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为全面辨识、管控矿井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
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
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从源头上控制隐患、预防事故,提
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管理中心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总则
安全风险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引发煤矿事故并造成影响和危
害的可能性,是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
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是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损失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
管理中心所属各单位是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主体,各单位主要
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全面责任,各分管负责人对分
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责。
各单位要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
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
漏,并持续更新完善。
第二章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管理中心和各矿井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
任副组长,各分管负责人、专业副总师、部室及基层负责人为成员的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部,由安
全副总师任办公室主任,各专业副总师为副主任,主要负责安全风险
分级管控工作的检查、督促、考核等工作。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
类、分专业进行管理,并将管控责任逐级落实到管理层、区队(车间)、
班组和岗位。
第五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通过开展隐患排查、防重工
作会、安全办公会议、调查或各级检查等形式,以通报、会议纪要或
文件的方式辨识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落实管控措施
第六条管理中心对各单位重大安全风险实行挂牌管理,制定管控
措施,明确责任专业、负责人,并跟踪督导;犷井对辨识评估的各级
风险制定落实管控措施,落实责任、明确责任人,对管控措施实施情
况进行检查、考核。
第三章安全风险的辨识
第七条风险辨识范围。包括采掘进工作面、机电运输系统、通风
系统、排水系统、瓦斯抽采系统、防灭火系统、监测监控系统、防尘
系统和其他事故等单元进行风险辨识。重点对瓦斯、水害、火灾、煤
尘、顶板、冲击地压及矶电、提升运输系统、爆破等容易导致群死群
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综合和专业安全风险辨识。
第八条识别风险点、危险源方法
1.通过对井下工作环境的现场了解,分析存在的风险点、危险源。
2.通过查询、询问、了解各类资料,分析井下工作场所存在的风
险点、危险源。
3.通过历年的事故案例及分析近期隐患排查情况,对照分析可能
存在的风险点、危险源.
4.通过对年度、季度、月度生产计划的安排,对各生产系统、工
作区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出有关的风险点、危险源。
5.通过对矿井进行系统性的安全检查和分析,识别出矿井作业区
域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点、危险源。
第四章风险评估
第九条风险评估方法。通过技术分析、实地勘察、集体会商等多
种方式,多方论证确定风险点、危险源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损害
后果,采用矩阵分析法,通过量化分析风险引发风险事故的可能性和
损害后果参数,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损害后果值、风险危害
等级。
第十条安全风险评估流程
(一)年度风险评估
每年底由矿长亲自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围绕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
素,结合本单位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区域、部位和环节,
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
发因素及潜在危险性进行一次全面系统分析、风险辨识评估、确定安
全风险类别。依据分析评估的成果编制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建立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二)专业风险评估
各专业分管负责人牵头组织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一次分管专业月度
安全风险辨识,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并根据年度风险评估报告不断完
善更新本专业风险管控措施。
第五章安全风险等级
第十一条安全风险等级确定方法
风险等级依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基本不可能,较不可能、可能、
较可能、很可能)、风险损害后果值(很大、大、一般、小、很小)
及风险危害等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采用定量和风险
矩阵法进行确定。
(1)年度风险辨识评估
矿井年度安全辨识评估的方法主要通过各类事故风险因素的采集、
同类事故案例的分析、事故情景模拟等方法,分析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及损害的后果,采用定量和矩阵法,绘制风险矩阵图确定其风险等级。
(2)专业风险辨识评估
主要通过对工作环境风险的评价,如环境的温度、照度、压力、
辐射、空气质量、有害病菌等。通过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损害后果
及人员接触、暴露危险场所的频率,采用D=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
价法)计算方法确定危险源风险等级。
D■作业地点、关键环节等工作地点存在的安全风险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人员接触危险环境的频率。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人员接触危
