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编写企业标准基础知识讲解人赵祖明_第1页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编写企业标准基础知识讲解人赵祖明_第2页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编写企业标准基础知识讲解人赵祖明_第3页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编写企业标准基础知识讲解人赵祖明_第4页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编写企业标准基础知识讲解人赵祖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

编写企业标准

根底知识

讲解人:赵祖明2/10/20251讲解人简介2/10/20252赵祖明系GB/T15496/15497/15498/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主要起草人,GB/T15498?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第一主笔。也是GB/T13017-2021?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GB/T13016-2021?标准体系表编制原那么和要求?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2/10/20253曾编写中国标准出版社等出版的?现场管理与标准化?、?管理出效益?、?GB/T19000/24000/28000国家标准百问百答?、?企业标准体系实施指南?、?标准化战略与实施——企业标准体系200问?、?多体系文件整合方略——ISO9000等标准与企业标准应用融合论?、?标准体系理论与实务?、?企业标准编写100例〔第二版〕?等十余部著作。2/10/20254

欢送有识之士批评指正!祝愿贵单位标准化获得更大成功!2/10/202552/10/202562/10/20257一、企业标准化根底知识〔一〕企业标准体系和企业标准化的几个概念2/10/202581、什么是标准?标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并且已经非常口语化的一个词汇。标:标志、记号,通过做一个记号,设置一个衡量的尺度。达标,超标,标杆,标尺等。准:古代测量水平的仪器。规格、规那么、规矩、成规、标准、模范,都含有标准的意思。日常用语中的标准,与标准化领域中的界定的概念。有些接近但不完全一致。2/10/202592/10/2025102)WTO/TBT给“标准〞下的定义:“标准是被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和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其加工或生产方式提供规那么、指南或特性的文件。〞2/10/2025113〕产品标准与质量的内在关联a〕ISO9000标准说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什么是“固有特性〞呢?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例如:螺栓的长度和直径,机器的功率、转速、生产效率等。什么是“要求〞呢?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什么是“满足要求的程度〞呢?这是一个比较的结果,即事物的“固有特性〞与“要求〞进行比较,求得“满足程度〞是差、是好、还是优良。2/10/202512b〕产品标准在这里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它用标准所特有的标准化语言和表达形式表述市场和顾客的要求和事物应具有的质量特性。它像一座桥把顾客要求和产品生产,也就是把市场和企业紧密地连接起来。标准一方面告诉企业,市场和顾客的要求是什么,另一方面告诉市场和顾客本企业产品的质量特性是什么。企业的任务就是努力提高产品性能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2/10/202513具体实现有两个关键过程,一个是制定标准时要努力提高标准中规定的质量特性与顾客要求相符合的程度,依此评价标准的好坏;再一个关键过程就是依据标准的规定,经过设计和制造把质量特性原原本本地固化在产品上,成为用以满足要求的固有特性,依此来评价组织的质量保证能力。“满足要求的程度〞是好还是差,取决于这两个过程的工作质量。前者为制定标准,是顾客要求的识别和转化过程;后者为实施标准,是质量即顾客要求的实现过程。最关键的就是标准必须能确切表达市场〔顾客〕的要求。2/10/202514c)这里所说的“产品标准〞,不单单是看得见的“货物〞产品,产品包含了所有的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和效劳,所有的产品、“半产品〞、“阶段性产品〞都在其中。

4)产品是过程的结果a)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注1: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他过程的输出。注2:组织为了增值通常对过程进行筹划并使其在受控条件下运行。2/10/202515b)产品:过程的结果。(GB/T19000-3.4.2〕注1:有下述四种通用的产品类别:——效劳〔如运输〕;——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许多产品由不同类别的产品构成,效劳、软件、硬件、或流程性材料的区分取决于其主导成份。2/10/2025163、企业标准的类别2/10/2025172/10/2025182/10/2025192/10/2025202/10/2025212/10/2025222/10/2025232/10/2025242/10/202525

管理标准体系的结构形式2/10/2025262/10/2025272/10/2025282/10/202529——工作标准体系结构图

〔1〕GB/T15498推荐的工作标准体系结构形式见以下图。〔2〕工作标准体系结构形式图与企业实际的组织机构的转换图中将企业全体人员分为三个层次: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这是按照企业管理一般分类划分的。而企业现实的组织机构与此并不一一对应,往往是按机关处室和生产车间来划分。在企业建立工作标准体系时,喜欢沿用既有的组织机构来编制工作标准明细表,是很有必要并应予以支持的。因为这有利于标准的制定、实施、操作和考核。所以在GB/T13017中给出了按企业机关处室和生产车间来划分方法的肯定,因为两者是统一的并不矛盾。2/10/2025302/10/2025312/10/2025322/10/2025332/10/202534在工作标准编写时,应注意突出该岗位的特色,例如有的强调平安、有的强调卫生、有的强调精细质量,通用要求只在“管理人员通用工作标准〞和“执行人员通用工作标准〞中明确,在个性工作标准中一般就不必赘述通用要求了。2/10/202535

