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C/0D/wKhkGWekCzSAEexeAAJT2vGlI10847.jpg)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C/0D/wKhkGWekCzSAEexeAAJT2vGlI108472.jpg)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C/0D/wKhkGWekCzSAEexeAAJT2vGlI108473.jpg)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C/0D/wKhkGWekCzSAEexeAAJT2vGlI108474.jpg)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C/0D/wKhkGWekCzSAEexeAAJT2vGlI1084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022——2023学年度(上)省六校高一10月联合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大汶口发掘的一个氏族社会晚期的133座墓葬中,有8座无随葬品,125座有一般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其中45座还有猪的下颌骨随葬,少数墓中有玉器、象牙器、骨雕制品等物品随葬。材料表明当时A.已出现贪污腐化现象 B.随葬物品开始生活化C.奴隶制国家已经出现 D.贫富分化已较为明显2.与下表内容相符合的制度是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时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现象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特点传贤公天下实质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A.禅让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宗法制3.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4.西周时期,楚国国君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战国时期,屈原却认为楚人是“帝高阳(颛顼)之苗裔兮”。这说明A.民族之间经济交流密切 B.争霸需求推动文化认同C.传统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D.华夏观念不断深化发展5.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重大发展,农业进步,工商业发展,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根本上得益于A.铁犁和牛耕的使用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劳动者身份的变化 D.郡县制的普遍推行6.下表为孔子的一些经济思想。由此可见,这些思想的基本要义是治民观赋税观节俭观生态观诚信观货值观居敬行简敛从其薄宁简毋奢取物有节无信不立待贾而沽A.天下为公 B.以民为本 C.有教无类 D.中庸之道7.道家学派主张清静无为,提倡“道法自然”;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二者都A.不满礼崩乐坏的现状 B.积极维护君主统治C.主张思想上百家争鸣 D.探究国家治理方式8.嬴政自称始皇帝,下设三公:丞相掌行政;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为副丞相,主管监察。这一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国家统一 B.三权分立 C.中央集权 D.皇权至上9.关于秦朝的灭亡,贾谊认为“仁义不施”;陆贾认为“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柳宗元则强调“秦之失,在政不在制”。这三者都认为秦的速亡在于A.徭役沉重 B.法律严苛 C.暴政统治 D.官吏贪腐10.《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被斩首。由此可见A.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接近真相 B.历史研究需要通过多方采证C.考古是认知历史的唯一有效途径 D.历史真相不可能真正被认知11.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①乐府诗是由西汉国家音乐机构采集民歌修改而成②《黄帝内经》是中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③汉武帝任命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世界文化的传播④司马迁开创纪传通史体例,《史记》成为史书的典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汉高祖刘邦除秦苛法,实行“约法三章”,减轻田租。文帝时多次下诏降低“田租”或“租税”。以后田租三十税一成为两汉田租率的定制。这些举措A.加剧了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B.贯彻了道家的仁政思想C.有利于稳定汉朝统治秩序 D.说明政府开支日益减少13.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币。文帝时“盗铸如云而起”。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汉武帝的举措意在A.强化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 B.打击猖獗的私铸钱币者C.推动盐铁官营政策平稳实施 D.消除诸侯国割据的基础14.据载,大宛有蒲陶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众来,则离宫别苑观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汉朝从大宛获得葡萄、苜蓿和汗血马 B.大宛是葡萄、苜蓿和汗血马的原产地C.西汉王朝与大宛国一直保持友好交往 D.《黄帝内经》记载葡萄和苜蓿的形状15.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释放奴婢,并不断扩大范围;不断重申“卖人法”“略人法”等禁令;对诸侯王的行为进行限制等,这些措施A.剥夺了诸侯王的权力 B.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C.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 D.旨在提高军队战斗力16.三国时期,金银多被用来铸造成器物、装饰物,或涂抹于佛像上。南北朝时期,谷帛代替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以致在社会上出现“废弃货币”“忘记货币”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滥发纸币通货膨胀 B.奢靡腐化之风盛行C.社会动荡国家分裂 D.货币铸造技术落后17.如表为西晋时期储君在位时间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西晋姓名储君在位时间结果愍怀太子通290年8月~299年12月9年余被废为庶人,永康元年(300年)三月被杀濮阳王荂300年5月~301年正月8个月被害襄阳王尚301年5月~302年3月10个月被害清河康王覃302年5月~304年2月1年余被废,永嘉元年(307年)二月被杀成都王颖304年3月~304年12月9个月被废A.政治斗争比较激烈 B.中央集权遭到动摇C.储君来源渠道较多 D.君主统治普遍短暂18.317年,毫无名望的司马睿初到江东建康(今南京),乃是“吴人不附”,一个月后,还是“士庶莫有至者”。王导建议司马睿礼遇吴郡名士顾荣和出身官宦世家的纪瞻,并争取到他们的支持。从此,“百姓归心焉……君臣之礼始定”。这可以说明当时A.士族具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 B.士族成为权贵攀附对象C.江南民众纲常伦理观念淡薄 D.中央集权制度逐渐衰落19.南朝人食用用麦制成的胡饼、烧饼十分流行,不仅有众多文士作《饼赋》《饼说》之类时文颂之,而且从皇家到百姓都以饼作为节令食品或祭祀食品。此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有A.北方人民的南迁 B.铁犁牛耕技术传播C.丝绸之路的开通 D.南方土地大量开垦20.自大运河修通之后,扬州作为运河、长江码头,在军事地理与区位特征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隋代设置的以扬州为中心的江都郡辖境包括长江南北的两片土地,将长江天险包容在同一政区之内。江都郡的设置A.受行省制度的影响 B.意在防范分裂割据C.遵循山川形便原则 D.利于市镇经济兴起21.唐朝时期,江东犁、铁搭、龙骨水车等生产工具的创造和使用,有力地推进了“与水争田”。在丹阳(今江苏镇江境内)的练湖里有横截十四里的长堤,泄去湖水,“取湖下地作田”。