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一题多设问专练:有关燃烧与灭火的探究(原卷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B/31/wKhkGWepSrCAKoOcAAGkDvlqYp8419.jpg)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一题多设问专练:有关燃烧与灭火的探究(原卷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B/31/wKhkGWepSrCAKoOcAAGkDvlqYp84192.jpg)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一题多设问专练:有关燃烧与灭火的探究(原卷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B/31/wKhkGWepSrCAKoOcAAGkDvlqYp84193.jpg)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一题多设问专练:有关燃烧与灭火的探究(原卷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B/31/wKhkGWepSrCAKoOcAAGkDvlqYp84194.jpg)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一题多设问专练:有关燃烧与灭火的探究(原卷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B/31/wKhkGWepSrCAKoOcAAGkDvlqYp841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有关燃烧与灭火的探究
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1)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a,b;图一热水的作用是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
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
H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5)实验室模拟炼铁需要高温,一般用酒精喷灯,某同学用自制的增氧酒精灯替换酒精喷灯,方法是在
普通酒精灯的灯芯座中间加一根导气管(即增氧孔),使用时将氧气通入增氧孔。由增氧酒精灯构造可知,
增氧酒精灯火焰的—(填"外层"或"内层")温度更高。
(6)某小组同学使用如下图的燃烧器探究灭火的原理。
①向燃烧器内通入甲烷(CH冷和空气,点燃,待火焰稳定后,再从进口A分别通入CO2、此、He,改变通入的
三种气体用量,测得火焰刚好熄灭时,通入的三种气体在混合器中的体积分数如表所示。三种气体中灭火
效果最好的是。
气体He
C02N2
体积分数/%17.6527.1523.84
②研究KHCCh与C02联合使用时的灭火效果。KHCCh灭火的原理较复杂。KHCO3受热分解时吸收能量,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以所学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分析,KHC03可用于灭火的原因有=
③向上述燃烧器内通入CH4和空气,点燃,待火焰稳定后,从进口A通入C02,进口B加入KHCCh粉末。控
制其他条件不变,测得火焰刚好熄灭时,KHC03的用量与混合器中通入的CO,体积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C02体积分数在8%〜10%内,随CO2体积分数的增加,使火焰熄火所需的KHCO3用量不再减少,原因
是
M
VU
朝
旺
,0§
混合器中CO2体积分数/%
(7)在元旦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滴水生火"的魔术。他向包裹有过氧化钠(Na?。?)粉末的脱脂棉上
滴了几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了。老师介绍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碱和一种气体。根据燃烧条
件,脱脂棉是可燃物,小新认为生成的气体是;小海又进行了补充:此反应还会(填"吸收"
或"放出")了很多热量,进而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
水T包有NazCh的
〜脱脂棉
/石棉网
(8)小红依据灭火的原理经过进一步思考认为,"吹灭蜡烛"不一定是因为吹的气流带走了周围的热量,也
可能因为吹的气流移走了—,使蜡烛熄灭。为此她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1:如图甲,把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
实验2:如图乙,先将活塞放到左端位置,点燃酒精灯,当温度计的示数达到280团以上时,点燃右面的蜡
烛,把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出,右端蜡烛火焰也立即熄灭。由此她得出结论:蜡烛一吹就灭的原因
不只是降低温度,还有—。实验2中使用两盏酒精灯可使注射器内温度迅速升高,其目的是—。
1.(2023•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火的使用是化学认识的开端,人类在长期的观察、实践和探索中认识
(1)《庄子•外物篇》载:“木与木相摩则燃",其原理是成语"火上浇油”是指在燃烧的木材上浇少量的油,
火焰瞬间变大,木材燃烧更剧烈,解释原因
⑵图1是探究密闭装置中蜡烛(主要含碳、氢元素)熄灭影响因素的一组对比实验(所用蜡烛及装置均相
同),乙瓶中氧气与二氧化碳体积比为1:4。图2是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的实验过程中甲瓶内氧气体积分
数的变化曲线。实验中观察到甲、乙两瓶中现象相同:蜡烛均先正常燃烧,而后同时慢慢熄灭。图1对比
