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种群和群落》(原卷版)能力提升与真题过关_第1页
《第1讲 种群和群落》(原卷版)能力提升与真题过关_第2页
《第1讲 种群和群落》(原卷版)能力提升与真题过关_第3页
《第1讲 种群和群落》(原卷版)能力提升与真题过关_第4页
《第1讲 种群和群落》(原卷版)能力提升与真题过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学而优·教有方PAGE2PAGE1第1讲种群和群落一、单选题1.(2024·新疆·校联考模拟预测)濒危植物云南红豆杉(以下称红豆杉)是喜阳喜湿的高大乔木,下列有关云南红豆杉的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红豆杉的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可适当加大B.气候变湿润后有利于红豆杉种群数量的增加C.气温、干旱、火灾等是影响红豆杉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D.选择性采伐与红豆杉生态位重叠度高的部分植物,有利于红豆杉种群的增长2.(2023·全国·校考一模)我国古文、古诗词中记载了很多的生物学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利用根瘤菌和绿豆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进行肥田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描述了群落的季节性变化C.“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可保证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D.“凡耕之本,……,务粪泽”:施粪肥,农作物吸收水分和有机物,有利于农作物生长3.(2023秋·江苏南京·高三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校联考期中)蝗虫种群依赖4-乙烯基苯甲醚(4VA)信息素来群聚成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4VA可通过正反馈来提高蝗虫出生率,增加种群密度B.危害农作物的蝗虫常常集群分布属于蝗虫的数量特征之一C.不同高度植被上的蝗虫数量不同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D.利用人工合成的4VA类似物来诱杀蝗虫属于化学防治4.(2023秋·江苏苏州·高三常熟中学校考阶段练习)生境碎片化将亚洲象种群在空间上分隔成多个局域种群。各局域种群分布在不同的生境斑块中,其种群数量变动很大,部分种群甚至会消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境斑块的存在为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提供了条件B.生境破碎化会影响亚洲象的生存和繁衍,导致其环境容纳量下降C.建立生态廊道联系碎片化生境,可增加不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D.自然选择决定了局域种群内亚洲象可遗传变异的方向1.(2023秋·广东江门·高三统考阶段练习)兴趣小组对校园花坛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比较研究,采用的调查方法和统计项目应为(

)A.标志重捕法,物种数B.取样器取样法,个体总数C.标志重捕法,物种数和个体总数D.取样器取样法,物种数和个体总数2.(2023·广东湛江·统考三模)在海底,海葵主要吃小鱼和小虾。海葵固着于寄居蟹的螺壳上,寄居蟹的活动可以使海葵更有效地捕食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海葵则用有毒的刺细胞为寄居蟹提供保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海葵和寄居蟹之间属于互利共生关系B.食物是影响寄居蟹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C.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问题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保持群落内物种的丰富度3.(2023秋·内蒙古赤峰·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为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某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小组将该草原划分为三个区域,五年间分别进行不同放牧强度承载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区域划分禁止放牧轻度放牧重度放牧物种丰富度(相对值)14116.513.8植物净光合作用量495758327植株平均高度/cm22.5218.8916.65A.轻度放牧时,植物间的竞争强度最高,增加了草原物种丰富度B.重度放牧后,该草原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出现明显下降C.放牧强度改变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可能与牲畜的取食习性有关D.调查该草原在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物种丰富度时应随机选取样方1.(2023·广东珠海·珠海市第三中学校考模拟预测)生态学家对某群落中的两个种群(甲、乙)进行了长期调查,统计了两者的出生率/死亡率的值(M),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t1→t2时间段,甲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B.t2→t3时间段,乙种群的种内竞争逐渐加剧C.t3→t4时间段,乙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t2和t4时刻,甲、乙两种群的增长率相同2.(2023秋·贵州遵义·高三统考阶段练习)某小组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得出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b点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达到最大B.df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加C.bc时段,酵母菌种群年龄结构类型为衰退型D.