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9南朝诗两首教案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9南朝诗两首教案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9南朝诗两首教案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9南朝诗两首教案粤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9南朝诗两首教案粤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19南朝诗两首一、读准字音潜虬()徇禄()卧疴()衾枕()褰开()岖嵚()祁祁()豳歌()灞涘()飞甍()流霰()[答案]qiánxùnkēqīnqiānqīnqíbīnsìménɡxiàn二、一词多义(1)薄eq\b\lc\{(\a\vs4\al\co1(薄霄愧云浮(),厚古薄今(),儿已薄禄相(),如履薄冰()))(2)方eq\b\lc\{(\a\vs4\al\co1(去矣方滞淫(),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助画方略(),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3)许eq\b\lc\{(\a\vs4\al\co1(佳期怅何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时人莫之许也(),潭中鱼可百许头()))(4)易eq\b\lc\{(\a\vs4\al\co1(索居易永久(),故以羊易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5)景eq\b\lc\{(\a\vs4\al\co1(初景革绪风(),良辰美景奈何天(),赢粮而景从()))[答案](1)动词,靠近动词,看不起,轻视形容词,微薄的形容词,与“厚”相对(2)副词,将要名词,土地方圆名词,方法,计策名词,方向(3)句末语气词名词,处所,地方动词,同意,赞同数词,表约数(4)形容词,简单动词,交换、调换动词,轻视,轻慢(5)名词,阳光名词,景色名词,通“影”,影子三、词类活用(1)白日丽飞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飞鸿响远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薄霄愧云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杂英满芳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色调明丽(2)形容词作动词发出声音(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惭愧(4)形容词作动词开满四、古今异义(1)池塘生春草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蓄水的坑。(2)潜虬媚幽姿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有意讨好。(3)初景革绪风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景色。(4)初景革绪风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事物的开端。(5)索居易永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绳索;找寻。[答案](1)池,园池;塘,堤岸。(2)自赏,自我怜惜。(3)阳光。(4)残留。(5)孤寂。五、文白对译《登池上楼》eq\f(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潜游的虬龙怜惜奇妙的姿态,高飞的鸿雁发出悠远的鸣声。)eq\f(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看到迫近云霄的飞鸿我深感惭愧,想起潜沉在深渊的虬龙)eq\f(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我也担心。想要增进德业,又被自己智力低劣所限,想要退隐躬耕,)eq\f(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体力不能胜任。为追求禄位返回海的终点,卧病在床面对空)eq\f(林。衾枕昧节候,褰开,荡荡的树林。卧病衾枕之间分不清季节的变更,不如揭开)eq\f(暂窥临。倾耳聆波澜,,帷帘打开窗子暂且登楼远眺。倾耳倾听海上汹涌的波涛,)eq\f(举目眺岖嵚。初景革,放眼远眺险峻的山峰。初春的阳光消退了冬季残留下来的)eq\f(绪风,新阳改故阴。,寒风,新春变更了已过去的残冬。)eq\b\lc\[(\a\vs4\al\co1(初景:初春的阳光。革:消,除。绪风:余风,指冬天残))eq\b\lc\\rc\](\a\vs4\al\co1(留下来的寒风。新阳:,指新春。故阴:指残冬。))eq\f(池塘生春草,,堤岸上长出了嫩绿的春草,)eq\f(园柳变鸣禽。,园子的柳树上变换了鸟的叫声。)eq\b\lc\[\rc\](\a\vs4\al\co1(塘:堤岸。变:指禽,鸟的种类有了变更。))eq\f(祁祁伤豳歌,萋萋感,“采蘩祁祁”这首豳歌使我哀痛,“春草生兮萋萋”这首)eq\f(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楚歌使我感伤。