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35/16/wKhkGWem2-iAH5nFAAHTLEJqNaE333.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35/16/wKhkGWem2-iAH5nFAAHTLEJqNaE3332.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35/16/wKhkGWem2-iAH5nFAAHTLEJqNaE3333.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35/16/wKhkGWem2-iAH5nFAAHTLEJqNaE3334.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35/16/wKhkGWem2-iAH5nFAAHTLEJqNaE33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相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抗拒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相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1.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分析失败的缘由,相识其主动意义。2.了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过程,相识其反帝爱国思想和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3.了解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内容,分析其危害。精梳理·通时空观念一、戊戌维新运动1.背景(1)《eq\o(□,\s\up4(01))马关条约》签订后,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2)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eq\o(□,\s\up4(02))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2.起先:eq\o(□,\s\up4(03))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eq\o(□,\s\up4(04))“明定国是”诏书。3.eq\o(□,\s\up4(05))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1898年9月21日,光绪皇帝颁布上百道诏书,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化等方面除旧布新的措施,史称“百日维新”。4.失败(1)缘由:守旧势力阻挠变法。慈禧太后于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2)表现: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海外;“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变法措施除eq\o(□,\s\up4(06))京师高校堂外全部被废止。(3)败因:eq\o(□,\s\up4(07))守旧势力强大;维新派没有牢靠的eq\o(□,\s\up4(08))社会基础;无严密的组织;寄希望于并未完全驾驭实权的皇帝。5.意义: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推动新思想传播;冲击旧官僚体制。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1.义和团运动(3)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八国联军侵华时,义和团进行了廊坊阻击战和eq\o(□,\s\up4(04))天津保卫战。[金版微点拨]【思索探究1】读教材P102历史纵横,你认为康有为的思想有何特点和利弊?金版点拨:(1)特点把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找寻理论依据。(2)利弊①利: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奇妙地宣扬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有利于人们接受。②弊: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懦弱性,这使他们不行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不利于改革的持续与深化。【历史视角】维新变法失败的缘由和教训(1)失败缘由①客观缘由:改革的国内、国际环境不利。a.封建顽固势力异样强大,而资产阶级力气相对弱小。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改革胜利。②主观缘由:资产阶级的懦弱性、妥协性。a.维新派寄希望于并未完全驾驭实权的光绪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脱离群众,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军队支持,导致自己在顽固势力反攻的状况下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b.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维新派尽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但对帝国主义本质缺乏相识,一度曾向英、日、美寻求救济,希望他们干涉“后党”政变,支持中国变法,结果落空。c.缺乏政治策略,急于求成。③根本缘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领导变法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具有懦弱性和妥协性。(2)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长而又坎坷的。(4)口号:“eq\o(□,\s\up4(05))扶清灭洋”。(5)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2.八国联军侵华(1)干脆目的:镇压eq\o(□,\s\up4(08))义和团运动。三、民族危机的加深1.《辛丑条约》【历史视角】从爱国性、进步性、启蒙性分析百日维新的意义(1)爱国性:从时代背景分析,变法运动是在甲午斗争失败于邻国日本后,中华民族遭受空前危机的状况下起先的,所以救亡图存是变法的干脆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爱国的,是进步的。(2)进步性:从变法的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这些要求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3)启蒙性:从变法运动的过程看,上书、演讲、办团体、宣扬变祖宗之法,乃至掀起百日维新,这些使民众接触到了资产阶级思想,相识到封建思想的弊端,从而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灵巧识记】图示维新变法运动【思索探究2】如何正确相识八国联军侵华缘由?金版点拨: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缘由不是出兵镇压义和团运动,而是西方列强企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镇压义和团运动仅仅是一个借口。【思索探究3】如何看待义和团运动的口号?金版点拨:(1)“灭洋”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冲突,触及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但也带有盲目排外的色调。(2)“扶清”具有爱国主义色调,但将“国家”和“朝廷”“大清”等概念混同,对清政府的阶级本质相识不清,体现了农夫阶级的局限性。【思索探究4】教材P104历史纵横中,克林德碑名称的改变反映了什么?金版点拨: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思索探究5】为什么说《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丢失最严峻的不同等条约?金版点拨:《辛丑条约》尽管没有割地、开拓通商口岸的规定,但它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加强了对清政府的限制,特殊是严禁中国人民参与反帝活动的规定,标记着清政府已经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研重难·籍史料实证主题一eq\o(\s\up7(百日维新的社会条件及特点),\s\do5(ZHUTI))一自①台事(割让台湾)后,②天下皆知朝廷之不行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③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即无强邻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二19世纪末,年轻皇帝光绪意识到必需对帝国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发了一系列的改革法令,该段日子被称为“百日维新”。将地方政府集中在北京的领导之下,④建立新学校传播欧洲的学风,⑤激励西方式的生产方法,⑥按西方式建立一支军队。[教你读史]史料一中关注①②③。史料二中关注④⑤⑥。[问题探究](1)依据史料一,分析康有为上书的主要背景。金版参考:甲午斗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峻;国际阶级冲突不断激化。(2)依据史料二,概括“百日维新”学习西方的主要措施。金版参考:设立新学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西式军队。[史论总结]1.百日维新的社会条件客观条件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峻,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气登上历史舞台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相继成立维新主力一批兼有学生和士大夫双重身份的人才,形成一个学问分子群体重要条件光绪帝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等的努力2.