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13-164-2023 福建省城市桥梁检测评估标准  _第1页
DBJT13-164-2023 福建省城市桥梁检测评估标准  _第2页
DBJT13-164-2023 福建省城市桥梁检测评估标准  _第3页
DBJT13-164-2023 福建省城市桥梁检测评估标准  _第4页
DBJT13-164-2023 福建省城市桥梁检测评估标准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164-2023StandardofinspectionandevaluationformunicipalbridgesinFujianprovince2023-06-13发布福建省城市桥梁检测评估标准StandardofinspectionandevaluationformunicipalbridgesinFujianprovince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164-20232023年福州3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2020年第一批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通知》(闽建〔2020〕13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桥梁检测评估;5.桥梁结构检测;6.桥梁结构检算;7.静力荷载试验;8.动力荷载试验。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部分术语;2.对原标准第3章节“基本规定”的内容进行修订;3.对原标准第4章节“常规定期检测评估“、第5章节”结构定期检测评估”、第6章节“特殊检测评估”,合并修编为第4章节“桥梁检测评估”;4.增加第5章节“桥梁结构检测”、第6章节“桥梁结构检算”、第7章节“静力荷载试验”和第8章节“动力荷载试验”,相关章节的条文说明内容也做相应的调整。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福建省榕圣市政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350001)和福建省榕圣市政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地址:福州市晋安区福新中路226号,邮编:350011),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4本标准主编单位:福建省榕圣市政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福建博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福州大学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处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州市市政工程中心福建省永泰建筑工程公司福建璟榕工程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建越众日盛建设咨询有限公司福建博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高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经发建工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治雄余贤英林彬郭兴吴金福王晨辉黄朝星江星袁文豪晏华安方圣恩肖长振洪开茂曹汝忠张华文陈龙花苏忠高陈文福潘昕刘昌飞胡铭郭莉陈少辉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姚长习李玉华蔡雪峰林云腾赖苍林陈华建林震林上顺谢鸿飞管小健姚志雄 2术语 23基本规定 53.1一般规定 53.2检测评估机构、人员和设备 63.3检测评估周期 73.4检测评估报告 83.5桥梁检测评估安全要求 83.6检测评估保密性规定 93.7桥梁运营监测 94桥梁检测评估 4.1一般规定 4.2经常性检查 134.3常规定期检测 154.4结构定期检测 214.5特殊检测 254.6城市桥梁技术状况评估方法 274.7人行地下通道技术状况评估方法 355桥梁结构检测 425.1一般规定 425.2结构几何参数检测 425.3结构线形与变位检测 4365.4构件材料强度检测 455.5构件裂缝检测 455.6结构或构件缺损状况及耐久性参数检测 475.7支座和伸缩装置状况检测 575.8索力检测 645.9结构自振频率检测 645.10人行天桥检测 655.11检测报告 656桥梁结构检算 676.1一般规定 676.2结构上的作用 686.3结构检算 696.4桥梁结构承载能力评定 726.5检算报告 767静力荷载试验 777.1一般规定 777.2试验准备 777.3试验实施 817.4试验资料整理与结果评定 828动力荷载试验 878.1一般规定 878.2试验内容与试验荷载 878.3试验准备 878.4试验实施 888.5试验资料整理与结果评定 89本标准用词说明 91引用标准名录 92附:条文说明 941GeneralProvisions 2Terms 23BasicRequirements 53.1Generalrules 53.2Institutions,personnelandequipmentofinspectionandevaluation 63.3Conditionsandperiodofinspectionandevaluation 73.4Reportofinspectionandevaluation 83.5Safetyrequirementsofinspectionandevaluationinbridges 83.6Confidentialityrequirementsoftestingandevaluation 93.7Operationandmonitoringinbridge 94Classificationsofinspectionandevaluationinbridge 4.1Generalrules 114.2Regularcheckup 134.3Routineperiodicinspection 4.4Periodicinspectionofstructure 214.5Specialinspection 254.6Evaluationmethodfortechnicalconditionofmunicipalbridge 274.7Evaluationmethodfortechnicalconditionofpedestrianunderpass 3585BridgeStructureInspection 425.1Generalrules 425.2Inspectionsofgeometricparameterofstructure 425.3Inspectionsofalignmentanddisplacementofstructure.435.4Inspectionsofmaterialstrengthofstructuralmember 455.5Crackinspectionsofstructuralmember 455.6InspectionsofDeteriorationstatusanddurabilityparameterofstructureormember 475.7Inspectionsofbearingsupportandexpansionjoint 575.8Inspectionsofcableforce 645.9Inspectionsofstructuralnaturalfrequency 645.10Inspectionsofpedestrianoverpas 