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学校拟开展“书间精灵——藏书票”制作活动,请你与小语一起参与。【认识藏书票】1.(6分)学校拟开展“书间精灵——藏书票”制作活动,请你与小语一起参与。阅读下面藏书票的简介,完成问题。ㅤㅤ藏书票,是读书人在自己藏书的扉页上贴的一A(副幅)小装饰画,作为书籍主人的印B(记迹),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它们承载着创作者的巧思,不但实用,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ㅤㅤC:有版画藏书票、手绘藏书票、印制藏书票、剪纸藏书票和电脑藏书票等。其中,版画藏书票数量最多。(1)语段中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选出正确的一项(2分)A.sùzǎiB.sùzàiC.shuòzǎiD.shuòzài(2)语段中A、B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3)结合语境,在C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2分)【制作藏书票】2.(8分)小语准备以“花”为藏书票主体图案,他想从古诗文中寻找灵感,请你帮他把下面关于“花”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伤时之花:①,。(《春望》)繁密之花:②,。(《钱塘湖春行》)隐逸之花:③,。(《饮酒》)凋零之花:④,。(《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3.(3分)小语想把票主名刻成阳文,字体为隶书,请你结合链接材料,推测它印在白纸上的效果是下列哪一项()ㅤㅤ链接材料:“阴刻”是在平面上刻去字的轮廓,凹陷下去的字就是“阴文”。“阳刻”是在平面上保留凸出的字的线条,将其余部分刻除,凸起来的字是“阳文”。A. B. C. D.4.(3分)小语想梳理版画藏书票的制作方法,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确定好藏书票的主题,在纸上画出相应的图案。②将图案印到木板上,用刻刀等工具进行雕刻。③准备好制作所需的纸张、木板、刻刀、油墨、印刷工具等。④无误后,再将木板上的图案印到纸张上。⑤将油墨涂抹在木板上,先在小块纸张上进行试印。A.③①⑤②④ B.①③②④⑤ C.③①②⑤④ D.①③④⑤②5.(4分)学校拟针对活动效果设计调查问卷,请你帮助完成。调查对象调查问题选项学生通过本次活动,你了解了藏书票的哪些知识?(可多选)A.藏书票的作用B.(1)C.版画藏书票的制作方法(2)A.加大活动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参加活动B.活动开展中可以邀请专业老师现场指导C.组织作品展示交流活动,分享制作成果二、文学性阅读(共18分)6.(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孩子和鱼ㅤㅤ①是个夏日午后,雨后初晴,山川田野被濯洗一新。ㅤㅤ②你和两个小伙伴如出笼小鸟,伸展双臂在野外忘情奔跑。你感觉自己跟那些迎面飞来的蜻蜓没什么两样,忽左忽右,忽高忽低,却不会失去平衡。那年你六岁。ㅤㅤ③你们只是路过那儿。人影绰绰,笑语喧哗,你们被吸引过去并转瞬忘记了之前的计划。一段不是很长很宽的水沟,连着鱼塘,没膝的水被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搅得异常浑浊,他们是在摸鱼呢。你在旁边观察了一阵儿,发现人人都有收获——多是些小草鱼,是从鱼塘那边溯游过来的。他们的快乐感染了你,很快你也加入其中,短裤一下就湿了。你差不多是这帮孩子里边个头最小的。ㅤㅤ④你从没摸过鱼,也不得要领,但是混迹其中搅动着浑水,即便脏了衣裤,还是觉得很快乐。一同来的小伙伴也玩得很开心,很快都有所捕获。他们在岸边用泥巴筑起微缩的池塘,将摸到的小鱼养在里面。他们嘲笑你,不过你并没往心里去;别人教你如何摸鱼,你也不屑去听。水沟里的水早已变成了黄泥汤,你有些累了,想上去歇息一会儿。就在你靠近沟边的刹那,隐约看见一道游弋的白光,擦着你的腿,那么真实。你本能地俯身用手抄去——不是逮,而是连带着身前的泥水用小臂的力量扑上去的……ㅤㅤ⑤那是一条活蹦乱跳的鲫鱼。现在想想,应该有一斤多重吧。那是当天他们所见的最大的一条鱼,你的小手甚至按服不了它。他们都叫它“鱼王”。你和“鱼王”很快被大伙儿围拢,成为那个午后灼热的焦点。当时你手足无措,脑袋晕晕的,感觉眼前的一切那么不真实,只能仰起一张小花脸一个劲儿地傻笑……ㅤㅤ⑥那条大鱼被伙伴用草秆穿过鱼鳃绑住,拎在手里沉甸甸的,那天下午你便一直拎着,走到哪儿都会招惹来一些探询的目光。后来你嫌沉,就索性将已死的鱼用一截柳枝穿起来,拖着走,像个打完胜仗回来的将军。ㅤㅤ⑦到家时已近傍晚,父母上下打量着你,好像不认得你一样。你知道,都是身上那套脏兮兮的衣裤惹的祸。一番责打在所难免,即便你将那份面目全非的“惊喜”拎给他们看,即便你一再申辩那条鱼不是捡来的,即便你咬紧牙关坚称自己没有撒谎……ㅤㅤ⑧那个傍晚,你蹲在院门口,看余怒未消的父亲处置你的“战利品”。一把破菜刀在很费劲地剁着,听也听得出来,鱼骨很硬很粗。在大人们的眼里那也是一条大鱼啊!没人相信这是一个六岁孩子逮到的。一群讨厌的鸭子已等不及了,呱呱地叫着围了过去。泪水又模糊了你的双眼,天也一下子黑透了。ㅤㅤ⑨从此,你再没摸过鱼,这件事也被你封存在记忆里,像个秘密,不再提及。只是你时常还会在梦里与一道游弋的白光遭遇。是那条鱼,没错,还有那短暂的惊喜感如电流般贯穿全身,醒来却是无尽的怅惘。ㅤㅤ⑩成年后,你还是会做这样的梦,那道鳞光在你看来已初具“宿命”的形态。ㅤㅤ⑪后来你也曾笑着问过父母,在合家团圆的饭桌上,在谈及小时候的种种趣事时,然而唯独这件事大家都记不得了——父母已经很老了。这个话题很快被一带而过,你觉得很委屈。ㅤㅤ⑫有一天,你带六岁的儿子到郊外游玩。湖边有垂钓的,每每有鱼被钓上来,儿子都会拍着巴掌叫嚷一阵儿。儿子的欢快深深感染了你,让你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真是一样一样的啊!儿子问你钓过鱼没有,你笑着摇摇头,你说:“爸爸摸过鱼,而且摸到了一条很大很大的鱼。”儿子的刨根问底勾起了你讲述的欲望,那尾鲜活的鲫鱼又开始在你的心底翻腾起来。你讲得细致入微。看得出,儿子已听得入迷,最后他还扑闪着大眼睛一字一顿地说:“爸爸,你真了不起!”不知怎么,当时你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ㅤㅤ⑬临走时,你将儿子钓上来的一条小鱼放生了。小鱼先是在水边转了个圈,随后一闪就不见了,让你想起梦中那道倏忽而过的白光。你宁愿相信那是同一条鱼,它穿越时空而来,如今又游向辽阔而未知的水域……(选自《小小说选刊》,作者:丛棣)(1)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4分)①②③④(2)文中为什么反复强调“那条鱼”是“一道白光”?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3)联系上下文,分析文章第⑪段画线句中“你觉得很委屈”的原因。