事故发生可发生事故产生的
险环境的频风险等级划分(D)
能性(L)后果(C)
率(E))
分数可能程分数频繁程分数后果严重风险等预警等
D值危险程度
值度值度值程度级级
每天工
相当可重大风高度危险,要
66作时间403-9人死亡红色160-320
能险立即整改
接触
可能但每周接较大风显著危险,需
33151-2人死亡橙色70-160
不经常触一次险要整改
能性
可
完
小每月接一般风一般危险,需
1,27严重、重伤黄色20-70
外
意触1次险要注意
±-
很不可
每年几稍有危险,可
0.5能,可13重大,致残低风险蓝色<20
次以接受
以设想
第十二条按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损害后果,安全风险等级由高
到低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分别用红色、橙
色、黄色、蓝色四种颜色标示预警等级。风险越大,安全管控级别越
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定期对红色、橙色安
全生产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预警,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差异化动态管
理。
各单位应根据辨识评估的风险等级绘制区域“红橙黄绿”四色安全
风险空间分布图。
(1)重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严重伤亡和财产严重损失、主
要系统损坏的灾难事故。高度危险,必须制定措施立即整改,降低风
险。
(2)较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伤害的事故。显著危险,需要控
制整改。
(3)一般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轻微伤害。一般危险,需要注
意。
(4)低风险:是指几乎不会造成人员伤害的事故。稍有危险,可
以接受。
第六章分级管控
第十三条安全风险管理运行流程
风险识别与登记
风险识别、确认风险<
采集风险信息
风险管理保障风
风险评估险
监
计划准备分析可能分析后果测
-II-与
沟通预警更
____W___
信息公开新
确定风险等级
风险控制与应急准备
消除风险,降低风险
第十四条分级管控措施
1.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由矿长负责组织制定方案和实施,并在
划定的重大安全风险区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
2.较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由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制定方案和实施。
3.一般风险、低风险管控措施由专业科室、区队或班组在现场要
求岗位人员执行。岗位操作人员随身携带的“岗位风险告知卡”识别岗
位风险。
4.重大、较大安全风险由单位直接监管,风险点所在区队总体管
控,班组、岗位负责责任范围内的风险管控;一般风险由区队级监管,
班组、车间管控;低风险由班组或岗位管控或因风险较小可直接忽略。
第十五条分级管控责任
(一)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
矿长:组织制定编制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建立可能引发
重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组织实施有重
大安全风险项目的管控措施,设定区域作业人数上限;本单位发生死
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后,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
辨识,完善管控措施;在矿井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复工复产前的
督查各专业开展专项辨识评估工作。
安全副矿长:协助矿长搞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责指导、
落实、督促年度辨识评估报告的编制和对事故隐患分级管控的各项工
作进行管理和奖惩,对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负责
将年、季、月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年、季、月设计方案、安
全工作重点、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作业规程、操作
规程等方面;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和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
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组织开展重大安
全风险管控措施的培训、公示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技术培训。
总工程师:协助矿长开展分管专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责
指导、落实、督促专业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管控措施的编制和实施工
作。负责在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
生重大变化时开展专项辨识评估;负责在新水平、新采区、新工作面
设计前开展专项辨识评估工作;负责在启封火区、排放瓦斯、过构造
带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开展专项辨识评估工作;负责在新技
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组织开展专项辨识评估工作。重点辨识
地质条件、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
安全风险,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并将
辨识结果用于工艺设备选型、系统布置、劳动组织及安全技术措施等
方面。
生产副矿长:协助矿长开展分管专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
责指导、落实、督促专业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管控措施的编制和实施
工作。在生产系统、生产工艺、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开展
专项辨识评估,重点辨设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
单,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并将辨识结果用于生产计划、劳动组织及
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等方面。
机电副矿长:协助矿长开展分管专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
