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专题24南方地区(晨读晚默)
➼考点一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工农业
1、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
(1)地理位置: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
(2)范围:南方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
(3)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占55%。
(4)民族:本区西部地区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大的省。
2、地形
第1页共17页
(1)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主
要的地形区有③四川盆地、④长江中下游平原、⑤云贵高原、⑥东南丘陵。
(2)地形区
土壤类型(地貌形态)美称
四川盆地紫色土壤天府之国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鱼米之乡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多彩云贵
东南丘陵红壤红壤丘陵
3、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气候
(1)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南部有小部分热带季风气候。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梅雨、伏旱天气。
(2)1月平均气温:高于0℃。
(3)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雨季较长,属于湿润区。
5、河流
(1)主要河流:长江、珠江、澜沧江等。
(2)水文特征:河流水量大,汛期长,冬季无结冰现象,含沙量小,河湖多。
6、农业..
(1)农业生产条件: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地势低平,河湖密布。
(2)主要农业区:成都平原(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3)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4)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5)主要产物
①粮食作物:水稻。
②经济作物:油菜、茶、甘蔗、棉花、橡胶等。
③主要水果: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④常见食材:莲菜、竹笋、椰子等。
(6)主要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
洲。
(7)热带作物产区
第2页共17页
①生产基地: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岛南部和云南省南部。
②热带气候:热带季风气候,这些地区降水丰沛、雨热同期,为热带作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条件。
7、城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广州等。
8、主要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9、旅游业:南方地区山清水秀,景色优美,旅游业发达。
➼考点二长江三角洲地区
..
1、范围: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
江海交汇之地。
2、成因: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简称长三
角。
3、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
4、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5、发展的有利条件
第3页共17页
(1)地处江海交汇之处,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2)依托长江干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3)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6、农业
(1)主要农作物:水稻、油菜,盛产茶、竹、甘蔗等。
(2)作物熟制:一年二熟至三熟。
(3)发展优势
①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地势低平,河湖密布,农耕条件优越。
②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稻米产区和淡水鱼产区)
7、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1)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
(2)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3)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4)有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
(5)有苏州、杭州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
8、上海: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人口2300万(2010年)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是我国最重要的综
合性工业城市,全国最大的港口,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9、特点: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重点开发区:①外高桥保税区、②陆家嘴金融贸易区、③金
桥出口加工区、④张江高科技园区。
10、长江三角洲地区内外联系的优势条件:①临江濒海、②水网稠密、③密集的立体交通网、④城市密集、
⑤对外开放的前沿、⑥铁路、公路网稠密。
11、水乡的文化特色和旅游
(1)旖旎的水乡风光、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2)著名旅游景点:苏州的古典园林、湖光山色的杭州西湖、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传
第4页共17页
统的水乡风貌的古镇。
(3)传统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
(4)旅游发展条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加上便捷的交通,完善的服务设施,较高的接待能力等,使得
该地区旅游业发达
12、同城效应
(1)依据条件:交通的发展,主要指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生活方式: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工作和生活,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3)优点:①可以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增加财政收入。②有利于降低购房、生活成本等。③有利于地区
间的经济、文化交流。④有利于扩大出行范围,扩大生活圈。
(4)缺点:①交通成本较高②上下班用时较多。
➼考点三珠江三角洲
..
1、地理位置
(1)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是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三角。
第5页共17页
(2)珠江三角洲位于低纬地区,处于热带与带,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基础较好。
(3)珠江三角洲区域背靠祖国大陆,面临南海,交通便利。
(4)北回归线穿过珠江三角洲北部,地处A广东省南部,珠江下游,南临①南海,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毗邻B香港和C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
2、范围
(1)小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惠州、肇庆共9个地级市。
(2)大珠三角:小珠三角+香港、澳门。
3、交通
(1)铁路:②为京九线,终点为香港九龙;③为京广线,其终点为F广州;
(2)公路:G为港珠澳大桥。
4、气候
(1)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2)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3)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十分利于亚热带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5、地形:以平原为主,周围是丘陵、山地。
6、河流:有西江、北江、东江、珠江,河网密集。水运发达,珠江径流量大,汛期长。
7、农业
..
