的筛子,按从上至下筛孔逐渐减小放

置。将事先称过质量的烘干土样过筛,称出留在各筛上的

土质量,然后计算其占总土粒质量的百分数

筛分法适用于粒径d>0.075mm的土、卵砾、黄土、砂

土、粉土。对分析d>0.1mm(细砂粒组以上)的土粒效果

最好。

方法:将风干、分散的代表性土样通过一套孔径不同

的标准筛,称出留在各筛子上的颗粒质量,即可求得各个

粒组的相对百分含量。

标准筛有两种:

粗筛:孔径分为6040201052mm

细筛:孔径分为210.50.250.1

0.074mm

前者用于卵砾类土,后者用于砂类土。也可混合使用。

0.075mm

利用不同大小的土粒在水中的沉降速度不同来确定小

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

漂石土:粒径大于200m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重量的50%

以上一康定

块石土:粒径大于200m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重量的50%

以上一康定

卵石土: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重量的50%

以上一通化

卵石土作路基-成都-2004/03/10

碎石土:粒径大于201n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重量的50%

以上

砂土-金沙江攀枝花段

课程教学设计(教案)

第1次洲

课程名称《地基基础工程》任课教师林萍云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教学对象建筑工程技术计划学时2学时

教学单元第一章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教学章节第2节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一)

掌握激励理论的内容,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理论分析企业中存在的问

教学目标

题。

教学重点理论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其时间安排

引入本科目土是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粒径的颗粒在原地

课程,提出课残留或经过不同搬运方式,在不同环境中形成的堆积物。了解新的课程。

程考核方式

和考核要求土的物理状态指标有几个?如何判定土的工程性质

(5分钟)常用的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主要有:颗粒组成、比重

(3s),湿密度(p)、干密度(pd)、含水率(3)、界限含

水率(塑限含水率3P、液限含水率3L)、孔隙率n、有效率

ne、饱和度Sr、不均匀系数Cu等孔隙

土的工程用

四帆密度的值

途和有关问通过案例讲授,

粘性土

土的名称砂土粉土使学生了解到

题(15分钟)粉质粘土粘土

身边一些有关

土粒相对岩度2.65-2.692.70-2.712.72-2.732.74-2.76

土力学的知识,

激发学生的求

直接测定指标知欲。

1.士的密度P:单位体积土的质量

土的重度:单位体积土的重力,是重力的函数。kN/m3

土粒重度取决于土粒的重量、孔隙体积的大小和孔隙

中的水的重量,综合反映了土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测定方

法常用环刀法

为了确定三相草图诸量中的三个量,通常进行三个基

本的物理性质试验:互动式提问,引

答案讲解土的密度试验出新的理论内

(20分钟)土粒比重试验容

土的含水量试验

V—一土的体积;

匕一一土中气体所占的体积;

详细内容(25

一土中水所占的体积s

分钟)

V.—一土中颗粒所占体积:

匕一一土中孔隙所占体积,

难点讲解

m-一--土的总质量;

(13分钟)启发式提问,难

一土中水的质量;

本学科发展点剖析

简史(讲解——土中颗粒的质量。

10分钟)气体的质量相对甚小,可以忽略不计。

总结回顾本节

归纳总结(2课内容。

分钟)

(2)粒组:按尺寸对颗粒进行分组,划分的粒

径在一定区段内,成分及性质相似的土粒组别,

称为粒组。

(3)界限粒径:按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称为界

限粒径。

目前,对于粒组划分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教材推荐

的划分方案为:

课堂小结

指标名

符号单位物理意义表达式除注

由试藤方法(一

单位体枳上的城置,又

密度Pt/«J殁用环力法》直

去质道密度

接测定

国位体枳上所受的正由试骁方法利定

年度YkNnJ

力,又称电力密度丁计算求得

1粒单位体枳的质”