责指导、落实、督促专业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管控措施的编制和实施
工作。重点辨识在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
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开展专项辨识评估,并将辨识结果用于作业规程、
操作规程等方面。
(二)分管专业(科室)
协助分管领导在本单位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
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评
估,制度和落实管控措施,并将辨识结果运用于的设计、作业规程、
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
(三)区队(车间)
协助专业科室对本单位生产、工作区域的作业环境、生产工序、
设施设备、员工状况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点识别,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
估。加强风险点的监管,明确各岗位存在的安全风险,并督查管控措
施的落实兑现。
(四)班组
班组负责本班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各作业班组在组织
生产、施工、设备安装、检维修等作业过程中,由班组长组织对作业
环境、设施设备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点进行管控,严格按管控措施进行
实施。
(五)员工岗位
岗位人员负责实施本岗位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重点在上岗前,
对自身上岗条件和本岗位职责范围内的环境、设备、设施、劳动防护
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点按照“岗位风险告知卡”内容,通过“手指口述法”
开展岗位安全确认O
第十六条过程管控
1.每月由矿长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和管控效
果进行一次检查分析,建立月检记录制定月检报告,针对管控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结合年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结果,布置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并责任分工。
2.每周由分管负责人结合专业隐患排查和专业例会对分管范围内
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分析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改进完善管
控措施,建立周检记录,制定周检报告。
3.通过带班下井、跟随检查、安全检查等形式,跟踪重大安全风
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七条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在井口电子显示屏或存在重大安全
风险区域的显著位置设置公示栏,公告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责
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在存在安全风险的岗位设置“岗位安全风险告知
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
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在存在重大危险源、存在严重职业
病危害的场所设置明显标志,标明风险内容、危险程度、安全距离、
防控办法、应急措施等内容。
第七章保障措施
第十八条风险教育和教育培训。矿井培训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技术人员进行辨识评估专项培训;每年对全矿所有
入井人员进行以年度、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和与本岗位相关的
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为主的教育培训,确保每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
本岗位安全风险的基本特征及防范、应急措施C
第十九条风险信息化管理。实现对安全风险的记录、跟踪、统计、
分析、上报、监测和预警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第八章安全风险管理
第二十条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辨识)与登记、风险评估、风
险控制三大内容,各单位应依据风险识别和等级,进行系统归类和分
级管理,做到实时监控和不断更新,实现科学化、常态化、动态化管
理。
第二十一条各单位根据风险等级和常态管理责任,对风险逐项划
分控制责任,并采取适当形式予以明确。根据风险等级和可控性,制
定不同的风险防控措施,并认真抓好落实,认真做好预案、演练、队伍、
物资、资金、技术等应急准备。
第二十二条各单位根据风险控制责任、完成时限、控制措施和风
险更新结果,对风险控制措施落实情况进行适时监控,及时掌握风险
的增加、减少和等级变化等情况,及时重新制定或调整风险防控措施,
并将识别情况及更新情况录入重庆市风险信息登记系统。
第二十三条各单位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防范和应对措施进行查
漏补缺,优化已有应急预案,及时针对新增风险点制订应急预案并组
织演练。
第二部分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失效或弱化极易造成形成隐患,酿成安全生产
事故。为了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必须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
治理长效机制,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强化隐患排查及治理工作。
根据管理中心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第一章总则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
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存在
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
和管理上的缺陷。任何事故都源于隐患,消除隐患是预防事故的关键。
第二条管理中心所属各单位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主体,主要
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分管负责人对分管
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具体负责,其他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
