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港澳台大学生中华文化知识大赛(决赛)备赛试题及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F/02/wKhkGWen97yAIkK8AAEpErC_0OQ292.jpg)
![全国高校港澳台大学生中华文化知识大赛(决赛)备赛试题及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F/02/wKhkGWen97yAIkK8AAEpErC_0OQ2922.jpg)
![全国高校港澳台大学生中华文化知识大赛(决赛)备赛试题及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F/02/wKhkGWen97yAIkK8AAEpErC_0OQ2923.jpg)
![全国高校港澳台大学生中华文化知识大赛(决赛)备赛试题及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F/02/wKhkGWen97yAIkK8AAEpErC_0OQ2924.jpg)
![全国高校港澳台大学生中华文化知识大赛(决赛)备赛试题及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F/02/wKhkGWen97yAIkK8AAEpErC_0OQ29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高校港澳台大学生中华文化知识大赛
(决赛)备赛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对其中“逝者”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哪个?
A、失去的人
B、消逝的时光
C、流淌的水
D、消逝的友情
参考答案:B
2.祝岁习俗古已有之。《诗经》云:“称彼兜觥(酒杯),万寿无疆。”
汉代岁首,皇帝“大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飨”。民间亦在岁首祭
祀,其时全家依次列坐,向家长敬酒祝寿。该习俗()。
A、出现于战国并兴盛于汉代
B、体现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
C、植根于我国古代商业文明
D、仅是官方举行的庆祝仪式
参考答案:B
3.重阳节人们有登高、赏菊、插茱萸和喝()的风俗。
A、菊花酒
1st
B、雄黄酒
C、葡萄酒
D、黄酒
参考答案:A
4.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参考答案:C
5.中国四大名楼不包括哪一项?
A^黄鹤楼
B、红楼
C、滕王阁
D、岳阳楼
参考答案:B
6.中国全部少数民族语言分为几个系?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参考答案:A
2nd
7.中国民间“送灶神”时要吃粘牙的甜食,这是为了()。
A、用糖粘住灶神的牙
B、苦尽甘来之意
C、节日吃美食
D、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参考答案:A
8.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发生在现在的安徽境内
的是()o
A、赤眉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绿林起义
D、黄巾起义
参考答案:B
9.中国近代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黄埔条约》
B、《望厦条约》
C、《南京条约》
D、《虎门条约》
参考答案:C
10.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韩国平昌冬奥会举办的2018年是戊戌
年,那么北京冬奥会举办的2022年是什么年?
A、甲辰年
3rd
B、壬寅年
C、辛丑年
D、庚子年
参考答案:B
11.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官吏选拔制度,从
隋唐到明清主要实行0制度。
A、察举
B、禅让
C、科举
D、九品中正制
参考答案:C
12.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
A、黄色
B、紫色
C、红色
D、蓝色
参考答案:C
13.中国古代的书籍叫“简册”,其中的“简”是用于书写的狭长
竹木片,那么“简册”是如何进行书写的?
A、用毛笔写
B、用刀刻字
C、先用毛笔写再用刀刻
4th
D、用火烤字
参考答案:A
14.中国的面食文化源远流长,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面食,以下面
食与相应的地区对应不正确的是()。
A、刀削面----山西
B、燎面----河南
C、牛肉拉面----新疆
D、担担面----四川
参考答案:C
15.中国的古典小说中,有些在成书之前就有说书人说演。下列哪
部作品在成书之前没有说书人说演?
A、《西游记》
B、《红楼梦》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参考答案:B
16.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的文化?
A、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
B、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
C、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
D、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农家文化
参考答案:C
5th
17.斟茶时杯中茶汤应为几分满?
