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巩固卷-植被与土壤
01考点预览
考点01植被(建议用时:20分钟)
考点02土壤(建议用时:20分钟)
考点03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建议用时:20分钟)
02考点训练
考点01植被
(2024,安徽•模拟预测)马赛位于法国南部,濒临地中海,附近的植物独具特色,以灌木植物为主,
叶片常绿,多为厚厚的革质硬叶,叶片不大,气孔深陷,叶子的排列与太阳光线成锐角。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1.马赛附近灌木植物常绿,说明马赛地区()
A.冬季温和多雨B.冬季均温较高C.夏季高温多雨D.夏季凉爽干燥
2.马赛城市道路绿化植物不可能选择热带雨林树种,其原因是该城市()
①河流少、灌溉水源短缺②夏季台风频发③降雨少且季节变化大④冬季有效积温较少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2024•浙江杭州•模拟预测)植物的根系种类繁多,一般具有支撑、吸收营养、呼吸、改变微环境等
功能。下图为水杉膝状根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3.膝状根的数量及分布范围主要取决于()
A.水杉高度B.水域面积C.土壤肥力D.光热条件
4.水杉膝状根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A.提升水杉生长环境稳定性B.增加水杉树木的种类数量
C.减少根系对土壤养分吸收D.消减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
(2024•辽宁沈阳•模拟预测)公元946年长白山火山喷发时,岩浆和火山灰几乎毁灭了长白山主峰及
周围半径约50千米范围内的森林植被,形成大面积裸地。位于50千米外的森林未受到火山喷发的影响,
是促进长白山森林恢复的基带种源。直到公元1710年前后,长白山主峰东坡树种才得以建群,先锋树种是
长白落叶松。据考察,东坡的火山灰厚度最大,火山灰孔隙度高,质地较粗。下图示意长白山主峰东坡植
被在火山喷发后的林分(泛指长有林木的地段)演化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火山喷发树种建群
-------------►火山灰侵烛阶段-自然演膂阶段
门10年2010年
5.长白山森林恢复的基带种源主体最可能是()
A.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落叶阔叶林
6.据材料推断长白山东坡先锋树种的生长习性是()
A.喜光耐旱B.喜阴喜湿C.喜干耐寒D.喜光耐碱
7.长白山东坡植被定殖容易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土壤营养元素少B.气候条件差
C.火山灰厚度大D.人类干扰强
(2024•广西•模拟预测)煤歼石山由煤炭开采废弃的煤歼石堆积而成,堆积高度一般约为60m左右。
某科研团队在考察辽宁省阜新市某废弃矿区煤歼石山时发现,该煤歼石山植被演替经历了一年生草本阶段、
多年生草本阶段、灌草阶段、灌木阶段、灌木与乔木混合阶段,且南、北坡因水分差异导致植被演替的速
度差异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影响该煤砰石山植被演替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土壤D.光照
9.该煤肝石山南、北坡植被演替速度的差异及原因()
A.南坡速度较快,热量比北坡好B.南坡速度较慢,蒸发比北坡强
C.北坡速度较快,降水较南坡少D.北坡速度较慢,光照较南坡弱
10.如果自然环境稳定且无人类活动干扰,该煤肝石山植被的变化趋势为()
A.草本植物和乔木植物物种都趋向于增多
B.草本植物物种增多,乔木植物物种减少
C.落叶阔叶乔木物种减少,常绿阔叶乔木物种增加
D.落叶阔叶乔木物种增加,植被群落逐渐趋于稳定
(2024•黑龙江吉林•二模)植被覆盖度为地面植被垂直投影占统计区总面积的比例,主要受气温、降
水、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且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图示意2001-2020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
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2015年植被覆盖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气候异常B.全球变暖C.过度放牧D.生物入侵
12.不同的人类活动会使植被覆盖度产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草原、草甸地区超载放牧,导致植被覆盖度下降
②高海拔地区通过生态工程建设,可提高植被覆盖度
③城市面积的扩张,导致局部区域植被覆盖度下降
④环青海湖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植被覆盖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考点02土壤
(2024•河北•模拟预测)黑龙江省是我国冬季积雪区之一,冬季积雪期主要集中在11月至次年4月。
下图示意1983—2019年春季黑龙江省0〜30cm土层土壤湿度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0-10cm