(1)熟制为一年两熟至三熟。
(2)我国的商品粮基地(水稻)和热带水果生产基地(香蕉、龙眼、荔枝、菠萝等)
(3)特色农业为:基塘农业。
(4)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业基地(蔬菜、塘鱼、生猪、家禽、花卉等)
8、外向型经济
(1)经济发展过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珠江三角洲在接受香港、澳门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劳
动密集型工业,主要包括家用电器、电子、纺织、服装、食品和玩具等轻工业。产品主要通过香港、澳门
出口到世界各地。至2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全球著名的家用电器、服装、玩具等生产、出口基地之
一,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势条件
①位置:紧邻港、澳和东南亚,便于引进外资。
发展优势条件
②交通:南临南海,海运交通便利。
第6页共17页
③农业:水热充足,农业基础好。
④人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⑤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
不利条件缺乏矿产和能源(为解决能源不足,建大亚湾核电站)。
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开发利用与海外特有的经济联系,引进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大力发展
外向型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工业地位形成了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产业升级随着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外向型经济对当地区域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
①有利于引进外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同时可以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③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④有利于加强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9、主要城市
(1)广州
①别称:羊城。
②职能:广东省的省级行政中心,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
③侨乡:著名的侨乡,华侨人数居全国各城市之首。
④工业: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汽车、电子、石油化学、轻纺、食品、医药等工业部门在全国占据重要地
位。
⑤交通:长期作为外贸通商口岸,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的国际贸易巨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新兴的国际航
空枢纽。
⑥文化:文化教育发达,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粤剧、粤菜、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等蜚声海内
外。
(2)深圳
①发展条件:深圳毗邻香港,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
②巨大变化: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
③城市职能:深圳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④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
第7页共17页
➼考点四香港和澳门
1、香港与澳门的差异
比较项目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区徽
位置位于珠江口东.侧.位于珠江口西侧
毗邻与广东省深圳市相邻与广东省珠海市相邻
组成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
面积1113.76平方公里(2021年)32.9平方公里
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以金融业、房地产业、
经济支柱博彩旅游业
加工制造业和旅游业为支柱
特色称谓“东方明珠”“美食天堂”“购物天堂”“海上花园”“东方赌城”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政治制度一国两制: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著名景点维多利亚港、金紫荆广场新葡京酒店、大三巴牌坊
2、香港与澳门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方式
第8页共17页
上天:建造高楼
香港
下海:填海造陆
澳门澳门的人口密度也很大,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方式主要是填海造陆
3、缺乏水资源
原因香港、澳门河流少,集水空间小,人口稠密,需要量大
解决措施①修建水库②跨流域调水③海水淡化④收集雨水⑤循环利用
4、香港的交通
(1)地位:世界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有许多航线通往世界各地。
(2)世界性海港: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大海港。
(3)国际航空中心:1998年香港新机场建成启用,提高了香港作为国际航空中心的地位。
(4)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联系相当便利,有京九、广深铁路和高速公路与内地相连。
(5)境内有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交通运输非常便捷。
5、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
港澳地区经济特点
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
香港
心,现代服务业是其支柱产业
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港澳地区经济发展条件
第9页共17页
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
不利条件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匮乏
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各自优势
祖国内地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且相对廉价,土地租金较低,政策优惠
港澳资金充足,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丰富,海陆交通便利
合作模式
改革开放初期“前店后厂”模式(港澳地区是“店”,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厂”)
新的合作模式
➼考点五长株潭城市群
..
1地理位置:
(1)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位于湖南省东部,洞庭湖南侧,地处湘中丘陵地区,湘江流经这三个城市的中
第10页共17页
心城区。
(2)位置关系:长沙、珠江、湘潭三市市区彼此相距30千米,呈三足鼎立之势。
2、交通:三市之间有铁路、公路和内河航运等交通联系。
3、三市的发展差异:
(1)长沙:
①长沙是湖南省省会;
②城市规模较大,交通运输便利,拥有大型机场;
③长沙的教育、科技、文化均较发达,计算机、杂交水稻、新材料、工程机械等科技居全国领先水平;
④长沙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岳麓山、橘子洲、马王堆等名胜古迹享誉中外。
(2)株洲:
①株洲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京广、沪昆等铁路在此交会。
②株洲是中国重要的电力机车、有色冶金和化学工业基地。
③株洲建有大型服装市场,物流业也很发达。
(3)湘潭:
①湘潭是制造业和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城市,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电、农产品加工等。
②所辖的韶山市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
4、三市的发展联系:
..