655.11Nspectionreport 656CheckingCalculationofBridgeStructure 676.1Generalrules 676.2Actionsinstructure 686.3Checkingcalculationofstructure 696.4Evaluationofbearingcapacityofbridgestructure 726.5Checkingcalculationreport 767StaticLoadingTest 777.1Generalrules 777.2Testpreparation 777.3Testimplementation 7.4Testdatasortingandresultevaluation 828DynamicLoadingTest 8.1Generalrules 8.2Testcontentandtestload 8.3Testpreparation 8.4Testimplementation 8.5Testdatasortingandresultevaluation 89WordingExplanationsforthisStandard 91ListofReferencedStandards 92Addition:ExplanationsofArticles 941.0.1为规范福建省城市桥梁检测评估工作,使城市桥梁检测评估做到检测技术先进、采集数据可靠、评估结果准确、作业过程安全,以保障城市桥梁状态健康、运营安全,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已竣工交付使用后的城市桥梁检测评估,对城市桥梁进行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检测评估,已通车未竣工验收的桥梁检测评估可参照本标准执行。1.0.3城市桥梁的检测评估应结合桥梁的规模、结构类型、设计要求、运营要求和桥址条件等,合理确定检测内容和检测方法。1.0.4福建省城市桥梁的检测评估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福建省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0.1城市桥梁municipalbridge指城市范围内连接或者跨越城市道路,供车辆、行人通行的桥梁及高架道路,包括永久性桥和半永久性桥。2.0.2经常性检查regularinspectionofbridges指对结构变异、桥梁及桥梁安全保护区域施工作业情况和桥面系、限载标志、限高标志、交通标志及其他附属设施等状况进行的日常巡检。2.0.3桥梁常规定期检测评估routineperiodicinspectionandevaluationofbridge按规定周期对桥梁主体结构及其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全面检测(包括外观检测和部分无损检测的内容),以评定桥梁的技术状况。2.0.4桥梁结构定期检测评估specialinspectionandevaluationofbridge根据常规定期检测评估结果,为提出养护对策,进一步对城市桥梁结构构件进行深入的检测,对桥梁结构状况、结构性能、结构的退化程度、耐久性和潜在的病害隐患进行评定、评估、病害原因分析等。2.0.5桥梁特殊检测评估specialinspectionandevaluationofbridge查清桥梁的病害原因、损坏程度、承载能力、抗灾能力,确定桥梁技术状况的工作,包括桥梁无损检测、静力荷载试验、动力荷载试验等。32.0.6桥梁特殊构件专项检测评估specificinspectionandevaluationforspecialcomponentsofbridge对斜拉桥、吊桥、吊杆拱桥等特殊结构桥梁主要传力构件如:拉索索力、拉索探伤、锚固结构等特有结构的性能进行专项检测评估,掌握特殊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特殊结构构件的变化。2.0.7桥梁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inspectionofbridge在不影响结构受力性能或其它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直接在结构上测定某些物理量的工作,如构件材料强度、钢筋布置与锈蚀状况、混凝土碳化状况、混凝土构件裂缝等。2.0.8桥梁结构检测inspectionofbridgestructure对桥梁结构进行的现场测试、试验、观测、检查与记录描述。当结构检测活动在桥梁建造或运营过程中的某时段持续进行时,该活动又称为监测。2.0.9桥梁结构检算checkingcalculationofbridgestructure依据桥梁的结构检测结果、使用荷载与环境变化,以及设计、施工、维修、改造和加固文件要求进行的结构性能计算。2.0.10桥梁静力荷载试验staticloadingtestofbridge将静力荷载作用在桥梁上的指定位置,测定桥梁结构的变形、应力(应变)、裂缝等参数,评价桥梁结构的静力性能。2.0.11桥梁动力荷载试验dynamicloadingtestofbridge利用某种激振方法使桥梁结构产生振动,测定桥梁结构固有频率、阻尼比、振型、动力冲击系数、行车响应等参数,评价桥梁结构的动力性能及行车性能。2.0.12桥梁结构承载能力评定evaluationofbearingcapacityforbridgestructure通过结构检算或荷载试验,获得桥梁结构承载能力的量化指标并确认其是否满足标准或设计要求所进行的活动。2.0.13特殊结构桥specialstructurebridge结构受力复杂和在养护方面有特殊要求的桥梁,如系杆拱桥、4悬索桥和斜拉桥等。2.0.14桥梁运营监测bridgeoperationmonitoring对使用中桥梁的外部作用源和结构响应进行监测,适时评估桥梁的运行状况或病害危害程度的活动。2.0.15永久性变位观测permanentmonitoringpointofdeformationanddisplacement桥梁施工或运营期内为观测桥梁变位而设置的永久性观测点。53.1一般规定3.1.1城市桥梁检测评估应由城市桥梁管养部门委托或授权。当城市桥梁因竣工验收或移交要求需开展桥梁检测评估时,应由桥梁建设单位委托或授权。3.1.2城市桥梁检测评估工作宜按图3.1.2规定的程序进行。接受委托接受委托现场踏勘收集资料确认仪器、设备状况必要时现场检查、检测资料整理和检测结果重新编制补充检测63.1.3城市桥梁实施检测评估前应明确检测评估的目的和内容,并宜具备下列资料:1勘察、设计资料;2施工、监理、监控与竣工技术资料;3养护、试验资料及其维修与加固资料;4桥梁运营荷载资料。3.1.4城市桥梁检测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1桥梁概况,主要包括工程地点、建造年代、结构类型、桥型布置、设计标准、材料类型和强度、有关单位(包括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及管养单位)等;2检测目的;3检测依据,主要包括检测所依据的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等;4检测项目和检测内容、方法;5检测项目的具体流程;6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7检测工作进度计划;8所需要的配合工作;9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环保要求。3.1.5检测评估委托单位若无法提供城市桥梁基础资料,委托检测评估机构先行恢复拟实施检测评估桥梁的基础资料。3.2检测评估机构、人员和设备3.2.1城市桥梁检测评估机构应取得相应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检测评估资质。