A、5分满
B、6分满
C、7分满
D、全满
参考答案:C
18.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
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
A、永济
B、桑落
C、汾阳
D、绵竹
参考答案:A
19.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
A、8
B、10
C、12
D、18
参考答案:A
20.张衡创作的抒情小赋是()。
A、《归田赋》
B、《鹦鹉赋》
6th
C、《二京赋》
D、《刺世疾邪赋》
参考答案:A
21.战国中后期,屈原根据民间祭祀歌所加工而成的作品是()。
A、《九章》
B、《九歌》
C、《天问》
D、《招魂》
参考答案:B
22.早在2300多年前,我国就有思想家提出了“卫生”这个词,
这位思想家是谁?
A、庄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参考答案:A
23.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殿试的第一名被称为()。
A、状元
B、榜首
C、榜眼
D、解元
参考答案:A
7th
24.在我国汉代,缴纳一定数额的钱财,就可以入选做官,这种方
式属于下面的哪一种?
A、献赋
B、纳赞
C、通经
D、通事
参考答案:B
25.在唐代,针对时人耻学于师的偏见,韩愈不顾流俗,勇为人师,
广招后学,并抨击时弊、倡导师道,撰写《师说》一文送给()
A、李商隐
B、李蟠
C、李顾
D、李治
参考答案:B
26.在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兵器革命”是指什么发明?
A、导弹
B、弓箭
C、火药
D、原子弹
参考答案:C
27.在哪个朝代中秋节才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
A、唐朝
8th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A
28.在古代,人们怎样尊称对方的妻子?
A、令爱
B、令正
C、令堂
D、令尊
参考答案:B
29.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其创办
者是()。
A、龙云
B、卢汉
C、沈秉经
D、唐继尧
参考答案:C
30.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A、馈赠亲友的礼物
B、祭奉月神的祭品
C、节日食品
D、地方小吃
9th
参考答案:B
31.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
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汗”的意思是什么?
A、天空
B、大海
C、草原
D、鬲山
参考答案:B
32.饮茶可以延年益寿,解渴提神,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饮茶的
益处?
A、防蛀牙
B、抗原子辐射
C、治坏血病
D、治疗颈椎病
参考答案:D
33.因秦王不愿用城池换美玉,而持璧倚柱、怒发冲冠的是哪一个
人?
A、廉颇
B、蔺相如
C、赵括
D、赵奢
参考答案:B
10th
34.以下哪一项属于中国古代十大乐器里的“革”类乐器?
A、钟
B、鼓
C、瑟
D、笙
参考答案:B
35.以下哪一项并非兵马俑制成兵马的形状的殉葬品?
A、战车
B、战马
C、士兵
D、战地
参考答案:D
36.以下哪一个名称的由来与伍子胥有关?
A、月老
B、千金小姐
C、新郎
D、岳父
参考答案:B
37.以下哪位不是唐代著名书法家?
A、颜真卿
B、赵孟^
C、柳公权
11th
D、褚遂良
参考答案:B
38.以下关于皮影戏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始于唐
B、兴于五代
C、盛于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参考答案:C
39.以下不属于中医别称的是()。
A、杏林
B、悬壶
C、黄茂
D、歧黄
参考答案:C
40.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
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这指的是()。
A、景泰蓝
B、彩陶
C、琉璃
D、铜鼎
参考答案:A
41.玄奘去西天取经经过了多少国家?
12th
A、100
B、110
C、128
D、138
参考答案:B
42.形成与汉代,因书写草率而得名的字体是()。
A、小篆
B、隶属
C、行书
D、草书
参考答案:D
43.辛弃疾词"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中的“曹刘”指的是谁?
A、曹操刘表
B、曹丕刘备
C、曹植刘表
D、曹操刘备
参考答案:D
44.小说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小
说发展的顶峰,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小说,如«红楼梦》、《三国演义》、
《水浒传》、《西游记》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被后人并称为四
大名著。《水浒传》的作者是?
