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地理》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2/07/wKhkGWekU_WACZPfAAE43bechtc119.jpg)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2/07/wKhkGWekU_WACZPfAAE43bechtc1192.jpg)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2/07/wKhkGWekU_WACZPfAAE43bechtc1193.jpg)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2/07/wKhkGWekU_WACZPfAAE43bechtc1194.jpg)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2/07/wKhkGWekU_WACZPfAAE43bechtc11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贸易地理
InternationalTradeGeography主讲人:阮骐时间:Spring,2021地点:城市学院9号楼CharacteristicforthiscourseInterestingThiscoursestudiesonthebasicinternationalknowledgefromthepointofgeography.EasyforreadingThiscourseonlyintroducethebasicoutline.CharacteristicforthiscourseNeedsomeknowledgebackgroundoratleastsomeinterest.Youhaveknowntheworldshape.Introduceagoodsoftwarecanhelpyouknowtheworldshape.E.g.Google-earthUsefulThiscoursecanhelpusunderstandmanythings,esp.someimportantcountriesintheworld.ArrangementfortheteachingThiscoursewillbedividedintotwopart.Thefirstpartisthemacroknowledge.Theteacherwillbeinchargeofintroducing.Theanotherpartismicroknowledgebyregion.Wewillstudysomeimportantcountriesinworld.Thispartwilldependonyou.Wecandivideinto15groups.Eachgroupwillbeassignedtofindtheinformationaboutacountryandthensharewithus.Reference1、竺仙如
?国际贸易地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俞坤一马翠媛?新编世界经济贸易地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3、中国国家地理4、NationalGeographic5、DiscoveryChannel6、?大国崛起?记录片前言ContinueContinue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及过程:生产的进步–>阶级和私有制–>国家形成–>使人们由最初的物物交换开展成为集团之间的贸易:最终越出国界,开展成国家之间的贸易。第一章绪论一.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国际经济贸易地理就是研究世界上个国家〔包括国家集团〕、各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和交换的地理分布与地理格局的特征及其开展变化规律的学科—贸易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商品流通的规律和特点的关系。Continue1、分析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条件对国际经济贸易所起的作用,这是最根本的因素。2、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研究的核心和重点是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地理格局。—因为国际商品的流向和流量及结构的变化是和其生产力开展水平紧密联系的。Continue二.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的学科属性:肯定的讲国际经济贸易地理属于综合性的学科〔边缘学科〕。地理学科和经济学科的关系上既是自然地理、区域地理、经济地理的分支又是国际贸易的分支。—但国际贸易是以地理为根底。Continue三.国贸地理的研究内容〔一〕影响国际经济贸易的诸因素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及劳动力开展的素质、社会综合经济根底的开展等。Continue按综合国力划分可把世界分成:1、超级大国2、兴旺国家3、开展中国家根据世界银行公布2005年全球80%的国民生产总值集中在13%的世界人口中,其中主要是北美、欧洲和日本。世界富有国家的人均收入平均为30480美元。〔三〕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地区差异和地区格局的研究Continue四.国贸地理的根本任务三大任务1.文化教育2.理论研究3.实践应用Continue五、国贸地理的学习和研究方法1、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2、采用比照分析的方法-定性分析3、数理统计法-定量分析4、地图法-养成正确读地图的习惯5、计算机模拟法-数据的积累和模型的建立6、实地考察法-旅游是一种很好的方式Continue六、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1、防止“地理环境决定论〞和“人定胜天论〞2、正确处理时间和空间的关系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4、正确处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关系第二章自然和人文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第一节自然环境与国际贸易
