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课的文言文
挖空、知识梳理与过关训练
专题13谏太宗十思疏
01岁T钠怯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
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卷(),知其不可,
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邛茶()之重,居”申()之大,将学()名冬
()之峻,永保无疆之俗()o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果()
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以百()元首,承天希()命,莫不做他()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举
<()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经博()以供物()o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勺举()o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
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若()可刍()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号:()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
学今()而自生(),惧遒逊.()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章涉()则思三驱以为
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婪终(),虑挛敝()则思虚心以他下(),想半争()则思
正身以熟掌(),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学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
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02依机理]
一、通假字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振”同“震”,震慑。
2.简能而任之“简”同“拣”,选拔。
3.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无”同“毋”,不要。
二、古今异义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
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纵情: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
3.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心:古义,使……谦虚;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4.承天景命
景:古义:重大。今义:景色。
5.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骨肉:古义:亲人。今义:自己的身体。
6.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以为:古义:以(之)为;把.....当作。今义:认为。
7.人君当神器之重
神器:古义:特指封建社会的国家政权。今义:泛指祭祀用品。
8.臣虽下愚
下愚,最愚昧无知的人。谦词。今无此意。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貌恭而不心服貌:指表面上。心:指内心里。
2.名词作动词
江海下百川下:居于……之下。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君:做君主,统治。
3.形容词用作名词
人君当神器之重重:形容词作名词,责任、重权。
居域中之大大:形容词作名词,重大的位置。
惧谗邪邪: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小人。
择善而从之善:形容词作名词,好的、可行的意见。
则思正身以黜恶恶:形容词作名词,奸恶的小人、不好的行为等。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能:形容词作名词,有才能的人。善:形容词作名词,好的意见。
居安思危安:形容词作名词,安逸的环境。危:形容词作名词,危险的情形。
4.形容词用作动词
智者尽其谋尽:穷尽。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远:远长。
塞源而欲流长者长:长远。
克终者盖寡终:坚持到底。
5.形容词使动用法
欲流之远者远:使……流得远。
必固其根本固:使……牢固。
知止以安人安:使……安宁。
正身以黜恶正:使……端正。
思虚心以纳下虚:使……谦虚。
宏兹九德宏:使……光大。
何必劳神苦思劳:使……劳累。
6.动词用作名词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可欲:指看见想要的东西。
7.形容词意动用法
乐盘游,则三思以为度乐:以……为乐,喜欢。
忧懈怠,则慎思而敬终忧:以……为忧,担心。
四、重要虚词
(一)之: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结构助词,的。
③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代词,指代天下。
(二)以:
①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来,表目的的连词。
②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
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来,表目的的连词。
④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因为。
(三)而:
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
②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递进。
③垂拱而治:连词,表修饰。
④子产而死,谁气嗣之:连词,表假设。
(四)哉:
①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哉。表反问语气,呢。
②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表反问语气,吗。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出自《史记•陈涉世家》。表反问语气,呢。
五、重点实词
(一)盖:
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
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因为。
(-)虽: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虽然。
②虽董之以严刑:即使。
(三)诚:
①必竭诚以待下:形容词作名词,诚心。
②诚能见可欲:如果。
(四)下:
①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方位状语作名词,臣下的意见。
②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
③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地位低下的人或学识比自己低的人。
(五)当:
①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掌握,主持。
③安步当(ddng)车:当作。
(六)安: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
②燕雀安知鸿之志哉:怎么,哪里。
③项王日:“沛公安在?":哪里。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生,所能养生的。
⑤不念居安思危:安全的环境。
(七)信:
①信者效其忠:诚实。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
④忌不自信:相信。
(八)求:
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
④不求闻达与诸侯:追求。
⑤府史闻此变,因求假暂归:请求。
(九)治:
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
②君有疾在媵理,不治将恐深:医治。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
(十)所:
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所”加动词的固定结构。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表被动。
(4^一)克:
①能克终者盖寡:能够。
②然操虽能克绍:战胜。
③公乃与克日会战:约定。
④克己复礼为仁:约束。
(十二)终:
①终苟免而不怀仁:最终。
②能克终者盖寡:坚持到底。
(十三)固: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牢固,巩固。
②据秦孝公嵯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坚固。
③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然。
④蔺相如固止之:坚决,坚持。
⑤至于颠覆,理固亦然:本来,原来。
⑥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固执。
⑦斯固百世之遇也:确实,实在。
六、特殊句式
判断句
⑴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者……也”表判断,在此处可译为……的人)。
⑵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直接表判断)。
⑶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判断句
⑷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直接表判断)判断句。
省略句
⑴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之)为度。省略句,省略介词宾语“之”
(2)(民众)终苟免而不怀仁。省略句,省主语“民众”。
倒装句
⑴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以严刑董之,介宾短语后置)倒装句。
⑵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介词宾语前置句
固定句式
⑴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岂……乎”是固定句式,一般译为“难道……吗?”