(1)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
①基础:是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构成了一个相对紧凑的城市群,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更是加强了三市之间
的联系。
②目的:近些年来,这三个城市加强一体建设,注重避免特大城市常见的“城市病”,把各自的长处整合
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
(2)两型社会:
①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全社会都采取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全
面推行节约措施,以较少的资源、能源消耗,谋取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②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尊重自然规律,倡导生态
文明,减少环境破坏和各种污染,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考点六台湾省
第11页共17页
1、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台湾湾岛形似纺锤,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部,跨越热带和北温带,位于北半球低纬度。
(2)海陆位置:位于我的的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
2、范围: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主体,以及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200多个岛屿。全省陆地面积
约3.6万平方千米。
3、地形、地势
(1)地形:山地占2/3,台湾山脉纵贯南北(东北—西南走向),其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国东
第12页共17页
部最高山峰。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是人口主要集中的区域。
(2)地势:东高西低。故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入台湾海峡。
(3)成因:台湾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受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多山的地形,地壳运动比较活
跃;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台湾也成为地震多发地区。
4、气候
(1)类型: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热带季风气候。
(2)特点: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
(3)台湾气温、降水、气候类型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①气温:由于台湾省中东部是山脉,气温由周围向中部降低。
②降水:东部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为背风坡,降水少。中国雨极火烧寮位于山地的迎风坡。
③气候:台湾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向南弯曲,原因是中东部为山脉,海拔高,气温较
低。
5、河湖:
(1)台湾岛最长河流:浊水溪;
(2)河流特点:河流短小(台湾面积小),水流湍急(多山地,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日月潭。
6、农业
(1)主要农产品:台湾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和甘蔗。台湾岛四季鲜果不断,香蕉、菠萝和茶叶驰
名中外。因此台湾具有“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茶叶之乡”等美称。
(2)主要农产品分布:台湾省中东部为山地,森林资源丰富。西部平原种植业发达。
第13页共17页
(3)美称
美称含义
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森林、矿产和水资源十分丰富
甘蔗是热带经济作物,台湾南部位于热带,所以台湾是我国重要的甘蔗产区,蔗
东方甜岛
糖产量很大。
海上米仓西部平原,土壤肥沃,适宜水稻种植,所产“蓬莱米”历史上大量出口。
香蕉在台湾被称为“果王”。热带、亚热带、温带的水果都有分布,如椰子、菠
水果之乡
萝、龙眼、桃、梨等,四季水果不断。茶叶是外销特产中的“不倒翁”。
西海岸沙滩广布,晴天多,日照充足,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区,最大的盐
东南盐库
场是布袋盐场。
森林之海台湾森林面积广阔,岛上1/2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
兰花之乡盛产兰花
植物王国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樟树和红桧,有“亚洲天然植物园”之称
樟脑之乡台湾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7、工业
(1)分布:台湾省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2)工业城市:台北、高雄、基隆是其重要的..工业城市。
(3)经济模式:台湾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出口导向型经济。或“进口——加工
——出口”型经济。
(4)经济发展的过往
①20世纪50年代: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②20世纪60年代: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③20世纪90年代: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为台湾省重要的经济命脉。
(5)高新技术产业:新竹科技园区作为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缩影,所生产的电子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被称为台湾省的“硅谷”。
(6)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台湾地肥水美,物产富饶,为工业发展创造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②台湾是个海岛,有许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③台湾人口稠密,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而高素质的劳动力。
第14页共17页
④台湾加大开放力度,吸纳大量外国资本,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资金保障。
⑤台湾还大力建设了大量出口加工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8、交通:
(1)台湾交通运输发达,铁路和高速公路呈环状(环岛)分布,
(2)原因:受地形因素影响(中东部为山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9、居民
(1)人口:2016年全省人口2341多万。
(2)民族:
①汉族占全省人口的97%,他们的祖籍大部分是福建和广东,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
②高山族是世代居住在台湾的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过丰收节。
(3)分布:台湾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10、城市
台北最大城市,政治中心(省会)、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高雄最大的港口,第二大城市,重化工业基地
台南最早兴起的城市,食品工业基地
基隆台湾第二大港口
新竹台湾的硅谷,高新技术产业
..
➼考点七贵州省
1、位置
第15页共17页
(1)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
(2)北邻四川省、重庆市;西与云南省接壤;南与广西省相邻;东与湖南省相邻。
2、地形: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平均海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造板行业信息化建设与云计算应用考核试卷
- 兔的生理特点与饲养关系考核试卷
- 科技引领下的创新型小学语文教育
- 家具金属配件自动化装配考核试卷
- 电力行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 眼部肿瘤患者心理支持与护理
- 加强绩效评估标准的管理计划
- 2025年01月2024河南洛阳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引进急需短缺专业硕士研究生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1
- 样机开发合同范本
- 法院收款合同范本
- 水资源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道路清扫保洁-组织机构框架图、内部分工
- 降水预报思路和方法
- PCB制程涨缩系数操作指引
- 标准 DB37T 3690.1-2019 液体菌种制备技术规程 第1部分:香菇规范
- 2021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培优辅差计划3篇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课件
- 最新2022年减肥食品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30课PPT课件[通用]
-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教学课件-(4)
- 医疗废物管理组织机构架构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