离群独居简单感到日子许久,离开群体的境况,也真难)eq\f(处心。,让人安心。)eq\b\lc\[\rc\](\a\vs4\al\co1(索居:离群独居。易永久:简单感,到日子许久。难处心:难以安心。))eq\f(持操,坚守节操岂)eq\f(岂独古,无闷征在今。,只有古人做得到,没有郁闷在今日得到了证明。)eq\b\lc\[(\a\vs4\al\co1(持操:保持节操。,无闷:没有郁闷。))eq\b\lc\\rc\](\a\vs4\al\co1(出自《易经·乾卦》:“遁世无闷。”意为贤,人能避世而没有郁闷。征:验证,证明。))《晚登三山还望京邑》eq\f(灞涘望长安,河阳视,王粲避乱荆州时在灞陵岸回首望长安,潘岳在河阳做)eq\f(京县。,官时引领望京县。)eq\b\lc\[(\a\vs4\al\co1(灞:河名,灞水源出今陕西蓝田,流经长,安。涘:水边。长安:西汉都城。河阳:))eq\b\lc\\rc\](\a\vs4\al\co1(县名,故城在,今河南孟县。))eq\f(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调明丽,凹凸参差历历可见。)eq\b\lc\[\rc\](\a\vs4\al\co1(甍:屋,脊。))eq\f(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天空中的余霞像一片片锦缎,澄澈的江水安静得犹如白绸。)eq\b\lc\[\rc\](\a\vs4\al\co1(绮:锦缎。,练:白绸。))eq\f(喧鸟覆春洲,,热闹的鸟儿盖住了这春天的环围着水的陆地,)eq\f(杂英满芳甸。,五彩缤纷的花开满了芳草遍地的郊野。)eq\b\lc\[\rc\](\a\vs4\al\co1(覆:盖,言鸟之多。英:花。,芳甸:芳草遍地的郊野。))eq\f(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我此去将在外久留,是多么怀念那不能参与的亲友的欢宴。)eq\b\lc\[\rc\](\a\vs4\al\co1(滞淫:,久留。))eq\f(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怅恨还乡无期,(我)泪落如雪珠。)eq\b\lc\[\rc\](\a\vs4\al\co1(佳期:指还乡之,期。何许:何时。))eq\f(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怀着望乡之情,谁能不悲伤得黑发的颜色变更?)eq\b\lc\[\rc\](\a\vs4\al\co1(鬒:黑色,的头发。))[资料链接]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灵运谢灵运(385—433),南朝宋代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他是淝水之战的指挥者、名将车骑将军谢玄的孙子,很小就被送到钱塘杜明师的道馆中寄养,接受了良好的教化,喜爱学习,博览群书,文章写得又快又好,在江南小出名气。他是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中间小谢又清发——谢朓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人,南朝齐代诗人。父亲为官散骑侍郎,母亲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谢朓家世既贵,少又好学,为南齐藩王所重。499年,始安王萧遥光谋夺帝位,谢朓不预其谋,反遭诬陷,下狱而死。在山水诗上,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小谢”。《登池上楼》是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时所作的一首诗。诗中的“池”是他居所的园池,后人称为“谢公池”。《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作于公元495年(齐明帝建武二年),谢朓出任宣城太守时。三山是谢朓从京城建康到宣城的必经之地,因上有三峰、南北相接而得名,位于建康西南长江南岸,旁边有渡口,离建康不远,相当于从灞陵到长安的距离。[文本鉴赏]《登池上楼》写作者贬官永嘉、久病初起登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仕宦不得志的感伤情怀。《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描写了诗人在即将离开京城建康的傍晚登上三山回望京城的情景,抒发了眷恋京城之情。eq\a\vs4\al(登池,上楼)eq\b\lc\{(\a\vs4\al\co1(一(1~8):言坎坷人生,二(9~16):①,三(17~22):抒怀旧之情))eq\b\lc\{(\a\vs4\al\co1(\a\vs4\al(动、静声、色,明、暗冷、暖)))晚登三山还望京邑eq\b\lc\{(\a\vs4\al\co1(一(1~8):写登山所见,望\b\lc\{(\a\vs4\al\co1(对比,比方,炼字)),二(9~14):②))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绘登楼美景②抒去京之情[文本深读]一、阅读《登池上楼》,回答问题。1.诗人观赏到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人观赏到了波澜、山峰、阳光、池塘、春草、园柳、鸣禽等景物。描绘了一幅暖和、色调明丽、充溢朝气的春色图。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初景”与“绪风”相对,“新阳”与“故阴”相对。