相对密由试验方法(ffl

d.与4匕时蒸谭水的密段

度比啦立法)测定

之比

土的单位体枳内檄粒在试脸方法和定

十密度t/«,

Pi的重绿仃计算求得

卜电度i的单位休枳内敝粒由试脸方怯直接

y.kNin-

的重力制定

土中水的质量与顺板由试验方法,烘

含水at»•%

航量之比十法)比定

饱和击土中孔瞭完全就水充

t,一由计算求得

度满时土的密度

泡和不土中孔期完全被水充

kNmJ由计算求得

度扁时土的意度

包地卜水位以下,土体

有效电

y•kN'wJ少到水的泞力作用时由计算求得

十的近度,乂称泞毛度

土中孔网体枳与土粒

孔隙比e由计算求得

休枳之比

上中孔隙体枳与土的

孔兼率n%由计W求得

体枳之比

土中水的休枳。孔隙

饱和度s%由计算求得

f休WZ比

注,表中:*一士的总电力(量):嵬一土的周体覆粒的度力,量):P,

蒸慵水的密度,一般取“IdYi—水的亘度.近似取,L】Ok\«-;M

重力加速度,取个】Oms',其余符号意义见表.

通过了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地基和基础的基本概念,

以及了解了一些典型的基础工程案例对于接下来整门课的

学习起到了一个铺垫作用。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通过课件、视频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教研室主

教学反思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任签字

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课程教学设计(教案)

第1次课

课程名称《地基基础工程》任课教师林萍云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教学对象建筑工程技术计划学时2学时

教学单元第一章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教学章节第1节土的结构(二)

掌握激励理论的内容,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理论分析企业中存在的问

教学目标

题。

教学重点理论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其时间安排

引入本科目土结构是土的微观结构和土的宏观结构。土的微观结构

课程,提出课是借助光学显微镜研究的结构,通常指组成土的颗粒或集了解新的课程。

程考核方式粒的大小、形状、表面特征和定量比例关系,结构单元体

和考核要求的排列组合和结构联结、孔隙特征。

(5分钟)

♦2、9窝结构

寸当土颗粒较细,在水中单

个下沉,碰到已沉租的土粒,

土的工程用

由于土粒之间的分子吸力大

途和有关问于颗苞自重,则土苞祓吸引通过案例讲授,

不再下沉,逐布的成土粒错,

题(15分钟)土苞链组成弓架结构,抡成使学生了解到

很大孔隙的蟋宫状结构。是

粉粒土的结构形式。身边一些有关

b特点:孔隙大,高水平

荷载作用下,结构破坏,易土力学的知识,

导致严重的地基沉降。

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

土的结构一般了归纳为什么三种类型

粘性土、砂性土、岩性土。

答窠讲解

(20分钟)

详细内容(25

分钟)

互动式提问,引

出新的理论内

难点讲解容

(13分钟)

本学科发展

简史(讲解

分钟)

10土粗颗粒土在水中或空气中下

沉而成的,是碎石土和砂类土

储构特征。

寸粒间作用力:重力起决定性

的作用。在非饱和土中,还受

到毛细力的作用。启发式提

归纳总结(2排列影式:点与点、点与面

分钟),特点:土粒间的分子吸引力很小,颗粒几乎没有联结。

总结回顾本节

土结构是土的微观结构和土的宏观结构。土的微观结构是

课内容。

借助光学显微镜研究的结构,通常指组成土的颗粒或集粒

的大小、形状、表而特征和定量比例关系,结构单元体的

排列组合和结构联结、孔隙特征。土的微观结构习惯上称

为土的结构。土的宏观结构是指用肉眼或放大镜可观察到

的结构,习惯上称为土的构造或土体结构。土体结构指土

层的相互组合特征及后期被节理、裂隙切割形成的不连续

面在土体内的排列组合方式,前者称为土体的原生结构,

♦3、案状结构

寸粒径小于0.005mm的黏土颗粒,

细微粘粒大都呈针状或片状,质里极

轻,在水中长期亮季并在水巾运动时,

形成小链环状的土集粒而下沉。当身

液介质发生变化时,土粒表面的弱结

合水厚度应苒,粘粒互相接近,鎏里

成絮状物下沉,抡成孔隙较大的絮状

结构

妹特点:不程定的,随溶液性质的

改变或受到震荡后可重新分散。

后者称为土体的次生结构。

课堂小结

通过了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地基和基础的基本概念,

以及了解了一些典型的基础工程案例对于接下来整门课的

学习起到了一个铺垫作用。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通过课件、视频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教研室主

