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化学试题
姓名:班级:考号:
题号—总分
评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CH3COOHB.Fec.NH4clD.NaOH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o
A.基态F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Is22s22P5
B.c%的空间填充模型:习b
C.N//3的VSEPR模型:
D.Na2O的电子式:Na:0:Na
3.下列反应符合如图能量变化的是()o
给an小成物
main
化学反应中焰的变化示意图
A.灼热的炭与氧气的反应B.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
C.铁与稀硫酸的反应D.氢气与氯气的反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
A.2p»2py、2Pz轨道相互垂直,能量相等
B.同一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一定相同
FrnrriiT1111
C.符合泡利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
Is2s2p
D.电子从3s能级跃迁到3p能级,产生的原子光谱为发射光谱
5.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类型不相同的是()o
A.晶体硅和二氧化硅B.氯化钠和氯化钠
C.金刚石和石墨D.碳钢和金属铝
1
6.一定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种气体M、N和Q,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不正琥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M+NU2Q
B.imin内N的平均反应速率为o.25mo//(L-min)
C.2v(M)=3v(Q)
D.升高体系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7.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4/710%和1Mo/BaSO"发生反应:BaSO^s)+4“2(9)UBaS(s)+4修2。(9),在不
同温度下达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
3
O
E
/2
U
1
0
A.该反应的AH〉。
B.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aS。*,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等符
D.向平衡体系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
8.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小的是()。
A.C02B.H20C.CH4D.NH3
9.乳酸分子的结构式如图所示。关于乳酸的说法不氐确的是()
HHO
IIII
H—C—C—C—O—H
II
HO
I
H
A.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sp3B.该乳酸分子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C.该乳酸分子中含有NA个兀键D.含有2种官能团
10.某研究小组利用氢氧燃料电池作为电源,进行电解饱和NaCZ溶液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2
A.a电极上得到的是必
B.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2出+442。+86-=80/T
C.当电路中通过2zno/电子的电量时,理论上会有lzno/C%生成
D.若将两极石墨棒换成Fe棒,NaG溶液中发生的总反应式不变
11.X、Y、Z、W、R是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在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Y、
W基态原子核外均有2个未成对电子,R具有11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T(R)>r(Z)>r(W)
B.元素第一电离能:Y<W<Z
C.Y、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Z
D.X2W2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12.某学习小组同学研究过氧化氢溶液与氢碘酸(HI)反应:H2O2+2HI^I2+2H2O,室温下的实验数据如
下表。已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u=k••心(小);
实验编号①②③④⑤
火“2。2)/(加。八乙一1)0.10.10.10.20.3
c(HI)/(mol-L-1)0.10.20.30.10.1
从混合至溶液出现棕黄色的时间/S136.54.36.54.3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o
A.实验①进行20s后测得以“2。2)=OQ&noZST,则―(由)=0.001mohL•sT
B.由编号为①②③的实验数据可知,当比。2浓度不变时,增大HI浓度,该反应速率加快
C.对比表中数据,a=1,6=1
D.将实验⑤的温度升高,溶液出现棕黄色时间变长,可能是温度升高使双氧水分解
13.25℃时,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化学式H2c03H2SO3HCIO
%=4.5x10-7KI=1.4XIO-
电离平衡常数K=4.0xIO"
11K=6,0X10-8
K2=4.7X10-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Na2CO3<NaClO
3
B.NaC/O溶液中通入少量CO?发生反应:C7CT+。。2+42。=HC/O+HC。*
C.同一溶液中,当c(HSOp=c(S。:-)时,贝【Jc("+)>c(OH-)
D.NaHC03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HCO-.“+、。。|一离子的浓度均减少
14.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pH的溶液和NH4cl溶液,后者的c(CL)较大