(5分)这个话题很快被一带而过,你觉得很委屈。(4)你认为这篇文章是以谁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请从下面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并结合内容和主题简述理由。(5分)①成年后的“你”②“你”的伙伴③一个故事之外的叙述者三、实用性文本阅读(共14分)7.(1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ㅤㅤ材料一太空“出差”的斑马鱼,回来了!ㅤㅤ2024年11月4日,中国空间站第7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八号飞船顺利返回。其中,返回的斑马鱼培养水基和在太空中产的卵等实验材料成为“明星”。2024年4月25日,几位特殊“乘客”斑马鱼跟随3名航天员一起出发去太空。这是我国首次在空间站实施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以斑马鱼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ㅤㅤ发射20天后,虽然在微重力下,斑马鱼出现腹背颠倒、旋转、转圈等异常情况,但总体状态良好。ㅤㅤ科研人员原本估计它们只能存活一个月,但结果令人意外,这些斑马鱼在太空存活了6个月,生命力顽强。为什么要在太空养鱼?太空养鱼给航天带来什么新探索?ㅤㅤ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之一,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相似度高且体形小、繁殖快、发育周期短,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模式生物的“后起之秀”,被称为“水中小白鼠”。斑马鱼是原产于南亚恒河流域的小型鱼类,体形呈纺锤状,因全身布满多条深蓝色纵条纹似斑马而得名。成年斑马鱼体长一般只有3~4厘米,约为小鼠体长的1/3,体重更是只有其1/50左右。ㅤㅤ斑马鱼具有鱼类体外受精、繁殖快、发育周期短的特性:一尾雌鱼每次产卵数量约有200至400枚;早期胚胎发育透明;从受精卵到能游动大约只需4天,孵出后约3个月可以达到性成熟;成鱼大概每隔一周产卵一次,寿命一般在2至3年。ㅤㅤ斑马鱼与人类基因组成相似,研究它将会在生物医药科研领域产生一系列有影响的贡献,意义重大。人类疾病相关基因中有84%可以在斑马鱼中找到对应基因,在关键性的蛋白靶点区域,相似性接近100%。近年来,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广泛应用于生命系统发育基础研究、医学领域疾病模型的建立、靶向药物的筛选,以及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逐渐成为医学、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生物。ㅤㅤ太空养鱼可以通过开展太空空间环境对脊椎动物机能与行为的影响研究,为空间密闭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研究提供支撑,帮助人类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太空环境对基因、细胞和生命整体的影响。这不仅仅是对人类本身的探索,也关乎科研人员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求。同时,太空养鱼实验还将为我国在太空农业、生态循环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摘编自2024年11月8日“航空知识”)ㅤㅤ材料二神秘小飞虫,一跃入“天宫”ㅤㅤ我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啦,计划太空驻留约6个月。这次,“天宫”空间站又迎接了新动物成员——我国的航天员把模式生物果蝇带上了太空,准备在“亚磁环境”(“亚磁环境”就是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非常低,甚至接近0的环境。)下对果蝇进行科学研究,了解其失去了地磁场的保护,遗传和发育会有什么变化。ㅤㅤ那么科学家为什么会选择果蝇呢?ㅤㅤ首先,果蝇是“良好的遗传研究材料”。果蝇是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身长只有3—4毫米。它生命周期短,繁殖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后代。这使得科学家可以轻易地获得大量的实验样本。ㅤㅤ其次,很神奇的是,果蝇和人类有着高达61%的基因相似度,如身体组织、神经系统、消化道、排泄系统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很高的基因相似度意味着遗传特性上的相似,也就是说,在研究一些人身上的未知遗传问题,特别是疾病方面,就可以使用简单快捷的果蝇实验代替复杂冗长的人体实验。此次果蝇相关研究可以获得对人类遗传疾病的认识,为研究人类自身在太空的适应性奠定基础。另外,果蝇的个头儿不大,即使成千上万的卵子、胚胎、幼虫或成虫都不会占太多空间,对于空间狭小的宇宙飞船来说,它们非常适合运载。(摘编自2024年11月14日“今日惠州网”)(1)借助下面的问题,分析科学家为什么选择“斑马鱼”和“果蝇”进入太空?(6分)Q1: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Q2:这些特点对进行太空科学实验有何作用?(2)材料二是如何做到条理清晰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3)你和小语对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新闻标题有如下讨论,请根据语境补全对话。(4分)小语:这两则新闻的标题都很有意思,你更喜欢哪一个?你:小语:说得真好,有理有据!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应符合新闻的基本要求,最好还能抓住眼球。四、古诗文阅读(共19分)8.(14分)请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ㅤㅤ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欣然”一词,写出作者因月色美好而兴奋喜悦之情。B.一“念”起,作者的情感于此而变,文章也显得有了起伏。C.月光下的庭院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让人沉醉。D.只有我们两人在欣赏美景,表现出作者对知音稀少的遗憾。