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岳麓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岳麓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岳麓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岳麓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岳麓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岳麓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30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2015•咸宁)以下关于人的青春期、生殖、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A.进入青春期,男女生均会出现第二性征B.男、女生的主要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卵巢C.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不会产生废物2、下列植物食用部分不属于植物器官的是()A.胡萝卜B.西瓜汁C.葵花籽D.莲藕3、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A.唾液腺B.胆囊C.肝脏D.胰腺4、在地球仪上,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不会有两条纬线()A.正确B.错误5、细胞分化是指()A.细胞体积增大的过程B.细胞之间相互连接的过程C.细胞恢复分裂能力D.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定向发展的过程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6、在食物的营养物质中可以由消化道壁直接吸收的是()A.无机盐B.维生素C.淀粉D.脂肪7、【题文】下列关于组织、器官、系统形成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形成组织B.组织是由许多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组成C.一种组织的细胞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D.不同的系统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器官8、通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成分的变化是()A.二氧化碳下降B.氧下降C.二氧化碳上升D.氧上升9、某人能够接受A型血,不能给B型血、O型血的病人输血,他的血型为()A.A型B.B型C.AB型D.O型10、下列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A.尿液的排出B.汗液的排出C.粪便的排出D.唾液的分泌11、下列有关肺泡结构特点,其中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的是()A.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肺泡外面包绕毛细血管C.肺泡外面有弹性纤维D.肺泡的数量极多,总表面积大12、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C,D三点都位于北半球B.C点位于B点的正南方向C.B和D的纬度不同D.B点和D点的经度都是170度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3、(1)地球上所有_______与其_______的总和就叫做生物圈。

(2)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叫_______因素。(3)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与______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_______,_______的关系。(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_______和_______流动的。有毒物质可能通过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14、______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形成种子的前提,而种子在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子,发育成根,同时______逐渐长成茎和叶。15、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通过____系统排出体外;大量的水、尿素和无机盐主要通过____系统排出体外;另外____也具有一定的排泄功能.16、控制酸雨的措施是通过装置,减少____、____等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____和这些污染物的工作。17、细胞中的物质可分为和两大类。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就是。18、【题文】反射有两类,如手偶然碰到了火,就会立刻缩回来,这属于____反射;吃过酸梅的人,见到酸梅就会分泌唾液,这属于____反射。19、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产物是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16分)20、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______(判断对错)21、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化器是线粒体.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4题,共32分)22、【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闯题:

材料一:蜂兰的唇形花瓣常常与雌黄蜂的外表褶近。可以吸引雄黄蜂前来“交尾”。雄黄蜂从一朵蜂兰花飞向另一朵蜂兰花;就会帮助蜂兰花传粉。

材料二:土壤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生物起着重要作用。被誉为植物界拓荒者的地衣,能够在光秃秃的岩石表面生长,地衣能够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使岩石表面逐渐龟裂和破碎,借助长期的风化作用形成原始的土壤,从而为其他植物的生存创造条件。植物的根系对土壤起着黏附和固着作用。植被覆盖在土壤表面,对土壤起着保护作用。土壤中的动物(如蚯蚓)的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总之,如果没有生物,地球上就不会有土壤。

上述材料一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材料二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题文】下图表示人在吸气;呼气时胸廓上下径、膈、肺的变化;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字母所示结构分别为:

A____B____

C____D____

(2)甲图表示____(回答“吸气”还是“呼气”)。

(3)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____使胸腔容积____,肺随着____,气体便被吸入。24、【题文】分析实验:(共8分)

(1)以上实验是观察____对____的消化作用。

(2)经过上述实验过程,D组2号试管中浆糊颜色____,原因是____

____;1号试管中浆糊颜色____,原因是____

____。

(3)如果将C组烧杯中的水换为5℃,再重复D组实验,这两个试管中浆糊的颜色____,原因是____。25、【题文】观察下面“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操作环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你在此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将图中操作环节正确排序____。

(2)图②操作的目的是____。

(3)图⑦操作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其中,遮光部分是____组(填“对照”或“实验”)。

(4)图④中滴加的液体为____,一段时间后,叶片中见光部分呈现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合成了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解答】解:A;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至成熟,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A正确.

B;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为男性的主要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为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B正确.

C;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C正确.

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每时每刻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D错误.

故选:D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2、B【分析】解:A;胡萝卜供食用的部分是根;所以不符合题意.

B;西瓜汁不是植物果实;为果实中的液体,所以符合题意.

C;葵花子供食用的部分是果实;属于植物器官,所以不符合题意.

D;莲藕供食用的部分是茎;属于植物器官,所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藕是变态茎,属于营养器官;【解析】B3、C【分析】【分析】此题考查肝脏的功能,以此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解答】人体的消化腺包括位于消化道内的消化腺(胃腺和肠腺)以及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唾液腺、肝脏和胰腺)。胃腺分泌胃液,肠腺分泌肠液,唾液腺分泌唾液,胰腺分泌胰液,肝脏分泌胆汁。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在胆囊中,通过胆管流入小肠。故ABD都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解析】C4、A【分析】本题考查经线的分布。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是经线,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经线垂直相交的圆圈是纬线;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只有一条经线和一条纬线,不会有两条纬线。故本题说法正确。故选A。【解析】A5、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细胞的分裂只是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的生长只是细胞体积的增大,而细胞分化(指形态、结构、功能等发生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所以只有细胞的分化才能使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的细胞变成形态、结构、功能各异的细胞。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细胞分化形成组织。【解析】【答案】D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6、AB【分析】试题分析: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甘油、脂肪酸)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故只有选项AB符合。故选:AB考点:此题考查的是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解析】【答案】AB7、AC【分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关系,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所以本题答案选AC。【解析】【答案】AC8、BC【分析】解: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动脉血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进行生理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使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通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成分的变化是二氧化碳上升,氧下降.

