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市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试卷
考生须知:
1.本卷试题分为第I卷、第II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答题时不得使用计算器,不得使用修正液(涂改液)、修正带。
3.答题时将答案均填在答卷相应题号的位置,不按要求答题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Na-23Mg-24S-32Cl-35.5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另有"7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SiO2B,H2OC.MgOD.NaClO
【答案】C
【解析】
【详解】A.SiCh与NaOH溶液反应会生成水和硅酸钠,属于酸性氧化物,A不选;
B.H2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B不选;
C.MgO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且与碱不反应,MgO为碱性氧化物,C选;
D.NaClO含Na、O、Cl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D不选;
故选C。
2.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不事事用到的实验仪器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是漏斗,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用漏斗过滤,故不选A;
B.是圆底烧瓶,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圆底烧瓶,故选B;
c.是蒸发皿,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蒸发结晶用蒸发皿,故不选C;
D.11是烧杯,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溶解粗盐用烧杯,故不选D;
选B。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C02B.KOHC.HC1D.NH4C1
【答案】A
【解析】
【详解】A.CO2自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选A;
B.KOH的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不选B;
C.HC1的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不选C;
D.NH4cl的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不选D;
选A。
4.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
A.凡0和H2O2B.。2和。3C.;:Se和胃SeD.Cf。和碳纳米管
【答案】C
【解析】
【详解】A.凡0和Hz。?是H、。元素组成的不同化合物,故不选A;
B.。2和。3是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不选B;
C.;:Se和:;Se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故选C;
D.和碳纳米管是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不选D;
选C。
5.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A.雾B.蔗糖溶液C.氯化钠溶液D.硫酸铜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雾是胶体,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故选A;
B.蔗糖溶液是溶液,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故不选B;
C.氯化钠溶液是溶液,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故不选C;
D.硫酸铜溶液是溶液,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故不选D;
选Ao
6.氯水中含多种微粒,往有色鲜花上滴加氯水,使鲜花褪色的微粒是
+
A.H2OB.HC.Cl2D.HC1O
【答案】D
【解析】
【详解】鲜花褪色是因为被漂白,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微粒是HC1O,D正确;
故选D。
7.下列操作不管令实验安全规范的是
A.做“钾与水的反应”实验时佩戴护目镜
B.金属钠着火,应用干燥沙土覆盖来灭火
C.加热铁粉与硫粉的混合物,在通风处进行
D.未用完的KMnC>4不能放回原试剂瓶,应丢弃于垃圾桶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A.钾与水反应剧烈,为防止液体溅入眼睛,做“钾与水的反应”实验时佩戴护目镜,故A正确;
B.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反应放出氧气,所以金属钠着火,应用干燥
沙土覆盖来灭火,故B正确;
c.S和氧气反应生成有毒气体二氧化硫,加热铁粉与硫粉的混合物,在通风处进行,故c正确;
D.一般未用完的药品不应丢弃于垃圾桶中,应放到指定容器中,故D错误;
选D。
8.下列化学用语不正强的是
„士一
A.虱禺子的结构不思图:(+1028
+
B.KNC)3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KNO3=K+NO;
c.H2。的分子结构模型:
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钙的形成过程::日午Ca•午•a:f[:a:「Ca2+[:61丁
••••••••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氟原子质子数为9,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白9)28,故A错误;
B.KNO3在熔融状态下电离为K+、N03,电离方程式KNC)3=K++N0,故B正确;
C.Hz。是V形分子,分子结构模型:故C正确;
D.氯化钙是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钙的形成过程为
:&午Ca•午•&:->[:Cl:]-Ca2+[:Cl:r,故D正确;
.・.・••••
选Ao
9.下列有关钠和钠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思颂的是
A.向碳酸钠粉末中加入少量水后,碳酸钠结块并伴有放热现象
B.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
C.钠在氧气中燃烧时主要生成氧化钠
D.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空气中会逐渐失去结晶水变成碳酸钠粉末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碳酸钠粉末中加入少量水后,生成Na2c。3」0152。,碳酸钠结块并伴有放热现象,故A
正确;
B.碳酸氢钠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故B正确;
C.钠在氧气中燃烧时主要生成过氧化钠,故C错误;
D.碳酸钠晶体易风华,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空气中会逐渐失去结晶水变成碳酸钠粉末,故D正确;
选C。
io.下列有关说法不E聊的是