(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3)今年农历十月十二日,网络又兴起一波“怀民亦未寝”的讨论热潮,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结合选文简要阐述。(5分)(4)你认为张怀民有松弛感吗?请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选文,结合提示,简要分析。(4分)ㅤㅤ小贴士:“松弛感”一般指面对压力时从容应对、善待自己、不慌张、不焦虑的心理状态。ㅤㅤ链接材料:士生于世,使①其中②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③?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④而非快?今张君⑤不以谪为患,收会稽⑥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过人者。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⑦睹其为快也哉!(摘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注】①使:假使。②中:内心。③病:忧愁,苦闷。④适:往,去。⑤张君:这里指张怀民。⑥会稽:即“会计”,指钱财、赋税等事务。⑦乌:怎么。9.(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请从A、B选项中任选一项,根据拼音写出一个字,表达你对这首词的理解,结合内容加以解说。A.yìB.qù五、整本书阅读(共5分)10.(5分)《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都是经实地考察写成的作品,请从以上两部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内容说说该书是如何体现真实性的。六、作文(共40分)11.(40分)根据要求作文。ㅤㅤ《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与怀民“步于中庭”,尽兴赏月;《如梦令》中,李清照“兴尽晚回”,不知归路……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也经历过尽兴的事,让你记忆深刻,至今不能忘怀。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ㅤㅤ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34答案CC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学校拟开展“书间精灵——藏书票”制作活动,请你与小语一起参与。【认识藏书票】1.(6分)学校拟开展“书间精灵——藏书票”制作活动,请你与小语一起参与。阅读下面藏书票的简介,完成问题。ㅤㅤ藏书票,是读书人在自己藏书的扉页上贴的一A(副幅)小装饰画,作为书籍主人的印B(记迹),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它们承载着创作者的巧思,不但实用,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ㅤㅤC:有版画藏书票、手绘藏书票、印制藏书票、剪纸藏书票和电脑藏书票等。其中,版画藏书票数量最多。(1)语段中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选出正确的一项BA.sùzǎiB.sùzàiC.shuòzǎiD.shuòzài(2)语段中A、B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3)结合语境,在C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字音。根据字词积累,“追溯”中的俄“溯”读作“sù”,“承载”中的“载”读作“zài”。故选:B。(2)本题考查选字组词。副:第二的;次要的;附带的。幅:量词。用于布帛、图画等。故A处应填“幅”。记:指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把事物写下来,也指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还指符号、标识等。迹:脚印;痕迹。故B处应填“记”组成词语“印记”。(3)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结合“有版画藏书票、手绘藏书票、印制藏书票、剪纸藏书票和电脑藏书票等”可知,文段介绍藏书票的种类多,故C横线处可补写:藏书票种类丰富。【解答】答案:(1)B(2)A幅B记(3)示例:藏书票种类丰富【点评】语句补写题中,空出的句子位置大致可分为开头、中间、结尾三类。句子位置不同,它们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如果是填写开头的句子,补充内容要领起下文;如果填写中间的句子,一般要填写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句子;如果填写结尾的句子,补充内容要总结上文。【制作藏书票】2.(8分)小语准备以“花”为藏书票主体图案,他想从古诗文中寻找灵感,请你帮他把下面关于“花”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伤时之花: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繁密之花: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隐逸之花: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凋零之花:④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注意“溅”的书写)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注意“蹄”的书写)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注意“篱”的书写)④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注意“奈何”的书写)【点评】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3.(3分)小语想把票主名刻成阳文,字体为隶书,请你结合链接材料,推测它印在白纸上的效果是下列哪一项()ㅤㅤ链接材料:“阴刻”是在平面上刻去字的轮廓,凹陷下去的字就是“阴文”。“阳刻”是在平面上保留凸出的字的线条,将其余部分刻除,凸起来的字是“阳文”。A. B. C. D.【分析】本题考查书法字体的识别。解答时认真审题,回顾所学完成选择。【解答】根据“阳刻”是在平面上保留凸出的字的线条,排除BD。根据“字体为隶书”,隶书蚕头雁尾,排除A,因为A为楷书。