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史5近代卷》第一章-从鸦片战争前夜到甲午战_第1页
《中国文学理论史5近代卷》第一章-从鸦片战争前夜到甲午战_第2页
《中国文学理论史5近代卷》第一章-从鸦片战争前夜到甲午战_第3页
《中国文学理论史5近代卷》第一章-从鸦片战争前夜到甲午战_第4页
《中国文学理论史5近代卷》第一章-从鸦片战争前夜到甲午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学理论史(五)

近代卷

第七编从鸦片战争时期到五四运动前夜

第一章从鸦片战争前夜到甲午战

争时期的进步文学理论

第一节龚自珍第二节魏源包世臣第三节冯桂芬王韬第四节太平天国的文艺思想

龚自珍(1792—1841),字人,号定,一名易简,又名巩祚,浙江仁和(今属杭州)人。他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的官僚家庭,祖父龚敬身,字匏伯,父龚丽正,号斋,皆以文学、史学有名于当世。龚自珍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的第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却没有留下完整的文学理论著作。第一节龚自珍

一、魏源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其一生跨越鸦片战争前后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其著述主要有《古微堂诗文集》、《诗古微》、《书古微》、《老子本义》、《孙子集注》、《元史新编》、《圣武记》、《皇朝经世文编》、《海国图志》等。第二节魏源包世臣

二、包世臣包世臣(1775—1855),字慎伯,安徽泾县人。他出生于封建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任过下级教职,因病辞归,生计无着。他的著作,晚年汇刻为《安吴四种》,其中《艺舟双楫》六卷是他论文学、论书法的诗文书信专辑,后有附录三卷,全是碑版志状,与文艺关系不大。

鸦片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社会上要求变革的思潮进一步发展起来。其代表人物从经济、政治上初步提出了改革的蓝图,表现出由地主阶级改革派向资产阶级维新派迅速转化的鲜明特色。第三节冯桂芬王韬

一、冯桂芬冯桂芬(1809—1874),字林一,号景亭,又号邓尉山人,江苏吴县人。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授编修。平生著述有《显志堂稿》、《校庐抗议》、《梦奈诗稿》、《说文解字段注考正》、《西算新法直解》、《校正李氏恒星图》等十余种。二、王韬王韬(1828—1897),字仲,一字紫诠,号天南遁叟、玉生等,江苏长州(今苏州)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他是第一个走出古老的“天朝”,漫游东西方,考察政治经济,交流学术文化的进步知识分子。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它是由代表农民利益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人物领导的,以反对封建剥削、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为目标的伟大革命运动。第四节太平天国的文艺思想

一、太平天国的文艺政策(一)对封建的文学艺术乃至全部文化进行了严厉批判(二)对书面语言和文学形式进行了全面改革(三)重视发展民间艺术(四)优待知识分子

二、洪仁洪仁(1822—1864),号益谦,别字吉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