3.2.2现场检测人员配置应满足桥梁检测工作的要求,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具备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3.2.3桥梁检测应根据不同的检测环境、内容和要求选用合适的7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的性能应满足检测项目对精度、量程、灵敏度、稳定性、频响特性、使用温度范围和耐振等方面的要求。3.2.4桥梁检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应按规定由政府法定或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进行定期检定/校准,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应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3.3检测评估周期3.3.1城市桥梁检测评估周期应按照《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中相关规定执行,特殊情况可适当缩短检测评估周期。3.3.2通行机动车辆的钢结构桥梁和运行时间超过30年的Ⅰ、Ⅱ类养护的城市桥梁应每年进行一次结构定期检测评估;运行时间超过30年的Ⅲ~Ⅴ类养护的城市桥梁结构定期检测评估周期宜按照《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中相关规定的低限执行。3.3.3经过改扩建的城市桥梁在运行满一年后应进行一次结构定期检测评估;经过加固维修的城市桥梁必要时应每年进行一次结构定期检测评估。3.3.4特大型桥梁、特殊结构桥梁及已经预埋检测、监测设施的重要桥梁的检测周期宜根据预埋检测、监测仪器的数据采集、验算评价要求,有针对性制定桥梁检测评估周期。3.3.5城市桥梁除《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中的规定情形外,存在下列情况应进行特殊检测评估:1因城市拓展,桥梁通行车辆荷载发生较大变化的桥梁;2荷载超过桥梁限载的车辆通过城市桥梁前后,有必要进行特殊检测评估的;3桥梁梁体新增挂管、附属设施,恒载增加较大,或新增设施超过规范规定范围的,需进行桥梁安全评价的;4其他需要进行特殊检测评估的。83.4检测评估报告3.4.1城市桥梁检测评估机构应根据相关规范、标准对桥梁运行状况作出准确、合理的评价,出具检测评估报告。3.4.2城市桥梁检测评估机构应在检测评估工作结束后及时以电子文档和书面形式提供检测评估报告给委托方。3.4.3检测评估报告应根据检测评估的项目内容对桥梁技术状况做出评估,明确检测结论,且用词准确、规范,不得使用易引起歧义或混淆的词语。3.4.4桥梁检测评估报告宜包括下列内容:1委托单位名称;2桥梁概况,主要包括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建造年代、结构类型、桥型布置、设计标准、材料类型和强度、有关单位(包括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及管养单位)等;3检测目的、依据、项目内容及检测方法等;4检测日期及时间;5使用的仪器设备及精度,测量观测系统;6检测结果、检测数据分析与结论以及相应的建议措施等;7报告的日期、主要人员和检测单位的签章;8附录应提供试验数据图表、试验现场和结构检查的照片,必要时还应提供相关计算资料及影像资料。3.5桥梁检测评估安全要求3.5.1检测现场的相关作业应遵守国家和省市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并注意检测环境对人员和仪器设备的影响。3.5.2桥梁检测评估工作应结合具体检测项目的工作特点和环境条件,制定检测专项安全计划和安全预案,落实各项安全保证措施。3.5.3在进行检测时,检测区域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和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与检测无关的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检测区域内。3.5.4需占用车道、航道等进行检测时,应先征得相关管理部门的许可,同时必须按照要求设置明显的交通封闭、航道封航等引导标志。3.5.5夜间作业,须配备足够的照明和警示设备。3.5.6检测所用的电器、电缆必须有良好的绝缘效果,电动工具应有漏电保护开关,严格按照安全用电规定作业。3.5.7高空作业时,应符合有关高空作业的安全规定。3.5.8大型检测设备在进行安装调试或检测时,必须有安全保护装置。3.6检测评估保密性规定3.6.1城市桥梁检测评估应遵循保密的原则,未经城市桥梁检测评估委托单位的同意,检测评估单位或个人不得泄露桥梁检测评估相关数据。3.6.2城市桥梁检测评估工作结束后,城市桥梁检测评估委托单位应及时收回城市桥梁原始数据等资料,及时整理归档。3.7桥梁运营监测3.7.1城市桥梁运营监测除按照《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中相关规定执行外,存在下列情形之一也应进行监测:1周边环境可能会对桥梁安全产生较大影响的桥梁;2地质条件复杂的桥梁,超静定结构的桥梁;3处于沿海台风区和地震区等特殊自然环境条件下的重要桥梁;4管养部门认为有需要进行监测的桥梁。3.7.2新建城市桥梁交付使用前应设置永久性控制监测点,测点的编号、位置(标明距离、标高和地物特征)和竣工测量数据均应在竣工图上标明,并作为城市桥梁验收文件中必要的竣工资料予以归档。没有设置永久性控制监测点的既有城市桥梁,应在首次常规定期检测评估时按规定补设,测点的布设和首次测试的时间及数据等,应按竣工资料的要求予以归档。3.7.3基准点的布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测量规程的要求,基准点应与国家大地测量网联网,当不具备条件时,可建立本桥相对独立的基准测量系统。4.1一般规定4.1.1城市桥梁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测评估,及时掌握桥梁的基本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养护建议。检测评估应根据其內容、周期、评估要求分为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测和特殊检测,其中定期检测分为常规定期检测和结构定期检测。4.1.2城市桥梁的检测评估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1了解桥梁初始状态,记录桥梁当前状况;2了解车辆和交通量的改变给设施运行带来的影响;3跟踪结构与材料的使用性能变化;4为桥梁状况评估提供相关信息,对桥梁当前及未来的交通量、荷载等级、承载能力及耐久性进行评估;5给养护、管理、设计与建设等部门反馈信息,提供养护维修建议。4.1.3经常性检查应对结构变异、桥梁及桥梁安全保护区域施工作业情况和桥面系、限载标志、限高标志、交通标志及其他附属设施等状况进行日常巡检。4.1.4常规定期检测应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桥梁技术状况的评估和分级,按《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中的相关规定对城市桥梁划分完好状态及结构状况等级,并提出养护维修建议。4.1.5结构定期检测评估应根据桥龄、交通量、车辆载重、桥梁使用历史、已有技术评定、自然环境以及桥梁临时封闭的社会影响制定详细计划,计划应包括采用的测试技术与组织方案,并提交主管部门批准。4.1.6特殊检测评估应由专业人员采用专门技术手段,并辅以现场和试验室测试等特殊手段进行详细检测和综合分析,检测结果应提交书面报告。