内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条各单位要充分体现人人参与的原则,从人、机、环、管、
物方面开展全面、全过程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尤其强化对存在重大
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及隐蔽致灾隐患的排查,消除隐
患。
第四条隐患排查工作,重点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
节的隐患排查,落实事故隐患“五查五治”责任。
(一)矿长负责查系统、环节,治系统性隐患;
(二)矿长主持、总工程师具体负责查“一通三防。治重大隐患;
(三)总工程师负责查水害防治,治水灾隐患;
(四)生产副矿长负责查顶板,机电副矿长负责查机电运输,治
易发隐患;
(五)安全副矿长负责查综合管理,治深层次隐患。
第五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实行隐患排查、确认、整改(治理)、
验收、销号闭环管理。
第二章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管理中心成立以分管安全的领导为组长、各专'业负责人为
副组长,各部室人员为成员的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每月负责对各
单位存在的重大安全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各专业负责人负责对本专业
隐患的排查,提出治理方案或措施,并对本专业隐患进行督办、验收、
销号等工作;安全监察部门负责对隐患的汇总、整理,并督查隐患治
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六条各矿井成立以矿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副
总师及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负责矿井年
度隐患排查,并制定年度隐患排查治理措施;分管负责人负责分管范
围内的隐患排查;科室(区队)、班组及岗位人员负责对本专业(区
队)及作业场所、岗位的隐患排查;分管专业负责本专业隐患排查、
督办、验收、销号等工作;安全部门负责隐患排查情况的收集、整理、
督办等工作。
第三章事故隐患分级
第七条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
和影响范围,事故隐患分为重大事故隐患、较大事故隐患和一般事故
隐患,分别用A、B、C三级进行标示预警。
(一)重大事故隐患(A级),是指具有重大安全风险,危害严
重和整改难度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
治理方能消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本单位自身难以消除
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危及矿井安全生产,治理难度大,需要管理中心及
上级部门帮助解决,必须停产(工)进行治理C
较大事故隐患(B级),是指具有较大安全风险,危害比较严重,
整改工程量较大,必须由矿井立即或限期整改C
一般事故隐患(C级),是指具有一定风险,危害和整改难度较
小,发现后能够立即通过整改排除的隐患。通过矿井基层队和专业部
门自身能够解决,必须立即整改。
第八条事故隐患按类别分为安全管理、顶板、机运、“一通三防”、
防治水和其它六类进行专业管控。
第四章隐患排查
第九条排查方式:(1)安全综合排查(大检查);(2)专业安
全检查;(3)矿井带班领导、科队跟班人员、班组长、群安网员跟班
巡查,驻矿安监员日常检查、安全督查队24小时动态执法检查;(4)
上级检查;(5)其他从业人员发现或提供的隐患。
第十条排查范围:隐患排查分为现场隐患排查和基础管理隐患排
查两大类。现场排查主要排查本单位涉及的作业场所、系统环节、设
冬设施、岗位人员等可能存在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排查,识别可能导致
事故隐患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汇总分类和危险程度评估,确定事故隐
患等级,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基础安全管理隐患排查主要排查制度
建设方面存在缺陷、漏洞,及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排查频次及要求
1.建立“五级隐患排查”机制,从时间、空间和管理层级上规范隐患
排查,即管理中心每月、矿井每周、科队每天、班组每班、岗位随时。
2.管理中心每月组织中心相关部门及二级单位相关人员召开隐患
排查治理分析会,对各单位可能存在较大及以上安全风险的重点管控
头面、环节进行排查,落实相关的管控措施、责任主体。
3.矿井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分管负责人及安全、生产、技术
等业务科室、作业施工区队开展一次覆盖生产各系统和各岗位的事故
隐患排查;分管负责人每周至少组织专业人员开展一次分管专业事故
隐患排查;专业部门、科队每天安全管理、技术和安全人员等人员进
行巡查,对作业区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班组每班利用班前安全会对
施工区域、系统环节、人的不安全因素等进行隐患排查,明确风险点
及管控措施,并安全队级管理人员巡查;岗位人员随时对本岗位的危
险因素进行排查,安全确认。
第十二条隐患排查清单
(一)科队、班组(每班)日排查清单。
排查工作主要由值班队长、班组长或班组委托专人实施。主要包
括常态排查和临时性工作排查两个部分。排查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
职业健康和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其他工作。班组排查要根据实际分别在
班前、班中、班后进行,
常态排查清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员工操作规范,即操作规程、方案、措施执行情况和员工个
人防护用品穿戴情况等;
(2)设备、设施运行及工具完好情况;
(3)材料、半成品、成品状态;
(4)工作环境安全状况;
(5)管理落实情况,包括班前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员工按清单
开展隐患自查等情况;
(6)其他应排查的内容。
临时性工作排查,指对不属于班组常态工作,但与班组作业相关
的其他作业活动(含特种作业)隐患的排查。
(二)矿井分管负责人周排查清单
分管负责人周排查由科室、区队负责人或委托专门人员实施。主
要包括以下内容:
(1)科队、班组日排查制度执行情况;
(2)班组作业中重点设备状态,重点工艺、重点作业规程、方案、
措施执行情况;
(3)班组其他管理,含班前会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作业人员资
质、劳动防护用品配发使用等情况。
(三)矿长月排查清单
矿长月排查由各领导班子成员组织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本单位分级事故隐患排查制度执行情况;
2.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3.施工现场、作业环境中重点设备状态,重点工艺、重点作业规
程、方案、措施执行情况。
第十五条隐患等级确认
