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专题训练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专题复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E/0B/wKhkGWel-mOAP6D7AAI-soP2-r8840.jpg)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专题训练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专题复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E/0B/wKhkGWel-mOAP6D7AAI-soP2-r88402.jpg)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专题训练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专题复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E/0B/wKhkGWel-mOAP6D7AAI-soP2-r88403.jpg)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专题训练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专题复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E/0B/wKhkGWel-mOAP6D7AAI-soP2-r88404.jpg)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专题训练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专题复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E/0B/wKhkGWel-mOAP6D7AAI-soP2-r884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商朝“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授民”“授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由此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B.有利于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D.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2.(2024·四川宜宾二模)西周时期,周王以“授民授疆土”的方式改变了夏商时期亲族聚居的政治结构。在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的基础上,建立起周人统治、各族混居的新型国家。这表明西周时期()A.宗法血缘观念日趋淡化B.贵族统治秩序逐步建立C.国家组织形态发生改变D.王权逐渐实现高度集中3.下图是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尊内底铸铭文122字,提到“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治理、安定)民”。材料中的“中国”指当时()A.统治的地域中心B.汉文化影响范围C.封建政权的称谓 D.中华民族的总称4.春秋时期,秦武公“伐邦冀戎,初县之”;晋文公在新兼并的土地上置县,以“异姓之能,掌其远官”。这些“县”的设置()A.增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了地方管理体制的变革C.维护了传统贵族的政治利益D.加剧了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5.(2024·江苏扬州、连云港二模)郑国子产参照夏、商、周三代之法令铸刑书,让百姓遵从法令,按照礼仪行事,从而彰显美德,抑制邪恶。子产铸刑书体现了()A.轻视礼制的变革思想B.以刑促礼的治国路径C.由礼至德的治理方略D.礼主刑辅的基层教化6.“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军民分治,厥谊至精。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这反映了秦朝()A.构建起隶属于丞相的监察体系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完成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过渡D.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的基本原则7.(2023·广东深圳二模)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称帝的同时追封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汉高祖仿秦尊太公为“太上皇”,此后历代开国皇帝追封先父、先祖成为惯例。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强化新王朝统治的合法性B.借助神权以稳定社会秩序C.宣扬孝道以强化道德教化D.团结皇族以避免权力纷争8.(2024·福建三模)商鞅变法后建立的赐爵制度强调“不官无爵”,即官爵合一。秦统一前后,官、爵已开始分为二途。西汉以官秩决定爵位,官重于爵。东汉官爵最终分离,“爵故废也”。这反映了()A.官僚机构职能转变B.中央集权制度臻于完善C.国家治理渐趋理性D.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9.(2024·广西南宁二模)隋朝尚书杨尚希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这说明该官员()A.认为郡县制不利于国家管理B.倡导废除租调进行税制改革C.发现地方行政层级划分缺陷D.主张官职变法解决冗官问题10.(2024·重庆三模)根据下表,可知中国古代法制()材料出处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若无正文,依附名例断之《晋书·刑法志》自是诸曹决事,皆令具写律文断之《隋书·刑法志》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唐律疏议·断狱》A.形成了援礼入法传统B.杜绝了司法舞弊现象C.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D.维护了专制统治权威11.(2023·广东新高考评价期末)唐律以丧服礼中的五服作为量刑定罪的重要标准,犯罪连坐,先亲后疏,亲属间犯罪,虽行为相同,亲疏量刑各异,同时还规定,骂人不构成犯罪,但子孙骂祖父母、父母者,罪当处死。由此可见,唐律()A.具有轻罪重罚特征B.带有较强的等级色彩C.深受儒家伦理影响D.缓和了礼与法的冲突12.(2023·山东临沂二模)下表是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首领的部分施政措施。由此可见,在这些政权中()少数民族首领措施耶律阿保机重用汉人,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参照汉文化改造契丹文化元昊依照宋制设立百官,参照宋制定朝仪完颜阿骨打命人依据由汉字改制的契丹字拼写女真语言,创造女真文字忽必烈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A.统治者的汉文化素养深厚B.游牧文化已经走向没落C.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D.因俗而治成为普遍原则13.(2023·广东名校联盟大联考)关于明初军事制度,有学者称,“五府(五军都督府)握兵籍而不与调发,兵部得调发而不治兵事,其彼此之相制也若犬牙然”;事平之日,“将归于府,军归于营,印归于朝”。这表明,明朝军事制度()A.实现了军权的制约与平衡B.提高了地方军队的战斗力C.通过机构制约以维护皇权D.旨在抵御游牧民族的袭扰14.(2024·山东淄博二模)清朝允许地方官员自由聘用平民身份的幕友,以类似家庭教师的身份实际参与政务,但是严格限制官员举荐自己的幕友为官,并不时对敢于挑战这一规定的高级地方官员施以重罚。这些举措意在()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推动社会阶层流动C.