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400字_第1页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400字_第2页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400字_第3页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400字_第4页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4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TOC\o"1-2"\h\u16078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8711.1国外相关研究 1287001.劳动力迁移的研究 148192.创业的研究 2264063.创业绩效的研究 2140061.2国内相关研究 373251.返乡创业模式 3324072.返乡创业意愿 3105703.返乡创业绩效 4215611.3国内外研究述评 515235参考文献 61.1国外相关研究国外没有农民工的概念,所以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没有具体的研究,但是针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以及创业理论与创业绩效的研究比较成熟。1.劳动力迁移的研究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概念,主要是指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国外学者多是从经济学或人口学的角度针对这一群体进行研究。中国的农民外出务工现象可以看成是经济学领域的劳动力迁移问题,国外较早而且影响较大的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是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他于1954年首次提出了完整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又称“刘易斯模型”,在他的理论里,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是促进经济发展主要动力,从这一角度出发,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兴起的“打工热、打工潮”刚好与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相契合。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费景汉和拉尼斯提出了更加准确和合理的“费景汉-拉尼斯模型”,他们认为农业劳动力之所以流入城市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率提高而出现了农业劳动力剩余,这一观点的提出,让“刘易斯模型”演变成为了一个涵盖面更广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也刚好解释了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与中国农民工数量不断攀升的内在原因。1970年,托达罗(M.PTodaro)结合农村人口向城市过度迁移的特征和现象,找出了出现这一社会现象的深层原因,并以此建立了著名的“托达罗模型”,“托达罗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我国当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实[4]。发展经济学领域的劳动力迁移问题在人口学家和社会学家看来其实就是人口流动的问题,人口学领域里关于这一问题最知名的著作是美国1992年出版的《当代中国人口》,所用的资料是1982年人口普查材料,书里系统分析了中国人口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人口迁移现象[5];社会学家对这一现象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劳动力结构和劳动力分布状况与地缘特性的内在关系上,著名的“推拉理论”也由此开始诞生。2.创业的研究目前针对“创业”这一概念的诠释,主要有两大主流学派。一是百森商学院学派,他们强调机会和创业实施方法的重要性;另一个是哈佛商学院学派,他们更注重创业的本质——把握机会;两个学派对创业的诠释虽各有所长,但也都有其时代局限性。1984年出现资源基础理论对创业概念作了很好的补充和完善,这个理论认为拥有独特资源基础的企业通常比较容易保持住自己竞争优势,创业的过程就是积累资源基础建立竞争优势的过程[6]。迈克尔.莫里斯(MichaelH.Morris)[7]也在1994年将创业重新概念化,明确指出创业其实就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并且认为创业是一个可以根据创业强度不断变化的现象。所以,创业本质上是一个通过机会识别、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进行开发创造机会的过程。3.创业绩效的研究国外关于创业绩效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关于创业绩效的划分维度,Borman(1993)[8]主张二维分类创业绩效,即关系绩效和任务绩效,关系绩效来自员工自发行为,任务绩效则由具体工作产生;Murphy(1996)[9]则认为效率、成长和利润是三个核心的衡量绩效的维度;Chrisman(1998)[10]认为生存绩效和成长绩效也是衡量创业绩效的两个重要维度,生存绩效决定企业发展方向,成长绩效展现企业的获利能力。二是关于创业绩效的评价方法,Luthans(2007)[11]研究结论显示,上个世纪通常都是用成本绩效评价创业绩效,基于财务指标的评价体系便是由成本绩效评价法衍生出来的;但Huselid(1995)[12]认为仅仅通过财务指标来反映创业绩效的情况还不是很全面,因为财务指标不能全面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所以发展出了非财务指标评价方法。1.2国内相关研究“农民工”一词是我国特有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84年,时任社科院城镇研究室主任的张雨林在一篇论文里提到了这一概念,此后这个词逐渐被全社会接纳且使用,最终成为了农村外出务工群体的专有称呼。2006年,国务院对农民工的概念作了具体定义,指户籍在农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流动性不定的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3]。之后,国家统计局又重新对农民工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加入了“6个月及以上”的限定条件,并且对他们做了分类,一是本地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事非农产业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二是外出农民工,指离开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出六个月及以上的农民工[14]。我们通常认为的农民工一般是指户籍仍在农村,大部分时间或常年离家到城市务工的农民群体[15]。国内学者对于这一群体的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的各个方面,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后,针对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创业模式、创业意愿、以及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等方面。1.返乡创业模式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大致分两种,依赖农村资源创业的称为资源驱动型,依赖务工经验创业的称为经验驱动型。首先是资源驱动型,刘美玉,李哲(2013)[16]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一般首先会将环境、当地的比较优势和创业主体的资源禀赋放在创业模式选择的首位,这类群体创业模式一般偏向于资源驱动型;杨晓晗(2013)[17]认为资源获取能力较强的农民工比较倾向于选择居民服务模式以及制造业模式;吕惠明(2016)[18]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于老一辈农民工而言有所提高,所以他们主要选择乡村旅游业模式和现代工业企业模式作为创业的领域。其次是经验驱动型,魏凤,闫芃燕(2012)[19]发现选择餐饮或服务模式创业的农民工大多都有相关的从业经验。而刘志阳,李斌(2017)[20]指出经验驱动型创业模式下的创业绩效相对较好,这一点在服务行业领域体现的尤为明显。2.