故选:C。【点评】做好本题需要认真审题,还要熟知各种字体的特点。4.(3分)小语想梳理版画藏书票的制作方法,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确定好藏书票的主题,在纸上画出相应的图案。②将图案印到木板上,用刻刀等工具进行雕刻。③准备好制作所需的纸张、木板、刻刀、油墨、印刷工具等。④无误后,再将木板上的图案印到纸张上。⑤将油墨涂抹在木板上,先在小块纸张上进行试印。A.③①⑤②④ B.①③②④⑤ C.③①②⑤④ D.①③④⑤②【分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解答】句子排序思路③句:制作版画藏书票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这是制作的前提条件,所以③句应该排在首位。①句:在准备好材料之后,需要确定藏书票的主题并画出相应图案,这是制作藏书票图案的开始,所以①句排在③句之后。②句:画出图案后,要将图案印到木板上然后进行雕刻,这是制作藏书票在木板上处理图案的步骤,所以②句排在①句之后。⑤句:雕刻好木板上的图案后,要涂抹油墨并先进行试印,这是在正式印刷之前的必要测试步骤,所以⑤句排在②句之后。④句:试印无误后,就可以将木板上的图案正式印到纸张上,这是制作藏书票的最后一步,所以④句排在⑤句之后。正确排序为:③①②⑤④。故选:C。【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5.(4分)学校拟针对活动效果设计调查问卷,请你帮助完成。调查对象调查问题选项学生通过本次活动,你了解了藏书票的哪些知识?(可多选)A.藏书票的作用B.(1)藏书票的历史与发展C.版画藏书票的制作方法(2)你认为以下哪种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本次活动的效果?A.加大活动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参加活动B.活动开展中可以邀请专业老师现场指导C.组织作品展示交流活动,分享制作成果【分析】本题考查活动设计。(1)藏书票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载体,除了其作用和制作方法外,了解其历史发展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经历了多个时期的演变和发展,不同时期的藏书票在风格、题材、制作工艺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通过了解藏书票的历史发展,学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藏书票这一文化形式,知道它是如何从最初的简单标识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收藏品,这与了解藏书票的作用和制作方法等知识共同构成了对藏书票较为完整的认知体系,所以可以作为一个合理的选项。(2)从给出的三个选项(A.加大活动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参加活动;B.活动开展中可以邀请专业老师现场指导;C.组织作品展示交流活动,分享制作成果)来看,它们都是关于如何改进或提升活动效果的具体措施。因此,前面的调查问题应该是围绕如何提升活动效果来提问,这样才能与后面的选项相匹配,形成一个逻辑连贯的调查问卷内容。所给示例问题能够很好地引出这些选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选择,从而为学校改进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和建议。【解答】答案:(1)B.藏书票的历史与发展(2)示例:你认为以下哪种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本次活动的效果?【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二、文学性阅读(共18分)6.(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孩子和鱼ㅤㅤ①是个夏日午后,雨后初晴,山川田野被濯洗一新。ㅤㅤ②你和两个小伙伴如出笼小鸟,伸展双臂在野外忘情奔跑。你感觉自己跟那些迎面飞来的蜻蜓没什么两样,忽左忽右,忽高忽低,却不会失去平衡。那年你六岁。ㅤㅤ③你们只是路过那儿。人影绰绰,笑语喧哗,你们被吸引过去并转瞬忘记了之前的计划。一段不是很长很宽的水沟,连着鱼塘,没膝的水被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搅得异常浑浊,他们是在摸鱼呢。你在旁边观察了一阵儿,发现人人都有收获——多是些小草鱼,是从鱼塘那边溯游过来的。他们的快乐感染了你,很快你也加入其中,短裤一下就湿了。你差不多是这帮孩子里边个头最小的。ㅤㅤ④你从没摸过鱼,也不得要领,但是混迹其中搅动着浑水,即便脏了衣裤,还是觉得很快乐。一同来的小伙伴也玩得很开心,很快都有所捕获。他们在岸边用泥巴筑起微缩的池塘,将摸到的小鱼养在里面。他们嘲笑你,不过你并没往心里去;别人教你如何摸鱼,你也不屑去听。水沟里的水早已变成了黄泥汤,你有些累了,想上去歇息一会儿。就在你靠近沟边的刹那,隐约看见一道游弋的白光,擦着你的腿,那么真实。你本能地俯身用手抄去——不是逮,而是连带着身前的泥水用小臂的力量扑上去的……ㅤㅤ⑤那是一条活蹦乱跳的鲫鱼。现在想想,应该有一斤多重吧。那是当天他们所见的最大的一条鱼,你的小手甚至按服不了它。他们都叫它“鱼王”。你和“鱼王”很快被大伙儿围拢,成为那个午后灼热的焦点。当时你手足无措,脑袋晕晕的,感觉眼前的一切那么不真实,只能仰起一张小花脸一个劲儿地傻笑……ㅤㅤ⑥那条大鱼被伙伴用草秆穿过鱼鳃绑住,拎在手里沉甸甸的,那天下午你便一直拎着,走到哪儿都会招惹来一些探询的目光。后来你嫌沉,就索性将已死的鱼用一截柳枝穿起来,拖着走,像个打完胜仗回来的将军。ㅤㅤ⑦到家时已近傍晚,父母上下打量着你,好像不认得你一样。你知道,都是身上那套脏兮兮的衣裤惹的祸。一番责打在所难免,即便你将那份面目全非的“惊喜”拎给他们看,即便你一再申辩那条鱼不是捡来的,即便你咬紧牙关坚称自己没有撒谎……ㅤㅤ⑧那个傍晚,你蹲在院门口,看余怒未消的父亲处置你的“战利品”。一把破菜刀在很费劲地剁着,听也听得出来,鱼骨很硬很粗。在大人们的眼里那也是一条大鱼啊!没人相信这是一个六岁孩子逮到的。一群讨厌的鸭子已等不及了,呱呱地叫着围了过去。泪水又模糊了你的双眼,天也一下子黑透了。ㅤㅤ⑨从此,你再没摸过鱼,这件事也被你封存在记忆里,像个秘密,不再提及。只是你时常还会在梦里与一道游弋的白光遭遇。是那条鱼,没错,还有那短暂的惊喜感如电流般贯穿全身,醒来却是无尽的怅惘。ㅤㅤ⑩成年后,你还是会做这样的梦,那道鳞光在你看来已初具“宿命”的形态。ㅤㅤ⑪后来你也曾笑着问过父母,在合家团圆的饭桌上,在谈及小时候的种种趣事时,然而唯独这件事大家都记不得了——父母已经很老了。这个话题很快被一带而过,你觉得很委屈。ㅤㅤ⑫有一天,你带六岁的儿子到郊外游玩。湖边有垂钓的,每每有鱼被钓上来,儿子都会拍着巴掌叫嚷一阵儿。