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解析版)_第1页
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解析版)_第2页
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解析版)_第3页
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解析版)_第4页
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6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经典基础题

内容概览

考点01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的组成

考点02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

考点03微观模型图

考点04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考点05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考点06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考点07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工考点01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的组成

1.(23-24九年级上.甘肃天水.期末)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在氧气中点燃某纯净物X,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则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

B.6@283&力288依次表示A1原子、C1+离子结构示意图

C.催化剂是能加快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物质

D.煤块在空气中燃烧后,留下的灰烬质量变小了,这一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D

【解析】A、在氧气中点燃某纯净物X,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碳、氢、

氧三种元素,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则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错误;

B、唠,g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3,表示铝原子(AD,《吟质子数=17,核外电

子数=18,表示氯离子(CD,故错误;

C、催化剂是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物质,故错误;

D、煤块在空气中燃烧后,留下的灰烬质量变小了,是因为煤块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

气中,灰烬的质量比煤块的质量小,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正确;

故选D。

2.(23-24九年级上.河北邢台.期末)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答案】B

【解析】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不一定等于c与d之和,故A错误;

B、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例如恰好完全反应时是2xg,

不恰好完全反应时,小于2xg,故B正确;

C、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D的质量总和,但是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

不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故C错误;

D、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也可能是置换反应,故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不变,故D错误;

故选:Bo

3.(23-24九年级上•福建莆田•期末)A1与物质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1+3X=3CU+A12(SO4)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1的化合价由0变为+2B.X的化学式为CuSO4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

【答案】B

【解析】A、铝单质中铝元素化合价为0,硫酸铝中铝元素显+3价,故A1的化合价由0变为

+3,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Al、Cu、S、0

的个数分别是2、0、0、0,生成物中含Al、Cu、S、0的个数分别是2、3、3、12,故反应物

中还应含3个Cu、3个S、12个0,故X的化学式为:CuSO4,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54份质量的铝置换出192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3-24九年级上.山东济宁.期末)已知某纯净物2.3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且完全燃烧,生

成了4.4g二氧化碳和2.7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纯净物只含有碳、氢元素

B.该纯净物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

C.该纯净物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纯净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答案】D

【分析】某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可确定该

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又根据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的氢元素均来源于该纯净物,

则纯净物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x1|xlOO%J=L2g,氢元素的质量为:2.7g100%]=0.3g,

1.2g+0.3g=1.5g<2.3g,可确定该纯净物中还含有氧元素,故该纯净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

元素。

【解析】A、由分析可知,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选项错误;

B、该纯净物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g:0.3g=4:l,选项错误;

C、该纯净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选项错误;

D、该纯净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选项正确;

故选D。

5.(23-24九年级上.江西南昌・期末)硝酸银(AgNOs)见光分解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

A.N2B.NO

C.NO2D.NH3

【答案】D

【解析】硝酸银由银、氮、氧三种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硝酸银分解后不能生成含有

氢元素的物质,即硝酸银见光分解后,其分解的产物不可能是氨气(NH3);

故选D。

6.(23-24九年级上.河北保定.期末)已知甲物质是生命的源泉,甲在一定条件下按如图所示

充分反应,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二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甲乙丙

O表示X原子⑥表示Y原子

A.乙分子中含有两个X原子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分子的种类在反应中发生了改变D.Y离子(丫2-)的结构示意图为G),)

【答案】B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四个X原子和

两个Y原子,反应后生成两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一个丙分子中含有两个Y原子,故一个

乙分子中含有两个X原子,故A说法正确;

B、反应物为甲一种物质,生成物为乙和丙两种物质,故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故B

说法错误;

C、反应前是甲分子,反应后为乙分子和丙分子,故分子的种类在反应中发生了改变,故C说

法正确;

D、甲物质是生命的源泉,则甲是水,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Y

原子是氧原子;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

反应中得两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由6个变8个电子稳定结构形成Y离子,Y离子(YE的

结构示意图为:28,故D说法正确;

