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后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后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后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后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后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一、选择题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复原,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更,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题。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剧烈,是由于(B)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解析: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植被遭破坏后,一方面降水较多的季节下渗削减,从而使更多降水转化为坡面径流,使河流汛期径流量增加;另一方面汛期地下水削减使其在枯水期补给河流的水量也削减,进而导致枯水期水位下降,所以河流径流量的年内波动剧烈,A项错误,B项正确;降水变率主要取决于该地的气候,小范围森林植被遭破坏,对降水影响较小,C项错误;河道淤积是森林植被遭破坏后,降水冲刷地面,河水含沙量增加的结果,而不是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剧烈的缘由,D项错误。2.森林植被复原后,该山地的(C)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森林植被复原后,植被覆盖率增加,植物蒸腾作用会明显加强,但是山地绿化只是小范围的植被变更,对降水影响较小,①说法错误,③说法正确;植被复原后,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削减,地下径流增加,②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故选C项。3.假如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复原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更是(D)A.甲增加,乙削减,总量增加B.甲削减,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削减,总量削减D.甲削减,乙增加,总量削减解析:森林植被复原后,下渗增加,透水岩层中含水量增加,则甲、乙两河径流总量会削减,A、B项错误;从图中岩层倾斜状况可知,同一岩层的海拔在甲河流一侧高于乙河流一侧,因此降水时甲河流一侧山体的降水转化形成的地下水就会成为乙河流的补给水源,导致甲河流径流量削减,乙河流径流量增加,C项错误,D项正确。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据此回答4~5题。4.有关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C)A.①表示降水 B.②表示水汽输送C.③表示地表径流 D.④表示降水解析:①表示蒸发,②表示降水,③表示地表径流,④表示下渗,⑤表示地下径流,⑥表示水汽输送。5.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C)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影响最大B.修建水库可以削减环节⑤的水量C.植树造林可以使环节④的水量增加D.跨流域调水可以变更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更解析:目前人类对环节③地表径流影响最大;修建水库可以稳定环节③地表径流的水量;植树造林可增大降水量使④下渗的水量增加;跨流域调水可以变更地表径流环节③的空间分布。“天河工程”论证会于2024年9月在青海西宁实行,“天河工程”用人工干预方式变更大气水汽空间分布,一旦胜利,有望实现跨区域空中调水,在青藏高原等地区增加降水。据此回答6~7题。6.“天河工程”变更水循环环节中的(D)A.蒸发 B.降水C.径流输送 D.水汽输送解析:由材料可知,“天河工程”用人工干预方式变更大气水汽分布,属于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环节,故选D。7.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D)A.蒸发剧烈 B.降水足够C.土壤肥沃 D.冰川广布解析: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气温低,蒸发弱,降水少,土壤贫瘠,冰川广布。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B)①风力②地球重力③太阳能④温室效应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沙漠中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从图中可见,地面的水分在太阳照耀之下蒸发出来,而又被塑料膜拦截,塑料膜由于石块的重力向下凹陷,地面与塑料膜形成弧形,水珠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汇合于凹陷部位,着陆到容器中。故动力为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B正确。9.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B)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大气降水④地下径流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可以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有蒸发和大气降水。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种有灌木、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汲取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水限制与雨水利用设施。读图,回答10~11题。10.雨水花园首先干脆影响水循环的(D)A.降水B.水汽输送C.蒸发D.地表径流解析:从图中可知,雨水花园干脆收集地表径流,然后再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影响降水,所以干脆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11.图中暗管的作用是(C)A.刚好汲取下渗的雨水B.收集可利用的地下水C.刚好排出下渗的雨水D.加速地下水的净化解析:当径流进入蓄水区,蓄水区的水量增加且超过沙砾层排水速度时,暗管能加快排水速度,以便刚好排出下渗的雨水,故选C。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关于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B.库区蒸发量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削减,夏季降水增多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更幅度减小解析:修建水库后,库区冬季的气温偏高,蒸发量相对增加,降水应增多。13.在F处建有一个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A)A.海陆间大循环 B.跨流域调水C.水库 D.地下水补给湖水解析:海水淡化就是将海水抽到陆地上,然后生产出淡水,这就相当于人为地制造出了海陆间大循环。二、综合题14.北京的诞生和旺盛,也是因了一条大河——永定河,史学界始终有“先有永定河,后有北京城”的说法。下图为永定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永定河的水体补给类型主要有降水、地下水。(2)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出该地区主要的水循环环节。(3)上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貌景观分别为下图中的C、A(填字母)。这体现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为塑造地表形态。解析:第(1)题,永定河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补给类型主要是大气降水,当地没有冰川,也不是我国的东北地区,故河流的补给来源还有地下水补给。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环节。海洋水汽通过盛行风输送到陆地上空,上面的横线是水汽输送,经降水到达陆地表面,然后经地表径流(江、河、湖、海)和地下径流(地下水)再返回海洋。第(3)题,图中甲位于山地,应是河谷,对应C;乙位于出山口,应是冲积扇,对应A;B是位于入海口的三角洲,可解除B。这体现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为塑造地表形态。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改善学校生态环境,我国某学校规划建设“海绵校内”,如下图所示。(1)列举出“海绵校内”对水循环影响显著的两个环节。(2)分析建设透水砖和增加绿化面积在建设“海绵校内”中所起的作用。(3)除了图中所示的措施外,请你再为建设“海绵校内”提出一条可行的建议。答案:(1)下渗、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2)铺设透水砖有利于雨水和地表径流的下渗,增加雨水的存续量;增加绿化面积有利于通过植被截留降水,增加下渗,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3)兴建排水沟、放置雨水收集桶、建设雨水花园、屋顶绿化改造、完善校内数字化雨水管理监测系统等。解析:第(1)题,“海绵校内”可增加下渗、增加地下径流或削减地表径流。第(2)题,结合上小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