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科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苏科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苏科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苏科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苏科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科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常用扦插来繁殖的植物是()A.葡萄B.苹果C.梨D.桃2、婴儿出生后,要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接种的疫苗以及接种疫苗的目的分别是A.抗原、控制传染源B.抗原、保护易感人群C.抗体、保护易感人群D.抗体、切断传播途径3、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是下列哪一组()A.细胞核、叶绿体B.叶绿体、线粒体C.细胞膜、细胞壁D.液泡、细胞膜4、关于基因显、隐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成对的基因一定有显性、隐性之分B.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不能表现出来的C.一对显性和隐性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D.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表现隐性特征5、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B.有的会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C.有的能与动植物共生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6、对人来说,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亲代的()A.卵细胞B.性激素C.精子D.孕育环境7、受精完成后,一般只有子房继续发育,花的其他结构都凋落.果皮、果实、种子、胚分别是由()发育成的.A.子房、子房壁、胚珠、受精卵B.受精卵、子房、子房壁、胚珠C.胚珠、受精卵、子房、子房壁D.子房壁、子房、胚珠、受精卵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8、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动物的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B.动物的各种行为都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C.“鹦鹉学舌”是先天性行为D.大象能“吹口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9、下列动物属于恒温动物的有()A.家鸽B.响尾蛇C.野马D.青蛙10、mRNA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需要有以下哪些物质的参与?()A.mRNAB.DNAC.核糖体E.多种酶E.多种酶11、儿童如果长期不注意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就会引起脊柱变形,这是因为这个时期();老年人摔倒后易发生骨折是因为()

A.骨中有机物的含量超过1/3;骨的硬度小;柔韧、弹性大。

B.骨中无机物的含量超过2/3;骨硬脆,弹性小。

C.骨密质薄。

D.骨松质排列不整齐。

12、下列不属于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的实例有:A.多利羊的诞生B.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C.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面包等食品D.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类胰岛素13、下列关于“制作甜酒”过程的操作不正确的是()A.制作甜酒的工具以及整个操作过程要保持清洁B.将刚蒸熟的米饭趁热与酒曲按比例搅拌均匀,以缩短制作甜酒的时间C.制作过程中尽量少打开容器,以防止其他细菌和真菌的侵入D.盛放糯米的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是为了提高温度14、在温室内下列哪些方法能提高农作物产量?()A.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B.增加光照的强度C.合理密植D.夜间降低室内的温度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2015春•通许县校级月考)根据如图(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表示____,图B表示的是____,图中C表示的是____,图中D表示的是____,图中E表示的是____.

(2)用手下拉E,小气球____,表示____过程,说明____.

(3)用手上E,小气球____,____.

(4)此模型不能演示胸廓的____径的变化,因此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16、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就家园,也是地球行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草原和森林是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当人类过度砍伐森林和过度放牧时,野生动物的____就会丧失,导致一些野生动物处于濒危的境地.17、植物生活中,不同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量____;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期,对无机盐的需要量____.18、(2013春•大理市校级期中)如图是呼吸过程示意模型.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模型所指部位,①代表的结构是人体呼吸系统的____,②代表的是____,③代表的是____,④代表的是____.

(2)A图表示在____,B图表示在____.在A图中“膈肌”呈____状态在B图中“膈肌”呈____状态.19、(2010•赣州)如图表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一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图中每条食物链的起点生物都是____.

(2)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

(3)在此食物网中,鹰和兔之间的关系是____,鼠和兔之间的关系是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10分)20、田里的水稻和杂草是竞争关系,老鹰和老鼠是捕食关系.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4题,共16分)21、(7分)近年;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丝绸之路经济带”横穿____大陆,该大陆沿北纬30°纬线由西向东,地势呈现出“”的变化。(2)“海上丝绸之路”联系了三大洲,图中A大洲是。该线路经过大洋B和重要地理分界线C运河。(3)下列关于图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A.越过青藏高原B.沿线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

C.穿过乌拉尔山脉D.途经面积广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4)杭州天堂伞业有限公司借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之机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他们发现雨伞在甲国十分畅销,而在乙国却销售困难,请从气候方面解释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22、下面一些疾病是由于某些激素分泌异常或缺乏某种维生素而引起的。请将激素或维生素名称与有关疾病连接起来(在大写字母后的“_____”上填写有关小写字母)。1.糖尿病a.甲状腺激素2.侏儒症b.维生素C3.软骨病c.胰岛素4.呆小症d.维生素D5.坏血病e.生长激素23、将男性或女性生殖系统中的各器官与其功能用直线连接起来。卵巢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24、各种维生素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缺之不可,缺乏时会出现各种症状,请把对应的连起来.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2题,共14分)25、判断题(对的打√;错的×)

