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上8
题型导航j
【题型1】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
【题型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题型3】数字化仪器辅助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题型4】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误差分析
考点一空气【题型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综合探究
【题型6】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题型71空气污染与防治
【题型8】纯净物和混合物
【题型9]空气的分离
【题型1]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正误判断
【题型2】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考点二氧气【题型3]物质与氧气反应的共性分析
【题型4】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分解反应
【题型5】缓慢氧化
【题型1】催化剂
【题型2】证明某物质是某反应催化剂的实验
【题型3】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
【题型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正误判断
【题型5】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考点三制取氧气
【题型6】固液常温型装置气密性检查
【题型7】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的操作顺序
【题型8】出现异常现象的可能原因
【题型9】制取氧气实验的图像题
【题型10]万能瓶的使用
考题猜想」
--二二-0
考点一空气
A题型01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
【例1】在不同温度下,Hg与HgO可以相互转化。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生
成的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HgO
A.常温下,Hg很难与。2反应
B.汞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
C.汞能将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D.HgO受热分解时,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减少
【变式1-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关于
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汞在加热条件下,只和氧气反应
B.实验中可观察到玻璃钟罩中液面上升
C.该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D.将曲颈甑中的汞换成木炭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变式1-2】化学革命是发生在十八世纪末英国和法国的一场深刻的化学学科的变革。英国物理学家、
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见图)。
y—曲颈甑
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两个实验中,曲颈甑内汞的表面都变为黑色
C.波义耳的实验中,金属加热后质量增加,该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D.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
A题型0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例2】用如图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红磷需要过量的原因是。
(3)玻璃管除去胶塞部分管的长度为h,红磷燃烧前,管内液体的高度为hi,红磷燃烧停止,完全冷
却后,左侧液体高度为h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表达式为。
【变式2-1]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
问题:
(1)实验I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与实验I相比,实验H的优点有(写出一条即可)。
(2)实验III是用铁生锈原理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已知广口瓶容积(扣除药品、导管和瓶塞所占
容积)为125.0mL,反应前量筒内水的体积为30.0mL,反应后测定量筒中水的体积为5.0mL,则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变式2-2]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中为了让氧气完全反应,应采取的措
施有、(答两点)。为了减少实验的测量误差,你认为除了上述要保证氧气完全反应之外,还应注意的
事项有(答一点即可),此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
(2)实验前测得硬质玻璃管的容积为60mL,注射器中留有30mL的空气,实验结束后,理论上注射
器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为mL。
A题型03数字化仪器辅助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例3】通过数字化仪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密闭容器内的氧气含量和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A.数字化能为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B.该实验中红磷量的多少,对该反应的准确性无影响
C.瓶内压强先升高是因为温度升高D.压强大幅下降是因为氧气被消耗和恢复室温
【变式3-1】用不同燃料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分别在图甲所示装置的燃烧匙内放置铁粉、红磷(均
足量,已知铁粉能在空气中燃烧),电加热引燃。氧气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图丙,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温度传感器显示,实验过程中瓶内温度均升高
B.待铁粉熄灭并恢复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瓶内水面上升约g
C.分析图乙、图丙可知,实验中消耗氧气更彻底的是铁粉,消耗氧气速率更快的是红磷
D.利用电热丝加热铁粉和红磷使得装置气密性更好,实验结果更准确
【变式3-2】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进行了再探究(如图1),
得到的数据曲线如图2所示。
氧
气浓压
®-度传
感A
®-气体
数
@-压
显
传
强
感
设
度
温
备
器
感
传
图2
(1)实验前集气瓶中的水为10mL,若集气瓶的容积为100mL(燃烧匙所占体积忽略不计),实验结
束后理论上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mL„
(2)图2中X曲线表示的是(填“温度”或“氧气浓度”)。
(3)图2压强曲线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导致DE段气压变化的实
验操作是。
(4)小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①装置漏气;
