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在干旱区;绿洲城镇化是人类与绿洲及背景环境相互适应;相互改变的过程。读绿洲城镇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图,绿洲城镇与我国珠三角地区城镇相比()

A.环境承载力大B.经济基础薄弱C.社会文化差异小D.交通通达度较高2、黄土高原西部沙区露天开采煤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理想图示是()A.筑坝→采矿→复垦→农业经营→回镇B.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筑坝C.农业经营→复垦→采矿→回填→筑坝D.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3、西藏和黑龙江的沼泽湿地面积广大;读表中数据,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之处是()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黑龙江。

22.13

20.97

17.67

西藏。

24.17

25.55

26.75

A.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B.气温低,蒸发微弱C.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4、1825年;伊利运河(连接伊利湖和哈得孙河)竣工对美国东部经济及纽约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下图为纽约港地理位置示意图。伊利运河的开通对于纽约港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扩大水源供给渠道B.拓宽经济腹地范围C.提高哈得孙河水位D.加速内陆人口增长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同西南人喜欢吃辣椒、北方人吃肉要放大料、湖南人喜欢臭烘烘的臭豆腐、沪宁一带做菜少不了糖、西藏人爱喝酥油茶一样,凉茶已成为一代代岭南人的自然选择,是千百年来离不开的一种饮品。据此回答下题。我国各地饮食习惯不同,这说明()A.区域具有一定的界限B.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6、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以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这体现了区域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层次性D.可变性7、“春潮又涌动,扬帆再奋发”。2018年我国决定海南全岛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这将进一步促进海南省()A.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B.工业比重大幅提高C.城市农业用地扩大D.粮食出口迅速增加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流域特点流域是通过水流相互连接和影响,形成完整、独立的自然区域→__________强、关联度高9、黄河的调沙减淤主要措施。

(1)对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

a._________是减少人黄泥沙的根本措施。

b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治理。

。措施。

具体做法。

生物措施。

_________;退耕还林还草等。

耕作措施。

沿_________耕作;留茬少耕、免耕等。

工程措施。

修建_________和水平沟;打坝淤地、挖鱼鳞坑等。

(2)对下游地区的河道淤积:利用水库对黄河_________是一种有效的工程措施10、区域的发展要求。

。区域发展必须因地制宜。

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合理安排____

充分考虑自身地理条件和区域关联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人类的____

充分考虑自身地理条件和区域关联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人类的____

11、区域的含义: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____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它是人们基于对世界的认知和实践的需要,在____的基础上划定的。12、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____;形状和边界。

(2)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____。13、流域概述。

(1)水系:由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以及连通的①_________;沼泽构成。

(2)流域:由②_________所包围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1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国家或地区。

影响。

转出国或地区。

减少国内的_________,常常引起_________人口的增加。

转入国或地区。

缓解_________

15、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1)产业转出的国家或地区:原_________向外转移,可使区域内的_________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_________调整,缩短_________的时间,从而加快_________的进程。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流域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向。(_____)A.正确B.错误17、湿地属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其在干旱地区没有分布。(_____)A.正确B.错误18、黄土高原东临太行山,西接日月山,南俯长江,北靠秦岭____A.正确B.错误19、长江上游落差大,水能丰富,发电是三峡工程的首要功能。(_____)A.正确B.错误20、珠三角地区由于在发展之初缺乏城市规划,因此导致重复建设现象突出。(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1题,共9分)2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所示的Q地因黄河贯穿,灌溉农业发达,盛产稻米,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R地的人们为了保护铁路不受沙漠侵袭,设置了一种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

(1)说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

(2)分析贺兰山西侧沙漠地区降水少的原因。

(3)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R地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

(4)简述Q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气候条件。

(5)简析Q地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对Q地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分析】

【详解】

绿洲城镇位于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自然条件较珠三角地区差,环境承载力小,A错误;绿洲城镇所在的干旱地区区位条件较差,经济基础明显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薄弱,交通通达度较差,B正确;D错误;绿洲城镇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社会文化差异比珠三角地区大,C错误。故选B。

【点睛】

绿洲城镇不同于其他地域的城镇系统,具有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约束强度大、经济基础薄弱、社会文化差异大等特点。2、D【分析】【分析】

【详解】

筑坝的目的一是为了防止矿区的污水污染河流和周围农田;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河水泛滥淹没矿区,因此应先筑坝,再采矿;采完矿后为了保护生态;防止水土流失等,要对矿区回填、复垦,进行农作物种植,一方面保护了地表,另一方面增加了耕地面积;然后搞好农业经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D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

矿业开采区的可持续发展途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3、B【分析】【分析】

【详解】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少,降水大多不丰富,降水丰富不是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的主要成因,A不符合题意;西藏因地势高;黑龙江因纬度较高,平均气温低,蒸发微弱,使得地表水较丰富,容易形成沼泽湿地,B符合题意;如果有利于下渗,则导致地表不易积水形成沼泽湿地,C不符合题意;黑龙江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形成沼泽,但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不低,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4、B【分析】【分析】