百日维新的特点(1)从方式上看,变法采纳西方和日本等资产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2)从宗旨上看,是要资产阶级及其学问分子有肯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渐进的变革中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3)从内容上看,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见有差距,维新派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见,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诏令中没有这些内容,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4)变法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化广阔人民群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的巨大社会力气。主题二eq\o(\s\up7(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s\do5(ZHUTI))一下图中那个人物得意地说:“嘿嘿,你们的地盘,我做主。”①这幅漫画形象地反映出当时中国政府已变成外国侵略者随意摆布的工具。二大清国国家应允许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臣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②如复滋损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需立时弹压惩办。[教你读史]史料一中关注①。史料二中关注②。[问题探究](1)史料一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试从史料一中找出依据。金版参考:改变: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据:“提线木偶”“中国政府已变成外国侵略者随意摆布的工具”。(2)《辛丑条约》的哪一项内容最能说明史料一中的改变?史料二反映了列强怎样的侵华方式?金版参考:内容: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与反帝斗争的官员,恒久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与反帝性质的组织。方式:“以华制华”。[史论总结]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1)鸦片斗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同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起先发生改变,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其次次鸦片斗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其次批不同等条约,中国丢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3)甲午中日斗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4)八国联军侵华斗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课小结史苑窥斑戊戌变法中的民权维新派的“民权”说,是他们从变法角度动身,通过使“人”民族化、“契约”法纪化、“个人”集体化、“权利”义务化的方式,改造西方“人权”理论的产物。一、谭嗣同的“民权”说……不仅对君主专制作了严厉批判,而且锋芒直指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意识形态——“三纲五常”,并以他的“仁”与之相对立。他认为“仁”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同等”为唯一依据,……其中包括君臣、君民同等、男女同等,等等。这种争论,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前的一切进步思想家和维新派其他人物。二、梁启超、严复的“君权与民权合”……他们其实并没有系统的“民权”理论,而是依据于现实社会历史任务的一些想法,即作为一个民族国家,要统一起来,要有“君权”,才能完成反帝的任务,而站在资产阶级立场,又要有“民权”,才能完成反封建君权的任务。两大任务相互结合,就是“兴国权”。……三、康有为的尊君权与兴绅权……他主见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康有为的“民权”说的根本弱点在于依皇帝之权争民权……在他看来,当时只能搞“君主立宪”,“欲兴民权”,“必先兴绅权”,事实上是要求封建政权照看一下萌芽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四、历史地位……首先,他们引进西方资产阶级法哲学中的权利观念,第一次提出中国“民权”说,超越了过去几千年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民本”思想……维新派的“民权”说,开拓出中国资产阶级法哲学的新时代,不仅成为后来中国资产阶级“民权”说的源泉和基础,而且也为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人权”理论,供应了不行多得的历史借鉴。——徐怀东,张茂泽:《评维新派的“民权”说——兼析西方“人权”理论在近代中国的命运》,载《北京高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课堂跟踪训练1.19世纪末,清政府危机加深的主要缘由是()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 B.清政府卖官鬻爵C.各地严峻的洪涝灾难 D.债务剧增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故选A项。B项并不是当时的主要形势;C项是自然因素,并不是危机加深的主要缘由;D项错误,债务问题不是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的主要缘由。2.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政治变革的要求,其目的是()A.推翻清政府统治B.抵制洋商洋厂C.摆脱封建势力的压迫D.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答案D解析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改革上主要体现在维新变法上,维新变法的目的是建立君主立宪,并不是推翻清政府,A项错误;维新变法的政治变革中没有涉及抑制洋商洋厂的内容,解除B项;C项错误,维新派的主见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D项说法正确,符合维新派的主见与目的。3.“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的口号反映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主要缘由是()A.人民群众迷信鬼神B.清政府腐败,激起人民抗拒C.清政府已变成帝国主义的朝廷D.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冲突激化答案D解析材料“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冲突已经上升为社会主要冲突,具有朴实的爱国意识,故D项正确。A、B两项不是主要缘由;C项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解除。4.八国联军侵华斗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斗争的是()A.威逼清政府统治中心京津地区B.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C.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抵制D.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为借口答案D解析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深,中国人民奋起抗拒。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西方列强八国联合进攻北京,因此起先了八国联军侵华斗争。由此可见,八国联军侵华斗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斗争的是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干脆目的,故D项符合题意。5.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说:“今兹议约,……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设计女式涤棉衬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方案2025年立项
- 中国赤芍浸膏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民用船舶工业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办事处续签人力资源外包合作协议
- 新建铁路专用线及附属工程项目申请报告项目书(可编辑)
- 2025年排(吸)泥胶管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
- 《漳卫新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四女寺-辛集)简本》(精)
- 盆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全能型清洁剂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康复科院感年度工作计划
- T-BJCC 1003-2024 首店、首发活动、首发中心界定标准
- 《海洋自然保护区》课件
- 2024年云南机场集团飞机维修服务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外科手术及护理常规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解读课件完整版
- 苏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单元备课
- 学校开学教师安全培训
- 出口潜力分析报告
- 晋升的述职报告
- 微信视频号运营技巧攻略详解全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