⑵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反问)
七、常识
魏征(580年一643年),字玄成,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晋州市)人。唐朝宰相、
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其为人直言进谏,推行王道,主张“兼听则明,偏
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薄赋敛”“轻租税”等,辅佐唐
太宗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
疏,奏文的一种。作为文体,是古代官员向皇帝进言以使下情上达的进谏文书。“疏”始
创于汉代,后世又以“奏疏”作为这类进言文体的总称。“疏”的用途广泛,论谏、劝请、陈
乞、待罪、推荐、辞官等,均可用“疏”。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这句中的“文武”指文臣武将,不能理解为“文治武功”。“文
武”承上文“智者”“勇者”“仁者”“信者”而言,都是指人的。联系下文看也是如此,下
文说皇帝不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也是由于文臣武将各尽其职。“用”本是“使用”
“任用”的意思,引申为“有作为”,即发挥作用的意思,句子译出来是:文臣武将一齐发挥
作用,国君什么都不用做就能治理好天下。
03U昊制箧
一、选择题
i.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家人
B.想谗邪,则思亚身以黜恶
C.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D.总此十思,弘兹九德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C.虑壅蔽,则思廖0以纳下
D.惧遒诵,则思江海下百川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目依自牧: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B.乐盘游则思三里以为度三驱: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指田猎有度,不过分捕
杀
C.亏无为之大道哉大道:最高的境界
D.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司职:司仪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不厚而望国之渝治:安定
B.凡百元首,承天掌命景:崇敬
C.虽蕈之以严刑董:督察
D.简能而任之简:选择
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帝王位高权重,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一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
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
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一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6.(2023春•黑龙江大庆•高一大庆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一项是()
A.奔车朽索,基可忽乎则智者尽募谋
B.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失其所与,不知
D.则思知止以安人虽董之以严刑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渗其泉源浚:疏通
B.而讯于明哲乎而况:何况
C.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冲:前进,进取
D.能克终者盖寡克:能
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家人B.想谗邪则思无身以黜恶
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D.必囿其根本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终苟免而不怀仁
B.欲流之远者可以尽豫游之乐
C.恩斯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若属皆且为所虏
D.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欲速则不达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眼率B.宗庙之事,如拿回
C.傲物则背因为行路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11.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人君当神器之重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必竭诚幺待下
C.里在下愚,知其不可一且董之以严刑
D.根不固面求木之长面况于明哲乎
二、情景默写
12.《谏太宗十思疏》
(1)《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比兴手法,以“树木”为比兴之物,引出治国与德义之间关系的
两句话:“,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要想泉水流得远,就“";要想国家安宁,就
(3)《谏太宗十思疏》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固本浚源”为喻推理,从而引出
了中心论点:“,
(4)《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句子:",
(5)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江山取之有余,守之不足的原因:",”,
所以应该戒骄奢。
(6)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运用对比手法,阐明诚心诚意待人和傲视别人的不同结果
的两句:",
(7)《谏太宗十思疏》中“十思”的核心内容是正已安人,但具体又有所侧重,其中在欲望方
面,用“,,”警戒人君戒奢侈、懂得知足。
(8)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两句告诉统治阶级,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
到适可而止,从而方可使百姓安宁。
(9)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意思相近的两句话:“,。”
(10)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担心言路不通受到蒙蔽,就应该“”;如
果担心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应该“”。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o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肯定人民力量的句子
7E:,;,。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
两句是“,”。
(2)《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反问语句指出帝王不必代替百官职务的两句是
“,,
,O
(3)《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帝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两句是
“,,
,O
三、文言文阅读
(2023春・福建厦门•高一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
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
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
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
乎?
(选自《谏木年十思赈》
(乙)
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日:“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
矣!"魏征日:“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
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
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日:“陛下及此言,四
海之福也。”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丙)
贞观十一年,太宗谓魏征日:“比来所行得失政化,何如往前?”对日:“若恩威所加,远夷
朝贡,比于贞观之始,不可等级而言。若德义潜通,民心悦服,比于贞观之初,相去又甚远。”
太宗日:“远夷来服,应由德义所加。往前功业,何因益大?”征日:“昔者四方未定,常以德
义为心。旋以海内无虞,渐加骄奢自溢。所以功业虽盛,终不如往初。”太宗又日:“所行比往
前何为异?”征日:“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三年已后,见人谏,悦而从之。一二年
来,不悦人谏,虽电勉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太宗日:“诚如公言,非公无能道此者。
人皆苦不自觉,公向未道时,都自谓所行不变,及见公论说,过失堪惊。公但存此心,朕终不
违公语。”
(选自《贞观政要•论纳谏第五》)
15.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上写出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征A与B吾C共D安E天F下G常H恐I骄J奢K生L于M富N贵。祸P乱Q生R于S
所T忽U故V知W守X成Y之Z难
1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翻译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纵情以傲物善假于物
B.貌恭而不心服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C.承天覃:命至若春和量明
D.能克终者盖寡战无不克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作者概括了历代统治者能善始却不能善终的历史教训,得出了“怨不在大,可畏
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结论。
B.乙文中唐太宗说对于守成之难,现在应当慎之又慎,房玄龄听了之后拜服,改变了自
己“创业难”的观点。
C.丙文中魏征认为当时的唐王朝恩泽声威比贞观初年要大,但是在德行仁义方面却不如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此很不理解。
D.三篇短文围绕治理国家阐述了主张,甲文作为奏疏,言辞诚恳急切;乙文和丙文利用
对话,塑造了进谏和纳谏的典型形象。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迹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3)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19.丙文中唐太宗听了魏征的话之后说自己“过失堪惊”,“过失”指什么?