在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按照重大事故隐患(A级)
(附表1)及较大、一般事故隐患(B级、C级)分级与管理标准(附
表2),将安全信息逐项与标准相对照,进行筛选、分类、确认、登
记。难于定性的按分级管理原则确认,C级隐患由单位安监部门或专
业部门确认,B级隐患由单位分管副矿长确认,A级隐患经单位主要
负责人同意后报公司确认。
第五章现场控制(安全确认)
第十六条现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通过现场安全确认进行保证。
安全确认是指作业环境和工作岗位中存在的与人、机、环、管相关的
不安全因素的检查确认,是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最积极、最有效
的方法。通过眼看、手指、口述、积极处置等方式,达到风险预知、
自主安全的目的。
第十七条实行采掘头面班前安全检查确认、班中重点工序盯防、
班后质量验收制度。各采掘头面要制定"菜单式''安全确认标准、重点
工序清单(附表3、4)和质量验收标准(附表5、6),由跟班人员、
班组长、安全员以安全检查表、安全管理牌等形式逐项检查确认。
(一)班前安全确认
作业前采掘队由现场跟班人员、班组长、安全员根据当班作业地
点、范围,按照安全确认标准,组织对工作面、系统及各环节存在的
安全隐患逐项排查确认;掘进队多头作业由班组长组织安全确认,跟
班人员巡回检查确认。确认完毕后,向调度室汇报,并填写安全确认
管理牌。
(二)班中重点工序盯防
1.重点工序清单:采煤工作面回柱放顶、推溜移架、端头支护、
隅角回撤、割煤、放炮及设备安拆、起吊、运输、检修等;掘进工作
面放炮、提升运输、打锚杆、耙渣机安拆展移以及其它高危工序。
2.管理要求:跟班人员或班组长必须安排人员对重点工序进行盯
防,跟班人员或班组长巡回检查,确保过程安全,发现安全隐患必须
立即停工处理。
(三)班后质量验收
当班完工后,由跟班人员或班组长对照采掘工作面质量标准进行
验收,验收不合格的整改后收工,同时对当班作业范围进行一次全面
细致的安全检查,不留安全隐患,并将验收检查情况向调度室和本队
值班人员汇报。
第十七条岗位现场安全确认。根据操作员工各岗位操作流程、潜
在危险源或危险因素,为每个工种量身定制岗位规范操作法、“手指口
述''操作法、岗位风险告知卡,员工班前、班中、班后逐项对照检查确
认。
第十八条当班能处理隐患的必须处理合格后生产;特殊情况不能
处理的隐患,经跟班人员确认安全风险低、无安全威胁的可以限期整
改;危及当班安全生产不能整改的隐患必须停止生产,立即向调度室
汇报,由调度室安排相关部门现场落实整改方案和措施,整改后经安
全及业务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第十九条通过班前安全检查确认、班中重点工序盯防、班后质量
验收及岗位现场安全确认,切实做到一般隐患采取措施处理后作业或
限期整改,较大隐患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整改,重大隐患立即停产,制
订方案、措施进行整治C
第六章隐患治理
第二十条分级治理
1.重大事故隐患(A级)由管理中心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及责
任单位参加,按“五定”原则(定整改负责人、措施、资金、时限、预
案)制定专项治理方案,通过定方案、排计划、列资金、购设备予以
整改。治理方案由矿长组织实施,并对整治效果进行评估。
2.较大事故隐患(B级)由责任单位分管副矿长牵头,负责制定措
施,组织人力、物力落实整改。
3.一般事故隐患(C级)由基层科队负责落实整改。
第二十一条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
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
第二十二条检查中所发现或查出的事故隐患,必须在现场按规定
采取处置措施及时治理消除,不能立即治理完成的事故隐患,由治理
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按照治理方案组织实施;对“三违”行为要当即指
出且予以纠正,并视情况作出处罚决定;对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可
能酿成事故的情况,应立即采取停止作业或停止使用的措施。
第二十三条在现场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应立即设
置警戒标志、及时采取撤人、避灾措施等;现场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
按照“五定”的原则,采取会议纪要、通报和整改通知书等形式落实整
改。
第二十四条事故隐患治理需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有效防止
事故发生。治理过程中有较大安全风险时,必须设置警示标识、专人
指挥、安监员现场监督;无法保证安全时,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
.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和警戒区域。
第七章隐患验收销号
第二十五条分级验收销号。各单位自查和管理中心各种检查发
现的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由本单位验收责任单位负责验收,验收合
格后予以销号;管理中心检查发现较大及以上的事故隐患,责任单位
治理完成后向公司专业部门提出申请,由中心专业部门组织相关人员
验收,验收合格后予以销号;上级部门检查发现的隐患,责任单位治
理完成后,由责任单位专业部门向中心专业部负责验收确认、书面
报请上级安监部门复查验收,合格后予以销号C
第二十六条验收流程。隐患单位完成治理后,填写“安全隐患复
查验收申请书'';安监部门或专业部门复查后填写“安全隐患复查验收
记录”,复查合格的销号,复查不合格的进入下一个流程。
第二十七条管理中心和矿井专业部门负责隐患治理指导、复查、
验收、签字确认,报安监部门备案;中心和矿井安监部门负责督查、
汇总、回复、销号及上报工作。
第八章隐患的管理
第二十八条各单位要树立常态化、动态化隐患排查理念,对排查
的各类隐患实行排查、确认、整改(治理)、验收销号闭环管理,并
建立相应的记录、台账,进行归档管理。
第二十九条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建立“日清周进、周清月进、月
清季进”的"三清三进’’隐患治理机制。对必须立行立改的隐患,要每天
清理,确保每周整改有进展;对需要认真研究并多方联动整改的隐患,
要每周清理,确保每月整改有进展;对需要较长时间解决或与上级联
动整改的隐患,要每月清理,确保每季度整改有进展。通过各级分口
把关,台账清理销号,形成隐患整治监督的闭环管理。
第三十条隐患报告。各级检查的隐患,安监部门或专业部门必须
在24小时内向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通报,并随时掌握整改进度,督促
整改;B级及以上隐患,必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排查及处
理情况于每月底前报中心专业及安监部门,管理中心以隐患排查治理
分析会的形式,对隐患治理提出要求。中心安监部门和相关专业部门
要对B级及以上隐患治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A级隐患制定专项方案
实施治理,并向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一条隐患公示。实行管理中心、矿井、基层队三级隐患挂