A.在FeSC>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有红褐色物质生成
B.用钳丝蘸取碳酸钾溶液在煤气灯外焰上灼烧,通过钻玻璃可观察到火焰呈黄色
C.分别沾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根玻璃棒相互靠近,可观察到有白烟产生
D.在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除去氧化膜的镁条,加入适量水并滴入2滴酚麟溶液,加热至沸腾,可观察到溶
液变成浅红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Fes。,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为氢
氧化铁,所以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有红褐色物质生成,故A正确;
B.用钳丝蘸取碳酸钾溶液在煤气灯外焰上灼烧,通过钻玻璃可观察到火焰呈紫色,故B错误;
C.氨水、浓盐酸易挥发,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钱,分别沾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根玻璃棒相互靠
近,可观察到有白烟产生,故C正确;
D.在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除去氧化膜的镁条,加入适量水并滴入2滴酚酥溶液,加热至沸腾,镁和水反应
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可观察到溶液变成浅红色,故D正确;
选B。
11.下列有关说法不亚确的是
A.向碳素钢中加入不同的合金元素,可制得不同性能的合金钢
B.铝合金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故不会受到酸碱的腐蚀
C.SiO2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光学性能,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碳化硅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硬度很大,可用作砂纸和砂轮的磨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向碳素钢中加入不同的合金元素(铳、硅、钥,、钛等),可制得不同性能的合金钢,故A正
确;
B.铝合金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氧化铝和强酸、强碱都能反应,会受到酸碱的腐蚀,故B错误;
C.Si。?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故C正确;
D.碳化硅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熔点高、硬度很大,可用作砂纸和砂轮的磨料,故D正确;
选B
12.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Mg2+、K\SO;\NO;B.Ba2\Na\C0;\0H-
C.H\Na\S2\Cl-D.Na\Fe3\SO:、「
【答案】A
【解析】
【详解】A.Mg2+、K+、SO:、NO,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A正确;
B.Ba?+和CO,能反应生成BaCOs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S?一和H+会生成H2S,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Fe3+有氧化性,「具有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选Ao
13.在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每炉甘石(炉甘石的主要成分是ZnCX)3)
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煨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火
法炼锌的反应为:ZnCO3+2C-Zn+3XT,下列说法不取蒯勺是
A.X的化学式是CO
B.被氧化的物质是C
C.ZnCO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ImolC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i
【答案】C
【解析】
【分析】火法炼锌,是ZnCOs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碳是还原剂,ZnCC)3被还原,反应方程式为:
IWJ温小
ZnCO3+2CZn+3C0T。
【详解】A.根据分析,X的化学式是CO,A正确;
B.碳是还原剂,被氧化的物质是C,B正确;
C.ZnCX^是氧化剂,碳是还原剂,C错误;
D.根据反应方程式ZnCC)3+2cHzn+3COT,碳从0价变成+2价,ImolC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
物质的量为2mo1,D正确;
故选C。
14.金属锌位于元素周期表第6周期第IA族,下列预测不合理的是
A.钠比钾的熔点高B.专色与水的反应比钾剧烈
C.硝酸钠是离子化合物D.能与氧气反应可形成多种氧化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熔点逐渐降低,钾的熔点高于锦,A不合理;
B.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葩的金属性比钾强,与水反应比钾剧烈,B合理;
C.碱金属元素与硝酸根形成的盐都是离子化合物,硝酸艳是离子化合物,C合理;
D.碱金属元素随着核电荷数不断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燃烧形成的氧化物种类逐渐增多,故葩与氧气
反应可形成多种氧化物,D合理;
故选A„
1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已知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
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
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
D.Z元素与X、Y两种元素都可以形成原子数为2:1的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设Y的原子序数为x,则Z的原子序数为x+1,W的原子序数
为x+10,x+x+10=3(x+1),x=7,结合位置关系可知,X为Si,Y为N,Z为O,W为C1,据此分析。
【详解】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因此原子半径N>0,即Y>Z,故A错误;
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2SiCh,不是强酸,故B错误;
C.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Cl>Si,则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Cl>
Si,即W>X,故C错误;
D.O元素与Si、N两种元素可以形成SiCh、N02,其原子数均为2:1,故D正确;
故选D。
16.下列有关物质的制备或转化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常用Na2O和H20反应制备NaOH
B.工业上常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制备粗硅
C.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和H2
