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图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中图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中图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中图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中图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中图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题文】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人选“盛唐篇”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A.唐朝关中地区B.北宋四川地区C.南宋江南地区D.元朝中原地区3、孔子根据鲁国的历史编写了《春秋》后就以春秋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春秋开始于()A.公元前475年B.公元前476年C.公元前771年D.公元前770年4、电视剧《敦煌》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深受人们喜爱。敦煌莫高窟更是闻名世界。下面对它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地处甘肃省B.大部分洞窟开凿于隋唐时期C.反映的是道教文化特色D.堪称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5、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唐朝时期出现的两项是()A.造纸术、印刷术B.印刷术、火药C.指南针、火药D.造纸术、火药6、根据考古发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种植的粮食作物是()A.小麦B.水稻C.粟D.玉米7、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这有利于①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②加强国防事业③促进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④造就科技发达的局面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20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他们是()A.海军、陆军、空军、导弹部队、战略支援部队B.海军、陆军、空军、武警部队、战略支援部队C.海军、陆军、空军、野战军部队、战略支援部队D.海军、陆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四大发明”是我国对世界科技的重大贡献,其中和宋代相关的是A.指南针B.火药C.造纸术D.活字印刷术。10、李白写出赞美祖国山河壮丽的大量诗篇,其代表作有()A.《秦中吟》B.《潼关吏》C.《早发白帝城》D.《蜀道难》11、有一天,小明同学去参观某一历史博物馆,其中有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引了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此文字是()A.金文B.甲骨文C.大篆D.隶书12、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因为它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B.有利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C.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D.有利经济发展13、华佗有哪些特长()A.针灸B.按摩C.外科手术D.发明“麻沸散”编“五禽戏”14、现存最早的一部农学著作是()A.《农政全书》B.《水经注》C.《齐民要术》D.《汜胜之书》15、“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相传距今约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最强大的部落是()A.炎帝部落B.黄帝部落C.女娲部落D.蚩尤16、对科举制的准确理解是()A.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政B.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C.隋朝时开始创立D.最重要的科目是进士科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7、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______。18、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_____发明的。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人自宋后少名桧,我至坟前愧姓秦。——秦观材料二: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材料三:岳飞追击金兵时曾路过靖江,他看着跟随部队行进的依依不舍的江南百姓,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大家就在这里安顿下来吧,将来必定是鱼米之乡。”并脱下身上的战袍送给百姓。后来人们在当地建造了岳王庙,并改地名为生祠。——《泰州地方志》(1)对联中所指的“忠骨”是谁的遗骨?“佞臣”指谁?(2)《题临安邸》这首诗中描写了南宋统治者怎样的精神状态?(3)材料一与材料三的诗句和祠堂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学习了中国历史后,你对中国古代的英雄们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请写出你所崇拜的一个历史人物及主要事迹。(5)在民族并立的时代,你认为各民族应该怎样友好相处?20、【题文】【】(1)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会子”。

改正:

【】(2)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改正:

【】(3)公元7世纪;穆罕穆德在阿拉伯半岛耶路撒冷创立了伊斯兰教。

改正:

【】(4)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

改正:21、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4分)22、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1题,共2分)23、观察《隋朝大运河图》书第3页请回答:(1)请写出隋炀帝由洛阳到余杭沿运河南下所走的路线(包括经过的运河河段和城市)。(2)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其作用如何?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4题,共20分)24、改错题:《大唐西域记》讲述了马可。波罗游历东方的见闻。______。25、政治制度贯穿着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1)尧舜时实行的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为______。

(2)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______。

(3)秦朝开创的以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的制度是______。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摘自北师版《历史》七上(1)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材料二阅读材料:(2)据材料二,指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3)概括汉武帝、孝文帝民族政策方式上的不同点.(4)你更赞同哪一方式?请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理由.27、列举我国远古人类重要的三个遗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和“盛唐篇”给我们解题提供了重要信息;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唐朝盛世时期,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解析】【答案】D2、B【分析】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那时候,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经济发展的掌握情况;重点考查了纸币交子。

本题旨在让学生充分理解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情况。【解析】B3、D【分析】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

故选D.

本题以孔子编写的《春秋》为依托;考查的是春秋时期开始时间的知识.

本题以孔子编写的《春秋》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春秋时期开始时间的记忆能力.【解析】D4、C【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C.反映的是道教文化特色,这个是不正确的,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所以答案选C5、B【分析】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经有火药配方的记载;此外,雕版印刷术也是在唐朝时期出现的.指南针是在北宋发明的,而造纸术是在西汉前期发明的.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发明.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四大发明出现的时间.【解析】【答案】B6、C【分析】生活于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已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知识点.

本题以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C7、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朝重视发展文教事业的相关知识点。宋朝时期为了防止出现唐朝时期的宦官控制军权的现象发生,于是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重文轻武政策的实行,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上和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科技发达的局面。但是宋朝的军事力量不堪一击,削弱了国防力量。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解析】C8、D【分析】2015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种进行改革,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的五大军种包括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2016年的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五大军队。2015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种进行改革。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军队建设成就。【解析】D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ABD【分析】略【解析】ABD10、CD【分析】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一生写下了不少讴歌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人们称他为“诗仙”,他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

故选CD.