(2023春•福建泉州•高一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太宗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有言征号多亲戚者,
御史大夫温彦博案验无状,奏曰:“征为人臣,须存形迹,不能远避嫌疑,遂招此谤。虽情在
无私,亦有可责。”帝令彦博让征,且日:“自今后不得不存形迹。”征入奏:“臣闻君臣协
契义,同一体。不存公道,唯事形迹,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则邦之兴丧或未可知。”帝瞿然
改容:“吾已悔之。”征再拜日:“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帝曰:“忠、良有
异乎?”征曰:“良臣,稷、契是也;忠臣,龙逢、比干是也。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
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
帝纳其言。太宗宴丹霄楼,酒酣,日:“魏征、王珪,昔在李宫,尽心所事,诚亦可恶。我能
拔擢用之,以至今日,足为无愧古人。然征每谏我不从,发言辄即不应,何也?”征对日:“臣
以事有不可,所以陈论,若发言辄应,便恐此事即行。”帝曰:“但当时且应,更别陈论,岂
不得耶?”征日:“昔舜诫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若臣面从陛下,方别陈论,此即
‘退有后言'。"帝大笑曰:”人言魏征举动疏慢,我但觉妩媚,适为此耳。”征拜谢日:“堕
下导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
(摘编自《旧唐书》)
文本二: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令零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壁蔽则思虚心以
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
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
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李尊,不言而化。何
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选自《谏太宗十思疏》)
20.下列对文本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党,结党营私,徇私枉法。文中是指有人举报魏征偏袒亲戚,有违法之嫌。
B.垂拱,垂衣拱手,不亲理事务。文中指国君无须多费力气,就可治理好天下。
C.三驱,王者田猎之制。指田猎的时候设三面网,留一面不设,以便捕获猎物。
D.东宫,太子住的地方。文中代指李建成,魏征在被太宗重用之前曾经侍奉他。
2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彦博查办魏征被谤之事,尽管查无实据,他依然认为魏征行为失当,理应受责。太
宗先接纳了温彦博的意见,后经魏征辩驳,才醒悟过来。
B.魏征希望做良臣而不做忠臣。在他看来,良臣不仅有美名,而且使国君显扬;忠臣却
难逃身死国灭、徒留空名的下场。太宗认可了他的观点。
C.面对太宗“发言辄即不应”的质疑,魏征引用舜的话进行回应,认为“退有后言”不合先贤
要求,太宗虽然认为他举止轻慢但还是称赞他。
D.魏征向太宗谏言,治国应当“十思”,弘扬“九德”,让臣子各尽其能,才能达到垂拱而治
的境界,这体现了魏征直言敢谏、公忠体国的品格。
22.把文本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导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
(2)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23.太宗与魏征为何能形成和谐的君臣关系?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2023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河间献王曰:“尧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穷民,痛万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有一民饥,
则曰:'此我饥之也。'有一人寒,则日:'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则日:'此我陷之也。'
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先恕而后教,是尧道也。“
当舜之时,有苗氏不服。其所以不服者,太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
之川,田此险也,所以不服。禹欲伐之,舜不许,曰:“谕教犹未竭也。‘'究谕教焉,而有苗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民土地承包权转让合同
- 12《富起来到强起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课前任务单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3我认识您了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肥皂泡》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个人借款中介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课后服务活动教学设计: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保护
- 矿石洗选加工合同合同范本
- 8的乘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5《雷雨》节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同步教学教学设计专辑(统编版必修下册)
- 瓷砖合同范本
- 语言学纲要(新)课件
- 心理评估与诊断简介课件
- 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复审换证考试重点题库(180题)
- 小班安全《汤姆走丢了》PPT课件教案反思微视频
- 作物栽培学课件棉花
- 最新小学二年级口算及竖式计算练习题
- 生产与运作管理-陈荣秋
- 金鸡冠的公鸡绘本课件
- 日影朝向及长短
- 沙盘游戏治疗(课堂PPT)
- (完整版)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