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1.结合相关材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发展,驾驭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2.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北京市统计局依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关于“采纳电子化操作模式”的规定,建立了北京市人口普查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基于我国自主学问产权的SuperMapGIS平台,实现了普查区图的电子化管理、统一维护与实时更新,整合了人口普查、经济普查、统计年鉴等各类统计数据,具有全国性的推广价值。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除人口普查外,还有哪些方面?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59页学问点一地理信息系统1.概念: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2.功能:除一般信息系统的功能外,还能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料等功能。3.发展从20世纪60年头至今,GIS发展经验了四个阶段,如下图:4.组成:硬件设备、地理数据、GIS软件、GIS人员、应用模型。5.工作过程eq\a\vs4\al()GIS五个组成部分中最重要的不是人员,而是计算机系统这种相识是错误的。在GIS五个组成部分中最重要的是GIS人员。GIS人员是GIS的能动部分。GIS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组织管理实力是确定系统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系统人员按不同分工有项目经理、项目开发人员、项目数据人员、系统文档撰写和系统测试人员等。各个部门同心协力、分工协作是GIS胜利建设的重要保证。不仅如此,GIS的应用也与GIS人员有关,地理信息系统工作人员以各种图形、地图或表格等形式输出数据,经用户和决策者(也是GIS人员)对数据进行推断分析后,即可应用。学问点二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1.GIS的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难预料、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公安、水利、公共设施、商业金融等。2.GIS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典型应用应用领域典型应用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设计、工程选址、城市管理和协助决策基础设施管理工程设计、应急抢修、日常维护管理等工作土地利用与管理土地利用状况的监控和管理生态环境管理城市生态规划、环境评价、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分析、环保设施的管理等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60页探究一地理信息系统据报道,某城市建设局房地产管理处正在建一张房产数字地图,将房产信息融合到地图中。这套系统就是GIS房产地理信息系统,系统建成后,全区范围内的商品房、单位房以及部分个人存量房都将在房产地理信息系统中拥有唯一的图形定位,并拥有一个编码。这个犹如身份证一样的识别标记,将使该地区实现“以图管房”。每套房子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结合材料探究:(1)该城市的GIS房产地理信息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答案:由硬件设备、地理数据、GIS软件、GIS人员、应用模型组成。(2)该城市的GIS房产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图与传统地图在存储信息的形式上有何不同?答案:该系统中的地图属于GIS地图,它是通过建立数据模型,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地理空间数据,而传统地图以图纸的形式保存地理信息。1.地理信息系统概念的结构图2.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其用途组成用途硬件计算机主机,存储设备,数据输入、传输和输出的设备GIS基本设备软件数据输入与编辑、数据管理、数据操作以及数据显示和输出等GIS软件供应存储、分析、显示地理数据的功能数据基础数据地质、地貌、地形数据等GIS建立在地理数据的基础上,数据组织和处理是GIS应用系统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专题数据规划、房地产、交通、环保、公用事业数据等应用模型解决不同的问题,要运用不同的模型,如人口扩散模型、商业选址模型、路径分析模型等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人员从事GIS系统开发的专业人员组织、协调、管理、应用运用GIS完成工作的用户3.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阅读材料,完成1~3题。健康地图由谷歌创建,在加拿大健康探讨所等的支持下,向全球跟踪地图上添加实时的消息警告、医疗信息和其他的数据。1.“健康地图”中的交通数据属于________数据,图中的数据实行“________”技术存储。2.某人利用健康地图查询甲型H1N1病例的分布状况,属于GIS工作过程中的________环节。3.与纸质地图相比,“健康地图”具有哪些不同?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健康地图”是GIS的一种应用,GIS数据可分为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两种,确定GIS工作环节时须要关注应用的“过程”。第1题,基础数据指地质、地貌、地形数据等;规划、交通等属于专题数据;“健康地图”包含多个图层,这些数据实行“分层”技术存储。第2题,“查询”属于操作与分析过程。第3题,也就是纸质地图与GIS的不同,可依据教材的相关内容归纳。答案:1.专题分层2.操作与分析3.①储存信息的形式不同;②查询的方式不同;③地理信息系统将不同来源、不同比例尺、不同投影的地图进行数据综合,并进行空间分析。而地图没有这些功能。探究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2017年7月19日晚,昆明市主城区突降暴雨,引发城市内涝。网友们将城市内涝戏称为“看海”,戏称的背后则是对城市走出“看海”困局的期盼。专家表示,短期内解决内涝问题是不现实的,这还须要一个建设周期。这期间,既要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也要重视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破局排水管网信息化建设,打造现代化管理方式,防灾减灾。结合材料探究:(1)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典型应用有哪些?答案:城市规划与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生态环境管理。(2)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排污管网的建设中有何作用?答案:借助GIS能够完成工程设计、应急抢修、日常维护管理等工作,提高工作效率。(3)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解决哪四类基本的问题?答案:①与分布、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②趋势分析问题;③模式问题;④模拟问题。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典型应用应用领域主要功能信息管理与服务主要向城市居民供应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规划和管理主要是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工程选址等,也可以进行城市管理和协助决策基础设施管理利用GIS能够完成工程设计、应急抢修、日常维护等工作,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土地利用与管理土地利用涉及土地利用性质变更、地块轮廓变更、土地权属关系变更等内容。GIS技术可以有效完成对土地利用状况的监控和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生态环境管理应用GIS技术,可以实现城市生态规划、环境评价、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分析、环保设施的管理等拓展延长1.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探讨中的应用2.地理信息系统在灾难监测中的应用近年来,国内各大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活跃,出现很多专业的“淘宝村”。下图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城市进行规划探讨。读图,回答1~2题。1.该城市中心区位于图示区域的()A.东北部 B.西南部C.西北部 D.东南部2.若在该区域新建“淘宝村”,最宜选择在()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市中心区位于图示区域的西南部。第2题,“淘宝村”要求物流便利,所以可能主要分布在郊区交通干道甚至交通便利的农村旁边,“淘宝村”是因家庭网店发展起来的,与高校、科研机构分布关系不大,所以新建“淘宝村”最宜选择在丁地。答案:1.B2.D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62页图表判读(五)GIS图层叠加示意图的判读(1)要明确GIS图层是由很多的专题地图组成的,这些专题地图是由很多具有空间属性的数据在计算机中生成的,它们分别反映了某种专题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如下图中的叠加图层分别有水系分布图、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地形图、居民区分布图和土壤分布图。