儿子的欢快深深感染了你,让你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真是一样一样的啊!儿子问你钓过鱼没有,你笑着摇摇头,你说:“爸爸摸过鱼,而且摸到了一条很大很大的鱼。”儿子的刨根问底勾起了你讲述的欲望,那尾鲜活的鲫鱼又开始在你的心底翻腾起来。你讲得细致入微。看得出,儿子已听得入迷,最后他还扑闪着大眼睛一字一顿地说:“爸爸,你真了不起!”不知怎么,当时你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ㅤㅤ⑬临走时,你将儿子钓上来的一条小鱼放生了。小鱼先是在水边转了个圈,随后一闪就不见了,让你想起梦中那道倏忽而过的白光。你宁愿相信那是同一条鱼,它穿越时空而来,如今又游向辽阔而未知的水域……(选自《小小说选刊》,作者:丛棣)(1)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①高兴②“你”把“鱼王”当作“惊喜”拎给父母看,得到父母的一番责打③难过。④“你”细致地讲述摸“鱼王”的故事,得到儿子的真诚褒奖(2)文中为什么反复强调“那条鱼”是“一道白光”?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3)联系上下文,分析文章第⑪段画线句中“你觉得很委屈”的原因。这个话题很快被一带而过,你觉得很委屈。(4)你认为这篇文章是以谁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请从下面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并结合内容和主题简述理由。①成年后的“你”②“你”的伙伴③一个故事之外的叙述者【分析】本文记叙了六岁的“你”摸到一条大鱼,“你”把“鱼王”当作“惊喜”拎给父母看,遭到父母的一番责打;父母忘记了那件事,“你”感到委屈惆怅;“你”细致地讲述摸“鱼王”的故事,得到儿子的真诚褒奖。【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结合“当时你手足无措,脑袋晕晕的,感觉眼前的一切那么不真实,只能仰起一张小花脸一个劲儿地傻笑……”,①概括为:高兴。结合“被大伙儿围拢,成为那个午后灼热的焦点”“到家时已近傍晚,父母上下打量着你,好像不认得你一样。你知道,都是身上那套脏兮兮的衣裤惹的祸。一番责打在所难免”,②概括为:“你”把“鱼王”当作“惊喜”拎给父母看,得到父母的一番责打。结合“没人相信这是一个六岁孩子逮到的。一群讨厌的鸭子已等不及了,呱呱地叫着围了过去。泪水又模糊了你的双眼,天也一下子黑透了”,③概括为:难过。④“你”细致地讲述摸“鱼王”的故事,得到儿子的真诚褒奖。(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就在你靠近沟边的刹那,隐约看见一道游弋的白光,擦着你的腿,那么真实”“是你时常还会在梦里与一道游弋的白光遭遇”“小鱼先是在水边转了个圈,随后一闪就不见了,让你想起梦中那道倏忽而过的白光”分析,作者将“鱼”比作“一道游弋的白光”,并在文中反复出现,这种比喻和重复使用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象征意义和情感深度。它象征着“你”对那条大鱼的记忆,是“你”心中的秘密和美好回忆。种比喻和重复使用,加深了读者对“你”内心世界的理解,让读者感受到“你”对那条大鱼的怀念和情感。这种比喻和重复使用,也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使文章更具诗意和感染力。从童年摸到“鱼王”时的惊喜与成就,到后来被父母否定后的怀念与惆怅,再到成年后被儿子抚慰后的释然与放下,这道象征着“童年纯真”和“成长困惑”的“白光”成为主人公的情感寄托,始终伴随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连接着主人公的过去与现在。(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到家时已近傍晚,父母上下打量着你,好像不认得你一样。你知道,都是身上那套脏兮兮的衣裤惹的祸。一番责打在所难免,即便你将那份面目全非的‘惊喜’拎给他们看,即便你一再申辩那条鱼不是捡来的,即便你咬紧牙关坚称自己没有撒谎……”“在大人们的眼里那也是一条大鱼啊!没人相信这是一个六岁孩子逮到的。一群讨厌的鸭子已等不及了,呱呱地叫着围了过去。泪水又模糊了你的双眼,天也一下子黑透了”“从此,你再没摸过鱼,这件事也被你封存在记忆里,像个秘密,不再提及。只是你时常还会在梦里与一道游弋的白光遭遇。是那条鱼,没错,还有那短暂的惊喜感如电流般贯穿全身,醒来却是无尽的怅惘”分析,“你觉得很委屈”的原因在于没人相信这条大鱼是一个六岁孩子逮到的。这导致了“你”对父亲的误解,认为父亲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理解。这种误解和失望感,让“你”感到委屈。(4)本题考查人称作用分析。本文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故事,这种叙述方式具有独特的作用。第二人称“你”可以让读者更容易地代入角色,感受到“你”的情感和经历;让读者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你”的经历和情感;可以让叙述更加亲切,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你”的理解和关怀,更好地传达作者的创作意图: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类似的故事,纯真、勇气、自信等美好品质遭到他人的质疑;同时也传达作者的美好祝福,希望每个人都能与过去和解,与未来相拥。通过“成年后的你”的视角,文章展现了成长的复杂性和对过去的重新认识,增加了故事的深度和情感的丰富性。答案:(1)①高兴。②“你”把“鱼王”当作“惊喜”拎给父母看,得到父母的一番责打。③难过。④“你”细致地讲述摸“鱼王”的故事,得到儿子的真诚褒奖。(2)文中反复强调“那条鱼”是“一道白光”,这一描述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还象征着“你”对这次钓鱼经历的深刻记忆和情感寄托。这道“白光”成为了“你”心中的一道光,代表着希望、梦想和成长的启示。(3)没人相信这条大鱼是一个六岁孩子逮到的。这导致了“你”对父亲的误解,认为父亲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理解。这种误解和失望感,让“你”感到委屈。(4)文章是以“成年后的你”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这种叙述方式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你”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以及对过去经历的反思和理解。通过“成年后的你”的视角,文章展现了成长的复杂性和对过去的重新认识,增加了故事的深度和情感的丰富性。