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16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进行标注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B.治疗性克隆对解决供体器官缺乏和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C.通过DNA指纹技术可以制作“基因身份证”,以记录某人的全部基因的资讯D.中国在《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中重申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2、高等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原肠胚不同于囊胚的主要特点是()A.有囊胚腔、原肠腔和神经板B.有囊胚腔、原肠腔和神经管C.有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和囊胚腔D.有三个胚层、一个腔、一个孔3、限制酶MunI和限制酶EcoRI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分别是和如图表示的是四种质粒和目的基因;其中箭头所指部位为酶的识别位点,质粒的阴影部分表示标记基因。适于作为图示目的基因载体的质粒是()
A.B.C.D.4、下列有关蛋白质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有几项()
①蛋白质工程无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②收集大量的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信息;以便分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③理论上通过对关键氨基酸的置换与增删是进行蛋白质工程的唯一方法。
④蛋白质工程是在蛋白质分子水平上改造蛋白质的A.1项B.2项C.3项D.4项5、某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
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
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
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①、②、③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6、黑胫病对甘蓝型油菜的危害十分严重,黑芥能抗黑胫病,两者不能直接杂交。为解决该问题,科研人员通过下图所示过程获得抗病品系。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最终获得的抗病植株具有完整的甘蓝型油菜和黑芥的遗传信息B.过程①可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过程②可利用PEG进行诱导C.过程③发生脱分化,过程④体现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黑芥与甘蓝型油菜存在生殖隔离7、下图表示形成DNA并进行PCR扩增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要逆转录酶B.②过程所需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C.③过程需要解旋酶破坏氢键D.④过程的两种引物之间能互补配对8、下列关于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是植物细胞工程的重要用途之一B.植物细胞产物包括蛋白质、脂肪、药物、香料、生物碱等C.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获得紫草素可实现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D.培养的愈伤组织需要经过再分化产生特定的组织细胞后才能产生特定的细胞产物9、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包括:胚胎植入前进行遗传学诊断;取胚胎细胞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筛选出健康胚胎再进行移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母亲患色盲,父亲正常,为保证生一个色觉正常的孩子,可以选择生育女孩B.可以取少量桑椹胚的滋养层细胞进行遗传物质分析C.试管婴儿技术属于有性生殖的范畴D.试管婴儿技术的成熟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选择和“定制”孩子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2020年7月20日,国际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上发表了新冠病毒疫苗II期临床试验的成果。该试验是由陈薇院士等人领衔的团队开展的研究,试验中使用的疫苗是一种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基因重组疫苗)。试验结果表明,单次接种疫苗28天后,99.5%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95.3%受试者产生了中和抗体,89%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这表明,陈薇团队研发的新冠疫苗可为健康人群提供“三重保护”,将新冠病毒“拒之门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疫苗的制备需要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B.受试者接受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后,体内能产生分泌特定抗体的效应T细胞C.主要通过检测受试者体内新冠病毒抗体的含量来评价试验的有效性D.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可以不注射该疫苗11、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及伦理问题的观点,错误的是()A.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反对治疗性克隆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试管婴儿技术属于无性繁殖方式D.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强、作用范围广等特点,应严格禁止12、从蓝光到紫外线都能使绿色荧光蛋白(GFP)激发;发出绿色萤光。研究人员将某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与GFP基因连接,获得了L1-GFP融合基因,并将其插入质粒PO,构建了重组质粒P1。下图为P1部分结构和限制酶酶切位点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将L1-GFP融合基因插入质粒PO时,使用了E1、E2和E4三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可借助基因工程、核移植技术、早期胚胎培养及胚胎移植技术获得转基因的克隆牛C.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该融合基因是否存在于转基因牛的不同组织细胞中D.