B.等浓度等体积的醋酸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C.将KCZ溶液加热至80C,溶液的pH不变
D.将pH=11的氨水加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9
15.一定温度下,将足量的BaSCU固体溶于50mL水中,充分搅拌,慢慢加入Nc^Cg固体,随着其。。()增
大,溶液中c(Ba2+)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COD/(X10<mol-L1)
A.该温度下,Ksp(BaSO4)>Ksp(BaCO3)
B.加入Na2cO3固体,立即有BaCO3固体生成
C.B点表示的溶液中,c(COp)>c(SOr)
D.该温度下,BaCO3在水中的大于在Na2c。3溶液中的K印
1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项
口。2。1的电离平衡常数
A常温下,测定NaHCzG溶液的pHpH<7小于HC2O[的水解平衡
常数
往0.5mo2-LiNaHC/溶液中加入盐酸,将Na2Si(?3溶液中
B非金属性:Cl>C>Si
产生的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有沉淀生成
向2mL0.1mo/•厂以。八。3溶液中先滴加4滴先产生白色沉
CO.lmol-Lr'KCl溶液,再滴加4滴O.lmol-淀,再产生黄色溶解度:Agl<AgCl
LKI溶液沉淀
有白色沉淀生⑷(。94「结合H+的能
D向NaHCOs溶液中加入Na[4Z(0H)4]溶液
成力比COf强
A.AB.BC.CD.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17.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回答如下问题:
(1)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基态氧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为,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形。
(2)硫为_________区元素,P、S、C1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0
(3)比。、H2S,沸点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
0
II
(4)硫酸的结构式如图H-O-S-O-H,比较酸性:CH3so3H________CH3cH2so3H(填“大于”“小于”
II
0
或“等于”),并说明原
因:o
18.亚硝酸钠(NaNOz)是一种无色、无味晶体,具有防腐和抗氧化作用,常用作食品添加剂,但在使用时必须
严格控制其用量。
为了测定某样品中NaNOz的含量,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①称取样品ag,加水溶解配制成100mL溶液;
②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0200moZ•酸性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结束后消耗KMnO4
溶液KmLo
(1)上述实验①所需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之外,还需;在进行滴定操
作时,KMn为溶液盛装在如图中的(填“甲”或“乙”)滴定管中。
甲乙
(2)用KMn/标准溶液滴定可分为如下几步,按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排序(填字母)。
A.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B.固定盛有标准溶液的滴定管,赶出尖嘴处气泡
C.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读数
D.取标准溶液注入滴定管至“0”刻度线以上
E.调节液面至0刻度线以下,读数
(3)滴定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请补充完成。
N0~+MnO-+===NO~+时序++
-------------Z--------------4---------------------------D---------------------------
(4)当滴入最后半滴溶液,,即到达滴定
终点。若滴定过程中刚出现颜色变化就停止滴定,则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
(5)测得该样品中NaNS的质量分数为0
19.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前景广阔。研究表明,二氧化碳与氢气可以合成甲醇:。。2(。)+342(。)U
一般认为可通过如下两个步骤来实现:
步骤①co2(g)+42(g)=co(g)+,2。(。)=4i.o/c/-mor1
1
步骤②CO(g)+2H2(g)UCH3OH(g)AH2=-90.0/c/-mor
(1)△"=kJ-mor1,该反应在________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填“高温”、“低温”、“任意温度”)。
(2)步骤①为慢反应,下列示意图中能体现上述反应能量变化的是。
体
体
系
系
能
能
量
量
A.
反应进程反应进程
体
体
系
系
能
能
量
C量
反应进程
(3)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若&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期1,相应平衡体系中以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X,请在下图中绘制X随"变化的示意图(不考虑副反应)
n
(4)恒压条件下,按42和。。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投料,发生反应I、II。实验测得。。2的平衡转化
率和平衡时CH3OH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COM+3%(g)UCH30H(g)+H2O(g)LH
1
II.2CO2(g)+5"2(g)=C2H2(g)+4H2O(g)AH3=+37.1/c/-mor
已知:CH30H的选择性=<7"30"。。2><100%
①下列能说明体系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6