-------10-20an
一20~30cm
1.1983~2019年,春季黑龙江省0〜30cm土层土壤湿度()
A.随深度增加呈减小趋势B.表层土壤变化最显著
C.大致由偏湿向偏干演化D.深层土壤几乎无变化
2.推测黑龙江省0〜30cm土层土壤湿度最小的月份是()
A.4月B.5月C.7月D.8月
3.相较20〜30cm土层,春季黑龙江省0〜10cm土层土壤湿度状况的成因是()
A.冻土广布B.地表干燥C.地势低平D.下渗量大
(2024•北京海淀•二模)土壤团粒结构是土壤颗粒粘结而成的团聚体,具有一定结构形态和大小。粗
团粒间形成直径较大的非毛管孔隙,土壤水受重力可向下移动;微团粒间形成直径较小的毛管孔隙,土壤
水可保持在孔隙内。良好的团粒结构利于土壤调节水、肥、气、热的关系,促进植物生长。下图为土壤团
粒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促进土壤颗粒粘结为团粒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成土母质B.生物C.气候D.地貌
5.在湿润地区,粗团粒直径较大的土壤团粒结构利于植物生长,是由于该结构利于()
A.母岩风化B.通水透气C.蓄水保肥D.减轻淋溶
6.为观察土壤团粒结构是否良好,合理的实验方法是,取适量土样()
A.放入水瓶,缓慢翻转几次,观察溶液变澄清的速度
B.用干纸巾贴在土块表层,稍后观察纸巾的潮湿状况
C.放入烧杯与水混合,搅拌后测定液体的酸碱度
D.放置于室外阳光下晾晒,观察土壤的颜色变化
(2024•浙江•三模)下图为某地土壤表层一天中2:00、8:00、14:00、20:00不同深度的温度变化
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深度(mm)
0
200
203040506070
-温度(七)
7.图示2:00、8:00、14:00、20:00对应的土壤温度曲线分别是()
A.②①④③B.②①③④C.②③④①D.①②④③
8.该层土壤()
A.有机质含量最高B.质地最为紧实
C.物质淋失,颜色较浅D.物质沉淀,呈红棕色
(2024•陕西安康•模拟预测)下图示意祁连山区石羊河流域上游某地土壤含水量及降雨量变化情况。
完成下面小题。
&承
*
/
m
日期(年-月-日)
---10cm土地含水量.....50cm土域含水量—降雨量
9.该地5月份10厘米深度土壤含水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降雨量大B.植被吸收少C.蒸发微弱D.积雪融化
10.该地50厘米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不大,其主要原因是()
A.植物根系浅B.浅层土壤致密
C.降雨量偏少D.深层地温恒定
(2024•浙江•模拟预测)宁夏银川平原土壤盐渍化较为严重,为了降低表层土壤盐分,当地采用“上
膜下秸”技术,即在土地的表面铺设地膜,将切碎的秸秆翻埋至地下30-40厘米深处,形成秸秆隔层。完
成下面小题。
11.银川平原盐碱化较严重的原因有()
①地势较高②气候干旱③引水灌溉④种植耐盐碱作物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2.关于"上膜下秸"治理盐碱化的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A.地膜的作用主要是保温B.地膜的作用主要是遮挡雨水
C.秸秆的作用主要是隔盐D.秸秆的作用主要是增加养分
考点03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
(2024•广东梅州•二模)土壤孔隙度即土壤中孔隙体积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它是影响土壤蓄水能
力的重要指标、按照直径大小分为非毛,管孔感(孔隙较大,保持水分能力弱)和毛管孔隙(孔隙较小,保
持水分能力强)。下表为我国南方某山地不同植被土壤孔隙度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土壤孔隙度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灌木林
总孔隙60625077
非毛管孔17181019
毛管孔43444058
1.科学家研究发现,该地灌木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植被土壤,其原因可能是灌木林()
A.枯枝落叶多B.岩石风化强
C.阳光照射土壤时间长D.蓄水能力强
2.同样降水条件下,地表径流含沙量最大的是()
A.针阔混交林B.楠竹林C.常绿阔叶林D.灌木林
(2024•辽宁辽阳•模拟预测)植物群落的演替与土壤养分关系密切,野火对植被和冻土的影响很大,
林火过后植被恢复期对土壤改良明显。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在稳定气候下经历野火后的地表和多年冻土
变化轨迹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林火过后近期内地表植被极少的直接原因是()
A.地温低B.积雪厚C.土层薄D.光照强
4.推测该地的地带性植被最可能是()
A.禾草B.灌木C.常绿林D.针叶林
5.林火后土壤有机层的恢复主要源于(
A.冻土层的冻融作用B.植被演替过程
C.该地基岩层矿物质D.林火燃烧余烬
(2024•山东济南•模拟预测)土壤有机碳是指以有机质形式储存于土壤中的碳。图1示意祁连山中段
