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综述1.1选题背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基本问题。亿万农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取决于农业是否强大,农村环境是否优美,农民生活是否富裕。“十三五”时期提出的农业绿色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深刻变革,使我国转变了农业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粮食年产量持续超过1.3万亿斤,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增加一倍多数据来源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不仅是改善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农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十四五”时期,中国不仅进入绿色发展带来的高质量农业发展时期,也进入能够快速提升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时期。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在“十四五”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扭转制种业发展态势、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农村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加强物质装备支撑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绿色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18】1号)、《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要强化农业气象服务。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安全,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数据来源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的中部地区,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生态示范省、国家粮食的主产区以及全国“六大林区”和“八大草原”之一。吉林省总面积约18.7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553.78万公顷,是总面面积28.98%,人均耕地面积约0.21公顷,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018倍。吉林省整体地势呈现东南高、西北低。东部是长白山地区,以蕴藏茂密的森林、水利水电、绿色食品、土特产、矿产、生态旅游资源等的长白山而闻名,因其包含2700多种野生植物和1000多种野生动物,被称为“动植物立体资源宝库”和“长白林海”。中部是松辽平原地区,具有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连片集中的特点,是全国商品量的集中产区,被广泛称为“黄金玉米带”和“大豆之乡”。西部是草原湿地生态区,也是牧业、油料、糖料、杂粮杂豆的产地。吉林省四季分明,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东部、中部、西部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800毫米以上、600毫米、40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为135天。2020年,在面对夏伏旱、三次台风接连袭击的影响下,粮食总产量达到760.6亿斤,连续两年保持在750亿斤以上,稳居全国第五位。粮食单产892.4斤/亩,由全国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数据来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来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1.2研究目的与意义1.2.1研究目的《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充分发挥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承担起稳固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工程,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面向国家及吉林省粮食安全、黑土地保护利用、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的需求,优化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实现农业气象观测和灾害监测精细化。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提升保障粮食安全气象服务水平。发展农业气象大数据及技术应用,完善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农业气象业务平台和智慧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关键指标、服务产品和服务手段研究,提升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能力。推进县级农业气象服务标准化能力建设和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水平。推进智慧气象发展应用,发展智慧农业气象,在农业气象服务中深入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网格预报等新技术,依托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提升现代化农业气象监测预报业务水平。“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加快建设气象强国和加快推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期。吉林省农业气象主管部门在农业气象服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初步形成了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但随着农业发展对气象要求越来越高,现行的体系无法满足农业生产。因此,本研究为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完善吉林省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以提高吉林省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提升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吉林省农业发展。1.2.2研究意义有利于实现农业气象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在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摒弃粗放型传统的农业气象服务模式,转变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专项农业气象服务、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等精细化服务模式。为吉林省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发展提供参考建议。现在,气象部门在做好专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基础上,还要科学的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支持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完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开展农业气象服务技术创新,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村社会经济建设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气象部门如何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提供高质量服务、积极改善气候变化带来的不良影响、有效应对农村防灾减灾等是目前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吉林省农业气象服务的综合能力,是做好吉林省农业气象服务的前提,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是否健全决定了农业气象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展览馆管理合作协议
- 新材料研发与应用在制造业中的推广方案设计
- 农村电商农村电商国际合作与交流方案
- 环保科技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合作协议
- 保证金质押担保协议书
- 房屋租赁合同三方协议
- 可再生能源设备采购合同
- 项目季度工作总结与前景展望报告
- 大数据平台开发协议
- 承包招商合同协议书
- 劳动合同法草案的立法背景与创新黎建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 第三章 检测仪表与传感器
- 服装QC尾期查货报告(中英双语)
- 冷库喷涂施工工艺(详细)
- 电机学辜承林(第三版)第1章
- 医疗机构停业(歇业)申请书
- Counting Stars 歌词
- IADC司钻级国际井控试题库
- 肩锁关节脱位的分型及其endobutton手术治疗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PPT课件
- 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