若在某转基因牛皮肤细胞中观察到绿色荧光,则说明L1基因在该细胞中完成表达13、下图为胚胎干细胞获取及培养简图;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③过程可定向培育人造组织器官,用于器官移植B.研究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可选择图中②或③途径C.胚胎干细胞培养过程中5%CO2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呼吸D.②过程只能在饲养层细胞上进行,该细胞可作为干细胞的营养细胞14、PCR可以特异性地快速扩增目的基因,成功的扩增应该产生与目的基因大小一致的扩增产物,不严谨的操作会导致无扩增产物或出现非目的基因扩增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PCR反应缓冲溶液中未加入Mg2+,则结果可能不会出现扩增产物B.若模板DNA中含有抑制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活性的杂蛋白,则结果可能不会出现扩增产物C.若引物与非目的序列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则结果可能会出现非目的序列扩增产物D.若引物间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则结果可能会出现非目的序列扩增产物15、甲图为牛胚胎移植示意图,乙图为胚胎发育某时期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冲卵的目的是获取受精卵B.对供体母牛和受体母牛注射性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C.性别鉴定时需将图乙②处细胞做染色体分析D.受精卵形成乙的过程中进行卵裂,每个细胞的体积变小16、DNA分子的糖-磷酸骨架中磷酸基团呈离子状态,不同相对分子质量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时可分开成不同条带,相同分子量的为一条带。用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完全酶切质粒后,电泳后出现3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质粒上只有3个酶切位点B.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用来分离DNAC.外加电场时,DNA向正极泳动D.琼脂糖带负电荷,有利于DNA的泳动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7、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1)1972年4月10日,苏联、美国、英国分别在其首都签署了《禁止试制、生产和储存并销毁细菌(生物)和毒剂武器公约》(简称_____);并于1975年3月26日生效。1984年11月15日,我国也加入了这一公约。
(2)我国在任何情况下_____、_____、_____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18、基因的“剪刀”是_____,它的化学本质是_____,它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_____,并在_____上切割DNA分子;基因的“针线”是______,它能连接DNA骨架上的_____,DNA的骨架由___________构成;基因的运载体是将_____送入_____的运输工具。目前常用的运载体有_____、________和_____。质粒存在于许多_____和______等生物中,是拟核或_____外能够_____的很小的环状_____。19、______——“分子手术刀”20、来源:主要是从______中分离纯化出来的。21、DNA的粗提取实验中,如果实验材料是非哺乳动物如鸡血细胞,需要在鸡血细胞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如果实验材料是植物细胞,需要先使用_______________溶解细胞膜。22、通过____________的方式,来控制NaCL溶液的浓度,使DNA在盐溶液中溶解或析出。23、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及其作用。
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如图所示)。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24、有时还需进行______的鉴定。如转基因抗虫植物是否出现______。25、基因工程是蛋白质工程的关键技术;蛋白质工程是基因工程的延伸。有人对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并归纳为下表。
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比较。比较项目蛋白质工程蛋白质工程原理中心法则中心法则区别过程获取目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蛋白质结构→推测氨基酸序列→合成DNA→表达出蛋白质实质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以获得人类所需要的生物类型或生物产品(基因的异体表达)定向改造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定向改造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结果生产自然界中已有的蛋白质生产自然界中已有的蛋白质生产自然界中已有的蛋白质联系蛋白质工程是第二代基因工程
上表的比较是否正确?如果有不妥之处,尝试进行修改。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3题,共18分)26、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但尿素并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只有当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氨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某课题小组从土壤中分离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并进行计数的过程如图1所示,图2是乙中的培养基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尿素分解菌;可在__________取样;经系列处理后如图2所示培养基,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中培养基与乙中培养基的成分相比;唯一的区别是___________。
(3)在涂平板前需要对甲中的菌液进行稀释;稀释涂布后能得到菌落数目在___________________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
(4)对分离得到的尿素分解菌作进一步鉴定时;可在上述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指示剂变红的原因是尿素分解菌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结合菌落的特征等进行确定。
