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版高三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粤教版高三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粤教版高三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粤教版高三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粤教版高三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高三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贵金属增加了3倍多,引起金银价格下跌,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自16世纪30年代至l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了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这种现象推动了A.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C.亚洲国家工业经济的腾飞D.欧洲国家封建制度的衰落2、某宣言称:“你们已用合法的自卫把那强迫你们承认国王、侮辱你们的政府赶出城外今后本市唯一的武装部队国民自卫军将及时加以改组。”这一宣言发表于A.1688年的伦敦B.1787年的费城C.1871年的巴黎D.1917年的彼得格勒3、在“冷战”时期,美国、苏联之间爆发了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使人类从未如此接近一场核战争。这一危机指()A.修筑“柏林墙”B.朝鲜战争的爆发C.古巴导弹危机D.美国发动越南战争4、据《近代天津城市史》记载:“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上述现象表明()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B.清政府开始重视近代工业建设C.洋务运动的持续发展D.城市管理体制趋向近代化5、有学者研究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发现在三条河流之间发生了两次革命中心的重大转移,第二次革命中心的重大转移是指()A.红军长征B.北伐战争C.渡江战役D.武昌起义6、【题文】在近代中国,系统阐述了民生思想并把它作为纲领的政治派别是A.地主阶级洋务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资产阶级立宪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7、“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25年没有交往了。”这句话出现在如下哪一情境中()A.毛泽东与田中角荣会面B.邓小平接见撒切尔夫人C.周恩来与尼克松总统会面D.乔冠华与联合国秘书长会谈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1980年,(何省何县何公社)成为我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9、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封位于汴水(汴河)两岸;汴水北通黄河,南通淮河;长江,因此开封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粮食、沿海各地的水产、辽与西夏的牛羊,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酒、果品、茶、书籍,还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磨料、大食(阿拉伯)的香料和珍珠。名闻遐迩的东京相国寺的庙会集市,各地来的商品琳琅满目,大山门内出卖飞禽走兽;第二座山门内出卖各种杂货;广场上出卖家用器物,;近大殿处,出卖老字号名牌产品大殿后、资圣阁前出卖书籍、古玩、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1)根据材料分析开封商业繁荣的原因。以相国寺的庙会集市为例;分析当时集市贸易的特点。

材料二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长到1891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三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案正式生效,改革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重新分配议席。取消了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人口大量减少的选区),减少了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郡的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得到了65个议席。第二,更改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了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

(2)推动英国城市化的原因是什么?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

材料四世博会上海馆石库门演绎“永远的新天地”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十九世纪后期;在上海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砖墙承重建造起来的住宅。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作门框,故称“石库门”。它的出现是一种城市生活的必然。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石库门建筑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中共“一大”;“二大”都是在这样的石库门建筑里召开的。

(3)透过石库门你能体会出近代上海的哪些特征?任选中共“一大”或“二大”一次会议;解读“石库门演绎‘永远的新天地’”的含义。

材料五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情况表。

。时间城市化程度最高。

或城市化速度最快地区原因解放初期东北地区____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深圳最快____1990年至2000年广东、山东、江苏、浙江、辽宁____2001年至2010年江苏、山东、浙江、广东、北京____(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上表。10、【题文】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人是王进喜。

错误:订正:11、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相对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促进了世界逐渐连成整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____(判断正误)12、如图中的城市布局反映了当时坊市分开与打破交易时间限制的特点。____(判断对错)

13、如图是1905年拍摄的电影《定军山》剧照,它标志着电影开始传入中国。____(判断对错)14、“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材料提及的“国库制度”体现了《天朝田亩制度》中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____(判断对错)16、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从实践上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____(判断对错)17、鸦片战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____(判断对错)18、1944年7月,美、苏、中、法等国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19、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1题,共2分)20、【题文】连线题:把下列机构(官职)与对应的职能连接起来。(共10分)

内阁参与处理机要政务;只能跪奏笔录。

军机处参与军国大事商讨;拥有“票拟”权。

通判宰相的办公机构;仅保留行政权。

中书门下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六部与地方官员的机构。

“科道”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的监察官,位卑权重。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24分)2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朝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明王朝迎来了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朱元璋亲自选定品学俱佳的士林领袖;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

三月初发布皇榜。然而数日内;大批落榜考生跑到礼部鸣冤告状。因为中榜的51名贡生清一色的来自南方各省,竟然没有一名北方人。因此,说主考收受钱财;地域歧视关于“科场舞弊”的传闻沸沸扬扬。

事件引起明王朝上下震撼。三月初十;朱元璋下诏成立包括饱学之士;忠直敢言的大臣在内的“调查小组”进行调查,然而调查结论认为刘三吾等人的阅卷公平公正,无任何问题。这再次引起落榜的北方学子哗然,朝中许多北方籍的官员要求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五月,朱元璋突然下诏,认定刘三吾为“反贼”,发配西北;朱元璋的侍读、调查小组负责人张信被凌迟处死六月,朱元璋亲自复核试卷,亲自选定51名中榜贡士,竟然清一色是北方人,无一名南方人。

该事件以后;明朝的科举录取分成了“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式。

--摘编自张嵌:《不容青史尽成灰•明清卷》

上述材料料包含了多方面的历史信息。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确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22、【题文】【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材料一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4分)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6分)23、法律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罗马统治者一直注重用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在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它的诞生有何主要原因和重大意义?