(2)要明确不同的专题地图反映的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如从水系分布图中可以找到河流的上游地带,而河流的上游往往是山地,在地形图中则常反映为等高线较为密集,有肯定的坡度等特征。(3)要明确图层叠加之后会形成一个可以反映多个地理要素分布特征的新地图,在这幅新地图中的某个位置上,我们就可以综合考虑各个要素,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场所的选择进行评价。[典例]下图示意某区域不同信息的图层。地铁建成运营后站点周边地价将随之上涨,但上涨后的地价很难超过50。读图,完成(1)~(3)题。(1)该区域商业中心最有可能位于()A.甲 B.乙C.丙 D.丁(2)地铁建成运营后,地价涨幅最大的地块是()A.甲 B.乙C.丙 D.丁(3)地铁建成运营后,乙地的利用类型最可能是()A.工业用地 B.行政用地C.绿化用地 D.住宅用地[答题思路]第(1)题,比较地块与地价图层,四地中甲地地价为50,为最高值,最有可能是商业中心。第(2)题,地价与拟建地铁站图层叠加分析可知,乙地有地铁站且目前地价最低(10),所以乙地地价涨幅最大。第(3)题,乙地地价最低,远离商业中心,地铁站建成后,便利居民出行,故最可能为住宅用地。[答案](1)A(2)B(3)D地理信息系统从外部看表现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但其内涵却是由计算机程序和地理数据组成的地理信息模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用来存储不同信息的GIS图层(1)GIS的工作过程主要有哪些环节?(2)图示的“图层”按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类,属自然地理方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人文地理方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要探讨邮电通信点的布局问题,你认为还应当增加哪些图层?为什么?解析:GIS的工作过程由很多困难环节组成,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地理数据的输入、存储,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以及地理信息输出等环节,各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行。图示的“图层”属于自然地理方面的有水系、地形和土壤三个,属于人文地理方面的有土地利用、居民区两个。在这里肯定要明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有关概念。邮电通信点的布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分布在居民点内或居民分布集中的地区;二是要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即位于交通干线上。因此,要探讨邮电通信点的布局问题,至少须要该地区的交通线路图和居民分布密度图。这两个“图层”相加,再依据邮电通信点的服务范围合理布局。答案:(1)包括地理数据的输入、存储,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以及地理信息输出等环节。(2)水系、地形和土壤土地利用、居民区(3)交通线路图和居民分布密度图。邮电通信点的布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分布在居民点内或居民分布集中的地区;二是要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即位于交通干线上。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62页GIS即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等功能。GIS可以像传统纸质地图一样,解决“地点”“状况”等有关查询,且GIS还能进行趋势分析,困难的“模式”分析,还可以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料性分析。据此完成1~4题。1.下面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组成的是()①GIS软件②GIS人员③应用模型④GIS数据分析⑤GIS数据输出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②⑤2.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数据的GIS技术程序是()A.数据处理 B.数据采集C.数据分析 D.信息输出3.GIS与传统地图的最基本差异是()A.GIS用点、线、面来表示地物的空间特征和属性B.GIS用符号表示地物的属性C.GIS用色调来表示地物的差异D.GIS用数值表示地物的空间数据4.地理信息系统区分于其他信息系统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A.空间数据 B.数据信息C.图像信息 D.综合信息解析:第1题,地理信息系统由GIS软件、GIS硬件(计算机等)、地理数据、GIS人员、应用模型五个部分组成。第2题,获得数据的过程是数据采集。第3题,传统地图通过不同的符号、色调组成的点、线、面来表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而GIS在建立数据库时,首先要对纸质地图、文字及非数字形式的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第4题,地理信息系统是由浩大而困难的空间资料组成的,与其他信息系统相比,具有空间性。答案:1.A2.B3.D4.A5.下面属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的是()①防洪减灾②交通管理③城市规划④医疗服务⑤学生管理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解析: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有多个方面,它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现已广泛应用于金融、电信、交通、国土资源、电力、水利、农林、环境爱护、地矿等领域。但学生管理主要在学校内部完成,与GIS关系不大。答案:B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07页一、选择题兰州高校陈全功教授等人首次对中国南北分界线给出了定量、定位分析,最窄处约26.42km,最宽处约195.41km,将“线”还原成“带”(如下图)。据此完成1~2题。1.将中国南北分界由“线”还原成“带”,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RS)B.全球定位系统(GPS)C.地理信息系统(GIS)D.计算机网络技术(CNT)2.中国南北分界带西端,最接近我国的()A.种植业与畜牧业的交织带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C.地势其次、三级阶梯分界线D.外流河区域与内流河区域分界线解析:第1题,南北分界带的确定,要综合分析多个自然要素,必定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合成分析。第2题,南北分界带西端接近400mm年等降水量线,即接近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的交织带。答案:1.C2.AGIS是用于空间分析的计算机系统,某中学地理小组将它用于课题探讨。据此完成3~4题。3.下列四图是同学们为家乡所作的自然、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分析图,其中只相宜用GIS数据库软件制作的是()4.同学们拟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GIS数据库中,须调用的专题图层有下列中的()①地形图层②土壤图层③气候图层④人口图层⑤商业网点图层⑥农业图层⑦工业图层⑧城市图层⑨交通图层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C.⑥⑦⑧⑨ D.⑤⑥⑦⑧解析:第3题,GIS中存储和处理的数据可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坐标图、柱状图用传统方法和GIS数据库软件都可以制作,但C项是一幅矢量图形,只相宜用GIS数据库软件制作。第4题,要求分析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而自然条件主要指地形、气候、土壤、河湖等,所以只有A项符合题意。答案:3.C4.AGIS即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等功能。GIS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等有关的查询,但GIS还能进行趋势分析和困难的模式分析,还可以进行预料性分析等。据此完成5~6题。5.假如将GIS技术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A.预料、推断引起火灾的缘由B.预料森林火灾的所在地点C.预料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D.刚好查明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灾扩散方向,制定灭火方案6.有的渔民已经运用GIS技术找寻鱼群,假如渔业生产普遍引进这一技术,则()A.可以使渔获量持续增长B.可能导致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枯竭C.大幅度增加渔业生产的成本D.会促进渔业生产,加大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渔民生活水平解析:第5题,GIS技术在自然灾难监测中可以通过现有的火势状况,结合风向、森林面积等预料分析火势的扩散方向,并制定出具体的灭火方案。第6题,渔业生产引进GIS技术找寻鱼群,能够降低渔业的生产成本,但会因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面临枯竭,从而不利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答案:5.D6.B飓风“桑迪”吹过后,给纽约市造成了空前严峻的破坏。纽约上空仍阴云密布,风雨一阵一阵地吹过,整个城市仍处于半瘫痪状态。百年历史的纽约地铁系统进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损坏。进出市内的隧道被水沉没,桥梁也都关闭。