(5)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_,除了上述的活菌计数法外,______________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27、某化工厂为了处理排出污水中的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其研究团队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和微量元素等配制了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
(2)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____________。
(3)若要研究目的菌的生长规律,可挑取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再采用______方法进行计数。请你预测目的菌的种群数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将目的菌用于环境保护实践时,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_______
(5)有人提出,可以通过改造细菌的基因来获得能够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请分析这种方法是否可行。_______28、干燥综合征(S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抗体,其中以SSB抗体特异性最强。下图表示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SSB蛋白及利用SSB蛋白对小鼠进行免疫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RNA通过①过程获得cDNA需要________酶。已知真核生物mRNA在3'端加有PolyA(多聚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保护尾部不被降解。为了针对性获得cDNA,应如何设计逆转录第一步时的DNA引物______,设计引物的目的是______。
(2)为确保与pET41a质粒定向连接,对逆转录得到的cDNA扩增时,应在相应引物的_______(填“5'”或“3'”)端加上______酶切位点。
(3)③过程用重组质粒转染大肠杆菌时,需要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目的是______,然后将处理后的大肠杆菌先接种在添加_______的培养基(A)上培养,待长出菌落后再利用无菌膜同位置转移到添加______的培养基(B)上培养,收集_______菌落进一步纯化后将菌体破碎处理;筛选得到SSB蛋白。
(4)将改造后的大肠杆菌生产的SSB蛋白注入到小鼠体内是为了检测该蛋白是否具有抗原性,则后续实验内容应为抽取小鼠血液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2题,共18分)29、动物细胞工程能够大量生产各种抗病疫苗和诊断治疗肿瘤的单克隆抗体;在现代生物技术中发挥主要作用。回答下面的问题:
(1)利用杂交瘤细胞生产的单克隆抗体是通过由________________细胞在体外或体内培养获得的抗体;写出获得该细胞的主要步骤(用文字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体外培养并获得单克隆抗体时要向培养液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写出通入的无菌空气的成分及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对人体有明显的副作用,通过单个B细胞抗体制备技术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完全消除了这些副作用。该技术的一般步骤是:鉴定和分离单个B细胞→扩增和克隆抗体基因→表达、筛选和鉴定抗原特异性抗体。扩增和克隆的抗体基因是以B细胞中分离的mRNA为模板,经__________形成的,该过程需要___________酶催化;表达、筛选和鉴定是通过表达载体转入受体细胞实现的,构建表达载体必需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载体在组成上除必需有插入的抗体基因、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外,还必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可以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基中除加入营养物质外,还需添加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功培育出了具有生长期短、耐热性强和易于贮藏等优点的“白菜一甘蓝”。植物体细胞杂交是指________________的技术。
(3)蜘蛛丝(丝蛋白)被称为“生物钢”;具有超强的抗张强度,可制成防弹背心;人造韧带等。下图表示科学家研究出的集中生产蜘蛛丝的方法——培育转基因蜘蛛羊。
①构建的蜘蛛丝蛋白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是_________________识别并结合的部位。
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可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要用_________________作探针。
③限制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而来,其在原核细胞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使之失效,从而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
④通过①~④过程培育的蜘蛛羊可以作为________________,从乳汁中提取所需要的蜘蛛丝蛋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转基因食品、产品上都要标注原料来自转基因生物;如“转基因××”“转基因××加工品(制成品)”“加工原料为转基因××”“本产品为转基因××加工制成”,对于转基因食物潜在隐患要进行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等措施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保障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安全性。
2.伦理问题主要在克隆人的问题上出现争议。
【详解】
A;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A正确;
B;治疗性克隆能解决供体器官缺乏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因此作为治疗的手段具有重要意义,B正确;
C;基因身份证只对少数、个别基因进行检测;不能记录某人的全部基因的资讯,C错误;
D;生物武器是指有意识的利用微生物、毒素、昆虫侵袭敌人的军队、人口、农作物或者牲畜等目标;以达到战争目的一类武器,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在《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中重申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D正确。
故选C。
【点睛】2、D【分析】【分析】
从第三次分裂形成8个细胞后;动物极的细胞分裂快,植物极的细胞分裂慢,所以动物极细胞数量多体积小,在内部出现一个空的腔成为囊胚腔,此时的胚称为囊胚,囊胚继续发育,动物半球细胞下包,植物半球细胞内陷,开始形成原肠腔,同时开始分化出3个胚层,即为原肠胚。