4、标准化和企业标准化

2/10/2025361〕企业标准化的定义企业标准化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正确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那么的活动。注1:上述活动尤其要包括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企业标准和贯彻实施各级标准的过程。注2:标准化的显著好处,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效劳的适用性,使企业获得更大成功。2/10/2025372〕标准化的本质可以说是为了增加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防止其向无序化开展。日本标准化学者松蒲四郎对标准化概括为:“标准化活动,根本上可以看成是人们创造负熵的努力,就一孤立系统而言,熵总是存在着自发增加的趋势,直到系统到达完全平衡为止,即系统完全处于无序状态为止,为了制止这种熵增加的趋势,必须向系统施以人为的负熵……标准化活动就是人们从无序状态恢复有序状态所做的努力。〞企业标准化那么是把其范围限定在企业所涉及的活动中。2/10/2025383〕我国现行?标准化法?明确:“标准化的任务是制定发布标准,实施标准和对标准实施的监督〞。企业标准化就是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正确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那么的活动。上述活动尤其要包括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企业标准和贯彻实施各级标准的过程。通过建立发布标准,继续实施标准和对标准实施的监督一系列的企业标准化活动,企业可以获得显著好处,就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效劳的适用性,使企业获得更大成功。2/10/2025394〕企业标准化的四原那么简化、统一、协调、优化四原那么是企业标准化长期活动的总结,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有的资料也称标准化四原理〕。四个原那么都不是孤立地存在和起作用,它们之间不仅密切关联,而且在企业标准化实践中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10/2025402/10/2025412/10/2025425〕标准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它是社会开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它随着生产的发生和开展而发生和开展,既受生产力的制约又为生产力开展创造条件、开辟道路,经济的开展,科学文化的开展,是标准化开展的动力。2/10/2025435.各类管理体系之间的关联2/10/202544企业管理应注重对体系〔系统〕的理,因此,对体系〔系统〕应有明确的认识。体系的概念体系(系统):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注: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可包括假设干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或环境管理体系。

2/10/2025451〕体系之1:质量管理体系〔QMS〕: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GB/T19000-ISO9000定义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管理体系的一局部,它致力于使与质量目标有关的结果适地满足相关方的需求、期望和要求。——GB/T19000-ISO9000之2.11条〔GB/T19001-4.1总要求:各级组织应按本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2/10/202546ISO9001标准,在“引言〞中明确注明:“称之为‘PDCA’的方法可适用于所有过程〞.1〕P〔Plan〕—筹划: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2〕D(Do)—实施:实施过程;3〕C(Check)—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4〕A〔Action〕—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2/10/202547以过程为根底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2/10/2025482〕体系之2环境管理体系〔EMS〕:〔2004版GB/T24001-ISO14001定义〕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局部,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维护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筹划活动、职责、操作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2/10/202549ISO14001对环境管理体系模式的“注〞注:本标准基于筹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的运行模式.PDCA的含义简要说明如下:――筹划:建立所需的目标和过程,以实现组织的环境方针所期望的结果;――实施:对过程予以实施;――检查:根据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以及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过程进行监测和测量,并报告其结果;――改进: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许多组织通过由过程组成的体系以及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运行进行管理,这种方式称为“过程方法〞。GB/T19001-2000提倡使用过程方法。由于PDCA可以应用于所有的过程,因此这两种方式可以看作是兼容的.2/10/2025503〕体系之3职业健康平安管理体系〔GB/T28001∽OHSMAS18001定义〕总的管理体系的一局部,便于组织对与其业务相关的职业健康平安风险的管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平安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筹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2/10/2025514〕什么是企业标准体系?2/10/2025525〕体系各有侧重,各负其责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关注顾客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关注企业对社会的“环境〞影响,企业职业健康平安管理体系关注企业职工的“职业健康〞和“生命平安〞,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关注企业有无“道德标准〞、“社会责任〞,企业标准体系关注企业所需要的各类“标准〞是否成为科学的、有机的整体。为此,各管理体系都会对建立和完善本体系,提出各自文件化的要求,对各个单独体系而言,这是无可厚非的。2/10/202553然而也不应忘记:实质上这些体系都是企业整体管理体系的子体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并相互区别,各自承担着企业不同范畴的工作重点内容。但是,作为企业整体管理而言,这些以各自体系为核心的文件组成,可能就会面临一个整合、协调的问题。毋庸置疑,如果要求每一个专业管理体系都以各局部去考虑、统筹和整合全局的问题,一是强人所难,二是没有必要。在此问题上,企业标准体系的文件整合功能将会逐步显现。2/10/2025546〕各类管理体系关注的范围