黑河大峡谷两岸山地垂直带谱,图2示意峡谷南岸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随土壤深度的累积变化。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1贿机碳比皿%
0204060801(
£4a
6
o-
3500/高山酒的SO8a
山地干草原
.....而(蹿质
图1图2
6.与峡谷北岸山地相比,南岸山地()
A.海拔较高,土壤有机碳储量小B.坡度较大,土壤有机碳储量小
C.热量较足,土壤有机碳储量大D.水分较足,土壤有机碳储量大
7.导致峡谷南岸山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基岩风化速度B.土质疏松程度
C.枯枝落叶数量D.物种根系分布
(2024•广西桂林•三模)土壤有机碳是土壤有机物质中碳元素的含量,由未分解和半分解的生物体、
腐殖质构成,其含量主要取决于植被的归还量和分解速率间的平衡关系,并受到土壤母质与自然成土因素
的制约。兴安落叶松林是大兴安岭分布面积最广的树林类型,主要分布于坡度较缓(5°~10°)的阴坡、
半阴坡。下图为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各土层富集系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土壤总有机碳富集系数指某一土层总有机碳含量与整个土壤剖面总有机碳平均含量的比值。
8.决定土壤有机碳分解量的因素有()
①植被凋落物数量②植被死亡根系量③成土母质与成土时间④地形、气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主要富集在0-10cm土层且垂直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A.永冻土层发育B.受人类干扰少C.淋溶作用强烈D.枯落物分解快
(2024•山东•模拟预测)多枝怪柳耐旱、耐热、耐盐、喜沙、喜水,广泛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
盐碱化平原和河滩地上。新疆某研究区内风沙土、草甸土和盐土生境中多枝怪柳的种群密度较大,吐加依
土生境(以荒漠地区胡杨林及灌木林下的土壤为基础的生境类型)多枝径柳的种群密度较小。表为该研究
区不同生境要素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类型风沙土生境草甸土生境吐加依土生境盐土生境
有机质含量极低高高低
土壤质地砂质砂质砂砾质砂质
盐分含量低高低鬲
地下水埋深5~10米1~3米很深1~2.5米
10.该研究区吐加依土生境的特点是()
A.土壤质地为疏松的砂粒,有机质含量极低
B.土壤潮湿,具有腐殖质表层,水分条件好
C.土壤质地较粗,土表具有特殊的叶垫表层
D.地下水埋藏浅,地表有盐霜或薄盐结皮层
11.造成该研究区多枝楼柳种群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土壤质地B.有机质含量
C.盐分含量D.地下水埋深
(2024•广东江门•二模)某地原始森林和灌木于1998年被砍伐后被开辟为牧场,分区种植普通牧草和
高蛋白的优质牧草。经过二十多年的演化,牧场出现土壤退化问题,优质牧草草场尤为突出。表示意该地
普通牧草草场、优质牧草草场和原始森林下土壤性状对比。完成下面小题。
类型土层深度/cm砂/%粉砂/%黏土/%土壤密度/(g,m-3)pH值有机质含量/%
普通牧草41.122.036.91.24.93.9
优质牧草0~557.520.721.81.14.95.8
原始森林46.822.031.21.25.34.7
普通牧草41.921.636.51.25.03.6
优质牧草57047.518.733.81.24.82.4
原始森林45.521.632.91.25.13.7
普通牧草35.120.244.71.24.72.8
优质牧草10-2034.019.047.01.24.72.5
原始森林37.123.339.61.25.12.8
12.优质牧草草场土壤性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透气性、透水性较差②土壤酸化较明显
③有机质在土壤表层聚集明显④土壤表层侵蚀严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3.该区域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B.墨西哥高原C.西欧平原D.内蒙古高原
考点巩固卷-植被与土壤
01考点预览
考点01植被(建议用时:20分钟)
考点02土壤(建议用时:20分钟)
考点03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建议用时:20分钟)
02考点训练
考点01植被
(2024•安徽•模拟预测)马赛位于法国南部,濒临地中海,附近的植物独具特色,以灌木植物为主,
叶片常绿,多为厚厚的革质硬叶,叶片不大,气孔深陷,叶子的排列与太阳光线成锐角。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1.马赛附近灌木植物常绿,说明马赛地区()
A.冬季温和多雨B.冬季均温较高C.夏季高温多雨D.夏季凉爽干燥
2.马赛城市道路绿化植物不可能选择热带雨林树种,其原因是该城市()
①河流少、灌溉水源短缺②夏季台风频发③降雨少且季节变化大④冬季有效积温较少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答案】1.B2.D
【解析】1.除松、柏、杉类植物外,能够保持冬季常绿的植物,说明其生长的冬季环境是比较温和的,热