故选:Bo

7.(23-24九年级下.广东韶关.期末)已知化学方程式:2N2H4+X=3N2+4H2O,根据质量守恒定

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A.N2OB.N2O4

C.NO2D.NO

【答案】B

【解析】由2N2H4+X=3N2+4H2。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相同,原子个数

相等,反应中只有H原子个数反应前后相等,反应后有0元素,则反应前X中含有0元素,

反应后共6个N原子,则X中应有2个N原子,反应后共4个0原子,则X中应有4个0

原子,又X的化学计量数为1,故X的化学式为N2O4。

综上所述:选择B。

8.(23-24九年级上.陕西安康.期末)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

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

图如图所示(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O氢原子

喷P+O3L9ao+=♦氧原子

甲乙丙丁o碳原子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丁的化学式为D.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答案】B

【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

催化剂

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O2CH3OH+H2O0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

分,选项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选项正确;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丁的化学式为H2O,选项错误;

D、反应前氢气中氢元素化合价为0,水和甲醇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故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

合价发生改变,选项错误。

故选B。

9.(23-24九年级上.河南许昌.期末)举重运动员常将碱式碳酸镁【Mg2(OH)2co3】粉末

抹在手掌上以增大摩擦。已知碱式碳酸镁在加热的条件下可分解生成氧化镁、水和一种无色、

无味、无毒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COB.02

C.SO2D.CO2

【答案】D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已知碱式碳酸镁在加热的条件下可分解生成氧化镁、

水和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反应物有镁、碳、氢、氧四种元素,已知的产物中有镁、

氢、氧三种元素,故该气体必有碳元素,又为无毒气体,故不是一氧化碳,则为二氧化碳,故

选:Do

10.(23-24九年级上.四川宜宾.期末)载人航天飞船使用铝粉与高氯酸镂的固体混合物作燃料,

点燃时高氯酸镂发生以下反应:2NH4CIO4—N2t+Cl2t+2O2t+4X,则X的化学式为()

A.Cl2B.C1O2

C.H2OD.H2

【答案】c

【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原子数目不变,因此通过化学方

程式计算出反应前后中各元素原子数目差即可得出X的化学式。反应前共有2个氮原子、8个

氢原子、2个氯原子、8个氧原子;反应后除去X共有2个氮原子、2个氯原子、4个氧原子;

由于X的配平系数为4,故X中含有氢原子个数为空=2,氧原子个数为=1=1,由此可得

一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X的化学式为H2OO

【解析】由分析可知,X的化学式为H2O,

故选:Co

n.(23-24九年级上.湖南衡阳.期末)煤油中含有睡吩,睡吩(用X表示)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

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X+6O2—4CO2+SO2+2H2O,则睡吩X的化学式为()

A.C4H4B.C2H6

C.C4H4SD.C2H4S

【答案】C

【解析】根据所给化学方程式可知:在化学方程式右边有4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4个氢原

子和12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种类不变和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知:其中12

个氧原子全部来自6个氧分子,即X分子中不含氧原子,同时说明1个X分子中只含4个碳

原子、1个硫原子、4个氢原子,即X的化学式为C4H4S,故选:Co

12.(23-24九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主火炬燃料为零碳甲醇(CH3OH),

是将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燃料,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其微观示意图如

下图所示

_____O氢原子

喏+0型雪O§eo+口•氧原子

甲乙丙丁O碳原子

(图中的微观粒子恰好完全反应)。构成物质丙的微观粒子属于(填“分子”、“原子”

或“离子”);图中方框内物质丁的化学式为。

【答案】分子H2O

【解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丙是甲醇,甲醇由甲醇分子构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左边有6个

氢原子、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右边有4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则丁中含

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故丁的化学式为H2OO

U二考点02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

1.(23-24九年级上.山东德州.期末)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A.一蜡烛燃烧时,越来越短,最后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高镒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

【答案】C

【解析】A、蜡烛燃烧越来越短,最终消失,是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

化,减少消失是生成物跑到空气中了,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

B、铁丝燃烧后其固体质量增加,是因为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学变化,铁的

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质量相等,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

符合题意;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能晒干,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不能

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符合题意;

D、高镒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是因为高镒酸钾受热生成氧气,属于化学变化,能用质量