自然环境是指由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动物和植物土壤和矿藏等自然要素组成的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一、地理位置和疆域1、位置a、划分:经纬位置;经济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b、前者属于科学范畴;后两者属于社会历史范畴2、疆域海陆兼备国家;内陆国;岛国二.地形与气候Continue〔二〕气候1.气候分类类型: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地域性: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季节性:气温、降水、风向2.气候对人类经济贸易活动的影响(1)气候类型的多样性、空间分布的地域性和时间变化的季节性使得农作物的生长具有多样性、地域性和季节性。(2)气候的差异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3)气候的差异影响着居民的消费习惯。(4)灾害性气候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正常运行。(5)气候影响对外贸易中商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6)适宜性气候可成为一种资源,为人类的经贸活动获得更大的效益。三.河流和湖泊1、水资源与国际贸易世界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但真正能利用的水只有2.7%。它们存在于江、河、湖及冰川高山和地下水中。
Continue世界各大洲水资源概况:亚洲地形总的特点是:1、山高水长、河流众多,水资源极其丰富。2、内流区域面积广阔。欧洲河流特点:1、河网密布、水量较大。2、通航里程较长。Continue非洲河流特点:多峡谷、急流、瀑布水利资源丰富,但由于高原地形不利于航行。美洲河流特点:1、流程长2、流域面积广3、水量大。Continue2、河流和湖泊的功能〔1〕航行功能:长江、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伏尔加河、多瑙河、莱茵河、圣劳伦斯河欧洲河流总体运用较到位,尤其是莱因-美因-多瑙河的沟通,促进了欧盟及国际贸易的开展。〔2〕灌溉功能:中国的三峡、埃及的阿斯旺水坝、巴基斯坦的曼格拉大坝、乌兹别克斯坦的土库曼大运河、美国的田纳西河水利枢纽工程〔3〕发电功能:三峡、葛洲坝、美国的胡佛水电站、大古利水电站、俄罗斯的克拉斯诺雅尔斯水电站、巴西和巴拉圭的伊泰普水电站从整个世界的水电资源的分布和开发来看不均匀;中国、俄罗斯、美国、巴西、刚果五国水能蕴藏量就占世界一半。我国仅开发5.5%,潜力还很大。Continue2.矿产资源与国际贸易矿产资源的储量,规格,品种,地理分布,组合结构,不仅严重影响着一个国家与地区的经贸活动,而且强烈地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国际分工,商品交往,货物流向,贸易格局和贸易运输等。(1)波斯湾地区—石油王国(oilempire)(2)美国,俄罗斯(1)各地经纬位置不同必须注意其商品流向,才能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开展。(2)海陆位置的不同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开展(3)经济地理位置的变化,会使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国际贸易。(4)地理位置的优劣影响经济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5)政治地理位置更直接影响对外贸易。四.地理位置与国际贸易第二节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Continue一、国家—政治因素—对世界经济贸易影响最直接、最深刻的因素1、分类〔一〕按政治地位和作用可分成:a、第一世界--美国b、第二世界--兴旺国家c、第三世界--开展中国家〔一般开展中国家和最不兴旺国家〕〔二)按经济制度可把世界分成:a、方案经济国家b、市场经济国家c、转轨经济国家Continue〔三〕按综合国力划分可把世界分成:a、超级大国b、兴旺国家c、开展中国家根据世界银行公布2005年全球80%的国民生产总值集中在16%的世界人口中,其中主要是北美、欧洲和日本。世界富有国家的人均收入平均为30480美元。2007年世界GDP前八强国家美国日本德国中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GDP(万亿美元)
13.985.293.283.012.572.522.091.41人均GDP(万美元)4.634.153.970.234.244.123.63.08Continue开展中国家:面积占世界60%,人口占世界80%,总体上是资源丰富、位置重要、人口众多、潜力重大。尤其是石油、热带经济作物即稀有矿物资源非常丰富。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6年所有开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为1650美元。分配不均,大体分成四类:1、高收入的石油输出国2、中等收入的新工业化国家3、经济正在转型〔正腾飞〕国家4、最不兴旺的低收入国家Continue
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3年占世界人口63%的贫穷国家已达67个。他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和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6%,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的人口高达17亿。全球最穷的十国为;
1、卢旺达2、埃塞俄比亚3、刚果4、塞拉利昂5、布隆迪6、几内亚比绍7、尼日尔8、厄立特里亚9、尼泊尔10、莫桑比克Continue2、各种类型国家对世界经济贸易格局的影响〔1〕以美国为首的兴旺国家由于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占绝对优势,他们仍然利用自己垄断地位力图维持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谋取单方面利益。表现在:a、利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制定和推行有利于兴旺国家的条约和协议,如有反对轻者制裁,重者军事干预。b、通过贷款附加种种政治和经济条件以到达干预其内政和控制开展中国家经济开展的目的。Continuec、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某些条款,对内加强立法,加强管理贸易。对外推行贸易自由化,使其产品顺利打入开展中国家市场。d、积极组建地区性组织,对内实行一体化,对外实行贸易保护。