量较好。并不能反映降水和夏季的特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马赛是地中海气候,全年降水不及热带雨林地区,与热带相比,冬季气温偏低,有效积温不足,降雨少
且季节变化大难以满足适应高温多雨环境的热带雨林植物的生长,③④正确;与河流少、灌溉水源短缺,
夏季台风频发无关,①②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中海气候又称作副热带夏干气候,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其分布于南北纬
30。~40。大陆西岸,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024•浙江杭州•模拟预测)植物的根系种类繁多,一般具有支撑、吸收营养、呼吸、改变微环境等
功能。下图为水杉膝状根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3.膝状根的数量及分布范围主要取决于()
A.水杉高度B.水域面积C.土壤肥力D.光热条件
4.水杉膝状根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A.提升水杉生长环境稳定性B.增加水杉树木的种类数量
C.减少根系对土壤养分吸收D.消减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
【答案】3.B4.A
【解析】3.膝状根主要是水杉在长期适应水淹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特殊根系,所以其数量及分布范围主要取
决于水域面积,水域面积越大,水淹情况越普遍,膝状根可能越多、分布越广,B正确;水杉高度、土壤肥
力、光热条件与膝状根的形成及数量、分布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4.水杉膝状根能够适应水淹环境,增强水杉在这种特殊环境中的稳定性,A正确;膝状根与水杉树木种类
数量增加无关,B错误;膝状根的存在不会减少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C错误;膝状根的主要作用是适应
环境,而非消减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植被生长的因素主要有气温、降水、光照、热量等。
(2024•辽宁沈阳•模拟预测)公元946年长白山火山喷发时,岩浆和火山灰几乎毁灭了长白山主峰及
周围半径约50千米范围内的森林植被,形成大面积裸地。位于50千米外的森林未受到火山喷发的影响,
是促进长白山森林恢复的基带种源。直到公元1710年前后,长白山主峰东坡树种才得以建群,先锋树种是
长白落叶松。据考察,东坡的火山灰厚度最大,火山灰孔隙度高,质地较粗。下图示意长白山主峰东坡植
被在火山喷发后的林分(泛指长有林木的地段)演化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5.长白山森林恢复的基带种源主体最可能是()
A.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落叶阔叶林
6.据材料推断长白山东坡先锋树种的生长习性是()
A.喜光耐旱B.喜阴喜湿C.喜干耐寒D.喜光耐碱
7.长白山东坡植被定殖容易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土壤营养元素少B.气候条件差
C.火山灰厚度大D.人类干扰强
【答案】5.A6.A7,C
【解析】5.长白山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基带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而火山
喷发后,火山灰覆盖,火山灰孔隙度高,质地较粗,土壤贫瘠,不利于阔叶林生长,而针叶林对土壤肥力
要求低,能够在这种土壤贫瘠的土壤环境下生存下来,成为植被恢复的先锋物种,故长白山森林恢复的基
带种源主体最可能是针叶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结合材料分析,长白落叶松是长白山东坡的先锋树种,先锋树种通常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能够
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火山喷发后,火山灰覆盖,火山灰孔隙度高,质地较粗,水分条件较差,因此
落叶松应具有耐旱的特征;东坡光照充足,落叶松应具有喜光的特征,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结合材料分析,由于强烈的火山喷发,长白山东坡覆盖了厚厚的火山灰,火山灰孔隙度高,质地较粗,
含有丰富的磷、钾等营养成分,但因火山灰厚度较大,土质疏松,不利于植物的生长;火山灰的覆盖还可
能导致水分保持能力差,使得植被的定殖和生长面临更大的困难,C正确,土壤矿物质含量丰富,A错误;
气候条件与东坡其他地区差别不大,B错误;海拔高,人类活动干扰小,D错误。故选C。
【点睛】先锋树种是指那些常在裸地或无林地上天然更新、自然生长成林的树种。一般为更新能力强,竞
争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的阳性树种。如樱桃、马尾松、刺槐、火炬、白桦等。由于不耐蔽荫,往往在成
林后被其他树种逐渐替代。
(2024・广西•模拟预测)煤歼石山由煤炭开采废弃的煤奸石堆积而成,堆积高度一般约为60m左右。
某科研团队在考察辽宁省阜新市某废弃矿区煤叶石山时发现,该煤叶石山植被演替经历了一年生草本阶段、
多年生草本阶段、灌草阶段、灌木阶段、灌木与乔木混合阶段,且南、北坡因水分差异导致植被演替的速