A、吴承恩
13th
B、曹雪芹
C、施耐庵
D、罗贯中
参考答案:C
45.现在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
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A、文章
B、画作
C、乐曲
D、刺绣
参考答案:C
46.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是()。
A、孟子
B、子夏
C、颜渊
D、荀子
参考答案:D
47.先秦时,龙的形象和图案被普遍地比喻为()。
A、国王
B、君子
C、神灵
D、妖魔
14th
参考答案:B
48.夏季烈日炎炎,骄阳似火,古人常常借此机会曝晒衣物、书籍
及其他物品,这一天被俗称为曝晒节。曝晒节是农历哪一天?
A、五月初八
B、六月初六
C、七月初五
D、六月初九
参考答案:B
49.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空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参考答案:C
50.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
A、京剧
B、黄梅戏
C、昆曲
D、越剧
参考答案:C
51.下面画家中最擅长画牛的是()。
A、张大千
15th
B、徐悲鸿
C、齐白石
D、戴嵩
参考答案:D
52.下面的节日不属于维吾尔族传统节日的是?
A、开斋节
B、古尔邦节
C、火把节
D、诺鲁孜节
参考答案:C
5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
禅位、践昨等等。
B、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
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
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
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
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
殿试。
D、车驾、陛下指皇帝,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
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
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
16th
呼,比如“英宗”。
参考答案:B
5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又称为表字。古代男子成年后,由于其同辈或属下等不
便直呼其名,便另取一与本名含义有某种关系的别名,称之为
“字
B、参军,官名“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
如《出师表》中的参军蒋琬,后来其范围逐渐扩大,如文中的中
兵参军。
C、夷夏,夷指中国周边少数民族;夏指华夏,一般指代中国。
夷夏是夷狄与华夏的并称,在古代常用来指中国境内的各族人
民。
D、卒,多义词,文中指死亡。我国古代对不同地位的人的去世
有不同的称谓。如“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
卒,庶人曰死”。
参考答案:D
5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取字,成年取名。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
貌或尊敬,如文中“刘文静字肇仁。”
B、高祖,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
号。
C、关,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如:关塞,关
17th
卡,关隘。
D、践,文中特指皇帝登临帝位,如:践作,践极。
参考答案:A
5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制书,即制式文书,是朝廷大员颁布重要法令或褒奖惩戒官
员时采用的专用文书。
B、弃市,为死刑的一种,自商周即有。《礼记》:“刑人于市,与
众弃之。”即在人众聚集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用于处决某
些罪大恶极者。
C、乾德,是北宋太祖赵匡胤的年号。年号是帝王为纪在位之年
而立的名号。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
D、卒,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礼记•曲礼下》:
“天子死日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参考答案:A
5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
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
号。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
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
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
18th
称号。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
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萎婉说
法。
参考答案:C
5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
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
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
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
乡故里、父老乡亲。
参考答案:C
5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监察御史赴各地的巡视者,负责
考核吏治、审理大案等。
B、盐引,指古代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发给商人用以
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
C、流民,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普遍存农的一种社会现象,指
到处流浪、无所事事的人。
19th
D、赠,既指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也指古代皇帝对已死的官
员及其亲属的加封。
参考答案:C
6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启,是明朝皇帝的年号,下文的崇祯也是明朝皇帝的年号。
B、出,指罢黜官职,与“罢、除、夺、左迁”等词一样都是罢
免官职的词。
C、旬,是计时间的单位,在这里,一旬是指十天,二旬就是指
二十天。在我国古代,一旬还可以指十岁或十二年。
D、谥,也称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
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
参考答案:B
6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初设翰林院,作为文人和卜医技术待诏的处所,并非中央
机关。后来另建学士院,入院的称为翰林学士,专掌皇帝的机密
诏令。
B、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帝王召见群臣时,都面向
南而坐,因此南面指帝王之位。后泛指居尊位或官位。