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2.(23-24九年级上•江西九江•期末)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A.原子种类B.分子种类

C.物质种类D.元素化合价

【答案】A

【解析】A、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原子种类不变,故

选项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会发生改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一定会发生改变,故选项不符合题

思;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3.(23-24九年级上.陕西咸阳.期末)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实验(天

平未画出)能直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解析】A、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无气体参与和生成,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

A正确;

B、酒精能溶解在水中,该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B错误;

C、镁条在燃烧过程中会与空气中的氧气等物质反应,有气体参与且环境不密闭,遵循质量守

恒定律但无法验证该定律,故C错误;

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气体生成且环境不密闭,无法测得生成

二氧化碳的质量,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

故选Ao

4.(23-24九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10g冰融化后得到10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高锦酸钾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12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得到20g氧化镁,则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8g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解析】A、10g冰融化后得到10g水,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选项

错误;

B、高镒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镒和氧气,氧气逸出装置,导致反应后固体质量减

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选项错误;

C、12g镁在空气中燃烧后得到20g氧化镁,则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20g-12g=8g,选项

正确;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是因为氧气参加了反应,符合

质量守恒定律,选项错误;

故选C。

晨考点03微观模型图

1,(23-24九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建构模型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图是某化

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表示碳原子

O表示氢原子

O表示氧原子

T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三种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2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AD

【分析】由图可知,甲为CH4,乙为。2,丙为CO2,丁为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CH4+2O2^CO2+2H2Oo

【解析】A、该反应为甲烷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反应物中没有氧化物,生

成物中二氧化碳和水均为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2+1x4):(2x16x2)=1:4,该选

项说法不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Do

2.(23-24九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

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O氢原子

2+5+2一O氧原子

缪碳原子

甲乙丙丁

A.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参加反应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5

【答案】BCD

【解析】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4个氢原子、4个碳原子和10个氧原

子,等号右边4个丙分子中有4个碳原子和8个氧原子,则还少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

丁的化学式为H2O,该选项说法正确;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但该反应的生

成物均为化合物,则不属于置换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甲为C2H2、乙为O2,在参加反应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x(12x2+1x2)]:(16x2x5)=13:

4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CDo

3.(23-24九年级上.新疆克孜勒苏.期末)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

误的是()

A.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答案】C

【解析】A、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故A分析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B分析正确;

C、示意图中的••,该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C分析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故D分析正确;

故选:Co

4.(23-24九年级上.广东广州.期末)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甲烷可转化为乙酸(CH3coOH),

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和气0按个数比1:1进行反应

B.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C.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答案】C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烷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酸,化学方程式为

催化剂

CH4+CO2CH3COOH

【解析】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和甲烷分子个数比是1:1,故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发生改变,故正确;

C、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0H,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比为:(12x2):(1x4)=6:1,故错误;

D、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故正确。

故选C。

5.(23-24九年级上.云南德宏.期末)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80OEO+8,原子

甲乙丙丁o氧原子

A.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生成物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D.该装置的应用能减少C02对空气的污染

【答案】c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催化齐U

二氧化碳和氮气的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o+2NO^=2CC)2+N2。

【解析】A、任何化学反应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B、根据化学方程式,生成物丙与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故该反应生成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2:1,不符合题意;

C、该变化是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该反应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了二氧化碳,能减少C0对空气的污

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4.陕西榆林.模拟预测)利用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可使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与氧气

反应生成两种无毒的氧化物,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纳米二氧化钛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B.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02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D.X的化学式是C0

【答案】D

【解析】A、纳米二氧化钛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选项正确;

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乙为氧气,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化学式为选项

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选项正确;

D、利用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可使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与氧气反应生成两种无毒的氧化

物,C0有毒,故X不是CO,选项错误。

故选D。

7.(23-24九年级上.河南三门峡.期末)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下图是该反应

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氢原子

■-氧原子

氮原子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是17:32

C.该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答案】D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O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一定条件

式为:4NH3+5O2八4NO+6H2O。

【解析】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该反应的生成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7x4):(32x5)=17:40,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中涉及的物质为氨气、氧气、一氧化氮和水,氨气是由N、H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不属于氧化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NO是由N、。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属于氧化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涉及两种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D。