4.1.7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既有桥梁应进行结构检测和结构检1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有关开展结构定期检测和特殊检测的规定;2拟提高荷载等级的;3需通过特殊、重型车辆;4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件,可能对桥梁安全产生影响;5在墩台基础的应力影响范围内将进行穿越施工,基坑开挖或出现大面积超载;6结构安全受其他因素影响。4.1.8既有桥梁结构承载能力评定时,应根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结合委托方的特殊要求及桥梁结构状况,选择下列内容进行结构检算:1结构或构件的极限承载力、稳定性和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2结构或构件的正常使用变形、混凝土构件开裂状况;3地基与基础的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4结构抵抗偶然作用的抗倒塌能力。4.1.9既有桥梁结构承载能力检算评定时,构件的几何尺寸、变位、材料强度、缺损程度宜以结构实体检测结果为依据。4.1.10当需要确认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时,应进行鉴定性荷载试验;当需要验证结构承载能力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要求时,应进行验收性荷载试验。4.1.11实施鉴定性荷载试验前,应分别对桥梁结构的实体进行检测,对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行检算。4.1.12桥梁荷载试验内容应包括静力荷载试验和动力荷载试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桥梁应进行荷载试验:1结构检算的承载力不满足要求,需结合荷载试验实测结构响应,综合评定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2结构检算难以判定承载能力;3竣工验收要求进行荷载试验;4设计认为结构体系复杂应进行荷载试验。4.1.13桥梁结构的耐久性状况应根据下列结构实体检测结果进行评定:1对混凝土结构,应包括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碳化深度、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混凝土电阻率、表征钢筋锈蚀状况的半电池电位和混凝土裂缝的检测;2对钢结构,应包括钢材表面锈蚀状况、涂层厚度及老化和构件疲劳损伤的检测。4.2经常性检查4.2.1经常性检查应由经过培训的专职桥梁管理人员或一定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4.2.2经常性检查宜以目测检查为主,并应按《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中附录A现场填写城市桥梁日常巡检报表,登记所检查桥梁病害的损坏类型、损坏程度、损坏位置等,提出相应的养护措施。4.2.3经常性检查应按城市桥梁的养护类别、养护等级、技术状况分别制定巡检周期。对重要桥梁,或遇恶劣天气、汛期、雨季、冰冻等特殊情况,周期宜缩短。特殊情况可设专人看护。巡检周期宜符合下列规定:1Ⅰ等养护的城市桥梁应每日巡检;2Ⅱ等养护的城市桥梁巡检周期不宜超过3d;3Ⅲ等养护的城市桥梁巡检周期不宜超过7d。4.2.4经常性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检查城市桥梁各组成结构的完好状态,主要检查内容见表4.2.4;2检查在城市桥梁安全保护区域内的施工作业情况;3城市桥梁限载标志及交通标志设施等各类标志完好情况;4其他较明显的损坏及不正常现象。4.2.5经常性检查记录应定期整理归档,并提出评价意见。当巡检过程中发现设施明显损坏,影响车辆和行人安全时,应立即设置警示标志,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吿,并应采取相应维护措施。4.3常规定期检测4.3.1一般规定1常规定期检测应由专职桥梁养护工程技术人员或实践经验丰富的桥梁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并对每座桥梁制定相应的检测计划和实施方案;2常规定期检测应每年1次,可根据城市桥梁实际运行状况和结构类型、周边环境等适当增加检测次数。根据常规定期检测的结果,进行桥梁技术状况的评估和分级;3对城市桥梁常规定期检测中发现的难以判断损坏程度和原因的构件,应提出做结构定期检测或做特殊检测的建议,对损坏严重、危及安全的城市桥梁应提出限行、限速、限载以至暂时限制通行的建议;4城市桥梁的常规定期检测宜以目测为主,必要时可选择部分无损检测方法,并应配备照相机、裂缝观测仪、探测工具及现场的辅助器材等仪器设备;5城市桥梁的常规定期检测宜按路线里程增长方向,从右至左,从下至上顺序检测;6城市桥梁的常规定期检测应按下列顺序进行:1)对照城市桥梁资料卡和设施年量报表,现场核对城市桥梁的基本数据,并应符合《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中附录B和附录C的要求;2)对桥梁各构件外观进行详细的检查,并记录发现病害的部位、类型、性质、范围、数量和程度等;3)分析损坏原因,提出维修或进一步检测建议;4)根据桥梁技术状况,确定下次检测的时间;5)常规定期检测应由专职桥梁养护工程技术人员或实践经验丰富的桥梁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并应对每座桥梁制定相应的检测计划与实施方案。4.3.2常规定期检测内容1桥面系的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1)桥面铺装层纵、横坡是否顺适,有无脱皮露骨、骨料松散、泛油、严重的裂缝(网裂、纵横裂缝)、破碎、坑槽、洞穴、波浪、防水层漏水;2)伸缩缝是否平整、顺直、伸缩自如,是否有异常变形和响动、松动、破损、脱落、漏水,是否嵌入杂物;槽口铺装层是否啃边,是否造成明显的跳车;钢构件是否开裂;3)栏杆、防撞墙、防撞墩是否完整、牢固,有无撞坏、断裂、错位、松动、缺件、锈蚀、剥落等;4)人行道是否完整,有无严重的裂缝(网裂、纵横裂缝)、碎烂、残缺、塌陷;5)桥头搭板是否完好,是否出现滑移、开裂、混凝土碎烂、6)桥面、桥头引道排水是否顺畅,泄水口、收水口或收水井、泄水管是否完好,是否破坏、损伤、泄露、脱落、堵塞;7)桥梁绿化设施结构是否完好、牢固,支架是否锈蚀、变形、脱落,花盆是否锈蚀、开裂、失稳、坠落,外饰面板是否松动、脱落,绿化排水系统是否完整、排水顺畅、有无漏水现象,是否生长可能影响桥梁结构的植物;8)防撞架设施是否完好,构件是否变形、松动、脱焊、螺栓松脱,防腐涂层是否完好,限高标志是否完好;9)防护网、隔音屏、防眩板、隔离带等防护设施是否完整,是否锈蚀、破损、断裂、松动、缺失、剥落。2桥梁主体结构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1)混凝土结构是否有裂缝、剥落、露筋、蜂窝麻面、表面沉积和钢筋锈蚀情况;2)钢结构的涂层是否出现老化、膨胀和脱落,构件是否生锈,有无扭曲、异常变形,节点是否滑动错裂,焊接断面有无削弱和裂纹,铆钉和螺栓是否松动、脱落;3)砖石结构砌缝是否开裂、灰浆是否脱落,砖石材料有无风化、剥落和裂缝,砌体是否有鼓肚变形,注意检查砖石结构表面是否长有苔藓以及砌缝中是否植物丛生;4)木结构有无腐烂、顺纹裂纹及磨损,接全点、榫头和支承处有无松动,以及连接螺栓或钉有无锈蚀;5)桥跨结构是否有异常变形、声音、振动或不正常移动,横向联系有无松动或削弱,墩台是否发生倾斜、位移或下沉;6)基础是否发生冲刷和捣空现象,扩大基础有无腐蚀,桩基有无环状冻裂和冲刷磨损,木桩水位变化处或干湿交替变化处有无腐蚀,对位于潮汐河流或咸水中的木桩基础,有无由蛀木虫引起的损害;7)装配式混凝土桥跨结构接缝处有无开裂、填料脱落和漏水浸蚀现象,组合结构结合面有无剪切变形或张开;8)桥梁结构重点检查部位应按表4.3.2规定执行。