防范地方势力发展D.便于官吏监察考核15.(2023·安徽芜湖期末)《欧阳修集》中曾经描绘徽州地区:“民习律令,性喜讼,家家自为簿书,凡闻人之阴私毫发,坐起语言,日时皆记之,有讼则取以证。”朱熹也曾评论此地:“其俗难以力服,而易以理胜。”这反映了徽州地区()A.深受理学的影响B.具有较完善的法律制度C.社会秩序不稳定D.民众具有诉讼证据意识16.乾隆十三年(1748年),奏折与题本成为清朝两种并行的上行文书。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用题本报告一般例行公事。清朝奏折制度的创立()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减少了决策失误C.确保了政治清明 D.削弱了中枢权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2024·山东日照高三期末)禅让制的真实性是一桩千古疑案,历代争论不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诸子的争论】言论出处古者舜,耕历山……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墨子·尚贤》续表言论出处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孟子·万章》世俗之为说者曰:“尧、舜擅让。”是不然。天子者,势位至尊,无敌于天下,夫有谁与让矣?道德纯备,智惠甚明……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荀子·正论》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韩非子·说疑》【学者的结论】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观近古有奸雄奋发,自号勤王,或废父而立其子,或黜兄而废其弟,始则示相推戴,终亦成其篡夺。求诸历代,往往而有。必以古方今,千载一揆。斯则尧之授舜,其事难明,谓之让国,徒虚语耳。——[唐]刘知几《史通·疑古》“唐虞揖让”“汤武征诛”,都是为公而不为私。实在是儒家的学说,并非实有其事。……儒家的学说,都是孔子所创造,并没有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等的圣人。……世界究竟是“进化”的,后世总比古人好。譬如“政体”,断没有后世是“专制”,古时候反有所谓“禅让”之理。——吕思勉《中国通史》【考古发掘】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被学者认为是早期尧舜之都。1978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没有发现这一时期有突发的大规模人员伤亡的遗存,这与历来暴力夺权都会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的常理不符,由此证明尧舜禅让是历史真实存在的。——据《探索发现一考古进行时·寻找尧舜之都》整理(1)诸子关于禅让制的争论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4分)(2)指出三位史学家各是从什么角度研究禅让制的。(5分)(3)陶寺遗址能否证明历史上存在禅让制?谈谈你的看法。(3分)(4)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你认为禅让制是否真实存在?说明理由。(2分)18.(2024·九省联考江西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汉以后之社会,非宗法所能维持,故此制因价值丧失以致事实上之消灭。然在周代既有长时间之历史,儒家复衍其法意以立教,故入人心甚深。——梁启超《梁启超讲文化》材料二宋代儒家重视宗法与族谱的生活伦理和社会功能,并将宗法伦理运用于族谱的编撰之中。张载主张用宗法与谱系来“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苏洵在创修《苏氏族谱》时,明确希望“观吾之《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摘编自张载《张子全书》、苏洵《嘉祐集》材料三后世封建不行,而宗法因之以不讲……盖因谱不时修耳,不然则天下一家,中国一人。——摘编自陈瑄《方氏统会宗谱序》嘉靖三十七年(1)根据材料一、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以后之社会,非宗法所能维持”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明儒家编撰族谱的目的,并指出其所体现的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6分)19.(2024·九省联考黑龙江、吉林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人们试图从不同视角认识历史,下表是学者们对中国古代部分王朝特征的不同看法。王朝特征汉豪民社会;儒法国家唐律令社会;世界帝国宋科举社会;租佃社会明市民社会;白银时代清士绅社会;大一统王朝——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表中王朝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提出自己的见解(赞同、质疑、修改皆可),并加以阐释。(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2分)20.(2024·湖北武汉调研)【刑罚的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内容出处周道既衰,穆王眊荒,命甫侯度时作刑,以诘四方。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髌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盖多于平邦中典五百章,所谓刑乱邦用重典者也(墨、劓、髌、宫、大辟都是残害肢体的肉刑)《汉书·刑法志》续表内容出处汉文除肉刑,善矣,而以髡笞(kūnchī剃去须发,鞭打身体)代之《文献通考》及隋唐以来,始制五刑,曰笞、杖、徒、流、死材料二宋朝刑罚体系基本沿袭唐制,在此基础上又新创折杖法以示宽刑。充军刑在明朝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是强制犯人到边远地区屯种或充实军伍的刑罚,次于死刑而重于流刑。清朝法律将定型于隋唐并沿用至明的笞刑和杖刑进行了改革,即将笞刑与杖刑的刑具统一改为竹板并减少刑数。刑法的改良,起于清末的改订旧律。其时改笞杖为罚金,以工作代徒流。后来定《新刑律》,才分主刑为死刑(用绞,于狱中行之)、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五种,从刑为没收、夺公权两种。——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初刑罚改革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至清朝刑罚的演变趋势,并加以评价。(8分)
1.B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没有体现宗法血缘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授民’‘授疆土’,周天子……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知分封制有利于周天子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故B项正确;分封制有利于疆土的开拓,但题干材料并未体现其是否为主要手段,故C项错误;商周时期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2.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建立起周人统治、各族混居的新型国家,改变了夏商时期亲族聚居的部族方国的国家组织形态,C项正确;西周实行宗法制,借助宗法血缘关系稳固政治秩序,而非宗法血缘观念日趋淡化,排除A项;题干材料未提及分封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不能得出贵族统治秩序逐步建立,排除B项;西周时期周天子通过分封诸侯的方式对地方实行间接统治,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尚不能实现王权高度集中,排除D项。