火车、轮船、飞机、公交车全部停运,学校接着放假。据此回答7~8题。7.假如让你利用GIS制定撤离预案,你须要输入的基础数据包括()①地质②地貌③地形④交通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8.撤离预案,属于GIS的________功能()A.存储 B.管理C.分析 D.模拟解析:第7题,利用GIS制定撤离预案时,应参照多项数据,但交通数据属于GIS中的专题数据。第8题,“撤离预案”是利用GIS依据输入信息模拟结果的功能。答案:7.A8.D某GIS系统中,电脑屏幕上显示某区域地图真实面积为10平方千米,现通过操作,屏幕上显示的区域真实面积变为1000平方千米。据此回答9~10题。9.操作后比操作前地图比例尺()A.扩大了10倍 B.扩大到1倍C.缩小了9/10 D.缩小到9/1010.现须要在该系统中规划一条某旅游景区的巡游步道,不须要的地理要素图层是()A.地形图层 B.水系图层C.景点图层 D.土壤图层解析:第9题,由题意可知,在电脑显示面积没有发生变更的状况下,实地面积变为原来的100倍,那么比例尺就缩小为原来的1/10,也就是缩小了9/10,故选C。第10题,规划旅游景区的巡游步道,须要用到地形图层,因为涉及地势起伏、路途选择;水系图层也须要,因为涉及须要修建桥梁等;景点图层也须要,因为要考虑旅游的路途;而土壤主要与农业生产有关,对于步道修建没有多大影响,故选D。答案:9.C10.D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11~12题。1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A.为商业网点选址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12.对2000年与2015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更B.预料洪涝灾难的发生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变更D.预料城市降水变更趋势解析:GIS的数据存储采纳“分层”技术,即将地图中的不同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层”中。将不同“层”中的要素重叠,就形成不同主题的地图。GIS只是技术手段,要正确回答以上两个题目,就必需正确驾驭相关的地理学问。第11题,城市交通图层能显示城市各地区的通达度,城市人口分布图层能显示城市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密度,两图层相加,可以显示城市人口密度最大、交通通达度最好的地区,而这恰好是商业网点的最佳选址。第12题。比较2015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和2000年的不同,可发觉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的变更可很好地反映城市地域结构的变更。答案:11.A12.C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基于GIS的供水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一文中写到:针对供水管网GIS的特点和应用现状,提出建立基于GIS的供水运营管理信息系统。整个系统通过GIS平台上的信息共享与集成,能够实现各类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决策,从而深化GIS在供水行业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在该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假如:(1)让你来对现有的相关纸质地图进行数字化,你将如何进行?请完成操作流程简图。(2)在相关数据的存储过程中,可采纳“________”技术,在确定交通线路时一般涉及哪些不同的图层?(3)假如让你来向公众演示该系统中各类数据之间的关系,你可以为公众供应哪几种表现形式?这些形式可以通过哪几种输出形式输出?(4)你须要查询某项地理要素,该系统可以向你供应哪几类地图?解析:第(1)题,地图数字化过程可依据教材P79图3-8绘制。第(2)题,在相关数据的存储过程中,可采纳“分层”技术;一般涉及地形地质、土地利用类型、聚落、交通线路等信息的图层。第(3)题,系统中各类数据之间的关系可用图形、地图或表格等形式表现;GIS信息的输出可通过显示器的屏幕、绘图仪、打印机等设备。第(4)题,有地形图、专题图、剖面图和三维地图等类型。答案:(1)(2)分层地形地质、土地利用类型、聚落、交通线路等。(3)形式:图形、地图或表格。输出形式:计算机的显示器屏幕、绘图仪、打印机。(4)地形图、专题图、剖面图、三维地图。1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某区域电子地图。材料二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等功能。它不仅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和“状况”有关的查询,还能用它进行趋势分析,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料性分析等。(1)新科技能够带你轻松游山玩水,快速找到目的地并提示最佳路途主要依托____________的应用。(2)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哪些功能?(3)应用GIS技术的最终目的是()A.处理信息B.记录信息C.便于信息查询D.为地理决策供应信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GIS的功能、应用和特点等,在回答时,留意结合教材内容作答。答案:(1)地理信息系统(2)GIS除了一般信息系统的存储、管理数据功能外,还能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料等功能。(3)D其次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1.了解遥感技术的概念、工作原理、发展历程、类型2.结合材料,驾驭遥感技术的特点、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工作过程3.结合实例,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灾难监测中的应用,学会运用遥感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016年12月28日,中国“高景一号”01组两颗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胜利放射,这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制的0.5米级高辨别率商业遥感卫星。什么是遥感?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63页学问点一遥感技术1.遥感概述(1)原理:不同地物对电磁波放射、反射和汲取的特性不同。(2)概念: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状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更的综合探测技术。(3)eq\a\vs4\al(现代遥,感技术,特点)eq\b\lc\{(\a\vs4\al\co1(视域广袤,监测范围大,可覆盖整个地球,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得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2.遥感技术系统与遥感类型(1)系统组成: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2)遥感分类分类依据类型遥感平台的高度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传感器是否主动向观测目标放射电磁波主动式遥感与被动式遥感电磁波的波谱范围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等按应用领域或专题环境遥感、大气遥感、资源遥感、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等学问点二遥感技术的应用一、遥感与资源普查1.重要应用领域:勘探矿产资源,调查生物资源和水资源。2.具体应用假彩色图像反映的地物颜色不是其真实颜色在成像过程中假如分类和还原没有依据对应关系,相片的色调为人工合成,与自然实物色调不同,就不行能为真彩色,而被称为假彩色,地物颜色并非其真实颜色。二、遥感与环境灾难监测1.意义eq\b\lc\{(\a\vs4\al\co1(为社会信息化供应高辨别率的信息资源,变更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交往方式,提高人们对四周生活环境与灾难的相识))2.洪涝灾难的监测(1)优点:实时和精确地收集洪水分析资料。(2)作用:为分洪和灾后重建供应重要的依据。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64页探究一遥感的工作原理下图是遥感卫星接收不同地物反射信息示意图。结合材料探究:(1)卫星上获得地物反射信息的装置是什么?答案:传感器。(2)图中不同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是否相同?答案:不同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不同。(3)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案:不同的地物或同一地物的不同状况,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不同。遥感就是依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判别物体。1.遥感的关键装置——传感器2.遥感的工作流程(1)流程。(2)图示。方法技巧图示法记忆遥感的原理拓展延长各种遥感影像的特征地物的影像特征黑白影像建筑物为灰白色,草地和森林颜色较深真彩色影像与地物的颜色特征一样假彩色影像草、树、庄稼为红色,水为灰色或蓝色,城市为灰蓝色在遥感技术中,可以依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推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图,完成1~3题。1.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①红外线②X光③可见光④紫外线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2.