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练习一、单选题1.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其中主要由埃及向外传播的是A.农耕技术 B.冶铁技术 C.雕刻艺术 D.字母文字2.马克思称颂古代罗马的某位历史人物是“一位伟大的统帅,高尚的品格,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此人是A.斯巴达克 B.大流士 C.亚历山大 D.苏格拉底3.西方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AllRoadsLeadtoRome)说明:A.西方陆路交通十分发达,罗马是欧洲的中心B.罗马帝国强大繁荣,罗马是帝国的中心C.罗马于欧洲各地的陆上交通十分方便D.意大利富庶、繁荣,是欧洲的文化中心4.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其扩展受到了A.地理环境的制约 B.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文明的吸引C.民族交融的影响 D.统治者个人因素的引导5.下列关于罗马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罗马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B.共和国的元老院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C.王位世袭,国王垄断了军事统帅权力D.共和国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6.人类最初的文明仅限于亚非欧大陆的若干地区,犹如茫茫大海中的几座孤岛,相互之间联系甚少。下列使其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的因素有①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

②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③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7.人类最初的文明出现在亚非欧大陆的若干地区,犹如茫茫大海中的几座孤岛,相互之间联系甚少。推动文明孤岛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主要原因是A.农耕文明的优势 B.军事力量的增强C.文明的相互吸引 D.中央集权的建立8.下列关于世界古代文明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②古印度的主要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是莎草纸③古印度人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④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是由阿拉马字母演化而来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9.公元前七世纪、六世纪时,很多希腊人在埃及当兵,他们亲眼见到埃及的雕像,并学到如何制作这些雕像,特别是人物雕像较多。这说明A.古希腊雕刻完全模仿古埃及 B.古代雕刻艺术发展非常缓慢C.早期文明之间存在一定交流 D.古希腊与古埃及的文化雷同10.《后汉书·西域传》记载:“至恒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微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关于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双方通过官方进行直接往来 B.双方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交往C.东汉时期班超曾经出使大秦 D.双方一直进行直接经贸交流11.在罗马法中规定:一、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六、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这些规定反映了罗马法遵从A.不告不理的原则 B.公平与程序的原则C.公开审判的原则 D.理性与自由的原则12.据古印度诗集《梨俱吠陀》描述,不同种姓是由巨人普鲁沙身体不同部分转化而成。经学者研究,这可能是婆罗门教祭司后来补进去的。若这一推测成立,祭司的目的是(

)A.维护君主统治 B.树立婆罗门教的权威C.强调职业世袭 D.证明种姓制度合理性13.公元前255年,塞琉古帝国下的巴克特里亚成为独立王国(位于今阿富汗等国地域内)。该王国曾出现过大量正面为亚洲象的大象头,反面为希腊胜利女神站像的金银币。这反映了(

)A.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B.希腊文化中心的东移C.希腊化世界的形成 D.古代陆路贸易的发达14.对下列三个政权解释准确的是古巴比伦公元前18世纪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波斯帝国公元前6世纪征服两河流域国王是国家最高主宰,地方实行行省制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末,灭波斯帝国宣布君权神授,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行省制,推广希腊文化A.是一个国家的不同朝代 B.都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C.是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国 D.体现文明的传承与推广15.希罗多德的《历史》以叙述希腊波斯战争为中心内容,并对西亚、北非以及希腊地区的自然概况、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宗教信仰、传闻逸事等作了详细记述。虽然书中有相当多的宿命论痕迹,但大量材料来源于档案文献、石刻碑铭以及前辈作家的多种著作,还有作者的亲自调查和实地采访。这说明(

)A.希罗多德具有求真精神和广阔的视野B.希罗多德受到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C.当时古代希腊文明正由繁盛走向衰落D.史学家开创了古希腊理性主义传统16.人类先祖创造这些文字主要是为了满足古文明国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古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A.生产生活的需要 B.对外交流的需要 C.祭祀祖先的需要 D.记录战争的需要17.屋大维深知这一点,回到共和制已不可能,可能也是他不愿意的,而要真正名正言顺地登上帝王之位,却又会招来长期处于共和制下的罗马人民的反对和厌恶。于是,他创造了一种在形式上保留原有的共和政体、而在实际上又合法地把毫不逊色东方君主的绝对权力掌握在自己个人手中的政体。他所创造的这一全新政体被后人冠名为元首制。据此可知,元首制(