C、宰相指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其
中宰是辅助、相是主宰的意思。
D、礼部,为六部之一,主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务,长官为
礼部尚书,副长官为侍郎。
20th
参考答案:C
6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的一种大学,始设予汉代,为中央官学、
最高学府。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面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宋
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于监。
B、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也称弱冠,表示成年。冠
礼在宗庙里进行,一般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
C、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
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D、书是对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称呼,如章、奏、表、疏、封
事等,封事是预防沿漏的意思,是一种秘密的奏议。
参考答案:C
6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偏将,副将,将军的辅佐,此官制始设于春秋,通常由帝王
拜授,也有大将军拜授的。
B、刑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职务,
其最高掌管为刑部尚书。
C、实封,食邑制度之一。封户有虚实之别,其封国并无疆土,
封户亦徒有虚名,唯加实封者,才能收其所得封户的租税。
D、“迁”一般指升官,但也有作一般调动讲的,也有作降职远
调的例“左迁”,表升迁的词语还有“擢”、“升”、“出”、“陟”
等。
21st
参考答案:D
6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
会试和殿试。考中会试的称为进士。
B、舅,文中是指丈夫的父亲。有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
前拜舅姑”。
C、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名是出生后不久父母起
的,供长辈呼唤;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或行笄礼时才起的,以表
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D、除,是任命,授职,如“除徽州推官”;擢,是在原官职上
提拔,如“擢礼科给事中”。
参考答案:A
6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
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行在,也称行在所。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方。第二释义
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此处是第二种释义。
C、社稷是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
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
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D、视事,视察、巡视政事。旧时指官吏被皇帝派往某地巡视政
事,考核官员。
22nd
参考答案:D
6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
日O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参考答案:A
6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经,是《诗》《书》《礼》《易》《论语》《春秋》的合称。“六
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就是“六经”。
B、参知政事,宋代的一个常设官职,相当于副宰相,设置这一
官职的根本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枢密院,官署名称,长官称枢密使,在宋代,枢密院主要管
理军事机密及边防等事,与中书省合称“二府”。
D、致仕,指古代官员交还官职,即退休。《张衡传》中的“乞
骸骨”也是这个意思。
参考答案:A
6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唐是五代政权之一,李存勖所建,都洛阳。五代指后梁、
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文中“汉祖(南下)"指"后汉高祖
(南下时)”。
23rd
B、称疾,是古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托词,当事人本身或许没有
生病,却以生病为由,以回避某事某人,文中“称疾不行”暗示
传主的微妙心态。
C、祭酒,古代学官名。晋武帝咸宁四年设,以后历代多沿用,
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刘温叟当时以工部侍郎的身份兼任
国子监主管。
D、丁内艰,是指遭遇父亲去世。丁忧就是遭遇父母亲去世。古
代朝廷官员,无论任什么官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
到祖籍守丧一段时间。
参考答案:D
6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世称韩昌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宋
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
柳宗元并称“韩柳”。
B、“汝”即你,多用于后辈。古汉语中表示“你”的称呼还有“尔、
公、君、卿、足下”等。
C、“矣、呜呼”语气助词的运用强化了这一段情感发展变化的节
奏,也准确地抒发了作者强烈的不愿相信、不能相信又不得不相
信的失去亲人的悲痛感情。
D、殁在殡葬中的区别:古代对身份和地位不同的人去世后,称
呼也不同。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日禄,士死称不卒,
庶人死称死。小孩夭折和病死的,称为殁。
24th
参考答案:D
7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
成天干地支纪年法。
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口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
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
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
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参考答案:B
7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忧,也称“丁艰”。在我国古代,官员的父亲或母亲去世,
官员则必须停职守制,处于丁忧期间的人皆不得为官,概无例夕卜。
B、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长方形板子,按品
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
C、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政、休致等名
称,都指官员辞职归家。
