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十区高三语文一模古诗文默写汇编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北京市十区高三语文一模古诗文默写汇编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北京市十区高三语文一模古诗文默写汇编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北京市十区高三语文一模古诗文默写汇编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北京市十区高三语文一模古诗文默写汇编含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北京市十区高三一模默写汇编1.(2024·北京东城·一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1)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在《离骚》中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抚壮而弃秽兮,

,来吾道夫先路!”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认为“屈平正道直行,

”“推此志也,

”,给予了屈原很高的评价。(2)“爱情”是《诗经》的重要主题。如曹操《短歌行》中引用《诗经》青青子衿,

”两句,原本是写姑娘对恋人的思念。《静女》中“爱而不见,

”则写出了沉醉于爱情的青年男子等待恋人时的焦灼。(3)“以史为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通过“

,与其所以失之者”,得出了国家兴衰之理;当司马光对变法进行指责时,王安石用商代的史实进行反驳:“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2.(2024·北京西城·一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1)古人在创作中常常以景结情,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不知乘月几人归,

”,相思之情,绵邈悠长;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明月夜,

”,凄清幽寂,黯然销魂;归有光《项脊轩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感慨万千,耐人寻味。(2)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之所以“怨”是因为“

”。(3)诗人洛夫将杜甫《客至》中“

”两句改写为“来客请进……请进这春水的妖娆荡漾/进入群鸥争食我挺喜爱的聒噪/这里风生水起,有冷冷的灯火和诗稿”。3.(2024·北京朝阳·一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1)“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表达感情的重要意象。有时“月”是多情的“共情者”,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

,应照离人妆镜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送我至剡溪”;有时“月”则作为陪衬,起到侧面烘托的作用,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2)文人失意时常于山水中寻得心灵的慰藉,浑然忘我。如苏轼在赤壁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

”(《赤壁赋》),张孝祥于洞庭“扣舷独啸,

”(《念奴娇·过洞庭》)。(3)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总结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时说“

”,认为成败得失的根本在于“人”。4.(2024·北京海淀·一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两句,运用互文,抒发了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思情,道出了离愁别恨的普遍性。(2)以梦入诗能强化诗歌的情感,如“

。小轩窗,正梳妆”抒写了绵绵怀念,“

,望帝春心托杜鹃”蕴含着淡淡哀伤。(3)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比去,

”的动作描写饱含着祖母对孙儿的关心与疼爱,“

,往往而是”的混乱场景蕴含了家族分崩离析的悲凉与作者的无奈。(4)圆明园内曾有一座高大的木质八方亭叫“顺木天”,它的名字源自柳宗元的散文名篇《种树郭橐驼传》:“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5.(2024·北京丰台·一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1)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描写战士同仇敌忾或奋勇杀敌的句子,如《诗经·秦风·无衣》中的“王于兴师,

,与子同仇”,高适《燕歌行》中的“相看白刃血纷纷,

”。(2)古代儒家倡导以德治国,居高位者须德化天下,才可能长治久安。所以魏征巧用比喻警醒唐太宗:“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3)苏轼实地考察石钟山,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因事说理,表达了“

,可乎”的思想,其质疑和求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一位同学在海边看日出。海天一线,忽然间天边幻化出缤纷的色彩,美得无法描绘,这位同学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登泰山记》中的句子:“

。”6.(2024·北京石景山·一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1)孔子非常重视“诗教”。在他看来,《诗》具有“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能够“

,远之事君。

”。(2)岳阳楼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楼上不少楹联为人称诵。其中“水天一色,风月无边”一联据说是李白所写,而“

。”一联则确凿出自杜甫的诗作,这10字中虽无一“水”字,却凸显了洞庭湖水的宏阔境界。(3)司马迁对屈原“其志洁,

其行廉,

”的评价,可从《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等语句中得到印证。7.(2024·北京门头沟·一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1)很多文人墨客都抒发过对于生命的看法。孔子用“朝闻道,

”来表达自己对于至高真理的追求甚于生命;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两句提出从不变的角度来看,生命和自然一样是无穷无尽的。(2)文人墨客常以鱼、龙作为意象来寄托志趣、表达情感。比如李贺的《李凭箜引》中用“梦入神山教神妪,

”表现音乐的神奇高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用“

”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用“鸿雁长飞光不度,

”来表达相思之愁。(3)在高三忙碌紧张的复习中,你会引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

”对陪伴你三年的同窗进行劝勉。8.(2024·北京房山·一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

”两句直接写音乐,用比喻和通感的手法激发读者对音乐的想象。(2)古诗文中,常有描写作者登高所见各种画面、各种景象的佳句,例如:黄庭坚《登快阁》中的“

”描绘了一幅由山、天、江、月等景物所构成的阔大悠远的画面;再如:姚鼐《登泰山记》中的“日上,

”从颜色、光彩、动感等角度写出了太阳初升时的壮观景象。(3)本次考试,你写的作文文字简练、文辞含蓄,老师用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的“

”两句高度地评价了你的这篇作文。9.(2024·北京顺义·一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共8分)(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由眼前“斜阳草树,

”之景,联想到刘裕当年领兵北伐,以“

,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之旧事。(2)“扁舟”在古诗文中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如苏轼《赤壁赋》“

,举匏樽以相属”中的“扁舟”是自由之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何处相思明月楼”中的“扁舟”是漂泊之舟。(3)朱自清称赞荷塘月色“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归有光的书斋“项脊轩”在明月之夜,“

”亦是“光与影”的和谐共奏。(4)江苏省宿迁市有一个小镇叫归仁镇,镇上有一座桥叫克复桥。归仁镇和克复桥的名字来自《论语》中的名句:“

”。10.(2024·北京平谷·一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1)《拟行路难》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两句是:“①

。”(2)《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对旧项脊轩进行改造,写到“②

”,使得房间的亮度大增,采光极好。(3)《六国论》中,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两句是“③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中,“④

”两句直接抒情,追怀往事,抒写对前人怀古的不满之情。参考答案:1.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悠悠我心搔首踟蹰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度义而后动2.落月摇情满江树料得年年肠断处短松冈今已亭亭如盖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3.可怜楼上月裴回湖月照我影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不知东方之既白不知今夕何夕(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4.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夜来幽梦忽还乡庄生晓梦迷蝴蝶以手阖门内外多置小门墙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5.修我戈矛死节从来岂顾勋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6.迩之事父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故其称物芳故死而不容纫秋兰以为佩众女嫉余之蛾眉兮7.夕死可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老鱼跳波瘦蛟舞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鱼龙潜跃水成文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满招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