牌管理和公示制度。中心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管理,矿井在井口
或其他显著位置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包括:地点、隐患内容、治理时
限、责任人等;基层队在队办公室显著位置公示本队存在的事故隐患。
使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知晓隐患地点、类别、级别、整改责任人
和整改时限,并接受群众监督。
第三十二条实行隐患买卖和责任倒查制度。凡上级查出的较大风
险及以上的隐患,要分析原因、制订切实可行的处置措施,并进行责
任倒查追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单位和责任人C
第三十三条隐患分析
1.每年年底矿长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一次年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分
析会,对本年度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总结,并确定下一年度排查
隐患的重点,列出清单,制定治理方案措施、落实隐患排查整治的人、
财、物保障措施;每月组织召开一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会议,对各类
事故隐患治理情况进行通报,分析事故隐患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事
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措施,并形成月度统计分析报告。
2.分管负责人利用每周专业隐患排查情况通报会对排查治理情况
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下一周排查的重点,列出清单,提出整改措施。
第三十四条充分利用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及口寸获取安全隐患相
关信息和数据,实现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记录统计、过程跟踪、逾期
报警、信息上报工作,做到对事故隐患从排查发现到治理完成销号全
过程信息化管理。
第三十五条外委工程项目要与承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矿对
承包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定期检查的
职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外委单位拒不整改的,矿方可以按照
协议约定的方式处理,或者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第三十六条各单位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激励约束制度,鼓励从业
人员发现、报告和消除隐患。对发现、报告和消除隐患的有功人员,
应当给予物质奖励或者表彰;对瞒报隐患或者消除隐患不力的人员实
施处罚。
第三部分安全评估
第一条安全评估是对各单位、科室、基层队安全效果的综合评价。
第二条安全评估分类
(一)管理中心安全评估:每月由分管安全的领导组织,各专业
小组具体负责,按专业系统对矿井安全状况进行评估。
(二)矿井安全评估:每月由分管副矿长组织,对本矿、专业和
基层队安全状况进行评估。
第三条安全评估的主要内容及标准
(一)主要内容:安全制度建设、安全风险分级管埋、隐患排查
治理、专业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伤及“三违管理、事故分析处
置情况等。
(二)标准:通过专业标准及评比项目,以表格形式综合对标检
查评比。评比专业分为:安全管理、采掘、一通三防、机运、防治水
五大专'也:基层队分为:采煤、掘进、机电、运输、提运一、通风、瓦
斯等。安全评估标准(附表7、8)。
第四条安全评估方法
(一)中心对矿井安全评估:各专业小组对照标准逐项打分,标
准分为100分。权重系数安全管理0.3、一通三防0.2、顶板0.2、机
运0.2、防治水0.1,权重后总分为100分。矿井安全状况以各专业权
重后总分确定,得分295分为安全级(A级);90分0得分<95分为安
全可控级(B级);85分W得分<90分为安全预警级(C级);80分
3得分V85分为安全防控级(D级);得分V80分为安全紧急防控级(E
级)。
(二)矿井对本矿及专业安全状况评估方法同上。
(三)基层队安全状况评估:对照标准逐项打分,标准分为100分。
得分295分为安全级(A级);90分S得分<95分为安全可控级(B级);
85分W得分<90分为安全预警级(C级);80分0得分<85分为安全
防控级(D级);得分<80分为安全紧急防控级(E级)。
第五条安全评估的运用
(一)管理中心对矿井安全状况评估结果进行排名,作为安全预
警过程管理考核的依据,
(二)矿井安全状况评估未达A级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升级计
划并严格实施,中心相关部门监督落实。评估结果和升级计划报中心
安监部门备案。
(三)矿井对各专业和基层队安全状况评估结果作为安全预警过
程管理考核的依据。未达A级的,相关专业和基层队要制定整改计划,
分管领导督促落实。评估结果和整改计划由矿安监部门存档备查。
第四部分安全预警
第一条安全预警是对各单位安全效果综合评估的具体体现,根据
不同的评估结果采取不同的预警管控措施。安全预警等级分为绿、蓝、
黄、橙、红五个级别,其中:绿色代表安全状态、蓝色代表安全可控
状态、黄色代表安全预警状态、橙色代表安全防控状态、红色代表安
全紧急防控状态。
第二条矿井安全预警否决项目
(一)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为黄色安全预警状态:
1.瞒报、迟报三级非伤亡事故或轻伤事故的;
2.发生二级非伤亡事故或二级重伤事故的;
3.发生瓦斯超限2次或3%以上瓦斯超限的。
(二)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为橙色安全防控状态:
1.瞒报、迟报二级非伤亡事故或三级重伤事故的;
2.发生二级非伤亡事故或二级重伤共2次的;
3.发生一级非伤亡事故或一级重伤事故的;
4.发生3%瓦斯超限2次或5%以上瓦斯超限的。
(三)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为红色安全紧急防控状态:
1.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
2.发生煤层自然发火事故的;
3,发生一级非伤亡事故或一级重伤共2次的;
4.发生死亡事故的(含矿井发生地面工业死亡事故的)。
第三条预警防控措施
(一)绿色安全状态:奖励该单位班子成员1000元/人。矿井综
合排名最后一名,取消奖励资格;专业排名最后一名,取消分管副矿
长奖励资格。
(二)蓝色安全可控状态:矿井自查自纠,查找安全管理存在的
问题和差距,制定升级为绿色安全状态的措施c
(三)黄色安全预警状态
1.矿井组织查找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并落实下一
步安全管理措施。
2.中心安监部门、相关专业部门每月到矿井检查指导工作不少于2
次。
(四)橙色安全防控状态
1.由中心分管安全的领导牵头,组织相关副总工程师、专业部门
和安监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安全防控措施,实施重点管控。
2.由中心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对该单位班子成员进行安全警戒谈