B.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C.C为。4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②温度高于300c时,。。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温常压下,甲醇作为燃料,每0.1m。,“TC%。”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时放出的热量为
72.65/c/,请写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o
20.Mg-Fe新型储氢合金的晶胞如图所示,该晶胞为立方体,晶胞棱长为anm。
(1)基态Fe原子共有种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基态Fe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
A.该晶胞与金刚石晶胞结构相似
B.铁原子之间最短距离为苧amn
C.该合金储氢过程是化学吸附
D.储氢后材料中存在离子键、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3)该晶体化学式为;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胞密度为
g-crrT30(只需列出计算的表达式)
(4)每个Fe周围与它最近且等距的Mg有个。
21.(1)I.实验室用100位3.47710>广1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测得吸收后的溶液中c(O『)=
O.lmol-L-1,C7O-和索。5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5:1。(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吸收氯气所消耗的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
(2)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II.无水CrCb与N/作用会生成CrCl3-xNH3.现有31.7g无水CrCl3,吸收N%后变成48.7gCrCl3-
久N%,试回答下歹U问题:
CrC/3,久NH3中x=o
(4)CrC%/NW为配合物,其中CN+的配位数为6,经测定lmoZ该配合物和足量ZgN/溶液反应得到
2molAgCl沉淀,则该配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7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A.醋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A符合题意;
B.铁是单质,铁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镂溶于水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属于强碱,属于强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额电解质属于弱电解质,醋酸属于弱酸,是弱电解质,结合选项即可判断;
2.【答案】D
【解析】【解答】A.F是9号元素,基态F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Is22s22P5,故A不符合题意;
B.甲烷含有4个碳氢键,其填充模型为2汁),故B不符合题意;
C.氨气中氮原子是sp3杂化,有一对孤对电子,VSEPR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
D.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Na'[:d:]'Na*,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即可判断;
B.根据甲烷的结构式即可画出填充模型;
C.氨气中氮原子是sp3杂化,含有1对孤对电子;
D.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为Na[:◎:]“Na-;
3.【答案】B
【解析】【解答】A.灼热的碳层与氧气反应是放热反应,生成物的能量低于反应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是吸热反应,导致生成物能量高于反应物,故B符合题意;
C.铁与硫酸反应是放热反应,生成物能量低于反应物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气和氯气反应是化合反应,生成物能量低于反应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图示,焰变=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0,说明其为吸热反应,结合选项ACD均为放热,B为吸
热反应。
4.【答案】A
【解析】【解答】A.2P,、2py、2Pz属于同能级的不同轨道,三个轨道相互垂直,能量相等,故A符合题意;
8
B.同一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不一定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c.能量:2s<2P,叵ITITI,।不符合能量最低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Is2s2p
D.能量:3s<3p,电子从3s能级跃迁到3P能级,吸收能量,产生的原子光谱为吸收光谱,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同能级不同的轨道能量相同;
B.同一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不一定相同;
C.2s<2p能量,因此先排低能量能级;
D.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吸收能量为吸收光谱。
5.【答案】C
【解析】【解答】A.晶体硅和二氧化硅中均只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晶体,故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和氯化钠均只含有离子键,为离子晶体,故B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晶体,石墨为混合晶体,故C符合题意;
D.碳钢和金属铝均属于金属晶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晶体硅和二氧化硅均属于共价晶体;
B.氯化钠和氯化钠均属于离子晶体;
C.金刚石为共价晶体,石墨为混合晶体;
D.碳钢和金属铝均属于晶体晶体。
