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元素及其化合物

典例分析

【考查方式】

物质性质的直接考查:给出一种元素及其化合物,要求判断关于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

途等叙述的正误。

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给出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让考生判断其是否正确,可能涉及元素

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反应。

非选择题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写出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

离子方程式。

物质的推断: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现象、化学反应等信息,推断出未知物质中所含的元素及其

化合物

实验现象的描述:描述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实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沉淀生

成、气体产生等。

原理的解释:要求考生运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化学原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或实验结

果。

实验方案的设计:根据题目要求,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某一性质或完成某

一特定的实验目的。

【真题链接】

1.[2024年北京高考真题]关于Na2cO3和NaHCC)3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所含微粒的种类相同

B.可用NaOH溶液使NaHCO3转化为Na2CO3

C.利用二者热稳定性差异,可从它们的固体混合物中除去NaHCC>3

D.室温下,二者饱和溶液的pH差约为4,主要是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差异

2.[2023年浙江高考真题]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铁属于弱电解质B.氯化铁溶液可腐蚀覆铜板

C.氯化铁可由铁与氯气反应制得D.氯化铁溶液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3.[2023年浙江高考真题]硫酸铜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元素位于周期表p区B.硫酸铜属于强电解质

C.硫酸铜溶液呈酸性D.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

4.[2024年浙江高考真题]工业上将Cl2通入冷的NaOH溶液中制得漂白液,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B.C1O-水解生成HC1O使漂白液呈酸性

C.通入CO2后的漂白液消毒能力增强D.NaClO溶液比HC1O溶液稳定

5.[2022年江苏高考真题]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固氮、人工固氮都是将N?转化为NH3

B.侯氏制碱法以H?。、NH3,CO2,NaCl为原料制备NaHCC>3和NH4cl

C.工业上通过NH3催化氧化等反应过程生产HNO3

D.多种形态的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环”

6.[2022年重庆高考真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

A.ci2和Br2分别与Fe反应得到CF和Br

B.Na和Li分别在。2中燃烧得到Na2O和Li2O

C.lmolSO3与ImolNO2分别通入1L水中可产生相同浓度的H2s和HNO3

11

D.0.1mol-L-盐酸和0.1mol-L-稀硝酸分别加入适量Na2CO3中均可得到CO2和H2O

7.[2024年北京高考真题节选

]HNC)3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采用不同的氮源制备HNO3。

(1)方法一:早期以硝石(含NaNC)3)为氮源制备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NaNO3—NaHSO4+HNO3T。该反应利用了浓硫酸的性质是酸性和。

(2)方法二:以NH3为氮源催化氧化制备HNO3,反应原理分三步进行。

国十瓯十回酝

①第I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Na2cO3和NaHCC>3的溶液中均存在H?。、H2co3、r、OH,Na*、C0|,

HCO3,A正确;NaHCO3力口入NaOH溶液会发生反应NaOH+NaHCO3—Na2CO3+H20,

B正确;NaHCC>3受热易分解,转化为Na2co3,而Na2co3热稳定性较强,C正确;室温下

Na2c。3和NaHCC)3饱和溶液pH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CO:的水解程度远大于HCO3,D错

误。

2.答案:A

解析:氯化铁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A错误;氧化性:Fe3+>Cu2+,故氯化

铁溶液可腐蚀覆铜板:Cu+2FeCl3—2FeCl2+CuCl2,B正确;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

铁,C正确;向沸腾的蒸储水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

加热,即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D正确。

3.答案:A

解析:Cu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位于周期表ds区,A错误;硫酸铜属于盐,溶于水或

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B正确;硫酸铜为强酸弱碱盐,由于C/+水解溶液呈

酸性,C正确;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D正确。

4.答案:B

解析:NaClO水解生成的HC10具有漂白性,是漂白液的有效成分,A正确;C1CT水解的方

程式为CICF+H?。±HC1O+OH,漂白液呈碱性,B错误;通入CO2后发生反应:

NaClO+C02+H20=NaHCO3+HC10,HC10浓度增大,且HC10的氧化性更强,故漂白

液的消毒能力增强,C正确;次氯酸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所以热稳定性:

NaClO>HC1O,D正确。

5.答案:A

解析:A项,自然固氨、人工固氮都是将Nz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不一定转化为NH3,错

误;B项,侯氏制碱法第一步发生反应COz+NH'+HzO+NaCl-NHQ+NaHCOsJ,正

确;C项,工业制硝酸发生反应

催化剂

4NH3+5O24N0+6H2O^2N0+022NO23NO2+H202HNO3+NO,正确;D

项,N2,NH3、镂盐、硝酸盐等含N物质通过不同途径的相互转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