【点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三、实用性文本阅读(共14分)7.(1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ㅤㅤ材料一太空“出差”的斑马鱼,回来了!ㅤㅤ2024年11月4日,中国空间站第7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八号飞船顺利返回。其中,返回的斑马鱼培养水基和在太空中产的卵等实验材料成为“明星”。2024年4月25日,几位特殊“乘客”斑马鱼跟随3名航天员一起出发去太空。这是我国首次在空间站实施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以斑马鱼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ㅤㅤ发射20天后,虽然在微重力下,斑马鱼出现腹背颠倒、旋转、转圈等异常情况,但总体状态良好。ㅤㅤ科研人员原本估计它们只能存活一个月,但结果令人意外,这些斑马鱼在太空存活了6个月,生命力顽强。为什么要在太空养鱼?太空养鱼给航天带来什么新探索?ㅤㅤ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之一,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相似度高且体形小、繁殖快、发育周期短,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模式生物的“后起之秀”,被称为“水中小白鼠”。斑马鱼是原产于南亚恒河流域的小型鱼类,体形呈纺锤状,因全身布满多条深蓝色纵条纹似斑马而得名。成年斑马鱼体长一般只有3~4厘米,约为小鼠体长的1/3,体重更是只有其1/50左右。ㅤㅤ斑马鱼具有鱼类体外受精、繁殖快、发育周期短的特性:一尾雌鱼每次产卵数量约有200至400枚;早期胚胎发育透明;从受精卵到能游动大约只需4天,孵出后约3个月可以达到性成熟;成鱼大概每隔一周产卵一次,寿命一般在2至3年。ㅤㅤ斑马鱼与人类基因组成相似,研究它将会在生物医药科研领域产生一系列有影响的贡献,意义重大。人类疾病相关基因中有84%可以在斑马鱼中找到对应基因,在关键性的蛋白靶点区域,相似性接近100%。近年来,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广泛应用于生命系统发育基础研究、医学领域疾病模型的建立、靶向药物的筛选,以及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逐渐成为医学、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生物。ㅤㅤ太空养鱼可以通过开展太空空间环境对脊椎动物机能与行为的影响研究,为空间密闭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研究提供支撑,帮助人类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太空环境对基因、细胞和生命整体的影响。这不仅仅是对人类本身的探索,也关乎科研人员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求。同时,太空养鱼实验还将为我国在太空农业、生态循环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摘编自2024年11月8日“航空知识”)ㅤㅤ材料二神秘小飞虫,一跃入“天宫”ㅤㅤ我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啦,计划太空驻留约6个月。这次,“天宫”空间站又迎接了新动物成员——我国的航天员把模式生物果蝇带上了太空,准备在“亚磁环境”(“亚磁环境”就是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非常低,甚至接近0的环境。)下对果蝇进行科学研究,了解其失去了地磁场的保护,遗传和发育会有什么变化。ㅤㅤ那么科学家为什么会选择果蝇呢?ㅤㅤ首先,果蝇是“良好的遗传研究材料”。果蝇是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身长只有3—4毫米。它生命周期短,繁殖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后代。这使得科学家可以轻易地获得大量的实验样本。ㅤㅤ其次,很神奇的是,果蝇和人类有着高达61%的基因相似度,如身体组织、神经系统、消化道、排泄系统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很高的基因相似度意味着遗传特性上的相似,也就是说,在研究一些人身上的未知遗传问题,特别是疾病方面,就可以使用简单快捷的果蝇实验代替复杂冗长的人体实验。此次果蝇相关研究可以获得对人类遗传疾病的认识,为研究人类自身在太空的适应性奠定基础。另外,果蝇的个头儿不大,即使成千上万的卵子、胚胎、幼虫或成虫都不会占太多空间,对于空间狭小的宇宙飞船来说,它们非常适合运载。(摘编自2024年11月14日“今日惠州网”)(1)借助下面的问题,分析科学家为什么选择“斑马鱼”和“果蝇”进入太空?Q1: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Q2:这些特点对进行太空科学实验有何作用?(2)材料二是如何做到条理清晰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3)你和小语对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新闻标题有如下讨论,请根据语境补全对话。小语:这两则新闻的标题都很有意思,你更喜欢哪一个?你:我更喜欢材料一的标题“太空‘出差’的斑马鱼,回来了!”。因为这个标题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斑马鱼拟人化为“出差”归来的形象,生动有趣,同时“回来了!”也传达了斑马鱼成功返回的重要信息,简洁明了,吸引眼球。小语:说得真好,有理有据!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应符合新闻的基本要求,最好还能抓住眼球。【分析】这是一组关于“斑马鱼”和“果蝇”进入太空的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第二题考查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第三题考查对新闻标题的评价能力。【解答】(1)Q1:根据材料一“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之一,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相似度高且体形小、繁殖快、发育周期短”和材料二“果蝇是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身长只有3—4毫米。