同时对应力集中区,截面突变处,结构薄弱部位及容易发生损坏部位应重点检查。3应检测支座装置是否完整、清洁,有无开裂、错位和脱空现象,且各种支座应按下列规定检测:1)简易支座的油毡是否老化、破裂;2)钢板滑动支座和弧形支座是否干涩、锈蚀;3)辊轴支座轴承有无裂缝,辊轴是否出现不允许的爬动、歪斜;4)摇轴支座的摇轴是否倾斜;5)摆柱支座各部件相对位置是否正确,受力是否均匀;6)板式支座是否老化、变形;7)盆式支座的固定螺栓是否剪断损坏,螺母是否松动;8)橡胶支座是否老化、开裂,有无过大的剪切变形或压缩变形;9)活动支座是否灵活,实际位移量是否正常;10)支承垫石是否破碎。4墩台与基础的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1)墩台及基础有无滑动、倾斜、下沉;2)台背填土有无沉降或挤压隆起;3)混凝土墩台及帽梁有无风化、开裂、剥落、露筋等;4)石砌墩台有无砌块断裂、通缝脱开、变形,砌体泄水孔是否堵塞,防水层是否损坏;5)墩台顶面是否清洁,伸缩缝处是否漏水;6)基础下是否发生不允许的冲刷或掏空现象,扩大基础的地基有无侵蚀,桩基顶端在水位涨落、干湿交替变化处有无冲刷磨损、颈缩、露筋,是否受到污水、咸水或生物的腐蚀;必要时对大桥、特大桥的深水基础应派潜水员潜水检查。5锥坡、引道挡墙应检查其是否完好,有无砌块断裂、混凝土剥离脱落、通缝脱开、变形,砌体泄水孔是否堵塞。6调治构造物应检查其是否完好,功能是否适用,桥位段河床是否有明显的冲淤或漂浮物堵塞现象。7下列结构桥梁开展常规定期检测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I类养护的桥梁结构变位应每年测量1次,拉索索力和吊杆拉力应每年测量1次;2)拱桥及软弱地基桥梁的沉降宜每年测量1次;3)独柱式墩桥梁墩柱的侧向倾角及梁体相对水平位移值应每年测量1次。4.3.3常规定期检测评估资料整理与结论1对于Ⅰ类养护的桥梁,应根据常规定期检测发现的结构构件损伤情况直接将桥梁的技术状态划分为下列两个等级:1)合格级—桥梁结构完好或结构构件有损伤但不影响桥梁安全;2)不合格级—桥梁结构构件损伤,影响结构安全。2对于Ⅱ类~Ⅴ类养护的城市桥梁,应根据定期检测结果对桥梁状况指数BCI进行评定,桥梁完成状态宜按表4.3.3-1分为五个等级,并分别采取相应的养护对策。Ⅱ类~Ⅴ类养护的城市桥梁的结构状况指数BSI宜按表4.3.3-2的规定分为五个等级:3各种类型桥梁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直接评定为不合格级桥或D级桥:1)Ⅲ、Ⅳ类环境下的预应力梁产生受力裂缝且裂缝宽度超过《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规定的限值;2)拱桥的拱脚处产生水平位移或无铰拱拱脚产生较大的转动;3)钢结构节点板及连接铆钉、螺栓损坏在20%以上、钢箱梁开焊、钢结构主要构件有严重扭曲、变形、开焊,锈蚀削弱截面积10%以上;4)墩、台、桩基出现结构性断裂且裂缝有开合现象,或出现倾斜、位移、沉降变形危及桥梁安全时;5)关键部位混凝土出现压碎或压杆失稳、变形现象;6)结构永久变形大于设计规范值;7)结构刚度达不到设计标准要求;8)支座错位、变形、破损严重,失去正常支承功能;9)基底冲刷面达20%以上;10)承载能力下降达25%以上(需通过桥梁结构检算与检测得到11)人行道栏杆残缺达20%以上;12)上部结构有落梁、脱空趋势或梁、板断裂;13)特大桥、特殊结构桥除上述情况外,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桥面板发生纵向开裂,支座和梁端区域发生滑移或开裂,斜拉桥拉索、锚具损伤,吊桥钢缆、锚具损伤,吊桥或拱桥吊杆和锚具损伤;14)其他各种对桥梁结构安全、行人及行车安全有较大影响的部件损坏。4.4结构定期检测4.4.1一般规定1Ⅰ类养护的城市桥梁,结构定期检测评估应根据桥梁检测技术方案和细节分组,并加以标识,确定相应的检测频率,宜为3年~5年,关键部位可设仪器监控测试;Ⅱ~Ⅴ类养护的城市桥梁结构定期检测评估宜为6年~10年,包括桥梁结构中所有构件;2斜拉桥、吊(悬索)桥、吊杆拱桥等通过索(杆)作为传力构件的特殊结构桥梁检测评估周期宜按照《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中相关规定的低限执行,主要传力构件宜每年进行一次特殊构件专项检测评估;3同一桥梁的结构定期检测评估机构宜相对固定。4.4.2结构定期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1查阅历次检测报告和常规定期检测中提出的建议;2根据常规定期检测中桥梁状况评定结果,进行梁体线形、墩柱沉降及结构构件的检测;3通过材料取样试验确认材料特性、退化程度和退化性质;4对桥梁进行结构检算,包括承载力检算、稳定性检算和刚度验算;5分析确定退化的原因,以及对结构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6对可能影响结构正常工作的构件,评价其在下一次检测之前的可能退化情况;如构件下一次检测前可能失效,需立即报告桥梁检测委托部门;7检测河道的淤积、冲刷等现象,记录水位;8必要时对桥梁进行荷载试验和分析评估;9通过综合检测评定,确定具有潜在退化可能或已处于退化状况的桥梁构件,提出相应的养护措施。4.4.3对下列城市桥梁应进行运营监测,可按《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中附录E进行运营监测,并宜采用自动化监测系1经现场重复荷载试验其结果属于D级或E级的桥梁;2施工质量不佳或存在疑问的桥梁;3对结构随时间因素变化进行研究的桥梁;4Ⅰ类养护的城市桥梁。4.4.4结构定期检测应有现场记录,应按《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中附录F填写结构定期检测现场记录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技术状况评定应符合常规定期检测中的评分标准,I类养护的城市桥梁技术状况评估应按《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中附录F表中的损坏状况进行;II类〜V类养护的城市桥梁,按《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中附录F表中的损坏状况,依据《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中附录D的评分等级、扣分表进行评估,并应符合本标准第4.6节的有关规定,同时填写下列相关内容:1)所有桥梁构件的侵蚀环境情况;2)构件的实测损坏类型和程度。2对I类养护的城市桥梁评为不合格级的,或退化速度过快的构件,II类〜V类养护的城市桥梁技术状况评定为D级、E级的,应在结构状态记录表中记录下列相关内容:1)构件编号;2)构件描述;3)构件在结构中的位置;4)损坏状况描述:包括损坏位置、程度、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退化、照片编号、所有材料试验的细节和材料在结构中的部位。3特殊构件信息表应记录结构状态记录表中没有涵盖的信息,包括下列内容:1)没有在评分标准中定义的构件;2)无法检测的构件,并说明不能检测的原因;3)河道的淤积、冲刷、水位记录;4)记录材料测试和取样的位置并编号,以便试验结果的交叉参考。4照片记录表中的照片应针对构件损坏拍摄,并应按顺序编4.4.5结构定期检测应对桥梁构件进行侵蚀环境分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桥梁构件的侵蚀环境宜按表4.4.5分类。