8.(23-24九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某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反应中及反应后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S9Io氢原子

晨|%$0・氧原子

ABC

A.在水电解反应中,三个图中出现先后顺序是B-A-C

B.若某化学变化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C-A-B,则生成物的质量比为2:1或1:2

C.该图所示的反应可用于验证水的组成

D.该反应中元素种类和分子种类都不改变

【答案】C

【解析】A、水是由是分子构成,在水电解反应中,三个图中出现先后顺序是C-A-B,故A

不符合题意;

B、若某化学变化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C-A-B,该反应是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

式为2H。型里2H2T+O2T,则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8或8:1,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图所示的反应无论水的分解还是氢气燃烧生成水,都可用于验证水的组成,故C符合题

思;

D、该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分子种类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23-24九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杭州亚运会火炬取名为“薪火”,所用燃料为甲醇。如图

为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氢原子

・氧原子

甲%

o碳原子

催化剂

A.该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有利于减少酸雨

B.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为1:22

C.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改变

D.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保持不变

【答案】D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

催化剂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各物质质量关系如下:

【解析】A.二氧化碳过多会加剧温室效应,不会引起酸雨,当空气受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污

染时,会引起酸雨,故A选项错误;

B.由分析可知,该过程中氢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3:22,故B选项错误;

C.反应前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反应后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有元素的化合

价改变,故c选项错误;

D.化学变化的微观特征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的过程,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

类和原子数目均保持不变,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10.(23-24九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我国科学家实现了在温和条件下,利用CO2和H2一步

合成乙醇(C2H5OH)。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O#oooo区a,碳原字|

•Oeji金:氧原子

傕化剂,240℃,3MPa

A.该反应中涉及两种单质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催化剂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H”2CC>2C2H5OH+3H2O

240C,3Mpa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答案】A

【解析】A.由物质构成可知,该反应中只有反应物氢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因

此,该反应中涉及一种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中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物质是CO2、H2,生成物是H2O、

催化剂

C2H5OH,反应的方程式是:6H+2COCHOH+3HO,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

22240°C,3Mpa252

思;

D.根据催化剂“一变、两不变”的特征可知,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选

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考点04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1.(23-24九年级上.贵州毕节.期末)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

之比为6:7,当L2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L8gC,则生成D的质量为()

A.2.8gB.1.4g

C.2.2gD.6.8g

【答案】C

【解析】设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羽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n,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n,

A+2B=C+2D

6n14n

1.2gx

x_14n

L2g--6n-

x=2.8g,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D物质的质量为1.2g+2.8g-1.8g=2.2go

故选C。

2.(23-24九年级上.湖南衡阳.期末)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

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

物质甲乙丙T

反应前物质

530182

(g)

反应后物质

5390m

(g)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理的是()

A.表中m为HB.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1:1

【答案】BD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物质的总重量=反应后物质的总重量,

5g+30g+18g+2g=5g-39g-0g-mg,m=llg,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表可知,甲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它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

杂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可知,反应后物质乙的质量增加,说明乙是生成物;物质丙

的质量减少,丙是反应物;物质丁的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该反应表示丙在一定条件下,生

成乙和丁,故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中乙和丙的质量比等于它们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之比,故反应中乙和丙的质量比=

(39g-30g):18g=l: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Do

3.(23-24九年级上.甘肃天水.期末)密闭容器中有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

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关于此反应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MNQP

反应前质量(g)621436

反应后质量(g)待测22213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该物质N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待测数值是14D.反应中M与Q变化的质量比是4:7

【答案】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

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密闭容器,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可求出反应后M的待测值为:

6g+2g+14g+36g-2g-22g-13g=21g;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M的质量增加了21g-6g=15g,

则M为生成物,反应前后N的质量不变,则N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与反

应的杂质;反应前后Q的质量增加了22g-14g=8g,则Q为生成物;反应前后P的质量减少了

36g-13g=23g,则P为反应物,该反应为P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M和No

【解析】A、该反应为P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M和N,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是分解

反应,故正确;

