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延安校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延安校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延安校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延安校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延安校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6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第1—10题,每题1分;第11—17题,每题2分。共24分)1.如图是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竹简中《编年记》的记载(部分)。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十七年,攻韩。十八年,攻赵…十九年,南郡备警。廿一年,……韩居口山廿年,韩王死。昌平君居其处,有死口属。廿二年,攻魏梁。廿三年,兴,攻荆,口守阳死。四月,昌文君死。A.春秋诸侯的争霸战争B.秦统一六国的进程C.战国七雄的形成过程D.秦走向灭亡的原因2.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这表明,当时A.地方治理强化B.南方土地开发C.社会矛盾缓和D.中央机构完善3.文字是文化认同的基础,秦朝促进文化认同的措施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推行小篆B.统一货币C.编制户籍D.颁行秦律4.“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材料中的“动机”是指A.树立皇帝绝对权威B.弘扬传统思想文化C.消灭种种异端学说D.统一思想巩固统治5.《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些措施A.因征服越族而制B.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巩固了国家统一D.在灭六国过程中实施6.“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针对这种情况,西汉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B.重文轻武C.文化专制D.闭关锁国7.“欲天下之治安(安定),莫若众(多)建诸侯而少其力(使其弱小),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下列与这一思想最相似的是A.宗法制B.分封制C.科举制D.“推恩令”8.“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段材料概括了丝绸之路开辟的A.影响B.目的C.路线D.原因9.1933年编著的《陈氏高中本国史》中指出:“即以‘四大发明’而论,中国人不知道帮助了多少全人类的忙!"材料所指的“四大发明”中,东汉蔡伦改进A.造纸工艺B.火药C.指南针D.印刷术10.某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历史人物传记,其中提到了三个关键词:针灸、“麻沸散”、“五禽戏”。这篇传记描写的是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11.与下面知识卡片信息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及著作是知识卡片著作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著作地位: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司马迁《史记》B.张仲景《伤寒杂病论》C.顾恺之《洛神赋图》D.司马光《资治通鉴》12.《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长平之战13.东晋后期,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条件优越B.大量人口南迁C.民族交融加深D.海外贸易拓展14.某班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探寻“北魏孝文帝迁都的缘由”。第2组同学按任务搜集了以下信息:3世纪初中国又进入一个寒冷期,《齐民要术》记载,这一时期华北地区桃树开花较之前晚10—20天;《晋书》记载的异常霜降的出现较以往更频繁,平城地区也屡受灾荒。据此判断,这一小组研究任务应是侧重追寻迁都A.政治因素B.文化因素C.军事因素D.环境因素15.北魏迁都洛阳后营建的龙门石窟,从其飞天身上飘扬的丝带、清瘦飘逸的风貌和超凡脱俗的神韵中,可窥探到中原汉文化的诸多影响。这一现象反映出A.南北政权对峙B.江南经济开发C.书法艺术成熟D.北方民族交融16.“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某部著作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该著作是A.《农政全书》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水经注》17.下图中的书法作品的原创作者为A.王羲之B.顾恺之C.颜真卿D.欧阳询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经“文景之治”,武帝时国力上升。在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势力的过程中,郡县制逐步成为汉朝国家结构的主体。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汉朝走向强盛。——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材料二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地方政权,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再绵延至欧洲。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华文化、印度文化……基督教文化也相互交集共生。——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1)根据材料一,逐条归纳有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信息。(6分)(2)材料二中的“使臣”是谁?后来中国的哪一发明传入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6分)1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周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态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复合制国家开始向单一制国家转变。秦朝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三位一体的封建国家政治体制,两汉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莫定了古代中国辽阔版图的基本轮廓,形成以“汉”命名的民族共同体。——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史读本》材料二(太和十九年)六月己亥(北魏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甲子,引见群臣于光极堂,班赐冠服。——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下》(1)根据材料一,归纳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条件。(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措施的历史影响。(4分)(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呈现的基本规律。(4分)20.(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末年或更早,人们开始尝试用植物纤维造纸。东汉和帝时,宦官蔡伦集中了前人的经验,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造纸,价格低廉。人们就把这种纸称作“蔡侯纸”。造纸技术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渐趋完善,到东晋末年,纸成为通常的书写材料。中国的造纸术后来传入朝鲜、日本和中亚各国,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翦伯赞《中国史纲要》(1)根据材料一,逐条归纳有关造纸术的历史信息。(4分)材料二科学家A他治学严谨,运用前朝刘徽的割圆术,精确圆周率先了世界近千年。书法作品B王羲之刻苦学习,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创作出这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领幅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材料三正因时局的动荡,中原地区的民族,向南迁移。江南之地,汉时火耕水耨,而无积聚;东晋南朝时,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莫不有中原民族的足迹,有利于增进当地的文化。——吕思勉《中国通史》(2)写出材料二中科学家A的姓名和书法作品B的名称。(2分)(3)根据材料三,描述江南地区经济发生的变化。(2分)(4)根据材料二、三,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是如何继续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4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目12345678910答案BAADCADAAC题目11121314151617答案ABBDDBA二、非选择题18.(1)国力上升;郡县制成为国家结构的主体;汉朝走向强盛。(2)张骞。指南针。19.(1)复合制国家开始向单一制国家转变;大一统局面形成。(2)规定官员在朝廷上必须说汉语;迁都洛阳;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主流。20.(1)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工艺,制成“蔡侯纸”;造纸技术日益完善;到东晋末年,纸成为通常的书写材料;中国的造纸术后来流传到世界各国,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2)A:祖冲之B:《兰亭集序》(或《兰亭序》)(3)汉朝时,生产方式落后,江南地区的人民生活贫困;东晋南朝时,农业、手工业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