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20世纪,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小说《审判》讲述主人公约瑟夫.K在30岁生日那天突然被捕,他自知无罪,找律师申诉,极力加以证明,然而一切努力均属徒劳,没有任何人能证明他无罪,最后他被处死在采石场。该作品A.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诞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C.体现出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D.反映了阶级矛盾的尖锐2、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国民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3、2021年6月17日,我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科技创新在引领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政府支持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B.科技创新是建设新兴国家的本质要求C.国际交流合作是科技创新的决定力量D.个人努力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因素4、近代西方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主张属于A.理性主义B.天赋人权说C.人民主权说D.社会契约论5、下图书法作品依次为。

A.隶书、楷书、草书、行书B.楷书、行书、草书、小篆C.楷书、行书、草书、隶书D.行书、草书、小篆、隶书6、17-19世纪中期,“治生”、“人欲”、“私利”、“士而商”、“夺洋商之利”、“贾道”等词语先后常见于很多士人的言论和著述之中,甚至有学者努力践行之,并取得很大成就。这反映了近代社会转型时期A.传统思想观念出现新变化B.政府抛弃了重农抑商思想C.列强入侵导致士大夫分裂D.受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严重7、有史家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花了20年的时间”。下列选项中促使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向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转变的主要因素是A.洋务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想的涌现B.义和团运动和清末“新政”开始实施C.戊戌变法和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D.袁世凯独裁和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8、1927年8月,毛泽东在《湖南民众组织更需要武装》中提出:“要在湘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一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由此可知,毛泽东A.已预知了秋收起义的失败B.最早提出了关于土地革命的主张C.意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D.已经萌发“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9、在1958年夏天,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提出把蛋白质人工合成作为重点研究项目,在上海和北京的几次科技展览会上,党中央和上海市委希望他们加速实现该项目,在研究所内部,青年同志也要求项目提前并确定具体合成对象(1965年最终合成)。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冒进的风气助推了科技发展B.科学大跃进在全国掀起高潮C.新中国的科研力量主要是青年D.大跃进时政府加大了科研投入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10、美国文学家海明威是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11、大唐盛世,国力强大,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文化的辐射力,形成了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__________;宋元时期,中国的技术发明______和火药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12、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氾胜之书》

原著失传。

贾思勰。

元朝。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否定,与量子理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A.正确B.错误14、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A.正确B.错误15、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A.正确B.错误16、史实: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

推论: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A.正确B.错误17、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8分)18、研究性课题:(注:请将选好的选项直接涂在答题卡选择题部分最后五个填选处)

请把下列人物与所处阶级派别——对应:

(1)李鸿章___________A地主阶级洋务派。

(2)林则徐___________B地主阶级抵抗派。

(3)康有为___________C资产阶级维新派。

(4)郑观应___________D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5)孙中山___________E资产阶级革命派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制定《吕刑》。秦朝制定《秦律》,这是一部十分严苛的法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死刑多达十几种。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它集成了古代立法传统,将各种法规融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法律都围绕“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

材料二古希腊有多次著名立法活动;但大都限于城邦内部,从未出现过统一而体系化的法典。古希腊的法律中没有发达的专业术语,成文法对后世影响不大,但其关于城邦民主政制的立法,即对于国家政体的思考对以后欧洲国家的公法产生了较大影响。

——摘编自王加卫《古希腊与古罗马法律制度的差异及其成因》等材料三罗马法广泛借鉴外邦人法规;着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适应了帝国时期社会发展要求。在古罗马社会经常使用的“债权”“继承权”“契约”“借贷”“租赁”等法律术语,注重协调经济和社会关系,在今天仍被广泛使用。3世纪以后形成了著名的查士丁尼法典,内容包括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敕令,人与人关系;财产关系和诉讼等方面的规定,不同时期法学家对罗马法提出的各种学说和解释。它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律基础制定本国法律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法制的基本特点。