①为了保护动物的多样性,我国法律规定禁止一切形式的开发和利用.____

②与骨长长有关的结构是骨膜内的成骨细胞.____

③细菌、酵母菌、蓝藻、草履虫、支原体、衣藻都是单细胞生物.____.26、人体的嗅觉感受器位于____上,而味觉感受器则位于____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分析】此题是关于扦插知识的选择题,扦插属于无性繁殖,据此作答.【解析】【解答】解: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甘薯、葡萄、菊花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苹果梨;桃等果木适合用嫁接.可见A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2、B【分析】试题分析: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抵抗该病毒的抗体,因此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能抵抗该种病毒,保护人体不被病毒侵袭,维持人的身体健康,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可见B合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预防。【解析】【答案】B3、B【分析】【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故选:B4、D【分析】【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解析】【解答】解:A;成对的基因有三种组合;有纯显性基因、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和纯隐性基因三种.因此,成对的基因不一定有显、隐性之分.A错误;

B;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由于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出来,就只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就会表现出来,因此隐性性状并不是不能表现出来.B错误;

C;一对显性和隐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不是同一条染色体上.C错误;

D;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D正确;

故选:D5、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据此答题.【解析】【解答】解:A;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B;有的细菌寄生在其他生物的体内;从中获得营养物质,但是会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不符合题意.

C;有的细菌、真菌能与其他生物共生;如根瘤菌能和豆科植物共生在一起,二者互惠互利.不符合题意.

D;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细菌、真菌不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符合题意.

故选:D6、C【分析】【分析】人体内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含有一对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而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者则发育成男性.【解析】【解答】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可见,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

故选C.7、D【分析】【分析】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及柱头和花柱都纷纷凋落,而子房将继续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解析】【解答】解: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及柱头和花柱都纷纷凋落,而子房将继续发育,如图示:可见,果皮;果实、种子、胚分别是由子房壁、子房、胚珠、受精卵。

发育成的.

故选:D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8、AC【分析】【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析】【解答】解: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学习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不是动物的本能,A错误;

B;动物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一方面可以寻找食物和配偶.另一方面逃避敌害保护自己,有利于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更好的适应生活环境,B正确.

C;“鹦鹉学舌”是学习行为;C错误;

D;大象能“吹口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是学习行为,D正确.

故选:A、C9、AC【分析】【分析】(1)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

(2)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

(3)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而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解析】【解答】解:AC;家鸽是鸟类、野马是哺乳类;体温恒定,都属于恒温动物.

BD;响尾蛇是爬行动物、青蛙是两栖动物;体温都不恒定,都属于变温动物.

所以属于恒温动物的有A;家鸽和C野马.

故选:A、C.10、ACD【分析】【分析】mRNA翻译就是在细胞质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碱基序列的蛋白质的过程.需要原料就是20种氨基酸,核糖体,酶,模板就是mRNA,还有能量.【解析】【解答】解:mRNA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下:1.翻译的起始:核糖体与mRNA结合并与氨酰-tRNA生成起始复合物;2.肽链的延伸:核糖体沿着mRNA5‘到3’端移动;开始了从氮端到碳端的多肽合成;3.肽链的终止与释放:核糖体从mRNA上解离.

需要的物质:起始因子;核糖体、mRNA、tRNA、氨基酸、ATP、各种酶以及延伸因子和终止因子。

顾名思义;起始因子;延伸因子和终止因子就是负责使合成起始、延伸和终止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mR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其中有三联密码子.tRNA是负责携带氨基酸并合成多肽链的.氨基酸就是多肽链的基本合成单位.ATP提供能量.酶当然就是催化反应了.

因此mRNA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需要有mRNA;核糖体、多种氨基酸、多种酶的参与.

故选A、C、D、E.11、AB【分析】

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

故选:A;B

【解析】【答案】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据此答题.

12、BC【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技术与人类的关系。熟识现代生物技术的种类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解答】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转基因技术和动物克隆技术等。A.多利羊的诞生利用了克隆技术;B.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和C.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面包等都是利用了发酵技术;D.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类胰岛素利用了转基因技术。故BC符合题意。

故选BC。【解析】【答案】BC13、BD【分析】【分析】制作甜酒时要用到酒曲,酒曲中含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及一些酶,据此作答.【解析】【解答】解:A;制作甜酒的工具要保持清洁;能去掉污物、杂菌,防治杂菌的干扰,故A正确.

B;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会杀死酵母菌,过低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影响发酵.因此加入酒曲前,需将煮熟的糯米冷却,B错误;

C;在制作甜酒的过程中;装置要始终保持密封,不能随便打开,以防止其它杂菌的进入,使得甜酒出现酸味等.故C正确.

D;酵母菌的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发酵过程要把容器放温暖的地方.故D错误.