实验设计的目的是除氧气体积分数的降低及上述探究因素外,再写出一条导致蜡烛熄灭的可能因素及
理由:_»根据上述实验及信息,推测乙瓶中蜡烛熄灭后,氧气与二氧化碳最终的体积比约为—(填字
母序号)。
2.(2023・青海•统考中考真题)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以下是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
究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已知着火点:白磷40回、红磷240回)
⑴装置A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请解释红磷不燃烧的原因:;
(2)装置B中通入。2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⑶装置若要出现与装置相同的现象,通入前需要的操作是。
CB02
3.(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做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①在有空气的试管内放入
白磷,关闭弹簧夹,白磷不燃烧(如图I);②将图I装置放到热水中形成图团装置,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
大。
弹簧夹
弹簧夹
图I
⑴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②中白磷剧烈燃烧时,试管内气体压强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⑶对比实验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⑷图团实验后试管内还有白磷残留,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白磷复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另一条件
是一O
4.(2023•河北邯郸•校考模拟预测)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
有:①处白磷燃烧;②处红磷不燃烧;③处的白磷也不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回,红磷的着火点为
2400)„
①白磷一,七-②红磷
80。(2热水一三度-③白磷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中"80回热水"的作用是:①提供热量;@_o
⑶①处的白磷燃烧而②处的红磷不燃烧,可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5.(2023•河南焦作•统考三模)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当温度从室温升高
至60回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高至260团时,仅③开始燃烧。
被沙子覆
(1)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⑵温度升高至260团时,对比③④的现象,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o
⑶白磷、红磷和无烟煤都放在铜板上,这是利用了铜的什么性质?
6.(2023•河南新乡•联考三模)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和铁制容器所占体积忽
略不计)。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来引燃红磷,并通过移动磁铁让玻璃管中铁制容器不断移动,待红磷燃烧
熄灭后,冷却至室温,将玻璃管右端竖直向下刚浸入水槽中,在水下取出橡胶塞,待液面稳定后再进行读
数。
太阳光
⑴实验中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来引燃红磷,而室温下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O
(2)点燃红磷后,不断移动磁铁的目的是—。
⑶其他操作均正确,可观察到管内液面高度最终在玻璃管刻度"—"附近。
7.燃烧与灭火紧密联系着我们的生活。请你依据下列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空气中点燃镁条,观察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说明该反应—(填"放出"或"吸收")能量,
生成白色固体MgO,说明镁发生了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2)CO2可用于灭火,是否也可熄灭燃着的镁呢?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干冰,在一块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放入一些镁屑,用红热的铁棒点燃镁
屑(如图甲)。
迅速将另一块干冰盖上,镁在两块干冰间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像冰块中装入一个明亮的电灯泡一
样(如图乙、丙)。
取走上面一块干冰,观察到有白色固体产生(如图丁),用铁片拨开图丁产物的表面(如图戊),还观察到
的现象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交流】
①小组实验后讨论,对初中教材中燃烧的条件有了新的认识:_(合理即可)。
②通过本实验,金属镁着火时,可以采用的灭火方法是—(填字母)。
A.用水浇灭B.用C02灭火器C.用沙子灭火
8.(2023•福建漳州•统考二模)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而进行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直通管耳直通管
氧气一倒置•白磷
带小孔圆形铝片一壁•带小孔圆形铝片
区一热水一二一热水
白磷得
izzr
甲乙
A.观察到甲中的白磷未燃烧,乙中的白磷燃烧