(2)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希腊法律与古罗马法律的不同。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帝国在公法与私法方面侧重点不同的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小说主人公自知无罪,虽极力证明,但均属徒劳,这正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特点,体现了资本主义司法制度的荒诞,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荒诞的批判,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中抨击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诞,不是专制政体;C选项错误,该作品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不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D选项错误,此时期阶级矛盾主要突出的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但材料中无从体现。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C【分析】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是在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上,即抗日战争时期,故C正确,ABD错误。3、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科技创新在引领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得出科技创新和发展是一个国家创新的本质要求,故B项正确;“政府支持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A项;国际交流合作是科技创新的一个因素,不能说是决定力量,故排除C项;个人努力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不是核心因素,故排除D项。4、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等,可以得出出统治者和个人之间是一种契约的结合,是卢梭提出的“社会契约论”,故D正确。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与材料不符,故A错误;B是伏尔泰的思想,他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与材料不符,故B错误;C与材料不符。

【点睛】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了社会契约思想,他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与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民意,人民有权推翻它。5、C【分析】【详解】

从图片中可以分析出,第一幅图是楷书、第二幅图是行书、第三幅图是草书、第四幅图是隶书,因此正确的答案是C。6、A【分析】【分析】

【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17-19世纪中期“治生”、“人欲”、“私利”、“士而商”、“夺洋商之利”、“贾道”等词语先后常见于很多士人的言论和著述之中,由此可见近代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尤其是列强入侵,传统“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等思想受到了冲击,发生了转变,对商业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因此传统思想观念出现新变化,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是士人或学者的见解,不代表政府抛弃了重农抑商思想,排除B项;题干反映了在近代社会转型时期士大夫思想观念的变化,没有体现士大夫发生分裂,排除C项;题干没有揭示这些士人或学者的阶级立场,而在近代社会转型时期,地主阶级开明分子如洋务派也提出了类似的主张。因此无从判断一定是受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严重,排除D项。故选A项。7、D【分析】【分析】

【详解】

洋务运动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突破的表现;实业救国推动的是第一次思想解放向第二次思想解放的转变,故排除A项;清末“新政”是第二次思想解放对“道器”观念突破的表现,故排除B项;戊戌变法和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都是第二次思想解放对“道器”观念突破的表现,故排除C项;袁世凯独裁说明制度上的变革也无法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加之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即新文化运动的出现,符合题意主旨,故选D项。

【点睛】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主要经历了器物、制度和思想三个阶段,洋务运动属于第一个阶段,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的主要表现是新文化运动。8、D【分析】【详解】

“占据五六县;形成一定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说明毛泽东已经萌发建立农村根据地的思想,D正确;材料中是假设,并不是已经预知,A错误;此时的思想并不是土地革命思想,B错误;武装斗争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是“上山”“土地革命”以及1927年时间,可知当时产生“割据”思想。9、A【分析】解题时需要紧扣“1958年”“加速实现该项目”“青年同志也要求项目提前并确定具体合成对象”科学领域存在大跃进的风气,再“结合1965年最终合成”说明了推动了科技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仅是涉及到上海、北京,无法说明在全国掀起高潮,故B项排除;材料中仅是阐释青年的要求,并不能说明其是主要的科研力量,故C项排除;材料中无“政府加大投入”的表述,故D项排除。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10、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文学家海明威的作品是《老人与海》。【解析】《老人与海》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一问是考查唐朝时期强大的国力,所以在文化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强大的文化圈,第二问是考查的宋科技发明的外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解析】①.东亚文化圈(或汉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②.活字印刷(或指南针)12、略

【分析】【详解】

联系所学可知,《氾胜之书》是西汉氾胜之的著作;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元朝王祯的《农书》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解析】。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西汉。

《氾胜之书》

氾胜之。

原著失传。

北魏。

《齐民要术》

贾思勰。

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

元朝。

《王祯农书》

王祯。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农政全书》

徐光启。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B【分析】【详解】

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相对论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故判断为错误。14、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故正确。15、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题意说法正确。16、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而非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题干说法错误。17、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故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8分)18、略

【分析】【详解】

李鸿章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故(1)与A对应。林则徐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故(2)和B对应。康有为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故(3)对应C;郑观应属于早期维新派,故(4)对应D。孙中山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故(5)对应E。【解析】(1)A(2)B(3)C(4)D(5)E19、略

【分析】【详解】

(1)由材料“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死刑多达十几种”“全部法律都围绕‘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可见以刑事立法为主要形式;由材料“不孝;不睦、不义”可见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由材料“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可见维护封建统治或统治秩序为主要目的;由材料“规定了严惩十恶”和“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可见注重公法与国家利益,忽视个人权利。

(2)由材料“从未出现过统一而体系化的法典”“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