增加培养液酵母菌的初始数量,其K值不变3.(2023·浙江·高三专题练习)无人机搭载摄像仪和不同传感器能用于生态学中物种识别、野生动植物种群个体数量和分布、群落调查等方面研究。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该技术可用于某自然保护区内物种丰富度的调查B.该技术可以解决人力不能到达、对野生动植物生活干扰等问题C.调查研究结果可用于评价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D.调查研究结果可用于某种大型乔木未来种群数量变化预测及性别比例的确定4.(2023秋·河北保定·高三河北阜平中学校联考期中)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时,曾引用孟子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因此作物种植篇“不违农时”B.“数罟不入湾池”可保证池塘中的鱼类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斧斤以时入山林”可保证各树木种群数量保持在K值,以持续获得木材的最大产量D.孟子的观念体现了现代生态工程建设需遵循的协调、整体等原理5.(2023秋·广西玉林·高三统考阶段练习)燕鸥是南方某湿地生态系统的一种主要以水生植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银鸥为当地以肉食动物为食的顶级肉食动物,该600hm²湿地中燕鸥的K值为3600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湿地中所有的燕鸥和银鸥共同构成了一个种群B.直接决定燕鸥的种群密度的因素只有出生率和死亡率C.当燕鸥的种群密度为3只/hm²时,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燕鸥种群数量变化主要受水生植食动物数量变化的影响6.(2022秋·河北沧州·高三泊头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研究者对某大型农场中不同种类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进行了相关研究,图中的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燕鹆和蝗虫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和当年的种群数量(Nt)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t。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较少时,蝗虫种群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B.不考虑迁入和迁出,当燕鹆种群数量长期低于X点时,该种群数量仍然会增加C.当燕鹆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高于X点)时,都会趋向S点D.乙曲线中A点对应的种群数量小于S点对应的种群数量7.(2023秋·广东广州·高三广州市白云中学校考阶段练习)由于气候变化和工业污染等原因,广东某地的河涌和果园出现了河涌淤塞、果园减产、环境退化等问题。经过多年生态修复,现已被建成为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垛基果林,成为受大众欢迎的湿地公园,其结构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长期种植单一品种果树,果园中容易出现某些害虫爆发式增长,为监测这些害虫的种群数量,在实践中常用法调查其虫卵的密度;一般在害虫种群数量达到之前进行灭虫效果最佳。(2)修复过程中,用开挖沟渠的泥土堆积成垛基,在垛基上种植果树,逐渐形成稳定的垛基果林,这个过程发生了群落的。垛基果林包含深水塘、浅滩、草地和果树区,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3)当果林枝叶密度过大时,管理人员会对果林进行适度疏伐,剪去部分枝叶。试分析这样做的意义:。(4)为了吸引更多的鸟类在该湿地公园栖居,请你为垛基果林设计一个种植方案,并简要说明设计依据。8.(2022·湖南·高三专题练习)祁连山是我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在维护我国生态平衡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青海云杉是祁连山山地森林的主要建群种,多以纯林形式存在。研究人员对祁连山大野口流域青海云杉种群数量进行了相关调查,他们将整个样地划分成255个20m×20m的样方,对样地内所有胸径(DBH)≥1cm的木本个体及其分支进行涂漆,挂牌标记以便进行永久监测,得到相关数据如下:祁连山大野口流域青海云杉种群数量调查表龄级径级存活数(株)存活占比死亡数死亡率11≤DBH<12.5135210.71017575%212.5≤DBH<22.533460.17176153%33122.5≤DBH<32.515850.0887855%432.5≤DBH<42.57070.0462689%542.5≤DBH<52.5810.017188%652.5≤DBH<62.5100.00--合计19250注:存活占比表示该龄级存活数与存活总数的比值;死亡数表示x到x+1龄级的平均死亡数;(一)表示最后一个年龄级而无法计算得到的数据。(1)研究人员所测大野口流域青海云杉种群密度约为株/hm2(取整数,1hm2=10000m2),若现有环境没有大的变化,预测该区域青海云杉种群密度会。(2)青海云杉种群更新主要靠种子来繁殖后代,自然萌发的幼苗大部分在林窗下呈分布。(3)用坐标图绘出青海云杉死亡率随龄级变化的曲线。(4)青海云杉种群在1龄级死亡率较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5)为促进青海云杉种群更新与增长,请你提出一个建议:。9.(2021秋·山东青岛·高三青岛二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阿拉斯加海域有众多的岛屿,其上分布有大量的植物,包括大量的海带等藻类,为一些鱼类提供了庇护所,同时也为蜗牛、贝类等植食性无脊椎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软体动物又吸引了大量的鸟类,岛上生机盎然,十分吵闹。18世纪80年代,一艘日本的船只在阿拉斯加海域发生海难,将凶猛的啮齿动物带到了哈瓦达克斯岛。这些鼠类主要以鸟蛋为食,在岛上的数量迅速增加,很快就消灭了岛上的海鸟群落,并最终使整个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量原生物种消失不见,十多年后,岛上再也听不到鸟鸣,变得十分安静,岛上老鼠变成绝对的优势种,在此后数量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被称为“老鼠岛”。