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二节氧化与燃烧作业设计新版浙教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二节氧化与燃烧作业设计新版浙教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二节氧化与燃烧作业设计新版浙教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二节氧化与燃烧作业设计新版浙教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二节氧化与燃烧作业设计新版浙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次节氧化与燃烧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燃烧时,既能发出白光,又有光明的火焰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2.下列有关缓慢氧化、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缓慢氧化不放热,燃烧放热B.它们有时不是化学变更C.它们本质上都是氧化反应D.缓慢氧化不是氧化反应3.如图所示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试验的相识中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试验可以说明N2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4.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杯底放有一小粒白磷,当将一支大试管快速插入水中并罩住白磷时,白磷马上燃烧起来。该试验说明燃烧须要()A.水B.氧气C.可燃物D.温度达到着火点5.暑假里某同学与爸爸在西藏旅游时发觉爸爸的打火机打不着火,此时打火机内液体还有一半多,而火石发光状况正常,打不着火的缘由是()A.温度低达不到着火点B.气压低丁烷气化太慢C.气压高不易气化D.氧气含量低,丁烷无法点着6.餐馆里有一道名为“纸锅烧豆腐”的菜,如图所示,纸锅里的豆腐烧熟了,纸却不会燃烧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高B.水沸腾温度不变,但接着吸热C.热量都被水汲取了,纸没有吸热D.纸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7.如图所示的一组试验可用于探讨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B.图甲水下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C.若将图乙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视察到燃烧现象D.图甲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水下的白磷与氧气隔绝8.下图是一块蜂窝煤的示意图。在蜂窝煤中,煤块中间部分制成许多小孔,便于煤的燃烧,其原理是()A.降低煤的着火点B.利于产生的热量散发C.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防止煤燃烧发生爆炸9.如图所示,表示可燃物能着火的点是()A.A点B.B点C.C点D.D点10.下列促进燃烧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烧锅炉是将煤加工成粉末,并用鼓风机不断往锅炉内鼓入空气B.烧柴时把柴棍支起来C.增加柴草的用量D.设法提高氧气的含量11.如图所示,视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发生火灾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B.成站立姿态跑出C.伏低身子逃出D.淋湿衣服爬出12.火灾的危害巨大,引起大家对阻燃剂的重视。由于重大火灾、焚烧塑料造成的二次污染、二英问题的出现,而且塑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及腐蚀性气体(SO2、NO2、CO2等)的危害较大,迫使塑料工业转向运用无毒、无公害、抑烟的无机阻燃剂(特殊是Mg(OH)2和Al(OH)3),而占市场份额较大的溴系阻燃剂渐渐受到限制。溴系阻燃剂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阻燃剂,主要品种之一“八溴醚”的结构式为分子简式为C21H19O2Br8。在美国召开的第八届世界阻燃剂会议指出今后阻燃剂的发展方向集中为高效、低毒、低烟的阻燃剂。下列有关阻燃剂说法不正确的是()A.Mg(OH)2和Al(OH)3受热分解生成气态水,可覆盖火焰,驱除O2,稀释可燃气体B.Mg(OH)2和Al(OH)3受热生成的氧化物,可汲取塑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及腐蚀性气体C.八溴醚是一种有机阻燃剂D.有机阻燃剂运用时不行能造成环境污染13.炒菜时锅里正在加热的油起火燃烧起来,这时你认为采纳的最好方法是()A.立刻向燃着的油泼水B.赶快把燃着的油锅端离火源C.马上向锅内撒砂子D.快速盖上锅盖,熄灭火源或将锅端离火源14.住在高层的居户家里发生火灾时,以下处理措施合理的是()①从高楼跳下②乘坐电梯到低层平安处③从平安通道撤离④火小灭火,火大逃命⑤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吸入较多毒气⑥开门窗通风,以驱散烟雾⑦拨打119求救电话⑧匍匐前进⑨赶忙取上珍贵物品再想方法逃离⑩撤离时尽可能贴着墙角A.④⑤⑦⑧⑨⑩B.②⑤⑥⑦⑧⑩C.④⑤⑥⑦⑧⑩D.③④⑤⑦⑧⑩15.下列各组混合气体,遇明火会发生爆炸的是()A.CO、H2、CH4B.H2、CO、CO2C.CH4、CO、O2D.N2、CO2、O216.