B.该实验可以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该实验可以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D.可反复呈现白磷燃烧与熄灭的现象
9.(2023・北京大兴・统考一模)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条件。①中充满②③中充满。2。升
温至400,仅观察到②中的白磷燃烧。
气球
温
度
传
感
器
磁子控温磁力搅拌器]
(1)设计①②的目的是一。
⑵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O
⑶气球的作用是一。
10.(2023•北京海淀・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考三模)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己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回
实验操作及现象:打开K。通入氧气,试管内液面下降,白磷露出水面,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
①甲中白磷露出水面后不燃烧的原因是=
(2)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和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o
11.(2023・山东烟台・统考•模)化学兴趣小组对物质的燃烧进行如下探究。(己知着火点:白磷40团,红磷
2600)
火焰温度/℃
白磷
图1
图3
【探究一】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如图L烧杯中装有60回水,底部放白磷。试管a、b中放入红磷与白磷,
塞上橡胶塞,放入烧杯中、观察到只有试管a中有白烟生成。
①通过对比试管a、b实验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o
(2)烧杯中水的作用是—(填一种即可)。
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白磷燃烧不剧烈,可能的原因是5不足,小傅同学对实验进行改进,如图2,请写出
物质M加入N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探究二】氧气的量对物质燃烧程度的影响。取5g白磷放入试管,将温度传感器探头插入图2左边试管
底部,放入60回水中,几秒后,将物质M注入试管中,采集数据曲线如图3所示。
⑷B点温度比A点高,说明左边试管发生的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⑸根据D点温度比B点高,本实验可获得的结论是—o
12.(2023福建泉州模拟)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测量模拟建筑火灾现场中氧气含量、二
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的变化,研究火场逃生策略的合理性。
在圆筒形透明塑料实验容器中底部三个位置(如图1)分别放置甲、乙、丙3根高低不同的蜡烛,在3根
烛芯一定距离都依次放置氧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由、)和二氧化碳传感器(
(aia2>a3>b2>b3C1>c2>
C3)(如图2)。点燃蜡烛后,盖上实验容器顶盖后,采集3根蜡烛火焰附近相关数据。
图2
(1)实验获取3根蜡烛从开始燃烧到熄灭的时间如表1所示,并提取每根蜡烛在这三个时间时火焰附近的含
氧量如表2所示。
表1:3根蜡烛开始燃烧到熄灭的时间
蜡烛甲乙丙
时间/s106164199
表2:熄灭时不同高度所测的含氧量%
熄灭时间/S低处(a3)中处(32)高处(31)
10619.819.118.5
16418.917.7X
19918.617.116.5
①三支蜡烛熄灭的先后顺序是—。
②表2中,x可能是—(填序号)。
A.18.6B.17.9C.17.2D.16.1
③蜡烛熄灭时,含氧量均不为零。请据此对燃烧条件的表述做进一步的完善:
④纵看表2数据,—处氧气含量下降最慢。
(2)实验获取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依次如图3和图4所示。
CO2浓度mg/n?
3600n
3400-
3200-
3000-
2800-
2600-
2400-
2200-
2000-
1800-
1600-
02004006008001000t/s
图4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
由此可知,点燃蜡烛后二氧化碳浓度由低处到高处逐渐变—,原因是.
⑶从以上两图分析,建筑火灾时,人员应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逃生,原因是
13.(2023・河南洛阳•统考三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滴管过氧化氢溶液实验。
滴管一冷,过氧化氢溶液燃烧管
X—弹簧夹]、I、屋与
#T处理
二氧幻孟弹篇红磷白磷
(1)挤压滴管,观察到装置中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打开弹簧夹1,关闭弹簧夹2,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关闭弹簧夹L打开弹簧夹2,通入氮气,燃烧的白磷很快熄灭,体现出的灭火原理为
14.(2023•辽宁大连•校考模拟预测)酒精灯和酒精喷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空气
一调节器
棉芯
蒸汽喷口
引火碗
-酒精贮罐
⑴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熄灭时都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⑵酒精灯灯芯儿是用多股棉纱线拧成的。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可以达到500回。但灯芯儿
在火焰中却没被烧毁,解释原因.