话,指导该单位做好安全工作。
3.矿井组织相关专业部门、基层队管理人员安全整风,查找安全
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并落实下一步安全防控措施。
4.中心安监部门、相关专业部门每周到矿井检查指导工作不少于1
次。
(五)红色安全紧急防控状态
1•由中心主要领导牵头,组织相关分管领导、专业负责人及相关
部门人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紧急防控措施,实施重点管控。
2•由中心主要领导对矿井领导班子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提出调整
意见,报渝新公司研究决定。
3.由中心主要领导牵头,组织相关分管领导和部门,对矿井领导
班子进行集体安全警戒谈话,宣布对该单位和有关责任者的处理决定。
4.矿井组织全员安全整风活动,认真分析和查找思想、管理、措
施及现场存在的问题,制定并落实紧急防控措施,迅速扭转安全被动
局面。
5.中心相关专业部门每周到矿井检查指导安全工作至少2次。
第四条根据安全评估结果,在月度安全预警分析会议上公布各单
位安全预警等级,预警期解除由分管安全的领导根据预警期间的安全
效果决定延长或解除,预警期从次月开始执行。在生产过程中,发生
死亡、重伤及等级非伤亡事故、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煤层自然发火事
故、瓦斯超限事故以及公司认为的典型事故等,根据中心追查分析的
情况即时预警,落实管控措施。
第五条安全预警防控工作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中心分管安全的领导每月组织召开安全预警分析会,确定
各单位安全预警等级,明确重点管控矿井、重点治理的重大隐患、重
点监控的头面和系统环节,并进行公示。
(二)矿井分管安全的副矿长每月组织召开安全预警分析会,确
定各专业和基层队安全预警等级,明确重点治理的重大隐患、重点管
控头面和系统环节,并进行公示。
第五部分附则
第一条各矿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办法,
地面单位可参照执行。
第二条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修改及解释权属XX公司南桐
片区管理中心。
附表:1.安全生产风险公示牌(样式)
2.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A级65条)
3.B级、C级安全隐患管理标准(样本)
4.采煤工作面安全确认标准(样本)
5.掘进工作面安全确认标准(样本)
6.采煤工作面质量标准(样本)
7.掘进工作面质量标准(样本)
8.专业安全评估标准
9.基层队安全评估标准(样本)
10.专业安全评估审定表
11.专业安全评估汇总表
12.基层队安全评估审定表(样本)
13.基层队安全评估汇总表(样本)
附件1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公示牌(样式)
风
风
风负责人
险
险
管控
序险风险事故后应急报告
施
措
描
等备注
号占类别果措施方式
述
(级矿科队
备注:根据矿井年度、月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情况,在井口电子显示屏或显著位置对存在重大、
较大安全风降区域进行公示
安全生产岗位(场所)风险公示牌(样式)
安全风险因素或职业危
序号风险点可能造成的后果防范措施负责人
害因素
备注:各单位对生产单元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全面辨识,在生产场所或岗位的醒目位置进行挂牌
公示。
附件2
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A级65条)
一、生产管理
1.矿井全年原煤产量超过矿井核定(设计)生产能力110%的,或者
矿井月产量超过矿井核定(设计)生产能力10%的;
2.矿井开拓、准备、回采煤量可采期小于有关标准规定的最短时
间组织生产、造成接续紧张的,或者采用“剃头下山''开采的;
3.采掘工作面瓦斯抽采不达标组织生产的;
4.煤矿未制定或者未严格执行井下劳动定员制度的。
二、瓦斯管理
1.瓦斯检查存在漏检、假检的;
2.井下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的。
三、防突管理
1.未建立防治突出机构并配备相应专业人员的;
2.未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和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或者系统不
能正常运行的;
3.未进行区域或者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的;
4.未按规定采取防治突出措施的;
5.未进行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或者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不达标仍
然组织生产建设的;
6.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
7.使用架线式电机车的。
四、瓦斯抽采及监控管理
1.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应当建立而未建立瓦斯抽采系统的;
2.未按规定安设、调校甲烷传感器,人为造成甲烷传感器失效的,
瓦斯超限后不能断电或者断电范围不符合规定的;
3.安全监控系统出现故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恢复的,或者对
系统记录的瓦斯超限数据进行修改、删除、屏蔽的。
五、通风管理
1.矿井总风量不足的;
2.没有备用主要通风机或者两台主要通风机工作能力不匹配的;
3.违反规定串联通风的;
4.没有按设计形成通风系统的,或者生产水平和采区未实现分区
通风的;
5.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任一采区,开采容易自燃煤层、
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未设置专用
回风巷的,或者突出煤层工作面没有独立的回风系统的;
6,采掘工作面等主要用风地点风量不足的;
7,采区进(回)风巷未贯穿整个采区,或者虽贯穿整个采区但一
段进风、一段回风的;
8.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工作面未装备甲烷
电、风电闭锁装置或者不能正常使用的;
9.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建设矿井局部通风不能实现双风机、双
电源且自动切换的;
10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建设矿井进入二期工程前,其他建设矿
井进入三期工程前,没有形成地面主要通风机供风的全风压通风系统
的。
六、防治水管理
1.未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井田范围内采空区、废弃老窑积水
等情况而组织生产建设的;
2.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的矿井没有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
和配备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的;