本题主要考查李白.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唐朝的诗歌成就.【解析】CD11、AB【分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金文和甲骨文都是商朝的文字;大篆是西周时期的文字,隶书出现于秦朝。

故选:AB。

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商朝出现的文字,尤其注意不要被甲骨文这一重要知识点迷惑,注意到金文也是这一时期的文字.【解析】AB12、ABC【分析】略【解析】ABC13、ACD【分析】略【解析】ACD14、CD【分析】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这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被称为“中国五大农书之首”.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解析】CD15、AB【分析】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的部落主要有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其中最强大的是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

故选AB.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知道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最强大的是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AB16、BCD【分析】据题干“对科举制的准确理解”结合所学可知;隋朝时开始创立的科举制,最重要的科目是进士,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故选:BC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相关知识的掌握;科举制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解析】BC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7、略

【分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故答案为:天府之国.

本题以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的重要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解析】“天府之国”18、略

【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科技成就。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故填毕昇​。【解析】毕昇19、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岳飞抗金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南宋时期,岳飞抗金,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的壮大,就解除了岳飞的兵权,秦桧还以“谋反”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因此,联中所指的“忠骨”是岳飞的遗骨,“佞臣”指秦桧。(2)本题主要考查了南宋统治者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体现了那些南宋统治阶级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精神状态。(3)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岳飞、秦桧的态度。根据材料一中的“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和材料三中的“后来人们在当地建造了岳王庙,并改地名为生祠”可以看出,人们对岳飞抗金的崇敬,对秦桧之流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的愤慨。(4)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中国古代英雄任务的识记。根据所学知识,古代英雄很多,例如:岳飞是南宋名将。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亲鼓励他报效国家,从军之前,母亲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不忘母训,那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岳飞每战必胜,立功无数,名闻大江南北。岳飞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抗金军队“岳家军”,岳家军遵守纪律,宁可忍住饥饿,不敢打扰人民,留下“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美名。“岳家军“让金军闻风丧胆,金兵统帅长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5)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在民族并立的时代,民族之间时战时和,但战争是短暂的,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因此,各民族之间要友好交往、和谐发展,促进民族的融合。【解析】(1)岳飞;秦桧。

(2)苟且偷安;醉生梦死的精神状态。

(3)人们对岳飞抗金的崇敬;对秦桧之流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的愤慨。

(4)岳飞是南宋名将。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岳飞每战必胜,立功无数,名闻大江南北。岳飞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抗金军队“岳家军”,岳家军遵守纪律,宁可忍住饥饿,不敢打扰人民,留下“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美名。“岳家军“让金军闻风丧胆,金兵统帅长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5)各民族之间要友好交往、和谐发展,促进民族的融合。2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的能力;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宋纸币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而会子是出现在南宋时期。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准确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增强了民族自尊心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指新中国的诞生。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伊斯兰教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公元7世纪,穆罕穆德在阿拉伯半岛麦加冷创立了伊斯兰教,而不是耶路撒。

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时间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新中国的成立;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伊斯兰教;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答案】(1)把“会子”改为“交子”;

(2)错;改正:把“抗日战争的胜利”改为“新中国的成立”。

(3)错;改正:把“耶路撒冷”改为“麦加”。;

(4)对。21、略

【分析】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故答案为:

司母戊鼎.

本题考查了司母戊鼎的历史地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司母戊鼎的历史地位.【解析】司母戊鼎四、判断题(共1题,共4分)22、√【分析】本题考查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本题是正确的,故选A。【解析】A五、识图题(共1题,共2分)23、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炀帝由洛阳到余杭沿运河南下所走的路线是:由洛阳到洛口仓,经过洛水进入通济渠、邗沟、江都、江南河,最后到达余杭。(2)本题主要考查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凿大运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而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已是势在必行。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解析】(1)洛口仓、通济渠、邗沟、江都、江南河(2)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六、简答题(共4题,共20分)24、略

【分析】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来华,居住十几年.《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已及马可•波罗游历东方的见闻.

故答案为:《大唐西域记》;改为:《马可•波罗行纪》

本题考查的是《马可•波罗行纪》的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马可•波罗行纪》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大唐西域记》改为:《马可•波罗行纪》25、略

【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是通过推选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尧老后,传位于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的舜,舜老后,通过推举传位于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禹,历史上称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为禅让制。

(2)西周建立后;周天子吧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因此说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分封制。

(3)根据所学可知;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被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

故答案为:

(1)禅让制。

(2)分封制。

(3)中央集权制度。

本题以政治制度贯穿着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古代重要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点。【解析】禅让制;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26、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张骞通西域、北魏孝文帝改革。本题是材料题,所选材料是文言文,学生不易看懂,需细心阅读材料,耐心解答试题。(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系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的。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系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的。(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依据材料二可知,这是孝文帝要求北魏大臣学习汉语。(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张骞通西域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民族政策方面,汉武帝采用战争方式;孝文帝采取和平的改革方式。(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民族融合的方式。不管是战争的交往方式还是和平交往方式,都能促进民族的融合。答案不要求统一,允许有不同的看法。例1:我赞同孝文帝和平的改革方式。理由:和平的方式更有利于民族交流,但进展缓慢。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进一步融合,推动了胡汉文化的交流。例2:我赞同汉武帝的战争方式。理由:战争方式也是一种民族交往。汉武帝通过对匈奴作战,向西拓展了汉朝的疆土,进一步沟通了与西域及以西广大国家的交流,效果明显。138【解析】(1)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2)学习汉语(3)汉武帝采用战争方式;孝文帝采取和平的改革方式。(4)答案示例:示例1:我赞同孝文帝和平的改革方式.理由:和平的方式更有利于民族交流。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