【详解】

伊利运河连接伊利湖和哈得孙河;伊利运河的开通,缩短了伊利湖和哈得孙河的运输距离,对于纽约港来说,降低了来自内陆地区的货物运输成本,拓宽了纽约港的经济腹地;运河的修建主要是运输作用,不是对纽约港供水的;运河连通的是哈得孙河口外,对哈得孙河水位抬高意义不大;纽约是经济中心,运河的修建,会加速内陆人口向纽约转移,不会加速内陆人口的增长。选B正确。

【点睛】

伊利运河是第一条提供美国东海岸与西部内陆的快速运输工具,伊利运河不只加快运输的速度,也将沿岸地区与内陆地区的运输成本减少了。快捷的运河交通使得纽约州西部更便于到达,因此也造成中西部的人口快速增长。5、B【分析】【分析】

【详解】

我国各地饮食习惯不同;说明不用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区域内部饮食文化相似,B正确;秦岭—淮河一线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体现了区域具有一定的界限,图中各地饮食习惯不同,没有体现区域的界限,A错误;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无优劣之分,C错误;区域之间的联系体现为经济文化交流等,各地饮食习惯不同不能说明区域间的相互联系,D错误。故选B。

【点睛】

区域的特点:层次性,即区域之间是有等级差异的;差异性,指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整体性,即组成区域的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可变性,即区域范围、区域界线具有一定的变化。6、C【分析】【分析】

【详解】

从地形上来看东北有东北平原;东北平原又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表现了区域由高到低的层次性,高一级的区域和低一级的区域间呈镶嵌关系,故C正确。排除ABD

【点睛】

区域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

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地表任何区域都可与同等级若干区域共同组成更高一级的区域(最高级区域为整个地球表层区域);同时区域内部又可进一步划分出低一级的区域。各级区域间呈镶嵌关系。区域分等级是有意义的;因为不同等级的区域,其结构;内外部联系及相应的研究手段均有不同。如自然区域的自然区→自然地区→自然小区→景观→地方→限区→相,工业地理区域(工业地域综合体)的工业基地→工业枢纽→工业城镇→工业区→工业点等。

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区域间的差异性其实是与区域内部的同一性并列提出来的。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就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简单,区内同一性大,区域间差异也小。

整体性。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成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区域的这种整体性是形成区域同一性的原因。地球表层作为最大的区域,其内部各组分间是相互联系的。如由于气候的转暖,第四纪冰川退却,从而引起各大洋海面的升高和洋海的变化;在陆地上引起风化方式和成土作用的变化,以及植物和动物向极地移动等。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区域组分的相互联系还形成了区域的整体功能,这种功能不是组分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高于其上的一种新功能。表现在区域间的联系上(物质、能量流动)。如一流域内的水土平衡,不只决定于流域气候或植被、岩性,而是决定于它们的共同作用。

可变性。首先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通常每一个区域的特征,在其中心区域典型地段表现得最清楚、最完善,但到分区的边缘,其特征就慢慢地与相邻区域的特征融合起来。因此,地理学上的区域界线往往是一个过渡带,具有模糊性。即使最显著的界线——海岸线,也因潮水的涨落而变动。严格划定的国界,从漫长的历史进程来看,也是变动的。可变性的另一面,是指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指标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另外,任何自然区划的指标数值总是根据一定的时间长度统计而来的,若时间长度发生变化,统计所得数值就会随之不同,地理界线即会产生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界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7、A【分析】【详解】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会促进海南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经济的发展,A对。商业和贸易属于第三产业,不会使工业比重大幅提高,B错。自由贸易试验区不属于农业用地,因此不会使城市农业用地扩大,也不会使粮食出口迅速增加,C;D错。故选A。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要抓住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概念的理解。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整体性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水土保持⑪封山育林等高线梯田。

(2)调水调沙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人类活动活动方式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目的地域差异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范围。

(2)相对一致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湖泊。

(2)分水岭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就业机失业就业压力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产业生产要素。

(2)产业结构产业升级工业化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分析】【分析】

【详解】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比如;流域的降水量,植被覆盖率,土地资源,地形地势,河流流向等决定了利用程度的高低和利用方式的差异。

【点睛】17、×【分析】【分析】

【详解】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干旱地区的河流、湖泊也属于湿地资源。

【点睛】18、×【分析】【分析】

【详解】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所以该说法错误。

【点睛】19、×【分析】【分析】

【详解】

三峡工程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恰位于长江峡谷区的末端,使其能有效扼住上游洪水的“咽喉”,能直接控制荆江河段洪水来量的95%,武汉以上洪水来量的67%。防洪,是三峡工程的首要功能,也是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出发点。

【点睛】20、√【分析】【分析】

【详解】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区域内各个城市的定位重叠问题较为严重,这就导致了其内部重复建设较多;产业结构同构问题严重、经济合作深入不足等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内部的城市彼此之间的整合不足,广州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地位虽然凸显,但广州也仅仅局限于点的发展,并没有形成拓展和辐射作用,从而限制了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的延伸,降低了中心功能,城市认同感和凝聚力缩小。判断正确。

【点睛】四、综合题(共1题,共9分)21、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宁夏平原为背景;涉及荒漠化成因;治理措施、农业区位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考查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能力。

(1)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