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临考解题技法训练:机械运动(习题练习)(解析版)_第1页
2025年中考物理临考解题技法训练:机械运动(习题练习)(解析版)_第2页
2025年中考物理临考解题技法训练:机械运动(习题练习)(解析版)_第3页
2025年中考物理临考解题技法训练:机械运动(习题练习)(解析版)_第4页
2025年中考物理临考解题技法训练:机械运动(习题练习)(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机械运动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答案】B

【解析】

A.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以避免的,故A错误;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B正确;

C.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以避免的;而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可以避免

的,故C错误;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只能减小误差,不可以消除误差,故D错误。

故选Bo

2.测量长度的工具为()

A.刻度尺B.打点计时器

C.电子天平D.钟表

【答案】A

【解析】

A.刻度尺测量长度,故A符合题意;

B.打点计时器可以间接测量速度,B不符合题意;

C.电子天平测量质量,故C不符合题意;

D.钟表测量时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3.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为:12.38cm,12.37cm,12.38cm,12.22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

A.12.38cmB.12.365cmC.12.36cmD.12.37cm

【答案】A

【解析】

四次测量结果中,"12.22cm”与其它三次相差较大,是错误的,应舍去,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12.38C7«+12.37cm+12.38cm

/=312.38cm

故选A。

4.宋代诗人陈与义在《襄邑道中》一诗中写到“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

知云与我俱东。”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船为参照物,诗人是运动的B."云不动"是以两岸"飞花"为参照物

C.以"云"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D.“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为参照物

【答案】D

【解析】

A.以船为参照物,诗人与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A错误;

B.云与诗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云不动”是以诗人为参照物的,故B错误;

C.以"云"为参照物,船与云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故C错误;

D.以两岸为参照物,云与诗人的位置都在改变,且向东运动,故D正确。

故选Do

二、填空题

5.如下图所示,图中圆筒的直径d为cm;图中秒表的读数为s。

【答案】1.00228.7s

【解析】

卬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测量时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2.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

值,减去2Q0cm即为圆筒的直径

t/=3.00cm-2.00cm=1.00cm

[2]图乙中,秒表的内盘指针为分针,在3~4之间,接近4,读数为:3min;秒表的外盘指针为秒针,读数

为48.7s,所以此时秒表的读数是

3min48.7s=3x60s+48.7s=228.7s

6.为了减少测量时产生的误差,一般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同一物体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

25.1mm、25.2mm、25.2mm、27.2mm、25.3mm,其中明显记录错误的是。根据以上测量记

录,去掉错误的数据,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mm。

【答案】27.2mm25.2

【解析】

口]由题意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所记录的测量数据应该准确到毫米位,而数据

27.2mm与其它数据的偏差过大,所以27.2mm这个记录数据是错误的。

⑵长度测量的结果是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所以该物体的长度为

,25.1mm+25,2mm+25,2mm+25,3mm一

I=---------------------------------------------------=25.2mm

4

7.见过晕车的,也见过晕船的,但是"晕海"的还真是第一次见,"晕海"是什么体验?如图所示的这个女孩

看到大海后站立不稳,前后摇晃,她的这个表现就是晕海。女孩之所以站立不稳,主要是她以为参

照物的;如果以海岸为参照物,女孩还会发生"晕海"吗?=

【答案】海洋不会

【解析】

⑴⑵女孩以海洋为参照物,她是运动的,所以会站立不稳;如果以海岸为参照物,女孩是静止的,她将不

会发生"晕海〃。

8.元旦假期,小明乘坐爸爸的汽车到外地游玩,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快速的向后"飞去",是以为参照

物的。同时他观察到汽车速度计的指针一直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则此时汽车的速度是km/h,汽车

以这样的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是km。

【答案】自己9045

【解析】

⑴小明看到路边的小树快速的向后"飞去",是以自己为为参照物,小树的位置相对于自己发生了变化,故

小树是运动的。

⑵速度表盘的分度值为5km/h,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km/h。

⑶汽车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

30

s=讨=90km/hx——h=45km

60

三、实验题

9.如图为小亮在做"长度的测量”实验:

(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cm:

(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乙所

示,纸带环绕了〃圈,则纸带厚度是(选填"A"或"B")。

L)2—L)2—D]

A."B.2〃

【答案】1.50B

【解析】

(1)[1]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左侧与1.00m对齐,右侧与2.50cm对齐,则圆的直径是

2.50cm-l.00cm=l.50cm

(2)⑵如图可知,纸带绕了〃圈的厚度为2,因此纸带厚度为2〃

10.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时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

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cm26——

时间〃S—4—

平均速度V/

——15

(cm/s)

(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由甲至乙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小车由甲至丙的速

度,为什么。

(3)写出会使得平均速度测量误差偏大的两个原因、o

【答案】64.090.0261316小于小车沿斜面往下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先释放小车后计时

小车未静止释放

【解析】

(1)⑺⑵⑶⑷⑸⑹由图可知,小车从甲到乙走的距离”=26Qcm,用的时间

〃=6s-4s=2s

则小车从甲到乙的速度

H26.0cm1.

匕='=------=l3cm/s

;2s

小车从乙到丙走的距离

52=65.0cm-1.0cm=64.0cm

用的时间h=4s,则小车从乙到丙的速度

s.64.0cm1,.

v?=—=----------=l6cm/s

t24s

小车从甲到丙走的距离

5=91.0cm-1.0cm=90cm

用的时间

Z=10s-4s=6s

则小车从甲到丙的速度

s90.0cm

=l5cm/s

6s

(2)[7]⑻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车由甲到乙的速度小于甲到丙的速度,因为小车沿斜面往下运动速度越来

越快。

S

V——

(3)[9][10]根据f知,当先释放小车后计时或小车未静止释放等会导致时间测量偏小,从而造成测量

结果偏大。

四、计算题

11.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8

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

(1)轿车从工地到3地的速度;

(2)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8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距南宁距南宁

120km—>70km—►

AB

【答案】(1)100km/h:(2)0.7h

【解析】

解:(1)轿车从工地到8地所用时间

-1:045:1令挡30min0.5h

轿车从4地到8地的路程

5=12Okm07Okm=5Okm

则轿车从/地到B地的速度

S70km

=0.7h

V100km/h=100km/h

s

V=­

(2)由f得,从8地到达南宁的时间

s70km

=0.7h

V100km/h

答:(工)轿车从/地到8地的速度为100km/h;

(2)从8地到达南宁需要0.7h。

12.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

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

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

车次萍乡北站南昌西站运行距离

G134608:3809:40360km

G169208:4910:00360km

G148209:111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