度差异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影响该煤砰石山植被演替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土壤D.光照
9.该煤研石山南、北坡植被演替速度的差异及原因()
A.南坡速度较快,热量比北坡好B.南坡速度较慢,蒸发比北坡强
C.北坡速度较快,降水较南坡少D.北坡速度较慢,光照较南坡弱
10.如果自然环境稳定且无人类活动干扰,该煤研石山植被的变化趋势为()
A.草本植物和乔木植物物种都趋向于增多
B.草本植物物种增多,乔木植物物种减少
C.落叶阔叶乔木物种减少,常绿阔叶乔木物种增加
D.落叶阔叶乔木物种增加,植被群落逐渐趋于稳定
【答案】8.C9.B10.D
【解析】8.由材料可知,该煤研石山植被演替经历了一年生草本阶段、多年生草本阶段、灌草阶段、灌木
阶段、灌木与乔木混合阶段,早期的煤砰石未发育为成熟的土壤,肥力较差,故先生长的是耐贫瘠的草本
植被,随着草本植被不断改良煤肝石山土壤,有机质不断富集,土壤肥力增加,逐渐发育灌草植被、乔木
植被,说明其演变受土壤的条件制约,C正确;在煤砰石不断发育为土壤的过程中,热量、水分、光照变化
较小,ABD错误。故选C。
9.植被的自然演替受水热条件、水分、土壤等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自然条件优越,利于植被生长与演
替。材料信息表明,该煤研石山南、北坡因水分差异导致植被演替的先后顺序及速度差异明显,该煤肝石
山由废弃的煤肝石堆积而成,相对高度不大,南坡虽然是夏季的迎风坡,但地形抬升小降水量差异小,但
南坡为阳坡,光照强气温较高,蒸发旺盛,(植被生长旺季)水分条件较北坡差,因此,与北坡相比,南坡
植被演替速度更慢,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辽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地带性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如果自然环境稳定且无人类活动干扰,
该煤肝石山土壤会逐渐成熟,具有优势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乔木逐渐会取代其他植被,成为优势物种,导致
植被的变化趋势为草本植物物种减少,温带落叶阔叶乔木植物物种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植被群
落逐渐趋于稳定,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植被是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相互作用的产物,植物的分布及其生态习性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
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环境因素的变异中,一些植物种消失,另一些植物种出现,这个过程称为植被演
化。特定地区的植被不仅与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文等生态环境条件有关,而且与当地的地史丙素有关,
同时也受到人为活动和干扰程度的强烈影响。因此,植被是作为一定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标志而存在。
(2024•黑龙江吉林•二模)植被覆盖度为地面植被垂直投影占统计区总面积的比例,主要受气温、降
水、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且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图示意2001-2020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
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2015年植被覆盖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气候异常B.全球变暖C.过度放牧D.生物入侵
12.不同的人类活动会使植被覆盖度产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草原、草甸地区超载放牧,导致植被覆盖度下降
②高海拔地区通过生态工程建设,可提高植被覆盖度
③城市面积的扩张,导致局部区域植被覆盖度下降
④环青海湖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植被覆盖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ILA12.C
【解析】11.据图2015年植被覆盖度突然大幅度下降,推测可能为自然原因为偶发的气候异常,A正确;
全球气候变暖是持续存在的,且变化极其微弱;过度放牧和生物入侵会导致植被覆盖度持续降低,知期内
不会提高,BCD错误。故选A。
12.草原、草甸地区,超载放牧会导致植被覆盖度下降,①正确;城市面积的扩张,会导致局部区域植被
覆盖度下降,③正确:在环青海湖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会提高植被覆盖度,④正确;高海拔地区,热量条
件差,不能满足植被长,故进行生态工程建设不会提高植被覆盖度,②错误。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