〔a〕质量管理体系关注的范围GB/T19001—0.4指出:“本标准不包括针对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如环境管理、职业卫生与平安管理、财务管理或风险管理的特定要求.然而本标准使组织能够将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与相关的管理体系要求结合或整合。〞2/10/202555b〕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的范围——GB/T24001“引言〞指出:本标准不包含针对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如质量、职业健康平安、财务或风险等管理体系要求。但可以将本标准所规定的要素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要素进行协调,或加以整合。组织可通过对现有管理体系作出修改,以建立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环境管理体系。这里还要指出,对各种管理体系要素的应用,可能因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相关方而异。2/10/202556c〕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焦点GB/T19000-2000中2.11:“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的各个局部,连同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使用共有要素的单一的管理体系。这将有利于筹划、资源配置、确定互补的目标并评价组织的整体有效性〞。〔注意:质量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各个局部——合成一个整体之间的关系,例如:“三合一〞体系就是新形成的单一的管理体系〕2/10/202557d〕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GB/T1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差异在于它们应用范围不同〞.“……质量管理体系评价可确定这些要求〔指质量管理要求〕是否得到满足。优秀模式包含能够对组织业绩进行比较评价的准那么,并能适用于组织的全部活动和所有相关方。优秀模式评定准那么提供了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的业绩相比较的根底。〞2/10/202558e〕企业标准体系促进

企业整体管理体系的形成2/10/202559〔2〕企业标准体系要求企业“充分满足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那么保证了各个不同管理体系可以拥有各自的特性,同时又促进了在文件化管理上的一致性。“促进企业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这个管理体系就是企业的“整体管理体系〞,即如同2000版GB/T19000所说: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管理体系的一局部,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的各个局部连同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合成一个整体;如同2004版GB/T24001所说:环境管理体系是组织管理体系的一局部;如同2001版GB/T28001所说:职业健康平安管理体系是总的管理体系的一局部。不难看出,以上四组画出横线的词组所表达的“体系〞,就是企业的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管理的综合体系、企业总的管理体系,或简称为企业整体管理体系。而各个专业管理体系,恰恰都是为保证企业整体管理体系而分工不同、各有侧重、各负其责。2/10/2025607〕质量〔环境、职业健康〕

管理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关联

(1〕GB/T15498-7.6“质量管理标准〞充分表达了与PDCA和ISO9000的结合。7.6质量管理标准的明确要求:GB/T19001规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是管理标准的一种形式,企业按照GB/T19001规定建立形成文件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充分利用已有的企业管理标准,并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纳入企业管理标准体系。2/10/202561〔2〕7.15环境管理标准的明确要求:GB/T24001规定的环境手册、程序文件,是管理标准的一种形式,企业〔应〕按GB/T24001规定建立形成文件的环境管理体系,并将环境手册、程序文件纳入企业管理标准体系。〔3〕7.13平安管理标准的明确要求:GB/T28001规定的平安管理手册、平安管理程序文件,是管理标准的一种形式,企业〔应〕按照GB/T28001规定建立形成文件的平安管理体系,并将其平安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纳入企业管理标准体系。2/10/2025628〕程序文件是管理标准的一种形式

以上关于手册、程序文件和管理标准的关系,为企业长期存在的认识上的混乱和争论做出了毫不模糊的说明,这种结论应是基于以下几点理由:〔a〕含有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的文件可称为“程序文件〞。GB/T1902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中条还说道:程序文件应当包括必要的信息〔含标题、目的、范围、职责和权限、活动的描述、记录、附录〕,“程序文件通常描述跨职能的活动〞,“明确做什么、由谁或哪个职能做,为什么、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做〞〔即5W1H)等。2/10/202563〔b〕应该说,质量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质量手册根本内容是限定在与质量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过程中,重点突出的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专项要求,有时也会涉及到原本属于其他体系的要求,例如设备、人员等资源.因而在GB/T19001中都是第6章“资源管理〞的要求。那是因为质量管理体系与它们有连带关系或需要它们的支持,同理,企业其他的管理体系也都需要设备、人员等资源的支持。有关“资源管理〞要求的文件是企业各类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文件,并非质量管理体系独有。2/10/2025642/10/202565〔d〕程序文件和管理标准的结构比较序程序文件内容要求GB/T19023中4.5.2

管理标准编写要求GB/T15498中6.3

脚注说明1标题名称a“标准”定义:为在一定范围内取得最佳秩序……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故在标准编写时不需要再重谈“目的”。b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均为可选要素。故该部分可要也可不要。