严寒和寒冷地区露天环境,构件表面经常处于结露或盐渍土环境,受除冰盐作用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2易受盐侵蚀地区、沼泽、腐殖质土壤(填土)或工业废弃区,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应检测土壤侵蚀性、水质侵蚀性。4.4.6加宽桥梁应将原桥与加宽部分分开评估。4.4.7系杆拱桥、悬索桥、斜拉桥应定期进行动力特性及重要部位的内力静载试验检测,时间间隔不得超过7年。检测报告应结合历年的各项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应通过结构监测,掌握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结构构件的变化和力学性能及空间位移情况。4.4.8对I类养护的城市桥梁因结构损坏被评定为不合格的应立即限制交通,组织修复;对Ⅱ类~V类养护的城市桥梁被评估为D级桥梁的,应提出处理措施,需紧急抢修的桥梁应提出时间要求;被评估为E级桥梁的,应立即限制交通,及时处理。4.4.9结构定期检测评估的资料整理与结论1结构定期检测评估应有现场记录,应按《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中附录F要求填写结构状态记录表、特殊构件信息表和照片记录表。2桥梁结构定期检测评估资料整理与结论除应符合本标准第3.4节的相关规定外,还应包括下列内容:1)城市桥梁进行结构定期检测的原因;2)结构定期检测的方法和评价结论;3)采用相关技术标准或数据分析,确定桥梁承载能力、抗倾覆能力及耐久性能;4)结构使用限制,其中包括荷载、速度、机动车通行或车道数限制;5)养护维修加固措施;6)进一步检测、试验、结构分析评估及建议。3检测评估机构应根据结构定期检测评估的结果,分析结构材料退化的原因,以及对结构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提出进一步检测、监测的建议,并提出相应的养护、加固措施。4所有现场记录资料以及结构定期检测报告应以电子文档和书面形式在现场调查完成后及时提供给委托部门。4.5特殊检测4.5.1一般规定1特殊检测应根据桥梁技术状况、必须进行特殊检测的原因,详细分析研究检测项目、方案,制定详细的针对性检测计划;2特殊检测宜采用无损检测、局部取试样等方法对结构材料缺损状况进行诊断,用静力荷载方法鉴定结构承载能力,用动力荷载方法测定结构力学性能参数和振动参数,检测和评估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桥梁现状与原设计条件相比已经发生变化的,所有鉴定都应针对检测时的实际状况,不得套用原设计的资料数据;4静力荷载试验、动力荷载试验宜在温度变化不大的条件下进行试验;5城市桥梁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特殊检测。1)城市桥梁遭受洪水冲刷、流冰、漂流物、船舶或车辆撞击、滑坡、地震、风灾、火灾、化学剂腐蚀、车辆荷载超过桥梁限载的车辆通过等特殊灾害造成结构损伤;2)城市桥梁定期检测中难以判明安全的桥梁;3)为提高或达到设计承载等级而需进行修复加固、改建、扩建的城市桥梁;4)超过设计使用年限,需延长使用的城市桥梁;5)常规定期检测中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时,I类养护的城市桥梁被评定为不合格级的桥梁,II类〜V类养护的城市桥梁被评定为D级或E级的桥梁;6)常规定期检测发现加速退化的桥梁构件需补充检测的城市桥梁。6实施特殊检测前,检测单位应收集下列资料:1)竣工资料;2)识别和鉴定桥梁结构的主要材料以及它们的强度;3)特殊检测的原因,影响桥梁承载能力的因素;4)历次桥梁定期检测和特殊检测报告;5)历次维修资料;6)交通量统计资料。4.5.2城市桥梁特殊检测应包含下列内容:1结构材料缺损状况诊断;2结构整体性能、功能状况评估。4.5.3结构材料缺损状况的诊断,宜根据缺损的类型、位置和检测的要求,选择表面测量、无损检测技术和局部取试样等方法。试样宜在有代表性构件的次要部位获取。检测与评估应按相应的试验标准进行。4.5.4结构整体性能、功能状况评估应根据诊断的构件材料质量状况及其在结构中的实际功能,用计算分析评估结构承载能力。当计算分析评估不满足或难以确定时,应用静力荷载方法鉴定结构承载能力,采用动力荷载方法测定结构力学性能参数和振动参数。结构计算、荷载试验和评估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5.5特殊检测资料整理与结论桥梁特殊检测资料整理与结论除应符合本标准第3.4节的相关规定外,还应包括下列内容:1无损检测、局部取试样试验除应按本标准第4.4.4条中相关规定整理资料外,检测评估机构还应阐述检测部位损坏的原因及程度,评定桥梁继续使用的安全性,并提出维修加固措施。2特殊检测报告1)概述、桥梁基本情况、检测组织、时间背景和工作过程;2)描述目前桥梁技术状况、试验与检测项目及方法、检测数据与分析结果、桥梁技术状况评价;3)阐述检测部位的损坏原因及程度,评定桥梁继续使用的安全性;4)提出结构及局部构件的维修、加固或改造的建议方案,提出维护管理措施。3对特殊检测结果不满足要求的城市桥梁,在维修加固之前,应采取限载、限速或封闭交通的措施,并应继续监测结构变化。4.6城市桥梁技术状况评估方法4.6.1Ⅱ类~Ⅴ类养护的城市桥梁技术状况的评估应包括:桥面系、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全桥评估。应采用先构件后部位再综合及与单项直接控制指标相结合的办法评估。4.6.2Ⅱ类~Ⅴ类养护的城市桥梁,应以桥梁状况指数BCI确定桥梁技术状况;应以桥梁结构指数BSI确定桥梁不同组成部位的结构状况。应按分层加权法根据桥梁定期检测记录,对桥面系、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按《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中附录D的评分等级、扣分表分别进行评估,再综合得出整座桥梁技术状况的评估。4.6.3桥面系的技术状况应采用桥面系状况指数BCIm表示;桥面系的结构状况应采用桥面系结构指数BSI表示。根据桥面铺m装、桥头平顺、伸缩装置、排水系统、人行道和栏杆等要素的损坏扣分值,BCI和BSI应按下列公式计算:mmBCIma100MDPhh(4.6.3-1)h1式中:haMDPhωDPhi BSImmin100MDPhMDPhDPhihiDPhihiDPhii桥面系的评价要素,包括桥面铺装、桥——头平顺、伸缩装置、排水系统、人行道和栏杆;——桥面系评价要素的总数;桥面系第h类要素中损坏的综合扣分值;当MDPh<max(DPhi)时,取值为——max(DPhi);当MDPh>100时,取值桥面系第h类要素的权重,按表4.6.3的——规定取值;桥面系第h类要素中第i项损坏的扣分——值,按《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附录表D-1取值;——桥面系第h类要素中第i项损坏的权重;桥面系第h类要素中第i项损坏的扣分——值占桥面系第h类要素中所有损坏扣分值的比例。注:在计算BCIm时,未出现的要素其权重应按剩余要素权重的比例关系重新分配给剩余要素。4.6.4桥梁上部结构技术状况的评估应逐跨进行,然后再计算整座桥梁上部结构的技术状况指数BCIS。桥梁上部结构的结构状况应采用上部结构结构状况指数BSIs表示。