故选Co
【点睛】影响植被生长发育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光、热、水、肥、地形等)和人为因素。植被覆盖度人
类活动往往在坡度较小的地方,人类活动频繁,砍伐森林和植被,得到场所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导致植
被覆盖度会减少。
考点02土壤
(2024•河北•模拟预测)黑龙江省是我国冬季积雪区之一,冬季积雪期主要集中在11月至次年4月。
下图示意1983〜2019年春季黑龙江省0〜30cm土层土壤湿度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nor-------0~10cn>
IQS-------10~20an
_20~30CID
lo处o
90
&5
80万
70
1.1983〜2019年,春季黑龙江省0〜30cm土层土壤湿度()
A.随深度增加呈减小趋势B.表层土壤变化最显著
C.大致由偏湿向偏干演化D.深层土壤几乎无变化
2.推测黑龙江省0〜30cm土层土壤湿度最小的月份是()
A.4月B.5月C.7月D.8月
3.相较20〜30cm土层,春季黑龙江省0〜10cm土层土壤湿度状况的成因是()
A.冻土广布B.地表干燥C.地势低平D.下渗量大
【答案】1.C2.B3.D
【解析】L读图可知,1983—2019年,黑龙江省0—30cm土层春季土壤总体由相对偏湿期进入相对偏干期,
A正确;土壤湿度随深度增加逐渐增大,C错误;深层土壤湿度变化最显著,BD错误,故选A。
2.分析可知、3〜4月气温回升,黑龙江省积雪逐渐融化,积雪覆盖保埔作用逐渐消失,5月气温继续升高,
加剧土壤水分蒸发,导致该月土壤湿度最小,B正确;7〜8月份主要雨带北移到达华北和东北地区,黑龙
江省降水量逐渐增多,。〜30cm土层土壤湿度较大,ACD错误;故选B。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黑龙江省黑土广布,土层深厚,黑龙江省春季积雪逐渐融化,春季土壤水分下
渗较多,但土壤地表不属于干燥,因此导致0~10cm土层土壤湿度较20〜30cm土层小,B错误,D正确;
东北冻土为季节性冻土,春季融化,冻土广布会使得下渗困难,表层的含水量大于下层的含水量,A错误;
地势低平与表层和下层含水量差异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
【点睛】土壤湿度是土壤的干湿程度,即土壤的实际含水量,可用土壤含水量占烘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
土壤含水量=水分重/烘干土重400%。土壤相对湿度是指土壤含水量与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或相对于饱和
水量的百分比等相对含水量表示,主要受到降水、气温、植被类型及地形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2024•北京海淀•二模)土壤团粒结构是土壤颗粒粘结而成的团聚体,具有一定结构形态和大小。粗
团粒间形成直径较大的非毛管孔隙,土壤水受重力可向下移动;微团粒间形成直径较小的毛管孔隙,土壤
水可保持在孔隙内。良好的团粒结构利于土壤调节水、肥、气、热的关系,促进植物生长。下图为土壤团
粒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促进土壤颗粒粘结为团粒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成土母质B.生物C.气候D.地貌
5.在湿润地区,粗团粒直径较大的土壤团粒结构利于植物生长,是由于该结构利于()
A.母岩风化B.通水透气C.蓄水保肥D.减轻淋溶
6.为观察土壤团粒结构是否良好,合理的实验方法是,取适量土样()
A.放入水瓶,缓慢翻转几次,观察溶液变澄清的速度
B.用干纸巾贴在土块表层,稍后观察纸巾的潮湿状况
C.放入烧杯与水混合,搅拌后测定液体的酸碱度
D.放置于室外阳光下晾晒,观察土壤的颜色变化
【答案】4.B5.B6.A
【解析】4.结合土壤团粒结构示意图,团粒形成过程可知,团粒受腐殖质、植物根、细菌菌丝等,组合在
一块成为组团粒,所以促进土壤粘粒结为团粒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生物,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粗团粒间形成直径较大的非毛管孔隙,湿润地区水分条件较好,直径较大的孔隙有
利于土壤中水和空气的移动,从而利于通水透气,则利于植物生长,B正确;粗团粒不会促进母岩风化,减
轻淋溶,AD错误;粗团粒水分易下渗,不利于蓄水保肥,C错误。故选B。
6.土壤团粒结构相对稳定,放入水瓶,缓慢翻转几次,观察溶液变澄清的速度,土壤团粒结构良好的,溶
液澄清速度较快,反之较慢,A正确;用干纸巾贴在土块表层,稍后观察纸巾的潮湿状况反映土壤湿度情况,
不能反映团粒结构,B错误;放入烧杯与水混合,搅拌后测定液体的酸碱度反映土壤酸碱度,不能反映团粒
结构,C错误;放置于室外阳光下晾晒,观察土壤的颜色变化主要反映土壤的组成成分情况,不能反映团粒
结构,D错误。故选A。
【点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涉及多种因素,包括土壤颗粒的黏合力和胶结剂的存在。腐殖质是指土壤中
的有机质部分,来源于植物和动物的残体和分解产物。高含量的腐殖质可以起到黏合土壤颗粒的作用,促
进团粒的形成。
(2024•浙江•三模)下图为某地土壤表层一天中2:00、8:00、14:00、20:00不同深度的温度变化