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中的“生”和“变”好在哪里?从炼字角度细致品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炼字“生”写出了春草生长的过程;“变”写出了季节转变,禽鸟的鸣声也随之转变,突出了冬日的冷落和春天鸟声的热闹。“生”、“变”二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勃勃朝气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借歌咏山水寄予超脱尘世的情志。诗的前六句以三组对比来倾诉诗人冲突的性情,接着极力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春景,最终六句抒发了诗人欲遁世离尘又徘徊不决的苦闷,情调低沉哀伤。二、阅读《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回答问题。4.“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历来为诗家所称道,请你从表达技巧与炼字等角度细致品评,体会其妙处。角度详细赏析对比①色调:②动静:修辞③比方:炼字④[答案]①绮红练白,红白相衬,对比显明②霞动江静,动静相谐③把霞比作绮,把江比作练,形象、生动、详细④前句之“余”和“散”,因为霞“散”才显得“余”(残余);后句之“澄”和“静”,因为江“澄”才显出“静”。选词的精当揭示了事物之间内在的因果关系5.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动静结合。静景:夕阳、澄江、杂英等;动景:热闹的小鸟。②调动多种感官:既描写绚丽的色调,也描写奇妙的声音。③运用比方:余霞像彩锦,澄江像白练。6.诗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在诗篇中抒发了对京城的眷恋之情。他即将离京前往外地,不知何时回京,因此登山回望京城,抒发眷恋京城的情感。[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以乐景写哀情本课两首诗都突出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登池上楼》以登楼临窗所见初春朝气盎然的景色,写自己仕途遇挫的郁闷;而《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则以“登三山还望京邑”所见的壮美景象写自己去国怀乡的情感,给读者留下显明的印象。定义:以乐景写哀情,是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即用让人感到愉悦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的哀伤,表现心中难言之苦,难传之痛。作用:以乐景写哀情,可以使乐景与哀情形成显明的对比,从而使人物的哀伤之情更加深厚,更加浓烈。2.写法指导以乐景写哀情的“两个留意点”(1)定感情基调。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下笔前要定好感情基调,定好写景材料。(2)写美景的同时叙写作者的感受,即所谓的借景抒情;或把作者的情思完全融入所描绘的美景中,寓情于景。3.迁移运用请运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写一段文字。(30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洛阳城,牡丹开得正艳,大团大团的花朵堆砌在小径上,仿佛从文人墨客的画中翩翩而至。彩蝶在花中飘舞,更为这美景增加了另一番韵味。他在桌前举杯,想要开口,却难以言说,自己将要离别,那本是快乐的容颜,也因哀痛而凄惨哽咽。他将酒一饮而尽,仿佛醉了就不必离开。若能如此,醉又何妨?不为风花雪月而伤感,因为离愁本是人再常见不过的情感,他突然如是想到。既然如此,离歌只一曲就够了,因为一曲,已足够叫人愁肠百结。恍惚中,他仿佛策马走过洛城,身旁是春光明媚,花团锦簇。然而再美的花,也有颓败的一天,再好的春光,也有离去的一天。春风无情,说离开,就离开了。留下那满地残红,似那道不尽的血泪。[素材采撷]1.素材积累登高望远心地宽谢灵运登楼远眺,排解心中苦闷;谢朓登山回望,抒发离京愁思。他们在登高望远的时刻,使自己饱受束缚的心灵得到短暂的释放,使自身得到片刻的自由空间。他们虽然在现实生活中遭到贬斥,但他们为追求自由的志向境界,只有登高远望,寄情山水,才能处在喜悲之外,才能淡看江湖风雨,镇定自若地向人生的另一处高峰发起挑战。【应用角度】“登高望远”、“寄情山水”等。2.素材应用山水犹如人的灵魂,不管我们是背着沉重的人生行囊,还是春风得意缓步徐行,山水总牵系着纷乱的心,安静着浮躁的心,抚慰着破裂的心。闻名山水诗人谢灵运,因看出当政者“唯以文义见接”,并无政治上加以任用的意思后,最终找寻到保持明哲保身的一种手段——寄情山水。他带着冲突的心情,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造物者的馈赠,与山水相接,尽情歌咏,“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诗画如一的佳境在他的笔下,终升华为一种性灵、志向……他的超脱离不开山水,他的艺术成就也离不开山水![群文阅读]导读:南朝“二谢”的山水诗,标记着人们对自然美的相识进一步加深,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从今,自然山水成为人类独立的审美对象,更成为人们远离尘嚣、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李汉荣的《攀登我的南山》正是突出地表现了这样的特征。