BCIS和BSIs应按下列公式计算:BCISBCIsi(4.6.4-1)BSIsminBCIsi(4.6.4-2)j1kk5.5k3.5ijk(4.6.DPijk=DPijk(4.6.4-6)DPkijk式中:BCIS——第i跨上部结构技术状况指数;B——桥梁跨数;SDP第i跨上部结构中第j类构件损坏的综合ij扣分值;当SDPij<max(DPijk)时,取值为max(DPijk);Ck 第i跨上部结构中第j类构件的权重,按——表4.6.4的规定取值;——第i跨上部结构的桥梁构件类型数;第i跨上部结构中第j类构件第k项损坏——的扣分值,按《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附录表D-2取值;第i跨上部结构中第j类构件第k项损坏——的权重;第i跨上部结构中第j类构件第k项损坏——的扣分值占第j类构件所有损坏扣分值的比例。注:在计算BCIS时,未出现的构件类型其权重应按剩余构件类型权重的比例关系重新分配给剩余构件类型。4.6.5桥梁下部结构技术状况的评估应逐墩(台)进行,然后再计算整座桥梁下部结构的技术状况指数BCI;桥梁下部结构的结x构状况采用下部结构的结构状况指数BSI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xBCIBSI值:xxBCIxBCIxjBSIxminBCIxjBSIx(4.6.5-1)(4.6.5-2)BCIxj100SDPjkjkk1SDPjkDPjkljklljkl=DPjklDPjkll式中:BCIxj——第j号墩(台)下部结构技术状况指数;b——桥梁跨数;SDPjk——第j号墩(台)下部结构中第k类构件的综合扣分值;取值为max(DPjkl);当SDPjk>100时,取值为100;jk 第j号墩(台)下部结构中第k类构件的权重,按本标准表4.6.5的规定取值;D——第j号墩(台)下部结构的构件类型数;第j号墩(台)下部结构中第k类构件第DPjkl——l项损坏的扣分值,按《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附录表D-3取值;jkl——第j号墩(台)下部结构中第k类构件第l项损坏的权重;第j号墩(台)下部结构中第k类构件第jkl——l项损坏的扣分值占第k类构件所有损坏扣分值的比例。注:在计算BCI时,未出现的构件类型其权重应按剩余构件类型权重的比例关系重新分x配给剩余构件类型。4.6.6整个桥梁的技术状况指数BCI根据桥面系、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技术状况指数,应按下式计算:BCIBCIBCIBCI(4.6.6)mmssxx、x、——桥面系、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权重,按表4.6.6的规定取值。位桥梁类型人行天桥构构构构4.6.7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桥面系以及整座桥梁结构的完好状况可按表4.6.7进行评估。ABCDE注:BCI*表示BCI、BCIm、BCIs或BCIx。BCI的计算可应用BCI软件进行。4.6.8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桥面系的结构状况可按表4.6.8进行评估。ABCDE注:BSI*表示BSI、BSIm、BSIs或BSlx。BSI的计算可应用BSI软件进行。4.6.9各种类型桥梁有下列情况之一,即可将桥梁技术状况直接评定为不合格级桥或D级桥:1预应力梁产生受力裂缝且裂缝宽度超过《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中表5.3.2限值。2拱桥的拱脚处产生水平位移或无铰拱拱脚产生较大的转动。3钢结构节点板及连接铆钉、螺栓损坏数量在20%以上,钢箱梁开焊,钢结构主要构件有严重扭曲、变形、开焊,锈蚀削弱截面面积10%以上。4墩、台、桩基出现结构性断裂缝,或裂缝有开合现象,倾斜、位移、沉降变形危及桥梁安全时。5关键部位混凝土出现压碎或压杆失稳、变形现象。6结构永久变形大于设计标准值。7结构刚度达不到设计标准要求。8支座错位、变形、破损严重或缺失,已失去正常支承功能。9基底冲刷面积达20%以上。10当通过桥梁验算检测,承载能力下降达25%以上。11人行道栏杆累计残缺长度大于20%或单处大于2m。12上部结构有落梁和脱空趋势或梁、板断裂。13预应力钢筋锚头严重锈蚀失效。14钢混凝土组合梁、桥面板发生纵向开裂,支座和梁端区域发生滑移或开裂;斜拉桥拉索、锚具损伤;悬索桥钢索、锚具损伤;系杆拱桥钢丝、吊杆和锚具损伤。15其他各种对桥梁结构安全有较大影响的部件损坏。4.7人行地下通道技术状况评估方法4.7.1人行地下通道的完好状态,应采用人行地下通道状况指数PUCI作为人行地下通道技术状况的评估指标。多洞箱涵人行地下通道,宜逐洞单独评估。4.7.2根据人行地下通道的结构组成情况,可分为主体构造物、出入口、道面、排水设施、附属设施5个部位。各部位的构件类型可按表4.7.2的规定确定。应按《城市桥梁养护技附录表D-4表的扣分值分别对各构件、各部位进行评估,再综合得出整个人行地下通道的技术状况。4.7.3人行地下通道的主体构造物技术状况应采用主体构造物状况指数PUCIz表示,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jDPhiji式中:a——主体构造物的构件类型数;b 主体构造物中第h类构件的构件数;主体构造物中第h类构件权重,按表h——4.7.3的规定取值;——主体构造物中第h类构件第i个构件的总扣分值;主体构造物中第h类构件第i个构件第DPhij——j项损坏的扣分值,应按《城市桥梁养—— 主体构造物中第h类构件第i个构件第j项损坏的权重;主体构造物中第h类构件第i个构件第j项损坏的扣分值占第i个构件所有损坏扣分值的比例。注:在计算PUCIz时,未出现的构件类型其权重应按剩余构件类型权重的比例关系重新分配给剩余构件类型。4.7.4人行地下通道的出入口技术状况应采用出入口状况指数PUCIc表示,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j1k==ijkDPijkijki(4.7.4-1)(4.7.4-2)(4.7.4-3)(4.7.4-4)(4.7.4-5)式中:c——出入口数;PUCIci——第i个出入口技术状况指数;D 第i个出入口的构件类型数;——第i个出入口中第j类构件的权重,按表4.7.4的规定取值;CDP 第i个出入口中第j类构件的总扣分值;第i个出入口中第j类构件第k项损坏————第i个出入口中第j类构件第k项损坏的权重;第i个出入口中第j类构件第k项损坏——的扣分值占第j类构件的所有损坏扣分值的比例。注:在计算PUCIc时,未出现的构件类型其权重应按剩余构件类型权重的比例关系重新分配给剩余构件类型。4.7.5人行地下通道的道面技术状况应采用道面状况指数PUCId表示,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ej1ej1PUCIdj100DPjkjkkDPjk=DPjkjkDPjkk式中:e——道面数;PUCIdj 第j个道面技术状况指数;DPjk——第j个道面的第k项损坏的扣分值,按《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附录表D-4-3取值;jk——第j个道面的第k项损坏的权重;jk——第j个道面的第k项损坏的扣分值占第j个道面的所有损坏扣分值的比例。4.7.6人行地下通道的排水设施技术状况应采用排水设施状况指数PUCIp表示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PUCIp100DPkk(4.7.6-1)kk3.05.53.5k(4.7.6-2)DPjkjk=DPjk(4.7.6-3)k排水设施中第k项损坏的扣分值,按《城式中:DPk——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附录表D-4-4取值;k——排水设施中k项损坏的权重;排水设施中第k项损坏的扣分值占排水——jk设施所有损坏扣分值的比例。