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3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2C/06/wKhkGWej_myAcVQRAAIr21Fhveo429.jpg)
![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3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2C/06/wKhkGWej_myAcVQRAAIr21Fhveo4292.jpg)
![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3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2C/06/wKhkGWej_myAcVQRAAIr21Fhveo4293.jpg)
![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3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2C/06/wKhkGWej_myAcVQRAAIr21Fhveo4294.jpg)
![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3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2C/06/wKhkGWej_myAcVQRAAIr21Fhveo4295.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梦游天姥吟留别》说课稿说教材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这一单元鉴赏唐宋诗词。编者意在要求学生在前一单元系统学习四言诗、骚体诗、早期五言诗并了解意象的基础上,感受唐诗的意境,明了表现手法。故而,教学的重点难点在于把握意境,明了手法,结合背景理解梦境与诗歌的内在联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其想象的瑰丽奇特、夸张的大胆离奇,特别是其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深得高中生的喜爱,若能教学得法,将不仅能很好地贯彻大纲的思想,还能带领同学们进行独特的审美感受,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二、说学情我的教学对象是刚刚进入高二的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在主动鉴赏、探究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力求层层设问,或者由浅入深,化抽象为具体的探究文章的主题和细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教学大纲,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鉴赏雄奇瑰丽、变幻莫测的梦境以及深层含义。2、感悟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学习他独立傲岸的人格。(1)诵读领悟,把握诗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手法。(2)整体感悟诗的意境。(3)体会诗人强烈的情感,了解诗人独特的艺术气质。四、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把握诗的内容和形式,整体感悟诗的意境。(2)难点:体会诗人强烈的情感,了解诗人独特的艺术气质。五、说教法与学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活动,据此,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1)诵读教学法学习诗歌,必须强调朗读、背诵,在诵读中理解、鉴赏,使学生逐步培养诵读文学作品的习惯;指导学生注意诵读时的节拍和情调。说到诵读教学,它即是传统的又是时新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强调朗读和诵读,加强学生对诵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美妙。所以我打算,在本课中,运用一系列的教读活动,品读活动,背诵活动,让整节课充满朗朗的读书声。(2)启发教学法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培养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作品,对作品做出分析、提出见解,并恰当的表达认识和观点,逐步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和语言表达的能力。(3)合作探究法新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等等,在授课中,我将尝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具体到本课中,分小组讨论人物的情感。通过讨论交流,互相探讨解答,在教师的点拨下,对李白这首诗的美感有所把握。当然,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学习方法,我还会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提问法、对比教学法、多媒体欣赏等方法,总之是一切以学生自主体验为中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这一个中心展开。六、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时间设计本课为教读课文,将共设两个课时来完成。本课为第一课时(二)具体过程(简要说说)[教学要点]反复吟诵;二、理清梦游的线路,三、引导学生体悟诗的意境。1、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先声夺人。用余光中《寻李白》这首诗中的几行诗托出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盛唐第一诗人李白,“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突出诗人两点:一、承袭浪漫主义风格,学生刚学完10个世纪之前行吟汨罗江畔的楚地浪漫诗人屈原,所以提及这点,学生很容易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二、唤起学生对李白这位盛唐诗人的回忆,先不作诗人生平的介绍,特地选择他的《将进酒》诗中的开头的起兴部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因为这首诗是学生两年前所学的,印象比较深刻,而且是一首篇幅较长的古风,与《梦游天姥吟留别》风格非常相近,利于学生一下进入今天所要营造的课堂艺术氛围。然后直接导入课文。导语尽力做到简短精辟。2、引导学生去读诗歌的题目。《梦游天姥吟留别》可以提示学生以下三点:①“吟”;②“留别”;③“梦游天姥”。在诗题的解析中第一次读诗。①找出“梦游天姥”的诗句。②找出“留别”的诗句。③点出“吟”是一种古诗体。因“吟”是新接触的诗体,所以先不说这是怎么样的一种诗体,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整一首诗的前提下,再来概述,留下这个问题让学生到最后回答。学生比较容易找出与“梦游天姥”与“留别”相对应的诗句,把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引到对诗本身的关注,引导全体学生吟诵整一首诗。第一次吟诵的时候,借助小黑板帮助学生排除字、词音义的障碍,这些字词在课前已布置学生利用工具书作了查考,所以叫一位学生上讲台注一下加点字的音,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3、诵读课文,把握意境,这是课堂的重点和难点。把重点和难点抛给学生,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把握诗的内容以及诗人的情感,通过注释和课前预习扫清生字词,顺读全诗。教师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提供越来越丰富翔实的材料,来填充诗歌留下的审美空白。
A、设问:诗文哪一行点出了这是一首“梦游诗”?