2目的a3范围范围4b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5职责和权限职责(和权限)6活动的描述管理活动的内容和方法7记录报告和记录8附录附录2/10/2025662/10/2025676.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1〕GB/T15496-2003给出的企业标准体系总体结构图2/10/2025682〕GB/T13017-2021给出的企业标准体系总体结构图2/10/2025692/10/202570〔a〕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其他管理体系的根底,强调一个“企业的特点〞,突出一个“满足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促进企业形成一套〞体系和机制。(b〕企业标准体系不是对企业其他管理体系的整合,也不具备整合其他体系的资格,所以企业标准体系不能代表企业整体管理体系或总的企业管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如同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一样,只是总的体系的一个子体系,可以促进企业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2/10/202571(c)企业标准体系的关注点是“标准〞,当然也包括其他各类管理体系形成的标准或标准的前身标准性文件〔例如规程、标准和程序文件等〕。如同质量管理体系关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关注“环境〞一样,关注点各有不同,但又各有自己的重点,企业标准体系关注的重点就是“标准〞。由于标准制定范围的广泛,导致企业标准体系关注的范围也十分博大,这显得企业标准体系所关注的范围几乎无所不包。所以企业标准体系的文件对其他体系的文件不可防止地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整合性。2/10/202572〔d〕把企业内的所有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一个科学的有机整体,是企业标准体系自身的任务,把企业的各类管理体系的文件或标准、或标准性文件整合成一个科学的有机整体,是企业标准体系责无旁贷的本职工作。〔e〕其他的管理体系由于职能所限,各有自己的关注焦点,大多也不具备关注整体文件的职能,对文件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各自体系在使用和落实上,因此其他类专业管理体系大多也不具备整合这一载体,这种整合载体就是唯有企业标准体系才具备的,提纲挈领的文件平台——企业标准体系表——包括体系结构图〔即方框图〕和标准明细表。2/10/2025732/10/202574〔g〕在介绍专业管理体系时已经清楚,所有的管理体系都需要用“文件〞的形式来表达。企业标准体系所形成的文件体系,根本包容了企业大局部体系的文件〔当然法律法规、红头文件、一般性规章制度、各类记录不在其中,它们不是标准。但在文件管理程序中也应对这些标准之外的文件制定出文件管理标准〕,这就为企业实现企业整体管理体系或总的企业管理体系奠定了根底,从而大大地促进企业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2/10/202575〔h〕企业标准体系的文件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从企业整体出发,如果能用一种认证涵盖多种形式的认证要求,使用一种标准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无疑会大大降低企业生产本钱,提高有效性和效率。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多年来一直努力开拓一体化的工作。后将“一体化〞更改为“兼容〞,并使用ISO/IEC指南2:1996的定义来解释:“在具体条件下,诸多产品、过程或效劳一起使用,各自满足相应要求,彼此间不引起不可接受的相互干扰的适应能力。〞“兼容〞是指组织可以用全部或局部共享的方式实施多个标准的共同要素,而不需要双重的或强加的有冲突的要求。整合管理体系〔包括需要认证或不需要认证的体系〕标准多样化应是今后开展趋势。2/10/2025767、什么是企业标准体系表

2/10/2025772/10/2025788、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原那么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应符合GB/T13016和GB/T13017的要求,并遵守四项编制原那么。a.目标明确的原那么根据不同的目的,可以编制不同的标准体系表,从而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应该围绕着企业明确的目标开展.例如:围绕质量而建立的企业标准体系,目的是改进企业的质量管理;围绕企业信息化建设而建立的企业标准体系,目的是实现数据共享、应用系统集成等目标。围绕企业众多体系整合方面的企业标准体系,目的是改进完善企业的整体管理。

2/10/202579b.全面成套的原那么标准体系表结构图的全面成套应围绕着企业标准体系的目标展开,表达在体系的系统整体性,即体系的子体系及子子体系的全面成套和标准明细表所列标准的全面成套。为到达全面成套,除积极采用?全国通用综合性根底标准体系表?中适合本企业的标准外,更多的是要采用行业根底标准及企业自己制定的企业标准。2/10/202580c.层次恰当的原那么从一定范围内的假设干个标准中,提取共性特征并制定成共性标准。然后将此共性标准安排在标准体系内的被提取的假设干个标准之上,这种提取出来的共性标准构成标准体系中的一个层次。列入标准明细表内的每一项标准都应安排在恰当的层次上。根底标准应尽量安排在较高层次上,即尽量扩大其通用范围以利于一定范围内的统一。2/10/202581应注意同一标准不要同时列入二个以上体系或子体系内,以防止同一标准由两个或以上部门重复制修订。d.划分清楚的原那么标准体系表内的子体系或子子体系的划分,主要应按行业、专业或门类等经济活动性质的同一性,而不是按行政系统的管辖范围而划分。2/10/2025829、以上1〕和2〕介绍的企业标准体系表层次结构图是一般框架式的总体要求,还需要更细致的结构内容给予说明。具体企业标准体系可根据企业需求采用不同的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形式,但不应违反GB/T13017-2021?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的原那么要求。2/10/202583在GB/T13017中介绍了三种模式:对于在企业管理体系的根底上实施企业工程/集成的企业,可考虑采用集成模式结构图;对于暂不能全面实施企业工程/集成管理且层次结构关系相对较为简单的企业,还可采用板块模式结构图或简易模式结构图。简易模式结构图与2003版GB/T15497、GB/T15498的要求完全是一致的。2/10/20258410、企业标准明细表以及标准的编号为适应企业的统计查找等需求,企业标准体系明细表一般并不需要太复杂,企业事实证明许多内容并不需要在明细表中一一注明,个别需要说明的可以在“备注〞中分别注明。因此企业实际建立标准明细表时大局部使用的是下表所示的标准明细简表格式。序号标准代号和编码标准名称备注组成企业标注体系的具体标准都应给定出一个编号,有的是惟一性编号,有的可以是“双编号〞。这种编号要与结构图和明细表的类别相互一致,真正把企业标准体系形成一个科学的、有机的整体,详见GB/T13017的具体要求。2/10/20258511、企业标准化体系和企业标准体系