【详解】
原肠胚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孔;二腔、三胚层”;“一孔”指的是胚孔,“二腔”指的是缩小了的囊胚腔和新形成的原肠腔;“三胚层”指的是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D正确。
故选D。
【点睛】3、A【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目的基因两侧都是限制酶EcoRⅠ的切割位点;因此应选用限制酶EcoRⅠ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限制酶MumⅠ和限制酶EcoRⅠ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分别是-C↓AATTG-和-G↓AATTC-,可见两者切割后产生的黏性末端相同,用DNA连接酶可将两者切割后的DNA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
【详解】
A;用限制酶MunⅠ切割A质粒后;不会破坏标记基因,而且还能产生与目的基因两侧黏性末端相同的末端,适于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A正确;
B;质粒没有标记基因;不适于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B错误;
C;质粒含有标记基因;但用MumⅠ切割后,标记基因会被破坏,因此不适于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C错误。
D;质粒含有标记基因;但用EcoRⅠ切割后,标记基因会被破坏,因此不适于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D错误。
故选A。
【点睛】4、C【分析】【分析】
蛋白质工程的概念及基本原理:(1)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2)蛋白质工程崛起的缘由:基因工程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3)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它可以根据人的需求来设计蛋白质的结构,又称为第二代的基因工程。
【详解】
①蛋白质工程是对基因进行修饰改造或重新合成;然后进行表达,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①错误;
②蛋白质工程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故需要收集大量的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信息,以便分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②正确;
③蛋白质工程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从头设计;即完全按照人的意志设计合成蛋白质。二是定位突变与局部修饰,即在已有的蛋白质基础上,只进行局部的修饰,通过造成一个或几个碱基定位突变,以达到修饰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目的,③错误;
④项;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水平上改造基因,然后将改造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完成复制;表达等,④错误。
故选C。
【点睛】5、C【分析】【分析】
葡萄糖是细胞能直接利用的糖类;如果在葡萄糖不足的情况下,才会利用其他的糖类作为能源物质。
【详解】
①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可认为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培养,所以大肠杆菌的数量会不断增加,对应图像丙;
②条件下;不断补充培养基则可看成是大肠杆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充足,但是由于不去除代谢产物,则由于代谢产物的逐渐积累,使得大肠杆菌生存的环境变得恶劣,则会抑制大肠杆菌数量的增长,甚至使其数量达到一定值后就会减少,对应图像甲;
③条件下;在用葡萄糖和乳糖作碳源的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开始时,大肠杆菌只利用葡萄糖而不利用乳糖,只有当葡萄糖被消耗完毕后,大肠杆菌才开始利用乳糖,所以在③条件下,大肠杆菌的数量开始时会增多,当葡萄糖被消耗完毕后,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碳源而使得数量暂不变化,当其开始利用乳糖时,其数量又开始增多,当乳糖消耗完毕后,大肠杆菌的数量则开始减少,对应图乙。
故选C。6、A【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图示为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抗黑胫病杂种植株的流程图,图中①表示采用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的过程;②表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原生质体融合后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杂种植株。
【详解】
A;黑芥的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经X射线照射后发生部分染色体结构破坏;因而最终获得的抗病植株不具有完整的黑芥的遗传信息,A错误;
B;过程①表示去除细胞壁的过程;可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过程②表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可利用PEG进行诱导,B正确;
C;融合后的原生质体经过诱导长出细胞壁;经过程③发生脱分化和过程④后形成抗病植株,由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体现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
D;根据题意可知;黑芥与甘蓝型油菜不能直接杂交,说明两者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
故选A。7、A【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①是以RNA为模板形成单链DNA的逆转录过程;②是以单链D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的DNA复制过程;③④⑤依次是PCR反应过程中的变性;复性、延伸阶段。
【详解】
A;①过程为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A正确;
B;②过程由DNA单链合成DNA双链过程;所需要的原料为脱氧核糖核苷酸,B错误;
C;③过程为变性;温度上升到90℃至95℃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不需要解旋酶破坏氢键,C错误;
D;④过程为复性;温度降到55℃至60℃时,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DNA单链结合,但引物对之间不能互补配对,D错误。
故选A。8、D【分析】【分析】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新途径;作物新品种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详解】