故选:BD14、ABC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据此答题.【解析】【解答】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可见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依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适当提高昼夜温差,因为适当提高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

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适度增加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能增产.故符合题意;

B;增加光照强度;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就大,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增产.故符合题意;

C;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能使植物充分的接受阳光,扩大光合作用的面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产量.故符合题意;

D;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使其少分解有机物.这样白天合成的多,夜晚分解的少,剩余的有机物就多,自然就产量高.故符合题意;

故选:ABC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略

【分析】【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观图可知:A表示气管、B表示的是支气管、C表示的是肺、D表示的是胸廓、E表示的是膈肌,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1)图中A表示的是气管;B表示的是支气管,C表示的是肺,D表示的是胸廓,E表示的是膈肌;

(2)用手下拉E;表示膈肌收缩,膈的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装置内气压下降,小气球随之扩大,造成气球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进入气球,表示吸气过程;

(3)用手上推E;表示膈肌舒张,膈的顶部上升,胸廓缩小,装置内气压上升,小气球随之回缩,造成气球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气体从气球排出,表示呼气过程;

(4)此装置模拟的是膈肌的运动情况;只演示了胸廓上下径的变化,不能演示由于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胸廓的前后;左右径的变化.

故答案为:(1)气管;支气管;肺;胸廓;膈。

(2)变大;吸气;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3)变小;呼气。

(4)前后和左右16、略

【分析】【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解析】【解答】解:栖息地被破坏如人类的乱砍滥伐;不合理的垦荒种田、围湖造田、过度放牧等;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需要量越来越多,导致生物资源逐渐减少,是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主要原因.所以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原因.森林和草原是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人类为了发展经济而滥伐森林和过度放牧,会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丧失,导致一些野生动物处于濒危的境地.

故答案为:栖息地.17、略

【分析】【分析】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解析】【解答】解:植物的生活虽然需要多种无机盐;但是不同的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例如白菜;菠菜等人类需要叶的蔬菜需要含氮的无机盐多,番茄、花生需要含磷的无机盐多,地瓜、土豆需要含钾的无机盐多;同时,同一种植物随着生长期的不同,对无机盐的需要量也不相同,例如植物在幼苗期需要含氮的无机盐多,在开花、结果的时期需要含磷的无机盐多.因此,不同植物及同种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需要的无机盐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不同;不同18、略

【分析】【分析】呼吸运动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人体的呼吸肌主要是膈肌和肋间肌.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解析】【解答】解(1)如图所示:

图中模型所指部位;①代表的结构是人体呼吸系统的气管,②代表的是支气管,③代表的是肺,④代表的是膈.

(2)A图中的C肺处于收缩状态;4膈顶部处于上升状态,这代表膈肌舒张,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肺收缩,肺内压高于外界大气压,人体处于呼气状态;

而B图中;正好相反:3肺处于舒张状态,4膈顶部处于下降状态,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肺舒张,肺内压低于外界大气压,人体处于吸气状态,这时膈肌舒张.A图表示在呼气,B图表示在吸气.在A图中“膈肌”呈舒张状态在B图中“膈肌”呈收缩状态.

故答案为:(1)气管;支气管;肺;膈肌(2)呼气;吸气;舒张;收缩19、略

【分析】【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食物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通过熟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图中草是生产者,而鼠;兔、鹰和蛇是动物属于消费者,所以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①草→鼠→鹰;②草→鼠→蛇→鹰;③草→兔→鹰;每条食物链的起点生物都是草;

(2)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该生态系统中,缺少的生物还有微生物(细菌、真菌)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3)图中兔被鹰捕食;所以鹰与兔的关系是捕食关系;图中兔与鼠之间,相互争夺食物草,因此属于竞争关系.

故答案为:(1)草;

(2)分解者;

(3)捕食;竞争.四、判断题(共1题,共10分)20、√【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的是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哪些关系?【解析】【解答】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合作;共栖、共生、寄生、捕食、竞争.田间杂草长势旺盛;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它们二者之间是竞争关系;老鼠的天敌是老鹰,老鹰以捕捉田鼠为食,所以,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故答案为:√五、连线题(共4题,共16分)21、(1)亚欧;低—高—低。(2)非洲;印度洋;苏伊士。(3)D(4)甲国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乙国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少。【分析】(1)读图可知,“丝绸之路经济带”横穿欧亚大陆。北纬30°纬线在亚欧大陆上,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伊朗高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可见地势是由低到高再到低。

(2)根据各大洲的轮廓特征,可判断出:A大洲是非洲;非洲以东的大洋为印度洋,即B为印度洋;C位于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上,为苏伊士运河。(3)读图可知,“丝绸之路经济带”从我国的西安(古长安)起,经过甘肃的河西走廊、新疆的准噶尔盆地,穿过中亚、西亚,到达欧洲。可见,沿线经过的是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气候大陆性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但没有经过青藏高原,故D正确,A错误;沿线主要经过温带气候区,故B错误;乌拉尔山脉位于俄罗斯境内,“丝绸之路经济带”没有穿过该山脉,故C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D。(4)根据甲乙两国所在的位置和海岸线轮廓特征,可判断出甲国为印度尼西亚,乙国为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类型是是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因此,人们日常生活中对雨伞需求多,故雨伞十分畅销。而沙特阿拉伯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东北信风控制,多晴朗天气,干燥少雨。因此,人们日常生活中对雨伞需求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