依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干脆()①划分植物类型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③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④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A.①④ B.②③C.①③ D.③④3.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依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①推断水体污染②推断人口分布③分析城市大气污染状况④估算工业生产总值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第1题,从图中重度病害和健康植物反射波率曲线可看出,符合题意要求的波段主要集中于可见光和红外线。第2题,依题意,可以依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推断植物的生长状况,因为图中很明显地反映出不同生长状况的植物反射波率不同,由生长状况不难推断粮食作物的产量。第3题,不同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则污染水体与未污染水体的反射率也会不同,城市大气的污染程度不同,其反射率也会不同。据此,能用遥感技术来推断水体污染和城市大气污染程度。答案:1.D2.D3.A探究二遥感的应用中新网2016年6月22日电针对2016年6月20日晚江西鄱阳县河堤溃口洪涝灾难,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紧急启动国内遥感卫星数据获得机制、国际空间与重大灾难合作宪章(CHARTER)机制和重大自然灾难应急无人机监测合作机制,对灾区进行持续动态监测,开展灾难范围与损失评估工作。结合材料探究:(1)遥感在洪涝灾难监测中的应用方面有哪些优点?答案:传统水文资料收集方式精确率低而且信息相对滞后,这样对洪涝灾难就不能快速进行预料和刚好作出有效的防治措施,而利用遥感影像对水文进行分析,可以克服传统方式的缺点,对灾难实行实时监测和刚好预防,为各种预防措施供应科学的决策依据。(2)遥感在洪涝灾难监测中有哪些作用?答案:可以观测到河堤溃口的位置、获得受灾区域的分布及面积,为分洪和灾后重建供应决策依据。1.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应用领域具体内容备注勘探矿产资源隐藏矿产的地方有很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简洁借助遥感技术“发觉”矿产的存在人们只须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隐藏矿产的大致区域调查生物资源通过遥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信息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爱护等部门服务2.遥感技术在环境灾难监测中的应用应用领域具体内容意义环境监测遥感在监测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更及其影响、植被变更、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更,使环境得到爱护和改善灾难监测遥感在监测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利于防灾减灾3.遥感技术在林业和农业方面的应用部门应用主要原理林业清查森林资源、检测火灾和病虫害着火树木、病害树木与正常树木反射光谱不同农业识别农作物、估算产量、灾情预报植物生长状况不同,其反射波谱特征不同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得信息的是()A.①②④ B.①③⑤C.③④⑥ D.②③⑥2.进行农业相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解析:第1题,遥感一般指运用传感器对物体放射、反射和汲取电磁波的特性进行探测。主要获得的是地表的信息,对地下的物体无法观测。第2题,农业生产主要考虑的是水系、土壤、地形、地下水等自然因素,所以进行农业相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②③④⑥。答案:1.A2.C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65页图表判读(六)遥感影像图片的判读(1)特点:遥感影像图片主要呈现的是面状地物的分布变更特点,在命题中常以两幅或两幅以上的图片呈现,通过对比获得相应的信息。(2)判读方法①首先要明确遥感影像图片的主题内容。这是进行精确判读的前提。如格陵兰岛冰原面积变更遥感图,须要我们判读的是格陵兰岛的冰原面积的变更特征。②了解驾驭遥感影像图片的基本解译标记、解译过程及留意事项,从而了解影像图片中的各种地物的差别及特征。包括形态、大小、阴影、色调、颜色、纹理、图案、位置和布局等。如上图中我们可以抓住色调和形态两个要素进行判读,依据色调可确定图中的白色区域为冰原部分,依据其形态的变更可确定冰原面积的变更。③对主题判读地物进行分析、推理,得到我们想要的结论。如对上图中两幅图的对比,可以发觉格陵兰岛的冰原面积大大减小了,说明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其冰原面积的削减必定会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带来肯定的影响。[典例]据英国《每日邮报》消息:最新卫星照片显示,北极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为一个岛屿。结合下图,完成(1)~(2)题。(1)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更,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2)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30年的变更状况,并预料其变更趋势,须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答题思路][答案](1)A(2)C下图是2015年卫星拍摄的京津地区夜景照片,从中可以看到所示城区的()A.空间形态、道路格局 B.耗能状况、商业区分布C.空间结构、经济水平 D.人口密度、功能区分布解析:该照片为卫星遥感图片,依据图中显示的信息可以看出京津地区的城市空间形态和道路分布格局,但不能反映出城市空间结构中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差异。答案:A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66页1.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地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更的综合探测技术。遥感工作流程通常包括信息的获得与传输、接收与处理、分析与应用几个主要环节。卫星遥感系统中,干脆接收、记录目标地物电磁波特性的仪器设备是()A.人造地球卫星B.传感器C.卫星信号地面接收器D.制作遥感图像的高性能计算机解析:卫星遥感系统中,干脆接收、记录目标地物电磁波特性的仪器设备是传感器。答案:B2.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A.获得卫星云图B.查询地理数据C.选择考察路途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解析:获得卫星云图,利用的是遥感技术;查询地理数据、选择考察路途,利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对科考船实时导航利用的是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功能。答案:A3.下列各组遥感类型中分类方法不一样的一组是()A.航天遥感航空遥感B.主动式遥感被动式遥感C.微波遥感大气遥感D.环境遥感地质遥感解析:微波遥感是按电磁波的波谱范围划分的类型,大气遥感是按应用领域划分的类型。答案:C4.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①监测耕地变更②调查作物分布③估测粮食产量④跟踪产品流向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得信息,在农业生产中可以监测耕地变更、调查作物分布、估测粮食产量,因此选择A项;跟踪产品流向需利用GPS技术。答案:A5.同是遥感图像,飞机图像比卫星图像清楚度更高,主要是因为()A.飞机上的传感器更为先进B.飞机的高度远小于卫星,受云量阻隔小C.飞机上的图像比例尺大D.飞机上的相片质量优越解析:遥感按运载工具可分为航天遥感和航空遥感,在传感器相同的状况下,因飞机飞行高度远比卫星高度低,探测范围小,使得飞机遥感图像比卫星遥感图像比例尺大,图像清楚度高。答案:C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09页一、选择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制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kg,高产攻关获得胜利。据此回答1~2题。1.水稻长势监测依据的是植被指数图的对比,而植被指数图的绘制依据的是下图所示的某地理信息技术工作的主要环节,该地理信息技术可能是()eq\x(\a\al(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eq\x(\a\al(收,集))→eq\x(\a\al(传,输))→eq\x(\a\al(信息处理,信息分析))→eq\x(\a\al(专业图件,统计数字))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2.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解析:第1题,遥感技术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其可用于估算粮食产量。第2题,对病虫害的实时监测可运用遥感技术,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须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答案:1.B2.B某年8月8日凌晨,甘肃舟曲发生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难,舟曲县城20多栋中高层楼房和上百户民房被整体冲入白龙江河道,使河床抬高6~10m,形成堰塞湖。