(2)针对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该法律如何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国家权力运行上该法律体现哪一重要原则?

(3)随着条件成熟,1954年我国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其规定的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及其所体现的原则。

(4)综上,谈谈法制建设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16分)24、【题文】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行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从秦朝开始的,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但秦朝却“二世而亡”。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古人就有不同的看法。

材料一: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而促(短促)。

——柳宗元《封建论》中引述的观点。

材料二: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郡县之制;垂二千年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综合所学知识;回答:

(1)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材料一;二、三各是怎样评述的?

(2)你认为郡县制的推行与秦朝灭亡有无关系?结合上述材料,应如何正确看待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的关系?25、【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始终追求同一目标的一系列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的行为表明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制暴政之下时,人民就有权也有义务去推翻这样的政府,并为其未来的安全提供新的保障。这就是这些殖民地过去忍受苦难的经过,也是他们现在不得不改变政府制度的原因。

——摘自美国《独立宣言》

材料二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一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翻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瀛〈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1)材料一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指出《独立宣言》强调这些主张的主要目的。(8分)

(2)结合辛亥革命前后的史实,说明孙中山是如何实践“要去这一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的。(8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贵金属大量流入欧洲,使欧洲市场上的金银持续贬值,引起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解析】【答案】D2、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国民自卫军”是法国军队,材料内容说明了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政府和复辟势力,答案选C,ABD三项与史实不符。考点:巴黎公社革命【解析】【答案】C3、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考查古巴导弹危机.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解答】从材料“使人类从未如此接近一场核战争”可以看出这是赫鲁晓夫因在古巴部署导弹引发的危机;双方剑拔弩张,核战争一触即发.1962年在古巴导弹危机后从古巴撤走了自己建立的中程导弹而宣告平息,故C项正确.

A项并未到接近核战争的边缘;应排除.

BD项没有发生美苏之间的直接对抗;应排除.

故选C.4、D【分析】材料中并未体现列强的行为;且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与事实不符,排除A;

洋务运动时期(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就已经开始重视近代工业建设;排除B;

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排除C;

从现代警察制度;市政管理和设施等信息来看;天津的城市管理体制趋向近代化.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初中国城市近代化的趋势;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主旨,紧扣题意.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20世纪初中国城市近代化的趋势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析】【答案】D5、A【分析】本题考查长征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革命的中心事件是长征,在长征途中,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故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故选A。【解析】【答案】A6、D【分析】【解析】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袖孙中山形成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其中民生主义系统阐述了民生思想。【解析】【答案】

D7、C【分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题中的总统先生应该是尼克松总统,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解析】【解答】A不符合题意;排除;

B时间是19894年不符合题意;

C1972年尼克松访华;符合题意;

D题意考查的是中美关系的改善;不符题意.

故选C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略

【分析】试题分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答案】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9、东北是国家的重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是改革的中心,经济发展最快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发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全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今中外的城市的发展.考查宋朝开封商业繁荣的原因和集市贸易的特点;英国城市化的原因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得的成果以及英国城市化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关系;近代上海建筑的特征以及上海石库门演绎“永远的新天地”的含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涉及的知识有宋朝的商业发展;工业革命;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五计划;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解析】【解答】(1)第一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一“开封位于汴水(汴河)两岸,汴水北通黄河,南通淮河;长江”可知其交通便利;根据所学开封是政治中心,加之宗教文化的影响.

第二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一“各地来的商品琳琅满目”;“大山门内出卖飞禽走兽;第二座山门内出卖各种杂货;广场上出卖家用器物;近大殿处,出卖老字号名牌产品大殿后、资圣阁前出卖书籍、古玩”分别可以得出其具有商品丰富,种类齐全;商品交易有分区的特点.

(2)第一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英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第二小问的成果,依据材料三“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了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可知,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三小问的关系,材料二反映的是城市化,材料三反映的是政治民主,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

(3)第一小问的特征;依据材料四“十九世纪后期”;“20世纪20年代”、“上海”、“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砖墙承重建造起来的住宅”、“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可以得出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化城市转型;由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向小家庭生活模式转型.第二小问的解读,结合所学围绕中共“一大”和“二大”及其意义进行说明其含义即可.

(4)本小问的表格中的原因;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方针与政策进行回答即可.解放初期东北地区的原因是东北是国家的重工业基地;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深圳最快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是改革的中心,经济发展最快;1990年至2000年广东;山东、江苏、浙江、辽宁的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发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01年至2010年江苏、山东、浙江、广东、北京的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全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故答案为:

(1)原因:①开封位于汴水两岸;交通便利;②政治中心的影响(开封是北宋的都城);③宗教文化的影响.