教学反思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任签字

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课程教学设计(教案)

第1次课

课程名称《地基基础工程》任课教师林萍云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教学对象建筑工程技术计划学时2学时

教学单元第一章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教学章节第1节土的结构(一)

掌握激励理论的内容,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理论分析企业中存在的问

教学目标

题。

教学重点理论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其时间安排

引入本科目

课程,提出课了解新的课程。

程考核方式土的结构有哪儿种基本类型

和考核要求

(5分钟)

土的工程用土结构类型是根据土结构单元体的排列组合、结构形态特

途和有关问征和连接特征划分的类型。包拈粗细粒相互关系、结构单

题(15分钟)元的空间分布和相互接触类型、胶结程度、孔隙特征等。

由于制约土结构特征的自然因素极为复杂,因此土的结构通过案例讲授,

类型多种多样。按土粒大小、相互排列和联结特征分为散使学生了解到

粒结构和团聚结构。粗粒土、无粘性土具有散粒结构,而身边一些有关

粘性土主要为团聚结构。按粘土微结构形态可划分为蜂窝土力学的知识,

状、絮凝状、叠片状、骨架状、基质状、紊流状、层流状、激发学生的求

磁畴状、假球状、海绵状等等多种类型。知欲。

土的结构是指土的固体颗粒及其空隙间的集合排列和连接

方式。

土的结构:是指土颗粒本身的特点和颗粒间相互关系的综

合特征,具体来说是指:

(1)土颗粒本身的特点:土颗粒大小、形状和摩圆度及表

面性质(粗糙度)等。

(2)土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特点:粒间排列及其连结性质。

据此可把土的结构分为两大基本类型:单粒(散粒)结构

答案讲解和集合体(团聚)结构。这两大类不同结构特征的形成和

(20分钟)变化取决于土的颗粒组成、矿物成分及所处环境条件。

土的构造:指整个上层(土体)构成上的不均匀性特征的互动式提问,引

总合。出新的理论内

整个土体构成上的不均匀性包括:层理、夹层、透镜体、

结核、组成颗粒大G悬殊及裂隙发育程度与特征等。这种

构成上的不均匀性是由于上的矿物成分及结构变化所造成

的。而一般土体的构造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变化往往较

大,其特征受成因控制。

详细内容(25

分钟)(二)单粒结构特征

单粒结构(散粒结构):是碎石(卵石)、砾石类土和砂启发式提问,难

上等无粘性土的基本结构形式。点剖析

单粒结构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主要在于其松密程度,

当土粒堆积过程缓慢,并且被反复推移。如海、湖岸边激

浪的冲击推移作用,所沉积的砂层常呈紧密的单粒结构。

难点讲解砂粒浑圆光滑者排列将更紧密,孔隙小,孔隙率也小,土

(13分钟)粒位置较稳定。因此,具有坚固的土粒骨架,静荷载对它...

总结回顾本节

课内容。

本学科发展

简史(讲解

10分钟)

归纳总结(2C1.1.2土的结构

分钟)

在成d迎中眦成的土粒的空醐即吸其联聊式,

与&成±的颗粒大小、颗粒形状、矿物成分和沉《

关。

1.单粒结构:断的粒在水或空气中在自重作F时沉落

形成的单粒结构,其特点是土粒间存在点与点虢触。根

据形成条件不同,可分为疏松状态解实状态

楙凝落矮5

期迎迎3%范落泰耀;

密实状态祓松状态

展开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通过课件、视频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教研室主

教学反思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任签字

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课程教学设计(教案)

第1次洲

课程名称《地基基础工程》任课教师林萍云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教学对象建筑工程技术计划学时2学时

教学单元第一章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教学章节第1节土的结构造(二)

掌握激励理论的内容,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理论分析企业中存在的问

教学目标

题。

教学重点理论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其时间安排

引入本科目

课程,提出课了解新的课程。

土的构造D|土■构迨

程考核方式

和考核要求r土体被许

县机构迨不连哪小

(5分钟)'o:裂隙所分割,

在裂隙中常

任粒在沉蛔程中?'层中各部分的充填有各种通过案例讲授,

盐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