⑶酒精喷灯是铜制仪器火焰温度可达8000-100000使用酒精喷灯时应先向引火碗里注入一半酒精,用火
柴点燃。请你解释点燃引火碗内酒精的目的。
15.(2023•安徽蚌埠•统考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燃烧的有关知识后、对"燃烧的一些现象"开展了
项目式探究。
【项目一】再认识燃烧
小组同学进行镁带的燃烧实验时,发现镁能在氧气中燃烧,还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1)由上述现象。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O
⑵镁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有白色和黑色固体生成。试写出该变化的
化学方程式―。
【项目二】探究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
⑶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查阅资料】
物质熔点/回沸点/回燃烧时温度/回
石蜡50-70300~550约600
铁15352750约1800
钠97.8883约1400
⑷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通过上表中石蜡、
铁的数据对比,讲你推测:钠在燃烧时,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⑸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或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史验事实,请你推测硫的
沸点和硫燃烧时的温度高低是—O
【项目三】探究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的原因
为探究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原因,小组同学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的直径均为
0.3mrn)放入氧气中燃烧;实验过程及现象的记录如下表:
含碳0.6%的铁
物质镁条含碳0.05%的铁丝含碳0.2%的铁丝
丝
燃烧时的现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剧烈燃烧,极少火剧烈燃烧,少量火
—
象火星星星
⑹你认为上表中未填的实验现象是—o
⑺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
专题04有关燃烧与灭火的探究
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瘪气球
图一图二图三
(1)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ab;图一热水的作用是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
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
和一种碱,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H2
(5)实验室模拟炼铁需要高温,一般用酒精喷灯,某同学用自制的增氧酒精灯替换酒精喷灯,方法是在
普通酒精灯的灯芯座中间加一根导气管(即增氧孔),使用时将氧气通入增氧孔。由增氧酒精灯构造可知,
增氧酒精灯火焰的—(填"外层"或"内层")温度更高。
(6)某小组同学使用如下图的燃烧器探究灭火的原理。
①向燃烧器内通入甲烷(CH4)和空气,点燃,待火焰稳定后,再从进口A分别通入C02、N2、He,改变通入的
三种气体用量,测得火焰刚好熄灭时,通入的三种气体在混合器中的体积分数如表所示。三种气体中灭火
效果最好的是0
气体
C02N2He
体积分数/%17.6527.1523.84
②研究KHC03与C02联合使用时的灭火效果。KHC03灭火的原理较复杂。KHCO3受热分解时吸收能量,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以所学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分析,KHC03可用于灭火的原因有o
③向上述燃烧器内通入CH4和空气,点燃,待火焰稳定后,从进口A通入CO2,进口B加入KHC03粉末。控
制其他条件不变,测得火焰刚好熄灭时,KHC03的用量与混合器中通入的CO?体积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C02体积分数在8%〜10%内,随CO2体积分数的增加,使火焰熄火所需的KHCO3用量不再减少,原因
是
uM
wv
旺
§
0
0
,
混合器中CO2体积分数/%
(7)在元旦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滴水生火"的魔术。他向包裹有过氧化钠(Na?。?)粉末的脱脂棉上
滴了几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了。老师介绍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碱和一种气体。根据燃烧条
件,脱脂棉是可燃物,小新认为生成的气体是;小海又进行了补充:此反应还会(填"吸收"
或"放出")了很多热量,进而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o
水T包有NazOz的
〜脱脂棉
石棉网
(8)小红依据灭火的原理经过进一步思考认为,"吹灭蜡烛"不一定是因为吹的气流带走了周围的热量,也
可能因为吹的气流移走了—,使蜡烛熄灭。为此她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1:如图甲,把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
实验2:如图乙,先将活塞放到左端位置,点燃酒精灯,当温度计的示数达到280回以上时,点燃右面的蜡
烛,把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出,右端蜡烛火焰也立即熄灭。由此她得出结论:蜡烛一吹就灭的原因
不只是降低温度,还有—。实验2中使用两盏酒精灯可使注射器内温度迅速升高,其目的是—o
【答案】(1)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自身着火点提供热量,隔绝氧气
(2)减少环境污染
(3)氧气或空气
(4)放热
(5)内层
(6)①二氧化碳/CO2②2KHe032K2cO3+HQ+CO2T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③
C02体积分数在8%时,碳酸氢钾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加入的二氧化碳足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7)氧气/。2放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8)石蜡蒸气;移走可燃物;使空气的温度达到石蜡的着火点,从而证明不是温度降低使得蜡烛熄灭
【详解】(1)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二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三是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图1实验中烧杯中热水能提供热量,且能使水中的白磷与空气隔绝;