答案:“我欲因之梦吴越”让学生思考是什么激发了作者的游兴?
学生可以从找诗文中找到,“瀛洲”“难求”,“天姥”“可睹”,天姥景之奇绝,熟悉李白的诗词有文学基础的学生在此会闪出自己的亮点,想到瀛洲是一座神山,天姥山是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有的学生又易联想到李白一生喜踏访名山名水,所以对李白酝酿此行也就不足为奇了。还未起程,神思却已飞到了几千里之外的浙江。
释读完这第一部分,让学生齐读一次,再一次随着诗人的心情进入诗的意境。
B、诗人已游兴盎然,那么他是如何写他梦游的整个过程的呢?(设问)这一部分让学生自由朗读。
在朗读中我们会发现诗人有游山的路线,对传说中的天姥山展开了自己最丰富的想象。所以让学生去找这些线索。
①设问:诗人是沿着哪条路如天姥山的?参考:梦游的路线(镜湖-剡溪-谢公道-天姥山)学生可能是第一次听说这条道,而这条道曾经在封建盛世即唐宋时期名躁一时,今人已很少知道,这就是当时有名的“唐诗之路”,对于这一段历史,教师要真正发挥“术业有专攻”,“闻道在先”的作用,及时对曾经发生在这条道上的故事作适当补充。诗人“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饱览群书,自然知道这里的文化及掌故,诗人追慕前贤,蹑其踪而来,走上了这座既以天神“姆妈”闻名,又以高雅文化而著称的天姥山,以此加深学生对李白的认识及诗本身的认识。②然后诗人想象天姥山的景色:李白自幼喜入名山游,诗人虽然身不入山,对名山奇绝的景色却已能历历在胸,大胆想象,兴至笔至,诗人对天姥山仰慕已久,所以形容此山妙词奇文纷至沓来。诗人根据实地山水获得的印象也好,前人诗词中获得的印象也好,总之,在他的笔下,让我们瞧到了山独有的特色,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人梦中的天姥山。
这些一边听学生回答,一边板书。
再次让学生回到提出的问题:诗人的这些所见所闻突出了此山的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自由回答:在诗人笔下天姥山,奇、绝、险、静、幽,且充满神奇色彩。教师引导:梦中之梦将全诗推向了最高潮,让我们一起体会诗人的这一份激情,再一次引导学生朗读“梦游”的整个过程,即朗读“我欲因之梦吴越”起至“仙之人兮列如麻”部分。然后简单地把梦醒这一部分在释读中带过,诗人忽然梦醒,恍恍惚惚回过神来,原来还在床上,只觉耳畔身下凉凉的枕席,梦境烟消云散了。这一部的教学思路陈述:引导学生了解诗人“梦游”的整个过程,以设问的形式让学生一边朗诵一边思考,教师适当补充文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尽可能让学生成为鉴赏诗歌的主体。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
③转入诗歌难点的阅读诗篇最后部分是诗人发出的由衷的感慨,在这里,诗人回到了现实之中,那么诗人对现实有什么看法呢?他现在身在何处?为什么会发出如此感慨呢?这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呢?
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的认识,教师本人也借助于课外丰富翔实的资料,得出自己的想法,而课堂教学当是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和教师在这会儿的差别只在于教师已先走了一步,掌握了这些信息,利用多媒体的板书展示李白三个时期的诗歌代表作品及生平资料和一生漫游之图,点出此诗的创作背景,总结诗人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人在这首诗中所体现的思想情感,特别是体会诗人在诗歌的最后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所积聚的情感。
④最后,解决新课一开始留下的一个问题,“吟”是怎样的一种诗歌形式?学生在诗中能找出一些:如字数不一,韵不止一个,有时出现对仗等。教师再适当点拨:这样的形式比较自由,恰恰适合了诗人这种不羁的气质,适于其磅礴豪迈气势的抒发,使整首诗在内容与形式上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总结:“吟”就是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新公司合同担保协议下载
- 借贷居间合同
- 食品检测服务合同
- 吊车施工合同
- 个人借款给企业的合同范文
- 污水处理厂运维合同履约承诺书
- 基于线性材料插值的超弹性结构拓扑优化方法研究
- 多参量智能光纤传感系统研究
- 列车轴装通风式制动盘流量特性的数值研究
- 开放世界中的目标感知与多任务决策方法研究
- 高考模拟作文“文化自信:春节走向世界”导写+范文3篇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计算能手1000题带答案
- 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总结报告
-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第2课+古代希腊罗马(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中储粮兰州公司考试笔试题库
- 焊接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重建成长型思维课件
- 电捕焦油器火灾爆炸事故分析
- 质量问题分析及措施报告
- 汽修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