A;植物细胞工程的重要用途包括植物繁殖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和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故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是植物细胞工程的重要用途之一,A正确;
B;植物细胞产物包括蛋白质、脂肪、药物、香料、生物碱等;这些都可以进行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B正确;
C;细胞培养技术耗资少;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因此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获得紫草素可实现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C正确;
D;培养的愈伤组织不需要经过再分化产生特定的组织细胞就能产生特定的细胞产物;D错误。
故选D。9、B【分析】【分析】
1;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①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
②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
③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④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
2;试管婴儿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
【详解】
A;母亲患色盲;父亲正常,为保证生一个色觉正常的孩子,根据伴X隐性遗传规律,选择生育女孩一定色觉正常,A正确;
B;可以取少量囊胚的滋养层细胞进行遗传物质分析;B错误;
C;试管婴儿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属于有性生殖的范畴,C正确;
D;试管婴儿技术的成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随意选择和定制孩子;要遵守法律规定和伦理要求,D正确。
故选B。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A:C:D【分析】【分析】
疫苗研制已经发展了三代:
第一代疫苗指的是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通过体外培养病毒,然后用灭活的病毒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它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传统疫苗;
第二代疫苗又称为亚单位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原理获得的具有免疫活性的病原特异性结构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第三代疫苗是核酸疫苗;又称基因疫苗,包括DNA疫苗和mRNA疫苗,其中DNA疫苗是将编码某一抗原蛋白的基因作为疫苗,注射到人体中,通过正常的人体生理活动产生抗原蛋白,诱导机体持续作出免疫应答产生抗体。
【详解】
A;该疫苗是基因重组疫苗;需要将腺病毒载体和新冠病毒的基因进行连接,所以该疫苗的制备需要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A正确;
B;受试者接受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后;体内能产生分泌特定抗体的浆细胞,B错误;
C;主要通过检测受试者体内新冠病毒抗体的含量来评价试验的有效性;C正确;
D;新冠肺炎康复患者体内产生了新冠病毒抗体和和相应的记忆细胞;可以不注射该疫苗,D正确。
故选ACD。11、B:C【分析】【分析】
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对待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2;生物武器的特点:单位面积效应大;有特定的伤害对象;具有传染性;危害时间久;不易被发现和鉴定;使用者本身易受伤害;生物武器造价低;技术难度不大,隐秘性强,可以在任何地方研制和生产。
【详解】
A;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减少人们对转基因食物安全的担忧,A正确;
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反对生殖性克隆,但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B错误;
C;试管婴儿技术利用了体外受精技术;属于有性繁殖,试管婴儿可以设计婴儿的性别,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C错误;
D;生物武器是指有意识的利用微生物、毒素、昆虫侵袭敌人的军队、人口、农作物或者牲畜等目标;以达到战争目的一类武器,有传染性强、作用范围广等特点,应严格禁止,D正确。
故选BC。12、B:D【分析】【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
A;将L1-GFP融合基因插入质粒P0时;使用了El和E4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错误;
B;可借助基因工程、核移植技术、早期胚胎培养及胚胎移植技术获得转基因的克隆牛;B正确;
C;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该融合基因是否存在于转基因牛的不同组织细胞中;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C错误;
D;若在某转基因牛皮肤细胞中观察到绿色荧光;则说明L1基因在该细胞中完成表达,D正确。
故选BD。13、B:C:D【分析】【分析】
1;胚胎干细胞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另外,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进行冷冻保存,也可进行遗传改造。
2;识图分析可知;图中①为早期胚胎的囊胚阶段,②为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如在饲养层细胞上培养,③表示在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裂、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培育出各种人造组织器官的过程。
【详解】
A.图中③过程为干细胞的诱导分化;通过该过程可定向培育人造组织器官,用于器官移植,解决供体器官不足和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A正确;
B.图中途径②没有发生细胞分化;所以研究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可选择图中③途径,B错误;
C.细胞培养过程中,5%CO2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培养液的pH;C错误;
D.②过程胚胎干细胞只分裂而不分化的培养;可在饲养层细胞上进行,饲养层细胞可作为干细胞分裂;增殖的营养细胞,也可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干细胞只分裂而不分化,D错误。
