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8/22/wKhkGWelUU2Aeyj-AALdCx6Ls9w915.jpg)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8/22/wKhkGWelUU2Aeyj-AALdCx6Ls9w9152.jpg)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8/22/wKhkGWelUU2Aeyj-AALdCx6Ls9w9153.jpg)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8/22/wKhkGWelUU2Aeyj-AALdCx6Ls9w9154.jpg)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8/22/wKhkGWelUU2Aeyj-AALdCx6Ls9w91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济南市章丘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本试题共8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非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题的规定位置。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个小数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49年9月,在北平隆重召开了由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等各方面代表662人参加的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果的“工作”是指()A.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B.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A项正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排除B项;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排除C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实行土地改革,排除D项。故选A项。
2.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这样说:“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实际上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其中,“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是()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C.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答案:D解析:据所学可知,1947年,美苏开始了冷战对峙,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民民主国家,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承认了新中国成立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可见,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际上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D项正确;A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B项“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C项“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内意义,共同说明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排除A项、B项、C项。故选D项。3.下表是小明设计的一张名片,据名片内容可推断此人物姓名是()姓名_______籍贯湖南湘潭功绩领导百团大战、平江起义、抗美援朝A.彭德怀 B.朱德 C.毛泽东 D.贺龙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表格信息“湖南湘潭”“领导百团大战、平江起义、抗美援朝”和所学可知,彭德怀是湖南湘潭人,领导了平江起义,在抗战中组织领导了百团大战,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A项正确;朱德的籍贯是四川,排除B项;毛泽东领导的是秋收起义,排除C项;贺龙籍贯是湖南省张家界,排除D项。故选A项。4.1951年5月,中共中央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西藏和平解放的协议》在北京正式签字。这一协议的执行,意味着()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C.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B项正确;1952年完成的土地改革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排除A项;1956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排除C项;1949年渡江战役后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5.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以上材料是上地改革的()A.背景 B.内容 C.方式 D.影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可知,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势在必行,故材料反映的是土地改革的背景,A项正确;土地改革的内容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土地改革的方式是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依据法律文献实行土地改革,排除C项;土地改革的影响是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排除D项。故选A项。6.某次会议期间,广东省代表说:“现在是真正的民主,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这次会议是()A.中共一大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八大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实现民主,B项正确;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排除A项;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中共八大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排除D项。故选B项。
7.“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水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这段碑文所指的历史阶段是()A.改革开放新时期 B.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水垂不朽!”和结合所学知识,1919年至1949年这三十年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抗争,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项正确;1978年后开始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A项;1956年开始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排除B项;1946年至1949年属于解放战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8.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确立了一项基本制度,实行()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D.特别行政区的制度答案:B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确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故B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A排除;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不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C排除;特别行政区的制度针对的是港澳地区,D排除。故选择B。9.解放前,在我国的公路上,就像开办“万国汽车展览”一样,行驶者130多种不同牌号的汽车,但却没有一种是我国制造的,结束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的标志性事件是()A.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B.解放牌汽车的问世C.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D.大庆油田建设起来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结束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的标志性事件”和结合所学知识,一五计划期间,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厂,生产出我国第一辆自主生产的解放牌汽车,结束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B项正确;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属于工业建设成就,排除A项;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属于交通建设成就,排除C项;大庆油田建设起来属于工业能源建设成就,排除D项。故选B项。10.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完成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三大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公私合营,1965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我国建立起来,A项正确;“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但是没有改变我国的社会性质,排除B项;“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8年,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1956年已经建立,排除CD项。故选A项。11.“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大会”是()A.中共二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九大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召开了中共八大,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C项正确;中共二大于1922年召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是在1956年底,排除A项;中共七大于1945年召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是在1956年底,排除B项;中共九大召开于1969年,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2.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开供应。粮票、油票等各种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市场供需取代计划经济时期的票证,D项正确;1949年至1956年属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排除A项;1956年至1966年属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排除B项;1956年至1992年属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13.史料是了解、认识历史的重要材料。下列适用于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伟大改革成果的第一手资料是()A.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题材的电影 B.《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C.从互联网检索获取的农村经济体改革的讨论 D.老人给孩子们讲述家庭联产承包改革的经历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手资料是接近或直接发生在历史发生时所产生,第二手资料是运用第一手资料进行的研究和诠释,《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属于第一手资料,真实记录改革开放建设的历史,B项正确;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题材的电影是艺术创作,属于第二手资料,排除A项;从互联网检索获取的农村经济体改革的讨论属于第二手资料,排除C项;老人给孩子们讲述家庭联产承包改革的经历属于第二手资料,排除D项。故选B项。