e、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实行单边主义,对自己有利的就实行,不利的就拒绝。Continue〔2〕开展中国家在新形势下,加强合作,对加速开展和提高开展中国家的应变能力以迎接全球化和自由化的挑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开展中国家在平等、团结、互补和开展的原那么根底上加强合作,使其经济融于世界经济。应采取的措施:a、在国内采取经济保护,并对外国企业进行监督、限制、大力开展自己的产业结构,充分利用本国自然资源行使主权。ContinueContinue目前的主要组织:万隆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非洲统一组织、中部非洲经济共同体、中美洲民主共同体、南锥体〔又称南方共同市场〕、石油输出国组织等。ContinueContinue二、居民-全世界65亿人口1、世界人口状况〔1〕世界人口分配不均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为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尼日利亚。人口小国:加拿大(3140万)、帕劳〔2万〕、摩纳哥(3.2万)Continue六大洲人口分布单位:亿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南美大洋州世界人口数量367.67.353.30.2965占世界%551312860.4100Continue〔2〕人口增长过快世界人口的增长由生产力开展水平决定a、史前时期—增长缓慢b、资本主义时代—飞速增长世界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的时间:时间人口增长的速度1800年世界人口为10亿用100多万年1930年世界人口达20亿人口增加10亿用130年1960年世界人口达30亿人口增加10亿用30年1975年世界人口达40亿人口增加10亿用15年1987年世界人口达50亿人口增加10亿用12年1999年世界人口达60亿人口增加10亿用12年Continue〔3〕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产业不断调整,第三产业比例不断上升成为一个国家的主体产业的结果。目前城市人口已占世界中人口的50%以上。开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2%,兴旺国家已占73%。我国的上海市2005年人口已达1780万人,成为世界第五大城,仅次于墨西哥、圣保罗、东京、纽约。世界大城市人口开展趋势〔单位:百万〕城市1985年2005年东京18.822.2墨西哥17.327.2圣保罗15.925.0纽约15.618.2上海11.817.8加尔各答11.016.5布宜诺斯艾利斯10.914.2里约热内卢10.414.3伦敦10.411.5汉城10.314.8孟买10.118.0洛杉矶10.012.0Continue〔4〕、人口增长很不平衡:a、兴旺国家人口增长缓慢1980年–1985年,0.64%;1988年,0.5%从2000年的12亿,50年后预计维持为12亿,其中德国、日本、俄国人口下降。b、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1980年–1985年,2.01%;1988年,2.1%从2000年的48亿,50年后预计增为78亿两个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同时也是世界上贫穷人口最多的地区:南亚贫穷人口在1987–2005年增加了5000万,到达6亿非洲贫穷人口在1987–2003年增加了6500万,到达3.5亿Continue〔5〕、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老龄化〞:根据联合国的规定,65岁以上老年人占全国人口的10%以上者为老龄化国家或城市。根据联合国的分析:21世纪为老龄化时代。ContinueContinue2、世界的种族和民族:种族:依据肤色来划分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根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人口在1亿以上的民族有汉族、印度斯坦族、美利坚族、俄罗斯族、孟加拉族、大和族、巴西族。各个民族有着自己不同的风俗习惯。ContinueContinueContinueContinuec、伊斯兰教分成两派:逊尼派和什叶派经典:?可兰经?或译为?古兰经?伊斯兰教的三大朝圣中心: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麦加的清真寺为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总面积16万平方米,能同时容纳30万人做祈祷。每年10月底11月初在麦加举行朝圣大典。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圣纪节Continue2、风俗风俗习惯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和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礼仪形式、爱好和禁忌、节假日等约定俗成的风气和习惯。具有多样性、稳定性和广泛性特点从事外贸工作要特别注意外商的爱好和禁忌Continue四、法律法律确实定性和强制性,直接影响了对外贸易。1、参加WTO后,我国政府和企业都必须严格遵守国际约定。如“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2、善于利用我国开展中国家的身份,为我国产品的出口争取更多利益。3、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有礼有节的解决某些兴旺国家对我国实施的不公平贸易。如反倾销,反补贴。4、应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5、完善我国国内的法律体系,为市场经济的开展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环境。Continue五、世界主要语言语言:世界上使用语言最多的13种有汉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日语、法语、阿拉伯语、德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印度斯坦语、孟加拉语、印度尼西亚语等。汉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等六种语言为联合国的正式语言和工作语言。