4.7.7人行地下通道的附属设施技术状况应采用附属设施状况指数PUCIf表示,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lm式中:fDPbmm——附属设施的构件类型数;附属设施中第l类构件的权重,按表4.7.7——的规定取值;——附属设施中第l类构件的总扣分值;附属设施中第l类构件第m项损坏的扣分——值,按《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表D-4-5取值;附属设施中第l类构件第m项损坏的权——重; 附属设施中第l类构件第m项损坏的扣分 值占第类构件的所有损坏扣分值的比例。注:在计算PUCIf时,未出现的构件类型其权重应按剩余构件类型权重的比例关系重新分配给剩余构件类型。4.7.8人行地下通道状况指数PUCI应按下式计算:PUCI=PUCIzzPUCIccPUCIddPUCIppPUCIff、d、p、f—主体构造物、出入口、道面、排水设施、附属设施权重,按表4.7.8的规定取值。注:在计算PUCI时,未出现的构件类型其权重应按剩余构件类型权重的比例关系重新分配给剩余构件类型。4.7.9人行地下通道状况指数PUCI可按表4.7.9进行评估。PUCI得分5.1一般规定5.1.1下列桥梁结构检测内容宜结合桥梁实地调查情况以及现场检测实施的可行性综合确定:1结构几何参数;2结构线性与变位;3构件材料强度;4构件裂缝;5构件缺损及耐久性状况;6支座与伸缩装置状态;7索力;8结构自振频率;9其它应检测的内容。5.1.2既有桥梁的检测宜选择在桥梁的交通流量和四周环境影响较小的时段实施,受交通影响的参数检测应在封闭交通的情况下进行。5.1.3桥梁结构构件缺损程度应按完好、轻微、中等、严重和危险五个等级评定。5.2结构几何参数检测5.2.1桥梁结构几何参数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1桥梁的跨径、宽度、净空、拱矢高;2构件的长度与截面尺寸;3桥面铺装厚度;4结构检算需采用的其它几何参数。5.2.2桥面结构断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中小跨径桥梁单跨测量断面不得少于3个,大跨径桥梁单跨测量断面不得少于5个;2桥梁墩柱、桥塔的测量断面不宜少于3个,截面突变处应布设测量断面点。5.2.3桥面铺装层厚度可采用雷达结合钻芯修正的方法测定,检测断面宜布设在跨径4等分点位置。5.3结构线形与变位检测5.3.1桥梁结构线形与变位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式结构应测量主梁的纵向线形和墩台顶的变位,主梁的纵向线形可通过测量桥面结构纵向线形的方式测定;拱结构应测定拱轴线、桥面结构纵向线形和墩台顶的变位;斜拉桥和悬索桥应测定塔顶变位、桥面结构纵向线形,悬索桥尚应测定主缆线形。2桥梁结构纵向线形测量时,测点应沿桥纵向在桥轴线和车行道上、下游边缘线3条线上分别布设,且宜布设在桥跨结构的特征点截面上,对等截面桥跨结构,可布设在桥跨或桥面结构的跨径等分点截面上;对中小跨径桥梁,单跨测量截面不宜少于5个;对大跨径桥梁,单跨测量截面不宜少于9个。3结构纵向线形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规定的水准测量等级进行闭合水准测量。4墩台顶和塔顶的水平变位可采用悬挂垂球方法测量或采用极坐标法进行平面坐标测量。5拱轴线宜按桥跨的8等分点或其整数倍分别在拱背和拱腹部设测点;悬索桥主缆线形宜在索夹位置处的主缆顶面布设测点,测量时应记录现场温度、风向和风速。6结构变位对桥梁结构安全的影响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H21进行评定;当结构变位对结构的安全或正常使用功能有影响时,应对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行检算评定。5.3.2墩台基础变位检测应包括基础的沉降、位移和转角,测点不得少于4个。受冲刷或淤积影响的墩台基础,应检测冲刷深度或淤积高度。5.3.3对设有永久性变位观测点的墩台基础,宜通过测量永久性变位观测点平面坐标与高程的变化分析其变位。对无永久性变位观测点的墩台基础,可采用几何测量、垂线测量、光学测距等间接测量的方法,或通过测量桥跨结构形态参数的变化推定其变位。5.3.4对未设置永久性变位观测点且变位尚未稳定的墩台基础,应设置永久性变位观测点,定期跟踪观测,直至基础变位稳定;此间还应对桥梁上部结构的响应进行监测。5.3.5当简支梁桥的墩台基础变位大于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J21规定的容许限值,且墩台基础沉降尚未稳定时,应提出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的建议。5.3.6对墩台基础差异沉降敏感的连续梁、连续刚构等超静定结构桥梁,当差异沉降大于设计规定的限值时,应采取下列措施:1墩台基础沉降已稳定,应检算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附加内力对承载能力的影响;2墩台基础沉降尚未稳定,应提出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的建5.3.7对拟增加自重或拟进行地基加固的桥梁,当缺乏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或已有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不够详尽时,应在贴近墩台基础处对地基岩土进行勘探和原位测试,查明岩土层的类型、分布和工程特性,评定地基承载能力。5.4构件材料强度检测5.4.1桥梁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材料强度宜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检测。5.4.2钢材强度代表值应按下列方式确定:1应根据桥梁施工或验收资料档案中的钢材出厂质量证明、进场检验合格报吿,取钢材强度的标准值;2当无资料可查时,可在结构有代表性的次要构件上截取试件进行试验,并取试验强度的最小值;当主要构件截面的厚度与截取试样构件的厚度不同且大于16mm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GB50917规定的钢材强度设计值折减比例,对钢材强度代表值进行折减。5.4.3结构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可采用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等无损检测方法,检测抽样数量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的规定,且应选择重要构件进行重点部位检测,单个构件专门检测时的测区数量不宜少于5.4.4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推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的规定执行。5.4.5当对无损检测方法推定的混凝土强度有怀疑或进行混凝土强度鉴定时,可采用钻芯法对混凝土推定强度进行修正或验证。芯样应在有代表性构件的次要部位钻取,钻取芯样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强度修正时不得少于6个;2强度验证时不得少于3个。5.5构件裂缝检测5.5.1裂缝检测宜包括受检桥跨内全部结构受力构件。当不具备全数检测条件时,应对下列构件的裂缝进行检测:1重要的构件;2裂缝较多或裂缝宽度较大的构件;3存在明显变形的构件。5.5.2裂缝检测宜符合下列规定:1裂缝的最大宽度宜采用裂缝专用测量仪器量测,裂缝长度可采用钢尺或卷尺量测;2对构件上存在的裂缝宜进行全数检查,记录每条裂缝的长度、走向和位置,并绘制裂缝分布图;3裂缝深度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现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