故选BCD。14、A:B:C【分析】【分析】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原理:DNA双链复制。
(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详解】
A、Mg2+离子浓度对PCR扩增效率影响很大;浓度过高可降低PCR扩增的特异性,浓度过低则影响PCR扩增产量甚至使PCR扩增失败而不出扩增条带,A正确;
B;若模板DNA中含有抑制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活性的杂蛋白;则可能会抑制PCR反应中的延伸步骤,导致结果不会出现扩增产物,B正确;
C;若引物与非目的序列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则会使引物与模板结合位置错误,导致扩增片段错误出现非目的序列扩增产物,C正确;
D;若引物间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则结果可能不出现扩增产物或产物减少,D错误。
故选ABC。15、A:B:C【分析】【分析】
分析甲图:甲图为牛胚胎移植示意图;胚胎移植的具体过程为: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配种或人工授精;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胚胎进行移植;移植后的检查;对受体母牛进行是否妊娠的检查。分析乙图:①是滋养层;②是内细胞团;③是囊胚腔。
【详解】
A;冲卵是指把供体母牛子宫内的胚胎冲洗出来;甲图中冲卵的目的是获取早期胚胎,A错误;
B;为使供体和受体处于相同的生理状态;通常需要注射孕激素等激素使其同期发情,B错误;
C;进行性别鉴定需要取囊胚的①滋养层细胞做DNA分析;C错误;
D;受精卵形成乙囊胚的过程中进行卵裂;每个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总体积不变或略有减少,D正确。
故选ABC。16、B:C:D【分析】【分析】
分析题干:质粒上的DNA分子为环状;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完全酶切环状质粒后,出现3条带(相同分子量的为一条带),即3种不同分子量DNA(至少被切割成3条DNA片段),因此环状质粒上至少有3个酶切位点。
【详解】
A;由分析可知;该质粒上至少含有3个酶切位点,A错误;
B;DNA分子的糖-磷酸骨架中磷酸基团呈离子状态;带负电,DNA在一定的电场力作用下,在凝胶中向正极泳动,DNA分子越大,泳动越慢,因此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用来分离DNA,B正确;
C;DNA分子的糖-磷酸骨架中磷酸基团呈离子状态;带负电,因此外加电场时,DNA向正极泳动,C正确;
D;DNA分子的糖-磷酸骨架中磷酸基团呈离子状态;带负电,若琼脂糖带负电荷,使得电场力增强,有利于DNA向正极泳动,D正确。
故选BCD。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7、略
【分析】【详解】
为最大程度的保障人类权益;签署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1)《禁止试制;生产和储存并销毁细菌(生物)和毒剂武器公约》;简称《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2)我国对于生物武器的态度是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解析】①.《禁止生物武器公约》②.不发展③.不生产④.不储存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限制酶蛋白质核苷酸序列特定的切点DNA连接酶缺口磷酸-脱氧核糖外源基因受体细胞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细菌酵母菌细胞核自主复制DNA分子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原核生物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蒸馏水洗涤剂和食盐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滴加蒸馏水逐渐稀释2mol/L浓度的NaCL溶液23、略
【分析】略【解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启动子上游RNA聚合酶终止子下游转录标记2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个体生物学水平抗虫性状。25、略
【分析】【详解】
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其结果是生产自然界没有的蛋白质。【解析】蛋白质工程的结果是生产自然界没有的蛋白质四、实验题(共3题,共18分)26、略
【分析】【分析】
自然界中目的菌株的筛选要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要分离尿素细菌应该使用只含有尿素为唯一氮源培养基进行培养,这样的培养基其他细菌不能生存,存活下来的细菌则是可以分解尿素。
【详解】
(1)自然界中目的菌株的筛选要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要获得分解尿素的细菌,应到含尿素较多的土壤中去取样,图2中培养基为微生物提供碳源的是葡萄糖,提供氮源的是尿素;
(2)甲为液体培养基;乙为固体培养基,唯一的区别在于甲培养基内无琼脂;
(3)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一般应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在30-300范围内的菌落数说明稀释比较成功;
(4)酚红遇碱变红;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
(5)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土壤溶液中活菌的数目时;统计的菌落数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菌落连在一起时,只能统计一个菌落,细菌还可以使用显微镜直接计数。
【点睛】
熟记并理解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等相关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从题意中提取信息并进行作答。【解析】含尿素较多的土壤中葡萄糖尿素甲中培养基无琼脂30~300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低显微镜直接计数27、略
【分析】【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该实验的目的是筛选出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在以化合物A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只有能降解化合物A的微生物才能以化合物A为碳源和氮源生长繁殖,不能利用化合物A的微生物因缺乏碳源和氮源,无法生长繁殖。
【详解】
(1)由题意可知;本实验是分离出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的菌种,所以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的菌种,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由于“目的菌”有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的作用;所以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低的培养基,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进一步增加。