6.【答案】D
【解析】【解答】A.根据图示可知N的起始物质的量n(N)=4mol,n(M)=3mol,n(Q)=lmol,达到平衡时,n(N)=3.5mol,
n(M)=1.5mol,n(Q)=2mol»变化量为:n(N)=0.5mol,n(M)=1.5mol,n(Q)=lmoL因此化学方程式为:3M+N=2Q,
A不符合题意
B.lmin内N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5mol/2Lxlmin=0.25"lO〃(Zrmin),B不符合题意
C.M和Q速率之比为2u(M)=3D(Q),C不符合题意
D.温度升高,正逆速率均增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给出物质的量变化即可计算出变化量,计算出化学计量系数之比,和速率以及速率之比,温度升
高,速率均增大,结合选项即可判断。
7.【答案】B
【解析】【解答】A.根据图示温度升高,水的量增大,氢气的量减少,说明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因此正反
应是吸热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9
B.硫酸钢是固体,不影响平衡移动,故B符合题意;
C.根据给出的方程式,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公式即可得到K=,故C不符合题意;
D.恒容时,充入稀有气体,不影响平衡移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温度升高,水的量增大,氢气的量减小,说明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硫酸钢不影响平衡移动,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不影响平衡移动,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公式即可写出K=却,
结合选项即可判断。
8.【答案】B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中碳是sp杂化,直线型结构,键角为180。,A不符合题意;
B.水中氧是sp3杂化,含有2对孤对电子,键角约为105。,B不符合题意
C.甲烷为sp3杂化,为正四面体结构,109。28',C不符合题意
D.氨气中氮原子为sp3杂化,含有一对孤对电子,为三角锥形,107。,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给出的物质找出杂化方式以及孤对电子计算出键角即可。
9.【答案】C
【解析】【解答】A.碳原子形成的键有单键和双键,因此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sp3,故A不符合题意;
B.与碳原子连接的四个基团不同为手性碳原子,中间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
C.1个乳酸分子含有一个兀键,Imol乳酸含有Imol的兀键,但题目中未给出乳酸物质的量,故C符合题意;
D.根据结构式即可得到含有羟基和竣基,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给出的结构式,可以得到碳形成单键和双键,因此其为sp2、sp3,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1个乳
酸分子含有1个兀键,含有竣基和羟基两种基团结合选项判断。
10.【答案】C
【解析】【解答】A.右侧为电解池,a为阳极,为2Cl-2e=C12,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示,左侧为原电池,氢气极为负极,H2-2e=2H+,氧气极为正极,O2+2H2O+4e=2H2O,故B不符合题
息;
C.右侧为电解池,a为阳极,为2Cl--2e=C12,b为阴极,为2H2O+2e=H2+2OH;当电路中通入2moi电子时,理
论上得到Imol氯气,故C符合题意;
D.当石墨电极换成铁棒时,电解氯化钠时,阳极是铁失去电子变为亚铁离子,反应式发生改变,故D不符合
题意;
故答案为:C
+
【分析】根据图示,左侧为原电池,氢气极为负极,H2-2e=2H,氧气极为正极,O2+2H2O+4e=2H2O,右侧为
10
电解池,a为阳极,为2Cl;2e=C12,b为阴极,为2H2O+2e=H2+2OH-,当电路中通入2moi电子时,理论上得到
Imol氯气,当石墨电极换成铁棒时,电解氯化钠时,阳极是铁失去电子变为亚铁离子,发生改变,结合选项判
断。
11.【答案】C
【解析】【解答】X、Y、Z、W、R是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在所有元素中原子半
径最小即可得到X为H,Y、W基态原子核外均有2个未成对电子,Y为C,W为O,Z为N,R具有11种不
同运动状态的电子,R为Na,
A.W为O,Z为N,R为Na,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到右半径依次减小,即可得到r(R)<r(Z)<
r(W),故A不符合题意;
B.W为O,Y为C,Z为N,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增大趋势,但是N的电子排布为半充满,第一电离能
大于氧,故B不符合题意;
C.Y为C,Z为N,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碳酸与硝酸,故Y<Z,故C符合题意;
D.X2〃2为H2O2,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分析写出元素符号,结合电子层数越大,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到右半径减小;
B.同周期从左到右增大趋势,但是考虑氮元素处于半充满第一电离能大;
C.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强弱;
D.根据元素写出化学式,即可判断其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12.【答案】A
【解析】【解答】A.实验①进行20s后测得c(W2O2)=0.08mol过氧化氢变化量为c(H202)=0.02mol/L,
1
v(HI)=2v(H202)=2X0.02/20moZ-L-s-^O.OOlmol-G-s-,故A符合题意;
B.由编号为①②③的实验数据可知,控制过氧化氢浓度相等,HI的浓度越大速率加快,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k^。(口2。2)・力(印),时间与速率成反比,因此时间越短,速率越快,代入①②和①④数据即可
得到a=l,b=1,故C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因此实验⑤升高温度,出现浑浊时间变长,说明温度升高,双氧水分解,故D不符