14.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改革的决定》中提到:“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权不分,条块分……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使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为了改变这种弊端,国家在城市经济体革的中心环节是()A.政企分开 B.实行按分配 C.扩大企业自主权 D.增强企业活力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84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改革的决定》加快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城市经济体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D项正确;管理体制方面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管理体制改革不是中心环节,排除A项;分配方式方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分配方式改革不是中心环节,排除B项;管理体制方面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管理体制改革不是中心环节,排除C项。故选D项。15.深圳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现在正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迈进。深圳发展的起点是()A.成为经济特区 B.成为沿海开放城市C.成为沿海经济开发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深圳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现在正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迈进”及所学知识可得,深圳发展的起点是经济特区,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A项正确;“成为沿海开放城市”不是深圳发展的起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成为沿海经济开发区”不是深圳发展的起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16.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基本原则,以下表格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史突结论A刘少奇冤案平反标志着党在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B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道路C邓小平南方谈话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D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完全融入到世界经济体制之中A.A B.B C.C D.D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B项正确;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排除A项;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排除C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中国尚未完全融入到世界经济体制之中,排除D项。故选B项。17.历史解释是指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关于“一五计划”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一五计划”主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B.“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了一万多个工业项目C.“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D.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历史解释是指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分析了一五计划的影响,属于历史解释,C项正确;“一五计划”主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项;“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了一万多个工业项目,属于历史史实,排除B项;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属于历史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18.下面是某班制定的历史展板的主要内容,其主题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国两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A.民族政策 B.法制建设 C.祖国统一 D.制度创新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国两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分析可知该展板主要内容都是中国根据国情制定的政策或制度,体现了制度创新,D项正确;民族政策,只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关,排除A项;法制建设,与一国两制无关,排除B项;祖国统一,只与一国两制有关,排除C项。故选D项。19.我国的对外开放,呈现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点,正确的顺序是()A.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B.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设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又开辟三个经济开发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城市,随后几年,又开放了一大批内陆市县,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C项正确;A项排列顺序错误,不合题意,排除A项;B项排列顺序错误,不合题意,排除B项;D项排列顺序错误,不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2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A.北海海军 B.东海海军 C.南海海军 D.华东军区海军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人民海军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前夕,人民空军则成立于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在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21.2022年,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节目《雪花》中,有一只“掉队的小鸽子”。有网友认为节目寓意“台湾回归、祖国统一”,“一个(鸽)不能少”。这反映了()A.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期盼 B.海峡两岸已经完全实现全面融合发展C.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受到台独势力阻挠 D.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精神财富答案:A解析:有网友认为节目寓意“台湾回归、祖国统一”,“一个(鸽)不能少”,反映了网友对实现祖国统一的期望,由此可见这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期盼,A项正确;“全面融合发展”的表述过于绝对化,也不符合海峡两岸的当前实际情况,排除B项;题干没有体现台独势力阻挠两岸关系发展,排除C项;题干的主旨是对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期盼,没有体现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排除D项。故选A项。22.万隆会议期间,各方人士争相请周恩来总理签名留念,这是因为()A.参会代表普遍赞成社会主义 B.中国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C.“求同存异”方针得到赞同 D.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万隆会议期间,各方人士争相请周恩来总理签名留念”,结合所学知识,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也赢得了与会人员的尊敬,随后,中国代表团积极开展会外交往,与很多国家的代表团举行会晤,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万隆会议的参会国中,有些国家的代表不赞同社会主义,甚至攻击社会主义,排除A项;中国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2年,万隆会议召开是在1955年,排除B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万隆会议召开是在1955年,排除D项。故选C项。23.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为我国农民粮食丰收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A.袁隆平B.邓稼先C.钱学森D.屠呦呦答案:A解析:依据“为我国农民粮食丰收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结合已学知识可知,1973年,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被称为“东方魔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他被称作“杂交水稻之父”。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4.