的异同企业标准化体系〔系统〕,是指在一个企业内部,为实现确定的目标,通过制定企业标准化策略方针,设置标准化主管部门和人员,将其生产〔效劳〕、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标准化活动,制定成为企业标准、标准、规程、过程文件、产品手册等,并通过在企业内的实施和改进,不断完善,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并进行系统管理。企业标准化系统的组成要素一般包括,企业标准化目标、策略,组织机构,标准化规章制度,标准化人员,企业标准化工作程序等。所以企业标准化体系和企业标准体系不是一码事,但有着紧密的联系。2/10/202586异同企业标准化体系(系统)企业标准体系不同点1.组成元素不同

是各种元素的集合(标准化人员、标准化方针目标、运作机制、惯例、责任机构等构成标准化动态运作的不同元素组成)。

是各种标准的集合。标准体系是一种特殊文件的组合,分布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个不同位置。2.状态不同是一种管理体系。在连续的、动态的活动中形成,总体是动态的。

是一种文件体系。是由当时的标准构成,在这一阶段看是相对静态的。3.范围大小不同是为实现企业标准化目标,组成的企业经营运作系统,范围较大。在企业管理范围内范围较小,只反映文件体系。可看作是企业标准化组成的企业经营运作系统的内容之一。

2/10/202587相同点1.处于企业内部都围绕着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企业标准战略。2.都是人造系统都具有目标性、整体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等系统的特性。3.具有共同的目标

都是为了实现最佳秩序,包括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提高质量、保护环境、保护安全健康等。2/10/202588〔二〕标准与其他文件的关联2/10/202589

1、文件1〕几个定义:文件〔GB/T19000〕:信息及其承载媒体。标准〔GB/T19000〕:说明要求的文件。注:标准可能与活动有关〔如:程序文件、过程标准和试验标准〕或与产品有关〔如:产品标准、性能标准和图样〕。2〕ISO9001标准在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中提出:“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文件能够沟通意图、统一行动。文件的形本钱身并不是目的,它是一项增值的活动。2/10/2025903〕GB/T13017—2021?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附录B〔资料性附录〕管理标准体系表组成要素中B.5文件要求:“企业应对所有过程具有约束性和指导性的标准、规那么、指南、要求以及情报资料等制定成文件,企业可将各管理体系的文件进行综合编制或分体系分别编制。〞还提出:“文件可分为三种性质和类型:一是非标准形式的企业行政法规或规章制度;另一是企业标准;其三是资料性材料。第一种文件的制定、发布和归口按企业行政文件编发程序和规定进行;2/10/202591第二种文件按标准编制程序进行,文件格式按GB/T1.1-2000规定,由标准化专职机构归口。第三种文件由相应部门编制和归口。三种文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企业管理文件体系。〞这三类文件是企业的全部,除了第三资料性材料是活动应用的记录结果,前两种行政法规、规章制度和企业标准都是要求性的文件,也就是“标准性文件〞。2/10/2025922、标准性文件和规章制度2/10/202593按照GB/T20000.1,对标准性文件

可做以下进一步解释:2/10/202594*规程为设备、构件或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或使用而推荐管理或程序的文件。是标准性文件之一。主要是用于对标准实施者的行为或行动步骤推荐惯例或程序。当经协商一致并由公认机构批准时,它可以是标准或标准的一局部;否那么与标准无关。2/10/2025952/10/2025962〕通常所说的“规章制度〞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它又是企业管理中经常涉及到的一局部内容。?辞海?或?词典?中可查到以下解释:

——规章:规那么章程。——规那么: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标准。——规矩:一定的标准、法那么或习惯。——标准: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标准;法式。——规定:对某一事物做出关于方式方法或数量质量的决定。

2/10/2025972/10/2025983、企业标准与有关文件的关联1〕管理标准与一般规章制度的差异有以下几点:a〕系统性的差异:管理标准是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对需要管理的事项,运用标准化原那么进行协调统一、结构优化和系统化处理后制定的标准并形成体系,每个标准都是系统的一个环节,每个管理标准的出发点首先是“事情〞,在办事时,为了明确“谁去干〞,才一定要点明办事的有关部门的“职责〞。经协商一致后须经公认机构批准发布。2/10/202599而多数企业的日常制度多为针对一般要求和问题做出规定,各部门制定各部门的,彼此缺乏统一协调和协商一致,也没有规划,缺乏系统性。一般主管领导同意后就可以公布实行。当然,如果企业对“规章制度〞也曾运用“简化、统一、协调、优化〞处理过了,那就更好了,因为这种处理恰恰是“标准化原那么〞的应用。这种“规章制度〞已经成了标准化过程的产物,正是标准化所希望的结果。2/10/2025100b〕可操作性和考核性的差异:管理标准运在“5W1H〞,尽量定量,容易操作和考核;而一般制度定性多、定量少,不便操作和考核,当然在管理初级阶段或对待不是“重复使用和共同使用〞的要求不乏是可用之法。c〕文件格式的差异:一般制度没有固定统一的格式,管理标准最好按照GB/T1.1要求的格式制定。虽然标准不能完全代替文件和规章,但普遍来讲管理标准比一般规章制度先进、科学、适用、系统、全面。2/10/20251012)标准与标准性文件、红头文件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2/10/2025102b〕当企业建立标准体系,在明细表中所列标准较完善后,但凡标准中已包含的内容,其他类似或矛盾的文件,企业应宣布其失效。但不等于标准可以全部代替非标准的其他标准性文件,对那些没“升华〞为标准的规程、标准仍然有效。但是如果已有了企业标准,就没有再重复的必要,并且今后再发红头文件时也应看看有没有标准,没有那么可发文件,经一段时间实施后又可转化为新的标准。如果有了标准还发文件,一是没必要重复,二是浪费资源,三会导致“文山会海〞的加剧。