)A.严重背离了社会现实 B.实质是君主独裁政治C.直接导致罗马的分裂 D.标志共和国开始崩溃18.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表明A.张骞对丝绸之路开辟做出决定性贡献B.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C.希腊文明的传播对丝绸之路开通的贡献D.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自古以来就很频繁19.人类文明最初犹如茫茫大海的几座孤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点状文明在空间拓展中相互连接。古代文明扩展的方式有①武力扩张与征服

②神话、艺术与文字传播

③技术传播

④宗教和思想传播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20.下图是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279-公元前1213年)时期的墓葬壁画《森尼杰姆夫妇在田野上》,壁画描绘了森尼杰姆夫妇耕地播种、收割稻谷、礼拜神灵的场面。这反映了当时埃及(

)A.文明起源和农业间的关系 B.农业经营呈现多元化特色C.灌溉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 D.百姓过着较为富裕的生活二、材料题21.材料: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1)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因素)有哪些?(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明交流的表现。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朝沿袭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是典型的农耕民族,“追求安居乐业,不到不得已,帝国不会轻易越过长城的防线去开拓领土”,因此,汉朝对外的冒险和军事征战十分有限,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也以汉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主。罗马帝国作为一个依靠战争不断壮大的国家,其对外开拓的传统一直影响着罗马帝国各个阶层,“上至元首下至平民,都热衷于冒险和商业贸易”,因此,在罗马和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中,罗马帝国的主动性更明显。在交流的物种中,罗马帝国对汉朝物品的渴求度远远高于汉朝对罗马商品的渴求度。在罗马社会上丝绸一直都被高度重视,甚至帝国还曾掀起以穿丝绸为时尚的风潮。反观汉朝,虽然罗马的玻璃、钱币、毛织品等对汉朝社会也产生过一定影响,但是由于汉人更崇尚玉的传统,玻璃和钱币在汉代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有限。——摘编自祁潇潇《罗马帝国与汉朝经济交流问题探析》材料二

罗马帝国的统治开启了世界性的交流和联系,罗马文明把极具开创、进步意义的希腊文明继承下来,并在地连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范围内发扬光大。罗马人用武力打通了西方与东方各族人民的交往通道,从此,地中海世界的各地区、各民族由相互闭塞逐步走向对外开放,由彼此分散逐步走向密切交往,世界历史开始了更新、更广阔的篇章。——摘编自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经济文化交流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不同的主要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帝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罗慕洛建立罗马城后,先后有七个国王当政,罗马的版图也不断扩张。最后一个王叫小塔克文,其统治非常残暴,最终被人民推翻。材料二公元前509年,罗马人决定不再设王,而成立共和国,由贵族组成元老院决定国家一切大事,由每年选举一次的执政官来治理国家。材料三在共和国前期,罗马人统一了整个意大利半岛,通过三次布匿战争确立了地中海的霸权。随版图的不断扩张,奴隶人数也不断激增。公元前88年苏拉与马略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内战,最后苏拉建立了独裁统治,苏拉死后内战又重新爆发。内战和独裁反而更促成了古罗马的扩张,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公元前49年凯撒又一次建立起独裁统治。但到公元前44年,凯撒被共和派政敌暗杀,共和国再次陷入长期混战,最后凯撒的外孙兼养子屋大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公元前27年屋大维又被授与“奥古斯都”的称号,标志着罗马共和国的结束,罗马帝国的形成。(1)根据材料,古罗马共经历了几种政体变化?(2)每次政体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说明罗马共和国结束,罗马帝国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元首”和“奥古斯都”的含义是什么?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材料二

