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20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隋唐时期,中印交往的著名人物是()A.玄奘B.戒贤C.鉴真D.戒日王2、“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的发现,那就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早在1300多年前,在一部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中已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赞誉的这部中国古代著名农书是
A.《梦溪笔谈》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水经注》3、某同学利用如图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猜想这位同学应该研究的内容是()
A.春秋争霸B.西周分封C.战国七雄D.秦灭六国4、在福建三明宁化县,一群被当地人称为“谱师”的“当代毕昇”正活跃在乡间,由此可判断,这些“谱师”所拥有的技术应该是()A.雕版印刷术B.造纸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5、历史学习要善于把握阶段特征,图中局面反映了()A.国家的统一和巩固B.民族政权并立C.中外交往与冲突D.经济重心南移6、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自比为太阳的暴君桀B.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C.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镐,史称东周D.西周时期的最后一个国王是周幽王7、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指生活在中原的汉族),贱夷狄(指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在哪方面的思想()A.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B.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C.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D.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8、电视剧《人民的民义》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其实自中国古代以来就十分重视对官员的监督管理,下列哪些官吏的职责与检察官相似()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丞相。
④刺史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9、宋朝重文轻武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军费开支B.减少军队人数C.防止武将跋扈D.防止地方失控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大唐与周边的民族关系:____、____。11、司马迁,生活在____时代,十多年写成《____》记述了从____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第一部____通史,又是一部优秀的____著作。12、约公元前______年,______建立夏朝。夏朝的第二代国王是______,从此,世袭制代替了______。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______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13、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这一时期称为“______”。14、他的主要思想是“仁政”、“民贵君轻”,他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是____。15、元朝时我国发明了指南针,开创了航海技术的新纪元。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隋唐书法名家辈出,和米芾同时代的颜真卿被认为是继王羲之之后最有成就的书法家。17、“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此诗句反映了唐朝科举制度的情况。18、“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通称‘蔡侯纸’”。材料说明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______(判断对错)19、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______(判断对错)20、()明朝时丝织业中心是成都,制瓷业中心是景德镇。21、宋太宗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3题,共6分)22、把下列成语与其出自的战役连接起来。23、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古诗与节日用线连起来。24、连线:
儒家____无为而治。
法家____兼爱非攻。
道家____民贵君轻。
墨家____用“刑罚”统治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1题,共9分)2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材料二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1)材料一中A处所应填写的是哪个朝代?这一朝代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叫什么?(2)材料一C处指的是明朝设置的特务机构,请说出这一时期两个特务机构的名称。(3)材料二中军机大臣供职于清朝的哪一机构?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军机大臣的权力如何?(4)根据两侧材料说一说,明清时期君主制度有了怎样的变化。行议一议此时的这种变化给中国社会的影响?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8分)26、这条交通干线是穿越整个旧世界的最长的路;从文化和历史的观点看,这是连接地球上存在过的各民族和各大陆的最重要的纽带。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这条“交通干线”是指什么路线?
(2)最早出使西域,为开辟这条交通线做出贡献的人是谁?你认为此人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和品质?27、改错题:隋文帝在位时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分析】本题考察隋唐时期对外友好交往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唐朝时,中国和天竺交往密切,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年间,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求取佛经,他在天竺遍访有名的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后来从天竺带回大量的佛经,为中印友好交往做出了贡献,本题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玄奘西游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解答,学生要对中国和新罗的交往,和日本的交往进行掌握,尤其是对中日交往做出贡献的高僧鉴真东渡要和玄奘西游进行分析对比,找出他们的异同。2、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齐民要术》的相关知识点。北朝的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比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早1300多年。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解析】B3、A【分析】本题考查春秋争霸和学生的识图能力。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这时期分封的诸侯国不再听天子的命令,天子要依附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们的地位,成为“霸主”;其打破了列国的分野,逐渐泯灭了各族的界限,形成了南方以楚国,东方以齐国,北方以晋国、燕国,西方以秦国几个融合的中心;题干中地图正是“春秋争霸形势图”。故选A。【解析】A4、C【分析】北宋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将黏土制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比欧洲早了四百年。所以这些“谱师”所拥有的技术应该是活字印刷术。
故选:C。
本题考查活字印刷术。北宋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掌握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解析】C5、B【分析】观察图片可知;图中反映的是西夏;辽和北宋并立的情景,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以一幅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图片的解读,识记古代史上不同时期的各自时代特征。【解析】B6、C【分析】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不是东迁镐.
故选C.
本题考查东周的建立.
本题考查东周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解析】【答案】C7、C【分析】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意思是: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地区的汉族,轻视少数民族,我则对他们一视同仁。反映了唐太宗实行恩威并施政策,改善民族关系。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民族关系的知识点;把握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
本题以唐太宗的话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唐太宗实行的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C8、B【分析】秦朝建立后;在秦始皇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刺史制度是维护皇权的有力手段,对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故选B。
本题以电视剧《人民的民义》为依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知识。
本题以电视剧《人民的民义》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B9、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朝的统治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所以ABD不正确,故选C。【解析】C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全其部落顺其世俗【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唐朝处理民族关系;“全其部落,顺其世俗”的意思是,使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11、汉武帝史记黄帝纪传体文学【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司马迁的成就;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12、略
【分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国君,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自比太阳,荒淫奢侈,残暴无道,使得民怨沸腾,最终导致了夏的灭亡.