Continue第三章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形成和转移从历史考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先形成的地区是在欧洲,因此世界贸易中心首先在欧洲形成。随着生产力开展水平不断的提高,国际贸易中心由区域贸易中心向世界贸易中心开展。第一节产业革命前的区域贸易中心奴隶制社会:四大文明古国封建社会:东方: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西方:欧洲区域贸易的开展是在欧洲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即11-15世纪随着商业城际之间和国际间的集市贸易的开展而逐渐形成的。
Continue1、佛兰德尔-毛纺织手工业中心“香槟集市〞—当时较为典型的具有全欧洲意义的最大的集市贸易中心。这个集市贸易的开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区域贸易中心的形成,这个中心就是位于比利时西南部的佛兰德尔、德国北部的汉萨同盟地域和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热那亚和佛罗伦萨。2、汉萨同盟-德国北部3、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热那亚、米兰—形成了以地中海沿岸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中心第二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世界贸易中心的产生一、地理大发现1、1487年巴托罗缪·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2、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3、1497年达·伽马新航路的发现4、1519年-1522年麦哲伦的环球航行Continue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影响:第一、地理大发现促使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使欧洲获取了开展资本主义生产的大量货币资本和工业原料。第二、地理大发现结束了新旧大陆之间相互隔绝彼此孤立开展的局面,扩大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有助于资本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第三、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生产要素之间的流动。第四、地理大发现后,地中海沿岸的贸易地位日益下降,原来经济还十分落后的大西洋沿岸的西、葡、荷、比、英、法处于欧洲去非洲的海上交通要道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迅速的开展。因此,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向大西洋沿岸转移。Continue二、第一次产业革命产业革命首先是从纺织业开始的,主要标志是1733年英国兰开夏的钟表匠创造了飞梭;1764年珍尼纺纱机〔带动纱锭越来越多〕;1769年水利纺纱机的创造和运用〔极大的降低了本钱,提高了织布的效率〕;1776年瓦特创造了蒸汽机;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了世界第一艘轮船,英国仿造成功并大规模的使用;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逊创造了蒸汽机车,使得陆上运输进入铁路时代;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至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机器大工业占优势的国家。
意义:一次产业革命后,地中海的优势失去了欧亚中心的地位,而大西洋沿岸的英法西葡荷成为世界贸易最兴旺的地区。ContinueContinue四:世界贸易中心向北大西洋沿岸转移。至20世纪初,欧洲西部和美国东北部成为世界经济最兴旺的地区。第三节亚太地区—正在兴起的世界贸易中心区原因:20世纪60-90年代,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经济的快速、持续的开展。21世纪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将向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转移一、亚太地区的区域范围广义为太平洋沿岸国家狭义为太平洋亚洲及大洋洲。其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20%,人口18亿占世界总人口的30%。政治经济体制上多种多样,兴旺的资本主义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正在转轨型国家、经济落后国家。Continue二、亚洲成为世界贸易中的自然地理条件1、地域范围广阔自然条件多种多样2、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具有丰富的海洋和陆地资源4、重要的交通位置三、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经济根底1、亚洲经济增长迅速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东盟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均在5%以上,中国达8%以上,亚洲四小龙5-7%。ContinueContinueContinue五、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贸中心所面临的挑战1、亚太各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型和调整期,因此较脆弱。2、科技力量缺乏,产业开展相对滞后。