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2:00、8:00、14:00、20:00对应的土壤温度曲线分别是()
A.②①④③B.②①③④C.②③④①D.①②④③
8.该层土壤()
A.有机质含量最高B.质地最为紧实
C.物质淋失,颜色较浅D.物质沉淀,呈红棕色
【答案】7.A8.A
【解析】7.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14:00左右,此时土壤温度也会较高,所以④对应的是14:
00,排除B;2:00左右此时土壤温度最低,所以②对应的是2:00,排除D;8:00气温逐渐升高,土
壤温度也逐渐升高,①对应的是8:00;20:00气温逐渐降低,土壤温度也随之降低,③对应的是20:
00,A正确,C错误。故选Ao
8.有机质含量高会使土壤比热容较大,升温慢、降温也慢。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层土壤温度变化相对较缓,
说明有机质含量可能较高,A正确;质地紧实与否与温度变化曲线关系不直接,B错误;物质淋失和颜色较
浅与温度曲线特征联系不紧密,C错误;物质沉淀、呈红棕色也不能从温度曲线中直接推断出来,D错误。
故选Ao
【点睛】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有: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成分和养分状况)、生物因素(有机质
的提供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气候因素(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以及淋溶作用强,
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时间因素(影响土壤层的厚度)以及人为因素等。
(2024•陕西安康■模拟预测)下图示意祁连山区石羊河流域上游某地土壤含水量及降雨量变化情况。
完成下面小题。
25
•20
#15
•、10.
*
如
*20
+25
30
2021-05-012021-06-012021-07-012021-08-012021-09-012021-10-01
日期(年-月-日)
------10cm土城含水量.....50cm土域含水量降雨量
9.该地5月份10厘米深度土壤含水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降雨量大B.植被吸收少C.蒸发微弱D.积雪融化
10.该地50厘米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不大,其主要原因是()
A.植物根系浅B.浅层土壤致密
C.降雨量偏少D.深层地温恒定
【答案】9.D10.C
【解析】9.读图可知,该地5月份降雨量不多;植被吸收少、蒸发微弱只会让土壤含水量下降速度减慢,
并不会导致其增大,ABC错误;该地位于高海拔地区,有积雪,5月份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导致10厘米
深度土壤含水量增大,D正确;故选D。
10.读图可知,50厘米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不大,但是在7月中旬有明显升高趋势,而该时段是该地一年
中降雨量最大的时段,由此可以判断50厘米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不大是因为降雨量少,雨水对深层土壤影
响小,C正确;该地区气候较干旱,植物根系较发达;与浅层土壤致密、深层地温恒定无关,ABD错误;故
选Co
【点睛】影响土壤含水量的因素:气象因素(主要是降水)、土壤特征(孔隙度、容重、渗透性能等)、植
被状况、人为活动等。
(2024•浙江•模拟预测)宁夏银川平原土壤盐渍化较为严重,为了降低表层土壤盐分,当地采用“上
膜下秸”技术,即在土地的表面铺设地膜,将切碎的秸秆翻埋至地下30-40厘米深处,形成秸秆隔层。完
成下面小题。
11.银川平原盐碱化较严重的原因有()
①地势较高②气候干旱③引水灌溉④种植耐盐碱作物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2.关于"上膜下秸"治理盐碱化的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A.地膜的作用主要是保温B.地膜的作用主要是遮挡雨水
C.秸秆的作用主要是隔盐D.秸秆的作用主要是增加养分
【答案】11.C12.C
【解析】11.银川平原地处平原,平原处地势不高,①错误;银川平原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少,气候干
旱,蒸发旺盛易出现土壤盐碱化,②正确;在气候干旱地区农业依赖灌溉,但由于当地气候干旱,蒸发旺
盛,易引发盐碱化,③正确;种植耐盐碱作物会减弱土壤盐碱化,④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表面铺设地膜,减少水分蒸发,有效减少盐分在地表积累,主要作用并不是保温,A错误;当地气候干
旱,缺少水分,地膜的作用不应是遮挡雨水,B错误;在底下铺设秸秆可以形成隔盐层,防止地下水的向上
运移带来盐分,C正确;铺设秸秆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盐分的富集,并不是为
了增加养分,D错误。故选C。
【点睛】治理土壤盐碱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施肥:适量施用有机肥、磷肥和钾肥,平衡土壤养分,