故答案为:
2070;禹;启;禅让制;桀.
本题考查夏朝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夏朝的建立和灭亡.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夏商周更替的相关历史史实.【解析】2070;禹;启;禅让制;桀13、略
【分析】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史称“贞观之治”。
故答案为:
贞观之治。
本题主要考查贞观之治。掌握唐朝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贞观之治的相关史实。【解析】贞观之治14、孟子【分析】【分析】主要考查有关孟子的知识点。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15、略
【分析】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元朝时我国发明了指南针的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指南针.战国时;人们发现并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指南针的发明时间.【解析】×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著名书法家。米芾是北宋著名书法家,不与唐朝的颜真卿同时代。【解析】【答案】错17、√【分析】【分析】题文中的诗句反映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科举考试的录取率极低;只有百分之一二,有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仍未中进士,“三十老明经,四十少进士”这句诗也说明了这一点。故本句表述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科举制度相关知识。18、√【分析】“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通称“蔡侯纸”意思是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因此材料说明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结论正确。
故答案为:
√。
本题以“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通称‘蔡侯纸’”为切入点,考查纸的发明与改进。
本题以纸的发明与改进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19、√【分析】会不会制造工具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类。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会不会制造工具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解析】√20、×【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的手工业发展。北宋制瓷水平大大超过前代。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等是当时著名的五大瓷窑。江西景德镇以生产青白瓷著称,产品行销海内外。南宋,元朝时期,景德镇成为了全国的著名的制瓷中心。本题是错误的。故选F。【解析】F21、×【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在进行统一大业的同时,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首先解除了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宋太祖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他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其采取这一系列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武将专权,所以该皇帝是宋太祖,而不是宋太宗。故本题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注意识记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解析】×四、连线题(共3题,共6分)22、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认识,揭竿而起指的是秦朝的法令很严酷,误了期限,就要被杀头。为避免被杀头,陈胜吴广于是揭竿而起,反抗秦朝的统治;在楚汉战争中,刘邦占领秦都咸阳后,废除了秦的苛法严刑,只保留“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三条;草木皆兵指的是在淝水之战中,苻坚与苻融登上城楼,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上,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朝的军士。苻坚面容失色,误认为是晋军;破釜沉舟指的是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为了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而采取的办法;纸上谈兵指的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伐无道、诛暴秦·农民起义【解析】【答案】揭竿而起——陈胜吴广起义约法三章——楚汉之争草木皆兵——淝水之战破釜沉舟——巨鹿之战纸上谈兵——长平之战23、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宋朝的社会生活。学生中有种重视洋节轻视中国传统节日的现象,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学生更要明白其来源与习俗。左边的诗句中包含了节日的名称及习俗,结合所学及现在的节日习俗学生可以完成此题。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解析】【答案】24、民贵君轻用“刑罚”统治无为而治兼爱非攻【分析】【分析】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主张“无为而治”,老子是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庄子的思想是以老子的学说为基础而发展的,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天人合一,一切顺其自然,不可强求,因此道家与无为而治连线;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要求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坚决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战争。墨家连接兼爱非攻;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提出了“仁政”的学说,并强调治国要遵循“民贵、君轻”的原则。孟子连接民贵君轻;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主张改革,用“刑罚”统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法家连接用“刑罚”统治。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五、材料题(共1题,共9分)25、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的行省制度。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得知,元朝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元朝创立行省制度,是秦朝以来郡县制度的发展,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行省制度的建立,不仅加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而且对明清以及后来的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元代后,“行省”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下来。元代的行省划分,也初步奠定了今天中国的行省规模和行政区域的划分。(2)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明太祖时期,在中央: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把中央的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各设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皇帝的权利空前提高,秦汉以来丞相制度从此废除,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最终以皇权的胜利而告终。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三司相互牵制,大权统归中央。在特务统治上:明太祖设立“锦衣卫”,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司法部门的管辖。明成祖时期增设了特务机构东厂。
(3)本题主要考查了军机处的相关内容。军机处含义是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泻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连讨论的权力也没有。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录”,然后负责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职团队培训
- 护理学组计划
- 客服情绪管理自我调节培训
- 审计外包合同
- 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下册《给船装上动力》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 技术服务与装修合同
- 拍卖后续交易协议
- 家电销售协议示例
- 小星星乐谱课件
- 专科大学生创业规划书
- 24所浙江高校三位一体线上面试真题汇总
- 良种基地建设-母树林(林木种苗生产技术)
- 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培训二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教材(PPT 58张)
-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指南要点解读
- DB13T 5654-2023 补充耕地符合性评定与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程
- 《结业证书》模板范本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大单元作业设计案例
- DL-T 1083-2019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条件
- JJG 658-2022烘干法水分测定仪
- 松香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