十年前,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管理局等组织一起合作,通过投放鼠药等方式消灭了海岛上的鼠类。如今,人们发现,哈瓦达克斯岛再一次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地方,生态系统已经基本恢复原貌,与其他未被入侵的岛屿类似。(1)若海岛上某种杂食性鸟类甲可以同时以岛上的植物与植食性的软体动物等为食,则取食同样质量的食物,其从获得的能量更多,原因是。假若鸟类甲从植物性食物获得的能量与从植食性动物获得的能量的比例由1∶1调整为5∶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海岛上的鸟类甲的数量会是原来的倍。(2)老鼠到了海岛上的十年中,种群数量的增长符合型(填J或S)曲线。试分析在早期老鼠数量迅速增加的原因。(3)请根据材料内容分析,老鼠的增殖导致整个生态系统被破坏的原因:。(4)人类最终通过努力恢复了海岛上的生态环境,这说明了人类活动可以。从生态角度来看,这个案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1.(2023秋·江苏苏州·高三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是濒危动物长江江豚某自然保护区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采用标记重捕法对长江江豚种群密度进行调查B.鲌等食鱼性鱼类的增多不利于长江江豚数量的增长C.江豚依赖其声纳系统觅食,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D.长江十年禁渔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2.(2023秋·四川宜宾·高三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吹绵蚧是一种严重危害果园生产的害虫,澳洲瓢虫以吹绵蚧为食可以有效抑制该害虫的数量,科学家研究了吹绵蚧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为防治害虫提供科学依据。如图是吹绵蚧种群数量与被捕食率、补充率的关系模型,其中补充率代表没有被捕食的情况群下吹绵蚧增长的比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吹绵蚧种群数量介于m~n点之间时,种群数量会逐渐稳定在m点补充率B.当种群数量超过m点时,会导致吹绵蚧虫害的爆发C.当种群数量超过p点时,吹绵蚧种群数量会稳定在q点内D.在果园中适当投放澳洲瓢虫,可使吹绵蚧数量长期稳定在n点3.(2023秋·辽宁·高三辽宁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关于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生态位会随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B.群落垂直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C.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初始条件不同D.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4.(2023秋·江苏南通·高二统考阶段练习)近年来人为开发及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得青龙湖湿地的植物群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研究人员对现阶段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群落名称以优势种植物命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B.据图推测,随水位下降由菹草群落逐渐向芦苇群落演替C.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D.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而发生改变5.(2022·广东茂名调研)当一个群落与其生存的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群落内部往往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某科研团队在一定的自然区域研究了一个以多年生灌木——帚石南为优势种的灌丛群落,其变化周期可分为4个时期:先锋植物定居期:帚石南开始定居和早期生长,同时还有其他植物的生长,需6~10年。建成期:帚石南生长最为繁盛、覆盖率最大,只有少数其他植物可伴生,需7~15年。成熟期:帚石南的生活力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灌丛的冠层开始出现裂隙,其他植物如地衣、苔藓等逐渐增多,需14~25年。衰退期:帚石南枯死,地衣和苔藓成为主要植物,需20~30年。从此再开始一个新的周期。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用样方法调查帚石南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灌丛中的植被呈明显的斑块状分布,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3)从种间关系的角度考虑,地衣和苔藓在建成期较少,而在衰退期成为优势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周期性变化是群落内动态的、一次次的重复发生的变化,而非群落演替。因为群落演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023秋·河北衡水·高二衡水市第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某学校生物社团小组为了探究不同温度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设置了5组实验,每天定时取样检测并计数统计,连续观察7天。(1)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b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形,种群数量为时,种群增长最快。(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20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20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3)小组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取样液后,并稀释10倍,用图1所示的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1mm,25×16)计数。若用图2的计数结果作为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点代表酵母菌)则此样液中酵母菌的密度是个/mL