阅读山水,读出山的“正直”、“力度”,读出水的“机灵”、“才智”,读出山水的“神韵”。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人们已经给予了山水以中华文化的品行,山水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已具哲学意味。攀登我的南山⊙李汉荣人,在人群里行走找寻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说话找寻他的回声,在人群里投资找寻他的利润,在人群里微笑找寻回应的表情。生而为人,我们不行能拒绝人群,虽然喧嚣膨胀的人群有时是那么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但我们终不能一转身彻底离开人群。人群是欲望的集结,是欲望的洪流。一个人置身于人群里,他内心里涌动的不行能不是欲望,他不行能不思索他在人群里的角色、位置、重量和份额。假如我们老醇厚实化验自己的灵魂,会发觉置身人群的时候,灵魂的透亮度较低,精神含量较低,而欲望的成分较高,折服的冲动较高。一颗神性的灵魂,超越的灵魂,丰富而高远的灵魂,是不大简单在人群里挤压,发酵出来的。在人群里能挤兑出聪慧和狡猾,却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才智。我们会发觉,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方,多的是小聪慧,绝少大才智。在人群之外,我们还须要一种高度,一种空旷,一种虚境,去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与永恒对话。宏大的灵魂,宏大的精神创建就是这样产生的。孔子独对大河而感慨时间的不行挽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神游天外找寻精神的自由翱翔方式;佛静坐菩提树下顿悟宇宙人生之般若才智;法国大哲帕斯卡尔于安静旷野发出哲人浩叹,“无限空间的永恒,缄默使我恐惊”;李白“登高壮丽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他不羁的诗魂飞跃无限,把多半条银河引入人间,浇灌多少代人的浪漫情怀;爱因斯坦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科学探究和哲学思索的对象,他认为人的最大成就和最高境界不过是通过对真理的求索,获得与宇宙对称的灵魂,变得宽阔而谦卑,对这个无限地存在着也永恒地包袱我们的宏大宇宙献上发自内心的敬意。正是这些好像远离人群的人,为人群而带来太丰富的精神礼物。在人群之上利益之外追寻被人群遗忘了的终极命题,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苦痛而走出人群,去与天空商议,与更高的存在商议,与横卧在远方也横卧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绝境”商议,然后将思想的星光带给人群,带进生存的夜晚。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我也不愿总是泡在低处的池塘里,数着几张钱消费上帝给我的有限时间。我须要登高,须要望远,我须要面对整个天空作一次灵魂的深呼吸,我须要从精神的高处带回一些白云,擦拭我琐碎而陈旧的生活,擦拭缺少光泽的内心。我在心中攀登我的南山。目光和灵魂正慢慢变得澄澈,宽广绿色越来越多,我正在靠近宏大的天空……阅读山水每当吟诵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句时,我心中就不禁会对中华民族的山山水水肃然起敬。我崇敬雄伟的东岳泰山,险峻的西岳华山,魁伟的北岳恒山,俏丽的南岳衡山,雄壮的中岳嵩山;我依恋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雄浑之水,长江的滚滚东逝之水,我更怀恋培育我长大、塑造我性格的桂林山水。阅读山水,首先要读懂山水的性情。山水各有性格:山,高深博大志存高远;水,灵动优美同流合污。山的哲学意味着正直,水的哲学意味着机灵。山的性格是屹立挺立青云直上,水的习惯是迂回曲折缓缓渗透。山以执着挺立表现力度,水以畅达柔顺显示才智。山的风格简洁挺立,直视苍穹;水的特性丰富飘逸,潇洒从容。山是静止的书,因此读山能懂得什么是持之以恒;水是流淌的情,所以读水会悟出什么叫稍纵即逝。仁者爱山,志在山的博大和丰富中积蓄锤炼自己深厚宽厚的仁爱之心;智者乐水,志在让碧波清流濯洗自己的理智和机敏。山水互补,山衬托水使其端庄,水滋养山使其丰满。只要走进大自然,就会有所收获。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尝尝清冽的山泉,丰润的荔枝,甘甜的香芒;看看鲜红的桃花,透红的杜鹃,粉红的木棉,听听小鸟的欢声;也可以尽情地躺在青草地上,晒着暖暖的太阳,看山鹰回旋,看云舒云卷;或坐在金黄的河滩上,手握着沙儿,任流水托着双脚,倾听溪流的心事,感受那水的柔情;或沐着清亮的月光,迎着夜风数星星,遥看牛郎织女,念念“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多数”,间或做个美梦,让暖和溢在心中,让微笑浮在腮边……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不要介意曾有的创伤,不要介意世俗的眼光,多一份真情,多一份真诚,让乏累的身心靠在安静的港湾,在安静中吸取生命的力气。因此,置身自然,阅读山水,感悟山水,心情就会清爽无比。中华的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