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读图,完成3~5题。3.图乙中三个聚落都受到堰塞湖的不利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A.a、b、c B.b、c、aC.b、a、c D.c、b、a4.为了能快速获得山体滑坡及堰塞湖的有关信息,最需运用()A.RS B.GISC.GPS D.数字地球5.与图乙中聚落分布规律最相像的地区是()A.青藏高原 B.江南水乡C.东北地区 D.内蒙古高原解析:第3题,依据题目文字材料和示意图可以推知,b聚落已处于堰塞湖中被水沉没。c位于堰塞体以下,简洁受到垮坝的威逼。a位于河流上游,基本上不受影响。第4题,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刚好精确地了解山体滑坡及堰塞湖水情、水势的进展状况,为防灾减灾和快速反应供应依据。第5题,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聚落有如此分布规律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江南水乡聚落多沿河分布,东北地区聚落多分布在平原上。内蒙古高原聚落为蒙古包,具有迁移性。答案:3.B4.A5.A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以下是我国北疆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下图)。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读图,回答6~8题。6.简洁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A.蓝波段 B.绿波段C.红波段 D.近红外波段7.依据图中信息及相关学问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月份和9月份相比,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期在6月份B.盛絮期棉花反射率明显降低C.北疆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D.棉花随着植株增高、叶片增多,叶面积系数增大,覆盖率增大,反射率渐渐降低8.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会有不同的反射率,据此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监测的有()①近海赤潮灾难②人口分布③海上石油污染④工业生产总值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解析:第6题,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棉花与番茄、玉米反射率差异明显,故选D项。第7题,由坐标图可知,棉花盛絮期为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期,这一时期棉花反射率明显降低。我国有三大产棉区,北疆地区是其中之一。棉花随着植株增高,叶片增多,叶面积系数增大,覆盖率增大,反射率渐渐上升。第8题,遥感不能监测人口分布和工业总产值,故选D项。答案:6.D7.B8.D读下图及材料,完成9~10题。在卫星图像上可以判读水系的形态特征。水系的形态与地质构造、岩性和地貌有亲密的关系,例如,树枝状水系表现为支流与主流以锐角相交,主要分布在岩性均一、基岩较软的地区(如砂岩、页岩、黄土及海岸平原沉积岩发育的地区)。格状水系表现为支流与主流以直角相交,主要分布在垂直交叉的断裂、裂隙发育的沉积岩地区。9.关于上述判读卫星遥感影像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判读水系形态只能利用间接解译标记B.依据水系形成推断地质构造和地貌是利用间接解译标记C.在洪水期和枯水期拍摄的卫星影像其水系形态完全相同D.河流和道路在卫星影像图上都是线状,无法应用干脆解译标记加以判别10.放射状水系的分布地区一般不会出现在()A.海岛 B.火山C.孤山 D.平原解析:第9题,判读水系形态可以运用色调、形态等干脆解译标记,借助某些地物信息推断其他相关地物,这属于间接解译标记。河流在洪水期水量可能增加而导致水系形态变更。河流和道路可以通过形态及其变更等干脆解译标记区分。第10题,水系呈放射状,说明中部高四周低,海岛、火山、孤山都有可能。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出现的机会较少。这也是一个利用间接解译标记的例子。答案:9.B10.D判读卫星遥感图像时常运用对比分析法,具体来说就是对不同时间、不同地面物体的卫星图像进行对比和分析。如下图所示,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在不同时间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图中符号分别代表播种30、75、100、140天后两种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强度)。读图,回答11~12题。11.区分两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最佳遥感图像应拍自播种()A.30天后 B.75天后C.100天后 D.140天后12.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A.江汉平原 B.松嫩平原C.洞庭湖平原 D.太湖平原解析: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种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强度在30天后差别最大,对比最显明,所以区分两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最佳遥感图像应拍自播种30天后。第12题,我国东北地区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大,是当地主要的农作物,而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太湖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答案:11.A12.B二、非选择题13.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精准农业”是指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获得农田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养分、含水量、病虫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刚好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农田产量差异的缘由,并实行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分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材料二水分含量对玉米叶子反射率的影响。(1)据图可知,玉米叶子水分含量与反射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监测玉米缺水状况,首要采纳的现代化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GPS)B.地理信息系统(GIS)C.遥感(RS)D.决策支持系统(DSS)(2)玉米反射率较高的波段为()A.红外线 B.可见光C.紫外线 D.X射线(3)依据上述原理,举例说明遥感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解析:第(1)题,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及环境监测。第(2)题,由图可读出,反射率较高的波段在0.76~1.3微米之间,属于红外线。第(3)题,遥感在农业生产中可用于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及其生长状况、估产等。答案:(1)玉米叶子水分含量越高,反射率越低C(2)A(3)监测作物生长环境及其状况,如土壤湿度、作物水分含量、病虫害程度等;进行作物估产;监测土地利用状况及其变更等。(合理即可)14.读黄河三角洲及旁边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黄河三角洲及其旁边地区位置示意图。材料二黄河口及其旁边地区的卫星影像图(图中左下角为拍摄日期)。材料三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本区发展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1)材料二中黄河口及其旁边地区的卫星影像图主要是通过________技术获得的,入海口处陆地影像图颜色深浅不一,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三张影像图中看出,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更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造成其变更的干脆缘由。解析:第(1)题,通过同一地点不同时段遥感影像的对比分析,可以动态监测环境问题的发生,预料其发展变更趋势。第(2)题,对比分析黄河三角洲三幅图的差异,即可获知三角洲面积变更的特点。答案:(1)RS(或遥感)刚形成的陆地厚薄不均(2)先扩大,后缩小扩大的缘由是中游河段输沙量在增加,缩小的缘由是黄河入海水量削减,输沙实力减弱。第三节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1.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组成、发展历程、基本原理2.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广泛应用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供应高精度、高牢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实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2017年11月5日,中国第三代导航卫星顺当升空,它标记着中国正式起先建立“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起先供应全球服务。这标记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67页一、全球定位系统1.