(3)若研究“目的菌”的群体生长规律;将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再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方法进行计数。培养液中目的菌的种群数量在开始一段时间范围内,由于营养充分;空间充裕,种群数量类似于“J”形增长,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最终会达到K值,继续培养,由于营养物质缺乏、有害代谢物积累、pH改变等,种群数量将会下降。
(4)将目的菌用于环境保护实践之前;还要对目的菌进行研究,检测其是否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代谢物;当使用大量目的菌时会不会使目的菌成为优势菌群,对其他微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从而打破微生物菌群的平衡等。
(5)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能降解化合物A的基因导入受体菌中来实现。但在使用之前要检验其安全性。
【点睛】
本题考查了微生物分离与培养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培养基的成分和培养条件,掌握微生物分离与纯化的方法与步骤,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解析】筛选出能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选择低增多稀释涂布平板培养液中目的菌的种群数量在开始一段时间范围内,由于营养充分、空间充裕,种群数量类似于“J”形增长,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最终会达到K值,继续培养,由于营养物质缺乏、有害代谢物积累、pH改变等,种群数量将会下降将目的菌用于环境保护实践之前,还要对目的菌进行研究,检测其是否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代谢物;当使用大量目的菌时会不会使目的菌成为优势菌群,对其他微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从而打破微生物菌群的平衡等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能降解化合物A的基因导入受体菌中来实现。但在使用之前要检验其安全性28、略
【分析】【分析】
1;基因工程的四个步骤: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2、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常用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其中以大肠杆菌应用最为广泛。研究人员一般先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然后再将重组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其中。
【详解】
(1)利用RNA通过①过程(逆转录)获得cDNA需要逆转录酶;已知真核生物基因的mRNA在3'端加有PolyA(多聚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保护尾部不被降解。逆转录第一步以mRMA为模板合成DNA单链;新链与模板链反向平行,由于新链只能由5'端向3'端延伸,所以逆转录第一步的引物应与mRNA尾部的PolyA(多聚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互补配对,即用多聚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序列为引物;设计引物的目的是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2)对逆转录得到的cDNA扩增时;引物的5'端结合母链的3'端之后DNA聚合酶开始扩增DNA。为确保其与pET41a质粒定向连接,应使用不同种的限制酶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由图可知,使用EcoRI酶会破环SSB基因,故应在相应引物的5'端加上BamHI和XhoⅠ酶切位点。
(3)由题图分析可知:质粒上存在卡那霉素和氯霉素抗性基因,由于XhoⅠ酶破坏了氯霉素抗性基因,所以成功组装的重组质粒不能在添加了氯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③过程用重组质粒转染大肠杆菌时,需要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目的是使大肠杆菌成为易于吸收外源DNA的状态,然后分别将处理后的大肠杆菌先接种在添加卡那霉素的培养基(A)上培养,待长出菌落后再利用无菌膜同位置转移到添加氯霉素的培养基(B)上培养,收集能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而不能在含氯霉素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进一步纯化后将菌体破碎处理,经筛选即可得到SSB蛋白。
(4)将改造后的大肠杆菌生产的SSB蛋白注入到小鼠体内是为了检测该蛋白是否具有抗原性,如果该蛋白有抗原性,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则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膜行业十三五规划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摩擦材料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橡胶木材市场运行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梅花鹿养殖及深加工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染发剂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科技助力下的班级德育工作新模式
- 2025-2030年中国摩擦材料产业运行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广告机市场运行动态与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履带起重机市场发展趋势与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对叔丁基苯甲酸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水力压裂技术详解334页(PPT 最新技术)_ppt
- 布洛维:拓展个案法
- SolidWorksTopDown设计方法实际应用
- 七年级历史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ppt课件
- 户外LED显示屏设计施工方案.docx
- 上岗证WORD模板
- 净土资粮——信愿行(05)第三讲安住在弥陀大愿之海
- 化工车间开停车风险分析
- 市政小三线施工方案(共22页)
- 静压桩机、钻孔灌注桩、沉槽机CAD图形
- 易经(拼音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