环”,正确。

6.答案:A

解析:J、Br2的氧化性均强于Fe3+,与Fe2+反应分别得到C「和Br—,A正确;Na在O2中

燃烧得至UNa202,B错误;SO3+H2O=H2SO4,3NO2+H2O=2HNO3+NO,lmolSO3

2

与1molNO2分别通入IL水中,分别得到1molH2SO4,-molHNO3,H2SO4和HNO3的浓度不

同,C错误;酸性:H2CO3>H3BO3,故O.lmoLLT硼酸加入适量Na2cO3中不能得到CO?和

H2o,D错误。

7.答案:(1)难挥发性

催化剂

(2)4NH+5O,4NO+6H.O

3一△

解析:(1)浓硫酸难挥发,产物HNCh为气体,有利于复分解反应进行,体现了浓硫酸的难

挥发性和酸性。

催化剂

①第I步反应为氨气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0+6H2。。

重难突破

L下图为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①的目的是防止混入杂质使催化剂中毒

B.步骤②中“加压”既可以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又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步骤③选择500℃的重要原因是催化剂活性最高

D.步骤③、④、⑤均有利于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

2.部分含氮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5氢

+4化

+2碱

r',

0酸

/I物质类别

化f

*g

-3物

A.液态a可用作制冷剂,g是农业上常用的化肥

B.b—a、b—c的转化都属于氮的固定

C.工业上由b出发制备e的路线:b催化剂冷温高压>a催化/加热

D.足量e的稀溶液与6.4g铜粉反应时,可以生成4.48L气体d

3.用一定量脱脂棉包裹少量NaZ。?粉末,放入充满S。?(少量)的圆底烧瓶中充分反应,圆

底烧瓶中。2含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段发生的反应为2Na2O2+2SO2-2Na2SO3+O2

B.bc段发生的反应为2Na2so3+C)2-2Na2so4

C.c点的固体全部为Na2sO,

D.相同条件下,将SO?换成CO?后,重复上述操作,反应结束后。2含量高于c点

4.某小组对Fe?(SOJ和K3[Fe(CN)6]的性质进行探究:

I,向少量蒸馆水里滴加2滴Fe2(SO4)3溶液,再滴加2滴KSCN溶液。

II.向少量蒸储水里滴加2滴坞[FeCCN%]溶液,再滴加2滴KSCN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I中继续加入少量K2sO4固体,溶液颜色变浅

B.实验II中溶液呈红色

C.KSCN能区分Fe?(SOJ和K3[Fe(CN)6]

D.焰色试验不能区分Fe?(SOJ和K3[Fe(CN)6]

5.某实验小组用pH传感器探究Na2co3、NaHCC)3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根据下表中的实验

A.I是空白实验,排除因体积变化对II、III溶液pH的影响

B.H的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

C.II和I的pH曲线基本重合,说明II中OH-没有参加反应

+

D.ni比n的pH曲线低,说明HI初期发生反应:H+OH-H2O

6.依据动力学原理,CaMg(CC>3)2分解过程中Mg2+会比Ca2+优先向外扩散,C。:随后扩散

到表面分解产生CO?和,而Ca2+与C。丁的结合能力较强,不易扩散。如图为在一定条件

下的热重分析图。

1mI

X

904第一阶段

to-^^(764,76)

,O-

例820,64、第二阶段

i0:C(871,52)\.一

50060070080090077t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X帛.

A.第一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Mg(CO3)2=CaC03+MgO+C02T

B.图中3点时,碳酸钙的分解率为60%

C.图中C点以后剩余固体的成分是CaO、MgO

D.第二阶段图像斜率明显加大可能是因为温度较高使反应速率加快

7.元素的“价一类”二维图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它指的是

以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二维平面图像。如图为铁元素的

“价…类,,二维图,其中的箭头表示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铁元素化合价

+6FeOt

3+

Fe2O3®Fe(OH)®ii

+3

①/t②④奸

+2/FeOFe(OH)2^Fe2+

Fe

0--------------------------->物质类别

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

A.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可实现上述转化①

B.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迅速发生转化②生成红棕色粉末

C.由图可预测:高铁酸盐(FeO:)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FeO:与水反应最终可生成

Fe(OH)3胶体,从而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故高铁酸盐可用作净水剂

D.加热Fe(OH)3发生转化⑥,加水溶解可实现转化③

8.工厂排放的含SO?的烟气对环境危害较大,某企业按照如图所示流程对烟气进行综合处

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NH、

ZHaHSOs溶液

A.二氧化硫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SOz+SOj+HzO-ZHSO]

B.氨气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HSO/OH-『凡0+50;一

C.上述流程利用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D.上述流程可降低碳排放,符合低碳经济

9.工业上常采用NaOH溶液吸收工业尾气中的NO和N02,其原理如下:

反应I:N0+N02+2NaOH=2NaNO2+H20

反应II:2NO2+2NaOH=NaNO2+NaNO3+H20

NaOH溶液浓度越大,黏稠度越高。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将NO和NO?体积之比为1:1、

2:1的混合气体分别通过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NaOH溶液后,氮氧化物吸收率变化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9o

黑7o

^

w

懑5O

c(NaOH)/(mol'L-1)

A.曲线I表示体积之比为1:1的混合气体吸收率的变化

B.当NaOH浓度高于L25mol.LT时,吸收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NaOH黏稠度过高,不利于氮

氧化物气体的吸收

C.向体积之比为2:1的NO和NO2混合气体中通入少量。2,可提高氮氧化物的吸收率

D.将1molNO和3moiN。混合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完全吸收,所得溶液中

«(NaNO2)_2

n(NaNO3)一

10.氯及其化合物种类繁多,部分含氯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种类

氧化物

单质

-10+1+3+4+5+7化合价

A.a与d的水溶液不能共存

B.d与f都可以用于杀菌消毒

C.e的氧化性比h强

D.b与g反应可得c,每转移必个电子可制得0.6molc

H.某同学为研究Na?。?与酸的反应,设计如图实验,现象记录如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现象

①试管壁发热

1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浓盐酸

[③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黄绿色

J^Na2O2

A.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但它不是碱性氧化物

B.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Cl?

