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核心素养唯物史观:认识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影响。时空观念: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史料实证:认识公共卫生观念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意义。学习目标1.总体目标: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能通过材料分析赤脚医生出现的背景(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3.能通过文字、图片、图表等资料,从乡村医生发展分析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素养目标:史料实证)。4能通过阅读史料,反思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不足,请您为乡村医生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培养学生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5.从新冠疫情的爆发及治理,反思面对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人类将何去何从。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突显出中国传递中国情谊,彰显大国担当(素养目标:家国情怀)。学习重点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学习难点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1.内容:包括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服务制度、药品供应体系与医疗保障制度等。2.落实措施:各层级医疗机构的建立,公共疾病的防控与公共卫生的监督。3.医疗机构的建立(1)20世纪中期,许多国家完善了各层级的医疗组织。(2)建国后,我国建立起各级医疗网络,加强规划免疫。(3)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疫苗接种,有效控制了重大传染病。(4)许多国家注重食品、饮用水、药品的安全监督工作,出台了相应法律法规。4.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医卫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医卫机构的社会服务职能增强。(2)抗战时期,毛泽东提出“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指示医疗工作者为人民群众服务。(3)建国后,我国医卫机构为患者服务的意识日益强化。(4)改革开放后,我国各层级医卫机构进一步明确服务意识,服务内容不断扩大。(5)21世纪,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范围扩大,医疗扶贫的力度加大。5.现代医疗保障制度起源自欧美(1)1871年德国统一后,德国政府颁布《疾病社会保险法》。(2)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建立起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体系。(3)二战后的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家”。欧美社会下层民众的医疗卫生基本得到物质保障。(4)建国后到60年代,我国把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改革开放后,我国推行了几种医疗制度,确保全民病有所医。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1.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1)西方国家治疗疑难杂症,重视防疫工作。(2)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从1980年的59.2岁增长到2015年的71.6岁。(3)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增加到2015年的76.3岁,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二战后,注重公共卫生建设,培养个人卫生习惯。3.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公共卫生观念日益深化,精神卫生日益得到注重。习题巩固1.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发起,注重普及精神心理卫生知识,引导公众关注心理健康。"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发起(A.说明了直面精神性心理疾病的重要性B.是推动全民重视精神卫生的重要方式C.表明快节奏生活会造成心理压力过大D.说明心理健康一定会实现身心幸福2.二战结束后,英国政府提供的医疗服务实行基础医疗和医院医疗两级服务制,基础医疗是主体。为了保证医疗卫生体系的有效运行,英国政府还建立了一支分布于各个社区医疗机构的高素质医护队伍。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民医疗服务体系屡经修改。这说明()A.医疗保障制度得到广泛推广B.全民公共卫生意识得到强化C.立法手段推动医疗服务完善D.英国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3.目前,我国所有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全部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这充分说明了()A.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B.我国就业制度不断完善C.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D.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4.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增加到2015年的73岁,达到了当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反映了()A.我国医疗技术发展迅速B.我国药品品种齐全C.我国体育运动发展迅速D.我国医疗体系健全5.《德国史纲》写道: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对此政策评析正确的是()A.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促进德国统一B.一定程度上改善民众生活,缓解社会矛盾C.消除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矛盾,阻碍工人运动发展D.德国建立了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6.观察下表,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时间1981年2005年中国人平均预期寿命67岁73岁学龄前儿童入学率95%99%A.人们对政治和教育的重视B.社会主义法制的逐步完善C.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D.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完善7.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名老大爷谈到种痘运动说:“现在的国家真好,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从新中国成立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也看不见有麻子的孩子啦。”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A.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B.新中国获得民众政治认同C.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D.卫生防疫体系的全面建立8.右图为北京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进行业务培训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取得成就的缩影。下列选项中与此有关的是()A.在规划免疫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B.建立起省、市、县、乡镇、社区的医疗网络C.为患者服务的意识日趋强化D.城乡居民健康教育加强9.2011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共同召开纪念座谈会,重温毛泽东同志题词,进一步弘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这一崇高精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与这一题词有关的是()A.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B.指示医疗工作者为人民群众服务C.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D.加强建设国家公共卫生服务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