随着中国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展,对丝绸之路的关注也再次升温。这条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古代亚欧大陆长距离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等连接起来,被认为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交流之路。在这条昔日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遍布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1)材料一是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战争的认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理由。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ABAADACC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ADAABCCC1.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雕刻艺术主要从埃及传入希腊,故选C。农耕技术、冶铁技术和字母文字均是从西亚向外传播的,而非埃及向外传播,故排除ABD。2.A【详解】马克思称颂斯巴达克是“一位伟大的统帅,高尚的品格,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故选A;大流士是波斯皇帝,亚历山大是亚历山大帝国国王,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排除BCD。3.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罗马原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条条大路通罗马”主要体现了罗马帝国强大繁荣,罗马是帝国的中心,故B选项正确;“条条大路通罗马”主要体现了罗马帝国的繁荣,而不是指西方陆路交通十分发达,罗马是欧洲的中心,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罗马帝国强大繁荣与罗马是帝国的中心,而不是体现罗马于欧洲各地陆上交通的方便,故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罗马帝国的强大繁荣,没有强调其文化中心地位,故D选项错误。4.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尼罗河南部高山深谷的阻隔,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故选A;古埃及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主要原因是尼罗河南部的险要地形,而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文明的吸引、民族交融、统治者的引导等均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BCD。5.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罗马共和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A项正确;罗马共和国的元老院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而非全体公民选举产生,B项错误;罗马共和国时期,没有国王和王位世袭,C项错误;共和国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的是古代雅典,不是罗马共和国,D项错误。6.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耕文明的优势主要有社会分工比较发达、劳动生产率较高和社会组织、管理系统比较复杂,故①②③均正确,D项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7.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故推动文明孤岛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主要原因是这种农耕文明的优势,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故选A。8.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它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故①正确;尼罗河的特产纸莎草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故②错误;古印度人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故③正确;腓尼基字母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故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说法正确,C项正确;②④说法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9.C【详解】古希腊人到埃及当兵学习了埃及的雕刻,体现了文化交流,C项正确;题干不体现“完全模仿”、“发展缓慢”及“雷同”,ABD项排除。故选C。10.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罗马)。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两大强国之间缺乏官方的直接往来,但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B项正确;汉朝与罗马的往来并非官方的直接往来,而是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排除A项;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排除C项;汉朝和罗马之间是间接的经贸联系,并非直接交流,且“一直进行”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1.B【详解】“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体现了法律公平性原则,“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体现了重视法律审判的程序性原则,B正确;不告不理指的是起诉人不起诉,法庭不审理,这一原则在题干中未体现,排除A;公开审判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理性与自由在题干中未得到反映,排除D。12.D【详解】据题意可知,婆罗门的祭祀后补的内容人为的将人划分了不同的等级,意图通过这种方式论证种姓制度的合理性,D项正确;祭祀的目的明显是为了维护种姓制度,并不是为了维护君主统治,和树立婆罗门教的权威以及职业世袭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BC项。故选D项。13.A【详解】根据“该王国曾出现过大量正面为亚洲象的大象头,反面为希腊胜利女神站像的金银币”可得出中东地区的国家出现了古希腊元素的金银币,说明东西方间存在交流融合,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文化中心东移,排除B项;希腊化世界的形成与亚历山大帝国时期,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陆路贸易发达,排除D项。故选A项。14.D【详解】根据“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国家最高主宰”“军政大权集于一身”体现了政治制度的传承,“地方实行行省制”“地方实行行省制,推广希腊文化”体现了文明的推广,故选D;古巴比伦、波斯、亚历山大帝国不是一个国家,排除A;古巴比伦无法体现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古巴比伦是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国,不符合亚历山大帝国,排除C。【点睛】15.