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变更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猛烈氧化反应③急速的燃烧肯定发生爆炸④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放出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⑥D.②③⑤17.下列消防标记与其文字不相吻合的是()A.①②④B.②C.③D.④18.图书馆或存放精密仪器的工作室失火,应运用的灭火器是()A.泡沫灭火器B.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C.干粉灭火器D.以上三种灭火器均19.如图所示,往容器内吹入肯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上升,氧气耗尽蜡烛熄灭B.蜡烛熄灭时因为蜡烛的着火点变更了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D.试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点燃或加热的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B.化学反应肯定有热量放出C.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生成D.镁在氧气中的燃烧是吸热反应2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试验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氧气、温度有关。其中证明可燃物燃烧必需达到肯定温度的试验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22.某学生将燃着的镁条快速伸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发觉镁条在集气瓶中接着燃烧,反应结束后发觉瓶内壁附着黑色颗粒,瓶底有白色物质。对此现象他作如下说明,其中不正确的是(提示:氧化镁、氢氧化镁均为白色固体)()A.CO2肯定不能支持燃烧B.黑色颗粒可能是碳C.白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镁D.白色物质不行能是氢氧化镁23.将导出H2S气体的导管点燃后伸入盛有肯定量O2的集气瓶内,下列3个反应发生的先后依次是()①2H2S+O2→2S+2H2O②2H2S+SO2→3S+2H2O③2H2S+3O2→2SO2+2H2OA.①②③B.③①②C.①③②D.③②①2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可燃气体平安点燃装置,对此装置的评价和运用错误的是()A.未经检验纯度的气体通过此装置后可平安点燃,不会发生爆炸B.要达到平安点燃效果,烧杯内的水可不没过倒置漏斗的边缘C.此装置防止气体爆炸的原理是使不纯的气体不与燃着气体干脆接触D.此装置适用于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25.下表为某试验小组记录的不同体积的H2和空气混合气体点燃时的试验现象。H2体积分数%9080706050403020104空气体积分数%10203040506070809096点燃现象宁静燃烧宁静燃烧弱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弱爆炸不燃烧不爆炸依据上表数据和现象,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分数为10%~70%的H2和空气混合气体,点燃时会发生爆炸B.收集的H2能宁静燃烧,说明H2的纯度为100%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保持试管倒置移近火焰,假如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表示收集的H2已纯净D.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时肯定发生爆炸26.化学变更伴随能量变更。某同学对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放、吸热状况进行探究。步骤为:①向试剂1中加入试剂2,搅拌、测温;②再加入试剂3,搅拌、测温。记录数据如下:试剂1试剂2温度/℃溶解后温度/℃静置后温度/℃试剂3温度/℃混合后温度/℃0.5gNa2CO310mLH2O20.023.320.010mLHCl(20%)20.023.70.5gNaHCO310mLH2O20.018.520.010mLHCl(20%)20.020.8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也有吸热、放热现象B.若无步骤②,同样可以达到目的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肯定比碳酸氢钠反应放出的多D.若将试验中所用盐酸换成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对试验结论没有影响二、解答题27.蜡烛(主要含C、H、O元素)在密闭容器中熄灭的缘由是什么?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小敏认为蜡烛熄灭的缘由是燃烧消耗完了容器内的氧气,并对燃烧产物提出猜想:①燃烧的产物可能有CO2。②燃烧的产物可能有H2O。除了上述猜想,你的猜想:燃烧的产物可能有。试验一:在密闭容器中点燃蜡烛至熄灭,抽取10毫升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发觉石灰水始终没有变浑浊。从试验的科学性考虑,下一步是(选填字母)。A.干脆得到燃烧产物中没有CO2的结论B.再多抽取一些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石灰水中C.