Ⅱ.在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受破坏后,当地采取了相关措施进行治理。陡坡在封山育林后的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三个阶段,如图表示其典型物种①②③的种群密度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4)欲统计山脚下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有,对于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的土壤动物,常用法进行采集。(5)b时期时,物种①②③呈垂直分布,该现象的主要意义是。1.(2022·全国·高考真题)在鱼池中投放了一批某种鱼苗,一段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个体重量和种群总重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在此期间鱼没有进行繁殖,则图中表示种群数量、个体重量、种群总重量的曲线分别是(

)A.甲、丙、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2.(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在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爆发年份,种内竞争加剧,导致出生率下降、个体免疫力减弱,翌年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少;在种群数量低的年份,情况完全相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布氏田鼠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内竞争强度最小B.布氏田鼠种群数量低的年份,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变C.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爆发年份,天敌捕食成功的概率提高D.布氏田鼠种群密度对种群数量变化起负反馈调节作用3.(2022·全国·高考真题)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某研究小组对某林地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发现,某种哺乳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发现该种群中。(2)若要调查林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若要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3)调查发现该林地的物种数目很多。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4)该林地中,植物对动物的作用有(答出2点即可);动物对植物的作用有(答出2点即可)。4.(2023·山东·高考真题)研究群落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时;不仅要统计物种数,还要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可用相对多度表示。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群落演替与在火山岩上进行的群落演替相比,除了演替起点的不同,区别还在于该群落演替类型(答出2点区别即可)(2)在研究该群落植物类群丰富度的过程中,统计丙的相对数量采用了记名计算法。根据记名计算法适用对象的特点分析,丙的特点是。(3)据图分析,第30年至第50年乙种群密度的变化是(填“增大”“减小”或“不能确定”),原因是。(4)该农田退耕前后的变化,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1.(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②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③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④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⑤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⑥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2.(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某些微生物与昆虫构建了互利共生的关系,共生微生物参与昆虫的生命活动并促进其生态功能的发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昆虫为共生微生物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B.与昆虫共生的微生物降低了昆虫的免疫力C.不同生境中同种昆虫的共生微生物可能不同D.昆虫与微生物共生的关系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3.(2023·海南·高考真题)海草是一类生长在浅海的单子叶植物,常在不同潮带形成海草床,具有极高的生产力。某海域海草群落的种类及其分布见表。

分布潮带海草种类中潮带低潮带潮下带上部潮下带下部海神草+++齿叶海神草++羽叶二药藻++++二药藻++++海菖蒲++注:“+”表示存在,“-”表示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海草的种群密度B.海草叶片表面附着的藻类与海草的种间关系是竞争C.据表可知,海草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潮带是低潮带和潮下带上部D.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