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3/2F/wKhkGWeldh6AMK7fAAJv_aM5GPI255.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3/2F/wKhkGWeldh6AMK7fAAJv_aM5GPI2552.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3/2F/wKhkGWeldh6AMK7fAAJv_aM5GPI2553.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3/2F/wKhkGWeldh6AMK7fAAJv_aM5GPI2554.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3/2F/wKhkGWeldh6AMK7fAAJv_aM5GPI25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课程标准】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2.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3.相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学问点一开国大典1.背景: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探讨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2.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毛泽东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3.意义(1)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记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成功,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2)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成功。学问点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宪法的颁布(1)目的: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当过渡。(2)制定: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3)内容: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并将过渡时期总路途写入宪法中。(4)性质: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5)意义①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②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③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动性,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2.法治的完善:1956年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国家主要任务已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发展生产力,国家必需系统制定完备的法律;人民的民主权利应当充分受到法律的爱护。学问点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1.确立:1954年9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代表产生:各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经全国人民普选产生,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3.标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2)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3)审议了周恩来代表中心人民政府作的《政府工作报告》。4.意义(1)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2)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学问点四eq\o(\s\up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s\do5(协商制度))1.基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2.指导思想:1956年4月,中共中心正式提出“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方针。3.主要形式:政治协商。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4.作用:调动了民主子士的参政议政热忱,开创了同心同德、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学问点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2.内容(1)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同等和各民族大团结。(2)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3.实施:形成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大省级自治区,建立了100余个自治州、自治县。4.意义: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做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国家的全面发展。1.《共同纲领》只是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而不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2.人民代表大会制不同于西方的议会制。3.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记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还没有彻底完成。5.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国家形态,就国体而言,是人民民主专政,它规定了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就政体而言,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它确立了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形式。6.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巨大成就。7.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西方的多党制不同,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8.内蒙古自治区在解放前就成立了。(1947年)9.民族区域自治有一个前提“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而不是不受国家管理。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记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和结束。(×)2.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4.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主题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材料:我国的前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状况表(1)上面表格反映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什么信息?答案: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材料:中国中心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图(2)据材料说明我国中心国家机构的运行机制。答案: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其常设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确定中心机构领导成员,并对其进行监督。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职能的改变及完善材料一: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将接着存在,并须在一切必要的地方设立地方组织,其名称可沿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看法》(3)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发生的改变。答案:成为统一战线的组织或由原来立法机构变成协商机构。材料二:“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这个口号,也是我国详细历史条件的产物……到去年,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这个口号就明确地提出来了。——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冲突的问题》(4)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材料二中“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的提出有什么意义。答案:有利于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标记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要点:比较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提示:(1)不同点项目人民政协人民代表大会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民主(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是我国的国家机构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同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职能人民政协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最高立法、任免、确定和最高监督权及应由它行使的其他职权监督权政协监督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是一种民主监督人大监督是运用国家权力实行的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产生方式政协委员通过民主协商举荐产生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2)联系①两者都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本质,都能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②两者都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主题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材料: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依据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依据材料,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规定的,概括其主要内容。答案:1949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规定的。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则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定,并将接着加强。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旺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2)材料中体现的我国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实行这个原则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原则:同等、团结、互助。目的:实现共同旺盛。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材料:推动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把宏伟宽阔的青藏高原建设得更加漂亮富裕、安定祥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胡锦涛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有何主动作用?答案: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提示:(1)特点①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行分割的一部分。②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心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需听从中心的集中统一领导。③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结合。(2)优越性①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②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详细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③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旺盛结合起来。④有助于把各民族酷爱祖国的感情和酷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题组一新中国成立和1954年宪法1.1949年9月,叶圣陶在日记中写道:“此为重大事务,今后之立国原则与设施要点,俱在此中也。”“此”重大事务是指通过或发表了(B)A.《新民主主义论》 B.《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论十大关系》解析:《新民主主义论》发表是在抗战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即《共同纲领》,确立了新中国的立国原则和设施要点,B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是在1954年,C项错误;《论十大关系》发表于1956年,D项错误。2.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广泛征求看法。当时全民探讨了近三个月,参与探讨的有1亿5千多万人,最终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看法共138万条,为宪法的制定供应了重要的条件。这说明1954年宪法(C)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标记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D.落实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解析:由1954年宪法的制定经验了“广泛征求看法”“全民探讨了近三个月”“看法共138万条”等信息,可以看出1954年宪法的制定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题组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在天津选民投票日,恰逢女青年蒋宝珍要实行婚礼,她为了参与选举,把婚礼推迟了两个小时。她说:“结婚是喜事,选举更是喜事!”她所说的后一件喜事是指投票选举(C)A.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C.人大代表 D.政协委员解析:由材料中“1953年”“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可以看出是选举“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权利,故选C项。4.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宏大文献的诞生而热情欢呼。”投票通过这部“宏大文献”的会议是(C)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析: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在1954年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C项正确。5.我国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选出的代表参与,探讨并表决由国务院提出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各项法律、法案等,这充分说明白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坚持的原则是(B)A.民主集中制 B.人民民主C.依法治国 D.政治协商解析:依据“由人民选出的代表参与,探讨并表决”可知是指人民当家做主,即人民民主。6.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这反映了(D)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不断发展B.向社会主义过渡已经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D.选举法案有待进一步完善解析:材料表明“人大选举法”中选举方式及代表名额比例上均存在不合理现象,反映出选举法案需进一步完善,故D项正确。题组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7.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指出:人民政协……其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接着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广泛地团结全国人民,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看法和建议。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①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②代行全国人大职权③是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政治协商机构④是不行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接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蔬菜大棚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湿膜暗装式加湿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杂物盒组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复合紧衬抗负压管道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延安2024年陕西延安市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大学生乡村医生补录2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冷轧钢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不干胶条码标签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高光外墙水性漆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铜包铝镁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酒店财务管理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护理部用药安全质量评价标准
- 最新小学二年级口算及竖式计算练习题
- 校园信息化设备管理检查表
- 新版抗拔桩裂缝及强度验算计算表格(自动版)
- API SPEC 5DP-2020钻杆规范
- 创新思维课件(完整版)
- DB34∕T 4161-2022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管理规程
- 注塑成型工艺参数知识讲解
- 安全生产专业化管理
- 初中生成长档案模板
- GB_T 17468-2019 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高清正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