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过氧化氢变化量即可计算出过氧化氢速率,结合速率与化学计量系数成正比即可计算;
B.①②③控制双氧水浓度不变,增加HI的浓度即可判断速率增大;
C.根据时间越短速率越快,对比①②和①④数据即可计算;
D.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温度升高导致分解,因此升高温度时间变长说明温度使双氧水分解。
13.【答案】B
11
【解析】【解答】A.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判断出酸性:HC10>HC03-,因此碳酸钠水解程度强于次氯酸钠,因此相
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Na2CO3>NaClO,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判断出酸性:H2CO3>HC1O>HCO3-,因此NaG。溶液中通入少量CO?发生反应:CIO-+
co2+H20=HCIO+HCO-故B符合题意;
C.同一溶液中,当c(HS。])=c(SO7)时,Ka2=c(S°F,C(H+)=C(H+)=6X10-8,则其“+)VC(O/T),故C不符
合题意;
D.Na"C03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HCO]、0『、离子的浓度均减少,c(H+)浓度增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电离常数得到酸性:HC10>HC03-,判断出水解程度即可;
B.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判断出酸性:H2CO3>HC1O>HCO3-,即可判断;
C.同一溶液中,当c(HSOg)=。(5。|一)时,Ka2/(S°c4"+)即可计算出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浓度对比即可;
D.Na“C03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HCO]、0『、离子的浓度均减少。
14.【答案】A
【解析】【解答】A.等pH的HCI溶液和NH4cl溶液,氯化镂的浓度大于盐酸的浓度,因此后者的c(Cl~)较大,
故A符合题意;
B.等浓度等体积的醋酸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醋酸钠显碱性,溶液中c(Na+)>c(C%C。。-),故B不符合
题意;
C.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导致pH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将p"=11的氨水加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9,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盐酸是强酸,氯化镂是强酸弱碱盐,PH相同时,氯化镂浓度大;
B.醋酸钠显碱性,利用电荷守恒判断;
C.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增强,导致PH减小;
D.氨水是弱电解质,稀释时继续电离导致PH减小的平缓。
15.【答案】C
55102
【解析】【解答】A.根据图示,Ksp(BaSO4)=1x10-mol/Lx1x1Q-mol/L=1x10(mol/L),
5492
Ksp(BaSO3)=1x10-mol/Lx2.5x10-mol/L=2.5x10-(mol/L),因此该温度下,KspiBaS04)<Ksp(BaCO3),故A不
符合题意;
B.根据图示,加入碳酸钠后,没有立即形成碳酸钢沉淀,当碳酸根离子浓度为2.5x10-4moi/L才形成沉淀,故B
不符合题意;
12
242x5
C.由图示可知,c(CO3-)=2.5x10-mol/L>c(SO4-)=110-mol/L,故C符合题意;
D.Ksp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p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图示,可计算K8P(BaSO4)=lxl0-5moi/Lx1x10-5moi/L=lxl(yio(mol/L)2,
5492
Ksp(BaSO3)=lx10-mol/Lx2.5x10-mol/L=2.5x10-(mol/L),因此在该温度下KsplBaSOQ<Ksp(BaCO3),结合图示
当加入碳酸根离子浓度为2.5xlO-4moi/L才形成沉淀,溶度积常数与温度有关,温度变化,常数变化,结合选项
即可判断。
16.【答案】D
【解析】【解答】A.常温下,NaHCzCU电离出草酸氢根,草酸氢根可以水解呈酸性,也可水解呈碱性,测定pH
<7,说明以电离为主,因此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的水解平衡常数,故A不符合题意;
B.往0.5mo/-LNaHtR溶液中加入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NazSR溶液中NazSR溶液中有沉淀生成,不
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因为不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酸,故B不符合题意;
C.向2mL0.1mol■广1.囚。3溶液中先滴加4滴O.lznoZ-L^KCl溶液,此时硝酸银有剩余,再滴加4滴0.1m。/.
「1口溶液一定会产生碘化银沉淀,无法说明沉淀的溶解度大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向NaHCg溶液中加入Na[R(0H)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⑷(。")4「结合”+的能力比C0〉强,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结合题意可知,即可电离和水解根据酸碱性判断是以电离或者水解为主;
B.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可选择比较最高价氧化物水合物酸性强弱;
C.证明溶解度大小时,应该保证银离子浓度很低;
D.根据偏铝酸根和碳酸根均可结合氢离子,而形成沉淀说明偏铝酸根结合氢离子能力强。
17.【答案】(1)第2(或二)周期VIA族;E3「山Ld;哑铃或纺锤
2s2p
(2)p;C1>S>P
(3)H20>H2Se>H2S
(4)大于;-C“3是推电子基团,烷基越长推电子效应越大,-S。3H中羟基的极性越小,酸性越弱。