故选:B;C.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解析】【答案】BC9、AC【分析】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AB血型的人,除可输入O型血外,也可以输入少量的A型或B型血.

输血关系表。某人血型可接受的血型可输给的血型AAOAABBBOBABABABABOABOOABABO可见能够接受A型血;不能给B型血;O型血的病人输血,他的血型为A型或AB型.

故选:AC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据此作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输血关系,可结合输血关系表来掌握.【解析】AC10、CD【分析】略。

【解析】CD11、ABD【分析】解:肺泡数量多;总表面积大,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故选:A;B、D

左;右支气管入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直到分支成细支气管,细支气管管壁的软骨环消失,管壁由平滑肌构成,它的收缩和舒张影响着细支气管口径的大小,从而控制进出肺内的气体量.细支气管再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其管壁的某些部分向外突出形成肺泡,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肺泡是肺的功能定位.

此题考查了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表面积大、壁薄.【解析】ABD12、B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经纬网地图上坐标位置的判定、南北半球的划分、方向的判定。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由图中经纬度的变化可知,B点坐标为(170°E,20°N),C点坐标为(170°E,40°N),D点坐标为(170°W,20°N),所以BD两点纬度相同,经度都是170°,但是一个是东经度,一个是西经度,D对,C错;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所以BCD都位于北半球,A对;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图中CD两点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所以B点位于C点的正南方向,B错。故选BC。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N表示。由图中经纬度的变化可知,B点坐标为(170°E,20°N),C点坐标为(170°E,40°N),D点坐标为(170°W,20°N),所以BD两点纬度相同,经度都是170°,但是一个是东经度,一个是西经度,D对,C错;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S°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所以BCD都位于北半球,A对;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图中CD两点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所以B点位于C点的正南方向,B错。故选BC。0【解析】BC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3、(1)生物环境

(2)生物

(3)吃被吃

(4)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5)食物链食物网食物链【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因素以及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解答】(1)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可见,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做生物圈。(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可见,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叫生物因素。(3)在生态系统中,植食性动物(消费者)直接以植物(生产者)为食,它们又是肉食性动物的食物;这样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就形成了吃与被吃的关系,它们形成的食物结构,叫做食物链。可见,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4)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某成分发生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的相应的变化,甚至整个生态系统也发生一系列变化。可见,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一种动物往往有多种食物,同时一种植物或动物又为多种动物所捕食,这样不同的食物链便彼此交错,构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可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可能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解析】(1)生物环境(2)生物(3)吃被吃(4)相互依存相互制约(5)食物链食物网食物链14、传粉胚芽【分析】解:花开后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历经传粉和受精联想生理活动。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将形成新植株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轴伸长,最后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故答案为:传粉;胚芽。

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种子结构、萌发过程及种子的形成常结合考查。综合性强,难度高。这部分知识要熟记。【解析】传粉胚芽15、略

【分析】

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故答案为:呼吸;泌尿;皮肤.

【解析】【答案】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排泄的概念和途径.

16、略

【分析】该题考查了酸雨的预防措施,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预防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石油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对付酸雨,工厂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烟气脱硫装置等净化装置、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的工作。【解析】【答案】烟气脱硫装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回收利用17、略

【分析】物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种子燃烧,烧去的是有机物,剩下的是无机盐。【解析】【答案】无机物、有机物、无机盐18、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如题目中吃到面包便会分泌唾液、缩手反射、眨眼反射等;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见到酸梅就会分泌唾液等.

考点: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解析】【答案】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19、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分析】【解答】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细胞的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和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

【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细胞的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四、判断题(共2题,共16分)20、√【分析】解: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的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内.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细胞膜作用.细胞膜具有保护;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作用.

理解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功能.【解析】√21、A【分析】【解答】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即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因此,动物细胞中只有线粒体一种能量转换器.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五、其他(共4题,共32分)22、略

【分析】【解析】环境对生物有影响;如沙漠上植物稀少;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如鲫鱼生活在池塘中,与水生环境相适应,但是当天气特别干旱,池塘干枯时,鲫鱼会死亡,表明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解析】【答案】23、略

【分析】【解析】

考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一;学会识图;二、理解呼吸的原理.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够增大;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整个胸廓的容积增大,肺随着扩张,肺内压下降,外界空气进入肺.呼气正好相反.

解答:解:(1)(2)图甲;乙表示“膈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示意图;图中的A代表气管;B代表支气管;C代表肺;D代表膈肌.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甲中的D膈顶部上升,C肺处于收缩状态,而图乙中的D膈顶部下降,C肺处于舒张状态,这说明甲图表示的呼气,乙图表示的是吸气,则从甲状态向乙状态转换时,是正在吸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