②,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5)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用不同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测定氧气含量方法的优劣。他们用足量的蜡烛、红
磷和白磷分别在相同体积与状态的空气中燃烧,用氧气探测器测定密闭容器中剩余氧气与时间的关系
B.该实验证明氧气的浓度较低时,红磷与白磷还能与之发生反应
C.三个实验均需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
D.若用这三种物质做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偏高
A题型04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误差分析
【例4】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A.红磷的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红磷改为木炭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实验时可以不用弹簧夹
【变式4-1]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该实验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要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读数,否则测定结果偏小
B.铜粉用量的多少,会影响实验结果
C.将装置1中的气球更换为注射器(见装置2),可使空气与铜粉接触更充分
D.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应该是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2
卜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综合探究
A题型
【例5】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一和图二所示的装置进行空
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探究:乙组实验前注射器中有20mL氮气,100mL集气瓶中加入10mL水。实验
数据记录如下:
时间/min012345678910
注射器读数
20.034.040.030.025.618.012.58.64.83.03.0
/mL
(1)图一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2)图一中实验完毕后,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少于总容积的g,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
是。(回答一点即可)若将红磷换成碳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填能或否),理由是。
(3)根据图二实验过程和数据综合分析,集气瓶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是mL;开始体积增大的原因是。
(4)根据乙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5)某同学用氯酸钾制取了14.3g的氧气,若这些氧气来自于空气,则需要空气升(氧气的密度为
1.43g/L)o
【变式5-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在图1中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③在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
塞紧橡胶塞;
④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础设问】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该实验中红磷须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④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3)某同学实验后测得的结果偏小,其原因可能是(任写一条)。
(4)实验结束,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由现象分析可知,瓶内剩余气体的物理性质主要是,化
学性质是。
【能力设问】
卢燃声燃
(5)已知:镁+氧气3氧化镁(固体),镁+氮气3氮化镁(固体),能否用镁条代替红磷测定空
气中氧气的含量?,请说明理由:。
(6)小明将图1实验中的点火方式改为图2所示的方式,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答一点)。
(7)用图3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4和图5分别是红磷和木炭在装置内燃烧过程中装置
内的气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装置气密性良好,po表示装置内起始气压,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
氧化碳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图4可知红磷熄灭后,最终装置内的气压比起始气压小,请说明原因。
②根据图4和图5中压强的变化,分析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
(8)由以上实验可知,若要寻找红磷的替代品,用如图3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
代品应满足的条件是。
【变式5-2]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进行的实验探究,请你参与讨论:
【集体讨论】
(1)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两套装置,请你评价一下,你认为更合理的是(填“甲”或者"乙”),为了
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2)讨论后同学们认为,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他们选择了红磷,则药品的用量应保证(填“足
量”或“不足量”)。
(3)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按照选定的装置进行实验,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
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后,打开弹簧夹,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4)在讨论的基础上,同学们分组进行了实验,各小组实验数据整理如下(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别12345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202119202218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向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最后集气瓶中剩下的气体(填“支
持”或“不支持”)燃烧。
【实验反思】
(5)第六组向学的测定数值与正常值有明显的偏差,请你帮她们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结果可能的原因:
(回答一点即可)。
【拓展提升】
(6)下列实验中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提示: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
C.