返乡创业意愿虽然此类文献有很多,但基本都是围绕影响因素来研究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愿,且通常以农民工个体特征、创业环境和创业政策几个方面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学者吕诚伦(2016)[21]、胡俊波(2014)[22]、李泓波,邓淑红(2018)[23]调查分析发现,农民工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个人基本情况是影响农民工创业意愿最基础的因素;杨艳飞,郭蕾,李宛玲等(2019)[24]、唐有财(2013)[25]、刘溢海,来晓东(2016)[26]、丁彦(2018)[27]在肯定上述因素的同时,认为农民工务工经验、培训经历和风险识别能力等才是决定返乡农民工是否具有创业意愿的关键,分析显示,务工经验有限、创业认知不高及风险识别能力薄弱严重抑制了农民工创业意愿,相反,那些具有专项技能并且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更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质量与其创业意愿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张若瑾,张静(2017)[28]、张新芝,欧阳仉孙,王玉帅(2014)[29]、陈文超,陈雯,江丽华(2014)[30]在研究影响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家庭因素方面指出,家庭人口更多、实际劳动力数量少且家庭经济负担更重的农民工选择创业的意愿较低,同时他们也认为,拥有良好的家族社会关系网的创业者更有可能去利用有益的资源开展创业活动,可见,家庭因素和社交网络方面的差异能够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形成产生明显的影响。政策和环境因素可以被视为是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外在因素,仇玉娟(2018)[31]、王亚欣,宋世通,彭银萍等(2020)[32]、刘新争,任太增(2017)[33]、张立新,段慧昱,戚晓妮(2019)[34]、佟光霁,邢策(2020)[35]指出政府的积极引导和相关政策支持是激发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关键,可见,政策支持能够很好的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朱红根(2011)[36]、胡俊波(2015)[37]、侯俊华,顾新华(2012)[38]认为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和成套的服务体系能够有效节约农民工的创业成本,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以上情形正好与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相吻合。3.返乡创业绩效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学者们一直比较关注农民工创业绩效影响因素这个研究方向,且大家通常都是以农民工自身创业资源、外部创业环境或创业政策等几个方面作为研究的主要切入口。首先是资源方面,在农民工创业的过程中,自身以及身边的一切社会资源均可被认为是农民工自身的创业资源。在研究此类问题时,朱红根,解春艳(2012)[39]认为能够直接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绩效的因素主要是农民工个人能力、社会资本和服务环境三个方面;而邹芳芳,黄洁(2014)[40]则证实了财务资源和自有社会资源对农民工的创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吴新慧,黄兆信(2013)[41]发现相对微观社会资本来说,宏观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更大;最近,吴溪溪,吴南南,马红玉(2020)[42]又通过建立层次回归模型的方法证明了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创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关系。大家虽研究角度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差异,但都证明了农民工自身的创业资源对创业绩效有明显的影响。其次是创业环境对创业绩效影响的研究,王天权(2006)[43]指出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影响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农村落后的交通设施和滞后的信息渠道。朱红根,刘磊,康兰媛(2015)[44]则从多角度证明了农村创业环境对农民工的创业绩效有着直接的正向影响。周盼(2020)[45]则证明了市场基础环境也是影响农民工创业绩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可见农村创业环境对农民工创业绩效的影响应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最后是创业政策方面,朱红根(2012)[46]、戚迪明,刘玉侠(2018)[47]认为返乡农民工创业绩效的好坏与他们获取政策资源的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崔春晓(2017)[48]分析得出政策支持既能提高创业绩效,又能减小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间的相互差异。徐辉,陈芳(2015)[49]基于6省市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定性评价与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政府补贴、税费减免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绩效的影响很大。可以发现政策支持也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绩效影响很大。1.3国内外研究述评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创业和农民工两个概念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为本文提供重要的启发和研究思路。学术界在创业研究方面成果颇为丰富,国外在创业理论与创业绩效的评价方面研究的比较深入,国内大部分学者则更关注创业模式、创业意愿以及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因为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概念,所以国外相关的研究只是针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这一社会现象,而国内学者对于这一群体的研究则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的各个方面。纵览多方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方面的研究较为全面系统,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但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了返乡创业的主力军,农村的创业环境也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新生代农民工对农村创业环境的期望与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现有研究的对象大多还是老一代农民工,研究视角还停留在传统的农村创业环境上,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借鉴意义有限。所以,我们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结合国内外学者现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研究农村创业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的影响显得尤为迫切。参考文献[]王轶,熊文.返乡创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06):37-45+154-155.[2]陆树楠.如何让农民工返乡创业更轻松[J].人民论坛,2018(23):92-93.[3]王肖芳.农民工返乡创业集群驱动乡村振兴:机理与策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6):101-108+160.[4]Chen,Chen,andMinZhao."Theunderminingofrurallaborout-migrationbyhouseholdstrategiesinChina'smigrant-sendingareas:ThecaseofNanyang,HenanProvince."