(2)对比图一、图二,图二把磷放入密闭的试管中进行实验,可以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造成空气污染;
从水中取出的试管外壁沾有水,直接进行加热易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3)试管内应为空气或氧气,以满足磷燃烧所需要的氧气;
(4)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钾的温度达到钾物质的着火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碱类物质的由金属与氢氧
根组成的特点,可判断钾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为氢氧化钾,同时放出氢气;故答案为:放热。
(5)由增氧酒精灯结构可知,内层部分与氧气接触最充分,故内层温度最高。
(6)①由表中可知,火焰刚好熄灭时,需要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最小,则二氧化碳灭火效果更好。
A小
②KHC03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钾、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HeC)3=K2cO3+H2O+CO2r
KHCCh受热分解时吸收能量,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则KHC03可用于灭火的原因有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
③结合前面分析和图4可知,当C02体积分数在8%时,碳酸氢钾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加入的二氧化碳足以
达到灭火的目的,则所需的KHCCh用量不再减少。
(7)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根据燃烧的条件,脱脂棉是可燃
物,过氧化钠(NazOz)与水反应生成了氧气,脱脂棉要燃烧还需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此反应放出热量,
进而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8)蜡烛燃烧时,是蜡烛形成的石蜡蒸气发生燃烧,蜡烛熄灭也可能因为吹的气流移走了石蜡蒸气,使
得蜡烛熄灭,故填石蜡蒸气;通过实验1、2对比可知,热气流也能使蜡烛熄灭,故蜡烛一吹就灭的原因
不只是降低温度,还有可能是吹的气流移走了石蜡蒸气,即移走可燃物使蜡烛熄灭,故填移走可燃物;
实验2中使用两盏酒精灯可使注射器内温度迅速升高,其目的是使空气的温度达到石蜡的着火点,从而证
明不是温度降低使得蜡烛熄灭,故填使空气的温度达到石蜡的着火点,从而证明不是温度降低使得蜡烛熄
灭;
1.(2023・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火的使用是化学认识的开端,人类在长期的观察、实践和探索中认识
⑴《庄子•外物篇》载:“木与木相摩则燃",其原理是成语"火上浇油”是指在燃烧的木材上浇少量的油,
火焰瞬间变大,木材燃烧更剧烈,解释原因
(2)图1是探究密闭装置中蜡烛(主要含碳、氢元素)熄灭影响因素的一组对比实验(所用蜡烛及装置均相
同),乙瓶中氧气与二氧化碳体积比为L4。图2是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的实验过程中甲瓶内氧气体积分
数的变化曲线。实验中观察到甲、乙两瓶中现象相同:蜡烛均先正常燃烧,而后同时慢慢熄灭。图1对比
实验设计的目的是除氧气体积分数的降低及上述探究因素外,再写出一条导致蜡烛熄灭的可能因素及
理由:根据上述实验及信息,推测乙瓶中蜡烛熄灭后,氧气与二氧化碳最终的体积比约为—(填字
母序号)。
111
A.—B.—C.一
567
【答案】⑴摩擦产生热量,使温度达到了木材的着火点油吸热汽化,与氧气接触面积变大,燃烧更剧
烈,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更多未燃烧木材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发生了燃烧
(2)探究甲中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是否是蜡烛熄灭的影响因素水蒸气是蜡烛熄灭的影响因素,因为
蜡烛中含氢元素,燃烧有水生成A
【详解】(1)《庄子・外物篇》载:“木与木相摩则燃",其原理为:摩擦产生热量,使温度达到了木材的着
火点,所以木材燃烧;成语"火上浇油”是指在燃烧的木材上浇少量的油,火焰瞬间变大,木材燃烧更剧烈,
是因为油吸热汽化,与氧气接触面积变大,燃烧更剧烈,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更多未燃烧木材的温度达
到了着火点,发生了燃烧;
(2)图1对比实验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探究甲中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是否是蜡烛熄灭的影响因素;除
氧气体积分数的降低及上述探究因素外,水蒸气是蜡烛熄灭的影响因素,因为蜡烛中含氢元素,燃烧有水
生成;乙瓶中氧气与二氧化碳体积比为1:4,因为蜡烛主要含碳、氢元素,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
占燃
二氧化碳,C+O2—CO2,所以乙瓶中蜡烛熄灭后,氧气与二氧化碳最终的体积比约为1:5,故选:A»
2.(2023・青海•统考中考真题)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以下是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
究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己知着火点:白磷40回、红磷240回)
白磷红磷
丫4-铜片
拳科热水、君蛇打热水
装置A装置B装置C
⑴装置A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请解释红磷不燃烧的原因:;
(2)装置B中通入。2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⑶装置C若要出现与装置B相同的现象,通入02前需要的操作是o
【答案】(1)红磷的着火点高,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⑵白磷燃烧
⑶给冷水加热,温度稍微高于40回即可
【详解】(1)已知着火点:白磷40回、红磷240回,在盛有热水的烧杯口盖一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红磷,
一端放白磷,现象是装置A中白磷燃烧,红磷未燃烧,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并温度要达到
着火点,红磷的着火点高,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2)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装置B中通入。2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白磷