A题型06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例6】如图是空气成分体积含量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镇误的是()
A.气体a是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B.气体a化学性质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C.气体b是氧气,可用于供给动植物的呼吸D.其他成分包括: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变式6-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且可用于食品防腐的成分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变式6-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B.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C.氮气可供给呼吸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Jo7空气污染与防治
【例7】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PM2.5B.N2C.SO2D.NO2
【变式7-1]下列空气污染物中会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A.NO2B.PM10C.COD.O3
【变式7-2】学校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与使用,要能检测空气中的主要
污染物。下列不需要列入监测项目的是()
A.二氧化碳B.PM2.5C.二氧化硫D.二氧化氮
lo8纯净物和混合物
【例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不锈钢B.汽水C.氧化镁D.煤炭
【变式8-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氮气蒸储水B.铜河水
C.豆浆空气D.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变式8-2]下列各图中♦和0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例9】分离空气可以获得稀有气体、纯度较高的氮气和液氧。分离空气的简易流程如下:
钢瓶
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的净化装置除了除去空气中的一些污染物外还除去了空气组成中的(填序号)。
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⑤水
(2)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使灯泡经久耐用的原因是。
(3)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
(4)分离液态空气的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填“熔点”或“沸点”)不同,发生(填“物理”或“化学”)
变化。
【变式9-1】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流程。请按要求
回答相关问题:
H:0
(1)X气体为(填化学式);
(2)图中分离空气的原理;
(3)空气中含有的少量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选填“活泼”或“稳定”);
(4)写出甲烷燃烧化学方程式。
【变式9-2】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下面是以空
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将液态空气蒸发,根据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制得产品,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填“物
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写出流程中“其它气体”中含有的两种物质。
(2)用符号表示:NH4NO3中含有的离子符号。(写一个即可)
(3)写出流程中发生的一个化合反应(填序号)。
(4)步骤②的生成物氨气(NH3)由分子构成,该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5)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考点二氧气
|oi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正误判断
A题型
【例1】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淡蓝色、无味的气体
B.鱼儿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很多物质反应
D.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卫星变轨发动机的燃料
【变式1-1】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催化剂,所以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因此属于缓慢氧化
C.当氧气参与化学反应时,单位体积空间里氧分子越多,反应越剧烈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几乎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变式1-2】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木炭、镁条等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Io2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A题型
【例2】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CO?和H?0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冒出浓烈的黑烟,生成黑色粉末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有大量白雾生成
【变式2-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变式2-2]如下图是木炭,硫粉和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或填写相关
空白: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把一根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要燃尽时,插入充满
氧气的集气瓶中,预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基本反应类型是;实验前在
集气瓶底部放入少量的水,其作用是。
|03物质与氧气反应的共性分析
A题型
【例3】如图是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S、P、Fe等
能支持燃烧
(I)lco、CHQC2H50H等
「Fe等
使其他物质缓慢氧化
(II)[C6Hl等
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I、II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Fe在I、II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D.任何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变式3-1】分析硫、碳、铁丝三种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回答问题。
干氧气
5--铁丝
①三种物质点燃后都要自上而下缓慢伸入氧气瓶中,目的是。
②铁丝燃烧实验中,需要在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其目的是。
(2)从现象角度:
①在空气中点燃硫时,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熔化后燃烧,发出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的更旺,发出色
火焰;
②碳、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才能剧烈燃烧,它们在氧
气中燃烧的现象与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3)从反应角度:
①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点,如都属于化合反应、都放热、者B;但也有不同之处,如。
②写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从装置角度:实验时,集气瓶底是否放入水及放入水的原因各不相同。
①铁丝燃烧时,集气瓶底放入少许水的目的是。
②铁丝燃烧瓶底的水可用细沙代替,而硫不能,其原因是,由此推测,S02具有的物理性质之一是。
【变式3-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下图是某兴趣小
组同学探究木炭、红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做完三个实验后,小组同学对实验进行如下
反思和总结:
(1)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填“吸热”或“放热