【解析】【解答](1)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在周期表中位置为第二周期第VIA族,基态氧原子的核外电子
排布为Is22s22P3基态氧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力轨道表示式为回叵1五习,p级能量高于s级,
2s2p
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或纺锤;
(2)硫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Is22s22P63s23P4,硫元素属于p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因此P、S、
C1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1>S>P;
13
(3)42。、H2S.42Se均属于同主族的氢化物,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但是水中含有氢键,
因此沸点最高,因此沸点由大到小的顺序为H2O>H2Se>H2S;
(4)烷基是推电子基团,而烷基链越长,推电子能力越强,-SO3H的极性越小,酸性越弱,因此酸性是CH3SO3H
>CH3CH2SO3H;
【分析】(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即可找出位置,写出轨道式;
(2)写出核外电子排布找出价层电子排布即可找出区域,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
(3)同主族且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但是考虑水中形成氢键,沸点反常;
(4)烷基是推电子基团,且链越长推电子效应越强,极性越小酸性越弱即可判断。
18.【答案】(1)100mL容量瓶;甲
(2)ADBEC
(3)5;2;6;5;2;3H2O
(4)锥形瓶中无色溶液变成浅紫(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偏小
(5)
a
【解析】【解答】(1)滴定操作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100mL容量瓶;高镒酸钾显强
酸性,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2)用标准液滴定时,先用标准液润洗酸式滴定管2-3次,加入标准液至0刻度线以上,然后排尽空气,使标
准液低于0刻度线下,再用标准液进行滴定至终点,读数即可;故顺序为:ADBEC;
(3)根据氧还原反应和电荷守恒即可进行配平:5N。]+2Mn。1+6H+=5N。]+2Mn?++3H2O;
(4)酸性高镒酸钾是紫红色,当反应后变为无色,因此当锥形瓶中的无色溶液变为紫红色时,且半分钟不褪
色即可判断终点;当滴定出现颜色变化就停止可能导致高锦酸钾含量减小,测量结果偏小;
2+
(5)5N0~+2MnO-+6^=5NO-+2Mn+3H2O;得至U5N0--一一2MnQ-,因止匕
33
n(NaNO2)=2.5x4x0.02Vxl0-mol=0.2Vxl0-mol,因此质量分数为:0.2Vxl()-3x69/axl00%=l^K%;
【分析】(1)根据滴定所需要的仪器进行判断即可,酸性高镒酸钾具有氧化性应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2)用标准液滴定时,先用标准液润洗酸式滴定管2-3次,加入标准液至0刻度线以上,然后排尽空气,使标
准液低于0刻度线下,再用标准液进行滴定至终点,读数即可;
(3)根据氧还原反应和电荷守恒即可进行配平;
(4)当无色变为红色时,半分钟不变色即可判断是否大豆终点,当变色马上停止滴定可能导致偏小;
(5)根据方程式找出物质的量关系,利用滴定数据即可计算。
19.【答案】(1)-49;低温
(2)A
14
(4)AC;反应i放热,反应ii吸热,温度升高,反应I逆移,反应n正移,且反应n正移程度大于反应I逆
移程度,导致二氧化碳转化率上升。
(5)CH30H①+|。2(/=。。2(9)+2H2。①&H=-726.5kJ/mol
【解析】【解答】(1)①。。2(。)+“2(。)0。。(9)+“2。(9)=41.0灯•nwL②CO(g)+2“2(g)U
1
CH3OH(g)=-90.0kJ-mor,@CO2(^)+3H2(5)#CH3OH(g)+H2O(g)△,,根据盖斯定律
③二①十②,即可得到△"=-49句・鬼0厂1,根据方程式嫡减,AH<3根据AG=AH-TAS<0,该反应在低
温时能自发反应;
(2)根据步骤①和②的焰变大小,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是放热反应,总反应是放热反应,步骤①为
慢反应,反应①的活化能大于②;
故答案为:A;
(3)根据题意可知反应为。。2(9)+342(。)0。43。4(。)+42。(9),当投料比为化学计量系数之比时,其转
(4)①A.密闭容器,气体总质量不变,若混合气体密度不变,说明其摩尔质量不变,说明其物质的量不变,
而反应系数不等可说明反应平衡,故A符合题意;,
B.根据题意,反应体系压强不变,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是否平衡,故B不符合题意;
C.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变,可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②根据。02(。)+342(。)0。43。4(。)+比。(。)AW=-4%;-mor1,可知低温时以反应1为主,高温时以
反应n为主,且温度升高,反应I逆移,反应II正移,且反应n正移程度大于反应I逆移程度,导致二氧化碳
转化率上升;
(5)燃烧热是lmol可燃物完全燃烧得到稳定的化合物释放的能量,写出Imol甲醇燃烧释放726.5KJ的能量,
即可写出燃烧热化学方程式为:CH30H(I)+|。2(。)=。。2(。)+2H2。(I)AH=一726.5kJ/mol;
【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出焰变,利用AG=AH-TASVO判断反应方向;
(2)根据步骤①和②的焰变大小,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是放热反应,总反应是放热反应,步骤①为
慢反应,反应①的活化能大于②,即可判断;
(3)放投料比与化学计量系数相同时其转化率最大即可画出图像;
15
(4)①根据反应体系压强不变,因此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平衡,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可说明反应平衡,密度
不变说明物质的量不变可说明平衡;
②根据反应I为放热,反应II为吸热,温度升高以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