3、面临巨大的社会开展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4、全球化和一体化对开展中国家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第四章世界区域经济集团Continue二、区域经济集团化形成的背景1、平安需要例如:欧盟的前身-欧洲煤钢共同体2、经济开展需要-“马歇尔〞方案3、科技开展的需要-空中客车4、二战后各国经济开展不平衡的产物-EU;NAFTA5、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物6、地缘经贸关系的扩展-降低本钱,减少摩擦和障碍7、“南南联合〞以增加与兴旺国家谈判筹码-OPEC8、EU和OPEC的表率作用Continue三、区域经济集团化的特点1、基于地缘关系的由小倒大2、开放与统一的结合3、从市场开始,走向国与国之间的最终融合-“USE〞4、集团内部以强国为主导-德法“欧盟发动机〞;美国5、竞争与合作的有机结合ContinueContinue不利:1、阻碍国际产业分工2、加大国际贸易开展的阻力-产生资源无效率配置3、破坏“南北合作〞-剥夺了开展中国家开展时机,使得兴旺国家“强者更强〞;开展中国家“弱者越弱〞4、使得国际经济和政治纠纷的协调难度增加第二节世界主要经济贸易集团概况ContinueContinue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地域最广;成员国最多;最具多样性-松散的联合体1、历史2、特点:开放性;渐进性和灵活性;非强制性;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相结合3、成就:?茂物宣言?4、挑战:分散大于一致a、各成员追求目标不一样b、APEC与次区域贸易集团的关系难以协调c、成员体之间的关系和成员体与区外的双边关系的协调d、区内缺乏领导核心e、缺乏严格制度化约束f、成员体之间有矛盾第五章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一、环境及环境与人类的关系1、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开展的物质根底2、劳动是人类和环境相互交流的媒介3、人类能够能动的改造和利用环境二、环境问题1、资源的破坏和耗竭-绿色减少;淡水的污染;矿藏的下降2、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大气;海水污染;核污染3、人口爆炸Continue第二节国际经贸活动与环境相互制约的关系Continue2、不利方面a、兴旺国家对开展中国家“环境剥削〞b、开展中国家“重开展,轻环保〞c、开展中国家为出口对资源无节制开发d、重大工程工程论证不够,导致严重环境后果e、海上石油泄漏f、病毒更容易传播第三节WTO与环境保护一、相关规定WTO相关8项规定“环境标志〞制度:所谓“环境标志〞是一种印刷和粘贴在产品包装上的图形,用以标明该产品不但质量合格,而且在生产、消费处置过程中,也符合环境保护要求。最早采用“环境标志〞的国家是德国的“蓝色天使〞制度,我国也与1993年开始实施环境标志制度。但是,虽然上诉协议或协定中的有关规定为国际贸易往来中如何保护环境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但这种出于环保的例外或豁免不应成为构成歧视待遇和设置贸易壁垒的理由,否那么就违反了最惠国待遇的贸易准那么。Continue第四节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一、环境问题是一个开展问题兴旺国家:高生产、高消费、先污染、后治理导致开展不当:是指西方兴旺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从环境效益分析,实质上是本国乃至全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过程。开展中国家:二战前-单一经济;二战后-开展优先,以环境换开展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开展:1、世界环境是一个整体,兴旺国家和开展中需要共同面对;2、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关键兴旺国家应主动承担责任:缩小工业品和农业品差价;免除债务;取消贸易限制;提供援助Continue第六章世界能源贸易地理第一节、世界石油生产贸易状况一、世界能源生产消费结构能源结构的变化与生产力开展水平密切相关“薪炭时代〞→“煤炭时代〞→“石油时代〞石油、天然气消费量上升的原因:1、石油产量迅速增长2、石油可燃性高,热效率大3、运输方式的改进4、垄断产生的低价→引发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Continue近年来,煤炭、石油比重下降,天然气、水能、核能、风能比重上升。能源消费地区差异:北美、欧洲60%;亚太其次29%2002年十大能源消费国家: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德国、印度、加拿大、法国、英国、韩国Continue二、世界石油的储藏、生产、消费的地理分布1、石油的储藏-六大储油区中东〔油田规模大,产量高;地质条件好;分布集中,便于运输;开采条件好;油品好〕;中南美;欧洲及独联体;非洲;北美;亚太2、石油的开采和加工3、石油的消费和贸易三、能源平安及战略石油储藏制度四、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节天然气与煤炭的生产与贸易一、天然气比重不断上升欧洲、中东、亚太、非洲、南北美俄罗斯、伊朗、卡塔儿油气共生产量:欧洲、北美、亚太管道运输Continue二、煤炭储量:美国、中国、独联体生产阶段:1、1860-1913煤炭生产大开展2、1914-1950稳定增长3、1951-1974走向萧条,被石油取代4、1974以后,缓慢增长产量: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消费国:中国、美国、印度第七章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第一节世界农业生产概况一、农业的根底地位二、战后农业生产的特点(1)农业生产稳定增长,但各国之间开展不平衡-兴旺国家增长缓慢,开展中国家增长较快(2)农业在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中所占比重下降(3)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畜牧业所占比重上升(4)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Continue(5)开展“绿色农业〞已成为一种重要趋势“绿色农业〞又称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品的生产体系。-“绿色产品标志〞(6)主要农产品产量不断增长,农业生产效率提高Continue1、什么是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各国为适应全球环保战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产物。绿色产品也称为环境协调产品,目前尚无公认的权威定义,但绿色产品必须符合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在其生命周期全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对人体无害,对环境无影响或影响极小。
二、产品结构尽量简单而不降低功能,消耗原材料尽量少而不影响寿命,制造使用过程中消耗能源要尽量少而不影响其效率。