Cities

60(2017):446-453.[5]Bodvarsson,OrnB.,JackW.Hou,andKailingShen."Agingandmigration:MicroandmacroevidencefromChina."

FrontiersofEconomicsinChina

11.4(2016):548-581.[6]Brush,CandidaG.,PatriciaG.Greene,andMyraM.Hart."Frominitialideatouniqueadvantage:Theentrepreneurialchallengeofconstructingaresourcebase."

AcademyofManagementPerspectives

15.1(2001):64-78.[7]Morris,MichaelH.,PamelaS.Lewis,andDonaldL.Sexton."Reconceptualizingentrepreneurship:aninput-outputperspective."

SAMAdvancedManagementJournal

59(1994):21-21.[8]Borman,WalterC.,andS.M.Motowidlo."Expandingthecriteriondomaintoincludeelementsofcontextualperformance."(1993):71.[9]Murphy,GregoryB.,JeffW.Trailer,andRobertC.Hill."Measuringperformanceinentrepreneurshipresearch."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36.1(1996):15-23.[10]Chrisman,JamesJ.,AlanBauerschmidt,andCharlesW.Hofer."Thedeterminantsofnewventureperformance:Anextendedmodel."

Entrepreneurshiptheoryandpractice

23.1(1998):5-29.[11]Luthans,Fred,CarolynM.Youssef,andBruceJ.Avolio."Psychologicalcapital:Developingthehumancompetitiveedge."(2007).[12]Huselid,MarkA."Theimpactofhumanresourcemanagementpracticesonturnover,productivity,andcorporatefinancialperformance."

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

38.3(1995):635-672.[13]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14]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报告[15]石智雷,谭宇,吴海涛.返乡农民工家庭收入结构与创业意愿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11):13-23.[16]刘美玉,李哲.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模式的选择与路径优化[J].财经问题研究,2013(06):95-100.[17]杨晓晗.苏北返乡农民工创业模式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淮安市涟水县的调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12):126-128+92.[18]吕惠明.返乡农民工创业模式选择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地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6(10):12-19.[19]魏凤,闫芃燕.西部返乡农民工创业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西部五省998个返乡农民工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