它生命周期短,繁殖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后代”“果蝇和人类有着高达61%的基因相似度”可知,斑马鱼和果蝇的共同特点是:体形小、繁殖快、发育周期短,且与人类基因相似度高。Q2:根据材料一“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之一……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模式生物的‘后起之秀’”“太空养鱼可以通过开展太空空间环境对脊椎动物机能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帮助人类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太空环境对基因、细胞和生命整体的影响”和材料二“果蝇是‘良好的遗传研究材料’……这使得科学家可以轻易地获得大量的实验样本”“很高的基因相似度意味着遗传特性上的相似……就可以使用简单快捷的果蝇实验代替复杂冗长的人体实验”可知,斑马鱼和果蝇的这些特点对进行太空科学实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们体形小,适合在太空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实验;繁殖快、发育周期短,意味着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结果;与人类基因相似度高,使得在它们身上进行的实验结果对人类有重要的参考意义。(2)材料二首先以“我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啦”为背景,引出“天宫”空间站迎接了新动物成员——果蝇的话题;接着通过“那么科学家为什么会选择果蝇呢?”这一问题,引出对科学家选择果蝇作为实验对象的原因的解释,包括“果蝇是‘良好的遗传研究材料’”“果蝇和人类有着高达61%的基因相似度”“果蝇的个头儿不大……它们非常适合运载”等方面;整体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使得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容。(3)根据题目要求,可以回答:我更喜欢材料一的标题“太空‘出差’的斑马鱼,回来了!”。因为这个标题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斑马鱼拟人化为“出差”归来的形象,使得标题生动有趣,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同时,“回来了!”也简洁明了地传达了斑马鱼成功返回的重要信息,符合新闻标题的基本要求。这样的标题既有趣味性,又有信息量,是一个很好的新闻标题。答案:(1)Q1:它们(斑马鱼和果蝇)的共同特点是体形小、繁殖快、发育周期短,且与人类基因相似度高。Q2:这些特点使得它们适合在太空环境中进行科学实验,因为体形小占用空间少,繁殖快和发育周期短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实验数据,与人类基因相似度高则使得实验结果对人类有参考意义。(2)材料二首先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为背景,引出果蝇作为新模式生物进入太空的话题;接着解释科学家选择果蝇作为实验对象的原因,包括其作为遗传研究材料的优势、与人类基因的高相似度以及适合宇宙飞船运载的特点;整体结构清晰,层次分明。(3)示例:我更喜欢材料一的标题“太空‘出差’的斑马鱼,回来了!”。因为这个标题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斑马鱼拟人化为“出差”归来的形象,生动有趣,同时“回来了!”也传达了斑马鱼成功返回的重要信息,简洁明了,吸引眼球。【点评】信息筛选与辨析,要研读文章内容,梳理总结,归纳分析。四、古诗文阅读(共19分)8.(14分)请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ㅤㅤ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欣然”一词,写出作者因月色美好而兴奋喜悦之情。B.一“念”起,作者的情感于此而变,文章也显得有了起伏。C.月光下的庭院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让人沉醉。D.只有我们两人在欣赏美景,表现出作者对知音稀少的遗憾。(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3)今年农历十月十二日,网络又兴起一波“怀民亦未寝”的讨论热潮,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结合选文简要阐述。(4)你认为张怀民有松弛感吗?请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选文,结合提示,简要分析。ㅤㅤ小贴士:“松弛感”一般指面对压力时从容应对、善待自己、不慌张、不焦虑的心理状态。ㅤㅤ链接材料:士生于世,使①其中②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③?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④而非快?今张君⑤不以谪为患,收会稽⑥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过人者。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⑦睹其为快也哉!(摘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注】①使:假使。②中:内心。③病:忧愁,苦闷。④适:往,去。⑤张君:这里指张怀民。⑥会稽:即“会计”,指钱财、赋税等事务。⑦乌:怎么。【分析】参考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准备睡觉,这时月光照进房门,(我)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ABC.正确。D.有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人”在这里包含了作者复杂的情感,既有被贬的失意、惆怅,也有赏月的悠闲自在,并非单纯表达对知音稀少的遗憾,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排遣。故选:D。(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句中重点词语有:念,想到;遂,于是,就。