三、在其使用寿命完结时,其零部件或者能翻新、回收、重用,或能平安地处理掉。
简言之,绿色产品就是采用绿色材料,通过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包装而生产的一种节能、降耗、减污的环境友好型产品。Continue2、绿色产品的标志
环境标志,是对产品的环境性能的一种带有公证性质的鉴定,是对产品的全面的环境质量的评价。在促进环境标志的国际标准化方面,ISO将其定义为:印在或贴在查您或其包装物上合法环境品质或持证用语和〔或〕象征符号。环境标志又称“环境标签〞、“绿色标志〞,对企业而言,绿色标志可谓产品的绿色身份证,是企业获得政府支持,获得消费者信任,顺利开展绿色营销的主要保证。企业获得绿色标志即说明该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理过程均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其垃圾无害或危害极小,有利于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
Continue3、绿色标志的实施
绿色标志实施已有20多年的时间,德国于1978年开始采用蓝色天使绿色标志,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绿色标志的国家。从1988年开始,加拿大、日本、法国等国也相继建立自己的绿色标志认证制度。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等北欧国家于1989年开始实行国家之间统一的北欧绿色标志。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亚洲国家也已开展了绿色标志工作。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或正在积极准备实施绿色标志方案,绿色标志产品种类已达几百种,产品近万种。ContinueContinue三、世界农业生产的地域类型1、温带高度商品化、集约化农业。温带季风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乌克兰温带海洋性气候-英国、荷兰、爱尔兰、比利时2、亚热带和热带季风型农业我国东南部、韩国和日本南部、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孟加拉和印度3、亚热带地中海型农业-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以色列Continue4、热带种植园农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西、哥伦比亚5、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畜牧业和灌溉农业-我国西北和内蒙古、蒙古、中亚各国、西亚、非洲北部和南部以及澳大利亚中西部6、单一的捕鱼、养鹿、狩猎农业-冰岛、马尔代夫、俄罗斯和加拿大的北冰洋沿岸7、城郊型农业-菜篮子工程第二节世界农产品贸易一、世界农产品贸易开展的历程及特点〔一〕开展历程-四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1970年:恢复和开展时期1971年-1980年:大开展时期1981年-1985年:衰退时期1986年以后:恢复增长时期〔二〕世界农产品贸易的特点1、总量增长,但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2、农产品贸易在国家或地区之间开展不平衡〔1〕兴旺国家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上升,开展中国家下降〔2〕开展中国家内部也不平衡Continue3、农产品贸易的商品构成日益多样化4、粮食的贸易格局发生了变化5、农产品贸易中的保护主义愈演愈烈6、农产品价格与工业品价格相比,呈下降趋势7、跨国公司在农产品贸易中的作用日益显著8、动植物检疫国际公约日益完善Continue二、主要农产品贸易小麦-中国、美国、印度大米-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出口最多玉米-美国、中国、墨西哥大豆-美国、巴西、阿根廷棉花-中国、美国、印度咖啡、茶叶、可可-巴西、印度、科特迪瓦甘蔗、甜菜-巴西、法国畜产品-牛肉:美国;猪肉:中国;牛奶:美国渔产品-五大渔场水果-柑橘王国:巴西;葡萄牙:香蕉;印度:苹果、菠萝Continue三、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荷兰园艺业和畜牧业畜牧业分放牧型和集约型农产品出口特点:1、人均创汇率高;2、出口增速最快;3、单位面积土地创汇率高;4、多项出口第一第八章工业制成品贸易地理Continue二、工业制成品和贸易开展的趋势及特点1、工业制成品种类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口算练习题三
-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听评课记录《第17章一元二次方程数17.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3课时)》
- LED屏幕安装协议书范本
- 合伙经营客车股份协议书范本
- 医共体合作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度航空制造业飞机工程师聘用合同
- 融资项目股权质押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股东股权转让及公司企业文化塑造协议
- 卫生院聘用合同(2025年度医疗管理岗位模板)
- 2025年度汽车美容店员工培训及服务标准合同
- 四星级酒店工程样板房装修施工汇报
- 圆翳内障病(老年性白内障)中医诊疗方案
- 博士后进站申请书博士后进站申请书八篇
- 华为携手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创建世界一流展馆
-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专题2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第3讲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方案
- GB/T 41509-2022绿色制造干式切削工艺性能评价规范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是独特的
-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五层宿舍楼建筑结构设计
- 青年卒中 幻灯
- 典型倒闸操作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