3.在突水威胁区域进行采掘作业未按规定进行探放水的;
4.未按规定留设或者擅自开采各种防隔水煤柱的;
5.有透水征兆未撤出井下作业人员的;
6.受地表水倒灌威胁的矿井在强降雨天气或其来水上游发生洪水
期间未实施停产撤人的;
7.建设矿井进入三期工程前,没有按设计建成永久排水系统的。
七、矿界及煤柱管理
1.超出采矿许可证规定开采煤层层位或者标高而进行开采的;
2.超出采矿许可证载明的坐标控制范围而开采的;
3,擅自开采保安煤柱的。
八、冲击地压管理
1.首次发生过冲击地压动力现象,半年内没有完成冲击地压危险
性鉴定的;
2.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未配备专业人员并编制专门设计的;
3.未进行冲击地压预测预报,或者采取的防治措施没有消除冲击
地压危险仍组织生产建设的。
九、防灭火管理
1.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未编制防止自然发火设计或者
未按设计组织生产建设的;
2.高瓦斯矿井采用放顶煤采煤法不能有效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的;
3.有自然发火征兆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继续生产建设
的。
十、设备及工艺管理
L使用被列入国家应予淘汰的煤矿机电设备和工艺目录的产品或
者工艺的;
2.井下电气设备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或者防爆等级与
矿井瓦斯等级不符的;
3.未按矿井瓦斯等级选用相应的煤矿许用炸药和雷管、未使用专
用发爆器的,或者裸露放炮的;
4.采煤工作面不能保证2个畅通的安全出口的;
5.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薄
煤层除外)矿井,采煤工作面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的。
十一、供电管理
1.单回路供电的;
2.有两个回路但取自一个区域变电所同一母线端的;
3.进入二期工程的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及水害严重的建设矿井,
进入三期工程的其他建设矿井,没有形成双回路供电的。
十二、改扩建管理
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未经审查批准,或者批准后做出重大变
更后未经再次审批擅自组织施工的;
2.改扩建矿井在改扩建区域生产的;
3.改扩建矿井在非改扩建区域超出设计规定范围和规模生产的。
十三、转包、承包管理
1.生产经营单位将煤矿承包或者托管给没有合法有效煤矿生产建
设证照的单位或者个人的;
2.煤矿实行承包(托管)但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约
定双方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合同而进行生产的;
3.承包方(承托方)未按规定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生产的;
4.承包方(承托方)再次将煤矿承包(托管)给其他单位或者个
人的;
5.煤矿将井下采掘工作面或者井巷维修作业作为独立工程承包
(托管)给其他企业或者个人的。
十四、改制管理
1.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而进行生产建设的;
2.改制期间,未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
生产建设的;
3.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
证、营业执照而进行生产建设的。
十五、其他
1.没有分别配备矿长、总工程师和分管安全、生产、机电的副矿
长,以及负责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质测量工作的专业技
术人员的;
2.未按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的;
3.出现瓦斯动力现象,或者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发生了突出,
或者煤层瓦斯压力达到或者超过0.74MPa的非突出矿井,未立即按照
突出煤层管理并在规定时限内进行突出危险性鉴定的(直接认定为突
出矿井的除外);
4.图纸作假、隐瞒采掘工作面的。
附表3
B级、C级安全隐患管理标准(样本)
管控
序号安全隐患类别等级预控措施
措施
―*通用部分
不予安排岗位作业,并采立即
1安全不放心人员上岗安全管理B
取针对性措施停止
立即停止运行进行维修或
存在隐患的设备带病运行或电立即
2安全管理B更换,严禁带病运行,严
气设备失爆停止
禁电气设备失爆
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作业场立即
3安全管理B立即停产整顿
所继续作业停止
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环境作立即
4安全管理B立即全面治理
业停止
立即
5安全无把握的头面继续作业安全管理B立即停下来研究措施解决
停止
发生受伤事故和瓦斯超限未进立即
6安全管理B不允许恢复生产作业
行追查分析作业停止
技术管理必须符合技术管立即
7技术管理违规安全管理B
理规定停止
矿井生产系统、采掘工作
未进行开(停、复)工、投产、面等投产、投运、开(停、立即
8安全管理B
投运等验收就组织生产的复)工等按公司要求分级停止
组织验收
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
立即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面膜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隔音玻璃产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链锯行业十三五规划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运行动态与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聚苯醚行业风险评估规划分析报告
- 南宁理工学院《美国文学选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前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科技学院《公共管理与服务课程开发与教材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海报设计(数字方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安徽省安全员知识题库及答案
- 高教版2023年中职教科书《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全册
- 无人机警用解决方案样本
- 健康体检项目目录
-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课件:第5章 分组交换技术
- 学校传染病报告处置流程图
- 大小嶝造地工程陆域形成及地基处理标段1施工组织设计
- 物理化学(全套427页PPT课件)
- 肺断层解剖及CT图像(77页)
- LeapMotion教程之手势识别
- 静脉导管的护理与固定方法
- word上机操作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