B、反应前后N的质量不变,则N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杂质,故

错误;

C、根据分析,待测数值是21,故错误;

D、反应中M与Q变化的质量比是(21g-6g):(22g-14g)=15:8,故错误;

故选Ao

4.(23-24九年级上.陕西咸阳.期末)在密闭容器中引燃化合物M和。2,充分反应后,只生

成CO?和Hq。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M5co2H2O

反应前质量

16a00

/g

反应后质量024436

/g

A.a=14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生成的CO?和的质量比为11:9

D.化合物M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答案】C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16g+ag=2g+44g+36g,所以a=66。A不正确;

B、二氧化碳、水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B不正确;

C、据表格可知,反应生成的C02和H2O的质量比=44g:36g=ll:9o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化合物M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生

成物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44gx7717fxl(X)%=12g,生成物水中氢元素质量

1/十10X/

1x2

=36gx]>2+16*I。。%=4g。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之和=12g+4g=16g。参加反应的M的质量也为

16g,所以化合物M只含有碳元素、氢元素,不含氧元素。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5.(23-24九年级上.广东韶关.期末)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

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册、L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是催化剂

C.生成丁的质量8gD.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2

【答案】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由图中信息可知:

反应后丁质量增加了8g-lg=7g,是生成物;反应后乙质量减少了4g-2g=2g,是反应物;反应

前后丙质量不变,则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杂质;反应后甲质量

减少了6g-lg=5g,是反应物;故反应物是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是化合

反应。

【解析】A、由分析可知,反应物是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是化合反应,

故A说法错误;

B、反应前后丙质量不变,则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杂质,故B

说法正确;

C、生成丁的质量8g-lg=7g,故C说法错误;

D、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6g-lg):(4g-2g)=5:2,故D说法错误;

故选:Bo

6.(23-24九年级上.北京东城.期末)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

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

B.若消耗3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答案】B

【分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

42%=28%,故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确定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1-42%-40%-10%)

=6%,故乙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1-70%-14%-10%)=34%,丙是生

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解析】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丙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6%:34%=3:17,则若消耗3g的乙,则生成17g

的丙,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之

和(而不是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o

县考点05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1.(23-24九年级上.河北邢台・期末)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

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

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刘的实验:。

小李的实验:o

实验结论: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小李认为:在

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2)你认为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3)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

(4)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一

和(填化学式)[注: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

(5)上述实验探究的主要步骤有o

【答案】(1)BaCl2+Na2SO4=BaSO4+2NaClNa2CO3+2HCI=2NaCl+H2O+CO2T

(2)小刘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

(3)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4)NaClAgNO3

(5)先用托盘天平称出反应前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质量和,再用托盘天平称出氯化钠溶

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和,比较反应前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质量和与氯化钠

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和。

【解析】(1)小刘的实验:

氯化银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班小+暇304=&5。4J+2NaC/。故

填:BaCl2+Na2SO4=BaSO^J+2NaCl0

小李的实验: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I=2NaCl+H2O+CO2To故填:Na2CO3+2HCI=INaCl+HQ+CO2T0

(2)由于质量守恒定律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所以小刘的结论正确;由

于小李的实验中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所以导致实验结论错误。故填:小刘;

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

(3)由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

质量守恒定律成立。故填: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

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4)选择药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由于装置不是密闭的,所以两种药品反应不能生成气体

物质。故可以选择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或铁与硫酸铜溶液等。故填:NaCl;AgNO3o

(5)选用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探究的主要步骤有先用托盘天平称出反应前氯

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质量和,再用托盘天平称出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质

量和,比较反应前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质量和与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

质量和。故填:先用托盘天平称出反应前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质量和,再用托盘天平称出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和,比较反应前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质量和

与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和。

2.(23-24九年级上.甘肃天水.期末)为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三位同学分别做了这样三个实验。

实验一:称量镁条的质量,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冷却后,再称量生成白色固体的质量。

实验二:如图甲,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两

种溶液混合(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儿再称量。

氢氧化

钠溶液

硫酸铜

溶液

)

将过

,然后

称量

杯中,

镒的烧

二氧化

入装有

试管放

液的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