概念全球定位系统,即GPS,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2.组成GPS由空间星座、地面限制系统和用户系统三部分组成。系统结构位置组成和分布功能空间星座空间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组成为全天候的全球定位供应了可能地面监控系统地面1个主控站收集各监控站对GPS卫星的全部观测数据,利用这些数据计算GPS卫星的轨道和卫星时钟数据3个注入站在每颗卫星运行至上空时,将导航数据及主控站的指令注入到卫星5个监控站GPS卫星上的各种设备的工作、运行状况GPS信号接收机用户包括接收机硬件、GPS数据处理软件等用户设备用于接收GPS卫星放射的信号3.GPS接收机的种类导航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授时接收机等种类。二、全球定位系统与定位导航1.最初设计目的:军事目的。2.精度(1)静态导航定位:能达到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精度。(2)动态定位:能达到1米(3)速度测量:能达到厘米级精度。(4)时间测量:能达到毫微秒级精度。3.应用领域(1)交通、邮电、地矿、建筑,以及农业、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等部门和行业。(2)监测地壳的微小移动,帮助预报地震。(3)与GIS、RS结合,为资源调查、工程管理、精细农业服务等。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1)精确定时:广泛应用于天文台、通信系统基站、电视台中。(2)工程施工:道路、桥梁、隧道的施工中大量采纳GPS设备进行工程测量。(3)勘探测绘:野外勘探及城市规划中都有用到。(4)导航:武器导航(精确制导导弹、巡航导弹),车辆导航(车辆调度、监控系统),船舶导航,飞机导航,星际导航等。(5)定位:车辆防盗系统,手机、PDA、PPC等移动通信设备防盗,电子地图,定位系统,儿童及特殊人群的防丢失系统等。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68页探究一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材料一GPS空间星座。材料二GPS接收机的信号解读。结合材料探究:(1)材料一中的GPS空间星座由多少颗卫星组成?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案:24颗。主要功能是不间断发送各自与定位相关的参数和时间信息。(2)材料二中的GPS接收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案:GPS接收机可以接收卫星信号,计算接收机所在点的位置、速度以刚好间。(3)材料二中的GPS接收机所在位置的地理坐标是什么?答案:经度为116°18′50.2″E,纬度为39°58′27.9″N,海拔约为109米。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1.概念: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2.基本功能:授时;供应目标物的三维信息(经度、纬度和高程)、运动速度和方向,对目标物进行导航等。3.定位原理:卫星不间断地发送各自与定位相关的参数和时间信息,GPS接收机接到这些信息后,计算出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等。要实现地面接收机定位,地面观测者至少要收到4颗GPS卫星信号,这4颗卫星称为定位星座。4.应用:应用广泛,能够全天候、全方位、实时供应导航和定位服务,还可监测地壳的微小移动,帮助预料地震;与GIS、RS结合,为资源普查、工程管理、精准农业服务等(见下图所示)。方法技巧图示法记忆GPS三部分组成的关系读图,完成1~4题。1.如图所示,全球定位系统由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的空间星座由____个轨道面上的____颗卫星(其中____颗备用)组成,这些卫星不间断地发送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图中的地面监控系统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户系统为GPS接收机,要想获得精确的定位信息,接收机必需接收到________颗卫星的信号。解析: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星座、用户系统、地面监控系统三部分组成。空间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于6个轨道面,可以不间断地发送各自与定位相关的参数和时间信息。地面监控系统主要用于监测与调控卫星及卫星上的各种设备的运行、工作状况。用户系统即GPS接收机。答案:1.空间星座用户系统地面监控系统2.6243与定位相关的参数时间信息3.监测与调控卫星上各种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卫星是否沿预定轨道运行4.4探究二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某出租车司机被抢劫后报警。犯罪嫌疑人把车开走后,110出动两辆警车起先紧急找寻。不久,民警依据出租车显示的GPS轨迹,发觉了出租车行驶方向。大约一小时后,民警将犯罪嫌疑人擒住。结合材料探究:(1)在GPS汽车导航过程中,数据信息在汽车、卫星和车辆监控中心之间是如何传递的?答案:汽车中的GPS用户接收了GPS卫星信息,计算出本车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并通过无线电信号传送至车辆监控中心。车辆监控中心再依据汽车所在的位置刚好为汽车供应导航。(2)警察是如何追上犯罪嫌疑人的?答案:车主报警后,警方启动GPS监控系统和该市的电子地图,确定所抢车辆的位置、速度,确定最佳抓捕路径并供应应地面警车,实施抓捕。GPS的应用领域应用领域作用救援广泛应用于消防、救援、交通疏导、搜寻自然灾难及突发事故中失踪人员、渔船救助等突发事务方面交通航海(1)GPS航海自主导航系统:向用户供应船舶的位置、航速、航向和时间信息,也包括海图、航迹显示等(2)港口管理和进港引导系统:主要用于港口、码头的船舶调度整理、进港船舶引导,以确保航行平安和秩序(3)航路交通管理系统:主要用于近海和内河船舶导航和管理航空实现最佳空域划分与管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以及飞行路途管理,保证了空中交通管制的平安性和敏捷性公共交通实时播放路况信息、自动匹配最优行车路途,能最大限度地满意乘客的要求,从而削减空载率,降低能源消耗旅游探险旅游者可以在生疏的城市里快速找到自己所在位置,确定前往目的地的最优行进方式和路途;野外探险者可以快捷地找到合适的道路和宿营地点,并在发生险情时,快速定位、报警,以便刚好、有效地得到救援军事为各种军事活动定位、导航,如很多高科技武器配备了GPS,精确制导,大大提高了命中率生产和工程建设可以利用GPS发展“精细农业”,精确地喷洒化肥和农药;同时也广泛运用在工程定位、测量领域,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精确性科学探讨可以监测地壳运动等方法技巧图示法记忆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领域微课透析“3S”技术手段的选取遥感(RS)是人的视力的延长,它是侧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实质上是“看”的过程。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肯定的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它侧重于“分析、计算”,相当于人的“想、算”活动。全球定位系统(GPS)具有定位和导航的功能,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分于RS与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因此,在做关于“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之类的题目时,先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是“点”则选用GPS,如导航、珠穆朗玛峰高度测量等。假如是“面”则需看是突出监测方面,还是需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结果,假如监测森林火灾应选用RS技术,要在某城市选取大型商业中心则应选用GIS技术。最近很多大城市起先出现摩拜单车,其没有固定停放位置,用户需通过手机App查看单车位置,继而预约并找到该车。读摩拜单车手机App界面图,完成1~2题。1.供应每辆摩拜单车在城市精确的地理位置,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B.GPSC.GIS D.数字地球2.用户需通过手机App查看单车位置,选择最近的单车出行,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B.GPSC.GIS D.数字地球解析:第1题,供应每辆摩拜单车在城市精确的地理位置须要运用GPS。第2题,用户须要通过手机App查看单车位置,选择最近的单车出行,这就要对城市里单车和自己所在位置信息进行分析,所以主要运用的是GIS。答案:1.B2.C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0页审题突破(二)文字材料解读型试题[典例]日本一项最新观测结果显示,在日本大地震后,宫城县牡鹿半岛以外约175千米的海床向东南方向移动了约30米。获得这一数据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A.GIS技术 B.GPS技术C.RS技术 D.GSM技术[答题思路]GPS技术可以监测地壳运动的方向与速度,从而在大地测绘中有广泛的应用。[答案]B[方法指导]文字材料解读型试题的题干有一段或几段文字材料构成,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实力和敏捷运用地理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无论材料如何繁杂,都是为考查实力服务的,材料呈现的是现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结合设问来阅读文字材料。方向更具体,目标更明确,分析更具有针对性。分析文字材料时,须要做到:(1)确定信息分析方向,搁置无用信息。(2)确定与相关学问的联系方向。(3)确定实力考查的方向。相识材料揭示的本质,要擅长抠字眼,精确把握“题眼”即关键词语,这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突破点。