3.A解析题干材料“自之乂(治理、安定)民”是统治百姓的意思,由此推断题干材料中的“中国”是其统治中心,故选A项。4.B解析春秋时期,县的设立改变了地方管理体制,B项正确。题干材料中设立县的是诸侯国,并非周王室,A项错误。县的设立反映了贵族体制向官僚体制的转变,冲击了传统贵族的政治利益,C项错误。县的设立与诸侯割据混战没有必然的联系,D项错误。5.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国子产铸刑书,把法律条文铸在金属鼎上,让百姓遵守法令,且按照礼仪行事,从而彰显美德,抑制邪恶,故子产铸刑书体现了通过刑法来促进礼制的实现,B项正确;“轻视礼制”与题干材料“按照礼仪行事”相矛盾,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由礼至德的治理方略,排除C项;子产铸刑书体现的是刑主礼辅,排除D项。6.D解析题干材料说明秦朝实行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的基本原则,D项正确。秦朝负有监察职责的是御史大夫,而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A项错误;B项是郡县制的作用,排除;此时期是官僚政治形成时期,C项错误。7.A8.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爵位可以世袭,但官位不可以世袭,从商鞅变法时期的官爵合一到东汉时期的官爵分离,是官僚政治不断发展的表现,反映了国家治理渐趋理性,C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官僚政治的发展,而非官僚机构职能的转变,排除A项;秦汉时期处于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此时期并没有臻于完善,排除B项;官爵分离是官僚政治发展的表现,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排除D项。9.C解析题干材料从地方行政官僚机构、官民比例两个方面说明郡县数量膨胀,说明该官员发现地方行政层级划分缺陷,C项正确;该官员发现地方行政层级划分缺陷,不是否定郡县制,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废除租调的信息,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D项,排除。10.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晋、隋、唐律法规定,司法判罪当以律令或名例为依据,违者受罚,确立了罪刑法定的原则,C项正确;题干材料的主旨是司法判罪当以律令或名例为依据,与礼无关,排除A项;“杜绝”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D项,排除。11.C12.C解析根据题干表格信息,可知辽、西夏、金、元等政权的统治者注重学习汉族的文化、制度等,这就会加速其政权的封建化进程,由此可知,在这些政权中,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即游牧民族的封建化,故选C项;题干表格信息不能证明这些少数民族首领的汉文化素养深厚,排除A项;题干表格仅是述及诸多少数民族统治者主张学习汉文化,但是不能说明其文化已经走向没落,排除B项;“因俗而治”属于地方治理方面的原则,与题干表格内容无关,排除D项。13.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明初五府握兵籍、兵部得调发,彼此间相互制约,战事结束后“印归于朝”,体现了朝廷让五军都督府、兵部等机构相互牵制,而集权于皇帝,故选C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A、B、D三项,均排除。14.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清朝为了防范地方官员滥用权力和贪污腐败,严格限制官员举荐自己的幕友为官,并对违反规定的高级地方官员施以重罚,从而防范地方势力的发展,故选C项;题干材料并未涉及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信息,排除A项;根据题干材料“类似家庭教师的身份”,可知幕友并非公职人员,并未实现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B项;根据题干材料“实际参与政务”,可知幕友是地方官员的协助者,而非中央派往地方监察考核官吏的人员,排除D项。15.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民习律令,性喜讼……有讼则取以证”“其俗难以力服,而易以理胜”,可知徽州地区民众具有较强的证据意识,在处理诉讼时,证据比口供更具有说服力,故选D项;题干材料未涉及理学对诉讼的影响,排除A项;根据题干材料无法判断法律制度是否完善,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C项,排除。16.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可知奏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故A项正确。B、C、D三项说法均错误,排除。17.参考答案(1)时代特征: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社会制度发生剧烈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诸子积极宣扬自己的治国主张,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2)角度:西汉司马迁从宣扬儒学、倡导孝行的实际需要(立场)出发,肯定禅让制的存在;唐代刘知几针对当时政局混乱的现状,以历史发展规律为依据,否定禅让制的存在;当代史学家吕思勉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认为禅让制是儒家为宣扬自己的学说而创造的,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3)不能。由于缺乏其他史料为佐证,对陶寺遗址为尧舜之都的结论存在疑问;单凭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聚酯成型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成都四川成都简阳市三星镇便民服务和智慧蓉城运行中心招聘综治巡防队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牛仔布驳掌手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民用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心可舒中药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恩施2025年湖北恩施州巴东县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选调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1年中国压电式涡街流量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医用消毒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黑棕2色系围巾坐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发拨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安全仪表管理课件
- 企业对外沟通与形象塑造制度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全篇
- 2024年监控安装合同范文6篇
- 2024年山东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烟叶复烤能源管理
- 应收账款管理
- 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库298题(含标准答案)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2024年山东济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抚恤金丧葬费协议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