增加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试验二: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功能传感器进行有关量的测量,装置如下图所示。试验结束后,铝板表面有黑色固体颗粒,同时传感器采得试验前后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相对湿度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一氧化碳含量蜡烛点燃前48.4%18.7%0.058%0蜡烛熄灭后71.6%15.6%3.643%0.0182%由试验及结果分析,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的缘由是;蜡烛燃烧生成的产物是。28.结合下列材料填空:材料一1703年,德国化学家施塔尔系统提出燃素学说,认为物质可以燃烧是因为它们含有燃素。如木炭和金属燃烧释放出“燃素”后,就剩下了失去“燃素”的死灰。但是,人们始终没有找到“燃素”。材料二1774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发觉了氧气并探讨其在燃烧中的作用。提出了氧化学说,认为燃烧是物质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发光放热的猛烈反应。初步揭开了燃烧的神奇面纱。(1)材料一中,金属铁在氧气中燃烧后失去“燃素”的“死灰”是(填化学式),木炭燃烧释放出“燃素”的文字表达式为。(2)燃烧条件是“氧化学说”的重要内容,翔安海底隧道采纳了多种限制燃烧的措施。①确保良好的通风,除能保证人的平安外,还能使通过隧道的车内汽油充分燃烧,这是考虑到充分燃烧须要。②隧道运用了氢氧化铝阻燃材料,它在受热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氧化铝,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为。氢氧化铝能阻燃的缘由是。(3)人们对燃烧的相识是不断发展的,请依据下列事实,对初中所学的物质燃烧条件提出新的相识。①CO的含量小于12.5%时,在空气中达到着火点也不会燃烧。新相识:。②木炭在氧气浓度低于14%的空气中,达到着火点也不会燃烧。新相识:。③钠可在氯气中燃烧,镁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新相识:。29.淡薄燃烧发动机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等优点,和一般汽车发动机对比如下表:发动机类型发动机混合气中汽油与空气的质量比发动机运转时温度尾气中CO的含量尾气中NOx的含量一般发动机1∶15较高较高较高淡薄燃烧发动机1∶40较低较低较低(1)依据上表的数据可知“淡薄”的含义是。A.发动机混合气中的汽油含量低B.发动机混合气中的空气含量低C.发动机混合气中氧气的含量低D.发动机混合气中氮气的含量低(2)为何淡薄燃烧发动机产生的尾气中CO含量会削减?。30.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急。这是因为面粉粉尘与空气充分接触后,遇到明火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空间内快速膨胀,从而引起爆炸。下图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试验: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快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试问:(1)在上述试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2)下列状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填序号)。①金属筒不加盖时②蜡烛没有点燃时③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3)面粉厂为了避开爆事故发生,应实行的平安措施有(写出一种即可)。31.镁带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会产生一些灰白色固体(以下简称A样品)。为了弄清A样品的成分,小明、小亮、小红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试验探究:小明(图甲):用分析天平称取三份经砂纸打磨的镁带,分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待燃烧产物冷却后,称重。相关数据见表:反应前镁带的质量/g反应后的固体产物的质量/g2.40243.8839【分析】2.4024gMg在足量纯氧中燃烧,依据理论上应生成MgO的量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断A样品中,除MgO外(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其他物质。小亮(图乙):取少量A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出现白色沉淀;微热,发觉有使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生成。接着加足量水,细致视察,发觉试管中除白色沉淀外,还有极少量的黑色不溶物。结合空气组成,小亮推想A样品中有MgO、(填两种物质的化学式)三种物质。小红(图丙):先用足量的红磷做燃烧试验,冷却后,打开止水阀,发觉烧杯中的水倒流入广口瓶;关闭止水阀,取出连带橡皮塞的燃烧匙,快速塞上备用橡皮塞,向燃烧匙中加入镁带并引燃,取下备用橡皮塞,将燃烧匙快速插入瓶中,并将橡皮塞塞紧,发觉镁带接着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冷却后,打开止水阀,结果发觉烧杯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