燃烧。
(3)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装置C若要出现与装置B相同的现象,
通入前需要的操作是给冷水加热,温度稍微高于回即可。
0240
3.(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做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①在有空气的试管内放入
白磷,关闭弹簧夹,白磷不燃烧(如图I);②将图I装置放到热水中形成图国装置,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
大。
弹簧夹
弹簧夹
图I
⑴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②中白磷剧烈燃烧时,试管内气体压强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⑶对比实验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⑷图团实验后试管内还有白磷残留,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白磷复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另一条件
是—O
(1)4P+5O2=2P2O5
(2)增大
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⑷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点燃
【详解】()白磷与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P+5O2=2P2O5;
(2)②中白磷剧烈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试管内气体压强增大;
(3)①在有空气的试管内放入白磷,关闭弹簧夹,白磷不燃烧(如图I);②将图I装置放到热水中形成图
回装置,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对比实验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
(4)图团实验后试管内还有白磷残留,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白磷复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另一条件
是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4.(2023•河北邯郸,校考模拟预测)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
有:①处白磷燃烧;②处红磷不燃烧;③处的白磷也不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回,红磷的着火点为
2400)„
①白磷一,七-②红磷
8(rc热水-昆泰-③白磷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实验中"800热水"的作用是:①提供热量;0_o
⑶①处的白磷燃烧而②处的红磷不燃烧,可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占燃
(1)4P+5O2=2P2O5
⑵隔绝氧气
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详解】(1)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2)实验中"80回热水〃的作用是:①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②隔绝氧气,使水中的白磷
与氧气隔绝,通过对比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3)①处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而②处的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
着火点,不燃烧,可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5.(2023•河南焦作,统考三模)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当温度从室温升高
至60回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高至260回时,仅③开始燃烧。
被沙子覆
⑴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⑵温度升高至260团时,对比③④的现象,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o
⑶白磷、红磷和无烟煤都放在铜板上,这是利用了铜的什么性质?
占燃
[^](1)4P+5O2=2P2O5
⑵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⑶导热性
占燃
【详解】(1)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C)2=2P2O5。
(2)升高至260团时,红磷燃烧,而无烟煤不燃烧,对比可知燃烧的条件为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3)白磷、红磷、无烟煤都放在铜板上能被加热,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6.(2023•河南新乡•联考三模)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和铁制容器所占体积忽
略不计)。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来引燃红磷,并通过移动磁铁让玻璃管中铁制容器不断移动,待红磷燃烧
熄灭后,冷却至室温,将玻璃管右端竖直向下刚浸入水槽中,在水下取出橡胶塞,待液面稳定后再进行读
数。
太阳光
⑴实验中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来引燃红磷,而室温下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O
(2)点燃红磷后,不断移动磁铁的目的是—。
⑶其他操作均正确,可观察到管内液面高度最终在玻璃管刻度"—"附近。
【答案】(1)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⑵使铁质容器中的红磷与玻璃管内的氧气成分接触,使装置内的氧气充分反应
⑶4
【详解】(1)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③可燃物与氧
气接触。实验中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来引燃红磷,而室温下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点燃红磷后,不断移动磁铁的目的是使铁质容器中的红磷与玻璃管内的氧气成分接触,使装置内的
氧气充分反应;
(3)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燃烧消耗装置内的氧气,其他操作均正确,可观察