2/10/2025103c〕以规章制度、条例、管理方法等的形式存在的标准性文件,一般并不符合“标准〞的定义和格式,此时我们可以视之为管理标准的“毛坯〞、“原料〞,只有将之改造为符合标准的诸要素后,且经过协商一致,并由企业批准才能称之为企业标准。在格式上不一定都要到达GB/T1.1的要求,但一定要答复清楚“5W1H〞的问题,才能视之为管理标准。d〕这种转化过程,就是经过“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过程,原来可能有100个标准性文件管30件事,升华成标准后,可能有70个标准管30件事就够了。2/10/20251043)大多数重复发生或共同使用的文件都可以转化为企业标准

把各类管理体系的文件,通过“简化、统一、协调、优化〞使之增值,也是企业标准体系文件的出发点。如果将所有的有关“重复发生〞和“共同使用〞的文件升华为企业标准,建立好企业标准体系,在标准明细表中都能查出有关的要求,就可以减少或遏制那些并不能“增值〞的所谓的“新文件〞。2/10/20251052/10/2025106如果总公司出台了100个管理标准,在其中涉及到某个部门或单位的可能有60个内容,涉及到另外某部门或单位的可能有70个内容,涉及到其他部门或单位的可能只有40个内容,那么每个部门或单位把涉及待自己的搜集到一起,就是该部门或单位的全部工作内容。如此下来,和别的部门或单位肯定不会有矛盾或冲突,这样当然就可以保证“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正确秩序〞,标准化的目的到达了。2/10/2025107

二、标准文件的编制格式——对GB/T1.1—2021的重点理解2/10/2025108GB/T1?标准化工作导那么?与GB/T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GB/T20001?标准编写规那么?和GB/T20002?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共同构成支撑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根底性系列国家标准。GB/T1?标准化工作导那么?分为两个局部:第1局部: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第2局部:标准制定程序。GB/T1.1为GB/T1的第1局部,现在使用的是GB/T1.1-2021。2/10/2025109〔一〕涉及标准条文有关要素的一般说明2/10/20251102、标准名称标准名称是标准的文字识别标志,应简练并标明标准的主题,以区别不同的标准,标准名称的趋向是采用分段方式表示,尤其是分局部的标准,一定要采用分段方式。标准名称由引导要素〔可选〕主体要素〔必备〕和补充要素〔可选〕构成。2/10/20251112/10/20251125、范围范围是为了“推销〞标准自己,范围的内容分为两局部:一局部交代本标准中“有什么〞,另一局部交代本标准能“干什么用〞;范围通常只写“有什么〞和“干什么用〞,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写“没有什么〞和“不能干什么用〞。但是不能写其他内容。

2/10/20251136、标准性引用文件标准性引用文件的表达形式是:引导语+清单。清单是一个找资料的清单,清单上的标准注或不注日期应该根据条款中的规定,由条款确定,不是由别人确定的。清单按照规定排序是:先标准后其它文件;先国内后国外;在同类中先小号后大号。引用的标准应该是可公开获得的文件,如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不能公开得到的文件不应引用。2/10/20251142/10/20251158、要求要求表达在标准的条款中,GB/T中的条款都是法律法规已有规定之外的内容,也就是法律法规当前不管的内容,对于法律法规已有明文规定的内容,在GB/T中不宜涉及。要求应包含以下内容:直接或以引用方式给出标准设计的产品、过程或效劳等方面的所有特征;可量化特性所要求的极限值;针对每个要求,引用测定或检验特性值的试验方法,或者直接规定试验方法。2/10/20251169、附录标准性附录给出标准正文的附加或补充条款,在条文中提及时的措辞方式为“符合附录A的规定〞或“见附录C〞;资料性附录给出有助于理解或使用标准的附加信息,不应包含要求。在条文中提及时的措辞方式为“参见附录B〞。10、参考文献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曾经参考过的、引用过的文件,在标准中作为资料性引用的文件列入参考文献。为了尊重原作者的权利,按照国际惯例也可编制到参考文献中。2/10/2025117〔二〕条款表述助动词和