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反应都是反应,在物质的分类方面,三种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物的。(填物
质类别)
(2)不同点:三个实验的生成物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不同。乙的生成物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其化学式为,丙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请写出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经过进一步试论,小组同学又提出了下列问题,请你帮忙回答:
(3)乙、丙两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请说明丙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4)甲瓶中木炭燃烧后,看不到有新物质生成,请你设计实验证明甲瓶中生成了新物质(写出操作和
现象)。
A题型|。4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分解反应
【例4】下列应用的化学方程式正确、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通电小小
A.电解水2H2。-2凡T+02T分解反应
B.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CC\—2C0还原反应
C.镁条燃烧Mg+C^UMgO?化合反应
D.酒精燃烧C2H50H+3O2—2CO2+3H2O氧化反应
【变式4-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不一定只有一种
B.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氧化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物质,因为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变式4-2]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
A.拉瓦锡测定空气的成分:Hg+O2=HgO2;化合反应
占燃
B.木炭的燃烧:C+O2—C02;氧化反应
MnO2
C.实验室制取氧气:2H2O2^^2H2O+O2T;分解反应
占燃
D.军事上做烟雾弹的反应:2Mg+O2-2MgO;化合反应
Io5缓慢氧化
A题型
【例5】氧化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氧化反应包括剧烈的氧化反应和缓慢的氧化反应两种。下列
中不属于缓慢氧化反应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B.葡萄酒的酿造
C.动植物的呼吸D.农家肥料的腐熟
【变式5-1】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馒头发霉B.金属锈蚀C.蜡烛燃烧D.动植物的呼吸
【变式5-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是一种性质活泼的气体,常温下几乎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B.氢气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催化剂
C.氧化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
D.生活中的钢铁生锈、塑料老化等都是缓慢氧化引起的
考点三制取氧气
|oi催化剂
A题型
【例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在化学反应中,二氧化镒只能作催化剂
【变式1-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MnCh是催化剂,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相同质量的木炭粉和块状木炭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前者反应更快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变式1-2]已知二氧化锦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现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混合物,含有过
氧化氢和水)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铳粉末,直至过氧化氢全部分解,(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不正
确的是。
A题型02证明某物质是某反应催化剂的实验
【例2】“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灵魂”。小强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锌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
化齐『这一命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的5%、15%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等量的MnCh,各收集一小试
管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该操作过程中合理的顺序是(选填序号)。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有连续稳定气泡再排水集气
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
④旋紧连有导管的单孔塞
⑤向大试管内倒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少许MnCh粉末
(2)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总结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
实验取10mL8%的过氧化氢溶液于有气泡产生,木条
气,反应速率(填“较快”
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或“较慢”)
二氧化锦是
实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锦,过氧化氢分
没有明显现象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氧化铳能加快过氧化
氢的分解
1.“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2.小芳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实验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
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①对二氧化镒进行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②倒掉实验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反复实验,其目的是。
【变式2-1】某同学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实验室制取氧气除了用二氧化镒还可以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
剂,于是就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锦催化效果更好?
【查阅资料】氧化铜为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设计实验】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KC1CB质量其他物质质量待测数据
①1.2g
②1.2g氧化铜0.5g
③1.2g二氧化锦0.5g
(1)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的。
(2)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填“长”或"短”),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从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中,分离出氧化铜,若称得氧化铜质量仍为0.5g,说明氧化铜的在化学
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再将该氧化铜放入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若观察到,说明氧化铜的在化学
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预期结论】
(4)氧化铜(填“能”或“不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变式2-2]切开的苹果放置不久后果肉逐渐变成黄色,最终变成褐色,这一现象被称为苹果褐变。通
过查阅资料可知:有些水果褐变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且水
果中的多酚氧化酶(成分是蛋白质)是一种催化剂,会加快水果褐变。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进行
下列探究:
【提出问题】I、苹果中是否含有多酚类物质?
II、苹果褐变是否与氧气有关?
IIL哪些因素会抑制多酚氧化酶的生理活性?