DAlCb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A1(OH)3沉淀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zO和H2O反应制取NaOH反应剧烈,原料来源少且不符合经济效益,工业上是电解饱和
食盐水制备NaOH,故A错误;
B.工业上常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制备粗硅,碳还原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故B正确;
C.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Fe3C>4和H2,故C错误;
D.AlCb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H)4],不能生成AKOHb,故D错误;
故选B。
1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CC>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B.O.lmol/L的NaHSO4溶液中,Na卡数目为01NA
C.O.lmolOJT所含电子数目为NA
D.足量的N2与:12gMg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没有明确是否为标准状况,2.24LCC)2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O.lmol,含有的原子数不一定为
0.3NA,故A错误;
B.没有明确溶液体积,不能计算O.lmol/L的NaHSO4溶液中Na+数目,故B错误;
C.1个OH中含有10个电子,O.lmolOIT所含电子数目为NA,故C正确;
D.12gMg的物质的量为0.5mol,足量的N2与12gMg反应生成Mg3N2,Mg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2,
转移的电子数为NA,故D错误;
选C。
1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
A.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钢溶液混合:Cu+2OH=CU(OH)2J
B.铝片投入NaOH溶液中:2Al+2Oir+6H2O=2[Al(OH)41+3H2T
2+3+
C.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Cl2=Fe+2Cr
2+
D.浓盐酸与二氧化镒混合后加热:MnO2+4HC1合Mn+Cl2T+2CP+2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钢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硫酸领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Cu+SO:+Ba2++2OIT=CU(OH)2J+BaSO4J,故A错误;
B.铝片投入NaOH溶液中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1+2OH+6H2。=2[Al(OH)4f+3H2T,故B正确;
C.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生成氯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12=2Fe3++2C「,故C错误;
D.浓盐酸与二氧化镐混合后加热生成氯化锦、氯气、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MnO2+4H++2cH=Mn+C12T+2H,0,故D错误;
选B。
19.工业上用黄铁矿为原料制备硫酸的流程如下图(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北.寸。2-小。2/催化剂物质X.
黄铁矿S0-------►SSOu3„>硫酸
①2②③
A.黄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S
B.物质X常为98.3%的浓硫酸
C.步骤②中SC>2能完全转化为SC)3
D.图中每一步含硫物质均发生了氧化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流程图可知,黄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S2,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催
化剂作用下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用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生成硫酸。
【详解】A.黄铁矿主要成分化学式为FeS?,故A错误;
B.为防止形成酸雾,用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生成硫酸,物质X常为98.3%的浓硫酸,故B正确;
催化剂
c.2S0,+0,U2s。3是可逆反应,步骤②中so?不能完全转化为S03,故C错误;
A
D.步骤③中元素化合价不变,没有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
选B。
20.下列说法不正项的是
A.只含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B.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内的化学键形成
C.共价化合物中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D.液态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是由H-O共价键的断裂引起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只含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锈盐,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属于离子
化合物,A正确;
B.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内的化学键形成,是化学反应过程的本质,B正确;
C.共价化合物中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满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
稳定结构,C正确;
D.液态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没有化学键的断裂,D错误;
故选D。
21.N20和CO是大气污染物,可在Pt?。*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走确的是
+
N2。、/Pt2O、/CO2
过程[过程n
+
%/^Pt2O2^'co
催化剂
A.总反应方程式为:N2O+CONf2+CO2
B.过程I中有非极性键形成
c.上述转化中,催化剂是Pt?。*和Pt?。;
D.CO?是直线形分子
【答案】C
【解析】
催化剂
【详解】A.由反应图像可知总反应方程式为:N2O+CO^=N2+CO2,故A正确;
B.过程I中有氮气生成,氮气中存在非极性键,故有非极性键生成,故B正确;
C.催化剂在反应中先消耗,后生成,中间产物在反应中先生成,后消耗,Pt2。*为反应的催化剂,
Pt2。;为中间产物,故C错误;
D.CC>2是直线形分子,故D正确;
故选C。
22.下列有关实验不熊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Na,。?与H,。反应产生。2B.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f
取实验①
NH3过量
-反应后的
氯水,
黄色溶液
-
二
.
