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答案】2024-2025学年泉州高二上期末质检_第1页
【历史答案】2024-2025学年泉州高二上期末质检_第2页
【历史答案】2024-2025学年泉州高二上期末质检_第3页
【历史答案】2024-2025学年泉州高二上期末质检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所选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12345678BCDCABBC9ACBADABCBAAACDD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第25题8分,第26题8分,第27题24分,第28题12分,共52分。请把答案写到答题卡上。25.背景: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或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带有掠夺性和霸权式);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大势(或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多级化趋势加强;全球性问题凸显:当今世界社会发展信息化和世界文明的多元化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26.不同之处:《史记》记载周幽王因烽火戏诸侯而失信于诸侯,诸侯不救幽王;战国竹简记载周幽王因内部权力斗争,诸侯勾结犬戎而败亡。(4分)要召集诸侯。对比分析两则材料,战国竹简的记载比《史记》的记载更为真实。(《史记》和战国竹简的辨析各2分,共4分;(五选四,1点2分)(2)原因:实施“一化三改”,工业化起步,增强国力;参与万隆、日内瓦等国际会议,利影响,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积极推进边界谈判。(任答4点,共8分)例和尊重国情相结合:公正合理和互利双赢相结合: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任答2点,共4(3)启示:以保障国家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完整为出发点:边界问题是影响邻国关系发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国家实力、国际形势影响边界问题的解决等。(任答2点,共4分)论题:中国古代基层治理是自治与德治相结合。(2分)朝的“大索貌阅”以及明朝的“黄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层民众的自我督机制,如什伍组织、邻保制度、保甲制等,实现了有效的基层自治。(4分)现德治。(4分)系了基层社会的长期稳定。(2分)论题: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治理是德治与法治相结合。(2分)秦朝以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被后世所继承,通过“律、令”治理,维护社会长期稳定。(4分)合。魏晋时期,律令进一步儒家化,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具有道德规范性质的“圣喻”已普遍化,乡约与法律合流成为社会治理的主要方式。(4分)和社会的有效治理。(2分)示例三(该示例“两两组合”,时空定位于中国古代)论题:德法相结合推动社会走向善治。(2分)汉建立后,依秦律制成《九章律》,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将儒家(4分)唐政府也提倡德治,颁行了秦汉以来封建礼制的集大成《大唐开元礼》,(4分)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2分)示例四(该示例“三者组合”,时空定位于中国现代)论题:“三治融合”是实现善治的关键。(2分)市场经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2分)在社会经济快速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宣传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2001年颁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规划思想道德建设;这些举措为实现大的精神力量。(3分)此外,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乡村的治理也体现了三者融合民行为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乡村治理提供坚实保障。(3分)治之路。(2分)示例五(该示例“三者组合”,时空定位中国古今乡村)论题:自治、法治与德治的协同是实现善治的关键。(2分) 宪法》和《中华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