【查阅资料】大多数的多酚类物质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有色物质。
【实验与结论】
实验一:向鲜榨的苹果汁中立即滴入几滴溶液,苹果汁变为绿色,说明苹果中含有多酚类物质。
实验二:设计实验证明苹果褐变与氧气有关(实验方法可用文字叙述,也可用图示并标注必要的文字
说明)。
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苹果褐变与氧气有关
实验三:将刚刚切开的苹果片分别放入下列液体中(多酚类物质不受影响),浸泡15分钟后取出观察,
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液体90℃的热水pH=13的NaOH溶液pH=l的柠檬酸溶液
实验现象苹果浸泡时没有褐变,取出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没有发生褐变
实验结论能抑制多酚氧化酶,从而减慢苹果褐变
(1)取出苹果后,需要观察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出结论的原因是。
(2)实验三中的方法使多酚氧化酶被抑制的化学原理是。
【拓展应用】苹果等含多酚类物质的食物,在食品工业(如制作水果罐头)的加工过程中,为了抑制
褐变保证品质,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填一种即可)。
|03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
A题型
【例3】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B.装置②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C.装置②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D.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变式3-1]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乙快气体,该反应必
须严格控制加水的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下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燃气体的装
置组合为
【变式3-2]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图中可用于加热KCICh制备02的装置为(填字母序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检验装置D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导管口的橡胶管后,,则气密性良好。
(3)图中可用于固液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中,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填序号),原因是反应
过程中若用止水夹夹紧橡胶管后,。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02,最好选用装置(填序号),把F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02并测定气体体积,
应在(填"b”或"c”)端连接上一个量筒。
|0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正误判断
》题型
【例4】下列加热高锦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双手紧握装满水
A.检查装置气密性加热立即收集
结束时停止加热
【变式4-2]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部分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木
条
复
A.氧气收集B.氧气验满7燃
C,氧气转移
》题型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例5]下列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氧气C.水蒸气D.稀有气体
【变式5-1】某同学要证明集气瓶内盛放的是较高浓度的氧气,最简单的方法应该是()
A.测量密度,密度等于氧气密度1.293g/L,则说明含氧浓度较高
B.该气体能使灼热的细铁丝燃烧,则说明含氧浓度较高
C.能使硫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则说明含氧浓度较高
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说明含氧浓度较高
【变式5-2]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实验,并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测定木条燃烧
情况,记录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8.9%36.8%44.7%52.6%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微亮亮很亮复燃
A.采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药品的流速和用量,节约药品
B.若木条微亮,则瓶内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C.当瓶口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集满,收集到了纯净的氧气
D.该实验说明要收集较纯净氧气,需在木条复燃后再通入一会儿氧气
A题型06固液常温型装置气密性检查
【例6】化学实验中经常要检验装置气密性,其原理是构成封闭体系,改变体系内压强,然后根据产生
的现象来判断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下列装置中不能检查气密性的是()
【变式6-1]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液面高心
度不变理
B舞
上
移
D、
端
面
平
橡胶管
A题型|07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的操作顺序
【例7】实验室可通过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锦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该实验“先”、“后”顺序
描述错误的是()
A.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B.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入药品
C.加热时,应先预热再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D.组装仪器时,应遵循“先左后右”“先下后上”的顺序
【变式7-1】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管
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加入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用手捂住试管外壁,后把导管放入水中
D.使用胶头滴管时吸液时,先在试剂瓶外挤去空气,后伸入试剂瓶吸液
【变式7-2]实验室利用高锦酸钾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先后次序正确的()
A.组装仪器:先固定试管,再放酒精灯
B.气密性检查:先手握试管,再将导气管放入水中
C.排水法收集:先将导气管伸入装满水的集气瓶口,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D.停止加热:先从水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08出现异常现象的可能原因
A题型
【例8】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用排水法收集02时,集气瓶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0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0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0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变式8-1】某同学用高镒酸钾制氧气时,发现试管破裂。该同学认真分析后认为可能的原因有:①用
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没有进行预热;③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④加热时试管口没加棉花;⑤水槽
中一有气泡冒出马上进行收集;⑥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你认为该同学提出的原
因可能正确的是()
A.①③⑥B.②③④C.②③⑥D.③④⑤