C.水、浓盐酸分别与Na?。?反应时,体现的作用相同

D.如果把浓盐酸换成稀盐酸,并没有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证明氧化性或还原性与物质

浓度有关

12.如图,某同学用高镒酸钾和浓盐酸制备氯气,并验证氯气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行包裹无

浓4水餐化

盐-I钙的脱

酸粉脂棉

干胸色纸片

中一湿润红色纸片

中■一湿润淀粉-KI试纸

中■一湿润紫色石蕊试纸

酸钾B

A.脱脂棉中的无水氯化钙不能用碱石灰代替

B.该实验装置可证明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作用

C.若观察到湿润紫色石蕊试纸变红现象,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

D.淀粉-KI试纸变蓝,说明「被氧化

13.某化学小组通过测量Na?。?粗品与水反应产生。2的体积确定Na?。?的变质程度,但有资

料显示Na?。?与水反应收集到。2的体积小于理论值。该小组查阅资料发现如下信息。

a.Na?。?与水反应的过程中还可能存在以下两个反应:

i.Na2O2+2H2O-2NaOH+H2O2;

ii.Na2O2+H2O^NaOH+NaHO2o

b.NaHO2能在MnO2催化的条件下分解生成02。

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取0.02mol纯净Na2。?与足量水反应,140s时不再产生气泡,180s时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Mt!。?,立即产生无色气体。整个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始终约为

40mL,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4.0-

13.6-

13.2-

140180300400以

已知:16OFO表示。元素的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pH的变化可判断一定发生反应ii

161816

B.若将Na2O2替换为Na2O2,300s时溶液中的碱为NaOH

C.140~180s内,溶液中{OIF)=0.6mol.「,则此时间段内溶液中〃(NaHC)2)=°016moi

D.向8gNaC>2粗品中加适量MnC)2和足量水,生成0448LO2(标准状况下),则Na?。?粗品

的纯度为39%

14.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并收集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的过程中存在3处明显错误

B.实验室还可以用排水法收集Cl2

C.收集氯气时可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验满

D.含有14.6g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il。?反应生成7.1gCl?

15.Na是很活泼的金属。用Na通过如下反应制取Na2。:10Na+2NaNO3—6Na2O+N2To

在制取Naz。时,由于设备密封性不好而进入了少量空气,导致制得的Na2。产品中含有杂质

(杂质与。2不反应)。某学生设计了如图实验来测定该产品中Na2。的质量分数,则该产品中

Na2。的质量分数为()

A.80%B.60%C.40%D.20%

16.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要证明CuSC)4溶液显蓝色不是SO:造成的,下列实验无

意义的是()

A.观察K2sO’溶液的颜色

B.加水稀释CuSC)4溶液,溶液的颜色变浅

C.向CuSC)4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振荡后静置,上层清液变成无色

D.向CuSC)4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无色Ba(NC>3)2溶液,振荡后静置,上层清液为蓝色

17.铁与不同浓度的硝酸反应时,各种还原产物的相对含量与硝酸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

A.若铁粉与足量硝酸(9.75mol.匚)反应后得到0.1mol的气体,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

量一定大于0.1mol

B.常温时,将相同规格的铜片和铁片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浓硝酸中,金属性强的铁片的反应

更剧烈

C.硝酸的浓度越大,其还原产物中高价态的N元素成分越多

D.当硝酸的浓度为12.2moLLT时,还原产物是NO和NO2,且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8.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盐酸

弹簧夹

尾碳

气酸

处LM

—多/孔饱—和理液

生石灰X

球泡装

Na置

溶1C液1

水)

溶于

极易

NH3

3,且

备NH

可制

灰中

生石

滴入

氨水

:浓

(提示

的氯化

化碳中

收二氧

用是吸

,作

溶液

酸钠

饱和碳

溶液为

A.X

速率

的吸收

大NH

”可增

孔球泡

用“多

置中使

B.装

3

O2

足量C

通入

3,再

的NH

较多

通入

液中

Cl溶

和Na

向饱

,先

验时

C.实

过程

焙烧等

干燥及

涤、

、洗

过滤

经历

还需

固体,

cO3

备Na2

质制

得物

中所

形瓶

用锥

D.利

生的

,发

NO?

"和

例的C

当比

入适

应。通

的反

液中

OH溶

在Na

NO?

C"和

探究

装置

如图

19用

的是(

述正确

下列叙

。。

2H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