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在国防尖端技术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这不仅增了的战略防御力,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这项成就是()A.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B.“两弹一星”的研发C.开创治疟疾新方法 D.“双百方针”的提出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两弹一星”工程的实施和成功研发,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B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排除A项;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属于医学成就,排除C项;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属于文化方面,排除D项。故选B项。25.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2001年,中国应全球化趋势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是()A.21世纪初 B.20世纪初 C.20世纪末 D.21世纪末答案:A解析:根据世纪纪年法,100年等于1世纪,因此2001年是21世纪初,A项正确;2001年不是20世纪初,排除B项;2001年不是20世纪末,排除C项;2001年不是21世纪末,排除D项。故选A项。非选择题部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图1: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图:2: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材料二:农村改革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农村改革后,农民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热烈拥护家庭联产承包任制,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1)材料中的图1、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1事件的影响?(2)材料二中的“农村改革”是指什么?根据材料,谈谈“农村改革”带来的影响?答案:(1)事件:图1:土地改革;图2:三大改造;
影响:(1)政治方面: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2)经济方面: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农民热烈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
【解析】【小问1详解】历史事件:根据图1中的《土地改革法》字样,结合所学知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可以得出,图1反映的事件是土地改革。根据题2中的“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的字样,结合所学知识,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可以得出,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三大改造。影响:结合所学知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包括老解放区在内,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可以得出,土地改革的影响是:(1)政治方面: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2)经济方面: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小问2详解】农村改革:根据材料二中“农村改革后,农民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热烈拥护家庭联产承包任制”,可以得出,材料二中的“农村改革”是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根据材料二中“农民热烈拥护家庭联产承包任制,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可以得出,“农村改革”带来的影响是:农民热烈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构想从实际出发,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面可以接受的、合情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一构想,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础方针。——杨先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上述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些历史史实。(2)材料二中的“构想”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容和影响两方面读读你对这一“构想”理解。答案:(1)史实:香港回归、澳门回归。(2)构想:一国两制;理解:这一构想,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础方针。【解析】【小问1详解】史实:根据材料“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和结合所学知识,图片分别反映了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小问2详解】构想:结合所学知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理解:根据材料“这一构想,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础方针”和结合所学知识,“一国两制”指的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础方针。
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十月革命100周年之际,俄罗斯《真理报》刊发纪念文章指出,中国的成就让人们依然寄望于“十月的光芒”,从跌宕起伏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看,40年改革开放走出的这条“中国道路”,不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创造历史的伟大变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材料二:时间1978198219921997事件①②十四大④影响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上来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③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道路”的名称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论表现。(2)材料二是某学习小组整理的“中国道路”,在表格新中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答案:(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②中共十二大③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中共十五大。【解析】【小问1详解】道路:根据材料“40年改革开放走出的这条‘中国道路’,不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结合所学知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逐渐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结合所学知识,2017年中共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问2详解】内容:①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②结合所学知识,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③结合所学知识,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结合所学知识,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0-1953年土地改革1953-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角度一】观点: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论述: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土地改革,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积极性提高,提高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准备条件。
结论:西藏和平解放和土地改革,从政治和经济上促进了新生政权的巩固。
【角度二】观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论述:一五计划,初步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一届人大通过第一部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定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基础;三大改造,变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结论:一五计划和一届人大分别从经济上和政治上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奠定基础,三大改造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
【角度三】观点:新中国外交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论述: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毛毯包装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什锦锉光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车载气象雷达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肩颈腕托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光纤在汽车安全系统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家电产品设计与市场需求匹配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土壤微生物群落动态监测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在线原位拉曼光谱仪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手持式电动研磨机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即食鸡肉串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康复
- 妇科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
- 2024年浪潮入职测评题和答案
- 小班数学《整理牛奶柜》课件
- 皮肤感染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 中考语文真题双向细目表
- 2024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英语试卷及答案
- 药品集采培训课件
- 高中物理考试成绩分析报告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全册)
- 血性胸水的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