D、谥号是一般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
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颁赐的一种称号,带有评定性质。
参考答案:A
7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5th
A、刺史,古代官职名,汉武帝时在全国分设十三部(州),每部
(州)设置刺史一人,巡行郡县,“刺”有检核问事之意。
B、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据学界考证,周代
宗庙制规定,只有天子和诸侯可以设宗庙,其余人则不准设庙。
C、故老,古代常指地方上很有社会声望的年高而见识多的人,
“宾礼故老”就是将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像宾客一样敬重。
D、后生,年轻人、后辈,《论语》中有“后生可畏,焉知来者
之不如今也”之语。“卿宗后生”即“爱卿家族中的年轻人”。
参考答案:B
7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是学官名,秦汉时是指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
后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出,常常指官员离开家居地出任某个官职或京官外调为地方
官员。本文的“出”指的是后者,相当于京官外放、外迁。
C、祠部是东晋时设的以祠部尚书为主官、掌祭祀之事的官署。
朝代不同,其主官有不同的称呼,管辖的部门也有所不同。
D、我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等,“永明三年”是用王公即位年次来纪年的。
参考答案:D
7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
《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26th
B、“吏部”掌管全国文武官员的选用、任免、考核、调动等事务,
主管是吏部尚书和吏部侍郎。
C、“春秋”既可指春季秋季,也可指我国特定的历史时代,还可
指儒家经典,文中用以指年龄。
D、“少牢”指我国古代祭祀时用羊和猪当祭品,“太牢”则指祭
祀帝王时用牛、羊和猪当祭品。
参考答案:B
7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
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
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
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
知州”O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
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
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
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
《周易〉〉。
参考答案:D
7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7th
A、“知峨眉县”意思是担任峨眉知县。宋代多用中央机关的官做
县官,称“知县事”,后简称为“知县”。
B、天宝,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中国古代的纪年法有许多种,
采用皇帝年号来纪年是其中一种。
C、户部是尚书省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屯田、赋税、
财政收支、典章法度等事务。
D、青苗法为宋代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之一,也称“常平新法”,
其最终目的是充实国库,调节贫富差距。
参考答案:C
7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葵,字南仲”。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
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B、文中“授两淮宣抚使、判扬州,进封鲁国公”中的“授”指
授给、给予官职。“判”指低位兼低职。“封”指帝王把土地、封
号或爵位授予亲属或臣僚。
C、文中“寻奉祠”的“奉祠”指只领官俸而无职事。宋代设宫
观使、判官、都监、提举、主管等职,以安置五品以上不能任事
或年老退休的官员。因宫观使等职原主祭祀,故亦称奉祠。
D、文中“谥忠靖”的“谥”是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
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
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
参考答案:B
28th
7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幼孤,随母适胡氏”,古人有“鳏寡孤独”之说,其中“鳏”
指无妻或丧偶,“寡”指女子丧夫,“孤”指幼年丧父,“独”指
老而无子。
B、“洪熙元年”中,“洪熙”足指明仁宗年号。年号始于汉武帝,
此后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庆历四年”“元和
十年”均是如此。
C、“海盐民”中,“民”足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
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和足下
等。
D、由于受时代的限制,人人对四方异族的了解有限,往往用蛮、
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对南方各族常称“百越”
或“越族”。
参考答案:C
7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漕运”是指利用水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
输。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
调剂。
B、“隆庆”属于年号,“隆庆元年”指该帝王即位第一年。年号
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致仕”是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
致等名称,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29th
D、“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
侯王死叫薨,古代所有人之死亡均可称“死
参考答案:D
8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衣”本指布制的衣服,借指读书人。古代富贵人家穿丝织
物,书生穿麻、葛织物。
B、“日讲起居注官”是清朝的宫廷官职,负责记录整理帝王的言
行,作为撰修国史的材料。
C、“超擢"指超越一级或更多等级而晋升官员,一般用于特别有
才干或有特殊功勋的人。
D、“词科”是科举名目之一,主要选拔学问渊博、文辞清丽、
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
参考答案:A
81.下列书法文字最多的篇目是()。
A、千字文
B、兰亭序
C、平复帖
D、圣教序
参考答案:D
82.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A、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0th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参考答案:C
83.下列哪一句不是《大学》中的句子?
