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灭火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同步练习_第1页
3.2.2 灭火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同步练习_第2页
3.2.2 灭火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同步练习_第3页
3.2.2 灭火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同步练习_第4页
3.2.2 灭火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同步练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空气与生命第2节氧化和燃烧第2课时灭火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基础过关全练1.(2023浙江东阳江北初中月考改编)生产、生活中遇到着火时,正确处理火情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B.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大量水冲灭C.厨房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油烟机排气D.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而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2.伏打电池的结构如图。它由圆形的锌板、铜板间隔堆积而成,所有的圆板之间夹放几层盐水泡过的棉布。下列关于“伏打电池”能量转化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风能转化为电能3.(2022山东枣庄中考)下列几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及灭火原理均正确的是()选项实例灭火方法灭火原理A油锅着火用水浇灭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B液化气起火关闭阀门隔绝空气C住宅失火用高压水枪灭火降低可燃物着火点D森林着火砍伐出隔离带移走可燃物4.(2022浙江绍兴柯桥中学月考)“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5.(2023浙江仙居新生中学期中)据报道:一辆行驶在国道线上运送镁粉的罐车起火,消防队员采取了覆盖沙土的方法将火扑灭。某同学看到这篇报道后产生疑问:消防队员为什么不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于是他查阅了资料,得到如下信息:镁遇热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镁和氢气;燃烧的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和黑色的炭。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覆盖沙土灭火的原理是。

(2)解释镁粉着火不能用水灭火的原因:。

(3)由镁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的事实,你对燃烧或灭火有什么新的认识:。

能力提升全练6.(2023浙江杭州锦绣中学月考)2023年5月12日为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火灾是一种燃烧现象,燃烧属于缓慢氧化B.电路老化着火,应立即用水灭火C.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D.为了快速逃离火场可乘坐电梯7.(2022浙江绍兴期末)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石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A.隔绝氧气 B.移走可燃物C.降低温度至蜡烛着火点以下 D.无法判断8.(2023浙江杭州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段考)小金点燃木柴后,发现一个奇怪现象,用扇子扇火,既可以使火“熄灭”,也可以使火燃烧“更旺”。关于上述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扇子一扇即熄灭,是因为扇走了柴火周围的空气B.扇子一扇燃烧更旺,是因为降低了柴火的着火点C.扇子一扇即熄灭,是因为带来了更多的二氧化碳D.扇子一扇燃烧更旺,是因为带来了更充足的氧气9.(2023浙江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期中)用研钵将约20g氢氧化钡[Ba(OH)2]晶体研成粉末,倒入小烧杯中,在玻璃片上洒上少量水,并将小烧杯放在玻璃片上,再向小烧杯中加入约10g氯化铵[NH4Cl]晶体,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后静置片刻,提起小烧杯,如图所示。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中,正确的是()A.反应物的总化学能低于生成物的总化学能 B.该反应和燃烧一样是放热反应C.反应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用手触摸杯底,能感觉到发热素养探究全练10.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填字母)。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B.二氧化碳受热膨胀,密度变小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上部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做法是(填字母)。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呈站立姿势跑出C.低下身体沿墙壁跑离火灾区

第3章空气与生命第2节氧化和燃烧第2课时灭火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全练1.D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灭火,防止发生触电,A错误;食用油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用水不能浇灭油锅着火,B错误;厨房天然气泄漏,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可能会产生电火花引燃天燃气,可能会发生爆炸,C错误;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而着火,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D正确。2.A伏打电池能发电是由于在其内部发生了化学反应,故它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D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油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达不到灭火的目的,A错误;液化气起火,关闭阀门,是撤离了可燃物而灭火,B错误;住宅失火用水浇灭,水蒸发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变,不能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错误;森林着火,砍伐出隔离带是利用清除可燃物的原理来灭火,D正确。4.B“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则其灭火原理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5.答案(1)隔绝空气(或氧气)(2)镁遇热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能够燃烧(3)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合理即可)解析(1)用沙土来灭火,可以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2)镁在燃烧时放出热量,镁可以和热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能够燃烧,故当镁燃烧时不能用水来灭火;(3)镁可以在不能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中燃烧,这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能力提升全练6.C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不是缓慢氧化,A错误;电路着火,应先切断电源,不能用水灭火,B错误;从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吸入有毒气体和烟尘,C正确;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D错误。7.B快速推动活塞时,气态石蜡被赶走,故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移走可燃物。8.D用扇子扇火,可以使火熄灭,是因为增强了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使火燃烧更旺的原因是增强了空气流动,带来了更充足的氧气,故选D。9.A出现结冰现象,说明反应是吸热的,反应物的总化学能低于生成物的总化学能,因此该反应是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故选A。素养探究全练10.答案(1)BC(2)AC解析(1)在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