标准的字号字体在GB/T1.1—2021附录F和附录J中给出了条款表述所用的助动词以及标准中的字号和字体,在本资料中请见表2、表3、表4、表5和表6。2/10/20251181、表2所示的助动词应被用于表示声明符合标准需要满足的要求。表2要求助动词:应、不应;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等效表述:应该;只准许、不得、不准许。不使用“必须〞作为“应〞的替代词。〔以防止将某标准的要求和外部的法定责任相混淆〕不使用“不可〞代替“不应〞表示禁止。表示直接的指示时〔例如涉及试验方法所采取的步骤〕,使用祈使句。例如:“开启记录仪〞。2/10/20251192、表3所示的助动词应被用于表示在几种可能性中推荐特别适合的一种,不提及也不排除其他可能性,或表示某个行动步骤是首选的但未必是所要求的,或〔以否认形式〕表示不赞成但也不禁止某种可能性或行动步骤。表3推荐助动词:宜;不宜.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等效表述:推荐;建议;不推荐;不建议.2/10/2025120

3、表4所示的助动词应被用于表示在标准的界限内所允许的行动步骤。表4允许助动词:可;不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等效表述:可以;允许;无须;不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不使用“可能〞或“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不使用“能〞代替“可〞。注:“可〞是标准所表达的许可,而“能〞指主、客观原因导致的能力,“可能〞那么指主、客观原因导致的可能性。2/10/20251214、表5所示的助动词应被用于陈述由材料的、生理的或某种原因导致的能力或可能性。表5能力和可能性助动词:能;不能;可能;不可能;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等效表述:能够;不能够;有可能;没有可能;注:见表4的注。2/10/2025122

5、标准中的字号和字体见表6。表6标准中的字号和字体目次——三号黑体;目次内容——五号宋体;前言——三号黑体;前言内容——五号宋体;引言——三号黑体;引言内容——五号宋体;标准名称——三号黑体;章、条的编号和标题——五号黑体;标准条文、列项及其编号——五号宋体;标明注的“注〞、“注×〞——小五号黑体;标明例如的“例如〞、“例如×〞——小五号黑体;2/10/2025123条文的例如——小五号宋体;注、图注、表注——小五号宋体;脚注、脚注编号、图的脚注、表的脚注——小五号宋体;图的编号、图题;表的编号、表题——五号黑体;续图、续表的“〔续〕〞——五号宋体;图、表右上方关于单位的陈述——小五号宋体;图中的数字和文字——六号宋体;表中的数字和文字——小五号宋体;附录编号〔标准性附录〕、〔资料性附录〕附录标题——五号黑体:附录内容——五号宋体;参考文献——五号黑体;参考文献内容——五号宋体。……2/10/2025124〔三〕编写标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一项标准可能具有的层次名称编号示例局部××××.1章3条3.1条段[无编号]列项〔段的子层次〕:需要识别或被引用:a〕、b〕、c〕等,1)、2〕、3〕等;不需要识别时:——或·附录附录A2/10/20251252、部分按GB/T20000.1-2002规定,局部不是独立的标准,也不是系列标准的组成局部,它是一项标准内的组成“局部〞。例如:a)GB/T19000-2000、GB/T19001-2000、GB/T19004-2000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系列标准中的独立的标准;b)GB/T15496-2003、GB/T15497-2003、GB/T15498-2003、GB/T19273-2003是“企业标准体系〞的系列标准中的独立的标准;c)GB/T1?标准化工作导那么?、GB/T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GB/T20001?标准编写规那么?那么是围绕标准编写规定这一主题形成的系列标准中的独立的标准;2/10/20251262/10/20251273、章

a〕章是标准内容划分的根本单元;b〕每一章都应有标题,写在编号——阿拉伯数字“1〞、“2〞……的后面;章标题应占三行;c〕编号与标题之间空一个字的间隙。4、条a〕条是对章的细分,但凡章以下有编号的层次均称为“条〞;b〕条的设置是多层次的,虽然可以分到五层次,但不宜太多;c〕第一层次的条最好有标题,下面层次根据需要决定;但凡条标题均应应占两行;d〕有标题的条下一层的条可以有标题或没标题,没标题的条下一层的条不可以有标题;

2/10/2025128

e)在本章内,同一个层次中有无标题应一致;在不同

章中,虽同一个层次,有无标题可以不一致;

f)在同一个层次中必须有两个或以上才能设条。无

4.2,就不应有4.1。

2/10/20251296、列项a〕列项可以说是“段〞中的一个子层次,它可以在章或条中的任意段里出现;b〕在引出列项的句子的末尾要加上冒号〔:〕;c〕列项中每一项前可加破折号或圆点〔只需细分,不需识别时〕。再细分时可使用1〕、2〕、3〕;d〕需识别或会被引用的列项,应在每一列项前加a)、b需进一步细分又需识别或会被引用那么可使用1〕2〕;e)在每一列项前加a)、b)、c)……后,再细分又不需识别时,可以加破折号〔——〕或圆点〔·〕;f)列项的条文一般只在最后一个列项末尾用句号,其余分号,如列项句子较长,也可每项结尾用句号。2/10/20251307、附录a〕附录的识别——第一行附录的编号,只有一个附录时也要标为“附录A〞,多个那么“附录B〞、“附录C〞等;——以前不允许使用字母“I〞和“O〞〔防止与数字“1〞、“0〞混淆〕,现在为便于文本自动处理,可以使用字母“I〞和“O〞。——第二行附录的性质,标准性或资料性,须用括号括住。——第三行附录的标题,不能文不对题。2/10/2025131b〕附录的章、条、图、表和