对于文字材料解读型的非选择题,不仅要依据要求分析材料,与所学学问建立联系,还要擅长归纳整理,用精练精确的语言来表述。印度洋海啸所带来的灾难让世人震惊,但这场灾难中也发生了一些幸运的事情:当人们在灾难面前惊恐万分的时候,有一些人则利用现代手段死里逃命。据斯里兰卡海啸救援机构人员称,36名英国游客被困在斯里兰卡南部海滨的希克杜沃海滩,其中一名游客的手机发出求救信号,帮助救援人员发觉了他们的地点。海啸救援中心负责人表示,海啸发生后,当地的全部电话公司都加入营救行动中,他们通过跟踪手机信号发觉手机用户的地点。这是斯里兰卡首次在救援中利用高技术手段并获得胜利。此外,摩根士丹利公司香港总部的35名员工也依靠国际漫游手机,最终胜利获救。据此完成(1)~(2)题。(1)材料中提到的这些发出求救信号,帮助救援人员发觉他们的手机具有的特殊功能是()A.彩信 B.GPS定位C.求救 D.拍照(2)在救援中应用GPS全球定位技术可以帮助救援者()①快速确定位置②快速赶到并实施救援③削减生命财产损失④消退灾难影响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材料中的手机发出GPS求救信号,救援人员依据GPS求救信号进行定位,可以快速赶到并实施救援,削减生命财产损失。答案:(1)B(2)A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0页全球定位系统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据此完成1~3题。1.下列不属于全球定位系统的是()A.空间星座 B.用户系统C.地面限制系统 D.传感器2.在对我国西部一些地区进行科考时,运用全球定位系统,其优点主要是()A.能为科学家供应精确精密的三维坐标B.对陆地、天空和地下可以干脆拍摄图片C.服务过程有定时、间断性特点D.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以随时读取各种信息资料3.下列关于全球定位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定位系统只能获得地面某点的经纬度,不能确定其高程B.全球定位系统由3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即空间星座、地面限制系统和用户系统部分C.全球定位系统具有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但是受地形、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D.目前GPS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解析:第1题,传感器是遥感技术系统的主要设备。第2题,全球定位系统可以供应精确精密的三维坐标。第3题,全球定位系统即GPS,它是利用卫星网络来获得地面某点的经纬度和高程的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由3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即空间星座、地面限制系统和用户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目前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这在各个应用领域如军事、测量、交通、救援、农业、消遣等方面都有所体现。答案:1.D2.A3.B读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图(下图),回答4~5题。4.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采纳的主要技术是()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5.依据观测站的分布特点推断,建立地壳运动观测网最主要的目的是()A.泥石流、滑坡的监测和预报B.大地高程测量C.地震监测和预报D.为电离层探讨、气象预报供应数据解析:图中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的基准站、基本站与区域站在我国分布的范围较广,但又相对集中在我国地质不稳定的地区,明显是通过对地壳运动的精确观测,推断各站点之间的距离位移。进行地震监测和预报,而各站点之间的距离位移则须要用GPS技术。答案:4.B5.C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1页一、选择题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英文简称BDS)运行至今工作稳定、状态良好,已在测量、电信、水利、交通运输、渔业、勘探、森林防火和国家平安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据此完成1~2题。1.驾驶员利用车载BDS设备可以()A.上网阅读信息B.查看车辆行进方向C.调整驾驶室内的气温D.了解货运行情2.下列服务中,BDS能够供应的有()A.预料台风移动路途B.监测洪涝灾难的影响范围C.授时D.查询商业网点的分布解析:第1题,驾驶员利用车载BDS设备,可以刚好查看车辆的位置、速度、行进方向等。第2题,预料台风移动路途和查询商业网点的分布,须要借助GIS;监测洪涝灾难的影响范围要通过RS才能实现。答案:1.B2.C小明一家安排到某大型风景区旅游,为便利选择旅游地点,小明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区内观光资源分层显示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3~4题。3.小明发觉湖泊、森林区和住宿区等一系列图片都是最新动态监测的结果,获得上述图片最便捷的技术是()A.野外测量 B.扫描旅游地图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4.为了走最便捷的道路去风景巡游区,小明的父亲在驾驶轿车行驶过程中,应充分运用()A.旅游交通图 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解析:第3题,因为该风景区是大型风景巡游区,所以只有运用遥感技术,才能监测较大范围的区域,快速获得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第4题,车载全球定位系统能实时供应导航信息,刚好查看车辆的运行轨迹、速度、行进方向,可避开迷路、走弯路。答案:3.C4.D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实测的海拔高度数据分布(单位:m)。读图,回答5~6题。5.测量图中各地海拔高度,所用最精准、便捷的技术是()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C.数字地球 D.地理信息系统6.对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海拔:甲>丙 B.坡度:甲>乙C.气温:丙>丁 D.降水:乙>丁解析:全球定位系统可以测量一个地区的精确的三维坐标,即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将图中高度相同的点连线,即可得到等高线地形图,由图可知,甲的海拔高度在200~300米之间,而丙在500~600米之间;甲坡等高线较乙坡稀疏,坡度较小。丙的海拔高度较丁高,正常状况下气温较低。乙坡位于东坡,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华北地区),而丁坡位于西坡,处于背风坡,所以乙坡的降水较多。答案:5.B6.D新华网曾报道,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长征三号丙火箭的托举下咆哮升空。这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将与先期放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形成区域服务实力。据此回答7~8题。7.下列不属于北斗卫星导航安排应用范畴的是()A.野外考察时用以空间定位B.为行驶的汽车供应精确的速度、时间信息C.为飞行中的民航客机供应三维坐标D.为无线电移动手机用户供应实时的通信服务8.“北斗一号”在舟曲泥石流中起了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确定泥石流的方向、速度B.救灾部队利用携带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回各种灾情和救援信息C.监测救援部队的位置信息D.可监测房屋倒塌及道路损毁状况解析:第7题,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区域性定位。第8题,房屋倒塌及道路损毁状况监测主要应用遥感技术。“北斗一号”可进行定向测速定位。答案:7.D8.D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一辆车离本站还有1.2千米,约3分钟内到达。”这是记者某年在上海公交71路凯旋路站看到的一块约1.1米高、2米长的智能化电子站牌上显示的内容。2分钟后,电子站牌再次显示:“下一辆车离本站400米,1分钟内到达。”40多秒后,记者看到离本站60米开外的一辆71路公交车缓缓驶来。(1)智能化电子站牌采纳了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2)结合其他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电子站牌将会更加智能化。请你设想一下,电子站牌还可以具备哪些智能化功能?解析:第(1)题,考查GPS的定位功能。第(2)题,考查全球定位系统及其他地理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答案:(1)GPS技术。(2)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等的运用,电子站牌除了能告知乘客下班车位置、到站时间,还可以供应沿途施工、车辆抛锚、天气、新闻、广告等信息;还可以配备数字电视,解除乘客等车时的枯燥乏味。第四节数字地球1.结合材料,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理解数字地球涉及的关键技术2.结合实例,了解数字地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2017年4月4日第十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在澳大利亚悉尼开幕。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意大利等27个国家及相关国际组织的600余位代表围绕“数字地球,变更将来”的主题绽开探讨。什么是数字地球?数字地球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1页一、数字地球的含义1.含义:数字地球是信息化的地球——地球的虚拟比照体。2.