【变式8-2】下列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不合理的是
A.高镒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时,始终收集不到较纯的O2——装置漏气
B.高铳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造成倒吸——结束时未撤导管就辙走酒精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造成集气瓶底炸裂一刚点燃火柴就将铁丝伸入集气瓶
D.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造成试管炸裂——加热前没有给试管预热
|09制取氧气实验的图像题
A题型
【例9】对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镒的混合物加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余
剩
生
成
体
固
氧
气
镜
中
的
质
元
素
量
的
A.€质
量
分
数
ot反应时间,S/%
剩
余
固
体
中
氧
元
C素
的
质
量
',g
【变式9-1】某同学误将少量KMnCU当成MnCh加入KC1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
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r-i~0
A.c代表氧气B.t2时刻,。2开始产生
C.ti时亥lj,KMnCU开始分解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变式9-2]在实验室用高铳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试管
生成
剩
试管内内
氧
气
乘馀固固
余
的
质
体中镜的
体
蚩
电
元素的量
质
质量分
值
数/%
0阪应时间/s
》题型10万能瓶的使用
【例10]下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b
A.气体从a端通入,可用于实验室收集氧气
B.若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通入可检验其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瓶内装满水,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
D.在a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气体从b端通入,可测量通入气体的体积
【变式10-1]如图装置功能强大,被称为万能瓶,以下使用不合理的是()
ab
A.当集气瓶内装满水时,可以从b通入收集氧气
B.当集气瓶内充满空气时,可以从a通入收集二氧化碳
C.当集气瓶内有半瓶水时,可以从b通入氧气测气体流速
D.当集气瓶内盛有澄清的石灰水时,可用于检验氧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变式10-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检查装置气密性B.收集氧气
水一:二二
参考答案
考点一空气
A题型01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
【例11D
【详解】A、常温下,Hg很难与02反应,故A选项说法正确;
B、汞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故B选项说法正确;
C、该实验中汞能将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故C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HgO受热分解时,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D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变式1-1】D
【详解】A、汞是液态的,且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只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故汞可用于测定空
气中氧气的含量,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中,汞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
小,故玻璃钟罩中液面上升,不符合题意;
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了空气的成分,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压强的变化不大,无法测定空
气中氧气的含量,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1-2】D
【详解】A、波义耳的实验装置右端直接与空气相通,没有密封,故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错误;
B、曲颈甑内的汞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变为红色的氧化汞,错误;C、波义耳的实验装置没有密封,如
果计算消耗氧气的质量,则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符,错误;D、拉瓦锡的实验中,汞会消耗装置中的氧气,
导致内外气压不一致,故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最终氧气耗尽后,液面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
正确。故本题选D。
A题型0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占燃h-h
【例2】(1)4P+5O2—2P2O5(2)将氧气全部消耗(3)-A^xlOO%
点燃
【详解】(1)红磷燃烧的化学为:4P+5O2—2P2O5„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要将空气中的氧气全部消耗完,因此要红磷过量。
(3)玻璃管除去胶塞部分管的长度为h,红磷燃烧前,管内液体的高度为hi,红磷燃烧停止,完全冷
却后,左侧液体高度为h2,设玻璃管的底面积为S,因此空气的总体积为S(h-hJ,消耗氧气的体积为
h-h
S(hjh。,因此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表达式为:eUxlOO%。
n-n.
【变式2-1](1)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比较环保、误差小
(2)20%
【详解】(1)实验I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与实验I相比,实验II整个实验过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比较环保,且可以避免盛有点燃红磷的燃烧
匙伸入集气瓶中时,气体的受热膨胀逸出,误差小;
(2)铁生锈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弹
簧夹,量筒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碳二馏份加氢催化剂项目合作计划书
- 科学与技术类博物馆AI应用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肢体障碍学习支架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环保主题公益摄影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食品级碳酸钙生产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灾难救援支援短视频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生物降解地坪涂料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注射美容在线平台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特种树脂合成与应用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热点素材解读及相关题目:高中双休
- 二年级阅读课教案
- 2025年湖北漳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农业合作社与农户种植合作协议
- 2024年建筑业10项新技术
- (新版)铁路机车车辆制动钳工(高级)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GB/T 25052-2010连续热浸镀层钢板和钢带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半纤维素(春之绿树模板)
- FP111FP211FP311便携式直读流速仪使用说明书
- 冷藏集装箱通讯协议
- 风机水泵压缩机变频调速节能技术讲座六第二讲水泵的并联运行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