句意为: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经典之作,文章以简洁的文字描绘出美妙的月色和复杂的心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怀民亦未寝”看似简单的一句,却充满了故事感和想象空间,引发人们对苏轼与张怀民之间情谊以及当时场景的遐想。网络上兴起的讨论热潮,表明人们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热情未减,经典作品总能跨越时空,吸引不同时代的人去品味、解读。网络文化对经典的新解读与传播: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迅速且形式多样。“怀民亦未寝”成为热门讨论话题,体现了网络文化对经典的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人们通过网络平台,以轻松、互动的方式对经典进行讨论,赋予经典新的时代话题性。这种讨论不仅让更多人关注到经典作品,还能从不同角度挖掘经典的内涵,使经典在现代社会中以新的姿态被大众熟知。需注意的问题:然而,在网络讨论中,有时可能会出现过度娱乐化的倾向。部分人可能只是为了跟风或追求话题热度,而忽略了对经典原意的尊重和深入理解。因此,在借助网络传播经典的同时,要引导大众保持对经典的敬畏之心,避免曲解经典,确保经典文化能以正确的方式传承和发展。(4)本题考查综合应用的能力。选文中“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当苏轼夜间来访,张怀民同样未睡,且能与苏轼一同漫步中庭欣赏月色。这一行为表明张怀民在平常的夜晚有着闲适的状态,没有因外界因素(如夜晚时间、可能的生活压力等)而匆忙入睡,而是保持着一种悠然的心境,能够随时与友人共享月色之美,体现出一定的松弛感。从链接材料中体现的松弛感:链接材料提到“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稽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过人者”,明确指出张怀民被贬黄州后,不把谪居视为忧患,在处理完政务之余,纵情于山水之间。这说明他面对被贬这一人生挫折和压力时,内心坦然,能够从容应对,不被挫折所困,以豁达的心态享受生活,符合“松弛感”中面对压力从容应对、善待自己、不慌张、不焦虑的心理状态。综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可以判断张怀民具有松弛感。答案:(1)D(2)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3)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出人们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关注和喜爱。《记承天寺夜游》作为经典名篇,其优美的文字、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一直被人们传颂。“怀民亦未寝”这句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表述,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说明经典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网络文化对经典的一种新的解读和传播方式。在网络时代,人们通过这种讨论热潮,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重新审视经典,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经典作品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但同时也要注意,在讨论中应保持对经典的尊重,避免过度娱乐化而曲解经典的原意。(4)张怀民有松弛感。从选文中“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可以看出,在苏轼来访时,张怀民也还未睡,并且欣然与苏轼一同在庭院中散步赏月,表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状态。从链接材料“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稽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过人者”可知,张怀民被贬黄州却不把谪居当作忧患,还能在处理完公务后纵情于山水之间,他内心坦然,不被外物所伤,面对被贬的压力能够从容应对,以一种豁达的态度享受生活,这符合“松弛感”面对压力时从容应对、善待自己、不慌张、不焦虑的心理状态。所以可以看出张怀民具有松弛感。【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9.(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请从A、B选项中任选一项,根据拼音写出一个字,表达你对这首词的理解,结合内容加以解说。A.yìB.qù【分析】《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全词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它以女词人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解答】本题考查理解诗词。A.yì:这个字可以联想到“忆”,即回忆、记忆的意思。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开头便以“常记”二字点明是回忆往昔的游赏之事。整首词描绘了一幅郊游晚归图,通过追忆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年少时游玩的乐趣和沉醉的状态,以及误入藕花深处后的惊喜与慌乱。选择“忆”字,能够很好地概括词的主题和情感。B.qù:这个字可以联想到“趣”,即趣味、乐趣的意思。词中描述了作者与同伴们划船郊游,沉醉于美景之中而忘记归路,兴尽后划船回家却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群鸥鹭的趣事。整首词充满了生活情趣和少女时代的无忧无虑。选择“趣”字,能够突出词中描绘的趣味盎然的生活场景。答案:A.我选择“忆”。这首词通过“常记”二字开篇,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游赏之事的回忆。词中描绘了作者与同伴们划船郊游、沉醉美景、误入藕花深处等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回忆的美好。因此,“忆”字能够很好地概括这首词的主题和情感。B.我选择“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