制作:将有关地球上每一点的信息,按地球的地理坐标加以整理,然后构成一个全球的信息模型。3.优点:可以快速、形象地了解地球上的任何一点、任何方面的信息。4.核心: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使人们能够通过肯定方式,便利地获得有关地球的信息。5.关键技术eq\b\lc\{(\a\vs4\al\co1(信息高速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高辨别率卫星遥感技术,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高性能计算实力))“数字地球”不是“3S”技术的综合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相识,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利用。“3S”技术仅仅是数字地球的部分支撑技术。二、数字地球与我们的生活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2页探究一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当她戴上头盔时,就看到地球出现在太空中。然后通过某个工具,对所看到的影像进行放大。随着辨别率的不断提高,她望见了大陆,然后是乡村、城市,最终是具体的房屋、树木以及其他自然或人造的景观。她不受限制地穿越空间和时间。在以虚拟的方式去巴黎卢浮宫参观后,又通过对时间的反向推移,借助新闻短片、报纸等主要的原始资料学习法国的历史。她向自己的电子信箱发送一些有用的信息,留待将来运用。在这里,时间序列可以从现在延长到遥远的过去,甚至延长到恐龙时代。结合材料探究:材料中的数字虚拟生活是通过哪项技术实现的?这项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案:虚拟现实技术。能够生成虚拟环境,使人类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完成各种虚拟过程,如虚拟斗争、虚拟旅游、虚拟灾难、虚拟海港等。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名称特点和作用信息高速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快速从分散在数以万计机构的数据库中调集数据,网络传输速率高高辨别率卫星遥感技术供应反映地表地理要素动态变更的翔实数据,形成数字地球最基本的空间数据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为了满意数字地球对综合数据的处理与应用,GIS、GPS与网络结合,构成数字地球的空间核心技术;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包括空间数据管理体系、空间数据交换网、空间数据交换标准等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通过纳米技术、激光全息存储、蛋白质存储以及分散存储数据,数据存储容量大,可嵌入海量数据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可视化技术将计算机中的抽象数据具体化,是实现数字地球与人交互的窗口和工具;虚拟现实技术生成虚拟环境,完成各种虚拟过程高性能计算实力运用高速计算机模拟地球上发生的现象,更好地相识和分析地球这个困难的巨系统数字地球须要很多学科,特殊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支撑。据此完成1~3题。1.数字地球供应的信息量主要取决于()A.存储的信息量多少B.网络的通信实力C.应用需求D.用户的技术水平2.实现数字地球与人交互的窗口和工具是指()A.高辨别率卫星遥感技术B.空间信息技术C.可视化技术D.虚拟现实技术3.信息高速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在构建数字地球系统中的作用有()A.传输分散在众多数据库中的数据B.把卫星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输送到地球C.传输计算机网络中的抽象化数据D.传输和模拟地球上图像的数据信息解析:第1题,数字地球供应的信息量主要取决于其存储信息的多少。第2题,可视化技术能够将计算机中抽象的数据具体化,以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它是实现数字地球与人交互的窗口与工具。第3题,信息高速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结合,可以传输分散在数以万计机构的数据库中的数据。答案:1.A2.C3.A探究二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数字地球是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等各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可以广泛应用于全球化问题探讨。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袤的探讨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计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依据所得的数据制订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安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结合材料探究:(1)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答案: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调查;农业合理布局;监测并预报灾难天气及旱涝状况;农作物长势监测及估产;农业污染监测、预报等。(2)在全球问题的探讨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利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答案: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臭氧层分布;地形遥感;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全球生物分布;全球生产结构监测等。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应用前景具体表现实例可持续发展应用空间分析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数字化空间试验室,从全球的角度探讨可持续发展数字地球实现后,可以便利地获得地形、土壤类型、气候、植被、土地利用变更、矿产、资源等方面的信息,模拟人类活动对生产和环境的影响,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政府决策为大型工程决策供应重要的参考依据,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供应依据虚拟大型水库建成后,库区四周和上下游的环境变更,一方面为是否修建水库供应依据,另一方面显示水库修建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百姓生活接受远程教化,进行网上购物,参与交互消遣项目,巡游风景名胜轻松巡游各国风景名胜,逛遍各国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画廊等数字地球在质检特种设备平安监察地理信息系统中可进行查询定位、重叠责任区域数据查询、应急救援模拟决策、设备参数在线监测、设备状态预警专题地图分析等功能。结合所学学问,完成1~2题。1.数字地球在建设大型水库方面的作用主要是()A.供应当地的地质条件B.供应当地的人口迁移规模C.虚拟大型水库建成后库区四周和上下游地区的环境变更D.供应水库的水量和水的流速2.关于数字地球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从全球角度探讨可持续发展B.可以支持政府决策C.可以模拟现实情景D.可以代替政府决策解析:第1题,数字地球的虚拟技术可以虚拟大型水库建成后的库区水位,从而分析对库区四周与上下游地区环境的影响。第2题,数字地球只能为政府决策供应相应的参考数据,不能代替政府决策。答案:1.C2.D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3页思维建模(六)数字地球与“3S”技术[典例]依据所学学问,完成有关“3S”系统的问题。(1)长江流域的洪涝灾难监测主要是靠________系统,运用该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课时三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5年脲醛胶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核桃壳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打井合同范本乙方出合同
- 食用菌项目投资分析报告(建设投资分析评价范本)
- 农村交易合同范本
- 中国圆管布件车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发票开具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探测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锻钢法兰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新版统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安排表(完整版)
-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教案-单元4 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
- 电气化基本知识-岗培教材编写86课件讲解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需求文档6篇
- 了解现代汉字字义的特点根据形旁的表义ppt课件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ppt课件
- 嵩晟富氢水销售方案ppt课件
-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护理学基础
- 物流运筹学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