HO
嚅
47粉
2三1
!
hk夜
)KBr溶液)
滴有酚猷②
CL一
的水溶液
C.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D.证明氧化性:Cl,>Br,〉12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Na?。?与H2。反应产生。2,故不选A;
B.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浓硫酸和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故不选B;
C.烧瓶中有喷泉形成,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故不选C;
D.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有氯水剩余,滴加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可能是剩余的氯水把r氧化为碘单
质,不能证明氧化性班2>12,故选D;
选D。
23.某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zOs,还含有Si。2等杂质)、煤、石灰石和黏土。现拟在该
地区建设大型炼铁厂,并相应建立焦化厂(焦化厂的主要产品有焦炭等)、发电厂、水泥厂,形成一定规模
的工业体系。甲、乙、丙、丁为相应厂的主要原料,其中丙为
A.石灰石B.煤C.赤铁矿D.黏土
【答案】A
【解析】
【详解】煤燃烧可以发电,煤的干储制造煤焦油,则甲为煤;赤铁矿、石灰石是炼铁的原料,石灰石和黏
土是生产水泥的原料,则乙为赤铁矿,丙为石灰石,丁为黏土,故选A。
24.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我国的化学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联合制碱法的部分工艺流
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饱和食盐水
CO
NH
A.饱和食盐水中应先通入NH3
B.气体X是CO2
C.沉淀池中得到的固体是Na2CX)3
D.从母液中得到的副产品主要是NH4cl
【答案】C
【解析】
【分析】侯氏制碱法是向氨化后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C02,发生反应:
NaCl+NH3+CO2+H2O=NaHCO3+NW4c7,析出NaHCCh,则沉淀池中得到的固体是NaHCCh,
NaHCCh在煨烧炉中受热分解生成纯碱、水和C02,则气体X是C02,母液中主要含有NHd,据此解
答。
【详解】A.二氧化碳溶解度较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则饱和食盐水中应先通入NH3,使其溶液呈碱性,
再通入二氧化碳,更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提高原料利用率,A正确;
B.气体X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的C02,B正确;
C.沉淀池中得到的固体是NaHCCh,C错误;
D.母液主要是氯化镂溶液,则从母液中得到的副产品主要是NH4CI,D正确;
故选C。
25.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
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
项
A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含有Fe?+
B向酸性KMnC>4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紫红色褪去Na2s具有漂白性
常温下铁与浓硝酸不反
C常温下将铁片投入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
应
D向滤纸表面滴加浓硫酸,滤纸变黑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某溶液中先滴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原溶液中可能含有Fe3+,不一定
含有Fe2+Fe?+,A错误;
B.向酸性KMnC%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紫红色褪去,是因为Na2s具有还原性,将KMnC>4还原,而
不是Na2s具有漂白性,B错误;
C.常温下将铁片投入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并不是铁与浓硝酸不反应,而是发生了钝化,在铁表面形
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c错误;
D.向滤纸表面滴加浓硫酸,滤纸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滤纸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
比脱去,使滤纸碳化变黑,D正确;
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4分)
26.请回答:
(1)①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写出氮化硅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②HC1的电子式是
(2)将绿豆大的钠放入滴有酚酰溶液的水中,可观察到水溶液颜色变为0
(3)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其反应方程式为。
【答案】(1)①.Si3N4②.H:ci•
催化剂
(2)红色(3)4NH.+5O24NO+6H.0
A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非金属性Si<N,Si原子最外层4个电子、N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氮化
硅中Si显+4价、N显-3价,所以氮化硅的化学式SisNc
②HC1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是H:J-
【小问2详解】
将绿豆大的钠放入滴有酚醐溶液的水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可观察到水溶液颜色变为红色。
【小问3详解】
催化剂
氨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4NH3+5。2^=4NO+6H2O。
27.某同学以铁屑(含少量FeM)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晶体(FeSO「7H2。),实验流程如下。