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据本题材料可知,希罗多德根据档案文献、石刻碑铭以及前辈作家的多种著作,并结合自己的调查和实地采访,写成史学巨著《历史》,书中记载了西亚、北非及希腊地区诸多方面的情况,这说明希罗多德具有求真精神和广阔的视野,A项正确;材料说明希罗多德具有求真精神和广阔的视野,材料中没有关于雅典民主政治对希罗多德的影响的相关论述,排除B项;希罗多德生活于古希腊文化的全盛时期,排除C项;D项夸大了希罗多德的历史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6.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人类早期是没有文字的,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帮助表达、交换、记忆等,文明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创造了属于自己文字,故A项正确;对外交流与文字的创建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祭祀祖先主要需要祭品而非文字,排除C项;记录战争不是创建文字的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17.B【详解】材料显示,元首制是“一种在形式上保留原有的共和政体、而在实际上又合法地把毫不逊色东方君主的绝对权力掌握在自己个人手中的政体”,B项正确;材料显示,“回到共和制已不可能,而要真正名正言顺地登上帝王之位,却又会招来长期处于共和制下的罗马人民的反对和厌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屋大维创造了元首制,打着共和的幌子,行独裁之事,这是顺应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排除A项;元首制结束了共和国分裂的局面,排除C项;元首制标志着罗马共和国的崩溃,而不是开始崩溃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B项。18.C【详解】材料指出在张骞之前,丝绸之路西段已经开通,这一部分交通体系,是希腊文明的传播范围,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通,C项正确;材料指出张骞之前丝绸之路西段实际上已经开通,不是在强调张骞的贡献,也没有指出开辟丝绸之路势在必行,AB两项错误;材料介绍公元前3世纪前后的中西交通,并没有提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D项错误。19.C【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农耕文明区实行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逐渐开始通过武力扩张与征服、神话、艺术与文字传播、技术传播、宗教和思想传播的方式对外扩展。①②③④符合题意。C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0.C【详解】据材料“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279-公元前1213年)时期的墓葬壁画《森尼杰姆夫妇在田野上》,壁画描绘了森尼杰姆夫妇耕地播种、收割稻谷、礼拜神灵的场面”并结合所学可知,绘画反映了古埃及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而且尼罗河流域灌溉农业的发展状况,C项正确;绘画反映了古埃及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材料没有涉及文明起源和农业间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农业经营多元化的信息,而是强调古埃及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和尼罗河流域灌溉农业的发展状况,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百姓过着较为富裕的生活”,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1.(1)标志:一般认为,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志。(2)表现: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西亚的农耕技术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冶铁技术传到埃及和希腊;西亚神话传入并影响希腊;埃及的雕刻艺术影响了希腊。【详解】(1)标志:一般认为,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志。(2)根据材料“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可知文明交流的表现有: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西亚的农耕技术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冶铁技术传到埃及和希腊;西亚神话传入并影响希腊;埃及的雕刻艺术影响了希腊。22.(1)不同之处:罗马帝国对外武力交往较多,汉朝更倾向于和平交往;罗马帝国对汉朝物品需求度较高,而汉朝对罗马帝国物品需求有限。原因:罗马帝国以工商业贸易为主,依靠战争壮大,有对外开拓传统;中国汉朝以小农经济为主,沿袭文化传统,追求安居乐业。(2)贡献: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开启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传承希腊文明并发扬光大;推动地中海地区各民族由闭塞走向开放;推动基督教的传播发展;推动了东西方经贸的往来,加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加快了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详解】(1)本题为差异类材料题。第一小问不同之处:根据材料“罗马帝国作为一个依靠战争不断壮大的国家,其对外开拓的传统一直影响着罗马帝国各个阶层”“汉朝对外的冒险和军事征战十分有限,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也以汉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主”可知,罗马帝国对外武力交往较多,汉朝更倾向于和平交往;根据材料“在罗马和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中,罗马帝国的主动性更明显。在交流的物种中,罗马帝国对汉朝物品的渴求度远远高于汉朝对罗马商品的渴求度”可知,罗马帝国对汉朝物品需求度较高,而汉朝对罗马帝国物品需求有限。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罗马帝国作为一个依靠战争不断壮大的国家,其对外开拓的传统一直影响着罗马帝国各个阶层”“上至元首下至平民,都热衷于冒险和商业贸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以工商业贸易为主,依靠战争壮大,有对外开拓传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汉朝以小农经济为主,沿袭文化传统,追求安居乐业。(2)本题为影响类材料题。贡献:根据材料“罗马帝国的统治开启了世界性的交流和联系,罗马文明把极具开创、进步意义的希腊文明继承下来,并在地连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范围内发扬光大”可知,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开启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传承希腊文明并发扬光大;根据材料“罗马人用武力打通了西方与东方各族人民的交往通道,从此,地中海世界的各地区、各民族由相互闭塞逐步走向对外开放,由彼此分散逐步走向密切交往,世界历史开始了更新、更广阔的篇章”可知,推动地中海地区各民族由闭塞走向开放;推动基督教的传播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了东西方经贸的往来,加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加快了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23.(1)经历了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和帝国时期。(2)①王政时期,由于最后一个王小塔克文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最后被人民推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