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唐代A.国家赋税制度还有待完善 B.围湖造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C.治湖营田在江南卓有成效 D.技术改进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22.下表是唐朝与周边民族或地区交往表(部分)。由下表可知唐朝时期民族/地区方式具体情况唐太宗东突厥战争东突厥汗国灭亡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西域设置机构设安西都护府回纥册封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唐玄宗粟末靺鞨册封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A.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开发 B.与周边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C.发展民族关系具有灵活性 D.以军事手段征服各民族政权23.如图为唐玄宗天宝年间边境节度使分布图。这体现出该时期A.民族政策开明 B.边地防务强化 C.社会矛盾尖锐 D.藩镇割据严重24.著名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为白居易参与江南农活时所作,白居易凭借此诗一举中第,然而获得功名的白居易和当时许多出身较为低微的进士一样,不得不主动结交长安名士,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其推荐得以授官。这表明当时A.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B.重文轻武风气愈发浓厚C.官员主导文学创作 D.社会阶层流动存在障碍25.唐初,三省宰相几乎都是兼职,一般是“午前决朝政,午后决省事”,且每天上午政事堂宰相办公会议结束后,皇帝都要“出内厨食以赐宰相,馔可食十数人”,以慰劳忙碌了一上午的宰相们,从而形成了宰相会食(有如工作午餐)之制。由此可知,宰相“会食”A.旨在提高宰相办公效率 B.利于协调三省宰相关系C.强化了君主对宰相控制 D.便于皇帝诏令顺利执行26.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规定无论主户、客户,均按田亩资产多寡交税,而且贵族官僚、富商地主也得交纳。由此可知,两税法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延续了租庸调制C.扩大了收税对象 D.加强了人身控制27.南朝梁武帝笃信佛教,以至有“皇帝菩萨”之称,但他却决不敢忘记“事衣冠礼乐”。他多次舍身出家,同时又立孔庙,置五经博士,并自编了《周易讲义》、《中庸讲疏》。这表明当时A.儒佛共同维护传统伦理 B.儒佛思想上逐渐合流C.儒学居于政治优势地位 D.统治者实行外佛内儒28.唐代,农书、桑书、医书、算书、历书、字书、韵书、相宅等民间用书能够成册使用,应用也非常广泛。谱牒也属于民间实用的书籍,主要种类包括家谱、族谱、家乘、房谱、支谱、世谱、统谱等,这些谱牒也大都成册,在家族内部流行。这些民间用书的使用和流行A.促使中国文化长期领先于世界 B.得益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C.有利于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D.阻碍了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29.如图为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局部)。该画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以后,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画中人物的服饰与妆容皆为大唐风格,同时,其绘画技法突破了传统。这反映出
《送子天王图》(局部)A.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B.异城文化与中华文化开始交融C.“以形写神”绘画风格形成 D.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30.“唐决”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方式。日本天台宗僧人将佛教教理上存在争议、悬而未决的问题称为“未决”,由入唐日僧将“未决”之文书带至中国“请决”,而中国僧人对相关问题回答被称为“唐决”。对“唐决”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佛教起源于中国,日本佛教尊中国为正宗B.日本佛教文化的发展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世界发展提供滋养D.中日两国因交流互鉴而促进彼此文化繁荣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31题22分,32题18分,总分40分)31.(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应运而生。——摘编自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汉武帝时期,大肆用兵拓边,汉朝前期70来年的积累,没几年打了个底朝天。于是汉武帝改变政策,先是实行了盐铁官营,从盐铁专卖中获得丰厚的利润,又采取均输法和平准法。均输就是国家采购国家经销;平准就是根据市场情形,设立专门的机构,贱买贵卖,平抑物价,垄断经营。还推出了“算缗”与“告缗”,向工商业主征收财产税、车船税,鼓励告发瞒报家产的行为。晚年的汉武帝发布了《轮台罪己诏》,检讨自己的错误。认为不该穷兵黩武,用尽民力。——张吾愚《千秋功罪桑弘羊》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8分)(2).结合材料二,概括汉武帝经济措施及影响。(14分)32.(18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规模交融,使这一时期的文化趋于多元走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拓跋部原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进入中原后,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经济文化相对先进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致使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严重威胁北魏统治的稳固。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严重打击了北魏的统治。——摘编自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并分析其改革有何意义。(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6分)
历史参考答案1.D2.A3.B4.D5.A6.B7.D8.D9.C10.:B11.B12.C13.A14.A15.C16.C17.A18.A19.A20.B21.C22.C23.B24.D25.B26.C27.C28.B29.A30.B31.(1)表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宣传物料印刷合同范本3篇
- 《数据安全法》考试参考题库100题(含答案)
- 2025年梧州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全球‘最优旅行小镇’课件展示:探索与发现乡村之美
- 2025科学仪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与机会
- 中班区角创意活动方案五篇
- 养老行业的未来:2025年发展趋势与市场展望
- 借款简单的合同范本
- 旅游规划服务合同
- 反担保合同以及借款担保合同范文
- 2024年全国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上部分(600题)
- 安徽省蚌埠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1月)数学试题(蚌埠一模)(含答案)
- 2025年春节安全专题培训(附2024年10起重特大事故案例)
- 2025年江苏太仓水务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辽宁省沈阳名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专题知识培训
- 2024年新疆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第三章-自然语言的处理(共152张课件)
-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 六年级口算训练每日100道
- 高一生物生物必修一全册考试题带答题纸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