数学公式的编号——章、条用A.1、A.2、、A.1.2……——图用图A.1、图A.2、图B.1、图B.2……——表用表A.1、表A.2、表B.1、表B.2……——公式的编号不是必须的,需要时应是〔B.1〕等。2/10/20251328、标准编写几件本卷须知2/10/2025133〔四〕应用实例解析××市市容绿色管理标准〔分析版〕××市市容绿色管理标准〔正确版〕(分析版中对不符合GB/T1.1的内容有详尽的点评,两版具体内容见该课件的附录所示)2/10/2025134三、对公司依据企业标准体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自身标准体系的几点具体建议2/10/2025135〔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建立好标准化组织机构

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企业各部门共同的事,不是“标准化部门〞一家的事,领导重视是第一要务,建立好相应的标准化组织机构是搞好标准化的必要手段。1〕企业应该不受外界管理体制或一些不负责任的认证机构或检查部门的困扰,更不应该把“企业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对立起来,更不应该与企业原有的“规章制度〞对立起来。认真研究适合于本企业特色的管理模式,拿出一套各方都能接受的文件,那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2/10/20251362〕反映在企业对一些管理概念存在模糊认识,进而导致企业对各体系管理的混乱,并不是体系本身内在的不协调导致的,主要是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分工或理解的差异带来不协调造成的。只有领导心中清楚了各体系之间的关系,至于部门或个人的不协调,甚至不合作都会迎刃而解。在管理实践中,企业期盼企业标准体系和企业质量管理等体系、以及其他“不认证的体系〞〔如财务管理体系、本钱管理体系、文件管理体系等〕的“多赢〞。2/10/20251372/10/2025138〔二〕毋须分别编出各自成套的文本

1)GB/T13017—2021?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引言中明确提出:“根据企业标准体系明细表编制出来的一整套‘标准文本’与根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平安、信息平安等企业管理体系的要求编制出来的‘过程文件〔非标准形式〕’是相辅相成和共同成套的,毋须分别编出两套各自成套的文本。〞2/10/20251392)正因为如此,所以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质量管理标准〞、“环境管理标准〞中明确提出:“GB/T19001〔GB/T24001〕规定的质量〔环境〕手册、程序文件,是管理标准的一种形式,企业按照GB/T19001〔GB/T24001〕规定建立形成文件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充分利用已有的企业管理标准,并将质量〔环境〕手册、程序文件纳入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简言之,企业管理的文件反对“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2/10/20251403〕企业标准是经过“简化、统一、协商、优化〞的产物,明显要比没有经过“简化、统一、协商、优化〞前的规章制度更为完整、准确,没有特殊的要求情况下,确实没有继续保存“旧文件〞的必要,因为文件应该与时俱进。这些文件的产生,都有着当时的背景,假设这些文件一成不变,就有许多显得十分僵化和后进。本来是“增值〞的文件,随着时间变化,可能会丧失“价值〞。2/10/2025141只是由于很多企业在文件的制定和发放中,没有一个很好的机制保证以致许多新文件已经发布,而被取代的文件并没有废止;有的各别处所修订了,但并没有疏通旧文件妥善处理的通道。造成很多文件重叠、矛盾,有效无效不清,更改废除混杂,使得执行者无所适从。甚至执行了已废弃的文件,由此产生不该发生的问题。此时的文件不但不会“增值〞,反而会“贬值〞。2/10/2025142〔三〕标准是对普通文件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否认其他“规章制度〞

1〕标准的先进性并不是说规章制度可以统统不要,恰恰相反,在某些阶段也是离不开规章制度的。例如:对那些原本就不是“重复使用和共同使用〞的要求,本来就不需要成为标准,如果硬要编成标准,反而是错误的。对那些“例内〞的事、“重复〞的事已有标准可依,当然就不需要再搞什么规章〔再搞就是多余、重复、浪费资源,就会为“文山会海〞助威造势〕,如果碰到确实没有先例的事,当然应该按照“例外〞进行管理,首先拿出一系列的最新“规章制度〞指导工作,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提炼,再将之“升华〞为新的标准,如此去做一点儿不影响“规章制度〞应发挥的作用。2/10/20251432〕需要再三明确的是:因为标准化具备“简化、统一、协商、优化〞这一原理,所以我们推荐标准化。如果这一原理已经普遍植入人心,无轮干什么都会落实这一理念,那么“标准化〞就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企业标准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正确秩序。无论哪个管理理念或管理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