特点:①商品丰富;种类齐全;②商品交易有分区.

(2)原因:工业革命.

成果: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关系:城市化推动了政治民主化;民主政体的稳定和发展;又确保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工业化的进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特征: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化城市转型;由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向小家庭生活模式转型.

解读:中共“一大”: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革命逐渐走向胜利).或:中共“二大”: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提出了现阶段更为明确的奋斗目标),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

(4)完成下表。

。时间城市化程度最高。

或城市化速度最快地区原因解放初期东北地区东北是国家的重工业基地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深圳最快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是改革的中心,经济发展最快1990年至2000年广东;山东、江苏;

浙江、辽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发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01年至2010年江苏;山东、浙江;

广东、北京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全国经济进一步发展10、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国以后的军事成就,曾经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人是邓稼先,而王进喜是石油建设方面的英雄人物。【解析】【答案】错误:王进喜订正:邓稼先11、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相对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促进了世界日益连成整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本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12、√【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宋朝的商业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

②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

③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明后期逐渐衰落.

④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解析】【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坊市分开与打破交易时间限制,故表述正确.13、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电影的起源与发展,意在考查学生识记的能力.【解析】【解答】19世纪末;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入中国;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所以“它标志着电影开始传入中国”应改为“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故答案为:B.14、√【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天朝田亩制度》,考查学生结合知识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解析】【解答】根据“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反对私有制的存在和平分社会财富的要求.因此材料提及的“国库制度”体现了《天朝田亩制度》中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是正确的.

故正确.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古代商业发展:

①商朝: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产生。

②周朝: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

③春秋战国: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商业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④隋唐: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商业大都会;对外贸易发达;城市里坊市分开⑤宋朝:对外贸易发达;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打破市坊界限;店铺随处可设,农村中出现草市;打破日中为市限制,出现晓市、夜市。

⑥明清:涌现出许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晋商【解析】【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故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其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解析】【解答】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成功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探索出了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从而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方向.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解析】【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故答案为:×18、A【分析】【分析】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建立了战后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它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该协定对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故题目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9、B【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而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在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故本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本题考查梭伦改革。需要掌握梭伦改革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影响的识记。

本题考查梭伦改革。考查对梭伦改革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解析】B四、连线题(共1题,共2分)20、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政治机构及其职能,其中明朝时期的内阁在明朝后期参与国事,拥有“票拟”权;清朝时期的军机处参与处理机要政务,军机大臣只能跪奏笔录;宋朝时期的通判是地方上的监察官员,位卑权重;中书门下是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科道是中央设置的监察六部和地方官员的部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解析】【答案】内阁参与处理机要政务;只能跪奏笔录。

军机处参与军国大事商讨;拥有“票拟”权。

通判宰相的办公机构;仅保留行政权。

中书门下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六部与地方官员的机构。

“科道”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的监察官,位卑权重。五、简答题(共3题,共24分)21、略

【分析】

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考查君主专制特征;科举制度、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文化教育取得的成就.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是高考的常考点,在复习中应注意掌握它的原因、目的、措施、特点、趋势以及影响.【解析】首先选择一个角度;确定明确的主题,然后选择合适的史实加以论证.如选择科考结果体现了鲜明的君主专制特征,从科考主考官的选定;科考案的最终裁定等方面分析,其是如何充分体现了皇帝决策的独断性和随意性.如选择经济状况对文化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从南宋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文化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等方面来论证科考案中偶然独断性和随意性.

故答案为:

示例1:科考结果体现了鲜明的君主专制特征.

因为:(1)科考的主考官刘三吾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选定的;充分体现了皇帝的意志;

(2)落榜考生怀疑考试的公正性时;朱元璋下诏调查,调查组的人员也是朱元璋亲自选定的;

(3)朱元璋突然下诏;罗织罪名,严厉惩处主考官和调查组的官员,一些饱学之士成为替罪羊;

(4)朱元璋亲自选定的中榜考生;完全推翻了原来的结论,全部选择北方人.朱元璋非常清楚科考的选拔结果是公正的,可是出于“稳定”的政治需要,不惜以牺牲一些忠心耿耿的官员为代价来平息事端.这个事件的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皇帝决策的独断性和随意性.

示例2:经济状况对文化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

因为:(1)根据洪武三十年科举考试结果;充分反映了南方经济重心地位的加强;

(2)南方在南宋时期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以后;文化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3)南方文化教育的发展;反映在科考的中榜人数上,南方对北方的优势不断在扩大;

(4)按照以往科考结果和此次科考及其调查结果,都证明第一次选拔是正常而且正确的.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需要有相当大的资金投入.如果经济地位削弱或者教育投入(相对)减少,都会对教育事业产生不利的影响.22、略

【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

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

(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

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23、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并评述的能力。第一小问“标志”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十二铜表法》的颁布”的结论;第二小问“主要原因”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的结论;第三小问“重大意义”结合相关所学可从限制了贵族的专横;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古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等角度思考作答。

(2)本题主要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第一小问“调整的方法”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确立联邦制,实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