减轻盐碱对植物的影响。水分调控:通过合理的排水和灌溉措施,调节土壤水分,避免土壤过度干燥或过
度湿润,从而减轻土壤盐碱化的程度。
考点03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
(2024・广东梅州•二模)土壤孔隙度即土壤中孔隙体积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它是影响土壤蓄水能
力的重要指标、按照直径大小分为非毛,管孔感(孔隙较大,保持水分能力弱)和毛管孔隙(孔隙较小,保
持水分能力强)。下表为我国南方某山地不同植被土壤孔隙度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土壤孔隙度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灌木林
总孔隙60625077
非毛管孔17181019
毛管孔43444058
1.科学家研究发现,该地灌木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植被土壤,其原因可能是灌木林()
A.枯枝落叶多B.岩石风化强
C.阳光照射土壤时间长D.蓄水能力强
2.同样降水条件下,地表径流含沙量最大的是()
A.针阔混交林B.楠竹林C.常绿阔叶林D.灌木林
【答案】LD2.B
【解析】1.读图可知,灌木林土壤孔隙度最大,蓄水能力强,不易产生地表径流,土壤有机质不易流失,
D正确;灌木林与其他三种植被类型相比,枯枝落叶较少,A错误;岩石风化程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关系不
大,B错误;阳光照射土壤时间长,则温度较高,微生物分解有机质速度快,土壤有机质含量应较低,C错
误。故选Do
2.读图可知,四种植被类型下,楠竹林土壤孔隙度最小,同样降水条件下产生的地表径流量最大,水土流
失最严重,地表径流含沙量最大,B正确;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灌木林土壤孔隙度均大于楠竹林,产
生的地表径流较少,含沙量较小,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有机质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枯枝落叶、植物根系、
生物遗骸和排泄物等,有机质的支出主要是微生物的分解、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外力作用(如风力、流水)
导致的流失等。此外,河流沉积作用、火山灰的沉降也能带来肥沃的土壤。
(2024,辽宁辽阳•模拟预测)植物群落的演替与土壤养分关系密切,野火对植被和冻土的影响很大,
林火过后植被恢复期对土壤改良明显。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在稳定气候下经历野火后的地表和多年冻土
变化轨迹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林火过后近期内地表植被极少的直接原因是()
A.地温低B.积雪厚C.土层薄D.光照强
4.推测该地的地带性植被最可能是()
A.禾草B.灌木C.常绿林D.针叶林
5.林火后土壤有机层的恢复主要源于()
A.冻土层的冻融作用B.植被演替过程
C.该地基岩层矿物质D.林火燃烧余烬
【答案】3.C4.D5.B
【解析】3.据图可知,林火过后的近期内,活动层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色酚类项目合作计划书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英语文学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生活陶艺创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地域建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集美大学《幼儿音乐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农业大学《写作精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环境生物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保工程制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电影学院《人工智能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实验中医学》考核方式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 2021年嘉会医院ISO15189 形态学考核
- 前列腺穿刺技术
- 矿体井下开采基建工程及采矿投标文件
- 人工挖孔桩施工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及应对措施
- 领慧书院-中国古典礼仪和汉服文化浅析
- 抓住四个环节上好科学实验课
- 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部编)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 交通事故上报、处理流程图
- 酸碱盐的通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