A、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失后,则近道矣。
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C、是故君子不用其极。
D、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参考答案:D
84.下列哪项跟炎帝没有关系?
A、女嫡
B、祝融
C、嫖祖
D、伯陵
参考答案:C
85.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与凤凰有关的传说?
A、凤求凰
B、百鸟朝凤
C、凤凰涅槃
D、以箫引凤
参考答案:C
86.下列哪项不属于《山海经》中的异兽?
31st
A、朱孺
B、蛊雕
C、猾裹
D、少辛
参考答案:D
87.下列哪项不是上古神话中的四大凶兽?
A、祷机
B、混沌
C、穷奇
D、牲牲
参考答案:D
88.下列哪项不是凤凰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
A、幸福姻缘
B、坚强勇敢
C、祥瑞和平
D、贤才人才
参考答案:B
89.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A、挂香包
B、插艾蒿
C、登高采菊
D、喝雄黄酒
32nd
参考答案:C
90.下列哪位作家不是清朝的?
A、纪晓岚
B、冯梦龙
C、曹雪芹
D、吴敬梓
参考答案:B
91.下列哪个是云南的著名瀑布之一?
A、九龙瀑布
B、黄果树瀑布
C、九龙涤瀑布
D、赤水瀑布
参考答案:A
9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韦的故事?
A、一字千金
B、一诺千金
C、一饭千金
D、一掷千金
参考答案:A
93.下列哪个不是合肥的别称?
A、庐州
B、泸州
33rd
C、庐阳
D、合州
参考答案:B
94.下列哪个不是端午节的意义?
A、纪念屈原
B、纪念伍子胥
C、纪念范蠡
D、纪念秋瑾
参考答案:C
95.下列关于孟浩然《过故人庄》一诗中字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
的是()0
A、“故人具鸡黍”中的“具”意思为“准备”
B、“绿树村边合”中的“合”意思为“环绕”
C、“青山郭外斜”中的“郭”意思为“古代城墙的内城”
D、“还来就菊花”中的“就”意思为“靠近”
参考答案:C
96.下列关于火把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火把节是彝族最富有民族特征的传统节日
B、火把节的庆祝时间多在农历五月二十四日,一般历时三天
C、火把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节日期间,人们会身着民族盛装,
举杯饮酒
D、火把节体现了彝族人民对火的崇拜和对光明的追求
34th
参考答案:B
97.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角,古时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
后来代称儿童时代。
B、龙门,古代身份高的人的府邸,“一世龙门”是指文人所崇仰
的人物,后起的文人登门拜访,可称为“登龙门”。
C、长揖,是古代的相见礼节。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
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向对方表示敬意。
D、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在不同朝
代对三公的具体所指不尽相同。
参考答案:C
98.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元,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从1264年到1294年忽必烈
驾崩,一共使用了31年,因此忽必烈又被称为“至元大帝”。
B、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
的官员,自有此职以来就只能由一人担任,处于一人之下,万人
之上的位置。
C、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
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D、闾巷,古时二十五家为一闾,后来称居民的区域为闾里、闾
巷,泛指乡里民间。
参考答案:B
35th
99.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主持、管理的意思。文中“知高平、潍二县”就是先后
任高平县、潍县的县令。
B、中官:文中指“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
成员役使的官员,又称“阉人”。
C、典试:科举考试最高等第,皇帝出题,官员到地方主持,文
中指张问达主持山东的科举考试。
D、星变:星象的异常变化,古时谓将有凶灾。例如文中“比年
日食皆在四月”的天象变化,也是“星变”。
参考答案:C
100.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官职变化方面,代表升官的词语有拜、晋、迁、拔、
擢、徙、升、提等。
B、“赠”,一是指把东西给别人,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
属加封,亦叫追赠。
C、舍人在古代的意思有: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官职名称,宋
元后用以称呼权贵子弟。
D、谥号是古人死后被授予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
大臣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参考答案:A
10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
36th