FeSO47H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试剂①后,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Fe+2H+=Fe?++H2T、。
(2)过滤前,操作I为蒸发浓缩、o
(3)硫酸亚铁易被氧化,为确定硫酸亚铁溶液已被完全氧化,应选择的最佳试剂是。
A.铜片B.KSCN溶液C.NaOH溶液D.KMnO4溶液
(4)将硫酸亚铁溶液调节至碱性,加入Hz。?溶液生成FeO(OH)红棕色悬浊液,FeO(OH)与Fe?+共
沉淀可以获得纳米FesO4.生成FeO(OH)的离子方程式为。
+3+3+2+
【答案】(1)Fe2O3+6H=2Fe+3H2O>2Fe+Fe=3Fe
(2)冷却结晶(3)D
(4)2Fe"+4OH-+H2O2=2FeO(OH)J+2H2O(或2Fe(OH)2+H2O2=2FeO(OH)+2H2O)
【解析】
【分析】由流程图可知,最终制得硫酸亚铁晶体,可知铁屑用硫酸溶解,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化铁和水,硫酸铁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B为硫酸亚铁溶液,硫酸亚铁溶
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硫酸亚铁晶体。
【小问1详解】
试剂①为硫酸,加入硫酸后,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化铁和水,硫
+2+
酸铁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Fe+2H=Fe+H2T,
3+3+2+
Fe2O3+6H+=2Fe+3H2O>2Fe+Fe=3Feo
小问2详解】
硫酸亚铁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硫酸亚铁晶体,过滤前,操作I为蒸发浓缩、冷
却结晶。
【小问3详解】
硫酸亚铁易被氧化,Fe?+具有还原性,能使高锯酸钾溶液褪色,若加入高锯酸钾溶液,高镒酸钾溶液不褪
色,证明硫酸亚铁溶液已被完全氧化,应选择的最佳试剂是KMnC>4溶液,选D。
【小问4详解】
将硫酸亚铁溶液调节至碱性,加入Hz。?溶液,硫酸亚铁被氧化为FeO(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Fe+4OH+H2O2=2FeO(OH)J+2H2O。
28.化合物X含三种常见元素,摩尔质量为188g/mol,受热分解后的产物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X的化学式为o
(2)B+HzO-D+E的离子方程式是。
(3)D的浓溶液一般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可能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向蓝色溶液Y中通入适量NH?会生成蓝色沉淀和无色溶液G,设计实验检验溶液G中的阳离子
【答案】(1)①.。2②.CU(NO3)2
+
(2)3NO2+H20=2H+2NO;+NO
光昭
(3)4HNO34NO2T+02T+2H2O
(4)取适量溶液G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说
明有NH;(其他合理方案亦可)
【解析】
【分析】红棕色气体为NO2,与水反应后可得HNCh和NO,由蓝色溶液Y可知,X、A、D中含有铜元
素,可知黑色固体A为CuO,D为HNO3,E为NO,C为O2,可推知固体X为CU(NC)3)2,据此分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C的化学式为。2;X的化学式为CU(NC)3)2;
【小问2详解】
+
B+H2O—D+E的离子方程式是3NO2+H2O=2H+2NO;+NO;
【小问3详解】
HNO3不稳定易分解,浓溶液一般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可能原因是
光昭
4HNO3=^4NO2T+O2T+2H.0;
【小问4详解】
蓝色溶液Y是含O?+的溶液,适量NH3会生成蓝色沉淀,耳+即QH)?』:,实验
检验溶液中的NH:,取适量溶液G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
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有NH;(其他合理方案亦可)。
29.为研究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so2
气体XI
耳殳一水基毒一NaOH溶液
\一1二.二.:
AB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so?的叙述不E碰的是
A.SO?是无色、无臭、有毒的气体B.SC>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4
c.SO?能使紫色的KMnC>4溶液褪色D.SO2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
【实验一】气体x为cu。
(2)装置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3)实验结束后,通过向装置A中加入下列物质产生沉淀,可说明Cl?与SO?在水中能发
生反应。
A.BaCl2B.Ba(NO3)2C.AgNO3
(4)写出CU与SO?在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二】气体X为H?S。
(5)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问题与讨论】
(6)上述两组实验中,SO?先通过仪器C再通入A中,以确保实验安全,这是由于SO?具有
_____________的性质。
【答案】(1)ABD(2)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3)A(4)C12+SO2+2H2O=H2SO4+2HC1
(5)出现浑浊(6)易溶于水
【解析】
【分析】根据题目所给图分析,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再与气体X反应,实验一X为氯气,氯气
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与氯气反应生成硫酸和氯化氢,反应结束后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实
验二X为硫化氢,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氧化性;
【小问1详解】