到管内液面高度最终在玻璃管刻度"4"附近。
7.燃烧与灭火紧密联系着我们的生活。请你依据下列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空气中点燃镁条,观察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说明该反应一(填"放出"或"吸收")能量,
生成白色固体MgO,说明镁发生了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2)CCh可用于灭火,是否也可熄灭燃着的镁呢?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干冰,在一块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放入一些镁屑,用红热的铁棒点燃镁
屑(如图甲)。
迅速将另一块干冰盖上,镁在两块干冰间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像冰块中装入一个明亮的电灯泡一
样(如图乙、丙)。
取走上面一块干冰,观察到有白色固体产生(如图丁),用铁片拨开图丁产物的表面(如图戊),还观察到
的现象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交流】
①小组实验后讨论,对初中教材中燃烧的条件有了新的认识:_(合理即可)。
②通过本实验,金属镁着火时,可以采用的灭火方法是—(填字母)。
A.用水浇灭B.用C02灭火器C.用沙子灭火
【答案】(1)放出氧化
点燃
(2)有黑色固体产生2Mg+CO,-2MgO+C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C
【详解】(1)在空气中点燃镁条,观察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燃烧放出热量;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该反应是镁与氧气的反应,说明镁发生了氧化反应;
(2)实验探究:由图可知,用铁片拨开图丁产物的表面(如图戊),还观察到的现象是有黑色固体生成;
镁在两块干冰间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
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Mg、C、0,生成物中也应含Mg、C、0,故生成的白色固体是氧化
占燃
镁,黑色固体是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
反思与交流:①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②A、镁的金属活动性较强,加热的条件下,镁可能能与水反应,故金属镁着火,不能用水浇灭,不符合
题意;
B、由以上分析可知,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故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符合题意;
C、金属镁着火,可用沙子灭火,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符合题意。
故选Co
8.(2023•福建漳州•统考二模)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而进行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直通管同/直通管
氧气一倒置白磷
带小孔圆形铝片一•带小孔圆形铝片
二一热水昌匚一热水
白磷
甲乙
A.观察到甲中的白磷未燃烧,乙中的白磷燃烧
B.该实验可以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该实验可以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D.可反复呈现白磷燃烧与熄灭的现象
【答案】B
【详解】A、甲中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乙中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并与
氧气接触,能燃烧,故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的变量是是否与氧气接触,因此该实验可以探究燃烧燃烧需要氧气,不能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
到着火点,故B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该实验的变量是是否与氧气接触,因此该实验可以探究燃烧燃烧需要氧气,故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
合题意;
D、该装置可以通过反复的倒置呈现白磷反复燃烧与熄灭的现象,故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9.(2023・北京大兴•统考一模)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条件。①中充满②③中充满02。升
温至40回,仅观察到②中的白磷燃烧。
气球
温
度
传
感
器
器]
搅拌
磁力
控温
子
磁
。
是—
目的
②的
计①
(1)设
。
是一
现象
实验
点的
着火
到其
度达
要温
烧需
物燃
可燃
证明
(2)能
是—o
作用
球的
⑶气
接触
与氧气
之一是
烧条件
燃物燃
验证可
】⑴
【答案
燃烧)
回时才
至40
升温
烧,
不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压泵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策划协议离婚程序与标准
- 2025年土地买卖策划中介服务协议
- 2025年数字化制造业转型升级协议
- 2025年合作伙伴共同规划有限公司合同协议范本
- 2025年产品供应条款协议示例
- 2025年全球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协议
- 2025年二次结构墙体劳务承包合同
- 2025年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协议示范本
- 2025年仪式用服装租借合同示例
- 跨领域安检操作标准化的现状与挑战
- 2024年08月香港2024年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大模型落地应用实践方案
- 2025年重庆三峡担保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八省联考内蒙古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快递运营》课件-项目一 快递运营认知
- 2024年度工业自动化设备维护保养及上门维修合同3篇
- 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方案
- GB/T 19799.2-2024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试块第2部分:2号标准试块
- 2025年公司总经理年终总结工作报告
- 202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