到清朝。汉朝御史统归御史台领导,按职掌分为侍御史和治书侍
御史。
B、国本,古代特指确定皇位继承人,建立太子为国本。“国本”
也指国家藏本。例如韩愈《画记》中“余少时,常有志乎兹事,
得国本,绝人事而摸得之”。
C、闾阎,间泛指门户;人家。阎指里巷的门。闾阎,原指古代
里巷内外的门,后泛指平民百姓,不再指房屋建筑。
D、公卿,“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公”即
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三公”
即是最尊贵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之“三公”指太师、太傅、太
保,也有说为司马、司空、司徒。
参考答案:C
10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羽林,皇帝卫军的名称,其意为国羽翼,如林之盛。是中国
古代封建王朝时专门护卫皇帝、皇家、皇城的特殊军队。
B、“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
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来被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公,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爵位的一种,旧说周代有公、
候、伯、子、爵等爵位,而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D、朔望,即朔日和望日,晦朔,即晦日和朔日。晦,阴历每月
的第一日。朔,阴历每月的最后一日。望,阴历每月的十五日。
参考答案:D
37th
10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宗,南宋皇帝赵眷的庙号。庙号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
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太祖、向祖、世祖、圣祖、太宗、同家、
显宗、肃宗等。
B、宫、商、角、徵、羽是中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
古人认为这五声分别代表君、臣、民、事、物,五声不乱,国家
的政治就会清明。
C、定省,即昏定晨省,本指晚间为父母安定床衽,早晨起来省
问父母安否,即称子女早晚向亲长问安;后来泛指探望问候父母
或亲长。
D、陛辞,临行前向皇帝告别。陛,特指皇帝宫殿的台阶;“陛
下”与“殿下”都指宫殿的台阶下,后来用于对帝王的尊称。
参考答案:D
104.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o
A、进士,指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根据成绩分为一甲、二甲、
三甲,一甲的第一、二、三名依次叫做状元、榜眼、探花。
B、社稷,我国古代称谷神为社,士神称为稷,粮食和土地是以
农为本的中华民族的根本所在,故而人们也用社稷代指国家。
C、礼部,古代官署,掌管祭祀、典礼、外宾接待等事务,科举
取士、学校事务也归礼部管辖。礼部的最高长官是礼部尚书。
D、服除,意思是脱掉丧服,即守丧期满。根据传统孝道观念,
官员遭逢父母去世,一般都要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
38th
参考答案:B
105.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易》即《易经》,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与《诗经》《尚
书》《礼记》《春秋》合称“五经”。
B、伊、吕指伊尹和吕尚,殷商时期伊尹、吕尚两位贤臣辅佐朝
政,皆有大功,后来以伊吕来泛指辅弼重臣。
C、征是我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辟,指由中央官
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D、太建为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自
汉武帝始,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
参考答案:B
106.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史”泛指我国古代典籍。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
史书。
B、“江表”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农行业培训教程与作业指导书
- 2025年中国立体车库减速电机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农村网店转让合同范本
- 公司经纪合同范本
- 农村电力合同范例
- 出版教辅材料合同范本
- sm公司合同范例
- 养猎养殖合同范例
- 2025年度建筑工程项目环保验收合同
- 医疗管理聘用合同范例
- 2025年1月浙江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 教体局校车安全管理培训
-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综合物理试题(含答案)
- 行车起重作业风险分析及管控措施
- 健康体检中心患者身份登记制度
- 《灾害的概述》课件
- 国产氟塑料流体控制件生产企业
- 空气能安装合同
- 初二上册的数学试卷
- 2025年上半年重庆三峡融资担保集团股份限公司招聘6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四大名绣课件-高一上学期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