A.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无色且具有特殊的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B.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C.二氧化硫也具有还原性,可以使高锦酸钾溶液褪色;
D.二氧化硫有毒,可以用作一定范围内的食品添加剂,但必需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范围和标准使用,否则
影响人体健康;
故选ABD;
【小问2详解】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氯气和二氧化硫两种气体反应,可以用作尾气处理装置,防止污染空气;
【小问3详解】
A.加入氯化钢产生沉淀,证明氯气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了硫酸根,A符合题意;
B.加入硝酸钢产生沉淀,由于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在酸性条件下,硝酸根具备强氧化性,可以
将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B不符合题意;
C.加入硝酸银产生沉淀,由于氯气与水反应产生氯化氢和次氯酸,氯化氢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
淀,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小问4详解】
氯气与二氧化硫在水中反应生成氯化氢和硫酸,反应方程式为Cl2+SO2+2H2O=H2SO4+2HC1;
【小问5详解】
根据分析,X为硫化氢气体,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单质,出现淡黄色沉淀,溶液变浑浊;
【小问6详解】
由于二氧化硫易溶于水,若不通过仪器C,导管中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导管内部产生空缺,会引起倒吸现
象。
30.现有一份Na?CO3和NaHCC>3的固体混合物,几位同学用不同的实验方案测定固体混合物中NaHCO3
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O
A.取ag混合物充分加热,质量减少bg
B.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到bg固体
C.取ag混合物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到bg固体
D.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质量增加bg
(2)乙同学取适量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稀盐酸,通过测定C。?的体积,计算NaHCC)3
的质量分数,所加盐酸的体积与生成的C。2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丙同学取适量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0.10mol/L的稀盐酸,通过消耗的盐酸体积,
计算NaHCC>3的质量分数。
①配制0.10mol/L稀盐酸过程中,以下实验操作或说法不正确的是o
A.如图所示,用玻璃棒引流,将浓盐酸转移到容量瓶中稀释
B.配制过程中,应用适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中
C.容量瓶上下颠倒摇匀后,若液面低于刻度线,应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D.容量瓶使用之前要检漏,检漏后需加热烘干才能使用
②配制0」0mol/L稀盐酸过程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上的刻度线会引起稀盐酸浓度(填“偏
高”、“偏低”或“无影响,
+
【答案】(1)CD(2)HCO;+H=CO2T+H2O
(3)@.ACD②.偏高
【解析】
【小问1详解】
A.只有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由混合物质量差可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及质量分数,A正确;
B.最终固体为NaCl,由质量及钠原子守恒可计算,B正确;
C.取ag混合物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到
bg固体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质量,不能计算得到碳酸氢钠的质量,C错误;
D.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也会生成水和二氧化,所以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会混有水蒸气,
即碱石灰增加的质量不是二氧化碳的质量,不能测定含量,D错误;
故选CD;
【小问2详解】
取适量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稀盐酸,通过测定CO2的体积,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225-2025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评估
- 医疗机构血液采购合同书
- 部门合作协议合同
- 电子产品经销合同书格式
- 1 尊重自己(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 制造业厂房设备买卖合同
- 健身中心会员服务合同延期协议
- 岗位聘任标准化合同文本
- 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上市合同文本解析
- 医疗机构室内装修施工合同标准文本
- 石材幕墙维修方案
- 广西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 第1章 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
- 当那一天来临混声合唱谱
- 制程工程师年终总结汇报
- 高中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住户调查辅助调查员培训教学课件
- 数字营销基础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园林植物环境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高职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教师师德和专业发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